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断面解剖图谱04-头颅矢状断面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 之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 之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大脑颞极层面
关键结构: 前额区、扣带回、眶 颞极、翼腭窝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 之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 之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红核黑质层面
关键结构: 侧脑室、内囊、红核、黑质、
大脑沟、回
侧脑室在本层面切及侧脑室中央部。侧
脑室在冠状断面上以室间孔为界,前为 前角,后为中央部。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 之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 之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垂体层面
关键结构: 垂体、Broca区、隔区
伏隔核、内囊、蝶鞍 、海绵窦
本层面额中回切及后部,为书写中枢; 额下回也切及后部,为岛叶表面的盖部, 盖部连同前一层面的三角部合称Broca区, 为说话中枢。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 之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 之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 之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头部矢状断层解剖

中脑 脑桥 小脑中脚
顶枕沟 侧脑室
小脑幕 横窦 小脑半球
筛窦、蝶窦、垂体; 胼胝体各部; 中脑、脑桥及延髓; 四脑室、中脑导水管 鞍上池
胼胝体膝部 蝶窦
头部正中矢状断层解剖
扣带沟
垂体 中脑
顶枕沟
胼胝体压部 中脑导水管 四脑室 脑桥 延髓
视交叉
垂体前 叶
垂体后 叶
垂体柄
导水管
垂体冠状位
1、视交叉 2、垂体柄 3、垂体 4、中脑 5、脑桥 6、延髓 7、四脑室 8、导水管 9、穹窿 10、侧脑室 11、胼胝体 12、蝶窦 13、筛窦 14、枕叶 15、扣带回 16、背侧丘脑 17、额叶 18、顶叶 19、小脑 20、额窦
中央沟
主要结构:
岛环状沟
中央沟、外侧沟、侧脑室下角;
上颌窦
外侧沟
上颌窦
侧脑室下角
顶枕沟
额叶
岛叶
外侧沟 颞叶 上颌窦
辐射冠
中央沟
顶叶
侧脑室下角 枕叶 横窦 小脑半球 乙状窦
经海马矢状断层解剖
关键性结构:
侧脑室三角区、海马、 内囊、豆状核
豆状核 海马
中央旁小叶 放射冠
顶枕沟
中央前回 辐射冠 内囊 豆状核
漯河医专影像教研室 漯河医专二附院·孙英杰
2
3
1
4
5
6
7
3 2
1
4
5
6
7
6
7
8
9
2
10
5
1
4
小脑幕-脑膜瘤
男,7岁 步态不稳半个月
髓 母 细 胞 瘤
头部的矢状断层影像解剖
1. 经头部正中的矢状层面 2. 经尾状核体的矢状层面 3. 经海马的矢状层面 4. 经豆状核壳的矢状层面 5. 经鼓室的矢状层面 6. 经颞下颌关节的矢状层面
顶枕沟 侧脑室
小脑幕 横窦 小脑半球
筛窦、蝶窦、垂体; 胼胝体各部; 中脑、脑桥及延髓; 四脑室、中脑导水管 鞍上池
胼胝体膝部 蝶窦
头部正中矢状断层解剖
扣带沟
垂体 中脑
顶枕沟
胼胝体压部 中脑导水管 四脑室 脑桥 延髓
视交叉
垂体前 叶
垂体后 叶
垂体柄
导水管
垂体冠状位
1、视交叉 2、垂体柄 3、垂体 4、中脑 5、脑桥 6、延髓 7、四脑室 8、导水管 9、穹窿 10、侧脑室 11、胼胝体 12、蝶窦 13、筛窦 14、枕叶 15、扣带回 16、背侧丘脑 17、额叶 18、顶叶 19、小脑 20、额窦
中央沟
主要结构:
岛环状沟
中央沟、外侧沟、侧脑室下角;
上颌窦
外侧沟
上颌窦
侧脑室下角
顶枕沟
额叶
岛叶
外侧沟 颞叶 上颌窦
辐射冠
中央沟
顶叶
侧脑室下角 枕叶 横窦 小脑半球 乙状窦
经海马矢状断层解剖
关键性结构:
侧脑室三角区、海马、 内囊、豆状核
豆状核 海马
中央旁小叶 放射冠
顶枕沟
中央前回 辐射冠 内囊 豆状核
漯河医专影像教研室 漯河医专二附院·孙英杰
2
3
1
4
5
6
7
3 2
1
4
5
6
7
6
7
8
9
2
10
5
1
4
小脑幕-脑膜瘤
男,7岁 步态不稳半个月
髓 母 细 胞 瘤
头部的矢状断层影像解剖
1. 经头部正中的矢状层面 2. 经尾状核体的矢状层面 3. 经海马的矢状层面 4. 经豆状核壳的矢状层面 5. 经鼓室的矢状层面 6. 经颞下颌关节的矢状层面
人体断层解剖学(头部 颅脑矢、冠状断层)

