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镀膜常见问题及分析

合集下载

光伏玻璃辊涂法镀膜头印的对策

光伏玻璃辊涂法镀膜头印的对策

光伏玻璃辊涂法镀膜头印的对策光伏玻璃本身是无色透亮的,经过镀膜后呈现浅蓝色,尤其头尾部的镀膜痕迹(简称:头英尾印)明显不同于整个板面,简单受到客户关注,对此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我们赐予头酉格的确定的语言定义:镀膜板材进入涂覆辊下方开头镀膜时,由于摩擦力、镀膜液厚度的瞬间变化,使得头部开头的肯定宽度内颜色明显不同于整体板面的现象。

为使头印达到合格,镀膜生产中的详细方案:1、调整镀膜液该方案尤其针对水性镀膜液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对3M镀膜液(202型)使用方法的改进做详细说明:依据我们生产现场的温湿度特点,对3M镀膜液的浓度进行了调整,方案如下:(1)退液擦辊作业:1次/8小时,擦辊后2小时内使用无任何添加的3M镀膜液。

(2)当头印颜色渐渐变蓝时,3M镀膜液添加浓度为1000ml+纯水200ml。

(3)室外温湿度如有较大变化时,尤其是夏季环境温度较高(35℃)、湿度较大(80%)时,可适当增加纯水的添加量(不应500ml),镀膜液的添加量不变。

2、掌握原片质量针对产品头印质量不稳定的缘由,我们经过实际生产的总结,可以确定:(1)原片上表面粗糙度:Ra0.8-1.0m,将粗糙度掌握在这一范围内,镀膜后头印的整体质量可以保持稳定,这一点尤其对使用水性镀膜液(3M镀膜液等)进行镀膜是至关重要的,对使用醇性镀膜液(SK镀膜液等)进行镀膜时可较多放宽(Ra0.65-1.25m)掌握。

(2)当原片上表面粗糙度偏小时(0.6m),头印将严峻发蓝,调整特别困难。

(3)当原片上表面粗糙度偏大时(1.4m),将会使一些外观缺陷简单发生。

3、调整镀膜工艺本节重点叙述针对醇性镀膜液常发生的头部蓝黄不一、头部竖道问题的解决。

3.1调整镀膜涂覆辊的初始水平位置镀膜涂覆辊上机后采纳塞纸法确定初始水平:在涂覆辊两端与传送带之间放两张A4纸,调整涂覆辊高度,当其中一端A4纸不易拉动时,停止调整;然后松开涂覆辊连轴器,调整另一端涂覆辊高度,直到两端A4纸松紧程度相同为止。

LOW-E镀膜玻璃针孔现象分析及解决方法

LOW-E镀膜玻璃针孔现象分析及解决方法

LOW-E镀膜玻璃针孔现象分析及解决方法针孔,是一种最直观的缺陷。

它是没有沉积上膜层的地方,通常线度较小,从微米到毫米,故称为针孔。

针孔的透过率显然与基片相同,如在基片的一侧放置光源,在另一侧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到针孔,并可确定数量和尺寸。

一:针孔产生的原因是(1)在待镀的基片上存在粉尘颗粒,颗粒的存在阻挡了膜材的沉积,也就是在膜层和基片之间产生了一种隔离,在沉积之后,当出片时气流冲去粉尘后,便出现了针孔。

粉尘颗粒的大小决定了针孔的大小。

(2)在基片上存在油渍,或其他的严重影响膜层与基片结合力的污渍,这一诱因往往并不能直接形成针孔,也就是在基片离开真空室后并不能直接观察到,而是通过覆盖带一定粘性的保护膜后,经过一次粘揭即可出现,而这种覆膜往往是必须的。

所以,应该把这后一类的针孔称之为伪针孔,它是有别于前一类的显性针孔的。

二:基片进行前处理阶段出现针孔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原片一般应选用离开浮法线一个月内的新鲜玻璃,原片玻璃存放过久会产生霉变;另外,玻璃之间的隔离纸张由于并非严格中性,会与玻璃产生反应形成波浪形条纹,这些都无法清除而最终对膜层产生严重危害。

