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维汀的作用机制
安维汀抗血管治疗机制课件

安维汀作为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肿瘤患者提 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临床应用前景
随着安维汀在临床研究中的深入和扩大规模试验的进行,其疗效和安全性将得到 更充分的验证,有望成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
THANKS
感谢观看
与其他抗血管药物相比,安维汀的副作用相对较 小,患者耐受性较好。
04
安维汀的临床应用
安维汀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结直肠癌
安维汀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 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非小细胞肺癌
安维汀联合化疗或放疗可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 后,提高生存率。
肝癌
安维汀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降低肝癌患者 的死亡率。
安维汀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对多种实 体瘤有效,如结直肠癌、肺癌、肾细胞癌、卵巢癌等。
02
血管生成与肿瘤
血管生成与肿瘤的关系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依赖于新血管的形成,为其提供养分和氧气。
01
02
肿瘤细胞通过释放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诱导血管新生。
肿瘤血管不仅为肿瘤提供养分,还为肿瘤细胞转移提供通道。
03
肿瘤血管生成机制
1
肿瘤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释放血管生成 因子,如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等。
2
这些生长因子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诱 导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形成管腔。
3
肿瘤细胞还能通过其他机制,如分泌蛋白水解酶、 调控细胞外基质等,促进血管生成。
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因素
安维汀的疗效与安全性
疗效
安维汀在多种肿瘤治疗中表现出显著 的疗效,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 生活质量。
安维汀-抗血管生成治疗

VEGF单抗安维汀®通过多种机制提高化疗疗效
现有肿瘤血管系统1–3
退化
新生血管生长1–3, 8
抑制
现存血管系统11–13
抗通透性
持续提高缓解率4–7 持续控制肿瘤生长8–10 减少胸水和渗出液2, 3, 11, 14–20
1. Hurwitz H, et al. N Engl J Med 2004; 350: 2335-2342. 2. Jain RK. Nat Med 2001; 7(9): 987-990. 3. Margolin K. Curr Oncol Rep 2002; 4: 20-28. 4. Hu L, et al. Am J Pathol 2002; 161(5): 1917-1924. 5. Kaya A, et al. Respir Med 2004; 98: 632-636. 6. Des Guetz G, et al. Br J Cancer 2006; 94: 1823-1832. 7. O'Byrne KJ, et al. Br J Cancer 2000; 82(8): 1427-1432. 8. Yuan A, et al. Int J Cancer (Pred Oncol) 2000; 89: 475-483. 9. Escudier B, et al. Lancet 2007; 370: 2103-2111. 10. Dickson PV,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7; 13: 3942-3950. 11. Sandler A, et al. N Engl J Med 2006; 355: 2542-2550. 12. Miller K, et al. N Engl J Med 2007; 357: 2666-2676. 13. Gerber HP, Ferrara N. Cancer Res 2005; 65: 671-680. 14. Mabuchi S,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8; 14: 7781-7789. 15. Wild R, et al. Int J Cancer 2004; 110: 343-351. 16. Mesiano S, et al. Am J Pathol 1998; 153(4): 1249-1256. 17. Willett CG, et al. Nat Med 2004; 10(2): 145-147. 18. O’Connor JPB,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9; 15: 6674-6682. 19. Prager GW, et al. Mol Oncol 2010; 4: 150-160. 20. Ribeiro SCC, et al. Respirology 2009; 14: 1188-1193. 21. Watanabe M, et al. Hum Gene Ther 2009; 20: 598-610. 22. Bellati F, et al. Invest New Drugs 2010; 28: 887-894. 23. Huynh H, et al. J Hepatol 2008; 49: 52-60. 24. Ninomiya S, et al. J Surg Res 2009; 154: 196-202. 25. Bergers G, Benjamin LE. Nat Rev Cancer 2003; 3: 401-410. 26. Kim KJ, et al. Nature 1993; 362(6423): 841-844. 27. Folkman. In: DeVita, Hellman, Rosenberg, eds. Cancer: Principles & Practice of Oncology. Vol 2. 7th ed.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5. 28. Ferrara N, et al. Nat Med 2003; 9(6): 669-676. 29. Inoue M, et al. Cancer Cell 2002; 1: 193-202. 30. Melnyk O, et al. J Urol 1999; 161: 960-963.
