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淋巴瘤病理病因

合集下载

淋巴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淋巴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淋巴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淋巴瘤是一种由淋巴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患者通常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疲乏、贫血等症状。

针对淋巴瘤的护理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下是一位淋巴瘤患者的疑难病例及护理讨论。

病例介绍:张先生,男性,57岁,因多个淋巴结肿大数年就诊。

经过多次检查,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目前进行第四疗程化疗,但发现张先生出现严重的口腔溃疡和味觉丧失,导致营养不良和情绪不稳定。

问题分析:口腔溃疡和味觉丧失是化疗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因为口腔黏膜和肠道黏膜的细胞也会受到化疗药物的影响,导致糜烂和坏死。

同时,口腔黏膜上的味蕾也可能受到损伤,导致味觉丧失,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和心情。

此外,由于口腔溃疡的存在,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和不适,影响日常生活。

护理计划:1.口腔护理:每天使用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口腔消毒液和软毛牙刷定期刷牙,避免糜烂区域直接受到刺激。

如果患者口腔溃疡较大,需要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2.营养支持:设计营养计划,尽量提供高蛋白、高能量、易于消化的食物。

对于味觉丧失的患者,可以使用调味酱料来提高食物的风味。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餐食菜单来激发患者的食欲。

3.心理疏导:尽可能让患者了解口腔溃疡的发生原因,并积极缓解患者的焦虑和不安。

为患者提供温暖、和美和谐的环境,避免令患者感到无助和恐慌。

4.监测和评估:定期记录患者的体温、饮食量、味觉状况和口腔溃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营养状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总结:淋巴瘤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副作用,并且需要长期进行护理。

护理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温暖关爱的态度。

针对张先生的护理,口腔护理、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和监测和评估都是重点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护理效果。

以牙龈病变为首发症状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以牙龈病变为首发症状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以牙龈病变为首发症状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孙维克;巩雪梅;董大群;周卉卉【期刊名称】《口腔医学研究》【年(卷),期】2017(33)8【摘要】目的:探讨以牙龈病变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转归情况。

方法:回顾2011~2017年4例以牙龈病变为首发症状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合国内外关于牙龈的淋巴瘤的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类型,并随访其治疗情况及预后。

结果:4例牙龈淋巴瘤患者男1例,女3例,平均年龄59岁。

发生部位上颌牙龈3例,下颌牙龈1例。

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均为生发中心起源,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例及浆细胞瘤1例。

结论:牙龈淋巴瘤非常罕见,几乎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牙龈淋巴瘤的确诊依赖病理活检,免疫标记对明确诊断、分型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总页数】3页(P874-876)【关键词】牙龈;淋巴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作者】孙维克;巩雪梅;董大群;周卉卉【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青岛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8【相关文献】1.以颅内占位性病变为首发症状的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J], 高淑文2.以睾丸病变为首发的NK/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J], 曾琴兵;程范军;朱正鹏;刘岐焕;鱼强;吕建3.以皮肤病变为首发症状的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2例 [J], 张雅西4.以睾丸病变为首发的NK/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护理 [J], 孙立娣;王静莉;秦晶5.以睾丸病变为首发的NK/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护理 [J], 孙立娣;王静莉;秦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始发于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36例临床诊断分析

始发于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36例临床诊断分析
Re s ul t s T he i n i t i a l d i a g n o s e s c a n n o t b e p r o p e r di a g n o ss e d a s o t h e r d i s e a s e s . Th e
c a s e s o f o r a l a n d ma x i l l o f a c i a l ma l i g n a n t l y mph o ma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J u n.2 0 0 2 t o Oc t .2 01 2 wa s s t u d i e d.
Cl i ni c a l Di a g no s e s a nd Ana l y s i s o f Pr i ma r y Ma l i g n a n t Ly m ph o ma i n Or a l a n d Ma x i l l o f a c i a l Re g i o n Ba s e d o n 3 6 Ca s e s
杂, 初期 极易 造成误 诊 、 漏诊 ; 病 理分 型 以非 霍奇 金淋 巴瘤 多见 。 关键 词 : 口腔颌 面部 ; 恶 性淋 巴瘤 ; 分 析
中 图分类 号 : R 7 8 2 . 0 5 1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6 8 8 X( 2 0 1 3 ) 0 2—0 9 7— 0 3
河 南 科 技 大学 学 报 ( 医学 版 )
2 0 1 3年 6月 第 3 1 卷
第 2期
・ 9 7・
始 发 于 口腔 颌 面 部 恶 性 淋 巴瘤 3 6例 临床 诊 断分 析
刘 晖 , 王 钢 ,张 俊 祥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进展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进展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进展概述口腔颌面部肿瘤是一类恶性肿瘤,常见于口腔、颌骨和面部的软组织,具有一定的病理特征和治疗进展。

