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或工程地质期中总结背记

普通地质学或工程地质期中总结背记
普通地质学或工程地质期中总结背记

《普通地质学》期中总结第一稿

第一章绪论

地质学研究对象

1.地球由固体地球和覆盖其上的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构成。

2.固体地球又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层圈。

3.地壳加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地幔合成岩石圈。

地质学的任务

1.指导人们寻找和开发矿产资源

2.有效地指导抵御自然灾害

3.研究地质环境,保护人体健康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1.组成地球的物质

2.物质的组成方式、形成、演化与分布

3.地球的历史

4.应用问题

5.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

6.综合性研究

地质作用及其方法

1.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两类,包括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地震作

用、变质作用、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

2.地质作用的特点

(1)地质作用的地域特色

(2)地质现象的复杂性

(3)地质作用过程的漫长性

3.地质作用的研究方法

(1)野外调查

(2)仪器测量

(3)理论分析

第二章矿物

厚16km的地壳内5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与总质量的比值,成为地壳元素丰度,命名为克拉克值。

矿物的概念

1.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

石的基本单元。

晶体、非晶质体、与准晶体

1.晶体是其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原子或离子

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固体称为结晶质。

2.非晶质体是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不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固体。相应对应非晶质。

3.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温度、压力等)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

从而成为不同的矿物,称为同质多象。

4.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他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

不破坏其晶体结构,称为类质同像。

5.包围晶体的平面称为晶面。

6.由两个或多个同种晶体按一定的相对方位关系连生在一起,称为双晶。、

7.矿物单体若为一向伸长,其集合体常为纤维状或针状、柱状;若为两向延展,其集合

体常为板状、鳞片状;若为三向等长,其集合体常为粒状、块状。

8.特殊形态集合体:

放射状、晶簇(石英或方解石晶簇)、鲕状和豆状、钟乳状、葡萄状与肾状、结核状矿物的物理性质

1.透明度

2.光泽——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

3.颜色——自色、他色、假色

4.条痕

5.硬度

6.解理:云母一个方向、方解石三个方向

7.断口

常见矿物

矿物分类

1.自然元素矿物

2.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

3.卤化物矿物

4.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

5.含氧盐矿物

部分常见矿物:石墨、石英、方解石

第三章火成岩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1.岩石按照其地质成因划分为火成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火成岩占地壳岩石体积的64.7%。

3.岩浆(magma):形成于地下深处的、具有较大粘性的高温熔融流体物质。

●成分:硅酸盐+1-8%以水为主的挥发物质;

●源区:地表之下50-200公里;

●条件:温度800-1200°C;压力10千巴大气压(40公里)

4.岩浆作用Magmatism:岩浆发育、运动、固结成火成岩的作用. 岩浆喷出地表的过程,称火山作用Volcanism。早期爆炸喷出,晚期地表溢流.未到达地壳而在地下某深处冷凝结晶固结的过程,称为侵入作用Intrusion。

5.喷出强度与岩浆的粘性有关(viscosity) (岩浆由二部分构成:硅氧四面体或硅铝氧化物和金属阳离子。[SiO4]-4、[AlSi3O8]- + K,Na,Ca,Mg,Fe,前者含量高,则岩浆粘性大,呈酸性,难流动,;反之,粘性小,呈基性,易流动。)

6. 火山喷发物质的构成Compositions of volcanic maerial

a.气体Gas:水汽、二氧化碳、硫化物等。

b.固体Solid: 围岩及早先冷凝的岩浆岩,被岩浆喷出,脱离地表在空中炸碎后冷凝成固结体,称火山碎屑岩

火山灰<2mm → 单独成岩→ 凝灰岩

火山砾2-50mm → 火山灰胶结→ 火山角砾岩

火山块>50mm → 火山灰胶结→ 火山集块岩

火山渣数十厘米→ 快速冷凝的岩浆块→ 浮岩

火山弹>50mm → 喷出炸碎后冷凝固结的岩浆块

c.熔融体Melting body:熔岩

7. 喷发方式Erupting patterns

裂隙式喷发Fissure:岩浆沿断裂溢出,固体喷发物较少。

中心式喷发Central:形成盾形火山锥,坡度2-4度,小于150。

8. 熔岩类型及其特征Type & character of lava

按SiO2含量%的分类(国际通用)

超基性Ultrabasic magma:<45%; (▲超镁铁质Ultramafic) 科马提岩

基性Basic magma:45-52%; (▲镁铁质Mafic) 玄武岩

中性Intermadiate magma(Andesite magma):52-65%;安山岩

酸性Acidic magma:>65%,流纹岩

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1.侵入作用(intrusion)

侵入岩(intrusive rock):岩浆在向上运动的侵入过程中逐渐冷凝结晶形成的岩石。

深成侵入岩(深成岩):>10公里深处形成。

中深成侵入岩:3~10公里

浅成侵入岩(浅成岩):<3公里深处形成。

2.侵入岩的产状Attitude:侵入岩的形态、大小、与围岩的关系。

(1)岩体:分岩株与岩基二种。

● 岩株(stock)

● 岩基(batholith)

(2)岩脉(dyke):分岩墙与岩床二种。

● 岩墙(dyke)

● 岩床(sill)

(3)岩盆与岩盖

火成岩的结构与构造

1.结构

(1) 按结晶程度:全晶质phanero-crystalline(花岗岩)、隐晶质-玻璃质Crypto-crystalline to glass(黑曜岩)、半晶质(浅成岩)

(2) 按晶粒大小

粗粒结构: 晶体粒径5mm

中粒结构: 晶体粒径5-1mm

细粒结构: 晶体粒径1-0.1mm(肉眼可辨0.1-0.2mm)

微粒结构: 晶体粒径0.1mm

(3)按晶体的完整程度

自形:缓慢结晶,晶形规则;它形:速冷,晶形不规则;半自形

(4)按晶体的相对大小

● 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

●似斑状结构Porphyroid(侵入岩):基质为显晶质,成

分与斑晶相同.反应稳定、缓慢结晶的环境。

● 斑晶(phenocryst):粗大的晶体;

基质(matrix): 斑晶周围细小的颗粒.

以石英大小为标准,分粗、中细和显晶质、隐晶质和玻璃质等

● 斑状结构Porphyritic:基质为隐晶或非晶质. (火山岩的典型结构)

2.构造

●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

●流动构造Flow: 柱状、片状矿物或俘虏体定向排列。

●流纹构造Rhyotaxitic:流纹岩中不同的矿物成分、不

同的颜色、拉长的气孔相互线状或弯曲状平行排列。

●晶洞构造Miarolitic:岩浆冷凝收缩形成的浑圆状空洞,内常生长有晶族。不同于气孔.为不均质的碱性花岗岩(A型)典型构造。

●球状构造Orbicular:由不同矿物组成的同心圆壳围绕中心分布而成。特征:各圈中的矿物呈放射状分布。成因:岩浆中的某些组分脉动式过饱和结晶而形成。

●层状构造(bedded):熔岩-沉积夹层-熔岩平行排列。

●块状构造(massive structure):宏观上各向同性;矿物排列无规律;岩石呈均匀块体.火成岩所特有。

SiO2越多,颜色越浅

第四章沉积岩

1.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

大气、水、生物(科里奥利效应)

2.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3.沉积作用沉积物:(碎屑沉积物、化学沉积物、生物沉积物、生物化学沉积物)

