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学案
物理《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

物理《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加速度;
2.掌握速度变化的快慢描述方法;
3.掌握计算加速度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白板、黑板、PPT、实验器材等。
四、教学过程:
1.上黑板,引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方法。
2.请一名学生上前演示用同样的时间从静止状态到行走状态,从行走状态到跑步状态、从跑步状态到停止状态。
3.请学生讨论演示过程中运动员的运动速度的变化最快的是哪
一段。
4.介绍什么是加速度,并且讲解计算加速度的方法。
5.请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小车在不同加速度下的速度变化。
6.请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每段时间里速度变化的快慢,探究
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关系。
7.提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8.总结本次课程重点与难点,让学生进行复习。
五、教学评价:
1.观察能力评价(学生能够看到实验过程和结果)。
2.计算能力评价(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加速度)。
3.口头表达能力评价(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学生能够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实验)。
1.《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完美版

1.《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完美版必修一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一、教材分析加速度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
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
为此教科书先从具体实例入手要求学生了解“速度大”,“速度变化大”和“速度变化快”含义不同。
图像的充分利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及与速度快慢的区别★教学难点: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四.学情分析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上高中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实在是太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可以说不学物理,在头脑中是不会自发的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如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培养。
五.教学方法:比较、分析、讨论法。
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六.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加速度,初步认识加速度概念。
1.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导学案

第4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运用加速度的定义式比较速度的快慢2.正确区分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这三个物理量3.熟知V-t图像中各个量的表示方式4.了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所代表的物理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进一步学习比值法这一物理方法2.通过角色扮演,学习物体速度的变化过程3.通过与X-t图像的比较,学习V-t图像所代表的物理含义4.通过自主实验,定性学习物体速度的变化快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图像和比值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 观察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加强国家的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2.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3.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4.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难点:加速度的方向的理解三、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四、教学设计:(一)自主学习:1.加速度(1)加速度是表示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它是____________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____________.表达式为:____________.(2)加速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___.2.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1)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同.(2)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__;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______.3.从v-t图象看加速度(1)v-t图象不但反映了物体____________随____________变化的规律,通过v-t图象,还能够知道物体的____________.(2)如图1-4-1所示,若质点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求此质点的加速度的方法是:在图象上取任意两点E、F,找出时刻t1、t2及对应的速度v1、v2如图所示,求出Δt=t2-t1,Δv=v2-v1.则加速度a=____________.图1-4-1(二)重点、难点、疑点解析(师生共同探究完成)应用点一:对加速度的理解例1: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速度方向为正时,加速度方向一定为负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时,加速度越来越小拓展练习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速度改变量Δ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应用点二: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tv ∆∆,求解加速度 例2:某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10 s 内速度从5 m/s 均匀增加到25 m/s ,求汽车在这段运动中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刹车,2 s 内速度均匀减为零,求这个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拓展练习2-1:一只足球以10 m/s 的速度沿正东方向运动,运动员飞起一脚,足球以20 m/s 的速度向正西方向飞去,运动员与足球的作用时间为0.1 s ,求足球获得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应用点三:由v -t 图象分析加速度例3:如图1-4-2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在0~10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在10~40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在40~60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图1-4-2 图1-4-3拓展练习3-1:如图1-4-3表示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试分析各段时间内物体做什么运动,加速度是多少,加速度的方向是什么?