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技术试题综合题10套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综合题10套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综合题10套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通常雄蛾的触角为丝状。()

2.昆虫任何一个虫态都具有四翅六足。()

3.高温重蒸效果良好。()

4.小蜂可进行孤雌生殖。()

5.水稻二化螟卵散产。()

6.蛾类幼虫都属于多足型。()

7.病毒为专性寄生物。()

8.线虫不属于植物病害的病原。()

9.细菌可直接侵入。()

10.单循环病害无再侵染。()

11.多数真菌病可经气流传播。()

12.非侵染性病毒主要由不良的环境因素引起。()

13.蚧类易引起煤烟病发生。()

14.检疫对象必须是气流传播病害()

15.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方法,如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其他有益生物治虫。()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内)

1.蝗虫的后足是:( )

①跳跃足②步行足

2.已经脱了三次皮的昆虫应是()龄?

① 3 ② 4

3.昆虫的食物的主要消化部位是( )

①前肠②中肠

4.防治蚜虫,宜用( )

①内吸药剂②胃毒剂

5.Bt乳剂属于( )制剂。

①真菌②细菌

6.( )是综合防治的基础。

①农业防治②化学防治

7.下列事实中可称为植物病害的是()。

①树木被风折断②叶片萎蔫

8.细菌以()方式进行繁殖。

①裂殖②产生孢子

9.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

①花叶②霉状物

10.植物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者的关系是()。

①两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②两者互相不影响,没有联系

三、综合分析:(共5分)

大型或中型,头下口式,单眼2—3个,触角线状,口器标准咀嚼式,前脑大而明显,中胸及后胸愈合。前翅皮革质,成覆翅,后翅膜质,作纸扇状褶叠,翅脉多是直的。后足跳跃式,产卵器发达,呈剑状(蟋蟀)、刀状(螽蜥)或齿状(蝗虫).常具听器,着生在前足胫节(蝼蛄、蟋蟀、螽蜥)或腹部第一节上(蝗虫),常有发音器,或以左右翅相摩擦(蟋蟀、螽蜥、蝼蛄)或以后足的突起刮擦翅而发音(如蝗虫)。这是什么目昆虫?

四、计算:(10分)

稻绿蝽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1℃,有效积温为80.8日度,越冬代成虫于4月20日开始产卵,当时产卵的平均气温为20℃,求第一代若虫卵孵期?

五、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昆虫纲的共同特性有哪些?

2.何谓植物检疫?确定检疫对象的依据是什么?

3.简述植物病原物的主要越冬、越夏场所。

六、试述题:(20分)试述植物病原物的主要传播方式。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种寄生物寄生于某一寄主时,它本身又被另一寄生物所寄生叫重寄生()

2. 咀嚼式口器害虫选择内吸剂防治,()

3. 刺吸式口器有上唇、喙、口针等。()

4. 蝴蝶对灯光表现正趋性()

5. 同翅目具有刺吸式口器;前翅质地均匀;后翅膜翅;不完全变态等特征。()

6. :鳞翅目昆虫具有刺吸式口器()

7. 真菌分为五个亚门()

8. 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病毒粒体的形状及大小。()

9.植物检疫目的在于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草传播蔓延。()

10.鞘翅目昆虫为不完全变态(或渐变态)()

11. 可以采用农业的、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或机械的防治措施,直接杀死大量害虫。()

12. 病毒病病征为菌脓。()

13植物抗病性即植物避免、阻止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降低损失程度的特性()

14. 地中海实蝇为检疫对象。()

15. 锈病为低等真菌病。()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内)

1. ()借口针能穿刺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①昆虫②线虫

2. ()是病毒病害的典型症状。

①变色和畸形②变色和腐烂

3. ()为专性寄生物。

①细菌②病毒

4生理病没有()

①病状②病征

5. 多数真菌病可经()气流传播。

①气流②土壤

6. 检疫对象必须是()传播病害

①气流②人为

7. 菟丝子为()寄生。

①全②半

8. ()品种不发病。

①耐病②免疫

9. 大螟为()蛾科昆虫

①夜②螟

10稻蓟马翅为()。

①缨翅②膜翅

三、综合分析:(共5分)

虹吸口器××目,四翅膜质鳞片多,

蝶舞花间蛾扑灯,幼虫多足害植物。

本目全世界已知10万种以上,国内记载约8000种

这是什么目昆虫?