4.搬运作用

(1)滚动方式沿水流底部搬运: >2mm,砾岩; (2)跳跃搬运:2-0.05mm,砂岩; (3) 悬浮状

态搬运:0.05-0.005 mm,粉砂岩;(4)凝聚态搬运:<0.005mm,粘土岩

5.固结成岩作用

沉积岩的特征

1.沉积物来源:母岩风化物、生物、火山物质、宇宙物质。

2.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中八种主要造岩矿物

石英、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方解石、高岭土、绿泥土

3.沉积岩与岩浆岩主要矿物成分比较

岩浆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斜长石、白云母)

沉积岩: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石盐(石英、斜长石、白云母)

4.沉积岩的结构

(1)碎屑结构

砾状结构>2mm

砂状结构2-0.1mm

粉砂状结构0.1-0.01mm

泥状结构<0.01mm

(2)胶结类型

基底胶结(胶结强度最强)

孔隙胶结

接触胶结

(3)非碎屑结构

●非碎屑结构Non-clastic:-为生物岩、生物化学岩所特有。

-岩石中的颗粒由化学沉积或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形成。

-无碎屑和填隙物及胶结物之分。

●晶质结构:全由近等大的沉积晶体组成;如灰岩的方解石。

●生物结构:由丰富的生物化石碎屑组成。

5.沉积构造

1.层理(layer,bedding):沉积岩的成层性。

a.平行层理(parallel bedding):不同沉积层顶底面平行。沉积岩在安静的介质环境中形成。

b.交错层理(cross bedding):不同沉积层顶底面不平行。沉积岩形成于动荡的介质环境中。

c. 层的厚度:巨厚>1m、厚层1-0.5m、中厚0.5-0.1、薄层0.1-0.01m、微层<0.01m。

2.递变层理(graded bedding):同一层内,碎屑粒级由下而上逐渐变小。

3.波痕(ripple mark):波浪弯曲的层面.反映沉积环境动荡.

4.泥裂(mud crack):层面上多边形,剖面上楔形。

6.常见沉积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等

第五章变质岩

1. 占地壳总体积的27.4%;主体在中、下地壳,地表较少

2. 变质作用的定义: 由于温度(T)、压力(P)的改变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使固态岩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地质作用叫变质作用。

3.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

(1)温度:变质温度:150°C-180°C,800°C-900°C低于150°C为常温,高于900°C则地壳岩石熔化.

(2)压力

(3)化学活动性流体

变质作用中原岩的变化

1.岩石通过释放或获得某些挥发分而达到平衡,形成新的矿物.

2.交代作用:固态下,岩石中物质成分进出的交换作用。

3.重结晶作用Recystalization

定义:小晶体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长成更大晶体的作用。

●石灰岩CaCO3→大理岩CaCO3(质纯、洁白的称汉白玉)

●石英砂岩(加温)→石英岩

4.变质岩的结构

指矿物、变斑晶自身特征、形态、大小,与邻近颗粒的关系

(1)变晶结构:原岩发生重结晶或交代作用而形成新矿物的结构(前者有大理岩;后者有石榴石片岩(有新生矿物石榴石)

(2)变余结构:尚残留部分原岩结构者称之,为浅变质结构(如板岩特有的变余泥质结构、砂质结构)

(3)碎裂结构

(4)交代结构

4.变质岩的构造

指矿物之间的关系、空间展布方式

(1)变成构造:原岩构造(如层理)消失,形成变质岩特有的构造.如片理、片麻理等随变质程度加深:

斑点状(spotted)→板状构造(slate) →千枚状构造(phyllite)→片状构造(schist)→片麻状构造(gneiss)→块状构造(quartzite,矿物无明显定向)

(2)变余构造:变质岩中残留有原岩的构造。如变余层状、气孔、条带构造等

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1.接触变质作用

定义:火成岩侵入围岩而造成的变质作用,形成新岩石。(包括接触交代、接触热)

如砂岩→石英岩;石灰岩→大理岩;

泥岩→角岩(Hornstone,灰黑坚硬致密;苏州灵山)

●矽卡岩:发生在中酸性岩浆与冷围岩之间,通过流体交代、物

质成分的交换而形成的变质岩。

●变质矿物: 硅灰石、石榴石、黄铜矿、闪锌矿、白钨矿

2.区域变质

(1)定义:在T、P、流体的综合作用下,区域范围内发生的变质

(2)代表性岩石:板岩(赣北浙西瓦板岩)→千枚岩→片岩→

斜长角闪岩→片麻岩→麻粒岩→榴辉岩

2.详见课本68页图

第六章地质年代

相对年代的确定

1.岩层:成层的岩石.

2.层序:岩层形成的先后关系.

3.地层: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岩层的总称.具时间概念.

4.地层层序律(仅适用于沉积岩):下老上新

5.生物层序律:

①生物简单而原始,反映所在地层较老;生物复杂而高级,反映所在地层较新.

②同一地区,相同时期的地层化石类型和组合应相同,不同时期的则不同.

5.切割律或穿插关系: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包裹者新,被包裹者老同位素年龄的测定(略)

地质年代表

(1)地质年代表是地质历史的系统编年: 五代十三纪

新生代Cz: E,N,Q (古-始-渐,中-上,更-全)

中生代Mz: T、J、K

古生代Pz: ∈,O、S;D、C、P

(2)地质年代单位(国际通用):宙-代-纪-世(阶)(时间概念)

宇-界-系-统(地层概念)

(3)地质年代单位的起源及含义(略)

记牢五代十三纪;记牢地质年代与岩石地层单位区别!

第七章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

地震是地壳的快速颤动,由地球内部的不平衡运动(内动力地质作用)所产生,是一种经常发生的、有规律的自然灾害地质现象。

基本概念

一.10项名词解释

1.震源(B):引发地震、释放深部能量的源区

2.震中(E):震源(B)在地表的垂直投影

3.震源深度(h):震源到震中的距离(BE)

4.震中距(Δ):地震台到震中的水平距离(ES)

5.震源距(d):震源到地震台的距离(BS)

6.等震线:地表裂度相等的点的连线

7.地震烈度(intensity):Mercall(意)根据建筑物破坏程度将其分成12个等级,即12度地震烈度.我国采用了这一分类法,并建立了12度地震烈度表,越小越好

8.震级(magnitude):衡量地震绝对强度的级别. 由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所决定,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里氏震级:依次确定出震级与能量的关系(P78表7-3).

9.震级确定:一般取距震中100公里处标准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最大震幅的对数值确定之.震幅单位为μm.

10.强烈地震显著特点:突发性、破坏性、连锁性

二.地震的类型

1 按震源深度分三种:

浅源(0-70km), 中源(70-300km), 深源(300-700km)

浅源者,规摸大, 破坏性强;中、深源者,与板块活动有关,区域或全球规模,对地表破坏性并不强。

2 按成因分三种

:构造、火山、陷落地震。

●构造地震:由构造作用产生的地震。

活动构造:10万年以来发生的断裂、褶皱等变形构造。

●火山地震:与火山活动有关;局部规模。

●陷落地震:与溶洞崩塌有关;局部规模。

3 按时间分三种:现代地震、历史地震、古地震(0.5-4万年)

地震波与地震仪

一. 地震波:由地震产生的弹性波.按传播方式分二类三种

1.体波(body wave):地震时从震源发出并能在地球内部各方向传播的弹性波.它包括地震纵波和横波.

1.1 纵波(P波): 为推进波(push wave),如弹簧,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在固、液、气体中均可传播;它通过介质体积的变化而传播,速度快,最先到达震中,引起地面最先发生上下振动.但破坏性较弱.

1.2 横波(S波): 为剪切波(shear wave),如抖绳,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它通过介质形态的变化而传播,速度较慢,晚于纵波到达震中,引起地面前后左右振动.破坏性较强.

