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炼钢实习总结

合集下载

电炉炼钢实习总结

电炉炼钢实习总结

电炉炼钢实习总结电炉炼钢实习总结20**年7月,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来到了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

经过单位的一个多月的培训教育,分配来到了我最喜欢的电炉炼钢厂。

分别到电炉炼钢车间,浇铸车间和电渣车间倒班实习。

通过实习了解电炉炼钢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相关工艺技术,由对生产过程的理论认知上升到实际操作认知,与现场师傅搞好关系,更快的熟悉工作环境,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

我国钢铁行业2015年能耗值中提出,矿石经过高炉和转炉流程而成的粗钢的吨钢能耗高于600kgce/t,而废钢经电炉熔炼所产生的粗钢吨钢能耗仅为270kgce/t,并且对环境污染的产生及其治理更优于高炉转炉-流程。

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的环境压力下,社会废钢的积累逐年增加。

采用废钢作原料的电弧炉短流程工艺,生产率高,几乎是高炉-转炉流程的3——4倍。

我相信电炉在未来钢铁冶炼的发展前景,在电炉炼钢厂工作我感到十分的荣幸与自豪。

1. 电炉炼钢车间实习1.1 电炉设备70t超高功率高阻抗电炉是2015年从奥钢引进先进节能型UHP-EBT电弧炉,它有以下特点:采用超高功率供电,排管式水冷炉壁和水冷炉盖,笼型分体式炉壳,电炉倾动、电极升降和旋转全液压驱动,偏心底出钢(EBT)和留钢留渣操作技术,炉壁碳氧枪装置和泡沫渣埋弧冶炼工艺技术,电极喷淋冷却,向电炉及出钢钢包内机械化加料设备,电炉第四孔排烟与屋顶大罩结合烟气净化系统,一级基础自动化、二级计算机过程控制,电功率动态补偿技术等。

1.2 电炉炼钢冶炼工艺电弧炉炼钢是以电能作为热源的炼钢方法,它是靠电极和炉料间放电产生的电弧,使电能在弧光中转变成热能,并借助电弧辐射和电弧的直接作用加热并熔化金属炉料和炉渣,冶炼出各种成分合格的钢和合金的一种炼钢方法。

由于设有炉外精炼,所以电炉主要过程有熔化期和氧化期,主要控制钢液中的碳和磷以及温度,还原精炼任务由炉外精炼完成。

1.2.1 炉料入炉料筐顶装料要有专人指挥,按下准备进料按钮,炉膛裸露后,应迅速将料筐吊入炉内的中心位置,不得过高、过偏或过低。

炼钢实习报告 炼钢实习报告总结.doc

炼钢实习报告 炼钢实习报告总结.doc

炼钢实习报告炼钢实习报告总结下面是由实习报告栏目我整理我的炼钢实习报告总结,欢迎查看。

炼钢实习报告总结【一】一、基本情况:1、分类统计(略):2、分赴岗位:一、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1、宿舍分散:针对此种情况,我经请示学校领导同意,于7月16日始聘请了一名临时工协助我专事实习生宿舍管理,现在查房常规化、卫生值日责任化了。

相信随着工作的深入,实习生宿舍管理会有根本性的改进。

2、纪律放散:7月2日,是实习生刚刚进入新钢铁现场的第一天。

我们实习生分炼钢、炼铁班分别到炼钢、炼铁厂进行厂级安全培训。

由于炼钢厂是利用食堂2楼大餐厅做培训教室,我们炼钢班91人、华顺10人加上阳春电大61人,因客观环境和主观意识都有问题,培训现场纪律一片混乱。

为严肃纪律,组织者在结束第一天的培训时宣布:第二天开始进行军训,军训时间的长短视实际情况决定。

于是,湘钢技校91人和华顺10人自7月3日至7月4日(周六和周日),在板房的篮球场上、在当空的烈日下,进行了整整两天的军训:站军姿、队列、正步走、跑步、对抗性游戏、爬山拉练等等,一个个汗水湿透工装、烈日晒红颈脖,每个人都“光荣地”戴上了“红领巾”。