四、计算:(10分)

稻绿蝽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1℃,有效积温为80.8日度,越冬代成虫于4月20日开始产卵,当时产卵的平均气温为20℃,求第一代若虫卵孵期。

五、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如何应用有效积温法则来控制昆虫的发育进度?

2. 简述植物健康栽培技术要点

3.、说明真菌、细菌、病毒的主要特点,它们在繁殖方式上有何不同?

六、试述题:(20分)

从口器、翅、变态几方面比较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昆虫分类的主要特征。。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蛾类幼虫都属于多足型。()

2.有机磷杀虫剂系神经系统毒剂。()

3.昆虫的迁移和扩散受气流影响大。()

4.蚜虫需高湿环境。()

5.种是昆虫分类的基本单位。()

6.铜绿丽金龟具有假死性。()

7.1年多代的昆虫才世代重叠。()

8.病原物的寄生性强,致病性也强。

9.植物病原细菌大多为杆状体。 ( )

10.在某一地区种植抗源类型不同的品种,可以减轻植物病害的流行。( )

11.单年流行病害无再次侵染。( )

12.对非持久性传毒媒介传播的病毒病,用药剂防治效果好。( )

13.由生物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传染性病害。( )

14.梨胶锈菌在梨树和桧柏上转主寄生,整个生活史中可产生五种类型的 ( )

15.白粉菌大都生长在寄主的表面,以产生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中吸收( )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内)

1.根据昆虫趋光性原理,可用( )诱集害虫。

①黑光灯②弧光灯

2.有机磷杀虫剂影响( )作用。

①神经系统②循环系统

3.已知某地一年的有效积温为k,某虫完成一代的有效积温为k1,则该虫在当地一年发生( )代。

①k/k1 ②k1/k

4.蝽的前翅为( )。

①鞘翅②半翅

5.昆虫的常见生殖方式有:( )

①两性生殖②多胚生殖

6.把病原物从开始侵入到与寄主建立初步寄生关系这一时期称()

①潜伏期②侵入期

7.症状变色和坏死最主要的区别是()

①细胞是否坏死②是否是全株性的

8真菌营养体的基本结构为()

①变形体②菌丝体

9 真菌有性孢子的形成过程分为(1)质配、(2)核配、(3)减数分裂三个阶段,其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①(1)(2)(3)②(3)(1)(2)

10 细菌主要的繁殖方式()

①有性繁殖②裂殖

三、综合分析:(共5分)

虫体细长,略扁,黑色、褐色或黄色。头略带后口式。口器圆锥形,为变形的咀嚼式(锉吸式)。能锉破植物的表皮而吮吸其汁液,有复眼和三个单眼(无翅的没有单眼)。触角6-9节,线状,略呈念珠状。翅狭长,边缘有很多长而整齐的缨状缘毛缨翅目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翅脉最多只有2条长的纵脉,翅不用时平行放置在身体上,能飞,但不常飞,足的末端有泡状的中垫,爪退化,因此也称泡角目,雌性腹部末节圆锥形,腹面有锯状产卵器。过渐变态。这是什么目昆虫?

四、计算:(10分)

在生物防治中,准备10天后进行赤眼蜂的释放,此时赤眼蜂刚进入蛹期,已知赤眼蜂蛹的C=12℃, K=110日度,试问应将赤眼蜂控制在什么温度下,才能按时出蜂?

