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95514ccd81c758f5f61f67ae.png)
化学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C 12 H 1 0 16第I卷选择题(共40分,请将答案填在机读卡上)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选个项符合题意,每小題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A.油脂 B.塑料 C. 纤维素 D. 淀粉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C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A.醛基的结构简式—COH B.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C.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 D. 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4.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A.蔗糖水解产物仅有葡萄糖B.淀粉、纤维素最终水解产物均为单糖C.酯在强碱作用下水解生成对应的酸和醇D.溴乙烷在NaOH的醇溶液中水解生成乙烯5.实验室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A.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B.向a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C.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D.反应结束后用分液的方法分离b试管中的混合液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乙烯B. 油分馏可以获得多种芳香烃C. 石油的裂化和裂解都属于物理变化D.天然气、沼气都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7.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DA.鸡蛋清溶液滴入浓硝酸微热有黄色沉淀生成B.采用多次盐析和溶解,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C.用稀释后的福尔马林浸泡种子会使蛋白质变性D.蛋白质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髙分子化合物8.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不合理的是 BA.用a趁热过滤提纯苯甲酸B.用b制备并检验乙烯C.用c除去溴苯中的苯D.用d分离硝基苯与水9.是一种有机烯醚,可以用烃A通过下列路线制得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分子式为C4H4OB.A的结构简式是CH2=CHCH2CH3B.A和B都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D. 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卤代、水解、消去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A. 甲苯和环己烯都能使酸性髙锰酸钾溶液褪色B.用银氨溶液可以鉴别乙醛和葡萄糖溶液C.甲醛和乙二醇都可作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E.丙烷和2-甲基丙烷的一氯代物均为两种11.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
北京四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后有答案

北京四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①天然气 ②煤 ③氢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⑦风能A. ①③⑤⑥B. ③⑤⑥⑦C. ③⑤⑦D. ①⑤⑥⑦ 2. 反应()()()()g H g CO g O H g CO 222+=+在727℃达到平衡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K 值发生变化的是A. 将压强减小至原来的一半B. 将反应温度升高至1200KC. 添加催化剂D. 增大水蒸气的浓度3. 常温下()+H c 最小的是 A. 0=pH 的溶液B. 42104.0SO H L mol -⋅ C. 15.0-⋅Lmol HClD. COOH CH L mol 3100.1-⋅4.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O H 22-++OH O H 3B. S H 2-++HS HC. NaHS-++HS NaD. OH HCO 23+--++232CO O H 5. 已知反应()()()1226.1842-⋅-==+molkJ H g HCl g Cl g H △,则反应()()g H g H C l 221=()g Cl 221+的△H 为 A. 16.184-⋅+mol kJ B. 13.92-⋅-mol kJ C. 12.369-⋅-mol kJD. 13.92-⋅+mol kJ6. 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 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B. 金属护拦表面涂漆 C. 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 地下钢管连接镁块7. 下图为一原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如果将Cu 电极改为Zn Fe ,电极依然作负极B. 盐桥中阴离子由右向左移动C. 原电池工作时,Zn 电极流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D. 原电池工作时,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4CuSO 溶液蓝色变深8. 25℃时,在等体积的①0=pH 的42SO H 溶液,②L mol /05.0的()2OH Ba 溶液,③10=pH 的S Na 2溶液,④5=pH 的34NO NH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91010:10:10:1B. ()()89105:105:5:1⨯⨯C. 91010:10:20:1 D. 9410:10:10:19. 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molX 1气体和molY 2气体,发生如下反应:()()g Y g X 2+()g Z 2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C. 容器内X 、Y 、Z 的浓度之比是1:2:2D. 单位时间消耗molX 1.0同时生成molZ 2.0 10. 室温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2.0-⋅L mol 的3NaHCO 溶液中:()()()()+--+>>>H c OH c HCO c Na c 3B. 将等体积、等pH 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等pH 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的水多C. 向氨水中逐滴滴入盐酸至溶液7=pH ,则混合液中:()()-+=Cl c NH c 4D. 13=pH 的NaOH 溶液与1=pH 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7>pH 11. 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324Fe SO Cl Na 、、、 B. 由水电离的()11210--+⋅=L mol Hc 的溶液:--++Br Cl Cu K 、、、2C. 在1=pH 的溶液中:--++Cl NO K NH 、、、34D. 