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宝功效及食用方法

合集下载

贵州三宝药材

贵州三宝药材

1、天麻。

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干燥块茎。

天麻原系野生,生长于1000米以上高海拔的山谷林地。

目前人工栽培天麻已获得成功。

天麻作为珍贵名产,身价可与茅台酒齐名;作为地道药材,名气堪与人参媲美。

日本药学博士难波恒雄在其《汉方药人门》专著中,断言“天麻佳品出贵州”。

天麻“神奇”之处,从它的别名中可见一斑。

例如,天麻地上茎全株不含叶绿素,单一直立,宛如箭杆,药谚云:“赤箭钻天,有风不动能定风,无风自动可驱风。

因此又名赤箭、定风草、独摇、神草;天麻的种子细微如粉状,体轻似绒毛,成熟种子多随风飘去,不易收植,所以药农有“天麻、天麻,天生之麻,神仙播种,凡人采挖”的传说。

因此,又称鬼督邮、白龙皮等。

天麻是著名中药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入药。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当时名称赤箭),味甘,性平,有医治惊风、平肝息风、神志昏迷、提气益神的功能。

善治头晕目眩、眼花、肢体麻木、神经衰弱、风寒湿痹、小儿惊风、癫痛、高血压病、耳源性眩晕等症。

临床应用证明,对血管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

贵州著名的“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等中成药都用天麻作主料。

近年一些卷烟和饮料酒也往以天麻配料,运用范围越来越广。

贵州是我国天麻的主产地,所产天麻个大、肥厚、色黄白、半透明状、饱满、体重质坚实、无空心,为野生中之佳品。

功能主治天麻-中药材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1.平肝息风。

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

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

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经常感觉头偏沉;三、肾虚病人,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

天麻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不合适。

护肝“三宝”

护肝“三宝”

龙源期刊网 护肝“三宝”作者:来源:《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2017年第05期春天万物复苏,阳气升发,蛰伏一冬的身体开始活跃起来了。

按照中医学五脏与四季的对应关系看,春季易使肝脏旺盛。

所以,从现在开始,护肝之战开始打响了。

下面为各位读者朋友推荐三道护肝美食。

1.韭菜炒鸡肝。

时下正是吃韭菜的好时节,李时珍把韭菜描述为“肝之菜”,就是因为肝主升发,而韭菜是温性食物,能起到助肝升发的作用。

韭菜有一种独特的辛香气味,含有挥发性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有助于疏调肝气,增进食欲,可提高消化功能。

鸡肝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维生素A能保护肝脏,阻止和抑制肝脏中癌细胞的增生,而蛋白质就像肝脏的“维修工”,能起到修复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韭菜和鸡肝搭配,护肝效果更好。

2.清炒豌豆苗。

这个时节,正是豌豆苗大量上市的时候。

豌豆苗吃起来味道清香、滑润适口,还具有清肝明目的食疗功效。

豌豆苗含有大量的镁和叶绿素,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保护肝脏,豌豆苗富含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对保护视神经、改善视力非常有益。

豌豆苗易于烹制,清炒就是很不错的选择。

3.西兰花炒胡萝卜。

从中医角度来讲,绿色食物有益肝气循环、代谢,还能消除疲劳、舒缓肝郁,多吃些深色或绿色的食物有助于养肝护肝,如西兰花、菠菜、小油菜等。

而胡萝卜含有的类胡萝卜素,在体内能转变成维生素A,可养肝明目。

所以,西兰花炒胡萝卜是一道很好的护肝菜,春天应该常吃。

除了炒着吃,还可以将胡萝卜和西兰花蒸熟,加入橄榄油、酱油等调味后吃。

需要提醒的是,西兰花蒸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会破坏了有效成分。

(云芸)。

侗家三宝

侗家三宝

侗家“三宝”我是来自贵州贵阳的一位正宗的侗家人,还记得小时候,爷爷告诉过我,人是由龟婆的蛋孵出来的。

《龟婆孵蛋》的神话讲:上古时候,世上没有人类。

有四个龟婆先在寨脚孵了四个蛋。

其中三个坏了,只剩下一个好蛋,孵出了一个男孩叫松恩。

那四个龟婆并不甘心,又去坡脚孵了四个蛋,其中三个又坏了,剩下一个好蛋,孵出一个姑娘叫松桑。

从此世上有了人类侗家人从此诞生。

爷爷还说侗家人的主食不是大米饭而是糯米,平时总爱吃一些腌制的食物,比如腌鱼,腌菜等,因为这些食物都可以保存很久,他还教过我一些侗语,但我已经不记得了,这也就是我所知道关于自己名族的所有事情,作为一名侗家人,我真觉得很惭愧!我来自贵州,大家说起贵州,除了崎岖的山巅,醉人的春水之外。

