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一模课外文言文
2017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课外文言文)

2017年初三一模汇编—课外文言文2017年普陀区初三一模:(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3分)仕数不遇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①,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
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
吾更.为武,武节②始就,武主又亡.。
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注】①遇:获得机会。
②武力:指武艺、兵法。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吾更.为武()(2)武主又亡.()12、翻译画线句。
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2分)13、几位君主分别喜欢任用的是、、(用自己的话按序回答)(3分)14、周人仕数不遇表面看上去是生不逢时,但其根本原因是。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11.(1)更改(2)去世(各2分如有错别字扣分)12. 我为自己年老了失去机会而伤心,所以哭了啊。
(2分)13. 老年人、学武之人、年轻人(3分)14. 随时逢迎,丢失自我(3分)2017年奉贤区初三一模:(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艾子有,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
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
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
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抟③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④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
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
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
”艾子笑而释之。
【注释】○1榎(jiǎ)楚:灌木的名字,古代常用来做为刑具,这里指用木条或棍棒抽打。
②悛,quān,悔改。
③抟: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
④褫:chǐ :剥夺。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2)使.跪雪中()11、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吾为若教子不善邪A.我替你教训儿子不好吗?B.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不好吗?C.我替你教训儿子的不好! C.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的不好!12、在教育子一事中,面对儿子的言行,艾子的神情经历了如下变化过程:(4分)“________”——“________”——笑(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11、(1)经得住(能承担)(2)让(2+2分)12、A(3分)13、怒——惊(每空2分)2017年宝山区初三一模:(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郃观变窦宪○1纳妻,天下郡国○2皆有礼庆。
上海市各区2017年高三一模试卷分类汇-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

上海市各区2017年高三一模试卷分类汇:文言文阅读专题(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
(18分)①李疑字思问,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
固贫甚,然独好周人急。
②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Z,不肯舍。
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
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泛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
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其手问所苦,如事亲戚。
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漫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
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血。
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
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Z。
”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 ”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
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
数日,景淳竞死。
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它山。
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
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还之。
二子以半馈, 却弗受,反照以货,遣归。
③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内。
金陵俗,妇孕将产者为不祥,逆旅多不舍。
妻卧草中以号。
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
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乎?”俾妇邀以归,产一男于。
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
逾月始辞去,不取其报。
④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成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
⑤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立,而其箕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
吾伤流俗Z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李疑传》,有删改)17.写11!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君脱不取•(2)人用是多疑•1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杖踵疑门拄着拐杖■B.具床褥炉灶■准备C.籍其数而封识之计算•D.众拒门不内■同“纳”19.下列句中的“以”字表示修饰关系的一项是()。
(2 分)A.得粟以自给B.反飓以货C.妻卧草屮以号D.俾妇邀以归20.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1)我不幸彼疾,人莫舍我。
2017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2017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2017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 (“在初民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性及地位超过了圣诗”说法不准确,原文第二段“所以早期的俗诗大都因为无法及时记录为文字而湮没无闻了”可知俗诗在初民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性及地位比不上圣诗)2.D (“它们可以相互转化”错误,第三段中说圣诗向俗诗的转化是“随着从原始到文明的演进”而发生的,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3.D (《诗经》中的内容只有“颂”可以算作圣诗)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彰:明显)5.A6.C (“欣然”改“不得以”)7.(1)这块田地神武帝以来一直种庄稼,饲养了几千匹马,来打算防备敌人入侵,如今赏赐给穆提婆,这恐怕会侵损军务吧?(“饲马数千匹”定语后置、无乃、阙各1分,句意2分)(2)斛律光少言寡语,又刚正急躁,在管理下属时很严格,管理军队只是依靠威严刑罚。
( “严于御下”状语后置、治、仗各1分,句意2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斛律光,字明月,少年时就擅长骑射,凭武艺闻名。
东魏末年,跟从他的父亲斛律金西征,周文帝的长史莫孝晖当时在行阵中,斛律光策马射中了他,并趁机在阵前将其生擒,斛律光当时才17岁,高祖赏识他,立刻提拔他为都督。
他曾经跟从世宗到洹桥打猎,看见一只大鸟,在云端翱翔,斛律光拉弓射鸟,正射中鸟颈。
这鸟形如车轮旋转坠下,落到地上,竟然是一只大雕。
世宗取来看,很惊异于他的技艺,当时被传称为落雕都督。
晋州东部有北周的天柱、新安、牛头三处营垒,招引叛逃者,多次做入侵掠夺的事。
天保七年,斛律光率五千步骑兵袭击打败了他们,又大败北周仪同王敬俊等,掳获五百多人、各种牲畜千余头后返归。
武平二年,北周派纥干广略围攻宜阳。
斛律光率五万步骑兵赶往援救,在城下大战,于是夺取了北周建安等四处营垒,俘获一千多周军回师。
军队还没有抵达邺城,皇上便命令放兵众散归家乡。
2017年一模课外文言文