(三)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1.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速度每秒变化4 m/sB.质点的速率每秒变化4 m/sC.质点的速度每秒增加4 m/sD.质点的速度每秒减少4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B.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加速度为零的物体,其速度可能为零D.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3.由a =tv ∆∆可知( ) A.a 与Δv 成正比 B.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由Δv 决定C.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D.tv ∆∆叫做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4.一个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达到最小值5.下述运动中可能出现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却不为零C.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D.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不变6.物体A 的加速度为3 m/s 2.物体B 的加速度为-5 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 的加速度比物体B 的加速度大B.物体B 的速度变化比物体A 的速度变化快C.物体A 的速度一定在增加D.物体B 的速度可能在减小7.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B.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C.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D.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8.台球以10 m/s 的速度沿垂直于框边的方向撞击后以8 m/s 的速度反向弹回.若球与框边的接触时间为0.1 s ,则台球在水平方向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为( )A.20 m/s 2,沿球弹回的方向B.20 m/s 2,沿球原撞击方向C.180 m/s 2,沿球弹回的方向D.180 m/s 2,沿球原撞击方向9.图1-4-4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在0~t1和t1~t2时间内()图1-4-4 图1-4-5A.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B.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C.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D.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10.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1-4-5所示,则在t1时刻()A.甲、乙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甲、乙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甲、乙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同D.甲、乙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反11.一辆汽车从原点O由静止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为研究汽车的运(1)汽车在第2 s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少?(2)汽车在前3 s内的加速度为多少?(3)汽车在第4 s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12.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取10 m/s2)以警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的加速度达到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是达不到的.但是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例如:两辆摩托车以36 km/h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2×10-3 s,试判定一下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13.汽车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和启动的快慢,是衡量汽车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汽车启动的快慢用速度从0增加到100 km/h的加速时间来表示.下表列出了两种汽车的性能指标,由此可知____________车(填“甲”或“乙”)能14、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前2秒向东运动了7米,后3秒向西运动了8米,取向东为正方向,则物体在这5秒内的位移是,路程是,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是.15、一质点沿某一直线运动,t=0时位于坐标原点,如图2-1-8为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由图可知,(1)该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是s=____;(2)在20s这段时间内t=_____s时质点距坐标原点最远;(3)从t=0到t=20s内质点的位移是_____;通过的路程是______.图2-1-8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速度变化快慢 速度的变化量 比值 a =t v ∆∆ 米每二次方秒 m/s 2 2.速度变化量 相同 相反3.速度 时间 加速度t v ∆∆ 例题评析1、解析:由加速度公式a =tv ∆∆可知,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故A 正确;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大,故B 错;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以为正(速度增加)也可以为负(速度减小),故C 错;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应越来越大,故D 错误.故选A.2、解析: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有v 0=5 m/s ,v =25 m/s ,t =10 s ,则a =105250-=-t v v m/s 2=2 m/s 2 a 为正值,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对于刹车阶段:v 0=25 m/s ,v =0 m/s ,t =2 s ,则a =22500-=-t v v m/s 2=-12.5 m/s 2 a 为负值,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答案:2 m/s 2,方向与初速度5 m/s 同向12.5 m/s 2,方向与速度25 m/s 反向3、解析:在0~10 s 内由图象可以看出速度是增加的:由0增至30 m/s ,因此其加速度大小为1030 m/s 2=3 m/s 2.这段运动是加速运动,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向东.在10~40 s 内,速度为30 m/s 不变,故其加速度为0;在40~60 s 内,速度由30 m/s 变为0,是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1.5 m/s 2,方向与运动速度方向相反.