安维汀说明书

安维汀说明书安维汀说明书1. 产品简介安维汀是一种口服药物,主要成分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满足人体的日常营养需求。
该产品经过科学配方和精细制造,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士。
2. 产品功效安维汀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功效:2.1 补充营养安维汀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有效地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它包含了维生素A、维生素B群、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以及钙、铁、锌等矿物质,能够满足人体日常对这些营养物质的需求。
2.2 提高免疫力维生素C和维生素D在安维汀中的含量比较丰富,这两种维生素都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供抗氧化作用,帮助身体抵抗疾病和感染。
2.3 促进骨骼健康钙是骨骼健康必需的矿物质,而维生素D则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安维汀中的钙和维生素D含量相对较高,可以帮助保持骨骼的健康,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
2.4 改善贫血情况铁是血红蛋白合成的必需元素,而维生素C能够帮助铁的吸收。
安维汀中的铁和维生素C含量丰富,可以帮助改善贫血情况,增加血红蛋白的生成,提高血液质量。
3. 适用人群安维汀适用于以下人群:- 学生:缺乏均衡饮食的学生,可以通过安维汀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
- 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工作忙碌往往会忽略饮食的平衡,安维汀可以帮助他们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对营养需求增加,安维汀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
- 身体虚弱的人群:身体虚弱的人群需要额外的营养补充,安维汀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 慢性疾病患者:慢性疾病往往导致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增加,安维汀可以帮助满足这些需求。
4. 使用方法- 每次服用1片安维汀,配以适量温水服用。
- 建议饭后服用,以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效果。
- 儿童服用时,请在专业医生或保健医生指导下使用。
5. 注意事项- 本产品不适合已经摄入足够营养的人群使用。
- 存放在干燥、阴凉处以防潮湿。
- 本产品不适合过敏本品任一成分的人群使用。
- 儿童需在成人监督下使用,以免误食。
安维汀方案

安维汀方案1. 概述安维汀方案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分析的安全监控解决方案。
它通过使用先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帮助企业实时识别和应对安全威胁,并提供预测性的安全措施和建议。
该方案由安维汀公司开发,旨在为各行业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2. 方案架构安维汀方案的架构包括以下主要组件:2.1 数据收集安维汀方案通过各种来源收集安全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企业内部的安全设备(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也可以来自外部的公共安全数据源(如漏洞数据库、黑名单等)。
数据可以通过API接口或日志文件等形式进行收集。
2.2 数据存储和处理安维汀方案将收集到的数据存储在云端或企业内部的数据库中。
为了应对大规模数据的处理,安维汀方案采用了分布式的数据处理技术,如Hadoop和Spark等。
同时,安维汀方案还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以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安全威胁。
2.3 安全事件识别和响应安维汀方案使用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来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
它可以实时监视网络流量、日志数据等,并对异常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和报警。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安维汀方案将自动触发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并向相关人员发送警报通知。
2.4 安全报告和预测安维汀方案可以生成详尽的安全报告,用于展示安全事件的趋势和统计信息。
报告中包括安全事件的数量、类型、影响范围等信息。
此外,安维汀方案还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趋势,提供对未来可能的安全威胁进行预测的能力。
3. 方案优势安维汀方案具有以下优势:•全面性:安维汀方案能够收集和分析各种安全相关的数据,从而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实时性:安维汀方案能够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和日志数据,并及时发现和响应安全威胁。
•智能性:安维汀方案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通过分析大量数据,识别并预测潜在的安全威胁。
•易用性:安维汀方案提供直观的用户界面和友好的操作,使企业易于使用和管理安全监控系统。
靶向药物

常用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安维汀(Avastin)人源化抗-VEGF 单克隆抗体罗氏制药2004年推出,最初的适应症是直结肠癌,2006年10月,新增适应症非小细胞肺癌,2007年,欧盟国家批准用于乳腺癌。
