2019-2020年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分类汇编

合集下载

2019年上海市初三一模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含答案)

2019年上海市初三一模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含答案)

2019年上海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汇总宝山(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1,塞于路。

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

日向2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3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

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值几钱?”答曰:“七八千。

”颇遂开囊取缣4,立偿之。

命童仆登车,断其结络5,悉推瓮于崖下,须叟,车轻得进,群噪而前。

注释:1瓦瓮:陶制的小口大腹容器。

2 向:将近、将近的意思。

3铃铎:代指车马。

4缣:线织品,此处用作货币的代用品。

5结络:捆扎瓦瓮的绳子。

1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

(1)文中,两处加点词“于”的意思是的;两处加点词“得”的意思是的。

(2分)A相同 B不同(2)根据文意,“属天寒”中“属”一词的解释,应选的一项是(2分)A同“嘱”,嘱托。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B类,一类。

例——“忠之属也”(《曹刿论战》)C适逢,适才。

例——“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史记·留侯世家》)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颇遂开囊取缣,立偿之。

14.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载瓦瓮车“进退不得”的原因是、和。

(3分)15.从刘颇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个性特征中的两大亮点:、。

(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回答)(2分)12.(4分,每小题各2分)(1)B A (2)C13.(3分)刘颜于是打开行囊拿出缣(货币代用品),马上偿还(抵补)给那个人(瓦瓮主人)14.(3分)道路峻滑车马太多车身太重15.(2分)当机立断(处事果断)慷慨大度(豪爽大方)长宁(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5题(15分)文天祥至潮阳,见弘范1,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2。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与之。

其末二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

”弘范笑而置之。

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分类汇编

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分类汇编

宝山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骂鸭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

至夜,觉肤痒。

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

夜梦一人告之日:“汝病乃天罚。

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

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

”翁笑日:“谁有闲气骂恶人。

”卒.不骂。

某益.窘,因实告邻翁。

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注释】①邑:县城。

②茸生:柔密丛生的样子。

⑧良已:果真痊愈了。

④异史氏:作者自称。

⑤攘:偷窃。

11.依次对文中四个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3分)A.领会终于更加实行 B.能够去世好处实行C.得到终于更加做 D.发现终于好处做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13.翁从“不骂”到“骂”,是因为某“”。

(2分)14.我们曾学过的《狼》也是异史氏作品,所以异史氏就是(人名)这篇故事,异史氏特地设计了雅量的“邻翁”责骂偷窃者并使之病癔的情节,其实是喻示了的道理。

(4分)11、(3分)C12、(3分,得分点,“素”、“未尝”、“征于声色”)邻居老人平素气量很大。

平时丢了东西(心中的不愉快)从来不在(不曾)话语、脸面上流露出来(括号中内容不不出来也可以)13、(2分)因实告邻翁14、(4分,前一空1分,后一空3分)蒲松龄对坏人坏事要勇于批评,才能使之改正(对坏人坏事不应该原谅,要揭露出来等)长宁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②,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③不食,非醴泉④不饮。

2020上海初三语文一模专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

2020上海初三语文一模专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

2020课外文言文汇编宝山(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2分)若石遇害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①。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燎辉②,宵则振铎(duó)以望,植棘树墉③,坎山谷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

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

于是驰其机,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决而不理。

无何,有貙④逐麋来止其室之隈⑤,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若石不知其为貙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块,貙人立而爪之毙。

君子谓若石知一而不知二,宜其及也。

[注释]①藩:篱笆。

②殷钲:震动金属器;燎辉:点燃火把。

③树墉:筑墙。

④貙(ch ū):一种凶猛的野兽,形似狸。

⑤隈(wēi):墙角。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2分)(1)有貙逐麋来止其室之隈()(2)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若石隐于冥山之阴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原因是“有虎恒蹲以窥其藩”。

B.“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目的是“虎不能有获”。

C.若石“驰其机……而不理”的直接原因是“虎死无毒己者矣”。

D.若石“驰其机……而不理”导致的最终结果是“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12.结合故事内容,文末“其一”、“其二”分别指什么?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什么?(用自己语言概括回答)(4分)(三)(12分)9.(2分)(1)停(2)吃10.(3分)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北面。