2.面波(L波):S波和P波在地表相遇激发产生的一种弹性波.仅沿地表面或弹性分界面传播,不能传入地下特点是:波长大、振幅大、传播慢、破坏性最大.

地球内部重要界面:

1.康拉德面(Si-Al/Si-Mg界面):~10km深处,

2.莫霍面(~33km深处),

3.上下地幔界面:670km或984km深处,

4.古登堡面(幔核界面):2898km,

详见课本94页

第八章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褶皱与断层)

1.地壳运动包括褶皱、断裂、岩浆三大类型。其方式有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两种。褶皱与断裂: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形成各种形态的弯曲(褶皱)和不同方向的破裂(断裂).

●垂直运动(造陆):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升降交替;有升必有降。

●水平运动(造山):同一地点,有时挤压,有时拉伸,有时走滑。可以复合。

大量证据表明,水平运动是主导的,垂直运动是次要的、派生的。

水平运动是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水平方向的移动。

有三种基本形式:

1、相邻块体背向分离;

2、相邻块体剪切错开;

3、剪切、错开的相邻块体既不分离,也不汇聚。

水平运动往往会导致岩层的弯曲和断裂。仪器测量可精确测定岩石圈块体水平运动的速度。全球各大陆就是最巨大的块体,其水平运动的速度大约是每年数毫米到数厘米。

垂直运动是相邻块体或同一块体的不同部分做差异性上升或下降,使某些地区上升成为

高地或山岭,另一些地区下降为盆地(basin)或平原(plain)。

2.将第四纪以来所发生的构造作用,称为新构造作用

岩石的变形与地质构造

1.岩石的产状要素

a.走向strike: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交线方向。

b.倾向dip: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倾斜线即层面上

与走向垂直的线(指向下方)。

c.倾角dip angle: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最大夹角(真倾

角)。视倾角小于真倾角。

2.产状要素之间的关系

水平岩层的倾角为0°,没有走向与倾向。其空间位置只受岩层厚度的影响。

直立岩层的倾角为90°,有走向但没有倾向。其产状用走向描述。

只有倾斜岩层(0°-90°)才具有走向、倾向和倾角。

3.褶皱

(1)定义: 在应力作用下岩层发生各种形态的弯曲现象。上凸的叫背斜anticline,下凹的叫向斜syncline。

(2)褶皱的几何要素

a.翼limb:褶皱的二坡。

b.核core:褶皱的中心(分布最老或最新时代的地层)。

c.轴面axial plane:褶皱二翼近视的对称面。

d.枢纽hinge:褶皱轴面与层面的交线。或,沿单个褶皱走向,由一系列最大转折点(弧尖)构成的连线。

e.弧尖crest:褶皱横切面与枢纽的交线(横切面上最大转折点)

f.轴线axial line:轴面与地面的交线。(=轴迹axial track :枢纽在地面的垂直投影。)

几何关系:每个褶皱横切面上可确定-弧尖,弧尖的连线为枢纽,若干枢纽组成轴面。(3)褶皱分类

①根据轴面划分:直立褶皱,倾斜~,倒转~,平卧(躺)褶皱,翻卷~

②根据剖面形态划分

a 箱形褶皱:轴部开阔、二翼陡立。

b.扇形褶皱:轴部开阔、二翼倒转。

c.单斜: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它可以是同斜倒转。

③根据枢纽产状划分

a.水平褶皱:枢纽水平、层面露头线平行。

b.倾伏褶皱:枢纽倾伏、层面露头线形成弧状合围。

④根据褶曲的长宽比例

a.线状褶皱: 长/宽>10:1

b.短轴褶皱: 长/宽3:1-10:1

c.穹与盆褶皱: 长/宽<3:1

4. 地形倒置:地貌山-谷与褶皱凸凹相反的现象。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原因:原始地形背斜山、向斜谷;因背斜顶部处于张应力状态,容易剥蚀;向斜核部处于压应力状态,剥蚀速度慢,故而倒置。

6.断裂

1.定义:岩石中沿不同方向发生的破裂构造。

破裂面二侧岩石有明显位移的为断层;无明显位移的为节理。

2.断层的几何要素

●断层面:走向、倾向、倾角三要素. (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

的交线)

●断层盘:断层二侧的岩块

分上盘与下盘(根据所处位置)、上升盘与下降盘(根据动向)、

东盘与西盘(断面直立)等

●断层滑距

3. 断层分类

(1)根据两盘动向,分3种:

a.正断层normal fault:上盘下降

b.逆断层reverse fault(反断层):上盘上升,倾角<25度称为逆掩断层overthrust,形成推覆构造

c.平移断层wrenching F, strike-slip F:二侧岩块

水平滑动,断面近直立。

复合性质:平移-正断层、平移-逆断层、正-平移断层、逆-平移断层

(2)根据断层走向和地层走向关系分3种:

a.走向断层:纵断层,断层走向和地层走向平行

b.倾向断层:横断层,断层走向和地层走向垂直

c.斜向断层:斜断层,断层走向和地层走向斜交

(3)地堑Graben、地垒Horst:二条以上断层,断层面走向平行,倾向相反,共同盘下降为地堑;共同盘上升为地垒.

7.判断断层

(1)擦痕和镜面slickenside, mirror plane 岩块

相互运动时,由于摩擦而在断层面上形成的痕迹。

擦痕:平行而密集的沟纹.

镜面:铁、锰等物质组成的光滑而平整的曲面.

(2阶步和反阶步

●阶步:陡坡倾斜方向指示对盘动向

●反阶步:压性裂隙,亦称羽裂,陡坡倾斜方向指示本盘动向;张性裂隙,R面,陡坡倾斜方向指示对盘动向。

(3)拖曳褶皱

●断层使二侧岩层发生变薄和弯曲

●弧形突出的方向指示本盘动向

(4)断层角砾岩、磨砾岩

●断层角砾:碎块较大,一般呈棱角状;泥质胶结,为断层角砾岩。

●断层磨砾:碎块较大,一般呈圆-半圆形;泥质胶结,为断层磨砾岩。根据碎块成分可判断断层切穿了那些地层及其断层的动向

(5)密集节理:进一步发展便成断裂;先成节理常控制断层的延伸方向。

8.节理

1. 定义:岩块发生破裂,但二侧无明显的位移。

2.节理的种类:

(1)按成因分:原生节理,次生节理

(2)按力学性质(构造节理):张节理、剪节理

3.共轭节理:材又称“X”节理;表现为互相切割。

地层接触关系

1.整合接触Conformity

(1.特征:新老层产状一致;岩性、古生物演化连续、渐变;无沉积间断。

(2.条件:盆地稳定地接受沉积(地层的形成与古气候、古化学环境、沉积物来源不同有关) 2.平行不整合Parallel Unconformity(假整合)

(1.特征: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但其间有沉积间断;岩性古生物演化发生突变。

(2.条件:地壳稳定上升,沉积物高出沉积基准面而遭剥蚀,然后地壳又稳定下降,接受沉积。

3.不整合接触Unconformity

1.特征:新老地层角度相交,有沉积间断,岩性、古生物演化突变,存在剥蚀面、风化壳、底砾岩。

2.条件:地壳运动强烈,老地层褶皱、破裂并遭风化、剥蚀,而后地壳下降接受沉积(不整合面总是与上复岩层产状一致)