(2)去离子水去离子水冲洗是为了使玻璃表面不留存活性离子,否则将会影响沉积膜层的长期稳定性。

水的纯度是通过电阻率来衡量的,理想的应该达到15兆欧以上。

(3)风机冷热风吹干是除去清洗过的基片上残留的水膜,所用的压缩气体必须是严格净化的,否则即使是洗净的基片,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染上粉尘。

三:在镀膜过程中产生的针孔及解决方法即使是完全清洁的基片还是有可能出现针孔和类似的缺陷。

如基片运行过程中,从真空室内落下的粒屑滞留在基片上,那么在后续的沉积中必然出现缺陷。

靶材的溅射物不可避免地要沉积在周边的壁面上,当达到一定厚度时,由于应力会引起脱落。

除了定期对真空室进行清扫外,特别是在沉积区的两侧,因为这一区域的影响最为严重。

四:针对沉积的具体膜层,配置合理的清洗设施,一般都能把针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真空玻璃镀膜常见问题

真空玻璃镀膜常见问题

玻璃镀膜常见问题主要有掉膜、斑点或斑纹、划伤或擦伤、破裂等,具体分析如下:一、掉膜:镀膜玻璃膜层表面出现的局部掉膜或脱膜现象。

主要表现为局部的透光率增强或膜层完全脱落,脱膜形态一般是指点状、团状和片状的。

对掉膜现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我们都有严格的标准控制,一般来说,掉膜部位的直径大于2.5mm是不允许的。

产生原因:引起掉膜的原因较多,往往也较难界定,其主要原因有:1、生产方面:因镀膜工艺的原因,在生产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针状的掉膜,也叫针眼,是溅射镀膜工艺本身无法避免的。

另外,因镀膜原片本身或设备清洗的原因,也有可能造成掉膜。

2、运输掉膜:因玻璃开箱搬运后或切割完后,没有按要求在玻璃片与片之间垫任何衬垫物或垫得不满不平,致使玻璃之间直接接触,在搬运或运输过程中造成玻璃与玻璃膜面直接的相对摩擦而导致掉膜。

这种掉膜一般为点状或团状的掉膜,可用手或检验设备感觉或检查到摩擦的痕迹。

3、腐蚀性掉膜:因玻璃膜面在切割堆放、施工使用或清洗中,因交叉施工或使用了不正确的方法,使得玻璃膜面接触到了酸碱或氧化性物质等,致使玻璃膜面被污染腐蚀而掉膜。

这种掉膜一般能在掉膜面或现场找到腐蚀性物质残留的痕迹。

二、划伤或擦伤:镀膜玻璃表面和其它较硬的物质相对滑动或磨擦造成的线状或带状的伤痕为划伤或擦伤,主要表现为划伤或擦伤部位的玻璃透光率增高,或膜面脱落透亮。

其形态多为不规则的弧形细条状或带状。

产生原因:划伤或擦伤往往是在施工安装使用中产生的,主要有:1、生产方面:由于设备或后清洗的原因,在生产中是存在玻璃划伤可能性的,但这种划伤一般为规则的和直线型的,是能控制和检验出来的。

另外,生产过程中对镀膜玻璃的搬运、装箱也是有可能造成划伤的,原片本身也可能存在划伤。

但客观的说,大片镀膜玻璃因是直接在线用装片机装片,一般是不可能造成划伤的,而强化镀膜玻璃因也是直接贴膜后装箱,膜面一般不会接触其它硬物,所以通常也是不会出现划伤或擦伤的。

镀膜玻璃常见缺陷说明

镀膜玻璃常见缺陷说明

镀膜玻璃使用过程中常见缺陷的说明在镀膜玻璃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生产或安装施工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使得上墙上窗后的镀膜玻璃产品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质量缺陷,比如出现色差、划伤、掉膜、破裂等现象。