本文将介绍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进展。

一、病因与分类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影响和个体生活方式等。

根据病理学特征和来源,可将其分为上皮性肿瘤和间叶性肿瘤两大类。

1. 上皮性肿瘤上皮性肿瘤源于口腔黏膜和颌骨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常见类型有鳞状细胞癌、粘膜型癌、鳞状细胞乳头状瘤等。

这类肿瘤具有侵袭性较强和转移率较高的特点。

2. 间叶性肿瘤间叶性肿瘤起源于口腔颌骨和面部软组织的间叶组织,包括肉瘤、淋巴瘤、血管肿瘤等。

这类肿瘤的发展速度较快,易出现远处转移。

二、临床特征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因肿瘤类型和部位不同而异。

一般来说,以下几个方面是常见的临床特征:1. 疼痛和不适:患者常常出现口腔、颌骨或面部的疼痛、麻木或刺痛感。

2. 口腔黏膜改变:肿瘤的侵袭可引起口腔黏膜的溃疡、增厚、颜色变化等。

3. 颌骨变化:肿瘤在颌骨内生长会导致颌骨形态改变,如骨质破坏、骨膨胀等。

4. 面部畸形:脸部软组织肿瘤可引起面部肿胀、改变面部轮廓。

5. 口腔功能障碍:肿瘤的生长和治疗会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如咀嚼和发音困难。

三、诊断方法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准确分期对于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以下是常用的诊断方法:1. 临床检查:包括口腔检查、颌骨X线摄影、CT扫描、MRI等。

2. 组织活检:通过取得病变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3. 血液检测:通过检测血液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和癌胚抗原19-9(CA19-9),获取更多信息。

4. 核磁共振成像(MRI):确定肿瘤的分布范围及是否有远处转移。

四、治疗进展在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中,综合治疗策略是常用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以下是一些治疗进展的方向:1. 微创手术:近年来,微创手术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原发于牙龈的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原发于牙龈的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原发于牙龈的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因牙龈反复出血疼痛3个月余,于2010年11月2日来院诊治。

患者近3个月余出现牙龈反复出血疼痛,逐渐加重,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口腔溃疡”,经局部用药,全身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未见好转。

15 d前出现右侧面颊部肿胀,偶有发热,最高达38℃,近期无体重下降。

我院以牙龈溃疡原因待查收院治疗。

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史10余年。

入院时轻度乏力,无其他不适。

入院查体:t 36.7℃,p 88次/min,r 16次/min,bp 108/70 mm hg,体重61 k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脾肋下未及,皮肤无黄疽及血疱,咽充血,扁桃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杂音;双下肢轻度浮肿,四肢活动不灵活。

专科检查:面部不对称,右侧面颊部肿胀,不红微压痛,皮温不高,触之稍硬有弹性,右侧后牙区不良修复体,周围牙龈组织红肿溃烂,触诊极易出血,质中等硬度,边界不清,微痛,余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增强ct检査显示肺部未见转移灶,纵膈未见淋巴结肿大。

心电图大致正常,喉镜检查诊断为咽炎,颈部彩超示颈部淋巴结未见明显异常。

腹软,未触及包块。

腹、盆腔b超均未见肿瘤情况,腹膜后未探及肿大淋巴结。

肝肾功能、血象均正常。

取部分肿物病理活检:弥漫性中等大小淋巴样细胞浸润,部分增生淋巴细胞有明显异型性,其间有散在的吞噬核碎片的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显示cd3及cd43弥漫性阳性,cd56(-),alk(-),cd45(-),cd8(-),ki-67 67%+细胞阳性,诊断外周t细胞淋巴。

诊断:外周t 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ⅰ期。

确诊后先予局部6 mv-x线放疗(45-55 gy),同时予护肝治疗,放疗结束后开始行chop方案化疗(长春新碱,环磷銑胺,表柔比星,强的松)。

疗后患者出院,于当地医院定期复查,电话随访至今无瘤生存2年,未诉不适。

2 病例讨论淋巴瘤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列于恶性肿瘤的第八位,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异。