四.侵入接触:侵入体与被侵入围岩的接触关系

五.侵入体的沉积接触:火成岩遭风化剥蚀后,其上又形成新的沉积岩。

第十章风化作用

一.物理风化

1.定义:地表岩石在外力(大气、水、生物)作用下发生的机械破碎作用或化学分解作用。

2.特征:●机械风化与破碎●不能改变化学成分,不会形成新矿物●温差大的沙漠、戈壁及干寒地区表现明显

3. 物理风化四方式

(1)热胀冷缩(2)冰劈作用(3)层裂(4)盐分结晶的撑裂作用

二.化学风化

1. 特征:

●不仅破坏岩石,而且使其化学成分变化、并形成新矿物。

●岩石在水、氧、二氧化碳作用下,产生化学分解。

●温湿的南方地区表现明显。

2. 化学风化五种方式

(1)溶解作用(2)水化作用(3)水解作用(4)碳酸化作用(5)氧化作用

三.生物风化:生物活动引起的岩石物理与化学变化

颜色深容易风化,颜色浅不容易风化

制约岩石风化性质与特征的因素

一.气候

二.地形

三.岩石性质

1.成分:单矿物岩石抗风化强,如石英,膨胀、收缩系数相同;

2.岩石的结构、构造:疏松的结构易风化; 坚硬的岩石抗风化力强(硅化带)。

3.节理发育情况

节理发育者易风化

抗风化能力不一的岩石共生在一起,则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突出,抗风化能力弱的凹入。风化作用的产物

一.风化产物的类型

a.碎屑:机械风化的碎块

b.溶解物质:Ka,Na,Ca,Mg

c.难溶物质:Fe,Al

二.残积物:岩石风化后残留原地的物质

三.风化壳为标志。

1.基岩上由风化产物组成的不连续的薄层叫风化壳。

2.典型特征:没有层理、底界起伏、结构松散,代表不整合面(造山事件结束)。

3.风化壳典型剖面:Ⅰ土壤(粘土、细小石英颗粒、植物的根)→Ⅱ残积物→Ⅲ半风化岩→

Ⅳ基岩

四.土壤

1.表土层

2.淀积层

3.母质层

电大考试期末工程地质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按滑动的力学性质,滑坡可分为(B牵引式滑坡和推动式滑坡)。 2.背斜表现为(B核部位老地层,两翼对称出现新地层)。 3.边坡应力重分布所形成的结构面属于(C次生结构面)。 4.变质岩的片理面属于(A原生结构面)。 5.标准贯入试验中,锤重为(A63.5Kg)。 6.采空区地表形可分为(B两种移动,三种变形)。 7.沉积岩的不整合接触面商常常形成底砾岩,与底砾岩岩性一直的岩层形成 时间(A较早)。 8.沉积岩特有的构造形式时(B层理构造)。 9.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可能是(A沉积接触)。 10.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有(D沉积接触和侵入接触)。 11.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主要有(D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 合接触)。 12.承压水的水头压力冲破基坑坑底这种工程地质现象成为(D基坑突涌)。 13.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静水压力的地下水是(C承压水)。 14.当承压含水层被断层切割,沿断层带可形成的泉是(A侵蚀泉)。 15.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处于中间的圈层 是(C地幔)。 16.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厚度最小的圈层 是(A地壳)。 17.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最里面的圈层是 (B地核)。 18.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最外的圈层是(A 地壳)。 19.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属于内圈的是(C地幔)。 20.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属于外圈的是(A大气圈)。 21.地下洞室位置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进洞山体、洞口位置、洞轴线 位置)。 22.地下洞室最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是(B围岩的稳定)。 23.地下水按赋存条件的分类可分为(A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24.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可分为(D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25.地下水对建筑结构材料腐蚀的种类分为(A结晶腐蚀、分解腐蚀、复合腐 蚀)。 26.地下水渗透破坏形式的流土破坏又可成为(D流沙)。 27.地下水渗透破坏形式的潜蚀破坏其实就是(C管涌)(。 28.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A下降)。 29.地下水引起渗透破坏的两种主要形式时(A流土和潜蚀)。 30.地质图上符号代表的意思是(B背斜)。 31.地质图上符号代表的意思是(C平移断层)。32.顶围原有的和新生的结构面相互会和交截构成的分离体在重力作用下与 围岩母体脱离,突然塌落而终至形成塌落拱,这种围岩破坏形式属于(A 顶围悬垂与塌顶)。 33.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时(A承受岩土和水压力)。 34.洞室开挖过程中,周壁岩石有时会骤然以爆炸形式呈透镜体碎片或突然弹 出或抛出,并发生类似设计的琵琶声响的现象称为(B岩爆)。 35.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A断层线)。 36.风的剥蚀作用包括(A吹扬作用和磨蚀作用)。 37.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结构面属于(C次生结构面)。 38.概括地讲,工程地质所研究的两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A区域稳定和地质 稳定)。 39.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地震烈度称为(C场地烈度)。 40.根据地表形值的大小和变形特征,自移动盆地中心到边缘,三个表变形不 包括(B弯曲区)。 41.根据地质成因,结构面可分为(D次生结构面、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 42.根据岩土的水理特性,砂土层与黏土层相比,其隔水性(A差)。 43.海洋的总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A70%)。 44.化学沉积物常形成于(C浅海带)。 45.黄土经冲刷、搬运、沉积等地质作用形成的夹有砂、砾石并具层理的黄色 土状沉积物称为(A黄土状土)。 46.回转钻探不适宜的土层是(A碎石土)。 47.积存并运动于岩土空隙中的水是(A地下水)。 48.节理按型城时的力学性质可以分为(A张节理和剪节理)。 49.可以确定岩层在空间位置的因素是(D走向、倾向、倾角)。 50.可以用来表示岩石抗冻性能指标的是(A强度损失率)。 51.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成为(A硬度)。 52.陆地的总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A29.2%). 53.埋藏在地表以下相邻两等水位线的高程与水平距离之比成为该距离段内 潜水的(A水力梯度)。 54.某地区今后一定时期内,一般场地条件下所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称为 (B基本烈度)。 55.某一地面以及地面各种建筑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称为(A地震烈度)。 56.逆断层即(A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57.泉的种类很多,其中由含水层被河流侵蚀切割形成的泉是(A侵蚀泉)。 58.软土不具有的特性是(A天然空隙比小于1)。 59.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且断层面倾角较陡的断层为(C逆断层)。 60.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为(A正断层)。 61.水平岩层的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是(A平行)。 62.随着距地表深度的不断加大,风化作用的程度(A越来越弱)。 63.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质胶结以后所形成的构造成为(A碎屑结构)。 64.天然地震按成成因可划分为(A激发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 震)。

2020年春国开网工程地质形考测试4答案

测试4 一、选择题(30分) 1.静载荷试验的装置包括() 正确答案是:承压板、加载装置和沉降观测装置 2.静力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形状宜选用() 正确答案是:圆形 3.静力触探仪按其传动系统可分为() 正确答案是:电动机械式静力触探仪、液压式静力触探仪和手摇轻型链式静力触探仪 4.下列关于静力触探试验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是:静力触探适用于含碎石、砾石的土层 5.下列关于静力触探的贯入机制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是:土力学可以从理论上解析圆锥探头与周围土体间的接触应力分布及相应的土体 6.一般根据锤击能量动力触探分为() 正确答案是:轻型、重型和超重型 7.动力触探试验可用来对土做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下列属于定量评价的是() 正确答案是:评定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或单桩承载力 8.下列关于标准贯入试验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是:标准贯入试验实质上仍属于静力触探类型之一 9.标准贯入试验不可用来() 正确答案是:检验碎石土的碎石含量 10.相比较而讲,利用大剪仪法进行现场大型直剪试验结果精度最差的土为() 正确答案是:碎石土 11.实地测绘法有三种,分别为() 正确答案是:路线法、布点法、追索法 12.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简称() 正确答案是:工程物探 13.保证取得不扰动土样的首要前提是() 正确答案是:合理的钻进方法 14.主要用来得出勘察工作量、勘察点位置等信息的工程地质图是( ) 正确答案是:工程地质勘察实际材料图