为了能更好的区分和界定这类缺陷,分析和鉴定缺陷产生的原因,在此我们对镀膜玻璃产品在安装使用后,常见的一些缺陷进行分类定义,并说明它可能产生的环节和原因,以便客户能更好的使用我们的产品。

一、玻璃的色差定义和说明:用人眼目测观察某些镀膜玻璃的反射颜色同标准样片或整批其它玻璃比较,有较明显的颜色或亮度方面的差异即为色差。

严格的说,玻璃片与片之间或同一片的不同部位都是存在色差的,也就是说它的反射和颜色是肯定存在差异的,但关键是这种差异的大小。

为了能定量的说明这种差异的大小,在国际上一般是用采用CIE1976L*a*b*色度空间值的D E值来判断,国家标准是允许D E£ 3为合格。

但通常来说,伟光镀膜玻璃产品的D E值一般远远小于标准的允许值,这也正是伟光产品的长处和高质量的保证。

因为我们知道,对一些人眼较敏感的颜色,如金色和紫红色等,其D E值在较小范围内,人眼也能很明显观察出来色差的。

产生原因:产生片与片之间或批与批之间的产品色差,其常见原因有:1、生产方面:由于生产工艺调试没有达到稳定状态,或镀膜室真空状态产生波动而引起的。

另外,由于靶材短路、断路以及传送线出现故障等引起靶材跳闸也有可能产生色差。

这些产生色差的原因都是在生产中可以控制和及时发现的,所以出现色差的产品一般是会检验出来的,是不会出厂。

2、原片原因:由于浮法玻璃原片批与批之间本身的颜色或透过率有变化,或混用了不同原片生产厂家的原片。

3、客户在使用中混用了同一型号但厚度不同的镀膜玻璃,或混用了不同生产厂家的镀膜玻璃产品。

4、玻璃受到了污染:比如幕墙部分的开启窗部分,由于长期开启等原因,或某些玻璃局部受污染或灰尘较多而造成色差。

二、划伤或擦伤定义和说明:镀膜玻璃表面和其它较硬的物质相对滑动或磨擦造成的线状或带状的伤痕为划伤或擦伤,主要表现为划伤或擦伤部位的玻璃透光率增高,或膜面脱落透亮。

镀膜玻璃常见质量问题

镀膜玻璃常见质量问题

一、划伤或擦伤定义和说明:镀膜玻璃表面和其它较硬的物质相对滑动或磨擦造成的线状或带状的伤痕为划伤或擦伤,主要表现为划伤或擦伤部位的玻璃透光率增高,或膜面脱落透亮。

其形态多为不规则的弧形细条状或带状。

产生原因:划伤或擦伤往往是在施工安装使用中产生的,主要有:1、生产方面:由于设备或后清洗的原因,在生产中是存在玻璃划伤可能性的,但这种划伤一般为规则的和直线型的,是能控制和检验出来的。

另外,生产过程中对镀膜玻璃的搬运、装箱也是有可能造成划伤的,原片本身也可能存在划伤。

但客观的说,大片镀膜玻璃因是直接在线用装片机装片,一般是不可能造成划伤的,而强化镀膜玻璃因也是直接贴膜后装箱,膜面一般不会接触其它硬物,所以通常也是不会出现划伤或擦伤的。

2、切割原因:比如切割尺或卷尺在玻璃膜面的拖动;因玻璃膜面上有砂粒或玻璃屑等,擦拭过程中造成的玻璃膜面的擦伤;镀膜面朝下切割或没注意到每箱的最后一片是反方向放置等原因,致使玻璃膜面与它物摩擦而造成划伤。

3、堆放和存放:开箱后或切割后的玻璃没有按要求堆放,片于片之间没有垫任何衬垫物,致使玻璃之间直接接触,由于砂粒或玻璃屑等的原因,在搬运或运输过程中造成划伤或擦伤。