更令人津津乐道便是贵州的少数民族了。

我们贵州全省共有4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48个。

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白、瑶、壮、畲、毛南、蒙古、仡佬、羌、满、等17个。

可谓是少数民族的大融合了。

这些民族都能歌善舞。

除了这些共同的特点之外,各民族则是不尽相同,各有所长的。

现在我作为一名侗家人,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民族,侗族。

侗先祖先源于古越人中的“西瓯和骆越”,后为僚人的一部分,据史书记载,秦时称“黔中蛮”,汉时称“武陵蛮”或“五溪蛮”,魏晋南北朝隋唐时称“僚浒”或“乌浒”,宋以后称“仡伶”或“伶”,明清时称“侗僚”或“侗家苗”。

传统纺织工艺品以侗锦最为著名。

侗族大歌、哆耶舞、芦笙舞、侗戏、斗牛会是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

民族节日有春节、祭牛神、粽粑节、吃新节等。

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

明、清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

民间多称“侗家”。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侗水语支。

原无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侗文。

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

提到侗族,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豪迈的山歌,迷人的侗族姑娘,坦率的侗族小伙,造型别致的民族建筑,纯朴的民风。

贵州三宝功效及食用方法

贵州三宝功效及食用方法

贵州三宝功效及食用方法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贵州三宝常见吃法天麻吃法药方类:1、天麻川芎丸①成份:15克,川芎60克。

②用法: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9克,食后细嚼,茶酒任下。

③主治:偏正头痛,眩晕欲倒。

摘自《元·御药院方》2、川芎天麻茶①成份:川芎500克,200克,茶叶适量。

②用法: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日嚼一丸,清茶下。

③主治:具有熄风止痛功效。

主治偏正头痛及首风眩晕。

摘自《本草纲目》3、天麻川芎茶①成份:3克,川芎10克,白芷3克,春茶3克。

②用法:用白酒一碗,将上四味药置酒中,煎至半碗,取渣再用酒一碗,煎至半碗。

合并煎汁,睡前以茶饮之。

③主治:满头作痛。

摘自《元·御药医方》4、天麻洗药方①成份:3克,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

②用法:水煎,洗之。

③主治:前额头痛。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5、天麻祛风清上洗药方①成份:3克,防风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

②用法:用水熬透,洗之。

③主治:偏正头痛,头目昏重等。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药膳类:天麻炖鸡材料:母鸡1只(重约1500g),15g,水发冻菇 50g,鸡汤 500g,调料适量。

烹制方法:将洗净切片,放入碗中,上笼蒸10min取出。

鸡去骨切成小块,用油氽一下,捞出。

葱、姜用油煸出味,加入鸡汤和调料,倒入鸡块,用文火焖40min,加入片,再焖5min,勾芡,淋上鸡油。

食法、食量:佐餐或单食均可。

功能:平肝息风,养血安神。

适应范围: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风湿痹之肢体麻木、酸痛,中风瘫痪,神经性偏头痛,神经衰弱之头昏、头痛、失眠等症。

天麻猪脑粥来源于《常见病食疗食补大全》。

材料:10g,猪脑1个,粳米250g。

烹制方法:将猪脑洗净,与共同置入沙锅内,再放入粳米,加清水煮粥,以粥、脑熟为度。

潮州三宝的功效与作用

潮州三宝的功效与作用

潮州三宝的功效与作用潮州三宝,指的是潮汕地区著名的潮州功夫茶、潮州文庙油纸伞和潮州腊肠。

这三种传统的特产在潮汕地区历史悠久,制作精细,享有盛名。

它们不仅是潮汕地方特色的美食、茶饮和工艺品,更是具有独特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潮州功夫茶、潮州文庙油纸伞和潮州腊肠的功效与作用。