15.分区标志有两方面,分别为() 正确答案是:工程勘探方法和工程报告编制 二、判断题(20分) 1.所谓原位测试就是在土层原来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土体的天然结构、天然含水量以及天然应力状态下,测定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指标。( ) “对”。 2.静力触探的贯人机制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影响因素也比较少。( ) “错”。 3..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 ) “对”。 4.十字板剪切试验是快速测定饱和软载土层快剪强度的一种简易而可靠的原位测试方法。( ) “对”。 5.旁压试验适用于测定载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软质岩石和风化岩的承载力,旁压模量和应力应变关系等。( ) “对”。 6.工程地质勘察是指为研究、评价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所进行的地质测绘、勘探、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等工作的统称。( ) “对”。 7..可行性研究勘察工作对于大型工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的在于从总体上判定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能否适宜工程建设项目。( ) “对”。 8.在初步设计完成之后进行初步勘察,它是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的。( ) “对”。 9.详细勘察的主要手段以勘探、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为主,必要时可以补充一些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作。( ) “对”。

国家开放大学工程地质阶段性学习测验1答案

WURD格式 -- 度 国家开放大学工程地质阶段性学习测验 一、选择题30 分) ( 1. 工程地质条件即) ( 正确 A.工程活动的地质环 境 B.工程地质问题 C.地质结构和构造 D.地形地貌 正确答案是: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 2. 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 A.岩土的工程特性 B.地质作用 C.基础形式正确 D.水文地质条件 正确答案是:基础形式 3.地基稳定性问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分别是() A.强度和温度敏感性 B.强度和耐久性 C.变形和耐久性 D.强度和变形正确正确答案是: 强度和变形 题目 4 4. 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A. 区域工程地质 B. 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 C. 结构可靠度正确 D. 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方 法正确答案是:结构可靠

WURD格式 它包括两方面内容,1答案 5.下列关于工程地质相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在工程地质学中,对人类工程活动有影响的地质环境常用工程地质条件来描述 B.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条件、地质问题的学科 C.工程地质学是一门解决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D. 虽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但工程地质问题几乎相同正确 正确答案是:虽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但工程地质问题几乎相同 6.地球的内圈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 A. 地壳正确 B.地核 C.地幔 --1

WURD格式 --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是:地壳 7.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风化作用 B.变质作用正确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正确答案是:变质作用 8.岩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为() A.岩浆岩、石灰岩、变质岩 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正确 C.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 D.岩浆岩、石灰岩、沉积岩 正确答案是: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9.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以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 A. 碎屑结构正确 B. 斑状结构 C. 沉积结构 D. 碎裂结构 正确答案是:碎屑结构 10.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 A.刚度 B.硬度正确 C.强度 D.耐磨性 正确答案是:硬度 11.岩浆岩体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等统称为()A.岩浆岩结构

地质工程论文免费发表

地质工程论文免费发表 浅析工程地质 摘要: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工程地质专业在工 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 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 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下滑现象, 工程地质分析不够深入,有的甚至出现工程地质评价的结论性错误。今后十年,将有可能 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又一个事故高发期。工程地质对地球环境的保护要发挥重要作用。工程地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利水电勘察 一般来说,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 的科学。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 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 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 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 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 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 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 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规模工 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 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 建设与环境存在冲突,而且现在大学生虽多,但真正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因此我们要抓住 机遇,迎接挑战,正确处理工程地质环境人才机遇之间的关系,总之工程地质与人类 的生活密切相关。 一、崩塌的概念;崩塌是指陡峻斜坡的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崩塌经常发生在山区河流、河谷的陡峻山坡上,有时也发生在高 陡的边坡上。它来势迅猛,对道路交通可造成直接危害。在设计中应避免使用不合理的高 陡边坡,避免大挖大切。在施工中应清除坡面危石或采取坡面加固、调整水流等措施。 二、滑坡的概念; 滑坡的概念;滑坡是指斜坡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一定的软弱面或 华东带整体下滑的现象。西南地区云、贵、川、藏是我国滑坡分布的主要地区,其他地区 的山区、丘陵区、包括黄土高原,亦有不同类型的滑坡分布。

11.1《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111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工程地质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概括的讲,工程地质所研究的两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 ) A.区域稳定和地基稳定 B.区域稳定和基础稳定 C.基础稳定和结构稳定 D.地基稳定和基础稳定 2.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下列属于内圈的是( ) A.大气圈 B.水圈 C.地幔 D.生物圈 3.下列各项地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C.岩浆作用 D.沉积作用 4.岩浆岩的构造不包含( ) A.层面构造 B.流纹构造C.杏仁构造 D.气孔构造 5.压应力等于零时,岩石抵抗剪断强度称为岩石的( ) A.抗剪断强度 B.抗拉强度C.抗切强度 D.抗剪强度 6.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称为岩石的( ) A.吸水率 B.吸水系数C.饱水系数 D.饱水率 7.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主要有( ) A.沉积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B.侵入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C.风化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D.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8.下列有关岩层走向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 B.岩层的走向只有一个数值C.岩层的走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 D.岩层走向方位角与倾向方位角相差90 9.逆断层即( ) A.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B.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C.上盘水平左移,下盘水平右移的断层 D.上盘水平右移,下盘水平左移的断层10.岩石的风化可以分为( ) A.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B.物理风化、生物风化、水理风化 C.化学风化、水理风化、生物风化 D.物理风化、化学风化、水理风化 11.按赋存条件的分类,地下水可分为( ) A.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B.裂隙水、包气带水、岩溶水 C.潜水、孔隙水、包气带水 D.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12.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称为( ) A.地震烈度 B.场地烈度 C.基本烈度 D.设防烈度 13.采空区地表变形可分为( ) A.两种移动,两种变形 B.两种移动,三种变形 C.-种移动,三种变形 D.三种移动,一种变形

2020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工程地质》网上形考任务1试题与答案

工程地质形考作业1 一、选择题: 1.工程地质条件即() A: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 B;工程地质问题 C;地质结构和构造 D;地形地貌"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 A:岩土的工程特性 B;地质作用 C;基础形式 D;水文地质条件" 3.地基稳定性问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 A:强度和温度敏感性 B;强度和耐久性 C;变形和耐久性 D;强度和变形"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A:区域工程地质 B;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 C;结构可靠度 D;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方法" 5.下列关于工程地质相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在工程地质学中,对人类工程活动有影响的地质环境常用工程地质条件来描述 B;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条件、地质问题的学科 C;工程地质学是一门解决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D;虽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但工程地质问题几乎相同" 6.地球的内圈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 A:地壳 B;地核 C;地幔 D;不能确定" 7.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风化作用

B;变质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岩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为() A:岩浆岩、石灰岩、变质岩 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C;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 D;岩浆岩、石灰岩、沉积岩” 9.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以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 A:碎屑结构 B;斑状结构 C;沉积结构 D;碎裂结构" 10.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 A:刚度 B;硬度 C;强度 D;耐磨性” 11.岩浆岩体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所处的地质构造