五、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说明咀嚼式、刺吸式口器结构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2..指出植物病原真菌的五个亚门。

3.简述植物病原物的主要越冬、越夏场所。

六、试述题:(20分)试述人类活动对昆虫的影响。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头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

2. 虫龄即昆虫的蜕皮次数。()

3.温度对昆虫的发育速度影响尤为明显。()

4“.见虫就打药”符合综合防治的理论。()

5. 综合防治应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6.病毒主要通过微伤侵入植物。()

7.革兰氏染色是细菌分类、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8.多循环病害有再侵染。()

9.多数病毒病可经昆虫传播。()

10.中国菟丝子不为害植物。()

11. 完全变态分为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

12.多型现象指同一种昆虫,雌雄二性除第一特征(生殖器官)的差异外,在形态、大小、颜色等方面还存在差异。()

13昆虫对外界刺激物质如光、化学物质等刺激产生的不可克制的反应叫趋性。()

14. 昆虫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与其它生物联系在一起叫种群。()

15.病害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普遍而严重发生,对生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叫病害。()

)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内)

1. 蝗虫的中足为足。

①跳跃②步行

2.鳃角金龟子的触角为状。

①鳃叶②羽毛

3.蛾类的蛹都属于蛹。

①被②围

4成虫期对昆虫性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叫营养。

①补充②化学

5.叶蝉为变态。

①完全②不完全

6.寄生茶毛虫的绒茧蜂,又被金小蜂所寄生,叫寄生现象。

①单②重

7.利用捕食现象,瓢虫可控制虫

①.蚜②螟

8.在真菌孢子中,分生孢子属于性孢子。

①有②无

9. 在真菌孢子中,卵孢子属于性孢子。

①有②无

10法规防治又叫。

①植物检疫②农业防治

三、综合分析:(共5分)

体型有大有小,颜色变化很大,无论身体、翅、足都被有鳞片(体壁衍生物),组成不同颜色的斑纹,触角多节,线状、羽状或棒状。复眼发达,单眼2个或无。口器虹吸式。前后象均具有由中央翅脉围成的一大形翅室——中室。完全变态。这是什么目昆虫?

四、计算:(10分)

稻绿蝽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1℃,有效积温为80.8日度,越冬代成虫产卵时的平均气温为22℃,求第一代若虫卵孵期。

五、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

说明趋光性、.趋化性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2.指出植物病害的五类病状。

3.简述.植物病原的传播方式。

六、试述题:(20分)从口器、翅、变态几方面比较半翅目、膜翅目、双翅目昆虫分类的主要特征。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雌虫未经过与雄虫交配,产生出未受精的卵细胞,能正常孵化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叫卵胎生。()

2.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分为卵、幼虫(或若虫)、成虫3个发育阶段叫完全变态。()

3. 多数夜出性昆虫对灯光表现正趋性,对日光表现避光性。()

4.一种寄生物寄生于某一寄主时,它本身又被另一寄生物所寄生叫捕食。()

5.单循环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不仅有初侵染而且有多次再侵染。()

6. 病原物在感病部位构成的特征叫病征。()

7. 病害从寄主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周年循环叫病程。()

8. IPM就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9.食物链就是昆虫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与其它生物联系在一起. ()

10.线虫不为害植物。()

11. 蝴蝶分为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

12.飞虱同一种昆虫,雌雄二性除第一特征(生殖器官)的差异外,在形态、大小、颜色等方面还存在差异。()

13昆虫对外界刺激物质如光等刺激产生的不可克制的反应叫趋光性。()

14. 昆虫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与其它生物联系在一起叫种群。()

15.病害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普遍而严重发生,对生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叫病害流行。()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内)