(关键词“于”“阴”)11.(3分)D12.(4分)(每空2分)老虎会吃人,貙也会吃人,对于隐要常备不懈(或者“不能只知其一不不知其二”)奉贤(三)文言文阅读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刘敞奉使契丹刘敞①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

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

2019-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

2019-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

2019-2020 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宝山(四)阅读下文,达成11—— 14 题( 12分)骂鸭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

至夜,觉肤痒。

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

大惧,无术可医。

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

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

”而邻翁素雅量,.平生失物,何尝征于声色。

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

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未来。

”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

”卒不骂。

某益窘,因实告邻翁。

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说明】①邑:县城。

②茸生:柔密丛生的样子。

③良已:果然康复了。

④异史氏:作者自称。

⑤攘:盗窃。

11.挨次对文中四个加点词语解说,所有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领悟终于更为推行B.能够逝世利处推行C.获得终于更为做D.发现终于利处做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邻翁素雅量,平生失物,何尝征于.声色13. 翁从“不骂”到“骂”,是由于某“”。

(2 分)14. 我们曾学过的《狼》也是异史氏作品,因此异史氏就是___________( 人名 ) 。

这篇故事,异史氏专门设计了雅量的“邻翁”责备盗窃者并使之病癒的情节,实质上是喻示了的道理。

( 4 分)________答案阅读下文,达成11--14 题( 12 分)11.( 3 分) C12.( 3 分,得分点:“素”、“何尝”、“征于声色”)街坊老人向来度量很大,平常丢了东西,(心中的不快乐)素来不在(未曾)话语、脸面上表露出来(括号中内容不补出来也能够)13.( 2 分)因实告邻翁14.( 4 分,前一空 1 分,后一空 3 分)蒲松龄对歹人坏事要勇于责备,才能使之更正(对歹人坏事不该当谅解,要揭穿出来等)(意对即可)崇明(四)下文,达成10-13 ( 12 分)楚庄王群臣酒。

2020 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2020 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朝阳区(三)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0-13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成公元年,楚庄王为夏微舒①弑君②,率诸侯伐陈③。

谓陈曰:“无惊,吾诛微舒而已。

”已诛微舒,因县陈而有之④,群臣毕賀。

申叔时⑤独不贺。

庄王问其故,对曰:“鄙语⑥有之,牵牛径⑦人田,田主夺之牛。

径则有罪矣,夺之牛,不亦甚乎? 今王以微舒为贼,以义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则后何以令于天下! 是以不贺。

”庄王曰:“善。

”乃迎陈太子午,立之,是为成公。

孔子曰:“贤哉楚庄王!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

” (选自《史记,陈杞世家》)[注] ① [夏微舒]春秋时期陈国人。

②[弑君]臣杀君。

③[陈]春秋时一个诸侯国。

④[因县陈而有之]顺势把陈吞并,作为楚国一个县。

⑤[申叔时]楚国臣子。

⑥[鄙语]俗语。

⑦[径]经过。

⑧[以利其地]贪图人家土地。

10.下列词语中的“朝”与“人朝见威王”一句中的“朝”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A.百鸟朝凤B.班师回朝C.朝过夕改D.朝气蓬勃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A.王之蔽甚.矣夺之牛,不亦甚.乎B.时时而间.进遂与外人间.隔C.率诸侯伐.陈伐.竹取道D.庄王问其故.桓侯故.使人问之12.下面对“宫妇左右奠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 分)(甲]嫔妃和亲信们都很偏爱您,朝臣们都害怕您,百姓们都有求于您。

2020上海初三中考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2020上海初三中考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上海市2020初三一模文言汇编宝山区(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2分)若石遇害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①。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燎辉②,宵则振铎(duó)以望,植棘树墉③,坎山谷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

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

于是驰其机,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决而不理。

无何,有貙④逐麋来止其室之隈⑤,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若石不知其为貙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块,貙人立而爪之毙。

