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归精,精归化”理论与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探讨-刘潺潺,杨景锋
中药及天然药物对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一)

中药及天然药物对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一)【关键词】中药2型糖尿病是由于绝对或相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占糖尿病病人的90%以上。
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是关键环节,胰岛素抵抗主要是指胰岛素作用的受体前、受体及受体后缺陷,使胰岛素介导下的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的能力降低,同时肝糖原生成增加,表现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
当前临床常用的磺尿类、双胍类等口服降糖药虽从不同机制上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难以有效地控制其并发症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甚至具有严重的肝肾毒副作用。
近年来众多研究提示,中药及天然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特点,并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1中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1.1数味单药对改善糖尿病抵抗的实验研究众多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黄连素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效果,并能改善糖耐量,降低血中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含量。
高从容等用高脂饮食建立IR大鼠模型,用黄连素与二甲双胍作对照实验,发现黄连素能明显改善高脂饮食大鼠的IR,与二甲双胍作用相似,并能使IR大鼠肝糖元合成增加,但对FPG、胰岛素、及肌肉中的TG无明显改善,提示黄连素是通过葡萄糖的非氧化途径改善IR,而非通过改善脂代谢及继发于血糖和胰岛素浓度的改善实现的〔1〕。
王桂珍等研究也证实,月见草油每天23mg/100g 灌胃,连续30d,可使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具有严重的IR)的稳态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而稳态葡萄糖浓度无明显改变,提示该药能提高体内葡萄糖的利用,改善糖尿病大鼠的IR〔2〕。
中药及天然药物对胰岛素抵抗改善的机制是多方面的。
尹义存等对高脂饮食诱发IR大鼠,用水飞蓟宾灌胃治疗3周,也可使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组织糖原含量增加,提示水飞蓟宾也可改善高脂饮食大鼠的IR,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糖原合成有关〔3〕。
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郭俊杰;吕蕾;郭鹏云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09(7)5
【摘要】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胰岛素执行其正常生物作用的效应不足,表现为外周组织尤其是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
IR既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贯穿于2型糖尿病全过程,也是高血压、血脂异常、腹型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共同病理基础。
近年来随着IR研究的日益深入,中医药改善IR已成为糖尿病研究领域的热点。
【总页数】2页(P588-589)
【作者】郭俊杰;吕蕾;郭鹏云
【作者单位】山西省中医院;山西省中医院;山西省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R255.4
【相关文献】
1.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J], 韦少玲;肖燕爽
2.中医药防治胰岛素抵抗综合症的研究进展 [J], 李玉荣;杨玉山;杨晓南;董川;杨迪
3.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及思路探讨 [J], 邝秀英;朱章志
4.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J], 韦少玲;肖燕爽
5.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J], 姜雯;梁晓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王粹芳;秦文浩;钱桐荪【期刊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年(卷),期】2003(11)2【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IR)、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方法对63例T2DM患者(男35例,女28例)以及正常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用放免法测定雌二醇(E2)和睾酮(T),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INS,计算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进行比较. 结果 T2DM患者存在性激素紊乱.女性DM组E2与INS、IR呈负相关(分别是r=-0.38,P<0.05,r=-0.42,P<0.05),与ISI呈正相关(r=0.53,P<0.01);T与INS、IR呈正相关(分别是r=0.48,P<0.01;r=0.74,P<0.01);与ISI呈负相关(r=-0.77,P<0.01).男性DM组,E2与INS呈正相关(r=0.36,P<0.05);T与INS、IR呈负相关(分别是r=-0.37, P<0.05;r=-0.47,P<0.01),与ISI呈正相关,(r=0.52, P<0.01). 结论 T2DM患者存在性激素紊乱,且与INS、IR、ISI相关,T是男性DM的保护激素,E2是女性DM的保护激素.【总页数】3页(P100-102)【作者】王粹芳;秦文浩;钱桐荪【作者单位】226001,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26001,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26001,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相关文献】1.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内源性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J], 陈红梅;邝建;傅晓莹;韩锋;裴剑浩;杨华章2.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关系 [J], 黄继良;施锦仁;赵瑞芝;张欣然;王东华3.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 [J], 田小平;徐宁;何浩明;黄海波;徐凤英;庄慧琴;苏彩女4.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J], 唐灵;梁志清5.胰岛素抵抗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性激素水平关系 [J], 卜翠柳;黄晓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irisin与chemerin在非肥胖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张曙晴;李洪彬;张骆军;王峥骅【期刊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31)002【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情况,了解葡萄糖毒性对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7例T2DM患者,按HbA1c水平分为4组,即A组(HbA1c≤7%),B组(7%<HbA1c≤9%),C组(9%<HbA1c≤11%)和D组(HbA1c>11%),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PG),HbA1c及精氨酸刺激前后各时点的胰岛素(INS).