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室内环境布置的要求
幼儿园家长对园所环境建设的建议

幼儿园家长对园所环境建设的建议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园所环境建设,希望能够在幼儿园中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下面是我为各位家长提供的一些园所环境建设的建议:一、室内环境建设1.营造和谐宜居的室内环境。
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强烈的光线和噪音对孩子造成影响。
选择安全、环保、易清洗的装饰材料和家具,避免对孩子的伤害。
2.布置有意义的环境墙。
环境墙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可以根据季节、主题、文化节日等内容进行改变,引导孩子学习与生活的主题。
比如将卡通形象进行拼贴,利用生活中的图像创设一个富有美感的氛围墙。
3.提供良好的音乐环境。
音乐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音乐环境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感受和体验音乐艺术,鼓励孩子参加唱歌、跳舞等音乐活动。
4.共享图书、玩具等资源。
幼儿园可以建设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并提供各类儿童专门书籍,在避免单调和枯燥的同时,还能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
此外,选购安全环保的玩具,符合孩子的认知能力性质,丰富孩子玩具选择。
二、室外环境建设1.提供各种游戏设施。
尤其针对孩子5-6岁的年龄段,增加球场,飞行天桥,隧道,滑梯等室外运动设备,增强幼儿在活动中的体育素养,提高幼儿整体体能。
2.打造亲子活动区。
幼儿园的室外区域可以围绕亲子活动区域进行建设,为幼儿提供一个课余时间和家长亲子共度的场所。
建议在亲子活动区内设计“绿地”和“花圃”,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参与种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注重安全。
尽量避免危险游戏设备设置,如旋转木马、高塔划艇等活动。
确保所有室外设施的安全性、易用性、耐用性。
如果园所没有布置相应的警示标志,应该尽快补上,增加相关警示提示,确保幼儿的安全。
三、教育管理1.建立教育品质保证体系。
幼儿教育品质的保障,是确保幼儿园学生群体稳定、较高投诉率和适应性的前提。
幼儿园可以据此制定相应的教育管理体系,规范内部管理,提升整体服务品质。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一、安全原则安全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和保护。
在环境创设中,要确保各种设施、用具和材料的安全性。
幼儿园应该做好防止坠落、撞击和碰撞等意外事故的准备工作。
房间内的设施和布置要符合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避免尖锐、硬物等伤害物的存在。
除了物质安全,幼儿园还应注重人身安全。
幼儿园要制定安全保护政策,加强对游戏活动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儿童的安全。
教师在户外活动上,要保证儿童的安全距离,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另外,幼儿园要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幼儿应对危险的能力。
二、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要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
幼儿正处于快速成长和发展阶段,他们的身体、心智和感知能力都在不断变化。
幼儿园环境的设计和创设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特点,提供适合他们年龄和发展阶段的信息和材料。
在幼儿园的室内环境中,要注重多感官刺激,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
例如,可以设置各种形状、颜色和材质的玩具,以促进幼儿的感觉发展。
还要提供能够激发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环境,通过创意游戏和艺术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在幼儿园的户外环境中,要注重空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给幼儿提供不同的场所和设施,以供他们进行各种活动。
户外环境可以设置各种游戏和体育设施,激发幼儿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发展。
同时,要提供自然环境,如花园、操场和小溪,让幼儿亲近自然,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亲和性原则亲和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要有利于幼儿和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沟通。
幼儿园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教师在幼儿园中扮演着引导和指导的角色。
为了促进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该注重以下几点:一是提供低矮的桌椅,方便教师和幼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二是设置共享空间,鼓励幼儿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三是提供充满温馨和亲近感的装饰,营造亲密关系的氛围。
此外,幼儿园的环境还应该注重教师间的合作和交流。