工程地质学发展历史

介绍工程地质学发展历史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工程地质学的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学产生于地质学的发展和人类工程活动经验的积累中。17世纪以前,许多国家成功地建成了至今仍享有盛名的伟大建筑物,但人们在建筑实践中对地质环境的考虑,完全依赖于建筑者个人的感性认识。17世纪以后,由于产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出现并逐渐积累了关于地质环境对建筑物影响的文献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世界开始了大规模建设时期。1929年,奥地利的太沙基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工程地质学》;1937年苏联的萨瓦连斯基的《工程地质学》一书问世。50年代以来,工程地质学逐渐吸收了土力学、岩石力学和计算数学中的某些理论和方法,完善和发展了本身的内容和体系。在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基本上始自50年代。 3内容 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建设地区和建筑场地中的岩体、土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性质,控制这些性质的岩石和土的成分和结构,以及在自然条件和工程作用下这些性质的变化趋向;制定岩石和土的工程地质分类。 工程地质学要分析和预测在自然条件和工程建筑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和工程地质问题,例如:地震、滑坡、泥石流,以及诱发地震、地基沉陷、人工边坡和地下洞室围岩的变形,因破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大面积地面沉降、地下采矿引起的地表塌陷,及其发生的条件、过程、规模和机制,评价它们对工程建设和地质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研究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有效措施。 工程地质学还要研究工程地质条件的区域分布特征和规律,预测其在自然条件下和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变化,和可能发生的地质作用,评价其对工程建设的适宜性。 由于各类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和作用,及其所在空间范围内的环境不同,因而可能发生和必须研究的地质作用和工程地质问题往往各有侧重。据此,工程地质学又常分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学、道路工程地质学、采矿工程地质学、海港和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学等。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地质学方法、实验和测试方法、计算方法和模拟方法。 地质学方法即自然历史分析法,是运用地质学理论,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现象的空间分布,分析研究其产生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行定性的判断。它是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4实验和测试方法 包括为测定岩、土体特性参数的实验、对地应力的量级和方向的测试,以及对地质作用随时间延续而发展的监测。 计算方法,包括应用统计数学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理论或经验公式对已测得的有关数据,进行计算,以定量地评价工程地质问题。 模拟方法,可分为物理模拟(也称工程地质力学模拟)和数值模拟,它们是在通过地质研究,深入认识地质原型,查明各种边界条件,以及通过实验研究获得有关参数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物的实际作用,正确地抽象出工程地质模型,利用相似材料或各种数学方法,再现和预测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电子计算机在工程地质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使过去难以完成的复杂计算成为可能,而且能够对数据资料自动存储、检索和处理,甚至能够将专家们的智慧存储在计算机中,以备咨询和处理疑难问题。

工程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地质学》考试大纲 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约占30~40% 问答题(包括论述题)约占60~70% 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工程地质学基本概念及方法 考试内容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际意义,它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工程地质学发展历史、现状和研究前沿。 考试要求 1. 理解工程地质学的内涵及任务; 2. 掌握工程地质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例如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等; 3. 掌握工程地质学研究方法,针对各类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思路及基本方法; 4. 了解工程地质学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前沿。 二、活断层工程地质研究 考试内容 活断层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活断层鉴别及研究方法、活断层区建筑原则。 考试要求 1. 理解活断层的定义及其内涵; 2. 掌握活断层的基本特征; 3. 掌握活断层的鉴别方法; 4. 掌握活断层区建筑原则及防治对策; 5. 了解活断层工程地质评价理论及方法。 三、地震工程地质研究 考试内容 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基本特征、地震效应、场地条件对震害的影响、地震小区划、建筑抗震原则及措施 考试要求 1. 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地震的相关概念; 2. 掌握地震地质基本特征; 3. 掌握地震效应类型及相关概念; 4. 掌握振动破坏效应的评价方法;

5. 掌握砂土振动液化的机理、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及防护措施; 6. 掌握场地条件对震害的影响; 7. 掌握地震小区划的原理及方法; 8. 掌握地震区建筑抗震原则及措施; 9. 了解我国地震分布的规律; 10. 了解地震的成因理论与机制。 四、岩石风化工程地质研究 考试内容 岩石风化基本概念、影响岩石风化因素、风化壳及分带标志和方法、岩石风化防护措施考试要求 1. 掌握岩石风化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影响岩石风化因素; 3. 掌握风化壳垂直分带标志及方法; 4. 掌握岩石风化防护措施。 五、斜坡变形破坏工程地质研究 考试内容 基本概念、斜坡应力分布特征、斜坡变形破坏形式及机理、崩塌形成条件及基本特征、滑坡形态要素及分类、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斜坡变形破坏预测预报原理及防治措施考试要求 1. 理解斜坡的重应力分布特征,掌握影响斜坡应力分布的因素; 2. 理解斜坡的变形破坏的实质,掌握斜坡的变形破坏的基本形式; 3. 掌握崩塌形成条件及基本特征; 4. 掌握崩塌变形破坏的评价方法; 5. 掌握滑坡的形态要素及识别滑坡的方法; 6. 掌握滑坡分类依据及常用分类方案; 7. 掌握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 8. 掌握斜坡稳定性评价的基本方法,重点掌握刚体极限平衡法评价的思路及原理; 9. 掌握滑坡防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重点掌握具体防治措施的特点及防治针对性; 10. 了解滑坡空间预测、时间预报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思路。 六、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 考试内容 渗透变形概念及形式、产生渗透变形的基本条件、渗透变形预测、防治措施 考试要求 1. 理解渗透变形的基本概念,掌握影响渗透变形的基本形式; 2. 掌握产生渗透变形的基本条件及其影响规律; 3. 掌握渗透变形预测思路及评价方法; 4. 掌握渗透变形的防治原则及防治措施。 七、岩溶工程地质研究 考试内容 溶蚀机理、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岩溶渗漏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岩溶塌陷工程地质问题

最新电大土木工程本科2020--工程地质国开形考3答案

土木工程----工程地质作业形考3 1.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可分为() A. 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B. 裂隙水、包气带水、岩溶水 C. 潜水、孔隙水、包气带水 D. 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2.在潜水流向上,相邻两等水位线的高程与水平距离之比称为该距离段内潜水的() A. 水力梯度 B. 埋藏深度 C. 含水层厚度 D. 潜水水压 3.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静水压力的地下水是() A. 孔隙水 B. 潜水 C. 承压水 D. 包气带水 4.泉的种类很多,其中由含水层被河流侵蚀切割形成的泉是() A. 侵蚀泉 B. 接触泉

C. 断层泉 D. 溢出泉 5.地下水对建筑结构材料腐蚀的种类分为() A. 结晶腐蚀、分解腐蚀、复合腐蚀 B. 结晶腐蚀、分解腐蚀、冰冻腐蚀 C. 分解腐蚀、冰冻腐蚀、复合腐蚀 D. 结晶腐蚀、冰冻腐蚀、复合腐蚀 6.处于地表的岩石,由于温度变化的影响,在原地产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不形成新矿物的风化作用,称为() A. 化学风化 B. 生物风化 C. 冰冻风化 D. 物理风化 7.根据流动特点,地面流水可分为片流、洪流和河流三种类型,沿地面斜坡呈片状流动的水流,称为() A. 河流 B. 洪流 C. 片流 D. 不确定 8.河流的侵蚀作用是指() A. 河流将所携带的物质向下游方向搬运的过程 B. 水直接溶解岩石中矿物的作用