军训的时间虽短,但训练是艰苦的、同时教训是深刻的,大家的收获是硕大的。

从军训结束到厂部安全培训并考试过关、再到下作业区分配岗位、签订《师徒合同》、四班三运转,时间过去了整整一个月,我们实习生在岗位实习工作的主流是好的。

但是仍然有不可小视的问题,旷工、迟到、早退、溜岗、睡岗等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都是与实习实训格格不入的。

为加强劳动纪律,我作为班主任,采取的措施是:一方面加强现场巡视;另一方面加强与作业长的联系与沟通,针对个别后进实习生实施共同帮教(例如:与连铸作业长骆中文共同对×××进行帮教、与高炉作业长刘连光共同对××进行帮教);再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分作业区、分班次指定学生负责人(比如:指定冯溪为转炉、廖乾坤为连铸、黄阳为高炉、陈潜锋为烧结作业区实习生总负责人等),要求并通过他们努力的工作,带动和促进全体实习生共同进步、与企业共同成长,发现和帮助改进不良行为,让实习工作健康顺利推进。

炼钢实习任务自我总结5篇

炼钢实习任务自我总结5篇

炼钢实习任务自我总结5篇第一篇:炼钢实习任务自我总结篇一:炼钢实习报告冶金认识实习报告大三第一周老师给我们准备了为期一周的冶金理论认识课,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认识了许多,如钢铁的烧结,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等,在这几天的理论实习中对钢铁冶金有了初步的了解,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专业。

一、实习地点:课堂实习形式:观看视频理论学习实习目的:了解认识钢铁的冶炼生产设备:二、实习过程我们观看了钢铁冶金录像,使我们对这一行业有了个简单了的认识。

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由以下生产环节组成:矿山→采矿→原料处理(烧结)→焦化→高炉炼铁→炼钢→轧钢;唐山是一个钢厂较多的城市让我们认识到了钢铁行业的前景1、烧结(1)烧结生产的意义首先是富矿粉等需造块后才可以入炉,其次是炉尘、轧钢皮等废弃物可以得到利用再者可以改善矿块的冶金性能(2)烧结过程将矿粉、燃料、溶剂、和返矿,按照一定比例组成混合料,配以适当的水,经过混合,铺于烧结机台车上,在一定的压力下点火、烧结。

烧成的烧结矿,经破碎、筛分后,成品送往高炉,筛下物为返矿。

2、高炉炼铁高炉炼铁的冶炼原理高炉冶炼用的原料主要由铁矿石、燃料(焦炭)和熔剂(石灰石)三部分组成。

通常,冶炼1吨生铁需要1.5-2.0吨铁矿石,0.4-0.6吨焦炭,0.2-0.4吨熔剂,总计需要2-3吨原料。

为了保证高炉生产的连续性,要求有足够数量的原料供应。

因此,无论是生铁厂家还是钢厂采购原料的工作是尤其重要。

高炉生产是连续进行的。

一代高炉(从开炉到大修停炉为一代)能连续生产几年到十几年(昆钢的20年左右)。

生产时,从炉顶(一般炉顶是由料种与料斗组成,现代化高炉是钟阀炉顶和无料钟炉顶)不断地装入铁矿石、焦炭、熔剂,从高炉下部的风口吹进热风(1000~1300摄氏度),喷入油、煤或天然气等燃料。

装入高炉中的铁矿石,主要是铁和氧的化合物。

在高温下,焦炭中和喷吹物中的碳及碳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氧夺取出来,得到铁,这个过程叫做还原。

2024年炼钢厂实习工作总结(2篇)

2024年炼钢厂实习工作总结(2篇)

2024年炼钢厂实习工作总结一、实习目标和收获作为一个大学生,在2024年暑期,我有幸在一家知名炼钢厂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机会,我既能够学习到专业知识,又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实践经验。

通过这三个月的实习,我达到了自己设定的几个实习目标,并且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我希望通过这次实习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钢铁行业的运营模式和生产流程。

在实习期间,我与炼钢厂的工程师们一起工作,参与到了炼钢厂的各个环节中。

我学习了钢铁冶炼的基本原理、设备和工艺流程。

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一些常见的炼钢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技巧。

