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因数与倍数》重点知识

合集下载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0~72页的例题及相应的“试一试”,第72页“想想做做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一些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一些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智力题:有三个人,他们中有2个爸爸,2个儿子,这是怎么回事?二、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

1、创设情境。

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怎么拼?请同学们先想象一下,然后说出你的摆法,并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汇报拼法,教师依次展示长方形的拼***,并板书:4×3=126×2=1212×1=12教师根据4×3=12揭示:4×3=12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

揭示课题:倍因提出要求:你能用倍数和因数说一说6×2=1212×1=12吗?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2、深化感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同桌互说以后再指名学生叙说。

(2)你能举出一些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教师说明: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三、探求一个数的倍数。

1、设疑。

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3的倍数有12,3的倍数除了12还有别的吗?请在纸上写出3的倍数。

你能完成得又对又好吗?。

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引发冲突:为什么停下来不写了?有什么困难吗?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加省略号表示写不完。

2、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讨论“对不对?”。

讨论“好不好?”。

揭示“有序”,为什么要有序地写倍数呢?全班讨论:“你是怎么写3的倍数的?”。

3×13×23×3……33+36+3……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用依次×1、×2、×3……写出3的倍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备课3单元因数与倍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备课3单元因数与倍数
在我们欣赏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我和你们的关系是……?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是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再比如:我们班的小红与小丽之间是同桌关系,我们可以说小红是小丽的同桌,或者说小丽是小红的同桌,而不能说小红是同桌!在数学王国里,在整数乘法中也存在着这样相互依存的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
因此2的倍数有多少个?(无数个)
师:这些是2的倍数的数我们叫做偶数,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双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奇数,也就是我们说的单数。
生举单数的例子。
借助百数表,观察奇数有什么特征?
(个位上是1.3.5.7.9)
师:0是奇数还是偶数?(0÷2﹦0,0是偶数)
师:这样我们就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
【先让学生体会关系,再通过同桌关系让学生体会相互依存,不能独立存在,进而为因数与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打下基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看图提问题:
看图让学生说说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教学过程
复备
根据你得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生:可以怎样排队?……
2.解决问题: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排队的方法,并用圆片代替做球操的同学进行摆一摆,并根据摆的图形列出乘法算式。交流:
3.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阳光体育运动让我们健康快乐成长,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同欣赏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吧!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倍数》倍数和因数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倍数》倍数和因数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3 在下面的数中,找出有倍数关系的数。 3、6、36、48、72、144 有倍数关系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3=48 72÷3=24 48÷3=16 36÷3=12 6÷3=2
144÷6=24 72÷6=12 48÷6=8 36÷6=6
144÷36=4 144÷48=3 144÷72=2
胡萝卜
3根
红萝卜
2个3根
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 2 )倍。
皮帽价钱是布帽价钱的几倍?
18元
90元
90÷18=5 皮帽的价钱正好是布帽价钱的5倍。
认识倍数 皮帽的价钱90元正好是布帽价钱18元的5倍,可以说90是18的5倍。
在数学上,90÷18没有余数,我们就说90是18的倍数。
计算下面两组题。
68÷40( ) 37÷7( ) 315÷15( √ ) 126÷25( )
2 判断。 (1)48是6的倍数。( √ )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 ) (3) 9的倍数只有18、27、36。( × ) (4)因为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所以3的倍数也一定是9的 倍数。 ( × )
6 一个数既是18的倍数,又是30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多少?
18的倍数: 18×1=18 18×2=36 18×3=54 18×4=72 18×5=90
这些数中,只有90是30的倍数, 因此既是18的倍数,又是30的倍 数的最小数是90。
7 从北京到上海乘坐普通快车所需的时间大约是乘坐高速列车的
31= ?
把60写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
60=2×30
60=5×12
60=2×5×6
2、3、2、5这几个因数都是质数, 都叫做60的质因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因数倍数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因数倍数冀教版

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因数与倍数(冀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因数与倍数的定义及性质。

2.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 应用题练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难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整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因数和倍数吗?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因数与倍数的定义:因数:能够整除一个数的数叫做这个数的因数。

倍数:一个数的倍数是这个数的整数倍。

2. 讲解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求因数:用这个数分别除以自然数1,2,3,4,5 […],一直除到商和除数互换位置结束,把能整除的商和除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出来,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求倍数:用这个数分别乘自然数1,2,3,4,5 […],一直乘到积和乘数互换位置结束,把能得到的积和乘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出来,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3. 举例讲解:以数字8为例,求8的因数和倍数。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对因数与倍数的掌握程度。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强调因数与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因数与倍数1. 因数:能够整除一个数的数叫做这个数的因数。

2. 倍数:一个数的倍数是这个数的整数倍。

3. 求因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分别除以自然数1,2,3,4,5 […],一直除到商和除数互换位置结束,把能整除的商和除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出来,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4. 求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分别乘自然数1,2,3,4,5 […],一直乘到积和乘数互换位置结束,把能得到的积和乘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出来,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知识点总结 倍数和因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知识点总结  倍数和因数

第五单元倍数和因数自然数1、0是最小的自然数。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0是偶数。

3、0是最小的偶数,1是最小的奇数。

倍数在除法里,如果被除数除以除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

注意:不能单独说某个数是倍数,只能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找一个数的倍数就是把这个数分别乘1,2,3……得到的乘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5、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6、2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就是奇数。

7、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 。

8、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

9、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0、同时是2、3的倍数:这个数是偶数,且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同时是3、5的倍数:这个数个位上是0或5,且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数个位上是0,且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因数11、乘数也叫因数。