(3)上丘脑 包括位于背侧丘脑背面与内侧面交界处的髓纹、 缰三角和松果体等。
松果体于胼胝体下方的四 叠体池内,以柄附着于第三脑 室后部;可分为圆形、椭圆形 和窄条形三型,前者的长径与 宽径几乎相等,后两者的长径 均大于宽径,而窄条形的长径 为宽径2.5倍以上。
(三)脑干
(1)中脑 介于间脑与脑桥之间,由背侧的顶盖和腹侧的 大脑脚组成。顶盖包括1对上丘和1对下丘,又合称四叠体。 中脑的内腔为中脑水管。腹侧的大脑脚之间为脚间窝,有动 眼神经穿出;背侧的下丘下方有滑车神经穿出。
颞叶下面有3条前后走行的 沟,自外侧向内侧为枕颞沟、 侧副沟和海马沟,依次分隔 枕颞外侧回、枕颞内侧回、 海马旁回和海马;海马旁回 的前端膨大,并绕海马沟弯 曲而形成钩。
2.内部结构 (1)基底核 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的髓质中,包括尾状核、 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尾状核为一弓形棒状的灰质团块,分尾状核头、体、尾三
向后延伸,位于距状沟前部前方的缩 窄部分称扣带回峡。楔叶位于顶枕沟 与距状沟后部之间,舌回居距状沟的 下方,其前部属于颞叶,后部为枕叶 的部分。胼胝体和侧脑室下角底壁的 外周、隔区(胼胝体下区和终板旁 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和齿 状回等形成一弧形结构称边缘叶。
大脑半球的底面上,额叶眶面的内侧缘有嗅沟,嗅球和嗅 束紧贴于嗅沟内。嗅沟的内侧为直回,外侧被“H”形沟分为前、 后和内、外侧眶回。嗅三角由内侧嗅纹、外侧嗅纹和嗅结节围 成,与视束之间为前穿质。
投射纤维是联系大脑皮质 与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 其中大部分纤维呈辐射状投射 至大脑皮质,此部分纤维称辐 射冠。投射纤维聚集成宽阔致 密的纤维带通过内囊,内囊位 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 之间,横断层面上的两侧内囊 呈尖向内侧的“> <”形。内 囊自前向后分为内囊前肢、内 囊膝和内囊后肢三部分,各部 内均有重要的投射纤维通过。
松果体于胼胝体下方的四 叠体池内,以柄附着于第三脑 室后部;可分为圆形、椭圆形 和窄条形三型,前者的长径与 宽径几乎相等,后两者的长径 均大于宽径,而窄条形的长径 为宽径2.5倍以上。
(三)脑干
(1)中脑 介于间脑与脑桥之间,由背侧的顶盖和腹侧的 大脑脚组成。顶盖包括1对上丘和1对下丘,又合称四叠体。 中脑的内腔为中脑水管。腹侧的大脑脚之间为脚间窝,有动 眼神经穿出;背侧的下丘下方有滑车神经穿出。
颞叶下面有3条前后走行的 沟,自外侧向内侧为枕颞沟、 侧副沟和海马沟,依次分隔 枕颞外侧回、枕颞内侧回、 海马旁回和海马;海马旁回 的前端膨大,并绕海马沟弯 曲而形成钩。
2.内部结构 (1)基底核 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的髓质中,包括尾状核、 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尾状核为一弓形棒状的灰质团块,分尾状核头、体、尾三
向后延伸,位于距状沟前部前方的缩 窄部分称扣带回峡。楔叶位于顶枕沟 与距状沟后部之间,舌回居距状沟的 下方,其前部属于颞叶,后部为枕叶 的部分。胼胝体和侧脑室下角底壁的 外周、隔区(胼胝体下区和终板旁 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和齿 状回等形成一弧形结构称边缘叶。
大脑半球的底面上,额叶眶面的内侧缘有嗅沟,嗅球和嗅 束紧贴于嗅沟内。嗅沟的内侧为直回,外侧被“H”形沟分为前、 后和内、外侧眶回。嗅三角由内侧嗅纹、外侧嗅纹和嗅结节围 成,与视束之间为前穿质。
投射纤维是联系大脑皮质 与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 其中大部分纤维呈辐射状投射 至大脑皮质,此部分纤维称辐 射冠。投射纤维聚集成宽阔致 密的纤维带通过内囊,内囊位 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 之间,横断层面上的两侧内囊 呈尖向内侧的“> <”形。内 囊自前向后分为内囊前肢、内 囊膝和内囊后肢三部分,各部 内均有重要的投射纤维通过。
超级实用!颅骨解剖彩色图文!

超级实用!颅骨解剖彩色图文!
颅位于脊柱的上方,由23块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
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骨包括成对的顶骨和颞骨; 不成对的额骨、蝶骨、枕骨和筛骨, 共8块,围成颅腔, 容纳脑。
面颅骨包括成对的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及下鼻甲骨; 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及舌骨, 共15块,构成眶、鼻腔、口腔和面部的骨性支架.
颅骨整体观
1、颅顶面观呈卵圆形,前宽后窄。
颅的上面称颅盖。
有三条缝,即位于额骨与两侧顶骨的冠状缝,两顶骨之间的矢状缝以及两侧顶骨与枕骨之间的人字缝。
2.颅侧面观由额骨、蝶骨、顶骨、颞骨及枕骨构成。
侧面中部有外耳门, 外耳门后下方的突起即乳突。
在颞窝内有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四骨交界处所构成的翼点。
3.颅前面观:眶和位于其间的骨性鼻腔。
(1)眶分为底、尖和四壁,眶尖部有视神经孔,眶下壁有眶下沟、管、孔。
(2)骨性鼻腔外侧壁有向下突出的三个骨片, 自上而下分别称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
各鼻甲下方的间隙, 分别称为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
4.颅底外面观颅底外面前部由上颌骨和腭骨水平板围成的部分称骨腭,中部是蝶骨的翼突,后部正中有一大孔,称枕骨大孔,其前外方分别有破裂孔、颈静脉孔、颈动脉管外口等结构
5.颅底内面观由前向后分三个窝。
(1)颅前窝anterior cranial fossa 由额骨眶部、筛骨的筛板和蝶骨小翼构成。
(2)颅中窝middle cranial fossa内蝶骨体和大翼、颞骨岩部等构成。
(3)颅后窝枕骨大孔、枕内隆凸、横窦沟、乙状窦沟和舌下神经管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