有-3NO 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Br Fe Ba NH 、、、22412.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13. 化学反应32223NH H N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 ()()()l NH g H g N 32223=+ ()12-⋅--=mol kJ c b a H △B. ()()()g NH g H g N 32223=+ ()12-⋅-=mol kJ a b H △C.()()()l NH g H g N 3222321=+ △()1-⋅-+=mol kJ a c b HD.()()()g NH g H g N 3222321=+ ()1-⋅+=mol kJ b a H △14. 实验:①11.0-⋅Lmol 3AgNO 溶液和NaCl L mol 11.0-⋅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 ,过滤得到滤液b 和白色沉淀c ;②向滤液b 中滴加KI L mol 11.0-⋅溶液,出现浑浊; ③向沉淀c 中滴加KI L mol 11.0-⋅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北京四中2013-201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测验 化学

参考答案1.A 2.C 3.D 4.C 5.C 6.A 7.B 8.B 9.D 10.C 11.D 12.C 13.B 14.B 15.C 16.C 17.B 18.C 19.B 20.D 21.D 22.A 23.B 24.B25.(1)①乙醇 c 、a 、b②出现砖红色沉淀③取1~2 mL 的10%的NaOH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4~6滴2%的CuSO 4溶液,振荡(2)①向烧杯中加入78.5℃以上的热水做水浴。
②C 2H 5OH Cu 250C 350C︒︒CH 3CH+H 2↑;I 中,空气中O 2先将Cu 氧化为CuO ,生成的H 2和Cu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断消耗,平衡右移。
(3)同系物试剂1为NaHSO 3饱和溶液,操作1为过滤。
操作2为萃取,操作3为蒸馏。
26.(1)C 7H 10O 5(2) (3)(4)消去反应27.(1) (2)CH 2—CH 2+NaOH ∆−−−→乙醇CH =CH 2+NaBr+H 2O(3)a 、c(4)加成、消去 (5)(6)CH 2=C —CH 2OH ;CH 3—CH =CH —CH 2OH ;CH 2=CH —CH 2—CH 3 28.(1)加成,羟基。
(2) , (3)氧化反应,CH 2—OH+O 2Cu∆−−→CHO+2H 2O (4)CHO+4Ag(NH 3)2OH ∆−−→4Ag ↓+COONH 4+6NH 3+2H 2O(5)a ,b ,c29.(1)2—丁烯(2)氯原子,碳碳双键 O CHO COONH 4 CHO CH 2—OH H 2C ——CH 2O CH 3 OHC =C CH 3 H H 3 COOH Br Br Br C =COH COOH OH HO +Br 2OH COOH CH HO Br Br — OH COOH OH HO +NaOH +H 2O OH COONa OH HO(3)ClCH 2=CH 2—CH 2—CH 2Cl+2NaOH ∆−−−→乙醇CH 2=CH —CH =CH 2+2NaCl+2H 2O (4)消去反应(5)CH 2=CH —C =CH 2 (6) CH 3 HC C H 3CH 2 CH 2 + CH CH CHO CHO。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pdf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高 二 化 学 2014年4月 (测试时间: 90 分钟) ( ) C.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D.生物质能来源于太阳能 2.下列环境污染与其产生的原因不相关的是 ( ) BCD环 境 污 染 白色污染雾霾臭氧空洞酸雨产生原因生活污水的排放汽车尾气的排放氟利昂的使用煤的直接燃烧 3.对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A(g)+B(g) C(s)+2D(g)①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②A气体和B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④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可以说明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②③.③④ C.①③ D.①④ 4pH=2的醋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c(CH3COOH)=0.01mol·L-1 B.c(H+)=c(CH3COO-) C.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pH=4 D.加入醋酸钠固体,可抑制醋酸的电离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 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 下列操作会促进H2O的电离,且使溶液pH>7的是A.将纯水加热到90 B.向水中加少量NaOH溶液 C.向水中加少量Na2CO3溶液D.向水中加少量FeCl3溶液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 B.100mL 1mol·L-1氨水中,含有OH- 离子数0.1 NA C.100mL 2 mol·L-1碳酸钠溶液中,离子数为0.NA D.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充入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正确的是 A.铁与反应?2Fe+H+===Fe3++H2↑ B. 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NH4++OH-=NH3↑+H2O 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 Al3++ 3OH- Al(OH)3↓ D. 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HCO3- +H+=CO2 ↑+H2O .下列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少 B.由A转化为B时ΔH=+119 kJ·mol-1可知B比A稳定 C.ΔH < 0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一定能够自发进行到底 D.在101 kPa时,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则H2在101 kPa时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对于常温下pH为1的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1 mL稀释至100 mL后,pH等于2 B.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为13的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C.该溶液中电离出的c(H+)与水电离出的c(H+)之比为10-12 D.该溶液中.,石灰中存在下列平衡:Ca(OH)2(s)Ca2+(aq)2OH-(aq),当向一定 量的石灰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c(Ca2+)增大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溶液的pH增大.溶液中Ca2+离子数目减少.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其主反应在并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2SO3(g) H=-197 kJ/mol。