4、安装和清洗:在打胶或安装中,人为原因造成的因硬物的划伤或擦伤;在清洗中使用了不干净或较硬的擦拭物,或是在玻璃膜面有水泥砂浆等污染物,而使用了不正确的清洁方法。

二、掉膜定义和说明:镀膜玻璃膜层表面出现的局部掉膜或脱膜现象。

主要表现为局部的透光率增强或膜层完全脱落,脱膜形态一般是指点状、团状和片状的。

对掉膜现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我们都有严格的标准控制,一般来说,掉膜部位的直径大于是不允许的。

产生原因:引起掉膜的原因较多,往往也较难界定,其主要原因有:1、生产方面:因镀膜工艺的原因,在生产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针状的掉膜,也叫针眼,是溅射镀膜工艺本身无法避免的。

另外,因镀膜原片本身或设备清洗的原因,也有可能造成掉膜,对此国家标准有相应的要求和规定,我们出厂的产品都是严格按此规定检验,合格后才出厂的。

镀膜产品常见不良分析、改善对策(文章虽长,值得品味)

镀膜产品常见不良分析、改善对策(文章虽长,值得品味)

镀膜产品常见不良分析、改善对策(文章虽长,值得品味)镀膜产品的不良,部分是镀膜工序的本身造成的,部分是前工程遗留的不良,镀膜最终的品质是整个光学零件加工的(特别是抛光、清洗)的综合反映,对策镀膜不良时必须综合考虑,才能真正找到不良产生的原因,对策改善才能取得成效。

一、膜强度膜强度是镜片镀膜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镀膜工序最常见的不良项。

膜强度的不良(膜弱)主要表现为:① 擦拭或用专用胶带拉撕,产生成片脱落;② 擦拭或用专用胶带拉撕,产生点状脱落;③ 水煮15分钟后用专用胶带拉撕产生点状或片状脱落;④ 用专用橡皮头、1Kg力摩擦40次,有道子产生;⑤ 膜层擦拭或未擦拭出现龟裂纹、网状细道子。

改善思路:基片与膜层的结合是首要考虑的,其次是膜表面硬度光滑度以及膜应力。

膜强度不良的产生原因及对策:① 基片与膜层的结合。

一般情况,在减反膜中,这是膜弱的主要原因。

由于基片表面在光学冷加工及清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有害杂质附着在表面上,而基片的表面由于光学冷加工的作用,总有一些破坏层,深入在破坏层的杂质(如水汽、油汽、清洗液、擦拭液、抛光粉等,其中水汽为主要),很难以用一般的方法去除干净,特别对于亲水性好,吸附力强的基片尤其如此。

当膜料分子堆积在这些杂质上时,就影响了膜层的附着,也就影响了膜强度。

此外,如果基片的亲水性差、吸附力差,对膜层的吸附也差,同样会影响膜强度。

硝材化学稳定性差,基片在前加工过程中流转过程中,表面已经受到腐蚀,形成了腐蚀层或水解层(也许是局部的、极薄的)。

膜层镀在腐蚀层或水解层上其吸附就差,膜牢固度不良。

基片表面有脏污、油斑、灰点、口水点等,局部膜层附着不良,造成局部膜牢固度不良。

改善对策:㈠加强去油去污处理,如果是超声波清洗,应重点考虑去油功能,并保证去油溶液的有效性;如若是手擦,可考虑先用碳酸钙粉擦拭后再清擦。

㈡加强镀前烘烤,条件许可,基片温度能达到300℃以上更好,恒温20分钟以上,尽可能使基片表面的水汽、油汽挥发。

光伏玻璃镀膜缺陷分析

光伏玻璃镀膜缺陷分析

光伏玻璃镀膜缺陷分析龙源期刊网 /doc/8d11306228.html,光伏玻璃镀膜缺陷分析作者:李军海王海东宋海龙管亚安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27期摘要:光伏镀膜玻璃是一种精细深加工产品,生产工艺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分布在多个生产环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缺陷。