1. 步行虫的中足为足。

①跳跃②步行

2.蛾的触角为状。

①鳃叶②羽毛

3.蝇类的蛹都属于蛹。

①被②围

4成虫期对昆虫性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叫营养。

①补充②性

5. 蜂为变态。

①完全②不完全

6.寄生茶毛虫的绒茧蜂,又被金小蜂所寄生,叫寄生现象。

①复②重

7.利用寄生现象,赤眼蜂可控制虫

①.蚜②螟

8.在真菌孢子中,游动孢子属于性孢子。

①无②有

9. 在真菌孢子中,担孢子属于性孢子。

①有②无

10植物检疫又叫。

①法规防治②农业防治

三、综合分析:(共5分)

包括各种蜂和蚂蚁,雌虫都有发达的产卵器,多数成针状,或有刺螯能力。翅两对,膜质。前翅大,后翅小,后翅前缘有翅钩列和前翅相连。复眼大,单眼3个。触角一般雄虫12节,雌虫13节。线状、锤状或弯曲成膝状。口器咀嚼式或咀唧式。腹部第一腹节并入胸部,成为胸部的一部分,称为并胸腹节,第二节常缩小成“腰”,称为腹柄。末端数节常缩入,可见6—7腹节。完全变态。这是什么目昆虫?

四、计算:(10分)

稻绿蝽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1℃,有效积温为80.8日度,越冬代成虫产卵时的平均气温为18℃,求第一代若虫卵孵期。

五、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

举例说明食物链

2.指出植物病害的六类病征。

3.简述昆虫年生活史概念、主要内容。

六、试述题:(20分)

试述.植物病害的诊断步骤。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了解昆虫的多型现象可帮我们正确区分昆虫的种类和性别。()

2.从卵孵化出的幼虫称为第一龄幼虫。()

3.一个世代就是一个年生活史。()

4.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组成的基本单位()

5昆虫发生特点是种类多、群体数量大和分布广。()

6.在鳞翅目的蛾类中。通常是雌蛾分泌性外激素。()

7. 蝴蝶幼虫属于寡足型幼虫。()

8.植物、病原和环境条件成为构成植物病害并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

9.菌核具有贮藏养分和度过不良环境条件的功能。。()

10.所有线虫都危害植物,简称植物线虫。()

11.在各类病原物中,细菌主要靠风雨传播。()

12.只要存在致病力强的病原物,就会使植物病害流行。()

13.蚜虫易引起煤烟病发生。()

14.检疫对象必须是人为传播病害()

15.生物防治不包括以菌治虫()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内)

1.昆虫成虫的前翅着生在()。

①前胸②中胸

2.蝶类昆虫的口器属()

①虹吸式②锉吸式

3.多足型幼虫是()。

①只有胸足②胸腹足都有

4.已经脱了三次皮的昆虫应是()龄?

①3 ②4

5.细菌是()细胞生物

①单②多

6.可以从植物自然孔口侵入的病原物有()。

①真菌、细菌、病毒②真菌、细菌

7.构成植物病害并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是()。

①植物、侵染性病原和非侵染性病原②植物、病原和环境条件

8.植物病原细菌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①正确②错误

9.植物病害的病征类型有()。

①花叶②霉状物

10.只要存在致病力强的病原物,就会使植物病害流行。

①错误②正确

三、综合分析:(共5分)

成虫只有一对前翅、膜质,翅脉简单。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口器刺吸式(蚊)或舐吸式(蝇)、复眼大,占头的大部分(往往两眼相接)。前胸、后胸小,中胸发达,跗节5—5—5,产卵器能收缩,幼虫根据头部发达程度,分为全头型(蚊)、半头型(虻)、无头型(蝇)。全变态

这是什么目昆虫?

四、计算:(10分)

稻绿蝽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1℃,有效积温为80.8日度,越冬代成虫于4月20日开始产卵,当时产卵的平均气温为16℃,求第一代若虫卵孵期。

五、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叫昆虫的变态?其主要类型有哪些?各经历哪些虫态?

2.何谓植物检疫?请任意列举一种检疫对象?

3.试举例比较多循环病害和单循环病害的流行学特点

六、试述题:(20分)试述有效积温法则在预测和防治害虫中如何应用?