北京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后有答案

北京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Cl-35.5 Br-8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2分,总分40分)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A .软脂酸和硬脂酸B .乙苯和间二甲苯C .葡萄糖和蔗糖D .丁烷和环丁烷2.下列烷烃进行一氯取代后,只能生成两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是3.下列各组有机物的化学式,均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 C 6H 12O 6和C 12H 22O 11B .C 6H 6和C 8H 10C .CH 2O 和C 2H 4O 2D . C 3H 8和CH 2O 2 4.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 .苯酚能跟NaOH 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 溶液反应B .一溴乙烷能发生消去反应反应,一溴甲烷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 .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5.下列反应属于消去反应的是A .HOCH 2CH 2CH 2CH 2CH 2OH ∆−−−→浓硫酸+H 2OB .—NO 2+3Fe+6HCl →—NH 2+3FeCl 2+2H 2OC .—OH −−−−→一定条件D .HOCH 2CH 2CH 2OH 25P OΔ−−−→H 2C=CH —CH 2OH+H 2O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B.用水就可以区分甘油、苯和溴乙烷C.将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蒸馏,不能得到无水乙醇D.检验用电石制备的气体,应先通入CuSO4溶液,再通入酸性KMnO4溶液7.4.6g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g CO2和5.4g H2O。
北京市四中201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化学试卷(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 分,请将答案填在机读卡上)一、选择题:每题只有 1 个选项吻合题意,每题 2 分,共40 分。
....1.在必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以下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不可表示反应以..A S 3B g2C gD g 已达均衡状态的是A .混杂气体的压强B .混杂气体的密度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 .物质A的质量2.同样温度、同样浓度下的 6 种盐溶液,其 pH 由小到大的以以下图,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物质可能分别为A . NH 4ClNH 42 SO4 C H3 C O O N a B. NH42SO4N H4 C l C H3 C O O N a C. NH42SO4N H4 C l NaOH D. CH 3COOH N H4 C l NH 4 2 SO4 3.室温下,有 2 种溶液①L 1NH3H2O ②L 1 NH 3 Cl ,以下操作可以使 2种溶液中 c NH 4都增大的是A .加入少量 H2 O B.加入少量NaOh固体C.通入少量HCl气体D.高升温度4.某温度下,对可逆反应:2X g Y g Z g W s H0 的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加入少量W ,逆反应速度增大B.高升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C.压强不变,充入与反应系统不反应的N 2,反应速率减小;体积不变,充入N 2,反应速度不变D .均衡后加入X ,上述反应的H 增大5.向 CR3 COONa 稀溶液中加入(或通入)少量X 物质,其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变化以下表所示(溶液温度不变),则 X 可能为:微粒H OH CH 3COO CH 3 COOH物质的量浓度增大减小减小增大A .氢氧化钠B.氯化氢C.蒸馏水 D . CH3 COOH 6.下表中是各组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温度,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 2速率最快的是19.常温下,有①Na 2CO3溶液;②NaHCO溶液;③氨水;④NH 4 Cl 溶液各25mL ,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 L 1。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含答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高 二 化 学 2013. 4(测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Si 28 I 12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强电解质的是 A .NH 4Cl 、CH 3COOH 、H 2S B .HBr 、HCI 、BaSO 4 C .NaOH 、Ca(OH)2、NH 3·H 2O D .HClO 、NaF 、Ba(OH )22. 下列各式中,属于水解方程式的是A .HCO 3- +OH - = H 2O + CO 32-B .NH 3 + H + = NH 4+C .NH 3·H 2O NH 4+ + OH -D .HCO 3- + H 2O H 2CO 3 + OH -3.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 (H +)=1×10-13mol·L -1,该溶液可能是①二氧化硫水溶液 ②氯化铵水溶液 ③硝酸钠水溶液 ④氢氧化钠水溶液A .①④B .①②C .②③D .③④4。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B 加热C 通入HCl 气体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5。
在配制Fe 2(SO 4)3溶液时,为了防止水解,常常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 .NaOHB .KClC .H 2SO 4D .CH 3COOH6。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 2+3H 22NH 3,在2L 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 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
7g,则反应速率为班级: 姓名: 成绩: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A、V(H2)=0。
03mol/(L·min)B、V(N2)=0.02mol/(L·min)C、V(NH3)=0.17mol/(L·min)D、V(NH3)=0。