C. 河流搬运物从水中沉积下来的过程 D. 河水冲刷河床,使岩石发生破坏的作用 9.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者近期曾有过活动而不见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称为() A. 正断层 B. 逆断层 C. 活断层 D. 平断层 10.下列关于活断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对活断层基本特征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活动断的规律性 B. 活断层一般是沿已有断层产生错动,它常常发生在现代地应力场活跃的地方 C. 活断层破碎带中物质,—般坚固并胶结成块 D. 活断层穿切现代地表,往往造成地形突变 11.下列关于活断层对工程影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铁路、输水线路等线性工程必须跨越活断层时也应尽量避开主断层 B. 若工程必须在活断层附近布置,比较重大的建筑物放在断层的上盘较为妥善 C. 存在活断层的建筑场地需进行危险性分区评价 D. 建筑场地选择一般应避开活动断裂带,特别是重要的建筑物更不能跨越在活断层上

我国工程地质学的成就和发展

我国工程地质学的成就和发展 摘要:我国工程地质学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知之甚少到内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过程,成为一门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一套技术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工程建设与环境地质实际问题的应用科学。 关键词:工程地质学;成就;发展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质环境与工程建筑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地质问题,包括对工程建筑有影响的工程地质问题,和对地质环境有影响的环境地质问题。它的任务是为各类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以便从地质上保证工程建筑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使用方便、运行顺利。 我国工程地质学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知之甚少到内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过程,成为一门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一套技术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工程建设与环境地质实际问题的应用科学。 一、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工程地质的实践,积累了大量资料和一定的实际经验,学科进入独立发展阶段,各建设部门制定自己的勘察规范,以山区工程建设为主,对工程地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岩土测试技术提高,定量评价有所发展。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年代,各方面的建设蓬勃发展,工程地质在已往在基础上取得了重大发展。勘察质量提高,新的勘察规范制定,向着工程领域拓展,承担勘测、工程处理的系统列工作。新型、巨型工程向工程地质勘察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创立了自己的新的理论,引入有关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学术活动频繁。 二、工程地质勘察质量不断提高 工程地质的任务就在于为工程建筑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认识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建筑的位址选择和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国家规定的基建程序是:任何工程建设不进行勘察工作就不准设计,没有设计不准施工。这就赋予了工程地质重大而光荣的职责,避免了不顾地质条件是否适宜而盲目兴建工程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建筑位址的选择具有战略意义,起着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条件、避开不利条件的作用。位址选得好,不但能保证工程的安全,而且工程处理也较简单,经济上合理。我国的各类工程、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城乡建设、工业、国防、矿山、港口等建筑,尤其是大型建筑,都是先做了反复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才进行设计、施工、修建完成的,因而基本上没有因为地质问题而失败。

岩土工程勘察考试题

.. 绪论 一、基本概念 1、专门工程地质学 二、简述题 1、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 第一章工程地质勘察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基本概念 1)、工程地质条件 2)、工程地质问题 二、填空题 1、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可以理解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包 括、 、、 、、以及 等六个要素,其中 是最基本的要素。 2、工程地质勘察阶段按工民建可分为: (1)、(2)、(3)、(4)。 三、选择题 1、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可以理解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它包括六个要素。其中最基本的要素为以下哪个方面()。

A、地形地貌条件 B、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C、地质结构 D、水文地质条件 E、物理地质现象 F、天然建筑材料 2、以下各勘察方法中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最基本的勘察方法的是()。 A、工程地质测绘 B、工程地质物探及勘探 C、工程地质试验(室内、室外) D、工程地质长期观测 3、砾砂的颗粒级配应为以下哪种()。 A、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 B、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 C、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 D、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 4、卵石的颗粒级配应为以下哪种()。 A、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 B、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 C、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 D、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 5、中砂的颗粒级配应为以下哪种()。 A、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 B、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 C、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 D、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 四、问答题 1、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任务具体有哪些?

工程地质与水文期末考试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试卷代号:A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学年 路桥工程技术专业《工程地质与水文》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大气、水、水溶液的作用下,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改变或破坏岩石的性状并可形成次生矿物的作用称为()。 A.溶解作用B.化学风化作用C.水化作用D.水解作用 2、饱水带中的()是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是水文地质研究的重点。 A.重力水B.上层滞水C.潜水D.承压水 3、根据生物化石的出现情况,整个地质时期可以分为生物化石稀少的()和生物化石大量出现的显生宙。A.隐生宙B.新生代C.中生代D.古生代 4、被上、下层面限制的同一岩性的层状岩石称为(),包括沉积岩和一部分变质岩。A.断层B.岩层C.水平构造D.倾斜构造 5、河流将来自谷坡和河床的侵蚀产物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的作用称为。 A.托运作用B.悬运作用C.河流的搬运作用D.溶运作用 6、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及表面形态,一直都在进行演变和发展,促进地壳演变和发展的各种作用,统称为()。 A.构造作用B.地质作用C.风化作用D.沉积作用7、岩层在构造运动中受力产生一系列连续弯曲的永久变形称为()。 A.裂隙B.节理C.断层D.褶皱构造 8、构造活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如岩层褶曲、断层等,称为()。 A.岩体构造B.水平构造C.地质构造D.垂直构造 9、固体介质在长期静载荷作用下,应力或变形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称为()。 A.流变性B.蠕变C.松弛D.灾变 10、一般把岩体中存在的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特征的地质界面,包括物质分异面(层理、沉积间断面)和各种破裂面(节理、断层)以及软弱夹层等称为()。 A.破裂面B.开裂面C.结构面D.构造面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风化作用按性质可分为() A.物理风化作用B.化学风化作用 C.生物风化作用D.机械分化作用 2、物理风化作用是指由于温度变化、水的物态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岩石在原地发生机械性破坏的作用。常见的物理风化作用方式有()。 A.氧化作用B.温差风化C.冰劈作用D.盐类的结晶作用 3、河水及所携带的碎屑物在运动过程中对河谷的破坏作用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侵蚀作用包括()两种。 A.机械侵蚀B.化学溶蚀C.生物侵蚀D.机械剥蚀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工程地质形考作业一

工程地质形考作业一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工程地质形考作业一 选择题01. 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C) A.水文地质条件 B.岩土的工程特性 C.基础形式 D.地质作用 选择题02. 概括的讲,工程地质所研究的两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 A ) A.区域稳定和地基稳定 B.区域稳定和基础稳定 C.地基稳定和基础稳定 D.基础稳定和结构稳定 选择题03. 相比较来讲,下列各学科与工程地质学联系不大的是( B ) A.岩土工程 B.材料力学 C.水力学 D.土力学 选择题04. 下列关于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B.如何按地质规律办事,有效地改造地质环境,是工程地质学长期面临的任务 C.工程地质就是专门研究岩石工程性质的学科 D.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选择题05. 陆地的总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 A ) 选择题06. 地球的内圈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 C ) A.地核 B.地幔 C.地壳 D.不能确定 选择题07. 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 ) A.变质作用 B.沉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成岩作用 选择题08. 岩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为( C ) A.岩浆岩、石灰岩、沉积岩 B.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 C.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D.岩浆岩、石灰岩、变质岩 选择题09. 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 A ) A.硬度 B.强度 C.韧性 D.刚度 选择题10. 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是( D ) A.沉积岩 B.石灰岩 C.变质岩 D.岩浆岩 选择题11. 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以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 D ) A.沉积结构 B.斑状结构 C.碎裂结构 D.碎屑结构 选择题12. 压应力等于零时,岩石的抗剪断强度称为岩石的( A ) A.抗切强度 B.抗剪强度 C.抗拉强度 D.抗压强度 选择题13. 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称为岩石的( D ) A.饱水系数 B.饱水率 C.吸水系数 D.吸水率 选择题14. 岩石在轴向压力作用下,除产生纵向压缩外,还会产生横向膨胀,这种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称为( B ) A.弹性应变 B.泊松比 C.抗拉强度 D.变形模量 选择题15. 根据岩土的水理特性,砂土层与黏土层相比,其隔水性( C ) A.不能确定 B.相同 C.差 D.好 判断题01.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对 判断题02. 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两类。对 判断题03. 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错 判断题04. 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错 判断题05. 岩石的结构、构造对岩石的工程性质没有显著影响。错 判断题06. 岩石即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对 判断题07. 在改造地壳的过程中,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使得地壳表面趋于平缓。对 判断题08. 地壳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作上升和下降的运动称为水平运动。错 判断题09. 地壳中造岩矿物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盐。错