君子谓若石知一而不知二,宜其及也。

[注释]①藩:篱笆。

②殷钲:震动金属器;燎辉:点燃火把。

③树墉:筑墙。

④貙(chū):一种凶猛的野兽,形似狸。

⑤隈(wēi):墙角。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2分)(1)有貙逐麋来止其室之隈()(2)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若石隐于冥山之阴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原因是“有虎恒蹲以窥其藩”。

B.“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目的是“虎不能有获”。

C.若石“驰其机……而不理”的直接原因是“虎死无毒己者矣”。

D.若石“驰其机……而不理”导致的最终结果是“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12.结合故事内容,文末“其一”、“其二”分别指什么?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什么?(用自己语言概括回答)(4分)长宁区金山区(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

(12分)东方朔设奇相救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①,乳母求救东方朔。

朔曰:“帝忍而愎②,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

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

”乳母如其言。

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③之,即敕免罪。

[注释]①申宪:依法惩处。

申,按照。

宪,法律。

②愎(bì):固执任性。

③愍(mǐn):哀怜。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9-2020 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广东梅州)祁奚请老(4 分)晋大夫祁奚①老,晋君②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③可。

”君曰:“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

”晋遂.举解狐。

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④?”祁奚对曰:“午⑤可也。

”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

注释】①祁奚:晋国的大夫,曾任中军尉。

②晋君:指晋悼公。

③解狐:晋国大夫。

④国尉:春秋时,各国均在将军之下设国尉。

⑤午:祁午,祁奚之子。

10.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孰可使嗣.(子嗣,后代)BC.非子.之子(你)D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文所表现的祁奚的品质(A.任人唯贤BC.坦率正直D10.A 11.D .晋遂举.解狐(推举).孰.可以为国尉(谁)2 分).大公无私.谦虚谨慎(湖北天门)文言文阅读(10 分)国有三不祥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

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①不与焉。

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所谓不祥,乃若此者。

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

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注:①是:这件(事);②如:去,到。

1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例句:归,召晏子而.问之曰A.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也C.先天下之忧而.忧13.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A.香远.益清(远:远播)B.学而时.习之(时:按时)C.斟酌损益.(益:增加)D.薄.暮冥冥(薄:迫近)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一项是()(2 分)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腰.白玉之环(腰:腰上系着)晏子对.曰(对:回答)凄.神寒骨(凄:凄凉)2 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完整版上海2019年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分类汇编

完整版上海2019年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分类汇编

嘉定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12分)①,捕者以闻。

陆平湖先生先为嘉定令,邑有大盗为民患,更数令不治,至是将入寇“尔等皆公戒吏民无动,令当自治。

骑马直入盗中,盗见公皆愕。

公谕之曰:③②汝罪;良民,迫于捕逐耳,今令来,欲与尔等共为善,能自新乎?各散还家,贳④“公真父母,死生唯命!”公回县,否则,官军至,无遗类矣。

”众皆流涕蒲伏曰:“业已许汝矣。

”皆泣拜去,盗遂息。

盗相率待罪。

公曰:。

②捕逐:(由于某事而被)抓捕追逐。

③贳:赦免。

【注释】①入寇:入侵,进犯(县城)故免。

④蒲伏:匍匐。

4分)11、解释文中加点词。

()(2)业已许汝矣((1)邑有大盗为民患()..3分))(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今天县令来,想要劝导你们共同做好人,你们能改过自新吗?A .现在县令来,想要偕同你们共同做好事,你们能改过自新吗?B .今天命令你们来,要让你们一起做好人,你们能改过自新吗?C .现在命令你们来,要和你们一起做好事,你们能改过自新吗?D;文中陆平湖是(用自己的话概括)“众皆流涕蒲伏”的原因是13、分)(5 的人。

、个课外古文(四)2分)2)答应(各11、(1)成为(3分)、B(12;感激县令既往不咎,给他们改过自1分)13、感动于县令理解他们本是良民,被迫为盗(高度责任感、智勇双全等言之有理(1分)治理有方(2分)新的机会。

(1分)宝山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娄师德与狄仁杰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

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

(武)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

卿知所自①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②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

”则天久之,曰:“朕比③不知卿,卿之遭遇④,实师德之力。

”因命左右取筐荚,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

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

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注释】①所自:由于什么原因。

②直道:品行端正。

③比:这里解释为先前。

④遭遇:君臣遇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山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2019-2020年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分类汇编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