2024学年北京市北京第四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北京市北京第四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 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已知(异丙烯苯)+2H 一定条件(异丙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异丙烯苯的化学式为910C HB .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C .可用酸性4KMnO 溶液鉴别异丙烯苯和异丙苯D .异丙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2、以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6g 冰(图甲)中含共价键数目为4N AB .12g 金刚石(图乙)中含有σ键数目为4N AC .44g 干冰(图丙)中含有N A 个晶胞结构单元D .12g 石墨(图丁)中含π键数目3N A3、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 .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和乙醛使溴水褪色C .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 .乙酸乙酯的水解和乙烯制聚乙烯4、A 、B 、C 、D 、E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B 、C 、D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A 元素的某种同位素原子没有中子,D 元素的原子序数是C 的2倍,E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B>C>EB.D、E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D.D、E分别和C形成的化合物,均可能使溴水或品红溶液褪色5、人造空气(氧气与氦气的混合气)可用于减轻某些病痛或供深水潜水员使用。
标准状况下,5.6 L“人造空气”的质量是2.4 g,其中氧气与氦气的质量比是( )A.1∶1B.2∶1C.1∶4D.2∶36、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烯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5N AB.1 mol NaHSO4中的阳离子数为2N AC.通常状况下,1 mol NO和0.5 molO2在密闭容器中混合,生成NO2分子数为N AD.制取漂白粉时,标准状况下22.4 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7、下列有关N A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 mol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3N AB.25℃时,pH=11的氨水中含有的OH-数目为0.001N AC.标准状况下,22.4 LHCl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8N AD.64 9 SO2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生成的SO3数目为N A8、25℃时,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中,c(CH3COOH)、c(CH3COO -)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四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Br —80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油可由石油分馏和石油的催化裂化获得B. 重结晶时冷却结晶的温度越低越好C. 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 乙二醇比乙醇的沸点低 2. 下列变化中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A. 苯与溴水混合,水层褪色 B.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 甲苯制三硝基甲苯D. 苯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六氯环己烷3. 下列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烯和聚乙烯都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鉴别苯、甲苯和裂化汽油C. 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己二烯和甲苯D. 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5. 下列各烃与氢气完全加成后,能生成2,3,3—三甲基戊烷的是 A. 333CH CCH(CH )C(CH )≡ B. 2322CH CHC(CH )CH CH == C. 23232CH CHC(CH )CH(CH )= D. 3333(CH )CC(CH )CHCH =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2.9 g 乙基(-C 2H 5)含有的电子数为1.8 N A 个 B. 乙炔与苯的实验式均为CHC. 向混有苯酚的苯中加入金属Na 有无色气体生成D. 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分析 7. 可用溴水鉴别且都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的物质组合是A. B.C. 乙醇和甘油D. C2H4和C2H28. L—多巴是治疗帕金森氏症的药物。
关于L—多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其分子式为C9H11O4NB. 核磁共振氢谱上共有8个峰C. 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 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9.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 苯中含有苯酚杂质:加入溴水,过滤B. 溴乙烷中含有乙醇:加入浓氢溴酸,加热C. 乙炔中含有硫化氢杂质:通入氯水中,洗气D. 乙烯中含有乙醇杂质:通入水中,洗气10. 下列实验用酸性KMnO4溶液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区别甲烷和乙烷B. 检验乙烯中的二氧化硫C. 区别苯和甲苯D. 检验CH2=C(CH3)CHO中含碳碳双键11. 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16H18O9B. 能与NaOH溶液反应C. 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D. 0.1mol绿原酸最多与含0.6mol Br2的浓溴水反应12. 合成某吸水性树脂的单体是丙烯酸钠(CH2=CHCOONa),下列关于丙烯酸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溶液呈碱性B. 经加聚反应得树脂C. 存在顺反异构D.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3. 线型弹性材料“丁苯吡橡胶”的结构简式如下:其单体可能是:正确的组合是A. ②③⑥B. ②③⑤C. ①②⑥D. ②④⑥14. 将烷烃、烯烃按体积比为5:1混合,混合气体是相同状况下等质量H 2体积的1/16,则混合气体的组成为A. 甲烷、乙烯B. 乙烷、丙烯C. 丁烷、丁烯D. 甲烷、丁烯 15.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实验室制乙炔:22222CaC 2H O Ca(OH)C H +→+↑B. 丁二烯的1,4-加成:22222H C CHCH CH Cl CH ClCH CHCH Cl ==+→=C. 向苯酚钠溶液中加入少量CO 2:D. 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32322CH CHO 2Cu(OH)NaOH CH COONa Cu O 3H O ∆++−−→+↓+17.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 苯酚能跟NaOH 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 溶液反应 B. 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 甲苯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甲烷和苯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D. 