幼儿园室内活动场地布置

幼儿园室内活动场地布置幼儿园室内活动场地布置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室内活动场地的布置对于他们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合理、安全、富有趣味性的室内布置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幼儿园室内活动场地布置的要点和建议。
1. 空间规划在设计室内活动场地时,需要考虑充足的活动空间。
孩子们需要足够的空间来行走、奔跑、跳跃和玩耍。
活动场地的大小和形状最好能够适应幼儿园的整体规模和人数。
此外,室内场地应尽可能平坦,没有杂物和障碍物,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2. 不同功能区的设置幼儿园的室内活动场地应该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以满足孩子们的不同需求。
常见的功能区包括:- 游戏区:设置各种玩具和游戏设施,如积木、拼图、乐高等,以促进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 阅读角:提供舒适的小椅子和阅读材料,鼓励孩子们培养阅读兴趣。
- 创造性角:为孩子们提供绘画、手工制作等创造性活动的场所,激发他们的艺术天赋。
- 运动区:设置适合孩子们运动的设施,如儿童爬架、滑梯、小型运动器械等,以促进他们的体能发展和协调能力。
3. 安全措施幼儿园的室内活动场地必须安全可靠,以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安全措施的建议:- 地板:选择防滑、容易清洁的地板材料,如橡胶地板或地毯。
- 边角:孩子们在玩耍时很容易摔倒或撞到边角,因此需要保护好边角,可以使用软质翻毡等材料进行包覆。
- 玩具:确保使用的玩具没有锐利的边缘,而且能够经受住孩子们的投掷、拉扯等行为。
- 电器:在活动场地周围不要放置任何危险的电器设备,如插座、电视机等。
4. 装饰和色彩幼儿园室内活动场地的装饰和色彩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和情感发展有重要影响。
以下建议可以帮助营造一个温馨、有趣的环境:- 墙面:可以选择色彩鲜艳、富有创意的壁纸或涂料进行装饰,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 图画:在墙上挂上一些涵盖不同主题和故事的图画,以激发孩子们的联想和想象力。
- 悬挂物:在天花板上悬挂一些流动的彩带、气球或亮闪闪的装饰物,可以吸引孩子们的视觉注意力。
幼儿园室内环境介绍

幼儿园室内环境介绍1. 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教育生活的起点,一个温馨、安全、富有启发性的室内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理想的幼儿园室内环境,从布局设计、装修材料、教具、设备、卫生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描述,旨在为幼儿园室内环境的构建提供参考。
2. 布局设计2.1 主题区域规划幼儿园室内环境的规划要符合儿童发展的需求,包括活动区、学习区、休息区、用餐区、卫生区等,以满足不同活动的需求。
2.2 房间布局房间的布局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过于拥挤。
每个活动区域都要有充足的空间供幼儿自由活动。
同时,考虑到幼儿的身高,在家具和装饰物的摆放上要符合他们的视角。
3. 装修材料3.1 地面地面应使用柔软、环保的材料,如橡胶地板或软质地毯,以确保幼儿跑跳时的安全性。
地面上可以绘制一些图案或游戏,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2 墙壁墙壁的颜色宜选择柔和、明亮的色彩,避免刺激幼儿的眼睛。
可以利用墙壁空间展示幼儿们的作品,激励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3.3 室内装饰室内装饰可以运用多种元素,如贴纸、壁画、洞穴、树屋等,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环境。
装饰要符合儿童审美观,同时注重安全性。
4. 教具设备4.1 游戏玩具室内环境中应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玩具,如积木、拼图、穿线板等,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4.2 学习工具室内环境中应设立专门的学习角落,提供丰富的学习工具,如书籍、书桌、沙盘等,以鼓励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4.3 科技设备适度引入科技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以增加幼儿的学习资源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但要注意使用时间的控制,避免过度依赖。
5. 卫生与安全5.1 空气质量幼儿园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和空气净化设备,及时清理室内空气,确保幼儿呼吸健康。
5.2 清洁卫生定期进行室内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包括地面、墙壁、家具、玩具等,以确保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5.3 安全措施为了保障幼儿的安全,室内环境应加强安全措施,如安装防护装置、设立安全通道、使用无毒环保材料等。
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配备标准

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配备标准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的配备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空间要求:多功能活动室应具备足够的空间,以适应不同规模和形式的活动。