一、潮州功夫茶潮州功夫茶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茶饮,潮汕地区是中国功夫茶的发源地之一。

功夫茶具有茶叶质地鲜嫩、色泽翠绿、清香四溢等特点,深受广大茶客的喜爱。

潮州功夫茶不仅具有独特的口感,还有以下几大功效与作用:1. 去火解毒:功夫茶中含有茶多酚、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适量饮用功夫茶可以帮助降火、清除体内毒素,对于各种上火引起的症状如口腔溃疡、痤疮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 降脂减肥:潮州功夫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等成分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有助于减少脂肪的积累。

长期饮用功夫茶可以起到降脂减肥的作用,帮助控制体重,改善肥胖问题。

3. 提神醒脑:功夫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等成分具有兴奋神经系统的作用,可以提高人体的警觉性和专注力。

适量饮用功夫茶可以提神醒脑,增强思维能力,对于学习、工作和驾车等需要大脑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有一定的帮助。

4. 抗衰老:功夫茶中的茶多酚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过程。

长期饮用功夫茶可以改善皮肤状态,减少皱纹和色斑的产生,延缓皮肤的衰老。

二、潮州文庙油纸伞潮州文庙油纸伞,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它是以潮州庙宇的风格为设计蓝本,以风靡百年的潮汕油纸伞为材料制作而成的一种伞类工艺品。

潮州文庙油纸伞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有以下几大功效与作用:1. 遮阳挡雨:潮州文庙油纸伞以油纸制成,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可以有效地遮挡阳光和雨水。

在炎炎夏日和雨季,潮州文庙油纸伞成为人们外出遮阳或防雨的首选,很好地保护了人们的皮肤和身体。

2. 风水转运:文庙油纸伞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风水意义。

2022毕节织金特产有哪些

2022毕节织金特产有哪些
3、织金竹荪
织金竹荪是世界上最宝贵的食用茵之一,被誉为真茵皇后,其质地脆嫩疏松,能够饱的鲜汤汁,使味道愈见鲜美爽口,宜于烧,炒,扒,酿,烩,涮等各种烹饪方法。对防治高血压,降低胆固醇,抗癌等方面效果显著。特定品质 竹荪是世界上最宝贵的食用菌之一。因其具有美丽的体姿、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养分成分而被人们誉为“真菌皇后”、“真菌之花”。竹荪系古代南方官吏对皇帝的贡品,官商士绅的重大筵宴上亦鲜有可见。 文化典故 京津地区传闻以往寺院斋菜席面上若无竹荪,便算缺典,称不得高级筵席。使竹荪风靡全球又在于这样一个契机: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遣特使基辛格到北京,受到-的盛宴款待。当时即有美国记者马文·卡布尔和伯纳德·卡布尔在《基辛格》中赞道:“当他从中东、中国等十个国家旅行二万五千里归来时,真似乎是-用三丝鱼翅和竹荪芙蓉汤喂胖了。”
劣质腊肉:色泽灰暗无光、脂肪明显呈黄色、表面有霉点、霉斑,揩抹后仍有霉迹,肉身松软,且带粘液,脂肪有明显酸味和其它异味。
5、织金发粑
织金发粑是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的特色美食。织金发粑著名遐迩,产于织金县县城“九对头”(地名);糯米精制,发酵而成,蒸熟即可享用;白如云朵,软如海棉,入口甘甜芳香,回味无穷。织金发粑做工较为讲究,首先要选择精白的糯米除去沙石等杂质,并用龙潭泉的水反复冲洗干净,再放在清水中浸泡3至6个小时。待米粒泡胀后,滤水把湿米磨成米浆。接下来,要将米浆过滤除去颗粒物,加上白糖,发酵,搅匀后倒入特制的蒸笼内,待蒸锅里的水烧开后将蒸笼放入,盖上锅盖,旺火蒸40分钟左右,就可取出切成小块便可食用。发粑哪里都有,但是,织金发粑因其独具一格的口感而出名。不知是甘甜的龙潭泉水的作用?还是发粑里融入了织金人的聪慧和细腻的原由,味道就是比其它地方的好。 想吃最正宗的织金发粑,您可肯定得来“马家发粑店”尝尝这声名遐迩的老字号制做的发粑。听说他家的发粑还上过央视,可见名气不小。