可以选择性地与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合并阻断其生物活性, 可以抑制VEGF与其位于内皮细胞上的受体―Flt-1和KDR相结合。
通过使VEGF失去生物活性而减少了肿瘤的血管形成,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1.胃肠道穿孔使用贝伐珠单抗可能出现胃肠道穿孔,其发生率在0.3~2.4%,有时甚至会导致致命的结果。
在应用贝伐珠单抗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腹痛,在进行鉴别诊断时应考虑胃肠道穿孔的可能。
对于发生了胃肠道穿孔的患者,贝伐珠单抗应永久停用。
2.手术和伤口愈合并发症使用贝伐珠单抗可能出现伤口愈合及手术并发症(包括严重及致命的)的几率会增加。
出现伤口愈合并发症的患者应暂停贝伐珠单抗直至伤口完全痊愈。
预计进行择期手术时应暂停贝伐珠单抗治疗。
为了避免出现影响伤口愈合/ 伤口开裂的风险,在贝伐珠单抗治疗停止后和进行择期手术之间的最适当的间隔时间,目前还没有定论。
手术前至少停药28 天。
手术后至少28 天及伤口完全恢复之前不能使用贝伐珠单抗。
3.出血接受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患者出现严重出血或致命性出血,包括咯血、胃肠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CNS)出血、鼻出血以及阴道出血的几率最多增至5 倍。
出现严重出血或者近期曾有咯血的患者(≥1/2 茶匙鲜血)不应该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
治疗中出现NCI-CTC 3 级或4 级出血的患者应永久停用贝伐珠单抗。
厄洛替尼(特罗凯) Tarceva厄洛替尼单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推荐剂量为150mg/日,至少在进食前1小时或进食后2小时服用。
持续用药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反应。
无证据表明进展后继续治疗能使患者受益。
可试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化疗方案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治疗。
阿瓦斯汀(Avastin)

事件分析
针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61名眼疾患者出 现不适反应的事件,9月22日,上海市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外通报了调查结果。通 告称,通过对涉嫌的瑞安诊所和上海市第 一人民医院的调查,确定在上海市第一人 民医院造成本次事件的阿瓦斯汀注射液为 假药。
2020/5/2
事件分析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病事件发生后,上海市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涉嫌的瑞安诊所和上海市 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立案调查。经罗氏公司总部 和上海市药品鉴定机构分别对查获的四瓶药品的 包装材料、说明书和产品品质进行鉴定,确定在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使用的、标示为罗氏公司生 产、批号为B6001B01的Avastin药品为假药。
阿瓦斯汀(Avastin)
Avastin,其中文产品名称应为“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其 中文商品名应为“安维汀”。 【临床药理学 作用机制】 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是一种重组的人类单克 隆IgG1抗体,通过抑制人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 性而起作用。 也就是说阿瓦斯汀可结合VEGF并防止其与内皮细胞表面 的受体(Flt-1和KDR)结合。在体外血管生成模型上, VEGF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可导致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 管形成。在接种了结肠癌的裸(无胸腺)鼠模型上,使用阿 瓦斯汀可减少微血管生成并抑制转移病灶进展。
——上海“眼科门”事件——
2020/5/2
事件回顾
2010年9月初,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对黄斑 变性患者进行眼内注射阿瓦斯汀(Avastin)药 物后,累计有61位患者出现眼部红肿、视 力模糊等症状。经上海市卫生部门调查, 发现医院为患者使用的阿瓦斯汀,系个人 私自携带入境而未经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批 准上市使用的药品。
2020/5/2
安维汀

安维汀安维汀是世界上第一种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于2010年2月26日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适应症。
作用机理是通过特异性结合并阻断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产品概述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英文商品名Avastin)是一种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于2010年2月26日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适应症。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安维汀®已在美国、欧洲等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用于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恶性胶质瘤和肾细胞癌等疾病的治疗,其安全性已经得到多项临床试验的证实,迄今全球已有超过800,000患者接受安维汀治疗。