本文根据光伏玻璃生产中的实际情况,总结了辊涂镀膜工艺中造成镀膜缺陷的多种因素,并结合现场工作经验提出了解决各种缺陷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光伏玻璃;辊涂镀膜;缺陷;分析1 引言光伏发电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清洁能源行业,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光伏组件生产量最大的国家,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必不可少的盖板玻璃,随之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光伏玻璃生产技术的进步。

减反射镀膜光伏玻璃凭借其较高的透光率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电池组件发电功率的优势,已成为当前主流的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

2 辊涂镀膜工艺目前,在光伏玻璃深加工行业中,减反射镀膜光伏玻璃普遍采用的生产方法是辊涂镀膜工艺,该工艺与原来个别企业采用的浸镀提拉法、化学刻蚀法等制备方法相比,生产效率高、膜层均匀性好。

该工艺生产流程为:经过磨边清洗后的洁净干燥玻璃原片进入预热炉,在约50℃环境中预热后进入辊涂镀膜机,通过反向胶辊涂布的方式在玻璃表面涂覆一层厚度约120nm的SiO2减反射薄膜,再经过约150℃的高温固化炉固化,最后通过连续式钢化炉钢化后形成稳定的减反射膜层。

光伏玻璃涂镀减反膜后,透光率可提高2~3%,光伏组件的发电功率也会相应提高2~3%。

镀膜光伏玻璃是一种精细深加工产品,生产工艺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分布在多个生产环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缺陷。

以下结合多年的现场工作经验,对不同镀膜缺陷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及解决方法。

3 镀膜缺陷分析3.1白线(蓝线)白线是平行于镀膜玻璃长边的线状缺陷,用透射光观察是白色线条,在自然光下用反射光观察,是蓝色线条。

光伏玻璃镀膜缺陷分析

光伏玻璃镀膜缺陷分析

光伏玻璃镀膜缺陷分析作者:李军海王海东宋海龙管亚安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27期摘要:光伏镀膜玻璃是一种精细深加工产品,生产工艺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分布在多个生产环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缺陷。

本文根据光伏玻璃生产中的实际情况,总结了辊涂镀膜工艺中造成镀膜缺陷的多种因素,并结合现场工作经验提出了解决各种缺陷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光伏玻璃;辊涂镀膜;缺陷;分析1 引言光伏发电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清洁能源行业,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光伏组件生产量最大的国家,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必不可少的盖板玻璃,随之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光伏玻璃生产技术的进步。

减反射镀膜光伏玻璃凭借其较高的透光率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电池组件发电功率的优势,已成为当前主流的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

2 辊涂镀膜工艺目前,在光伏玻璃深加工行业中,减反射镀膜光伏玻璃普遍采用的生产方法是辊涂镀膜工艺,该工艺与原来个别企业采用的浸镀提拉法、化学刻蚀法等制备方法相比,生产效率高、膜层均匀性好。

该工艺生产流程为:经过磨边清洗后的洁净干燥玻璃原片进入预热炉,在约50℃环境中预热后进入辊涂镀膜机,通过反向胶辊涂布的方式在玻璃表面涂覆一层厚度约120nm的SiO2减反射薄膜,再经过约150℃的高温固化炉固化,最后通过连续式钢化炉钢化后形成稳定的减反射膜层。

光伏玻璃涂镀减反膜后,透光率可提高2~3%,光伏组件的发电功率也会相应提高2~3%。

镀膜光伏玻璃是一种精细深加工产品,生产工艺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分布在多个生产环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缺陷。

以下结合多年的现场工作经验,对不同镀膜缺陷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及解决方法。

3 镀膜缺陷分析3.1白线(蓝线)白线是平行于镀膜玻璃长边的线状缺陷,用透射光观察是白色线条,在自然光下用反射光观察,是蓝色线条。

在正常生产时,玻璃是倾斜进入镀膜机胶辊,白线一般发生于先进入胶辊的一个长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玻璃镀膜常见问题及分析
摘要: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减少和污染的加重,各国开始大力发展光伏发电。