同时,我还了解了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挑战。

通过与同事们的交流和学习,我对炼钢厂的运营模式和生产流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我希望通过这次实习能够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项目的实施和运行,并与其他员工密切合作。

在项目中,我主动承担一些重要的任务,并且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实践,我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和沟通,通过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

在团队合作中,我与其他员工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互相学习和帮助。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价值。

最后,我希望通过这次实习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学习相关教材和论文,扩充了自己的专业知识。

同时,我还参与了一些工艺改进和优化的项目,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这些实践让我学会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还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实习成果和亮点在这次实习中,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和亮点。

首先,我完成了公司交给我的各项任务,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比如,在一个节能改造项目中,我提出了一项新的设备改进方案,并且得到了公司的认可。

这个改进方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炼钢实习报告总结

炼钢实习报告总结

炼钢实习报告总结炼钢实习报告总结一、实习概况我在某炼钢厂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炼钢实习,主要负责炉料准备、炉前操作、原料分析等相关工作。

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炼钢工艺的流程,熟悉了各种炉料的选择和搭配,对于生产现场的运行方式和操作规范也有了直观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1. 炉料准备炼钢工艺中的炉料有很多种类,包括焦炭、矿石、废钢等。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炉料的准备工作。

包括挑选合适的炉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清理杂质等。

这项工作需要对各种炉料的性质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合理的调配。

通过实践,我逐渐掌握了炉料准备的技巧和方法。

2. 炉前操作炉前操作是炼钢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炉内的温度、成分等参数,对炼钢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在实习期间,我通过观察和实践,学习了炉前操作的流程和技术要点。

包括调温、投料、出钢等步骤。

我还学习了如何根据炼钢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物料消耗等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控制,保证炼钢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3. 原料分析炼钢过程中的原料分析是炼钢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原料分析的工作,并学习了常用的分析方法和仪器。

通过分析,我了解了各种炉料的含碳量、含硫量等重要参数,以及它们对炼钢质量的影响。

我还学习了如何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控制,保证炼钢品质的稳定性和合格率。

三、收获与感悟通过这次炼钢实习,我对炼钢工艺的流程和技术要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实习中,我积极与同事交流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炼钢工艺的重要性和严谨性,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控制和操作。

这次实习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和成长机会。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炉料准备中的炉料性质和特点了解不够充分,需要更多的实践和学习。

炼钢厂实习工作总结8篇

炼钢厂实习工作总结8篇

炼钢厂实习工作总结8篇篇1自XXXX年XX月进入XX炼钢厂以来,我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大家庭中已经度过了近一年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我实习期间的详细工作总结。

一、工作背景与目标XX炼钢厂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钢铁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管理制度。

我作为炼钢厂的一名实习生,主要工作职责是协助工程师进行炼钢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生产监控。

目标是提高炼钢生产效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二、主要工作内容1. 工艺流程监控:我负责监控炼钢过程中的各项工艺指标,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控制。

通过实时调整和控制这些参数,确保生产过程稳定顺利进行。

2. 技术指导: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我参与炼钢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问题排查。

针对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协助工程师实施。

3. 生产报表编制:我定期编制生产报表,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工程师提供决策支持。

4. 设备维护与保养:我参与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减少故障率。

三、工作亮点与成果1. 工艺优化:通过对炼钢工艺的优化,我成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我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使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 问题排查与解决:在生产过程中,我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一些潜在的技术问题,避免了生产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一次例行检查中,我发现炉膛内存在积渣现象,及时采取了清理措施,避免了因积渣过多导致的生产事故。

3. 设备维护与创新:我积极参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维护建议,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同时,我也参与了一些设备的维修和改造工作,为企业的设备管理做出了贡献。

四、工作感悟与反思通过近一年的实习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炼钢行业的艰辛和不易。

在这个行业里,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

炼钢实习报告总结

炼钢实习报告总结

炼钢实习报告总结炼钢实习报告总结【一】一、基本情况:1、分类统计(略):2、分赴岗位:一、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1、宿舍分散:针对此种情况,我经请示学校领导同意,于7月16日始聘请了一名临时工协助我专事实习生宿舍管理,现在查房常规化、卫生值日责任化了。