比如找16的因数,要列乘法算式,从1开始,一对一对的找。

注意:写一个数的因数时,如果这两个因数相同,那么只能写一个。

16的因数:16=1×16 , 16=2×8 , 16=4×41、2、4、8、16这些数都是16的因数。

12、1是每个数的因数,而且是最小的一个。

1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14、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

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5、2、3、5、7都是质数,4、6、8、9、10都是合数。

16、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7、60=2×3×2×5,2、3、2、5这几个因数都是质数,都叫做60的质因数。

如果有几个质因数相同,那么相同的有几个都要写出来。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章《倍数与因数》的第一节,主要内容为倍的认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以及能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倍的概念,能够求出一个数的倍数,并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实用性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倍数关系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挂图展示一个简单的实际情景:小明和小华在分水果,小明有2个苹果,小华有4个苹果,问小华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几倍?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讲解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倍的概念和求倍数的方法。

4. 小组讨论(10分钟)分成小组,讨论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倍的概念2. 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3. 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求下列数的倍数。

(1)3的倍数:6、9、12、15、18(2)4的倍数:8、12、16、20、24(3)5的倍数:10、15、20、25、302. 答案:(1)3、3、3、3、3(2)2、3、4、5、6(3)2、3、4、5、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最小公倍数,为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倍数现象,提高数学素养。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5单元倍数和因数知识点_共2页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5单元倍数和因数知识点_共2页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 5单元倍数和因数知识点 知识点 1。

自然数 课本 46页:第一页 最少 5个。

(如:1、2、3、4、5、6、7、8、9、10) 本节例题:1。

分房间,房间号码是227、208、333、306、849、420男士住奇数房间。

女 士住偶数房间。

1)自然数:像 1、2、3、4、5、6、7……这样的数, 都是自然数。

0表示一个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2)自然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

男士可以住:女士可住:例 2:淘气的小兰进屋开灯,连续拉了 9下,灯是开 还是关?如果 20下呢?3)通过观察直线上的数,我发现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箭头表示可以向右无限延长,说明自然数时 无数个的。

最初状态关拉 1 下开 拉 2 下关。

可见拉奇数次数是开,拉偶数次数是关 ,所以拉 9 4)每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 1。

根据此特点我们可以 算出连续的几个自然数。

下是开,拉 20下是关。

类似的习题:如小羊在桥上从东到西来回的走。

还有开着灯学习,突然停电,淘气的小明连续拉了 9 下,开还是关?再拉 5下呢?如:3个连续的自然的和是 12,这 3个自然熟分别 是几? 12÷3=4答:它们分别是 3,4,5 如:连续的 5个自然数的和是 30,它们分别是谁? 30÷5=6答:它们是 4,5,6,7,85.).最小的自然数是 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6)从 10开始写出 5个连续的自然数。

例 3:写出 176后面 5个连续的奇数: 例 4:写出 205后面连续的 5个偶数:例 5:下面那些数字是自然数?那些是偶数,那些是 奇数?如:6,87,32,0.23, 302 2∣8 56 五单元知识点 2:奇数和偶数 47页1)个位数字是 1,3,5,7,9的数是奇数,又叫做单数。

最小的奇数是 1,没有最大的奇数。

因为 奇数有无数个。

每相邻的两个奇数都相差 2. 如:5和 7相差 2. 五单元知识点 3。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倍数和因数》知识点汇总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倍数和因数》知识点汇总

五倍数和因数一、自然数1.自然数。

(1)自然数的意义:像0、1、2、3、4、5、6、7、8……这些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都是自然数。

(2)自然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如下图:2.奇数、偶数。

(1)奇数:像1、3、5、7、9、11、13、15……这些都是单数,单数又叫做奇数。

(2)偶数:像2、4、6、8、10、12、14、16……这些都是双数,双数又叫做偶数。

0也是偶数。

二、倍数1.倍数。

(1)倍数的意义。

两个自然数能够整除,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

例如:36÷9=4 我们就说36是4和9的倍数。

(2)0的特殊性。

在自然数中,0除以任何一个非0自然数都得0,所以0是任何一个非0自然数的倍数。

(3)特征。

小知识: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小发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温馨提示: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特别提示:倍数不是单独存在的,不能单独说某个数是倍数,只能说某数是某数的倍数。

温馨提示: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是指不包括0的自然数,也就是说在非0自然数如1、2、3、4、6、12这些数都是12的因数。

(2)特征。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利用积与因数的关系一对一对地找,从最小的自然数找起,一直找到它本身。

2.质数和合数。

(1)非0自然数按因数个数的多少可分为质数和合数。

{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

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2)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它们是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3)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①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因数与倍数》重点知识四年级数学《因数与倍数》重点知识
1、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
2、4、6、8的数,都
是2的倍数。

2、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奇数、偶数的意义: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自然数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分为两类:奇数和偶数。

5、质数、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如2、3、5、7、11......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如:4、6、8、9、10、12、14、15......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自然数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分为三类:质数、合数、1.
6、100以内的质数(共25个):2、3、5、
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其中20以内的8个需要大家非常熟练的掌握,便于分解质因数
7、质因数:一个合数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些质数
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如:6=2×3,2和3都叫做6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
做分解质因数。

要点:合数写在等号左面,分解的数在右面,且分解出的数都是质数。

如:8=2×2×2,不能写成8=2×4,也不能写成2×2×2=8.
9、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1)树枝法(2)短除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