作用机制安维汀是一种可以特异性结合并阻断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抗体,通过抑制血管生成(angiogenesis)的机制发挥作用。
VEGF为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驱动因素——血管生成是血管发生和维持的基本过程,为肿瘤生长和播散(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所必需。
安维汀®精确的作用模式帮助控制肿瘤生长和转移,而且不加重化疗副作用。
使肿瘤血管退化:在切断VEGF通路后,许多直径较小和效率较低的肿瘤血管被快速去除,正因为这一作用,安维汀®在许多治疗方案中都能显著提高和保持肿瘤的治疗缓解率。
使存活血管正常化:部分肿瘤血管退化的同时,许多存活的血管也受安维汀®影响,内皮窗口和细胞间隙开始关闭,从而致使血管通透性下降。
这将降低肿瘤组织内的压力,可以改善化疗药物向肿瘤组织内的传送。
因此,安维汀®可与化疗联用,使临床治疗效果最大化。
持续抑制新生和再生血管生长:安维汀®还可以持续抑制对肿瘤进展非常重要的血管芽生。
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肿瘤血管分布增加,不受到任何抑制;但治疗后,肿瘤血管芽生被持续抑制。
这种持续抑制新生和再生血管的能力可以有效控制肿瘤。
安维汀的作用机制

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作用机制血管生成是新血管形成的过程。
肿瘤需建立独立的血供以使其直径超过1-2mm,因此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生长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VEGF为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调控者[1,2],并且是唯一一种表达于整个肿瘤生命周期的血管生成因子[3,4]。
VEGF的持续表达,以及VEGF和内皮细胞的遗传学稳定性(基于临床前研究的观察结果)[2,5],可使“直接并且持续靶向于VEGF”成为一种重要的抗肿瘤策略。
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精确VEGF抑制作用:理解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作用机制安维汀直接抑制VEGF可阻断血管生成级联反应[1-4]•安维汀是一种可特异性结合VEGF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并可阻断VEGF 受体的激活。
•安维汀可在胞外抑制VEGF,因此,可以抑制血管生成而不干扰VEGF 通路以外的靶点[1-4]。
•临床前模型和临床观察的结果均提示,安维汀可在整个肿瘤生长过程中发挥持续的抗血管效应。
•现存肿瘤血管出现快速退化,可表现为微血管密度的显著降低[5–7]•使存活的成熟血管正常化[6,8]•抑制肿瘤血管再生[9,10]•安维汀抑制VEGF的结果包括[11–14]:•维持功能更佳和结构正常的血管•潜在改善药物输送的能力•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抗VEGF药物的效应可迅速产生,有时候甚至在单次输注后即可产生,而单克隆抗体的长半衰期也可使抗VEGF效应持续维持[5]。
➢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可使肿瘤血管退化在结肠癌异种移植瘤模型中观察到的血管退化[5]Yuan F, etal. PNAS USA 1996;93(25):14765–70. Copyright 2009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临床前模型和临床观察的结果均显示,安维汀®可使现存的肿瘤血管退化。
在单次输注安维汀®单药后,肿瘤血管的体积和密度可出现显著减小[5,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作用机制
血管生成是新血管 形成的过程。
肿瘤 需建立独立 的血供 以使其直径 超过 1-2mm ,因此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生长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VEGF 为肿瘤血管
生成的关键调控者
[1
,
2]
,并且是唯一一种表达于整个肿瘤生命周期的血管生成因 子
[3,4]。
VEGF 的持续表达,以及VEGF 和内皮细胞的遗传学稳定性(基于临床 前研究的观
察结果)[2,5]
,可使-直接并且持续靶向于VEGF 成为一种重要的抗 肿瘤策略。
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精确 VEGF 抑制作用:理解安维汀(贝伐珠单 抗注射液)的作用机制
安维汀直接抑制VEGF 可阻断血管生成级联反应
[1-4]
血置生成
安堆;T 咒讯鮭单抗注J 桂®冋在Ifi 夕聊那ECJF
因lit.可収抑制血抵生成而不 干扰眶GF 通路以外的兗点
* 安维汀是一种可特异性结合VEGF 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并可阻断VEGF 受体的激活。
* 安维汀可在胞外抑制VEGF ,因此,可以抑制血管生成而不干扰 VEGF 通路以外的靶点
[1-4]。
* 临床前模型和临床观察的结果均提示,安维汀可在整个肿瘤生长过程中发 挥持续的抗血管效应
血番生成 血管生底
王豪通过 VEGFIHVEGFR2 的相互作用而介导
现存肿瘤血管出现快速退化,可表现为微血管密度的显著降低
[5 —
・使存活的成熟血管正常化[6,8]
・抑制肿瘤血管再生[9,10]
・安维汀抑制VEGF的结果包括[11 -4]:
・维持功能更佳和结构正常的血管
・潜在改善药物输送的能力
・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抗VEGF药物的效应可迅速产生,有时候甚至在单次输注后即可产生, 而单克隆抗体的长半衰期也可使抗VEGF效应持续维持[5]。
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可使肿瘤血管退化
在结肠癌异种移植瘤模型中观察到的血管退化[5]
Yuan F, etal. PNAS USA 1996;93(25):14765 -70. Copyright 2009 Nati onal Academy of Scien ces, USA.