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评价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用精氨酸刺激后血糖校正胰岛素增值(△INS/FPG)评估第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各组T2DM患者FP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633~106.154,P值均<0.01),且与HbA1c呈正相关(r=0.627,P<0.01);HOMA-β和△INS/FPG均表现为A组、B组分别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6~16.255,P值均<0.05),但C组与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61,2.756,P值均>0.05);A组HOMA-IR与C组、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36,8.524,P值均<0.05);精氨酸刺激后胰岛素分泌不足检出率在HbA1c>9%时明显升高.结论胰岛β细胞功能的判断受长期糖毒性的干扰,故将T2DM患者的HbA1c控制在9%以下进行胰岛素分泌功能评估及精氨酸刺激试验,能较为准确地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总页数】4页(P108-111)【作者】张曙晴;李洪彬;张骆军;王峥骅【作者单位】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南通226002;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南通226002;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南通226002;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南通226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R446.112【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患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水平和胰岛素抵抗与尿白蛋白的关系 [J], 许娜;马竞轩;郭淑芹;张云良;王翯;白广芹;常文龙;李杰2.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J], 胡娟玉;李礼3.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J], 何双涛;刘军;周连华4.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胰岛素分泌关系的分析 [J], 韦旻5.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J], 周密;周健;陆俊茜;唐峻岭;包玉倩;贾伟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郁淼;张莉;秦兵;胡道军【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106例T2DM患者为观察组,选择10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受检者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FFA、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根据血糖控制水平将T2DM患者分为控制良好组(n=56)和控制不良组(n=50),比较2组患者FFA及HOMA-IR水平.分析T2DM患者血清FFA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BMI、FPG、FFA、HbA1c、TC、TG、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患者FFA及HOMA-IR水平均显著高于控制良好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清FFA与HOMA-IR水平呈正相关性(r=0.621,P<0.05).结论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关系密切,且可以反映患者血糖控制水平.%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free fatty acids (FFA)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R)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Methods Totally 106T2DM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and 106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Body mass index(BMI),FPG,FFA,HbAlc,TG,TC and HOMA-IR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According to the blood glucose level,the T2DM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ood control group (n =56) and bad control group (n=50),and the FFA and HOMA-IR were compared two groups.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FFA and HOMA-IR in patients with T2DM was analyzed.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BMI,FPG,FFA,HbA1 C,TC,TG andHOMA-I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FFA and HOMA-IR in bad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good control group (P < 0.05).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erum FF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HOMA-IR level in T2DM patients (r =0.621,P < 0.05).Conclusion Serum free fatty acids level is closely related to insulin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T2DM,which can reflect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level.【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8(022)007【总页数】3页(P120-122)【关键词】2型糖尿病;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抵抗;相关性【作者】郁淼;张莉;秦兵;胡道军【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检验科,上海,20215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检验科,上海,20215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检验科,上海,20215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检验科,上海,202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 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治疗探究概况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治疗探究概况【摘要】本文就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中医药治疗概况进行研究探析,许多单味中药和复方均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其实质是多环节、多层次、多途径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医药治疗;概况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44-01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核心问题,在发病中起关键作用[1]。
西医在防治胰岛素抵抗虽有很多有效新药相继出现,但其毒副作用、耐药性严重影响其长期使用。
中医学尚无对应病证探讨,但近年中医从辨病与辩证的角度对其进行诊治,许多单味中药和复方均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取得了良好作用。