根据场地和总平面方面的要求,幼儿园地上建筑局部宜建设4层及以上,且建筑总高度不得高于24m,幼儿园生活用房应布置在3层及以下,4层及以上应设置防止幼儿误入的措施。
2. 设施设备:根据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桌椅、储物柜、音响、灯光、投影仪等设备,以满足各种活动的需要。
同时,要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性,避免对幼儿造成意外伤害。
3. 软装饰:活动室内的软装饰应符合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如采用环保、柔软的装修材料,布置富有童趣的墙面、地面和天花板等。
此外,活动室还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确保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活动。
4. 教育和教学设施:根据幼儿教育的需要,配备相应的教育和教学设施,如图书、绘本、绘画工具、科学实验器材等。
这些设施可以帮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和成长。
5. 安全措施:在活动室内应设置安全出口标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疏散。
同时,要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安全通道的畅通情况,确保其有效性。
6. 管理要求:加强对多功能活动室的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和维修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总之,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的配备标准应从安全性、实用性、舒适性和教育性等方面综合考虑,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幼儿园环境设计七大原则

幼儿园环境设计七大原则
欢迎阅读幼儿园环境设计七大原则,幼儿园环境设计要全方位地协调好各教育活动之间、各室之间的关系。
1.童趣性
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核心便是童趣性。
童趣性要求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一切从幼儿的生理的特征出发。
不论是幼儿所使用的各种生活用品,还是为幼儿准备的操作材料和供幼儿欣赏的作品都要考虑幼儿的身高使其在幼儿的双手能触碰到和视线能达到的范围内。
另外,环境设计的形式和内容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特别市要遵循幼儿想象的特点和审美特征,设计者还要运用幼儿在生活中喜爱的任务形象和动植物作为设计的主要来源。
另外,幼儿园环境设计还要色彩明快、线条简洁、富有情境性和益智性,能够满足幼儿热的感官需求,同时又能够吸引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和探索环境中渗透的各种知识和经验。
让幼儿一走进幼儿园,就感觉到身心愉悦,愿意在这里生活。
2.动态性
幼儿园环境的设计内容上和形式上要满足幼儿不断变化的需要和兴趣,因此,幼儿园的环境要富于变化,从而有效地保证幼儿园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地说,这种变化既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整体规律和特点,又要依据幼儿个体的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
由于每个幼儿的发展都具有多种可能性,因此,教师要考虑到幼儿在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幼儿园环境做出适宜的变动,以此来引发幼儿的内部潜能,更好地促使幼儿不断地与环境互动,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新的经验,让幼儿与环境之间的“对话”在一种有趣、生动、有意义的氛围中开展。
例如,教师可根据幼儿的需要,与幼儿一起更换室内摆设的位置,让幼儿感受室内的变化。
一些装饰物,既可以创造性地用其他材料来替代,也可从造型上。
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

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有吸引力、安全、有利于游戏和学习的室内环境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室内环境创设应注重美观、实用性、丰富性和安全性。
首先,室内环境的美观性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
美观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和探索。
为了提供美观的环境,可以选择明亮、温馨的色彩来装饰教室。
墙壁可以用丰富多彩的壁纸或贴纸来装饰,墙上可以悬挂幼儿的绘画作品,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努力。
地面可以铺设柔软的地垫,给幼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
其次,室内环境的实用性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教室应该有充足的空间供幼儿活动,如游戏、学习、艺术和运动。
为了提供实用的环境,可以配置适合幼儿使用的家具和材料。
比如,可以准备适合幼儿大小的桌椅,方便幼儿进行各种活动。
同时,可以设置不同的角落,如阅读角、科学探索角、角色扮演角等,以供幼儿选择和参与。
第三,室内环境应该丰富多样。
幼儿园应该提供不同的游戏玩具、学习用具和艺术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各种发展需求。