宝山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李郃观变窦宪1纳妻,天下郡国2皆有礼庆。
汉中郡亦当遣吏,户曹3李郃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德礼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
郃遂所在迟留以观其变,行至扶风4而宪就国。
凡交通者皆坐免官,汉中太守独不与焉。
【注释】1窦宪:东汉人贵族,窦皇后的哥哥。
倚仗权势,横行不法。
下文“宪就国”指他被罢免后回到自己的封国。
2郡国:行政区域名称。
下文“明府”是对郡守的尊称。
3户曹:古官职名称。
4扶风:古地名。
11.对文中加点字“当”、“坐”两字,依次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3分)A.将要坐下B.将要获罪C.面对获罪D. 面对坐下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请求自行,许之。
13.选文中的“交通者”,指的是那些人。
(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2分)14.(1)李郃阻止太守送礼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是窦宪不修德礼而专权骄恣;其二是是(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2分)(2)“李郃观变”的目的是(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2分)(四)(12分)11.(3分)B12.(3分)李郃请求自己前往(送礼),太守答应了(他)13.(2分)给窦宪送礼的转载请注明出处。
14.(4分,每小题2分)(1)窦宪将面临杀身之祸(2)避免太守与窦宪同流合污奉贤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
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
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
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③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④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
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
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
"艾子笑而释之。
2017届一模课外文言文

普陀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仕数不遇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①,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
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
吾更.为武,武节②始就,武主又亡.。
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
是以未尝一遇。
”【注】①遇:获得机会。
②武节:指武艺、兵法。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吾更.为武()(2)武主又亡.()12.翻译画线句: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2分)13.几位君主分别喜欢任用的是、、(用自己的话按序回答)。
(3分)14.周人仕数不遇表面看上去是生不逢时,但其根本原因是。
(3分)奉贤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
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
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
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③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④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
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
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
"艾子笑而释之。
【注释】○1榎(jiǎ)楚:灌木的名字,古代常用来做为刑具,这里指用木条或棍棒抽打。
②悛,quān,悔改。
③抟: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
④褫:chǐ :剥夺。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2)使.跪雪中()11、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替你教训儿子不好吗?B、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不好吗?C、我替你教训儿子的不好! C、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的不好!12、在教育孙子一事中,面对儿子的言行,艾子的神情经历了如下变化过程:(4分)“________”——“________”——笑宝山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李郃观变窦宪1纳妻,天下郡国2皆有礼庆。
2017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课外文言文)

2017年初三一模汇编—课外文言文2017年普陀区初三一模:(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3分)仕数不遇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①,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
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
吾更.为武,武节②始就,武主又亡.。
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注】①遇:获得机会。
②武力:指武艺、兵法。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吾更.为武()(2)武主又亡.()12、翻译画线句。
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2分)13、几位君主分别喜欢任用的是、、(用自己的话按序回答)(3分)14、周人仕数不遇表面看上去是生不逢时,但其根本原因是。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11.(1)更改(2)去世(各2分如有错别字扣分)12. 我为自己年老了失去机会而伤心,所以哭了啊。
(2分)13. 老年人、学武之人、年轻人(3分)14. 随时逢迎,丢失自我(3分)2017年奉贤区初三一模:(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
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
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
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③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④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
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
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
”艾子笑而释之。
【注释】○1榎(jiǎ)楚:灌木的名字,古代常用来做为刑具,这里指用木条或棍棒抽打。
②悛,quān,悔改。
③抟: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
④褫:chǐ :剥夺。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2)使.跪雪中()11、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吾为若教子不善邪A.我替你教训儿子不好吗?B.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不好吗?C.我替你教训儿子的不好! C.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的不好!12、在教育孙子一事中,面对儿子的言行,艾子的神情经历了如下变化过程:(4分)“________”——“________”——笑(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11、(1)经得住(能承担)(2)让(2+2分)12、A(3分)13、怒——惊(每空2分)2017年宝山区初三一模:(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李郃观变窦宪○1纳妻,天下郡国○2皆有礼庆。
2017年一模课外文言文