答案:3 m/s 2 向东 0 1.5 m/s 2 向西拓展练习1-1:D拓展练习2-1:300 m/s 2 方向向西拓展练习3-1:略演练广场1.A2.C3.CD4.B5.ABC6.BD7.BCD8.C9.B 10.BD11.解析:(1)由图表可知,第2 s 末的瞬时速度为3 m/s.(2)a =3140-=-t v v m/s 2=1 m/s 2. (3)汽车在第4 s 内的位移:Δx =x 4-x 3=(8-4.5) m=3.5 m 平均速度15.3=∆∆=t x v m/s=3.5 m/s. 答案:(1)3 m/s (2)1 m/s 2 (3)3.5 m/s12.解析:摩托车速度v 0=36 km/h=10 m/s碰撞时的加速度a =30102100-⨯-=-t v v m/s 2=-5 000 m/s 2=-500g 摩托车加速度的大小达到了500g ,因此驾驶员有生命危险.答案:有生命危险13.解析:由表可知,乙车的最大速度为50 m/s ,甲车的最大速度为40 m/s ,故乙车最大速度大;a =tv ∆∆,甲、乙两车速度变化量相等,加速时间小的加速度大,启动得快,所以乙车启动快.答案:乙 乙14、答案 -1m (大小为1m,方向向西),15m ,3m/s ,-0.2m/s (大小为0.2m/s ,方向向西).15、运动情况分析:质点以4m/s 的初速度朝负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0S 末速度减为零,之后以相同的加速度反向(朝正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线与t 轴所围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在t 轴上方为正,表示位移朝正方向,在t 轴下方为负,表示位移朝负方向.(1)04/v m s =-,2040.4/2010a m s --==-() 220140.22s v t at t t =+=-+ (2)t=10s 时距原点最远(3)由图象可知:t=0到t=20s 内,t 轴上方的面积等于t 轴下方的面积,故位移为0.路程12(104)40()2s m =⨯⨯⨯=【答案】(1)-4t +0.2t 2 (2)10 s (3)0;40 m 78781515130.255s s s v v t t +-+-==-位路位路=()=-1m, s==m,mm==, ==。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导学案工作范文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导学案一、教学目标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中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难点:加速度的方向的理解三、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四、教学设计新课导入起动的车辆初始时刻的速度可以达到的速度起动所用的时间小轿车火车00摩托车教师引导学生三种车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比较发现:三种车辆的速度均是增大的,但它们速度增加得快慢不同。
那么,如何比较不同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呢?从而引入加速度。
新课内容.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量指的是什么?:提问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要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必须找到统一的标准。
也就是要找单位时间内的速度的改变量。
加速度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定义: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物理意义:指进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单位:米/秒2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a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
匀变速运动又分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曲线运动。
[例题1]做匀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s增加到20/s,求火车加速度的大小。
汽车紧急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在2s内速度从10/s减小到零,求汽车的加速度。
分析:由于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必须先选一个正方向。
一般选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分析讨论:火车40s秒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什么关系?汽车2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其初速度方向有何关系?两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分别为多少?方向如何呢?练习:课本P31,第1题思考课本P31,第2题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教学设计4: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a =tv ∆∆进行定量计算. 2.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3.教学中从速度—时间图像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实例动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2.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3.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4.利用图像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难点:加速度的方向的理解三、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四、教学设计〖自主学习〗请阅读教材第一章第5节。
完成下列问题,并将相应内容在书上做上记号1.速度: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程度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速度v=△x/△t,国际单位是m/s.2.比值定义法:物理学的概念大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用已有的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定义一个新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用这种方法定义的物理量一般来说是从某个侧面反映事物的一个特性或某一方面的属性.3.加速度(l)物理意义:用来描述物体的速度变化的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五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学案