通过给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工具和材料,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可以提供搭积木、拼图、模型、小动物玩具等游戏玩具,帮助幼儿发展空间意识和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可以提供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艺术材料,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最重要的是,室内环境必须保证幼儿的安全。
幼儿园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幼儿在室内环境中的安全。
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可以使用防滑地板、软垫和安全门,减少幼儿受伤的风险。
同时,要定期检查和维修设施设备,确保它们的正常使用。
幼儿园还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事故的及时预防和处理。
总之,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美观、实用性、丰富性和安全性的过程。
一个吸引人的、实用的、丰富多样且安全的室内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应积极投入室内环境的布置和设计中,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最佳的支持和条件。
幼儿园设计规范

幼儿园设计规范引言概述: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其设计规范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设计规范的五个方面,包括建筑布局、教室设计、活动场所、安全设施和环境保护。
一、建筑布局:1.1 整体规划:幼儿园应根据教育需求和场地条件进行合理规划,包括主楼、教学楼、食堂和室外活动场所等。
主楼应位于场地中央,教学楼则应与主楼相连,便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
1.2 空间分配:幼儿园的不同功能区域应有明确的划分,如教室、图书馆、音乐室、游戏室等,以满足孩子们的学习和活动需求。
1.3 通风采光:幼儿园建筑应注重通风和采光,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和充足的自然光线,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教室设计:2.1 空间布局:教室应具备合理的空间布局,包括教师讲台、学生座位和活动区域等。
教师讲台应位于教室的前方,学生座位则应有足够的空间,以方便学生的活动和互动。
2.2 室内装饰:教室的装饰应以明亮、温馨的色彩为主,墙面和地面的材料应安全无害。
同时,教室内应配备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具和玩具。
2.3 设施设备:教室内应配备适合幼儿使用的设施和设备,如黑板、书架、桌椅等。
这些设施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方便幼儿使用。
三、活动场所:3.1 室内活动场所:幼儿园应设有室内活动场所,如多功能活动室、音乐室和美术室等,以丰富幼儿的学习和活动内容。
3.2 室外活动场所:幼儿园应设有室外活动场所,如操场、花园和游乐设施区等。
这些场所应安全、开阔,同时具备丰富多样的游戏设施,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和社交能力。
3.3 环境布置:活动场所的环境布置应以自然、绿色为主题,如种植花草、设置景观等,以提供一个美丽、舒适的活动环境。
四、安全设施:4.1 防护设施:幼儿园应设置合适的防护设施,如护栏、扶手和防滑地面等,以保证幼儿的安全。
4.2 紧急疏散:幼儿园应制定紧急疏散预案,并设置明确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以应对突发事件。
4.3 消防设备:幼儿园应配备消防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幼儿园的消防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环境布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一)根据教育目标、教学任务设计环境布置的内容教师在设计一个学期的室内布置内容时,要根据幼儿发展目标和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水平,选择相应的布置内容,做到环境布置工作要有目的性、计划性。
(二)要形成整体感人们进入活动室或睡眠室,进入视线的是整个活动室或睡眠室的摆设与装饰,而不是某一个装饰物或某一个角落的摆设。
因此室内的家具摆设,要便于幼儿活动,空间设计要符合幼儿多种需要,要给幼儿多种多样的空间。
幼儿常常愿意三三两两地在一起活动,所以要有大集体活动的空间,也要有小集体活动的空间。
进入活动室或睡眠室给人的整体感觉应是整洁有序,清新优美。
室内装饰的内容要统一起来,突出主题思想。
曾经参观过一个幼儿园的室内布置,一面墙壁上挂着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的中国地图和首都天安门的半立体模型;另一面墙壁挂着首都的名胜古迹——长城半立体的模型,还有天坛祈年殿、颐和园的佛香阁、北海白塔的图片;在另一小面墙上挂着幼儿自己画的几辆旅游车,上面坐着小朋友到各名胜古迹去旅游。
这三面墙壁布置的内容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不难看出,其内容突出了一个主题思想,即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的教育。
还有一所幼儿园一个班的活动室,一面墙壁上挂着几棵桃树,用皱纹纸制作的桃花开满枝头,树下有用彩纸折叠的小花、小草;另一面墙壁上挂满了嫩绿色的柳条,下边河中有小鱼在游水,河中长着绿色小草;室内空间悬挂着南归的小燕子。
进入活动室内给人感觉像是“春天来了”。
室内装饰物的色调,要考虑能表现出主题的特征。