1 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病因病机不外本虚、标实两个方面。
本虚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脾虚、肾虚,而标实主要是痰湿、瘀血、毒邪。
痰湿、瘀血、毒邪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痰湿、瘀血、毒邪三者之间密切相关,痰湿、瘀血蕴久可化毒,从而形成痰瘀毒相互交杂的病理状况。
有人曾复制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通过检测相关指标,进行聚类分析,认为与中医痰浊、瘀血、内毒证有关[2]。
因此,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在辨证的基础上配合相应的药物,从而在治疗胰岛素抵抗上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疗特色,可望取得更好的疗效。
2 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治疗研究2.1 单味药研究在单味药的研究方面,对高脂饮食诱发的胰岛素抵抗大鼠,临床实验研究表明:于丽萍等[3]采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法评价不同剂量卷柏对IR大鼠模型Ins敏感性的影响,发现高剂量组Ins敏感性指标M值有明显改善,低剂量组虽能促进Ins的分泌,但无降低血糖作用,高低剂量组对血压均无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组卷柏对IR有明显改善作用。
鲁瑾等[4]采用预先灌服黄芪煎剂1周,可使TNF-α所致IR大鼠的IAI的K值明显升高,高Ins血症及降低的组织糖原得以改善,并降低具拮抗Ins作用的GC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提示黄芪对外源性TNF-α所致IR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中拮抗激素水平和增加组织糖原合成有关。
2型糖尿病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2型糖尿病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马静静;逄曙光;王聪聪;李静;赵鑫【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12(032)005【摘要】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2型糖尿病(T2DM)以及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4例T2DM患者和74例正常人,检测身高、体重、血压、GGT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两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性,并分析IR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经Pearson相关分析,体重指数(BMI)、SBP、DBP、空腹血糖(FPG)、空腹C 肽、尿酸(UA)、GGT、甘油三酯(TG)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呈正相关,其中GGT与IRI显著相关(r=0.369,P<0.01),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压、BMI、GGT与IR密切相关.结论在排除其他肝病的影响因素后,GGT可以作为IR的独立预测指标,GGT有可能成为T2DM发生危险因素的预测指标.【总页数】2页(P933-934)【作者】马静静;逄曙光;王聪聪;李静;赵鑫【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J], 商书霞;宋光耀;刘晓耕;岳珂;郭丽;张建华;李玲2.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J], 吴晗;黄淑玉3.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J], 张玉海; 方团育; 陈开宁; 全会标4.网膜素-1、内脂素、谷氨酰转肽酶与2型糖尿病患者CIMT的相关性 [J], 王楠;朱红涛;刘晓燕5.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 齐迅捷;张耀庭;段丽;张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第17卷 第4期 2015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7 No. 4 Apr .,2015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多样化,临床表现也日趋复杂化,但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
目前国内外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2型糖尿病(T2DM)发生和进展的驱动因素,并贯穿于T2DM 全过程。
研究显示约25%的正常人群存在胰岛素抵抗,糖耐量低减(IGT)人群75%存在胰岛素抵抗,而T2DM 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为85%左右[1]。
肥胖患者往往也伴有胰岛素抵抗。
从临床观察可知[2],与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肥胖是IR 的重要致病因子,减轻体重能改善IR,说明肥胖与IR 有关。
笔者试图基于“气归精,精归化”理论,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病因病机及治法,以期同道的指评。
1 肥胖与IR1.1 IR 的主要原因胰岛素抵抗可以被定义为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敏感。
即一定量的胰岛素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所产生的生物效应低于正常[3]。
胰岛素抵抗的成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包括遗传性(基因缺陷)和获得性(环境因素)两个方面[1]。
遗传性胰岛素抵抗往往受到多种基因的调控,多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
获得性因素是指继发性胰岛素抵抗,包括胰岛素受体抗体、某些升糖激素、胰岛淀粉样多肽、慢性高血糖、高血脂毒性、生活方式西方化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如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最主要的原因[4]。
另外氧化应激主要通过激发细胞内的炎症信号传导途径和C-Jun 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通路,干扰了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的信号传导,最终减弱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导致IR [5]。
近年研究显示,导致IR 的炎症因子主要有IL-6、TNF-α及CRP 等,炎症因子通过内分泌或旁分泌的途径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激酶活性,导致IR [6]。
1.2 肥胖的病理机制与IR肥胖是体内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和/或脂肪细胞的体积异常增大[7]。
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失常可引起脂肪组织的过多堆积,继而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8]。
在肥胖个体中,多个环节如炎症、脂肪因子分泌异常、高FFA 血症及骨骼肌、肝脏的脂质异位沉积等可干预胰岛素信号的转导,参与IR 的发生,从而使肥胖患者更易于发生代谢“气归精,精归化”理论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探讨刘潺潺,指导:杨景锋(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摘 要: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常伴有糖脂代谢紊乱,其发生、发展及转归与脾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则气归精,精归化失常,形成了脾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的病机。