相信随着工作的深入,实习生宿舍管理会有根本性的改进。

2、纪律放散:7月2日,是实习生刚刚进入新钢铁现场的天。

我们实习生分炼钢、炼铁班分别到炼钢、炼铁厂进行厂级安全培训。

由于炼钢厂是利用食堂2楼大餐厅做培训教室,我们炼钢班91人、华顺10人加上阳春电大61人,因客观环境和主观意识都有问题,培训现场纪律一片混乱。

为严肃纪律,组织者在结束天的培训时宣布:第二天开始进行军训,军训时间的长短视实际情况决定。

于是,湘钢技校91人和华顺10人自7月3日至7月4日(周六和周日),在板房的篮球场上、在当空的烈日下,进行了整整两天的军训:站军姿、队列、正步走、跑步、对抗性游戏、爬山拉练等等,一个个汗水湿透工装、烈日晒红颈脖,每个人都“光荣地”戴上了“红领巾”。

军训的时间虽短,但训练是艰苦的、同时教训是深刻的,大家的收获是硕大的。

从军训结束到厂部安全培训并考试过关、再到下作业区分配岗位、签订《师徒合同》、四班三运转,时间过去了整整一个月,我们实习生在岗位实习工作的主流是好的。

但是仍然有不可小视的问题,旷工、迟到、早退、溜岗、睡岗等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都是与实习实训格格不入的。

为加强劳动纪律,我作为班主任,采取的措施是:一方面加强现场巡视;另一方面加强与作业长的联系与沟通,针对个别后进实习生实施共同帮教(例如:与连铸作业长骆中文共同对×××进行帮教、与高炉作业长刘连光共同对××进行帮教);再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分作业区、分班次指定学生负责人(比如:指定冯溪为转炉、廖乾坤为连铸、黄阳为高炉、陈潜锋为烧结作业区实习生总负责人等),要求并通过他们努力的工作,带动和促进全体实习生共同进步、与企业共同成长,发现和帮助改进不良行为,让实习工作健康顺利推进。

高校生钢铁厂实习总结范文7篇

高校生钢铁厂实习总结范文7篇

高校生钢铁厂实习总结范文7篇篇1一、实习目的与背景作为高校生,为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本次钢铁厂的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钢铁生产流程、工艺设备及相关管理知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实习于XXXX年XX月至XXXX年XX月期间,在XX钢铁厂进行。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从原料进厂到成品钢材产出的全过程,见证了钢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三、实习过程与内容1. 钢铁生产流程学习在实习期间,我首先了解了钢铁生产的基本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工序。

通过实地参观与学习,我对每一个环节的作用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工艺设备操作与维护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部分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例如,参与炼铁高炉的维护,了解连铸机的操作流程,以及轧钢机的日常检查与保养。

这些实际操作使我对设备的性能与操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3. 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实习期间,我旁听了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会议,了解了生产计划、调度、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还参与了成品钢材的质量检测,了解了钢铁产品的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

4. 安全环保教育钢铁生产过程中安全环保问题至关重要。

实习期间,我接受了严格的安全教育,了解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同时,我还参与了环保设施的巡检,了解了钢铁厂在环保方面的措施与成效。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对钢铁生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在炼钢过程中,我了解了冶炼原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联系,对炼钢工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提高实践能力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了解了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这些实际操作使我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我未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一起完成了许多任务,学会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炉炼钢实习总结20**年7月,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来到了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

经过单位的一个多月的培训教育,分配来到了我最喜欢的电炉炼钢厂。

分别到电炉炼钢车间,浇铸车间和电渣车间倒班实习。

通过实习了解电炉炼钢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相关工艺技术,由对生产过程的理论认知上升到实际操作认知,与现场师傅搞好关系,更快的熟悉工作环境,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

我国钢铁行业2015年能耗值中提出,矿石经过高炉和转炉流程而成的粗钢的吨钢能耗高于600kgce/t,而废钢经电炉熔炼所产生的粗钢吨钢能耗仅为270kgce/t,并且对环境污染的产生及其治理更优于高炉转炉-流程。