淋巴瘤病理学诊断新进展

淋巴瘤病理学诊断新进展

B u r k i t t 淋 巴瘤 的肿瘤倍增 时间是所有肿瘤 中最 快 的, 因 而成为 肿瘤学急症之一 , 这需 要临 床医 师迅速地 作 出诊 断 , 有时要用细胞学标本 就得 出诊 断。B u r k i t t 淋 巴瘤 中可 出现
l 盏 床 与 实验 病 理 学 杂 志
J C l i n E x p P a t h o l 2 0 0 7 O c t ; 2 3 ( 5 )
或刺激 ( 如植入 的金 属 ) 有关 , 发 生于狭 窄 的体腔 ( 如胸 腔 、 骨髓 腔 、 关节腔及假体 与骨 之间的腔隙) , 从 炎症起病或开始 刺激 到发 展为淋 巴瘤之间有很长 的潜伏期 , 免疫 标记 C D 2 0 和E B V均 +。脓胸相 关性 淋 巴瘤 罕见 , 多为 日本报 道 的病 例, 西方 国家亦 有报道。有因治疗肺结核或结核性胸膜 炎而 做人 工气胸导致长期难治性脓胸 的病史 , 淋 巴瘤发生 于结 核 发病后 2 0— 5 0年 。病 变导致 胸膜 增厚 , 常 侵犯 胸壁 、 肺、 心 包和隔膜 。骨髓炎相关性 淋 巴瘤罕 见 , 文献仅 见 5例报 道 , 股骨最常受 累, 从 骨髓 炎发病到发展 为淋 巴瘤的 间期 为 7— 5 7年。植入相关性淋 巴瘤也 罕见 , 文献仅 见 8例 报道 , 病 变 累及骨头或关节周 围软 组织 , 从金属假体植入 到淋巴瘤发病
淋 巴瘤 。原发性渗 出性淋 巴瘤 患者存在浆液性渗 出液 ( 可累 及胸膜 、 心包膜和腹膜 ) , 临床检查 无肿块 , 但 最近也 发现 伴
有 腔外实质 性 肿块 的病 例。大 多 数病 例 发 生 于 H I V感 染 者, 特别是男性 同性恋患者 , 具有很强 的侵袭性 生物学行为 。 免疫标记 : C D 4 5+、 C D 3 0+、 C D 1 3 8+、 HH V 8+、 E B V常 +、

口腔淋巴瘤23例临床特点和病理分析

口腔淋巴瘤23例临床特点和病理分析
学染 色 。以正 常淋 巴结 和 已知 B、 胞淋 巴瘤 切 片作对 照 。 T细 根据 患 者临 床表 现 、镜下 组 织病 理学 检查 。参照 A nA b r n ro 分期 系统 以及 Mu so 的 改 良方法 进 行分 期 。按 2 0 年 版 sh f f 01 ( ( WHO关于 淋 巴造 血组 织 肿瘤 分类 》 的标 准 进行 病 理诊 断 分
浸 润 血 管 壁 【 q 。

恶性 淋 巴瘤是 原发 于 淋 巴网状 系 统 的恶性 肿 瘤 。 文 收 本 集 我院 口腔恶 性淋 巴瘤 患 者 2 3例 , 对其 进 行病 理 分析 , 现报
道 如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般 资料 .
选择 我院 20 0 3年 2月 ~ 0 9年 2月 收 治 的 2 20 3例 诊 断 为 口腔恶性 淋 巴瘤患者 , 中 , 1 , 7例 , 其 男 6例 女 年龄 5 7 岁 , —1
过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其病理学特征。 结果: I腔淋巴瘤多发于男性 , ① = 1 好发与牙龈 、 颊部 、 腭部 ; ②其中
霍奇 金淋 巴瘤 占 86 , 霍 奇金 淋 巴瘤 占 9 .%; . 非 % 1 4 B细 胞淋 巴瘤 , 占非霍 奇 金淋 巴瘤 的 6 . , 胞 来源 淋 巴瘤 为 67 T细 % 占非霍 奇金 淋 巴瘤 的 3 .%。结 论 : 于淋 巴瘤来 说 , 据 其 临床 特点 和病 理 学特 征 , 尽 早病 理 活检 做鉴 别 诊断 , 33 对 根 要 尽量 避免误 诊 而延误 最佳 治疗 时 机 。 【 键词】 巴瘤 ; 关 淋 口腔 ; 理 ; 检 病 活 【 中图分 类号】 3 . R7 34 【 献标 识码 】B 文 【 章编 号】1 7 — 2 0 2 1 0 ( ) 1 7 0 文 6 3 7 1 ( 0 0) 1 C - 8 - 2