苯与硝酸在50~60℃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30℃就能发生取代反应18.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苯、浓溴水和铁粉反应制取溴苯 B. 乙醇与浓硫酸加热140℃制取乙烯 C. 用浓溴水来检验污水样品中是否有苯酚D. 将溴乙烷、氢氧化钠和水的混合液加热,再加入AgNO 3溶液,检验Br -19. 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A. 均不存在顺反异构体B. 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均为7种C. 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D. 可以用金属钠和银氨溶液进行鉴别21. 对羟基扁桃酸是农药、药物、香料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上述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可达到100%B.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对羟基扁桃酸应该有6个吸收峰C. 对羟基扁桃酸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D. 上述反应属于取代反应22. 下列关于洛哌丁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能发生消去反应B.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 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D. 能与新制Cu(OH)2发生氧化反应23. 丁子香酚可做香味剂,萨罗可做消毒剂,二者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萨罗的分子式为C13H10O3B. 丁子香酚与浓溴水只发生取代反应C. 萨罗和丁子香酚均能发生氧化反应D. 丁子香酚和萨罗均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24. 一定量的甲烷点燃后生成的CO2、CO和H2O的混和气体的质量为48 g,将此混和气体缓慢地通过无水氯化钙固体后,氯化钙的质量增加25.2 g,由此可推断混和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A. 0.5 molB. 0.2 molC. 1.0 molD. 0.6 mol第Ⅱ卷(共52分)25. (12分)下图中,甲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甲的沸点为78.5℃,其蒸气与H2的相对密度是23。
将温度控制在400℃以下,按要求完成实验。
(1)在通入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实验Ⅰ。
①甲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加入药品后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
a. 打开活塞b. 用鼓气球不断鼓入空气c. 点燃酒精灯给铜丝加热Cu(OH)混合,加热至沸腾,实验现象为②实验结束,取试管中的溶液与新制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OH),③现用10%的NaOH溶液和2%的CuSO4溶液,制取本实验所用试剂新制2请简述实验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停止通入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实验Ⅱ。
①关闭活塞,为使甲持续进入反应管中,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蒸气进入反应管后,在铜做催化剂及250~350℃条件下发生可逆的化学反应,在试管中收集到了与实验Ⅰ相同的产物,并有可燃性气体单质放出。
该反应揭示了甲催化氧化的本质。
写出实验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结合该化学方程式简要说明实验Ⅰ中所通空气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丁醇和甲的关系是___________(同位素、同系物或同分异构体),现有含少量NaHSO(饱和)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为纯化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①R-CHO+3RCH(OH)SO SO Na ;②沸点:乙醚34℃,1-丁醇118℃,并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33试剂1为___________,操作1为___________,操作2为___________,操作3为___________。
26. (6分)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Tamiflu)的原料之一。
莽草酸是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A的结构简式如下:(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
(2)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得到B(B的结构简式为),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27. (12分)烃A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用质谱法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
下图是以A为原料合成药物中间体E和I的路线。
(R、R’表示烃基或氢原子)(1)A中官能团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的分子式为C4H8O。
下列关于E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能与金属钠反应b. 分子中4个碳原子一定共平面c. 一定条件下,能与浓氢溴酸反应d. 与CH2=CHCH2OCH2CH3互为同系物(4)G→H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I的分子式为C4H6O2,有顺反异构,其顺式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6)写出与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顺反异构,不考虑—OH连在双键碳上的结构)。
28. (11分)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
用乙烯合成C和E的过程如下:(1)乙烯转化为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B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
(2)在D、E的分子中,都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E为五元环状化合物。
则D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3)C只有一种官能团,B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有关B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写序号)___________。
a. 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1 mol B最多能与2 mol Na反应d. 能发生消去反应制得乙烯29. (11分)以烯烃为原料,合成某些高聚物的路线如下:(1)CH3CH=CHCH3的名称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