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的环境压力下,社会废钢的积累逐年增加。

采用废钢作原料的电弧炉短流程工艺,生产率高,几乎是高炉-转炉流程的3——4倍。

我相信电炉在未来钢铁冶炼的发展前景,在电炉炼钢厂工作我感到十分的荣幸与自豪。

1. 电炉炼钢车间实习1.1 电炉设备70t超高功率高阻抗电炉是2015年从奥钢引进先进节能型UHP-EBT电弧炉,它有以下特点:采用超高功率供电,排管式水冷炉壁和水冷炉盖,笼型分体式炉壳,电炉倾动、电极升降和旋转全液压驱动,偏心底出钢(EBT)和留钢留渣操作技术,炉壁碳氧枪装置和泡沫渣埋弧冶炼工艺技术,电极喷淋冷却,向电炉及出钢钢包内机械化加料设备,电炉第四孔排烟与屋顶大罩结合烟气净化系统,一级基础自动化、二级计算机过程控制,电功率动态补偿技术等。

1.2 电炉炼钢冶炼工艺电弧炉炼钢是以电能作为热源的炼钢方法,它是靠电极和炉料间放电产生的电弧,使电能在弧光中转变成热能,并借助电弧辐射和电弧的直接作用加热并熔化金属炉料和炉渣,冶炼出各种成分合格的钢和合金的一种炼钢方法。

由于设有炉外精炼,所以电炉主要过程有熔化期和氧化期,主要控制钢液中的碳和磷以及温度,还原精炼任务由炉外精炼完成。

1.2.1 炉料入炉料筐顶装料要有专人指挥,按下准备进料按钮,炉膛裸露后,应迅速将料筐吊入炉内的中心位置,不得过高、过偏或过低。

尽量减少火焰与钢液的任意喷射与飞溅,同时还要防止湿料的爆炸。

对于过高的炉料应压平或吊出,以免影响抽炉或炉盖的旋转与扣合。

每次进料需要2min。

1.2.2 送电炉料入炉后并在送电前,要保证各设备完好,以免在冶炼过程中造成停工;还应检查炉料与炉门或水冷系统是否接触,如有接触要立即排除,以免送电后被击穿。

如电极不够长时,最好在送电前更换,以利于一次穿井成功。

当完成上述工作并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常送电转入熔化期。

这个过程需要2min。

1.2.3 熔化期冶炼送电后,电极下降,当电极端部距炉料有一定的距离时,由于强大电流的作用,中间的空气被电离成离子,并放出大量的电子而形成导电的电弧,随之产生大量的光和热。