育儿知识-孕妇食“三宝” 生出聪明娃

育儿知识-孕妇食“三宝” 生出聪明娃

孕妇食“三宝”生出聪明娃'日常生活当中,在准妈咪怀孕后,家里人都会想着法子准备营养食材,让她们吃好,睡好,以满足腹中宝贝的需求。

虽然很多妈咪吃得较好,但是因为没有经验,往往会忽略掉对妊娠“三宝”的补充,错过提升宝贝智力的好机会。

那么妊娠“三宝”到底是哪三宝呢?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所熟悉的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而怀孕期内需要吃的三宝有很多妈咪却不太清楚,也就错过了提升宝贝智力的好机会。

而这“三宝”都是很容易就能买到的普通食物,那就是核桃、花生、大枣。

妊娠期多吃核桃、花生、大枣有助于胎儿的健康成长和脑部发育,对日后胎儿的智商和情商提升都有帮助。

核桃被称之为植物中的脑黄金,从古代起中医就有“形补”的记载,吃什么补什么,核桃和人类大脑内部形状惊人地相像。

核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和蛋白质,能很好地起到缓解脑部疲劳,增强记忆力等功效。

素来就有“长寿果”“万岁果”“养人之宝”等美称。

怀孕之后的女性每天都可以吃适量核桃,以帮助胎儿大脑发育。

但准妈咪们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次性吃太多核桃,过量食用会导致肠胃无法消化吸收,所以一般每天三颗左右。

大枣对女性而言不止是在妊娠期,在其他任何时期都大有好处。

中医认为大枣有益气、安神、健脾胃、补血气等多种功效。

女性的气血关乎胎儿健康成长,如果母体出现气血不足,那胎儿健康将直接受损,妊娠期内女性气血充足,胎儿则是最大的受益者。

再者大枣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助于胎儿的皮肤发育,对母亲的皮肤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但同样需要注意的就是,一次不能过多,最好是每餐三颗左右为宜,可煲汤、可生吃、也可做菜。

花生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甚至可以同鸡蛋、肉类、奶数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相媲美,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都是胎儿大脑发育的必备元素。

而花生当中的其他微量元素对胎儿的健康成长也大有帮助,比如钙、铁、磷、多种维生素、卵磷脂、氨基酸、胆碱、脂肪酸等多种营养成分。

所以说,花生是较为全面的妊娠滋补食物,是真正的妊娠期的“宝贝”食材。

82岁名老中医的养生三宝

82岁名老中医的养生三宝

82岁名老中医的养生三宝作者:来源:《祝您健康·养生堂》2019年第04期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长治疗口疮、胃病、便秘等疾病。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正常情况下的成年人体内有约70%由水构成,但随着年龄的增高,人体的含水量也随之逐年下降,以至于老年人体内只剩余50%~60%的水,因此李老认为喝水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看似普通的喝水里面其实也有讲究,也有门道。

李老告诉我们,无论你是什么年纪,每天都应该主动喝水,而不是感到口渴了再喝水或没事的时候才随手拿起杯子喝上一两口水。

而除了勤喝水,喝什么水也十分关键,李老的第一宝便是他自己每天必喝的三花茶,据说李老能够从这12种疾病中“脱身”也和c长年饮用三花茶息息相关。

三花茶【食材】玫瑰花1克、杭菊花2克、三七花3克(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比例,血压高的人可适当增加菊花的量;易激惹、脾气暴躁的人可适当增加玫瑰花的量;患有颈动脉斑块的人群则可以加大三七花的用量,在加量时只须注意每样都不要超过4克即可)、龙井茶4克(可根据个人爱好或时令特点来选择茶叶)【方义】玫瑰花疏肝解郁、调节情绪;菊花清肝明目、降压降脂;三七花活血化瘀、补益。

【适用人群】中老年人,尤其适合冠心病、高血压的患病人群。

【注意事项】①晚上最好不要喝;②孕妇和月经量大的人不要喝;③不要用三花茶送服其他药物;④脾胃虚寒的人要把茶改成红茶,再放一两片生姜起到暖胃之效。

李老的第二个养生之宝便是七窍保健操和三通保健法。

李老的七窍保健操是从师父关幼波老先生那里“偷学”而来,并根据个人的情况做了一些改良。

年纪大的人醒来后如果立即起床很容易出现低血压、脑供血不足等问题,而经李老改良后的七窍保健操则能够有效缓解起床过快所带来的这些不利影响,所以建议老年人们早上醒来后先不急着起床,躺在床上做以下动作后再起床活动:①通鼻窍:食指弯曲,一个方向按揉迎香穴(鼻翼两侧)20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宝常见吃法天麻吃法药方类:1、天麻川芎丸①成份:天麻15克,川芎60克。