1.小地老虎等雄蛾触角为羽毛状,雌蛾则为丝状()

2.金龟子和一些鳞翅目的幼虫为刺吸式口器:()3.蝼蛄前足为开掘足()

4. 蝽蟓类的前翅为半鞘翅()

5周期性的孤雌生殖情况,即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迁而交替进行,蚜虫在这种情况上最明显。()

6.寄生蜂在它幼虫的寄主体内产卵()

7. 金龟子、叩头虫的幼虫等为多足型。()

8.根结线虫主要危害植物的叶部。()

9.小麦叶锈病在病部产生黄褐色粉状物是病状。。()

10.病原菌需在两个关系较远的寄主上完成其生活史的,称为转主寄生()

11.在各类病原物中,病毒主要靠风雨传播。()

12白粉菌引起禾本科植物白粉病。()

13.蚜虫易引起煤烟病发生。()

14.检疫对象必须是昆虫传播病害()

15.生物防治不包括细菌治虫()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内)

1.昆虫纲属于()。

①脊椎动物门②节肢动物门

2.胃毒剂农药对()口器的害虫有效

①咀嚼式②刺吸式

3.寡足型幼虫是()。

①只有胸足②胸腹足都有

4.蝶类昆虫的口器属()。

①咀嚼式②虹吸式

5.一个典型的子囊菌,一般可产生()个子囊孢子。

①1 ②8

6.、有些微生物可寄生于病原菌,这种现象称()

①重寄生现象②半寄主现象

7.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病原,因为它是()。

①原核生物②分子生物。

8.真菌的有性孢子是()等。

①子囊孢子②游动孢子

9.树木被风折断可称为()。

①植物病害②暴风损害

10.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

①变色②粉状物

三、综合分析:(共5分)

小、中、大均有,体壁较硬,身体向下扁平,不用是放在头胸腹面,后口式,刺吸式口器。由下唇延伸而来,分节。从头端伸出,不用时放在头胸腹面。前翅基部革质,端部有翅脉,因而叫半翅,前胸背板发达,中胸有发达的小盾片,此为分类的主要依据,触角丝状,腹节均为3节,单眼时有时无。生物学特性:不全变态。这是什么目昆虫?

四、计算:(10分)

某种蛾已盛发,准备5天后进行赤眼蜂的释放,此时赤眼蜂刚进入蛹期,已知赤眼蜂蛹的C=12℃, K=110日度,试问应将赤眼蜂控制在什么温度下,才能按时出蜂?

五、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人类活动对昆虫的影响。

2.说明真菌的有性孢子类型。

3.试举例说明影响昆虫的环境因子

六、试述题:(20分)试述植物健康栽培技术要领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能取食一个科或个别近似科的若干种植物的昆虫,其食性为寡食性;。.()

2. 大多数昆虫在胚胎发育完成后, 其幼虫就要破卵壳而出, 这个现象称为孵化。()

3. 蝗虫无单眼()

4. 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过程, 统称为羽化。()

5. 昆虫是植物病害的传播媒介。()

6. 绝大多数病原物的传播靠主动传播。。()

7. 垂直抗性不稳定不持久。()

8. 加强植物检疫,对控制人为传播病害有重要意义。()

9. 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的途径主要有伤口、自然孔口2种。()

10苏芸金杆菌是真菌制剂。()

11. 蝇分为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

12. 性二形指同一种昆虫,雌雄二性第一特征(生殖器官)的差异。()

13昆虫对外界刺激物质如化学物质等刺激产生的不可克制的反应叫趋化性。()

14. 昆虫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与其它生物联系在一起叫昆虫生物。()

15.病害普遍而严重发生,对生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叫病害流行。()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内)