在电弧的作用下,电极下的炉料首先熔化。

此期间电流不稳定,电流在炉顶附近燃烧辐射。

二次电压越高,电弧越长,对炉顶辐射越厉害,并且热量损失也越多。

为了保护炉顶,在炉上部一些轻薄料,以便让电极快速插入料中,以减小电弧对炉顶的辐射。

供电上采用较低电压和电流。

随着炉料的熔化,电极逐渐下降并到达它的最低位置。

随着电极周围炉料的继续熔化,并逐渐向外扩大,三口小井汇合成一口大井。

此期间虽然电弧被炉料所遮蔽,但因不断出现踏料现象,电弧燃烧不稳,供电上采取较大的二次电压,大电流或采用高压带电抗操作,以增加穿井的直径与穿井的速度。

随着炉料的不断熔化,电极逐渐上升。

此期间由于电弧埋入炉料中,电弧稳定,热效率高,传热条件好,应以最大功率供电,即采用最高电压和最大电流。

三相电弧近似于点热源,各相的热辐射不均匀,所以炉内的温度分布也不均匀。

最后将剩下炉坡、渣线和其他低温区附近的炉料逐渐熔化。

在该电炉操作中,起弧电压档位为4档,然后随着炉料的熔化,逐渐增加到12档。

在炉料每次塌料后,熔炼室能容纳下一料筐中的料时再装入第二筐料。

该电炉在第一蓝料能耗170Kw/t左右时加入第二蓝料。

如果是有铁水的时候,能耗大约在70——80Kw/t兑入铁水,在提起炉盖兑入铁水前切记要进行“无料蓝更换”操作。

在熔化前期利用天然气的燃烧助熔废钢,熔化中后期增加氧气用量加速废钢熔化,氧化期使用集束氧气射流对熔池进行脱碳升温。

在兑入铁水模式情况下,当能耗为125Kw/t时自动来氧气,在两蓝废钢的模式下,能耗为135Kw/t时来氧气。

熔化中后期和精炼期通过碳枪向熔池喷碳粉造泡沫渣,根据现场师傅操作经验,当能耗为175Kw/t时,开始喷碳粉。

当炉料全熔并经搅拌后,取全分析样,然后扒除部分熔化渣,补造新渣。

当熔池温度升到符合工艺要求时,转入下一阶段的冶炼。

熔化期所需要的时间大约在45mim左右。

1.2.4 氧化期冶炼氧化期的各项任务主要是通过脱碳来完成。

单就脱磷和脱碳来说,两者均要求熔渣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可是脱磷要求中等偏低的温度、大渣量且流动性良好,而脱碳要求高温、薄渣,所以熔池的温度是逐渐上升的。

因此在氧化期使磷和碳顺利氧化,必须合理操作。

当电炉冶炼的能耗值达到275Kw/t时,电压档位由12档降至6档,标致了氧化精炼期开始。

氧化精炼过程大概需要14min左右。

在氧化初期,熔池温度比较低,首先应注重脱磷,把脱磷作为首要任务。

熔化结束后,视熔清样分析结果,确定脱碳,脱磷两个反应哪个为冶炼操作的重点。

如磷未达到工艺技术规格要求,仍要以脱磷为主,并且辅以加石灰,适当调整供电电压等,使脱磷任务顺利迅速完成。

如磷含量已达到技术要求,则以脱碳为主。

特别是在熔清后磷含量较低的情况下,要注意升温,为脱碳创造条件。

在一般情况下,氧化期操作是先磷后碳。

在实际操作中,判断磷含量可以根据炉渣埋弧情况,熔池活跃与否及渣的流动性对渣况进行判断。

常用铁棒蘸渣待冷凝后对渣的颜色进行观察。

如果颜色黑亮,则磷含量高,如果颜色灰黑则磷含量低。

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实用的估碳方法主要有两种,根据火花和烟火进行估碳。

火花估碳是用样勺从炉内取出钢水后,直接倒在干净的铁板上或样模内,观察火花飞溅情况。

如果火花大,飞溅有力,分叉多,则含碳量高。

反之则含碳量越低,火花少,火花小而无力。

烟尘和火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显示炉内的化学反应情况,氧化期吹氧时,根据烟尘的多少可粗略的估计钢液的含碳量。

当烟尘黄,浓,多时,说明含碳量较高,反之就低。

含量小于0.3%,黄烟就淡了。

根据火焰的长短也可略知钢液的含碳量,长者含碳量高,短者含碳量低。

当然烟火还与吹氧压力有关,应全面考虑,综合判断。

氧化终点时,并不是每一炉冶炼情况都是那么顺利,难免会出现一些碳,磷和温度不合适的时候,那么这些特别情况应该如下处理:当钢中碳,磷及出钢温度达到要求后,为防止出钢带渣和保证正常的留钢操作,依靠泡沫渣的作用将2/3的炉渣排出,将烘烤好的钢包接通氩气开到出钢位置,根据不同钢种的规定,加入脱氧剂和铁合金,准备出钢。

1.2.5 出钢出钢操作需要把控制室的条件转换成出钢操作室条件,在出钢操作时进行操作。

出钢时,炉体先向出钢侧倾动3°,然后打开出钢口插板,此时填料、钢水应自动流出,如不能自动出钢,可采用吹氧引流方式出钢。

出钢过程中,根据出钢操作控制要求适当的倾动炉子,让钢液顺利流出。

当距离目标出钢量差3吨时,快速摇回炉体至0°,然后向炉门口方向倾斜-8°,以保证偏心区部分无钢水和炉渣,便于清理和填充出钢口。

出钢时间根据水口大小而定,一般是2——4min。

填出钢口时间一般为2min。

2. 浇铸车间实习2.1 连铸机设备浇铸车间的连铸机是三机三流大圆坯连铸机,是1992年从英国CLYOEOAL钢管厂引进二手设备,该铸机是外弧半径为12米的全弧形连铸机,具有连续矫直、铸坯气雾冷却、结晶器自动液位控制的特点。