至夜,觉肤痒。

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

夜梦一人告之日:“汝病乃天罚。

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

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

”翁笑日:“谁有闲气骂恶人。

”卒.不骂。

某益.窘,因实告邻翁。

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注释】①邑:县城。

②茸生:柔密丛生的样子。

⑧良已:果真痊愈了。

④异史氏:作者自称。

⑤攘:偷窃。

11.依次对文中四个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3分)A.领会终于更加实行 B.能够去世好处实行C.得到终于更加做 D.发现终于好处做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13.翁从“不骂”到“骂”,是因为某“”。

(2分)14.我们曾学过的《狼》也是异史氏作品,所以异史氏就是(人名)这篇故事,异史氏特地设计了雅量的“邻翁”责骂偷窃者并使之病癔的情节,其实是喻示了的道理。

(4分)11、(3分)C12、(3分,得分点,“素”、“未尝”、“征于声色”)邻居老人平素气量很大。

平时丢了东西(心中的不愉快)从来不在(不曾)话语、脸面上流露出来(括号中内容不不出来也可以)13、(2分)因实告邻翁14、(4分,前一空1分,后一空3分)蒲松龄对坏人坏事要勇于批评,才能使之改正(对坏人坏事不应该原谅,要揭露出来等)长宁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②,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③不食,非醴泉④不饮。

于是鸱⑤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⑥’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注释】①相梁:在梁国当宰相。

②鵷鵮:yuān qiān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

③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字。

④醴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⑤鸱chī:猫头鹰。

⑥吓 hè: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

11.解释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4分)(1)或.谓惠子曰() (2)非梧桐不止.()12.对划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现今你想用你的梁国(宰相的职位)来吓唬我吗?B.现今你想用你的梁国(宰相的权威)来赶走我吗?C.现今你因为是梁国的宰相就能够赶走我吗?D.现今你因为是梁国的宰相就能够吓唬我吗?13.庄子是惠子的朋友。

庄子来见,惠子不但不高兴,反而恐惧。

惠子恐惧的原因是(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子笔下的“鵷鵮”是高贵与圣洁的象征。

B.“鸱得腐鼠”是庄子对惠子及相位的嘲讽。

C.“不止”“不食”“不饮”,是庄子暗示要与惠子绝交。

D.庄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11.①有人②栖息12.B13.担心庄子取代了他梁国宰相的职位14.C崇明县(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灭烛绝缨楚庄王赐群臣酒。

日暮,烛灭,有一人引.美人①手,美人援绝其冠缨气以告王。

王曰:“今已饮,不绝缨者不欢。

”令百官皆绝冠缨,乃出火,遂名.之曰“绝缨会。

”居二年,普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获首,王怪而问之。

对曰:“昔者绝缨会上,蒙王不杀之辱,思以头血溅敌久矣!”遂克晋。

【注释】①美人:指楚王的爱妃许姬。

②冠缨:指帽上的带子。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引.美人手 (2遂名.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2分)王怪而问之。

12、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中加点的“恩”的具体内容。

(3分)13、概括故事主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待人要宽宏大量 B.做人要知恩图报C.遇事要沉着冷静 D.战争要取信于民10、(1)牵,拉(2)命名,给……取名(4分)11.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

12、臣趁日暮烛灭冒犯庄王的爱妃,而庄王却为其掩盖,不予追究。

(3分)13、A (3 分)奉贤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张之万之马张尚书1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

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

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

连易数人,皆掀坠。

此乃劣马,故退之。

”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

比公乘之,驯良如故。

盖此马愿从主也。

【注释】1尚书:职官名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公不许.()(2)连易.数人()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比公乘之.,驯良如故。

12、军人认为这是一匹劣马的原因是“”(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1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3分)A 、要善于识别和培养人才。