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十七单元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

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十七单元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

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十七单元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单选题]1.以下关于恶性黑色素瘤的描述,正确的是A.通常由片状或岛状的上皮样黑色素细胞构成B.排列成器官样(江南博哥)或腺泡样C.胞质染色浅D.核大、核仁明显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口腔黑色素瘤通常由片状或岛状的上皮样黑色素细胞构成,排列成器官样或腺泡样,胞质染色浅、核大、核仁明显,有时呈浆细胞样。

片状和束状梭形细胞也可见到,一般仅占肿瘤的小部分。

偶尔,细胞可以主要或全部为梭形。

掌握“恶性黑色素瘤”知识点。

[单选题]2.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预后大多不良,与其预后不良不相关的是A.肿瘤侵犯血管、坏死B.多形性细胞群C.较大的年龄D.肿瘤发生的部位E.以上均与其相关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肿瘤侵犯血管、坏死、多形性细胞群和较大的年龄均属于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

掌握“恶性黑色素瘤”知识点。

[单选题]3.以下关于口腔黑色素瘤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分为原位和呈侵袭性生长期B.口腔黑色素瘤可分为原位、侵袭性和混合型三类C.非典型黑色素细胞病变可以进展成恶性黑色素瘤D.Pagetoid侵犯最为严重E.交界性病损可以定位非典型性黑色素细胞增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口腔黑色素瘤可分为原位和呈侵袭性生长期,与皮肤的肢端雀斑样黑色素瘤相似,具有交界活性,向表面侵犯,但Pagetoid侵犯不常见。

非典型黑色素细胞病变可以进展成恶性黑色素瘤,但没有口腔黏膜良性色素痣发展成侵袭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证据。

因此,口腔黑色素瘤可分为原位、侵袭性和混合型三类。

交界性病损可以定位非典型性黑色素细胞增生。

掌握“恶性黑色素瘤”知识点。

[单选题]4.关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一类大B淋巴样细胞构成的肿瘤,呈弥漫性生长模式B.肿瘤细胞的胞核可为正常淋巴细胞核的2倍以上C.淋巴结结构大部分或全部被均质鱼肉状的瘤组织取代D.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常形成瘤块,伴有或不伴有纤维化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类大B淋巴样细胞构成的肿瘤,呈弥漫性生长模式,肿瘤细胞的胞核相当于甚至超过正常巨噬细胞的胞核,或为正常淋巴细胞核的2倍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口腔淋巴瘤病理病因
导语:口腔常见疾病比较多,对口腔疾病治疗,不要盲目的选择治疗方法,这样对疾病缓解没有太多帮助的,口腔淋巴瘤是很多人不了解的,这样疾病很复
口腔常见疾病比较多,对口腔疾病治疗,不要盲目的选择治疗方法,这样对疾病缓解没有太多帮助的,口腔淋巴瘤是很多人不了解的,这样疾病很复杂,治疗上也是要长时间,治疗的时候,患者要选择流食,严重只能打营养针,那口腔淋巴瘤病理病因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详细介绍下。

口腔淋巴瘤病理病因:
恶性淋巴瘤的致病因素被认为与病毒可能有较密切关系,例如EB 病毒与Burkitt淋巴瘤,约90%以上的病例在肿瘤细胞内可找到EB病毒的核抗原;病员血清的EB病毒抗体滴定度也明显升高。

此外,人类嗜T 淋巴细胞病毒(HTLV-1)与恶性淋巴瘤的发病也有一定关系。

近年来恶性淋巴瘤病例的增多还被认为与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有很大关系。

诸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Bloom综合征、Wiskott-Aldrich综合征等)、AIDS、器官移植后以及自家免疫病(sjogren综合征、SLE等)均可继发恶性淋巴瘤。

疾病诊断
恶性淋巴瘤需与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病(malignant reticulosis,简称恶网)加以区别。

恶网是一种网状内皮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

鉴于本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与恶性淋巴瘤混淆,一般诊断比较困难。

恶网虽是全身网状内皮系统的疾病,但在初期,病变往往局限在几个造血器官,继而广泛侵及全身。

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进行性贫血、出血以及黏膜和皮肤出现瘀斑与浸润性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