1.( )是研究昆虫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①昆虫生态学②昆虫分类学

2. 趾钩为( )昆虫所特有的结构。

①鳞翅目②膜翅目

3. 鳞翅目昆虫的蛹都属于( )蛹。

①被②围

4成虫期对昆虫( )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叫补充营养。

①生长②性

5. 螟虫为 ( )变态。

①完全②不完全

6. 植物病毒的完整组分组成是( )。

①核酸+蛋白质②蛋白质

7. 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是( )

①. 生物因素②非生物因素

8.在真菌孢子中,接合孢子属于( ) 性孢子。

①无②有

9. 在真菌孢子中,分生孢子属于( )性孢子。

①有②无

10植物检疫又叫( )。

①法规防治②农业防治

三、综合分析:(共5分)

刺吸式口器,后口式,从头的后方伸出,喙3节,少数1、2节。触角短,鬃状或线状。单眼2—3个。前翅质地均匀,膜质或革质,休息时常在背上呈屋脊状放置,跗节1—3节,多数种类有蜡腺。繁殖方式多样,繁殖能力强,个别种类幼虫期特长,会传染植物病毒病;多型,均为植食性,且喜欢集中于植物柔嫩部分取食。不完全变态。这是什么目昆虫?

四、计算:(10分)

稻绿蝽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1℃,有效积温为80.8日度,越冬代成虫于4月20日开始产卵,当时产卵的平均气温为24℃,求第一代若虫卵孵期。

五、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说明鳞翅目昆虫目的主要分类特征。

2.说明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的概念、过程。

3.简述微生物治虫的途径。

六、试述题:(20分)

试述.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与病害防治的关系。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了解昆虫的多型现象可帮我们正确区分昆虫的种类。.()

2. 第一次蜕皮的幼虫称为第一龄幼虫。()

3. 盲蝽有单眼()

4. 多胚生殖是指多个卵内可产生两个以上的多个胚胎,并能发育成为正常的新个体。()

5. 昆虫是植物病害的传播媒介。()

6. 昆虫昌盛的原因之一是昆虫繁殖力強。。()

7. 一个年生活史就是一个世代。()

8. 在种类繁多的昆虫中,种间差异有时是极其细微的。()

9. 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的途径主要有伤口、自然孔口和直接侵入3种()

10.真菌的繁殖体一般是菌丝体。()

11. 植物病毒都可以由种子传播。。()

12. 植物营养过量也可使植物表现出各种病状。()

13植物病原真菌的无性生殖在植物生长季节的病害发生中起作用。()

14. 半知菌是真菌()

15. 非生物性原因不能使植物发生病害。()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内)

1.蟋蟀、螽蜥、蝼蛄为( )翅目昆虫

①同②直

2. 昆虫成虫的体躯分( )个体节。

①3 ②2

3. 二化螟昆虫的蛹都属于( )蛹。

①被②围

4成虫期对昆虫( )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叫补充营养。

①生长②性

5.蝗虫为 ( )变态。

①完全②不完全

6. 蛾蝶类昆虫蛹的触角、足和翅紧贴于蛹体,不能自由活动,称为( )蛹。。

①被②围

7. ( )是刺吸式口器,防治它应该选用内吸性药剂。

①. .蝗虫②蚜虫

8. 下列事实中可称为植物病害的是()。

①树木枝干上长出可以食用的真菌②叶片变色

9.真菌以()方式进行繁殖

①产生孢子②裂殖

10植物病害的病征类型有()。。

①黄化②锈状物

三、综合分析:(共5分)

体壁坚硬,前翅角质化,合拢时盖在胸腹背面,二翅在背中线上相遇,称为鞘翅,其名称由此而来。这些结构在保护身体免受不良气候影响,机械伤害和天敌的袭击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也是其能够适应生活环境而成为昆虫中最昌盛的一支的主要原因。口器一般咀嚼式,触角10节或11节,形状变化很大,除线状外,有的是锯状、锤状、膝状或鳃叶状等,无单眼,在发达的前胸后面,常露出三角形的中胸小盾片,跗节5节或4节,极少数3节。腹部末后数节常退化,缩在体内,可见腹节常在10节以下。成虫大多具有趋光性,且几乎所有种类都有伪死性,当其受到惊扰时,不是立即飞走或爬开,而是把触角和足缩起,跌落在地上,过一会才爬走。幼虫一般狭长,头部发达,较坚硬。口器咀嚼式。蛹为裸蛹,触角、翅、足的芽体露在外面,化蛹在荫蔽场所或茧中,卵呈卵圆形或圆球形。完全变态。这是什么目昆虫?