临床前模型和临床观察的结果均显示,安维汀?可使现存的肿瘤血管退化。
在单
次输注安维汀?单药后,肿瘤血管的体积和密度可出现显著减小[5°O
在一项使用人类肿瘤建立的异种移植瘤临床前模型中,单次输注(0.2ml )安维汀?可使肿瘤血管的体积减少80% [5],这种变化可在输注24小时内迅速出现。
在临床研究中,给予安维汀?治疗后也可观察到微血管的密度降低。
在一项I期研究中,单次输注安维汀?可显著降低直肠癌肿的微血管密度(p<0.05 )⑹。
就临床意义而言,安维汀?诱导的肿瘤血管退化可增加肿瘤对细胞毒化疗的治疗反应。
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诱导的肿瘤血管退化可增加肿瘤治疗的缓解率
・临床前研究已显示,安维汀?可显著减少和降低肿瘤血管的体积和密度[5,8]
O
•肿瘤的血管被抑制后,氧气和营养物向肿瘤区域的输送即受阻,从而使肿瘤生长停止,并潜在诱导肿瘤收缩。
*在一项临床前研究中,VEGF阻断可显著降低微血管密度,从而导致肿瘤和转移灶均收缩[15]
・在临床研究中,安维汀?诱导的血管退化可显著改善肿瘤对治疗的反应[16-17]。
在III期临床研究中,安维汀?治疗可显著增加缓解率[16-17]
翻印自 Borgstr? m P, et al. Cancer Res 1996;56:4032 在体内,鼠源化(A4.6.1 )可显著减小新生肿瘤血管的直径 并使其接近于健康骨骼肌血管的正常水平[9]
治疗
治疗+安维汀劭(贝伐珠单抗注射液)
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可抑制血管再生
—9, Figure 8.
(A )和血管面积(B ),
60
RT O J OM
转移性结肖肠煎
*4巧』 aw
B)
・ 在临床前模型中,安维汀?单药几乎可完全抑制新血管生长[9,10],后者为 肿瘤生长和
转移所必需[19]。
・ 安维汀?抑制新生血管与肿瘤生长速度减慢、转移能力减弱有关 [14]
・
此外,安维汀?可抑制肿瘤血管的再生[9,10] 0
・ 就临床意义而言,安维汀?对再生的肿瘤血管生成进行抑制后,可持续抑 制肿瘤生
长。
产生復解的患若
经.? 2009 American Society of Cli nical On cology reserved. Grothey A, et al: J Clin Oncol 26(2), 2008:183
-9.
在一项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I 期临床研究中,无论是否出现肿瘤缓解, 安维汀
对血管生成的持续抑制均可显著增加
OS [21]
抑制血管再生可持续抑制肿瘤生长
* 尽管现存血管对于肿瘤存活至关重要,但在无新生血管形成的情况下,肿 瘤则不能生长和扩散⑴。
・
安维汀?能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从而阻止肿瘤生长和转移
允许使用.All rights
祐
20 总生存潮(月)
未产生繳解的更書
侦琳料m 注討殛(n=222)l 疔皿M
(n=268) / _
'
W
壮
州
•无论患者的疾病是否对治疗产生客观缓解,安维汀?对肿瘤生长的持续抑制均可使患者获得临床益处
*在结直肠癌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中,在给予患者安维汀?联合化疗后,客观缓解并不能预测PFS或OS的获益程度;PFS和OS的显著延长既可见于完全/部分缓解的患者中,同样也可见于疾病稳定或未见缓解的患者中[21]
安维汀
安维汀是一种半衰期较长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精确抑制VEGF,从而阻断血管生成级联反应。
安维汀由鼠抗VEGF单克隆抗体一一A4.6.1研发而来⑹,并可识别人VEGF的所有主要亚型。
安维汀可通过三种关键机制发挥抗血管生成效应:
1.使肿瘤血管退化[7,8]
2.使存活血管正常化[8,9]
3.抑制血管再生[10,11]。
由于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中具有核心作用,因此,除手术、放疗和化疗(和激素治疗)之外,抗血管生成也应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