②用法: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9克,食后细嚼,茶酒任下。

③主治:偏正头痛,眩晕欲倒。

摘自《元·御药院方》2、川芎天麻茶①成份:川芎500克,天麻200克,茶叶适量。

②用法: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日嚼一丸,清茶下。

③主治:具有熄风止痛功效。

主治偏正头痛及首风眩晕。

摘自《本草纲目》3、天麻川芎茶①成份:天麻3克,川芎10克,白芷3克,春茶3克。

②用法:用白酒一碗,将上四味药置酒中,煎至半碗,取渣再用酒一碗,煎至半碗。

合并煎汁,睡前以茶饮之。

③主治:满头作痛。

摘自《元·御药医方》4、天麻洗药方①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风4.5克,根4.5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

②用法:水煎,洗之。

③主治:前额头痛。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5、天麻祛风清上洗药方①成份:天麻3克,防风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

②用法:用水熬透,洗之。

③主治:偏正头痛,头目昏重等。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药膳类:天麻炖鸡材料:母鸡1只(重约1500g),天麻15g,水发冻菇 50g,鸡汤 500g,调料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洗净切片,放入碗中,上笼蒸10min取出。

鸡去骨切成小块,用油氽一下,捞出。

葱、用油煸出味,加入鸡汤和调料,倒入鸡块,用文火焖40min,加入天麻片,再焖5min,勾芡,淋上鸡油。

食法、食量:佐餐或单食均可。

功能:平肝息风,养血安神。

适应围: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风湿痹之肢体麻木、酸痛,中风瘫痪,神经性偏头痛,神经衰弱之头昏、头痛、失眠等症。

天麻猪脑粥来源于《常见病食疗食补大全》。

材料:天麻10g,猪脑1个,粳米250g。

烹制方法:将猪脑洗净,与天麻共同置入沙锅,再放入粳米,加清水煮粥,以粥、脑熟为度。

食法、食量:每日晨起,服用温热粥1次。

功能:平肝息风,行气活血。

适应围: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美尼尔病、头风所致的头痛等症。

天麻烧牛尾来源于《食用菌饮食疗法》。

材料:天麻10g,牛尾2条,母鸡肉、肘子、干贝母、调料知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洗净放入罐,加清水上笼蒸透切片。

用母鸡、肘子肉同煮汤。

将牛尾按骨节缝剁开放入锅,加水、葱、、白酒煮开以去异味,再将已去掉异味的牛尾挑入煮好的母鸡、肘子汤锅,同时也将火腿、干贝、调味品放入汤,用文火煨2h。

熟后将牛尾、母鸡、肘子挑起,整齐地码入盘中,然后再将天麻片镶于盘周围,淋上熟淀粉,浇上香油即成。

食法、食量:每天食肉、喝汤1~2次。

功能:祛风湿,止痛、行气活血。

适应围:适用于头晕、头痛、风潮等症。

天麻炖甲鱼来源于《膳食保健》。

材料:甲鱼1只(约450g),天麻片15g,调料适量。

烹制方法:用沸水将甲鱼稍烫一下后,刮去表面泥膜,挖净体黄油。

用甲鱼胆在甲鱼壳背上涂1周,腹盖向上置于容器中,再将天麻片、葱、覆盖其上,加黄酒适量后,容器加盖,隔水炖1.5~2h。

食法、食量:食时,根据食者的喜好,用麻油或调制蒜泥等调味汁水,蘸食新炖熟的天麻及甲鱼,并喝汤。

功能:滋养肝肾,平肝潜阳,活血散瘀。

适应围:适用于高血压、肝炎等症。

天麻鲤鱼〔原料〕天麻2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鲜鲤鱼1尾(1.5千克),酱油、料酒、食盐、味精、白糖、胡椒粉、香油、葱、、水豆粉适量。

