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用版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点
最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最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哲学篇一、导论 (2)二、唯物论 (4)三、辩证法 (7)四、认识论 (12)五、唯物史观 (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政治经济学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22)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22)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22)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23)四、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23)五、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24)六、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4)七、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26)八、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27)九、资本积累 (29)十、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29)十一、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31)十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32)十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33)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 (34)一、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34)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4)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36)四、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7)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38)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38)最新版马原哲学篇全知识点总结,按照高中哲学生活分块整理,既包含高中生高考必备矛盾分析法原理+论述,又融入大学生期末必考知识点“时间和空间”、“和谐”、“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等,无论你是马原摸鱼一学期,期末周摸黑在学习,还是刻苦听课17周,还是满脑空空,我以本人期末马原4.0的绩点向您保证,此文档将保你假期无忧!当然,空有文档还不行,还需要您抓紧摸黑复习呀!期末加油!!!一、导论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概括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 19 世纪 40 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辩证唯物主义1、物质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意识观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4、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一维的,空间是三维的。
(二)唯物辩证法1、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三大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但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三)认识论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会导致实践失败。
2、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四)历史唯物主义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马哲知识点总结

马哲知识点总结§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述1、世界是物质的;2、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3、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4、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和获得自由。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章重点:划清两个界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定义: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⑵、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⑶、是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⑷、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观、方法论的定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3、哲学与其他科学(非哲学)的关系: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4、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即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也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阵营;⑵、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
6、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⑴、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⑵、现实社会的表象和概念中能不能正确的反应现实。
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7、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
8、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⑴、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思、思维是第二性的;⑵、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本原;⑶、物质决定意识。
9、唯物主义的主要三种形态: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始的自发,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始物质。
古代唯物朴素论和朴素辩证法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万物皆流”、“万物皆变”体现了它们的统一。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重点(精心整理)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重点(精心整理)本文整理了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重点内容。
1.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它认为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驱动历史发展的主动力是阶级斗争。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并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辩证过程。
2.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重要原理。
它强调世界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推动的,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通过矛盾的斗争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3.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总结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些规律。
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变革的基本矛盾;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物质基础;阶级斗争的斗争形式与社会制度有关。
4.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取真知,并使之不断得到验证和发展。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5.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消除剥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建设的路径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大众共同奋斗,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
以上是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重点内容的精心整理。
深入研究这些基本原理,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及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马哲自考知识点总结

马哲自考知识点总结一、哲学概述1.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种关于世界的原理的学问,是对世界、人类、社会等各种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的学科。
2. 哲学的起源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最早的哲学家包括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
3. 哲学的发展哲学在历史上经历了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等几个阶段,并且在东西方都有着丰富的发展。
4. 哲学的方法哲学的方法包括辩证法和唯物论等,这些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
5. 哲学的意义哲学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理解世界、认识自我、解释现象、指导实践以及解决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观点和认识原理等学说,涵盖了唯物史观、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内容。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哲学等。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19世纪中期产生的,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巩固,并且新的社会主义思潮不断涌现。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指导社会主义事业而产生的一门哲学,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推广的。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包括物质决定意识、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等,这些观点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认识人类社会。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1. 唯物论和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辩证法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发展的认识。
2.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强调社会的发展是由具体的社会条件决定的,人的认识是对世界的反映。
3. 实践哲学实践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理论要从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4.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强调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马哲必备40理论知识点

马哲必备40理论知识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和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宇宙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对唯物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总结和发展。
2.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它包括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质量互变原理和否定之否定原理等。
3. 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4. 唯心论的批判与否定唯心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面,它将意识置于物质之上,否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5. 实践的决定性地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它认为人类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来源于实践活动。
6. 人的本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人,并且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斗争的规律等。
7.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它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8. 阶级斗争与社会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的动力,通过阶级斗争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并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9. 资本主义的特征和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商品经济、剩余价值等基本特征,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
10. 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前提和手段,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
11.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消除剥削和实现共同富裕,以及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宗教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了宗教的幻觉性和剥削性质,并提出了宗教是受压迫阶级的幻觉的批判。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性是可变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人类通过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来实现自身的人性。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汇总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汇总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种方法、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3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4种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四、历史观(2个核心、1大规律、1个基本问题)2个核心:社会、人2大规律:社会发展规律1个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大概念(一)物质物质是指由物质具体形态中抽象概括出的一种共性——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首先要确立的是它的客观实在性,也就是说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意识存在可以独立存在。
同时它又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二)意识(1)意识产生的充分条件:人脑。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2)决定条件:社会实践(语言促进)。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3)意识的本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并反作用于物质。
2大原理(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这是马克思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包含三点内容:1、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本源只有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本文旨在介绍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的知识点,并对其进行简要概括。
第一章哲学与世界观
第一节哲学的本质和任务
哲学的本质是指哲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哲学的任务则是指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和作出的贡献。
第二节世界观的基本问题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包括宇宙的本源、宇宙的结构、人的存在及其意义等。
第二章唯物论基本原理
第一节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客观实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二者相互关联但物质起决定作用。
第二节发展是物质的普遍规律
发展是物质的内在需求和推动力,是无限多样性和一定规律性的统一。
第三章唯心论基本原理
第一节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唯心论认为精神是客观实在,物质是精神产物,二者相互关联但精神起决定作用。
第二节意识的本质和形式
意识具有主观反映客观的本质特征,包括知觉、表象和思维等形式。
第四章辩证法基本原理
第一节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运动规律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矛盾和统一,其运动规律包括对立面的斗争、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
第二节辩证法在实践中的作用
辩证法运用于实践可以帮助人们以正确的方式对待问题,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具有矛盾性和复杂性,从而更好地处理问题。
以上为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的知识点概述,希望能够为你的学习提供一定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点
•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
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