B 、不仅要有识别人才的眼光,还要学会用人。

C 、用正确的方法才能驾驭千里马。

D 、要善于发现人才。

(四)(12分)10. (1)答应/同意(2分)(2)更换(2分)11. 等到他(张之万)骑上马去,(马)温顺善良得仍像从前一样。

(3分)12. “方乘,遂为掀下。

连易数人,皆掀坠”(2分)/“连易数人,皆掀坠”(2分)/“方乘,遂 为掀下”(1分)13. B (3 分)虹口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吕蒙正不受镜吕文穆公蒙正①以宽厚为宰相。

有一朝士,家藏古鉴②,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③。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

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④远矣。

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①吕文穆公蒙正: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

②鉴:镜子。

饲:找到、等到。

③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

④李卫公:李靖,官为宰相,唐朝功臣。

11、词语积累。

(4分)(1)选择符合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的一项( )昔贤之所难.也A、nán,不好B、nàn,灾祸C、nán,不容易(2)选择与下面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A、以其境过清B、以为妙绝C、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D、属予作文以记之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3分)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13、“其弟伺间从容言之”的“之”具体是指 。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4、吕蒙正“不受镜”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四) (12分)11.(1) C (2) A12.听说这件事的人都敬佩慨叹,认为他(吕蒙正)比唐朝宰相李靖还要贤能。

13.朝士献镜求知14.寡好而不为物累黄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

(12分)伯乐所著《相马经》,有“隆颡跌目,蹄如累麴”⑴之语,其子执之以求.马,经年无有似者。

归以告父,更令求之。

出不久而反,谓父曰:“得一马略与同,而不能具察。

”伯乐曰:“何也?”对曰:“其隆颅跌目,但蹄不如累麴尔!”遂见之,乃一大蛤蟆。

伯乐笑曰:“此马好.跳踯⑵,不堪御也。

”子亦笑,不复求焉。

【注释】⑴隆颡(sǎng):高高的额头。

跌目:眼睛鼓起。

累麴(qū):叠起来的酒药饼子。

⑵跳踯:上下跳跃。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⑴其子执之以求.马()⑵此马好.跳踯()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归以.告父。

12、下列成语可作为本文题目的一项是()。

(2分)A、出尔反尔B、求之不得C、按图索骥D、无迹可寻13、对文中伯乐之子的表现,有人认为这个孩子很愚笨,有人认为很聪明。

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3分)10.(4分,各2分)(1)寻找(2)喜欢11.(3分)他(伯乐的儿子)回来把情况告诉父亲(主语、归、以各1分)12.(2分)C13.(3分)要点:认为愚笨,阐述理由要联系主旨;认为聪明,要解释儿子欺瞒父亲的原因。

示例一:儿子愚笨,因为他只会按照书本知识生搬硬套,(2分)将蛤蟆当成千里马。

(1分)示例二:儿子聪明,因为他找不到千里马,(1分)无奈之下借千里马的部分特征,以蛤蟆来应付搪塞父亲。

(2分)嘉定区(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1-13题(12分)刘氏善举刘氏者,某乡寡妇也。

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乡里咸称其善。

然儿不解,心有憾。

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

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刘氏以己之衣遗.之()(2)屋舍.衣物皆尽()12、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和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本分,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B.对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本钱,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C.为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根本,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D.跟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基础,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13、“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刘氏的“善举”具体表现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儿“悟”出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1-13题(12分)11.(4分)(1)赠送(2)房屋12.(3分)C 13.(2分)(1)辄以斗升相济(2)以己之衣遗之(3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与人为善则与己为善)。

金山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郑玄在马融门下③,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

尝算浑天②不合,诸弟子莫能解。

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成骇服。

及玄业成辞归,既而融有“礼乐皆东③”之叹,恐玄擅名而心忌焉。

玄亦疑有追,乃坐桥下,在水上据屐④。

融果转式⑤逐-,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而据本,此必死矣。

”遂罢追。

玄竞以得免。

(节选自《世说新语·文学》)【注】①郑玄:东汉未高密人(今山东人),精通历算。

马融:东汉大经学家(今陕西人)。

②浑天:古代的一种天体学说,多利用浑天仪这种算具进行演算。

③礼乐皆东:这里是说儒家的学问都跟随郑玄传到东面去了。

④在水上据屐:在水面之上,脚穿木屐。

⑤转式:旋转式盘推演吉凶,是一种占卜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