〔制法〕(1)将鲜鲤鱼去鳞、鳃和脏,洗净装入盆,将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

切成片待用。

(2)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置盆,然后放入葱、,加入适量清水后,上笼蒸约30分钟。

(3)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和,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食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

〔功效〕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

〔应用〕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麻、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等症。

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甘草6克,生6克,大枣3枚。

【功用】健脾燥湿,化痰熄风。

【主治】痰饮上逆,痰多心悸,眩晕头痛等证。

【古籍论】本方是治疗生风痰之剂。

若痰因湿生,主要用白术燥湿化痰。

晕由于风,辅以天麻平熄风。

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兼用半夏、茯苓、橘红、甘草补脾益气,化湿和中。

并引用生、大枣调和营卫。

天麻竹沥粥来源于《百病饮食自疗》。

材料:天麻10g,粳米100g,竹沥30g,白糖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浸软,切成薄片,与粳米加水煮粥,调入竹沥、白糖即成。

食法、食量:粥及天麻片在1天分2次服用。

功能:平肝息风,清热化痰。

适应围:适用于肝风痰热的痫症(发作前常觉眩晕头痛、胸闷乏力、心烦易怒,发作时突然昏仆、神志不清、抽搐吐涎,移时渐,醒后一如常人)。

天麻肉片汤来源于《中国药膳学》。

材料:天麻、猪肉各适量。

烹制方法:天麻浸软切片待用。

肉片做汤,加入天麻片3~6 g共煮。

食法、食量:药、肉、汤俱食,宜常服。

功能: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天麻蒸猪脑配方:天麻10克猪脑2只 5克大蒜10克葱5克盐5克绍酒5克鸡汤200毫升制作:1.把天麻打成细粉9猪脑去红腺及膜洗净,、蒜洗净,切片,葱切花。

2.把猪脑放在蒸盆,加入天麻粉、盐、、葱、蒜和鸡汤。

3.把盛有猪脑的蒸盆置蒸笼,用武火大气蒸3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猪脑1只。

功效:平肝熄风,降低血压。

高血压风痰上逆型患者食用。

我推荐5种治风湿、头疼的做法。

一、天麻煮鸡蛋功效:治疗头痛目眩配方制作:鲜天麻60克、鸡蛋3个、水1000克。

先将鲜天麻切片放锅加水煮30分钟后,打入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

用法:隔日一次食。

二、天麻、枸杞煮猪脑功效:对头昏头痛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配方制作:鲜天麻100克,枸杞子15克,猪脑2副。

将鲜天麻片、枸杞子加水文火煎1小时,放入洗净的猪脑煮熟后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三、天麻山药炖乳鸽功效:具有补肝益肾、健胃、健脾、补气益肺,滋肾固精等功效。

可治疗病后虚弱、阳痿早泄、消渴症、妇女血虚、月经不调和闭经、头痛、眩晕等症。

配方制作:鲜天麻、鲜山药、葱白段各100克,乳鸽4只,猪肉,猪熟肚片、猪腰子各250克,水发绿豆粉条、莴笋、藕各150克,豆腐干200克,生片25克,料酒35克,精盐1O克,鸡精5克,胡椒粉3克,鸡汤3000克。

将高压锅置于火上,锅加入鸡汤、天麻、山药、乳鸽块、生片、猪肉、藕片、豆腐干、料酒、胡椒粉、精盐、葱白段,烧沸后,打去浮沫,加阀压10分钟,停火降温后,加入其它原料和鸡精,再烧开后,即可食用。

用法:食肉饮汤。

四、天麻鸭子功效: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适用于阴虚阳亢,目眩头晕,耳鸣头痛,口苦咽干等症。

配方制作:鲜天麻100克,生地30克,水母鸭1只(约500克)。

将鸭宰杀,去毛及脏,与洗净切片之天麻,生地共炖至鸭料熟,加食盐、味精等调味。

用法:食肉饮汤。

五、天麻肉片汤功效:滋补潜阳,平肝息风。

适用于眩晕,头痛等症。

现多用于高血压、耳源性眩晕等。

配方制作:天麻猪肉各适量。

天麻切薄片待用;肉切片做汤,加入鲜天麻片60克共煮。

用法:药、汤俱食。

杜仲作用功效和食用方法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

干燥树皮,为平坦的板片状或卷片状,大小厚薄不一,一般厚约3~10毫米,长约40~100厘米。

外表面灰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槽纹及斜方形横裂皮孔,有时可见淡灰色地衣斑。

但商品多已削去部分糙皮,故外表面淡棕色,较平滑。

表面光滑,暗紫色。

质脆易折断,断面有银白色丝状物相连,细密,略有伸缩性。

气微,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残余物。

以皮厚而大,糙皮刮净,外面黄棕色,面黑褐色而光,折断时白丝多者为佳。

皮薄、断面丝少或皮厚带粗皮者质次【功用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降血压、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气。