如上面的对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的装饰内容,颜色应丰富多彩,这样能表现出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天来了”的装饰内容应是一片嫩绿的色调,中间夹些浅粉色,表现出春意盎然、春光明媚的景象。
节日的装饰内容色调应以红色为主,渲染节日喜庆欢乐的气氛。
(三)要富有想像力幼儿随着语言的发展和经验的不断丰富,想像力逐渐发展。
想像力很重要,没有想像就没有发明创造,幼儿想像的越广,参与实践的范围越大,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内容应有想像的因素,多给幼儿准备一些富有想像力的图片、材料、教具,用来激发幼儿的想像力。
富有想像的环境能满足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愿望,并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在选择墙壁装饰时要选择富有想像的内容,童话故事富有想像力,除此之外还可根据幼儿认知能力选择一些富有想像的主题,如“神秘的海底世界”、“去太空旅行”、“美丽的南极”、“机器人”等。
(四)要富有儿童情趣常常看到幼儿拿着布娃娃或小动物,把他们当成好朋友,跟他们说话,并流露出喜怒哀乐的情感。
根据这个心理特点,室内环境布置不宜成人化,要富有儿童情趣。
活动室内要设有布娃娃家、动物世界;墙面布置可以采用拟人化手法,如秋季可以制作“丰收的秋季”。
(五)结合主题活动美化环境关于“小动物怎样过冬”这个主题,教师通过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带幼儿去动物园观察小动物,在幼儿园动物角饲养小动物,幼儿在活动区看有关小动物的图书。
在这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可带领幼儿共同设计布置关于“小动物怎样过冬”的墙饰。
(六)根据季节的变化不断更新内容一年四季不断交替,人们视四季变化很平常,但作为幼儿园的教师要把这平常的自然现象看作不平常,经常赋予新的内容,使幼儿通过室内环境的不断变化,不断地获取新知识。
季节的变化,可使幼儿看到动植物生长与季节的关系,学习了知识;季节色彩的变化,满足了幼儿的需要,也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根据季节的变化布置墙面,同样要求教师要带领幼儿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例如墙面布置“春天”,在常识教育活动中让幼儿认识春天气候的特征,柳树发芽,桃树、迎春都开满了小花,冬眠的小动物已苏醒,燕子从南方归来,小蝌蚪、小鱼在河水中游来游去,春天是播种季节。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给幼儿讲述“桃树开花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让幼儿朗诵诗歌“春天的秘密”。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唱“春天多美好”、“春天在哪里”。
在绘画教育活动中让幼儿画小花、小草、柳树、桃树、迎春、小鱼、小蝌蚪等,并用彩色纸折叠小花、小草、青蛙、小鱼、小燕子等。
在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再进行关于“春天”的墙面布置。
“春天”这个主题内容比较丰富,根据班内教育活动进展的情况,墙面布置可分两至三次进行,先选择部分内容让幼儿制作挂在墙面上,以后逐步增加内容,不断完善到一幅完整的描述春天特征的大型墙壁画。
(七)根据节日的性质布置环境教师要根据节日的性质布置环境,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幼儿从中受到教育。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这些节日都比较庄重,要形成节日的庄重又热烈的气氛。
如“十一”国庆节可以制作些国旗、五足、彩旗、纸花来装饰环境,教师和幼儿共同画天安门。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应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开展“我是小主人”的活动。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将自己所学的本领都施展出来,可以制作彩旗、彩带、纸花、窗花等来装扮活动室,制作些小礼物送给老师、小弟弟、小妹妹们,还可以互相赠送。
元旦、春节的环境布臀要体现出节日的喜庆、吉祥的热烈气氛,要多用红色来渲染节日的喜庆气氛,可以制作拉花、彩链、彩环、彩球、灯笼、窗花、纸花、民间小挂饰等来装点活动室。
除了以上节日外,还有重阳节、教师节、爱鸟周、爱牙日、粮食日、无烟日、交通日等,结合这些节日教师可以根据本园及本班幼儿实际情况进行教育。
(八)设计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获得周围社会生活的各种社会观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形成人与人的情感关系、稳定行为、互相交往技能的过程,使幼儿逐渐适应社会,成为独立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由于当代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存在众多的不良问题,以及未来社会对人素质的高要求,对幼儿进行社会性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包括同情心、责任感、自制力、自信心、同伴交往、克服困难与挫折、独立性、坚持性、活泼开朗的性格等九个方面。
教师除进行专门及随机的教育活动外,还应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可与主题活动、季节、节日结合起来。
例如“小动物如何过冬”的主题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同情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爱鸟周”和“神秘的海底世界”可教育幼儿保护环境,保护环境等于保护自己,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感情。