2017年一模课外文言文宝山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李郃观变窦宪1纳妻,天下郡国2皆有礼庆。
汉中郡亦当遣吏,户曹3李郃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德礼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
郃遂所在迟留以观其变,行至扶风4而宪就国。
凡交通者皆坐免官,汉中太守独不与焉。
【注释】1窦宪:东汉人贵族,窦皇后的哥哥。
倚仗权势,横行不法。
下文“宪就国”指他被罢免后回到自己的封国。
2郡国:行政区域名称。
下文“明府”是对郡守的尊称。
3户曹:古官职名称。
4扶风:古地名。
11.对文中加点字“当”、“坐”两字,依次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3分)A.将要坐下B.将要获罪C.面对获罪D. 面对坐下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请求自行,许之。
13.选文中的“交通者”,指的是那些人。
(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2分)14.(1)李郃阻止太守送礼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是窦宪不修德礼而专权骄恣;其二是是(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2分)(2)“李郃观变”的目的是(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2分)(四)(12分)11.(3分)B12.(3分)李郃请求自己前往(送礼),太守答应了(他)13.(2分)给窦宪送礼的转载请注明出处。
14.(4分,每小题2分)(1)窦宪将面临杀身之祸(2)避免太守与窦宪同流合污奉贤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
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
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
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③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④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
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
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
2017级高三一诊语文答案