工程地质学基础重点

第一章1、概念工程地质学: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并保证这种制约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科学。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址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主要形式。 工程地质分析:是工程地质学一个重要分支,是分析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地质条件、力学机制及其发展演化规律,以使正确评价和有效防治其不良影响的一门学科。 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①定性研究②定量研究2、简述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主要部分):①影响工程活动的安 全②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③工程造价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制约(次要部分)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3、工程地质分析的内容包括哪些 ①区域稳定性问题②岩体稳定问题③与地下渗流相关的问题④与侵蚀淤积有关的工程问题第二章(重点)1、活断层:是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是近期(约10万年)曾 有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后一种情况可称为潜在活断层。 2、断层的作用表现:①它对岩体的稳定性和渗透性,地震活动和区域稳定有重大的影响。 ②它可能是地下水运动的良好通道和汇聚的场所,在规模较大的断层附近或断层发育地区常久贮存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石油。 3、板块构造理论? 4、断层要素:①断层面②断层线③断层带④断盘⑤断距 5、断层的野外识别方法:①地貌上的特征②地层特征③断层的伴生构造④水系 6、请简述断层的工程评价:①降低了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②跨越断裂构造带的建筑物③隧洞工程,通过断裂破碎带时易发生坍塌④可能发生新的移动,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 7、活断层的活动方式:①粘滑型②蠕滑型8活断层的鉴别标志:①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标志②历史地震及历史期地震错段标志③微地震测量及地形变

工程地质学专业词汇

英汉工程地质学专业词汇 (与双语教学讲义 Engineering Geology 配套使用) 黄 雨 选编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2009.10

编写说明 为了配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双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于2009年,从F. G. Bell所编著的Engineering Geology(Second edition 2007)及Tony Waltham所编著的Foundations of Engineering Geology(Second edition 2001)两本书中选编了与工程地质学关系较密切的部分专业词汇,以英汉对照的形式刊出,便于学生使用。以求对学生在双语教学课堂和课后学习时有所帮助。使用过程中若发现不当之处,欢迎多提批评和建议,以便及时补充更正。 编者 2009年10月

Cont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 Chapter 2 Rock Types and Stratigraphy .. (1) Chapter 3 Geological Structure (4) Chapter 4 Soil Engineering Properties and Classification (5) Chapter 5 Groundwater (7) Chapter 6 The main engineering geology problems in civil engineering (8) chapter 7 In-situ test (10) Chapter 8 Site investigation (10)

2019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110 课程代码:00472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土木工程;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讲,工程地质所研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A)。 A.区域稳定、地基稳定、斜坡边坡稳定、洞室稳定 B.区域稳定、基础稳定、斜坡边坡稳定、洞室稳定 C.基础稳定、结构稳定、斜坡边坡稳定、区域稳定 D.地基稳定、基础稳定、斜坡边坡稳定、区域稳定 2.在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可以改变固体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和地表形态的作用称为(A) A.地质作用 B.变质作用 C.成岩作用 D.沉积作用 3.下列关于造岩矿物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A.矿物的物理性质,决定了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 B.矿物的物理性质,是鉴别矿物的重要依据 C.矿物的形态是指矿物单体及同种矿物集合体的形态 D.鉴别矿物时,首先应找到矿物的新鲜面 4.沉积岩特有的构造形式是(B)。 A.流纹构造B.层理构造 C.片理构造 D.块状构造 5.岩石允许水通过的能力称为(A)。 A.岩石的透水性 B.岩石的抗冻性 C.岩石的软化性 D.岩石的吸水性 6.下列各项关于地质构造相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B)。 A.单斜构造往往是由褶曲的一翼,断层的一盘或者是局部地层不均匀的上升或下降所引起B.地质构造是地球外力的产物 C.水平构造主要分布于受地壳运动影响轻微的地区 D.单斜构造的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 7.下列有关岩层走向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 1

工程地质-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精选

工程地质新版作业-----1 一、选择题(30分) l.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C)。 A.岩土的工程特性 B.地质作用 C.基础形式 D.水文地质条件 2.概括的讲,工程地质所研究的两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 (A)。 A. 区域稳定和地基稳定 B.区域稳定和基础稳定 C. 基础稳定扣结构稳定 D.地基稳定和基础稳定 3.相比较来讲,下列各学科与工程地质学联系不大的是 (D) A.土力学 B.岩土工程 C.水力学 D.材料力学 4.下列关于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B.如何按地质规律办事,有效地政造地质环境,是工程地质学长期面临的任务 C.工程地质就是专门研究岩石工程性质的学科 D.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5.陆地的总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A)。 A.29.2% B.40.1% C.71.8% D.59.9% 6.地球的内圈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A )。 A.地壳 B.地核 C.地慢 D.不能确定 7.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B )。 A.风化作用 B.变质作用 C.成岩作用 D.沉积作用 8.岩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为(B )。 A.岩浆岩、石灰岩、变质岩 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C.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 D.岩浆岩、石灰岩、沉积岩 9.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A )。 A.硬度 B.强度 C.刚度 D.韧性 10.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是(D )。 A.沉积岩 B.变质岩 C.石灰岩 D.岩浆岩 11.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以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A )。 A.碎屑结构 B.斑状结构 C.沉积结构 D.碎裂结构 12.压应力等于零时,岩石的抗剪断强度称为岩石的(C )。 A.抗压强度 B.抗拉强度 C.抗切强度 D.抗剪强度 13.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称为岩石的(A); A.吸水率 B.吸水系数 C.饱水系数 D.饱水率 14.岩石在轴向压力作用下,除产生纵向压缩外,还会产生横向膨胀,这种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称为(A )。 A.泊松比 B.抗拉强度 C.变形模量 D.弹性应变 15.岩石的力学性质指岩石在各种静力、动力作用下所呈现的性质,主要包括(A )。 A.变形和强度 B.强度和重度 C.重度和变形 D.重度和刚度 二、判断题(20分) 1.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间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2.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两类。(√)。 3.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 4.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 5.岩石的结构、构造对岩石的工程性质没有显著影响(×)。 6.岩石是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7.在改造地壳的过程中,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使得地壳表面趋于平缓。(√)。 8.地壳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作上升和下降的运动称为水平运动。(×)。 9.地壳中造岩矿物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盐。(×)。 10.岩石的抗冻性可用岩石的强度损失率或岩石的重量损失率来表征。(√)。 三、简答题(40分) l.简述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 答: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手段及方法,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答: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及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作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3.岩石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岩石坚硬程度类型有哪些? 答:岩石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岩石的坚硬程度类型主要有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五类。 4.什么是地质作用?内、外地质作用是怎样改造地球的? 答:在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可以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和地表形态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地球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能(地球旋转能、重力能、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热能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它主要通过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来改造地球的; 外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如太阳的辐射能、日月的引力能等为主要能源在地表或地表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它主要通过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