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主要材料之一,其性能对光伏组件发电功率有着较大影响。

SiO减反射膜层主要为纳米SiO颗粒构成的多孔膜层,是硅源经过一系列的
溶胶-凝胶化学反应和热处理过程后所形成的光学功能膜层。

采用辊涂镀膜方法,将减反射膜层施镀于超白压延玻璃上,可以将超白压延玻璃对太阳光的透过率由91.5%提升至93.5%以上。

相应的,晶硅电池组件输出功率也会有2%~4%的提升。

关键词:光伏玻璃;镀膜;问题;分析
引言
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应用广泛。

目前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之
一的是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板表面需要面板玻璃进行保护,因此,提升光伏
玻璃面板的透光率能有效提高玻璃的发电功率。

沈军等研究了用溶胶-凝胶法在
玻璃表面镀制一层减反射(AR)薄膜,可以将入射光强度提高5%以上。

但其复杂
的工艺以及机械强度的缺陷,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

2010年以来,随着光伏行业
的发展,大规模工业化减反射镀膜技术确立起来。

中建材、福莱特、信义、安彩
高科等企业均已经建立成熟的减反射镀膜生产线。

根据安彩高科内部以及客户数据,单层减反射镀膜能提高组件发电功率2.5%以上,是光伏组件必不可少的材料
之一。

1透过率性能
光伏减反射镀膜玻璃的透过率性能对光伏组件的发电功率具有直接影响,决
定了光能到达电池片表面的多少,所以透过率性能是衡量其质量标准的核心指标
之一。

根据GB/T30984.1—2015《太阳能用玻璃第1部分:超白压花玻璃》标准
要求,在晶硅光伏电池响应区间380~1100nm波段内,光伏减反射镀膜玻璃的透
过率要求≥93%。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光伏组件厂商对透过率的要求高于国家标准。

随着减反射镀膜玻璃技术的进步,减反射镀膜玻璃产品的透过率性能得到提
升,基本能够满足组件厂商的透过率技术要求。

光伏减反射镀膜玻璃的透过率性
能受基片透过率、减反射膜层增透性能及基片花纹等因素影响。

目前市场上的减
反射镀膜玻璃产品透过率性能一般能够达到93.6%以上。

随着市场对高功率组件
的需求,组件生产商要求制造商提供更高透过率的减反射镀膜玻璃产品。

制造商
一般是通过提升基片透过率和增透膜的增透性能提升光伏镀膜玻璃透过率。

增透
膜的增透性能提升的同时需要兼顾耐候性能和耐脏污性能,对于单层膜而言,增
透性能提升到一定程度后,会难以兼顾耐脏污性能和耐候性能,所以目前市场上
单层增透膜的增透性能已处于瓶颈期。

在增透膜透过率提升方面,市场上已出现
双层膜光伏减反射镀膜玻璃,但该类产品依然存在耐脏污性能不良的问题,耐候
性能有待验证。

2双层镀膜理论设计
本文利用薄膜光学理论对多层减反射膜系进行各种光学特性的分析,并运用TFCalc膜系设计软件进行膜系拟合,来指导具体的实验工作。

使用的底层膜为
SiO实心薄膜,折射率为1.44;表层膜为多孔SiO薄膜,折射率为1.29。

因太阳
辐射的能量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前者占太阳辐射总量的50%,后者
占43%。

从可见光波段(400~760nm)到近红外波段的太阳辐射能占了绝大多数,因此本文以590nm作为相干波长。

根据厂家提供的膜液与薄膜光学原理,选用
l/4-l/4的V型膜系。

设定SiO实心膜和多孔膜的厚度值为102.5nm、114.5nm。

根据我司单层膜折射率为1.29,计算理论厚度为114.5nm,双层镀膜具有明显不
同的曲线结构,其特性为:(1)曲线整体较平,峰谷不明显。

其最高值低于同
等孔隙率单层镀膜,但在短波长430nm以下以及长波长780nm以上则明显高于单
层镀膜。

(2)全波长平均透过率高0.1%左右。

(3)双层镀膜在长波长处透过率
提高明显,对于组件的发电效率增益会更突出。

3应用过程中的物理性能及机械性能
光伏减反射镀膜玻璃在生产过程中的尺寸精度控制、外观缺陷质量控制、弯
曲度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性能控制指标,对玻璃生产制造商而言,这些指标的质
量控制能快速直观地反映出其加工质量的高低。