2.2 连铸工艺连铸是钢水处于运动状态下,采取强制冷却的措施成型并连续生产铸坯的过程。

当高温钢水浇入结晶器,钢水与水冷的铜壁接触,就会迅速凝固形成很薄的初生坯壳。

由于钢水静压力的作用,生成的坯壳与铜壁紧贴在一起,此时钢水热量能迅速传给铜壁,被冷却水带走。

随着凝固的继续进行,坯壳逐渐增厚,坯壳企图收缩离开铜壁,而钢水静压力又把坯壳挤靠到铜壁,这个收缩—挤靠过程反复进行。

当坯壳厚度达到能抵抗钢水静压力时,坯壳就脱离铜壁,经过二次冷却等逐渐形成铸坯。

2.2.1 开浇前准备浇铸前首先检查各系统运完好,将引锭送到结晶器下口内,用压缩空气对引锭杆头部和结晶器内壁进行吹扫。

用石棉绳将结晶器与引锭头之间的间隙填充紧密,在引锭头上依次地放入铁屑、冷钢圈、冷钢条。

让浇铸下来的钢液遇冷钢后降温冷却,与引锭凝结在一起,通过拉矫机的牵引,铸坯随引锭杆连续地从结晶器下口拉出,直到铸坯通过拉矫机与引锭杆脱钩为止。

将装有合格钢水的钢包吊到回转台的钢包座上并转向浇铸位。

将烘烤好的中间包快速移至浇铸位,调整横移油缸,使浸入式水口位于结晶器铜管中心并调整浸入式水口的潜入深度。

2.2.2 开浇操作打开滑动水口向中间包内注入钢水前,滑动水口微程来回点动3——4次,检查滑动水口机构及座子是否异常,如有异常,处理后再开浇。

如果不能自动引流则用氧气管烧氧引流。

大包开浇后,当中间包钢液面达300——400mm时,向中间包内加入覆盖剂,保证钢液面覆盖均匀,不裸露,不结壳。

中间包液位达到550mm(约12吨)时,中间包开始浇铸。

钢液平稳注入引锭头沟槽,在结晶器内根据出苗时间长短慢慢上升。

当浸入式水口潜入结晶器内上升的钢液面时加入结晶器保护渣。

生产过程中坚持勤加少加,保护渣渣面保持黑色,覆盖均匀,不产生“亮面”现象。

开浇后5min后中间包进行测温,10——15min后再测温,如中间包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可适当降低或提高拉速。

结晶器的液位控制要稳定,防止液面的较大波动。

浇铸正常后,当自动浇铸条件满足时,转为自动浇铸(在实习期间,凡是浇铸第一炉钢时,都是采用手动浇铸)。

大包浇铸3/4后,每隔10分钟测一次中间包温度,根据所测温度调整拉速。

当大包来渣后,立即关闭滑动水口,取下油缸,将钢包旋转至受钢位。

为了防止卷渣,当中间包钢水余10t时,拉速减小15%,钢水余8t时,再减小15%,然后依次关闭铸流。

等尾坯充分凝固后,再拉尾坯。

2.2.3 多炉连浇和更换中间包操作在多炉连浇的情况下,第一包钢水来渣时关闭滑动水口,取下保护管,用氧气清理长水口内的残钢。

根据大包换包时间,合理控制浇铸速度,在正常情况下确保换包时中间包液面不低于500mm。

旋转钢包回转台,使新钢包到浇铸位置,新钢包就位后,按正常操作开浇。

当需要更换中间包时,中间包液位降至正常液位的60%时要逐渐降低拉速,中间包液位约200mm时,将结晶器液位系统关闭,浇铸转为手动控制。

然后随之关闭塞棒,停拉矫机,升起中间包并把车开到中间包烘烤位。

在结晶器中插入联接件,使其一半浸入钢液中直到钢水凝固,清除结晶器中未熔化的保护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