适用于:1、肝肾亏虚:证见眩晕、腰膝酸痛、筋骨痿弱等。

多见于高血压病、眩晕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肾脏疾病、脊髓灰质炎等。

2、肾气不固:证见尿频或尿有余沥、阴下湿痒、阳痿、孕妇体弱、胎动不安或腰坠痛等。

多见于慢性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不育症、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等。

3、用于慢性关节疾病、骨结核、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等疾病而出现肝肾亏虚征候者。

食用方法:[附方]1,杜仲煨猪腰:杜仲10g,猪肾1个。

猪肾剖开,去筋膜,洗净,用花椒、盐淹过;杜仲研末,纳入猪肾,用荷叶包裹,煨熟食。

源于《本草权度》。

本方主要以杜仲补肝肾、强腰止痛。

用于肾虚腰痛,或肝肾不足,耳鸣眩晕,腰膝酸软。

2,杜仲爆羊肾:杜仲15g,五味子6g,羊肾2个。

杜仲、五味子加水煎取浓汁;羊肾剖开,去筋膜,洗净,切成小块腰花放碗中,加入前汁、芡粉调匀,用油爆炒至嫩熟,以盐、、葱等调味食。

源于《箧中方》。

本方以杜仲补肾强腰,五味子补肾固精。

用于肾虚腰痛,遗精尿频。

3,杜仲寄生茶:杜仲、桑寄生各等分。

共研为粗末。

每次10g,沸水浸泡饮。

温肾阳菜谱——杜仲炖猪腰材料:杜仲三钱,猪腰一个,胡椒数粒。

做法:1.杜仲、胡椒分别用清水洗净。

2.猪腰剖开,切去白色肾孟,用清水洗净尿燥味,放入沸水中飞水,捞出洗净切片。

3.将杜仲、猪腰及胡椒一同放入炖盅,注入适量清水,盖上盅盖,炖三小时,以少许细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健筋骨,补腰肾,润肝燥,补肝虚。

对一般临床不举,阳萎遗精,盗汗耳鸣,小便不畅等肾亏所引起的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所以如觉腰膝无力,精神亏弱的男仕,最宜炖此汤饮用。

1、党参杜仲糯米鸡粥功效:此粥适合习惯性流产,不易受孕者都适合,适合为一般妇女虚弱之补养品,唯病中,消化不良者不宜。

糯米气滞,易导致胃腹胀气。

材料:党参15克,杜仲15克,鸡肉200克,糯米1/2杯。

调料:盐1小匙。

制作过程:(1)鸡肉切块,放入沸水汆烫,捞起冲净;(2)糯米淘净,盛入锅中加入鸡肉,党参,杜仲,加5碗水以大火煮开,转小火续煮到米粒熟烂,起锅前加盐调味即可。

汤水疗效:能安胎止胎动,改善妇女子宫虚冷,血虚气弱,胚胎不易着床之现象,避免习惯性流产。

能补养脾胃和肝肾,提振食欲,改善全身营养,消除腰酸背痛,乏力,晕眩,调节血压。

2、枸杞杜鹧鸪汤—孕期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材料:鹧鸪1只,枸杞子20克,杜仲5克,马蹄8只,木耳5克,2片,瘦肉50克。

调料:盐、胡椒粉适量。

制作方法:(1)将鹧鸪剖洗干净,瘦肉切成大块,一起放入滚水中煮2分钟,取出洗净待用。

(2)荸荠去皮,木耳用温水浸开,杜仲洗净。

(3)在煲注入适量清水,再把所有材料放入煲煲滚,改用慢火煲3小时,放入调料即成。

此汤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适用于五脏虚损,腰膝酸软,头晕目花及先兆流产,胎动不安等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