减反射镀膜玻璃起保护电池片的
防护功能,在实际应用时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需要进行如抗冲击、颗粒
度、散弹冲击、耐静压等机械性能测试。

玻璃生产供应商一般从原片的生产过程、加工时的尺寸切裁、镀膜外观质量及均匀性、钢化工艺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制程
控制以达到组件生产商和后续使用的性能要求。

随着技术发展,双玻组件的发展
十分迅速。

双玻组件用光伏玻璃分为前板玻璃和背板玻璃,且双玻组件用玻璃的
厚度趋向于轻薄化,而薄玻璃的钢化加工工艺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尤其是2mm
及2mm以下的玻璃的加工机械性能的实现需要进行技术攻关才能够满足应用要求。

4减反射镀膜光伏玻璃的可靠性
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重要组成,对组件起到抵御外力,阻隔水、风沙等
保护作用,要求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高透光率。

一般使用超白压花钢化玻璃,要求
含铁量不超过150ppm。

目前常用的3.2mm厚的超白压花钢化玻璃在可见光范围内
的透过率大于91.5%,约有8%的光因为反射而损失,如果能够采取措施减少反射
损失、增加透光率,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有效的手段是
利用等厚干涉原理,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减反射膜,从而降低玻璃表面光的反射率,提高透光率。

实践证明,使用减反射镀膜玻璃可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提高2.5%,是一种提高光伏组件发电效率廉价而有效的手段。

常用的镀膜方法有磁控
溅射、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溶胶-凝胶等,磁控溅射和气相沉积法所
用设备昂贵,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大面积镀膜。

减反射镀膜光伏玻璃主要采用溶
胶-凝胶法生产。

该方法生产工艺简单,设备价格低廉,膜层折光指数可以在
1.15~1.45范围内进行调节,非常适合工业生产。

目前行业内主要有两种工艺:
一种是先镀膜后钢化,即将二氧化硅溶胶涂于玻璃原片表面,经过干燥、固化后
进入钢化炉钢化,该工艺生产的镀膜玻璃表面硬度高,但表面易吸水、沾灰尘;
另一种是先钢化后镀膜,即将玻璃原片先钢化处理,再将二氧化硅溶胶涂于玻璃
表面,经过干燥、固化而成,生产的镀膜玻璃表面含有少量有机物,有一定的疏
水性和防污性能,但该类镀膜玻璃硬度低、膜层附着力差、易被刮破。

由于减反
射镀膜玻璃在光伏行业的使用时间较短,行业内重点关注其初始透光率,却没有
对其可靠性进行研究,导致减反射镀膜玻璃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透光率下降、
表面出现彩虹斑纹等现象。

如何测试并保证减反射镀膜玻璃能够长期经受紫外照射、高温高湿、空气污染等环境的作用,持续保持良好的透光率是一个必须研究
的课题。

结语
通过上述试验,影响减反射玻璃透过率的主要因素为镀膜液种类。

用户对透过率提出相关要求后,在生产中选择合适的镀膜液,可以满足用户对减反射玻璃透过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沈军,谢志勇,吴筱娴,等.溶胶-凝胶法制备用于太阳能电池的SiO减反射膜(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2008,37(S2):47-50.
[2]王晓栋,沈军,谢志勇,等.太阳能玻璃表面高强度双层减反膜制备研究[J].光子学报,2009,38(10):2501-2505.
[3]唐晋发,顾培夫,刘旭,等.现代光学薄膜技术[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GB/T6739—2006,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