四、计算:(10分)

某种蛾已盛发,准备6天后进行赤眼蜂的释放,此时赤眼蜂刚进入蛹期,已知赤眼蜂蛹的C=12℃, K=110日度,试问应将赤眼蜂控制在什么温度下,才能按时出蜂?

五、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说明同翅目昆虫目的主要分类特征。

2.说明植物抗虫性机制。

3..简述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内容及环节。

六、试述题:(20分)

试述.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主要因素与病害防治的关系。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田间可根据植物被害状来辨别害虫类别。()

2. 咀嚼式口器害虫选择胃毒剂防治,()

3. 昆虫的食性就是昆虫取食的习性()

4. 鉴别寄主指用来鉴别某一病毒(或其它病原生物)或其株系(菌系、生理小种)的具有特定反应的植物。()

5. 刺吸式口器害虫选择内吸剂防治。()

6. 鞭毛菌亚门霜霉属,孢囊梗二叉状分支,引起十字花科霜霉病。()

7. 蜜蜂、甲壳虫、蝴蝶和蛾类属于经历有变化过程的不完全变态类型昆虫。()

8. I利用电镜观察病毒粒体的形状及大小。()

9. 趋光性就是昆虫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与其它生物联系在一起.

10.线虫不为害植物。()

11. 飞虱分为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

12. 病毒病病征明显()

13植物细菌病原,革兰氏染色多呈阳性。()

14. 蓟马口器为刺吸式.()

15. 霜霉病为低等真菌病。()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内)

1. 线虫借()能穿刺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①口器②口针

2. 变色和畸形是()病害的典型症状。

①病毒②真菌

3. 病毒为()寄生物。

①兼性②专性

4()病没有病征

①生理②细菌

5. 多数()病可经气流传播。

①病毒②真菌

6. 检疫对象必须是()传播病害

①人为②气流

7. 菟丝子为()寄生。

①全②半

8. ()品种不发病。

①耐病②免疫

9. 大螟为()蛾科昆虫

①夜②螟

10稻蓟马翅为()。

①缨翅②膜翅

三、综合分析:(共5分)

形态特点:头下口式,很活动。口器咀嚼式,触角细长,线状,念珠状或棒状。单眼3个或无。前胸通常短小,翅2对,前后翅都是膜质,大小和形状都很相似。翅脉状密而多,呈网状,在边缘多分叉,少数种类翅脉少而简单,跗节5节,爪2个。完全变态,卵多数为长卵形。幼虫有3对发达的胸足,行动活泼,跗节只一节,口器的外形是咀嚼式,但其上颚和下颚左右各合成尖锐的长管,用来咬住俘虏而吮吸其液体,蛹为裸蛹,有丝质的茧。本目最常见的种类是吃各种小虫(捕食蚜虫、介壳虫、蚁类)的种类。

这是什么目昆虫?

四、计算:(10分)

某种蛾已盛发,准备7天后进行赤眼蜂的释放,此时赤眼蜂刚进入蛹期,已知赤眼蜂蛹的C=12℃, K=110日度,试问应将赤眼蜂控制在什么温度下,才能按时出蜂?

五、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

非侵染性病害有哪几点特征可帮助诊断其病因?

2. 说明鞘翅目昆虫目的主要分类特征。

3.简述如何应用有效积温法则来预测昆虫的发生期?

六、试述题:(20分)

从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栽培管理四个方面来论述植物病害的流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