成都市2017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㊁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C( 区别在于个人是否在团体中 错.)2.D(文中没有社会结构不同的对比论证.)3.D(A. 彼此独立 错;B. 中心势力所在地域不同 应为 中心的势力厚薄不同 ;C.原文无依据.)(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C( 贫困户的数量与其年龄成正比 分析错误.)5.C( 优于美国模式 错.)6.(6分)①让数亿人口摆脱贫困(2分):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发生率降低,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1分)②为世界减贫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模式(2分):国家为扶贫提供政策保障,建立完善的贫困治理机制,在具体实践中因地制宜,采用多元扶贫方式.(1分)(意思相近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C( 爱憎分明 错误.)8.(6分)①典型化的动作描写和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如迷瞪眼说话前总是 一瞪 ,说话时总是 吼 ,言语威严干脆,表明他的刚硬果断.(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答任一点,或从细节描写角度作答,均可得分)②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如龙须巷里对迷瞪眼的传闻, 我们 和 挑担人 对他的态度,表明他带给人的强大威慑力.③欲扬先抑(对比).先写迷瞪眼的 凶狠 和后文他刻意安排 劳动改造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强调了他的温暖柔软,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一点2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意思相近即可.不明确答出手法不得分.)9.(6分)①用眼前的温暖实景收束全篇.将现实与过往叠加,耐人寻味.②呼应前文.照应了前文多处 梆梆响声 的描写,在结构上使前后相互勾联.③深化主题.依旧清脆的 梆梆响声 象征了在人情温情的呵护下,淳朴的民风得以保持.(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二㊁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语文 一诊 参考答案㊀第1㊀页(共3页)10.C11.B(孝文是谥号,而不是庙号.)12.C(张释之先阻止太子㊁梁王进宫,然后才弹劾他们犯了 不敬 罪.)13.(10分)(1)(5分)文帝登上车,召见张释之作为陪乘,(车)慢慢前行,(文帝)询问张释之秦政的弊端,(张释之)按照真实的情况详细地说了.( 就 ㊁ 敝 ㊁ 质 各1分,句子大意正确2分.就:踏上,登上;敝:通 弊 ,弊病,害处;质:真实,诚信)(2)(5分)我的马全靠(它)驯良温和,假如是其他的马,岂不就伤害我了吗?可是廷尉竟只判处他罚金!( 赖 ㊁ 固 ㊁ 当 各1分,句子大意正确2分.赖:依靠,凭借,亦可解释为幸赖㊁幸亏;固:岂,难道;当:判罪)(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C(由诗题可知,颈联后半句应是诗人对贾至的赞美,以突出贾至的风流文采)15.(6分)①这首诗采用格律诗的写法,句式严整,中间两联对仗工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歌行体,句式自由.②这首诗语言清丽典雅(如对于宫中景色气氛及朝见时仪仗的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言朴素自然.③这首诗运用典故,语言含蓄(恰当称颂了贾至及其家世文采与荣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言平直.(每点2分,可不举例分析,意思相近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6分)(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㊀(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㊀(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每空1分,凡有错字㊁别字㊁漏字皆不得分)三㊁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C(义不容辞: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㊁拒绝.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主动积极去做,不推让.滋润:可以做动词㊁形容词.滋养:可以做动词和名词,做名词时意思为养分㊁养料.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时不我待: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时不再来: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18.B( 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 与上文 意味着老与新的巧妙结合 衔接并照应,下文 使文化记忆得以传承 的主语应是 我们 .)19.D(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 在保护的同时做好修复和利用工作,更要处理好古和今的关系 语序不当;二是 让老古董 焕发新活力 成分残缺.A项成分残缺,B项成分残缺,C 项成分残缺和语序不当.)20.(6分)①昼夜温差也很大㊀②这种现象和沙石有关㊀③所以放热快㊁降温快(每处2分)语文 一诊 参考答案㊀第2㊀页(共3页)21.(5分)①2019年10月27日晚;(1分)②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圆满闭幕;(1分)③中国代表团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2分)④中国队屡破军事五项竞赛世界纪录.(1分)四㊁写作(60分)22.(60分)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基础等级内容2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表达20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特征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有文采略有创意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内容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 题意 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 符合题意 .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 发展等级 不给分).(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 特征 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㊀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㊀③观点具有启发性2.丰富:④材料丰富㊀⑤论据充足㊀⑥形象丰满㊀⑦意境深远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㊀⑨句式灵活㊀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㊀ 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 见解新颖㊀ 材料新鲜㊀ 构思新巧㊀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三)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缺落款(上下款)的,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四)属于套作的,适当扣分;抄袭的, 基础等级 在第四等之内评分, 发展等级 不给分.语文 一诊 参考答案㊀第3㊀页(共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一模课外文言文
普陀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仕数不遇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①,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
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
吾更.为武,武节②始就,武主又亡.。
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
是以未尝一遇。
”
【注】①遇:获得机会。
②武节:指武艺、兵法。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
(1)吾更.为武()(2)武主又亡.()
12.翻译画线句: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2分)
13.几位君主分别喜欢任用的是、、(用自己的话按序回答)。
(3分)
14.周人仕数不遇表面看上去是生不逢时,但其根本原因是。
(3分)
奉贤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
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
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
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③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④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
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
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
"艾子笑而释之。
【注释】○1榎(jiǎ)楚:灌木的名字,古代常用来做为刑具,这里指用木条或棍棒抽打。
②悛,quān,悔改。
③抟: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
④褫:chǐ :剥夺。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2)使.跪雪中()
11、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替你教训儿子不好吗?
B、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不好吗?
C、我替你教训儿子的不好! C、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的不好!
12、在教育孙子一事中,面对儿子的言行,艾子的神情经历了如下变化过程:(4分)
“________”——“________”——笑
宝山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李郃观变
窦宪1纳妻,天下郡国2皆有礼庆。
汉中郡亦当遣吏,户曹3李郃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德礼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
郃遂所在迟留以观其变,行至扶风4而宪就国。
凡交通者皆坐免官,汉中太守独不与焉。
【注释】1窦宪:东汉人贵族,窦皇后的哥哥。
倚仗权势,横行不法。
下文“宪就国”指他被罢免后回到自己的封国。
2郡国:行政区域名称。
下文“明府”是对郡守的尊称。
3户曹:古官职名称。
4扶风:古地名。
11.对文中加点字“当”、“坐”两字,依次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3分)
A.将要坐下
B.将要获罪
C.面对获罪
D. 面对坐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
请求自行,许之。
13.选文中的“交通者”,指的是那些人。
(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2分)
14.(1)李郃阻止太守送礼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是窦宪不修德礼而专权骄恣;其二是是。
(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2分)
(2)“李郃观变”的目的是(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2分)
虹口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