国庆节的装饰,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师可设计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如“应该这样做”、“相信自己能行”、“在家我也能这样”、“我有责任这样做”、“遇到困难怎么办”、“谁对,谁不对”、“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我要上学了”。
综上所述,如何选择环境布置的内容,可以以季节为一条线贯穿一年之中,将每个学期的主题活动、节日和社会性发展的内容穿插其中,这种安排可以改变过去墙面布罟中的一劳永逸的现象,也为教师和幼儿共同动手布置环境创造了条件。
(九)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全过程根据《规程》精神,教师必须了解教育对象,为每个幼儿的发展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精神,创设一个既有要求,又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能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表现自己的兴趣和各方面的能力。
在环境布置中幼儿应是环境的主人,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幼儿在与教师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只有经过幼儿自己动手设置的环境,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才能爱护环境。
在室内环境布置中,教师要改变成人做孩子看的传统观念,首先要从思想上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不嫌麻烦,二是要充分相信幼儿有自己动手制作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着重考虑在布置环境中如何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布置和美化环境的过程变成幼儿感知和学习的过程。
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是指两方面:一是动脑,二是动手。
教师要启发指导幼儿动脑筋设计布置什么,这样做可以体现幼儿的意愿,同时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让幼儿动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要考虑怎样做才好看,审美能力有了提高,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各年龄班幼儿参与布置环境的要求小班:由于年龄小,教师指导要具体,通常教师提问一些能力强的幼儿,让他们说出要布置什么,更多的是教师设计,让幼儿做些极简单的事情。
如秋季丰收的季节,几棵苹果树,教师把苹果树干做好,用图画纸剪许多苹果和苹果树叶,在绘画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上面涂色,然后让幼儿自己把苹果和树叶粘贴在树干上,或将在绘画和折纸泥塑教育活动中的作品,根据主题内容布置在墙面上。
中、大班:要鼓励中、大班幼儿大胆设想,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布置前教师要征求幼儿意见,了解他们的想法,启发他们和老师一起动脑筋。
教师可以提出建议,帮助他们共同确定设计的方案。
在具体操作时应尽量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但教师也要善于因势利导,教一些具体制作的方法。
总之,在环境布置中要让幼儿成为积极参与者,而不是做旁观者。
(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材料幼儿园室内环境布置要根据《规程》精神,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制作的方法要简单易行,可与美术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制作的物品可有平面和立体两种造型。
1.制作装饰板为了保持室内墙面整洁和使用方便,可以用木条作木条框架,框架的尺寸视墙面的面积大小而设计。
在木条框上面绷满布或窗纱制成布装饰板和窗纱装饰板,还可用泡沫吹塑板镶在木条框内制成泡沫吹塑装饰板。
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的装饰物品,可以钉挂在装饰板上,可随时更换内容,这种装饰板既简单耐用,又方便经济。
2.从平面造型向立体、半立体造型发展为了促进幼儿空间概念的发展,室内环境布置的物品,要从平面造型向立体、半立体造型发展。
表现立体、半立体造型,在幼儿园通常使用折叠方法,如用彩色纸折叠动物、花、树叶等。
捏的方法如用彩泥塑造立体形象。
卷的方法是用一个圆棒为轴,用旧挂历纸或牛皮纸包裹两至三层粘成长筒,可作房舍、树干、树枝和栏杆等。
浮雕方法是按山线谷线画线再折成半立体造型。
纸编方法是用线条编织成动物、人、花草等,这种方法比较难,可由教师来做。
布置环境离不开树木、花草、房舍、动物、人物等形象,教师要动脑筋想办法,用简单的方法表现复杂的事物,力求设计方法简单,形象美观。
制作方法与使用的材料见墙壁装饰实例。
3.用留、换、添、减的方法留:在布置环境中,树木、房舍、太阳、人物等形象是经常使用的,教师可以制作得精细一些,在装饰板上保留较长时间。
换:根据季节的变化及主题活动的需要不断更新内容。
例如要表现各季节的树,教师可用废旧的泡沫制作一棵树,将大头针扎在树枝上,让幼儿制作各种树叶及果实,根据需要将树叶及果实挂在树枝上,并可随时更换。
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表现人在不同季节穿不同服装的造型。
添:根据需要在原墙壁装饰中添加一些内容,例如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可在两棵树中间挂上彩旗、彩灯或气球。
庆祝元旦、春节时可以添加窗花、拉花、灯笼等装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