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同时兼顾活血、化痰浊、通络,以期从早期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气;精;味;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肥胖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5) 04- 0113- 03收稿日期:2014-09-20基金项目: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项目(13-LC062)作者简介:刘潺潺(1986-),女,山东枣庄人,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方辨治糖尿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通讯作者:杨景锋(1970-),男,陕西蓝田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经方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
E-mail:yangjingfeng1970@。
“Gas to fine,to Explore the Essence of Domestication”Theory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LIU Chanchan,Advisor:YANG Jingfeng(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 712046,Shaanxi,China)Abstract:Often associated with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s of insulin resistance of type 2 diabetes,its occurrence,development and prognosis of the most closely relationship with the spleen,the spleen is gas go fine,fine domestication arrhythmia,formed for the spleen deficiency,phlegm and blood stasis pathogenesis underlying. Treatment with Spleen Qi,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both phlegm,Tongluo,in order to improve insulin resistance from the early,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s correction,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development.Key words:gas;extract;flavor;type 2 diabetes;insulin resistance;obesity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5.04.039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7卷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9],例如游离脂肪酸(FFA)的分泌增多,FFA通过降低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抑制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降低胰岛素的生物效应,同时高FFA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并能协同降低胰岛素内源性清除,使胰岛素水平更高,加重高胰岛素血症,同时胰岛素抵抗因子分泌增多和胰岛素敏感因子分泌减少[7],更进一步促进了胰岛素抵抗的形成。
肥胖时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发生显著变化,不但保护性因子脂联素(Adiponectin)分泌显著减少,还过多分泌瘦素(Leptin)、抵抗素(Resistin)、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protein4,RBP4)等,参与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10]。
有资料表明:在2型糖尿病临床发病前10年即可出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持续于整个2型糖尿病病程[11]。
研究表明[12]约2/3~3/4的糖尿病患者,有严重肥胖既往史或肥胖所致的长期脂质过剩既往史,这些都是2型糖尿病最强的危险因素。
2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精气归化理论中医没有“糖尿病”的概念,更没有“胰岛素抵抗”的概念。
有关糖尿病的中医文献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称之为“消渴”“肺消”“鬲消”“消中”[3]。
《素问·腹中论》曰:“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
”在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发病过程中出现的“糖脂毒性”类似于中医学的病理产物“痰浊、瘀血”。
至于消渴的成因,古人认为其原因之一是因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可致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而致。
如《内经》中就有很明确的告诫:“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就是说五脏的生长要摄取五味饮食的营养,但作为人体藏精之“宫”的五脏,同样也能被摄入的五味所伤。
五味属阴,太过则耗伤五脏之正气,导致五脏虚损,变生百疾。
正如《灵枢·五变》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胰岛素作为人体内降糖激素,是属于精微物质范畴,当胰岛素发生抵抗时,本该发挥的生物效应有所降低,这种功能的外在表现就大打折扣,精微物质堆积,耗气伤阴,气愈虚,形也愈虚,表现为虚胖。
而形虚,气血精微运化受阻,导致堆积,形成了恶性循环。
又《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因为“味归形”,五味属阴由地所化生,饮食五味入于中州脾胃,则化生精血,充养人体四肢形体,但过食五味,太过则为害,导致膏脂堆积,过而不用,如外界之垃圾堆积反而耗伤形体,形成了一种相对过剩的假象,即痰湿体质。
“形归气”,凡人的肉眼能清晰看见的各种具有形状的物体,都是气的“有形”存在,都是其聚合凝积而成的[13],所以形的失常也必然会伤气。
例如形体枯槁,形属阴,气属阳,形枯即阴虚,阴阳互根互用,则气一定是在被消耗。
形体肥胖,痰浊聚而成形,则气必然受到壅滞。
因为“气归精”,饮食水谷,通过胃的腐熟,化生精津,分布于身体各部,成为各脏之精气,精与气有相联关系,气聚则生精,精化则成气,二而一,一而二[14]。
所以气的异常,会伤及人体之精,如气过极化热或耗散,会消耗所藏之精;气不足或被寒邪凝滞,会妨碍精的生成与转化,所以说“气伤精”。
精的异常会妨碍整体的气化自然是不言而喻了的。
肥人多湿多痰,膏粱厚味积聚于体内易化火,壮火食气,痰浊之邪阻碍体内精气正常运行,日久将成瘀成虚。
因而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病人多伴有气虚,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虚运化体内津液等精微物质的功能失常,则形成内湿,湿聚成痰,气虚无力摄血和推动血液的运行,就会出现瘀血。
这样就形成了脾气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的病因,即表现于外的是一种形体相对过剩的假象,脾气绝对不足是其的本质。
根据祖国医学理论,人体的葡萄糖、血脂当作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属于中医学精气津液的范畴,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类经图翼》有“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也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当患者的“生”“制”平衡遭到破坏,则出现血糖、血脂异常,有人把高血糖、脂质异常等状态的病理现象称为“糖毒性”“脂毒性”,相当于中医学的病理产物“痰浊”“瘀血”,它们造成的病理性损害将伴随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全过程[15]。
气无形而游弋于全身,精有形而布散于人体五脏六腑,气属于阳,而精属于阴,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即精气在体内也是一个阴阳平衡态。
然而气有余便是火势必伤津耗液,体内的阴津物质就相对不足,相反的精华物质在体内太过,消耗人体一身之正气,人体的精微物质是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化生而来,先天来自于父母,而后天则来自于饮食水谷,经脾气布散,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分布于全身,五味太过,伤及形体,这样人体的阴阳平衡被打破将导致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