第五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一、加速度【思考】1.下列三种车辆起步后:自行车在5 s 内速度增大到14 m/s ;小型轿车在20 s 内速度增大到30 m/s ;旅客列车在100 s 内速度增大到40 m/s.通过计算分析,哪种车辆速度变化大?哪种车辆速度增加得快?答案 旅客列车速度变化大,自行车速度增加得快.因为:自行车速度增加Δv1=14 m/s ,小型轿车速度增加Δv2=30 m/s ,旅客列车速度增加Δv3=40 m/s ,所以旅客列车速度变化大;自行车1 s 内速度增加Δv 1Δt 1=145 m/s =2.8 m/s 小型轿车1 s 内速度增加Δv 2Δt 2=3020 m/s =1.5 m/s旅客列车1 s 内速度增加Δv 3Δt 3=40100 m/s =0.4 m/sΔv 1Δt 1>Δv 2Δt 2>Δv 3Δt 3,所以自行车速度增加得快. 【基础概念】1.定义:速度的 变化量 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 = ΔvΔt .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 米每二次方秒 ,符号是 m/s 2 . 3.物理意义加速度a 是表示物体速度 变化快慢 的物理量,也叫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4.a =ΔvΔt 是用 比值法 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a 的大小与Δv 、Δt 无关 (填“有关”或“无关”).【延伸思考】“速度(v)大”、“速度变化(Δv)大”和“速度变化得快”的意义相同吗? 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吗? 物体的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吗?物体的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吗?答案 “速度(v)大”、“速度变化(Δv)大”和“速度变化得快”的意义不同.首先,速度v 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加速度a 不一定大,如飞机匀速飞行时的速度很大,a 却等于零;v 小,a 也不一定小,如射击时火药爆炸瞬间,子弹的速度v 可以看做零,这时加速度a 却很大. 其次,速度变化大,即Δv 大,加速度a 却不一定大,如列车由静止到高速行驶,其速度变化量Δv 很大,但经历的时间Δt 也很长,所以加速度并不大.最后,速度变化得快,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大,即加速度a =ΔvΔt 大. 【典例精析】例1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解析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D 正确;加速度与速度及速度的变化量无直接关系,物体的速度大或速度变化量大,速度变化并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 、C 错误;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汽车启动时,故B 错误. 答案 D例2 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位移越来越小D.速度变化率越来越大解析 雨滴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减小,雨滴下落的速度增加的越来越慢;加速度为零时,雨滴的速度最大,A 错,B 对;雨滴一直下落,位移逐渐增大,C 错;加速度即为速度变化率,加速度减小,故速度变化率减小,D 错. 答案 B 【变式训练】1.(对加速度的理解)由a =ΔvΔt 可知( )A.a 与Δv 成正比B.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C.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D. ΔvΔt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解析 加速度的大小与Δv 和Δt 的比值有关,只知道Δv 或Δt 的大小,不能确定加速度的大小,A 、B 错;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C 对;ΔvΔt 叫速度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就是加速度,D 对. 答案 CD二、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思考】1.做直线运动的火车,在40 s 内速度由10 m/s 增加到20 m/s ,那么火车在40 s 内速度的变化量是多少?火车的加速度是多少?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有什么关系?答案 Δv =20 m/s -10 m/s =10 m/s ,为正值,说明Δv 的方向与速度v 的方向相同.a =Δv Δt =10 m/s40 s =0.25 m/s 2,也为正值,说明a 的方向与v 方向相同.故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2.汽车紧急刹车时,在2 s 内速度从10 m/s 减小到0,汽车2 s 内速度的变化量是多少?加速度是多少?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有什么关系?答案 Δv =0-10 m/s =-10 m/s ,为负值,说明Δv 的方向与速度v 方向相反.a =Δv Δt =-10 m/s2 s=-5 m/s2,也为负值,说明a 的方向与v 的方向相反,但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基础概念】1.加速度的矢量性:由a =ΔvΔt 知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 速度变化量△v 的方向相同.但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必然联系.2.加速度对运动的影响(1)加速度的大小决定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①加速度大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得快. ②加速度小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得慢.(2)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决定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 ①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 相同 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②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 相反 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延伸思考】若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一定减小吗?若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一定增大吗? 答案 不一定.若加速度a 与初速度v0同向,则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这时若a 逐渐减小,只是说明v 增加得慢了;若加速度a 与初速度v0反向,则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这时若a 逐渐增大,只是说明v 减小得快了. 【典例精析】例3 沪杭高铁是连接上海和杭州的现代化高速铁路,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试运行时的最大时速达到了413.7公里,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沪杭高速列车在一次试运行中由A 站开往B 站,A 、B 车站间的铁路为直线.技术人员乘此列车从A 车站出发,列车从静止匀加速到100 m/s ,用了250 s 时间,然后匀速运动了10分钟后,列车做匀减速运动,经过300 s 后刚好停在B 车站.求此高速列车加速、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解析 加速阶段加速度a 1=v 1-v 0t 1=100-0250 m/s 2=0.4 m/s 2减速阶段加速度a 2=v 0-v 1t 2=0-100300 m/s 2≈-0.33 m/s 2【变式训练】1.(加速度的计算)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 ,2 s 后速度大小变为10 m/s ,则在这2 s 内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2 m/s 2 B.3 m/s 2 C.5 m/s 2 D.7 m/s 2答案:BD三、从v -t 图象看加速度【思考】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求出它们加速度的大小.答案 a 甲=Δv 1Δt 1=10-05 m/s 2=2 m/s 2a 乙=Δv 2Δt 2=15-510 m/s 2=1 m/s 22.v -t 图象中图线的“陡”和“缓”与加速度有什么关系?答案 由第1问知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由图象可以直观地看出,甲的图线比乙的图线“陡”,所以通过比较图线的“陡”、“缓”就可以比较加速度的大小.在同一个v -t 图象中,图线“陡”的加速度较大.【基础概念】1.v -t 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如图所示,在v -t 图象中,比值ΔvΔt 反映了直线的 倾斜程度 ,叫做直线的斜率,它的值等于物体运动的 加速度 .(1)在同一个坐标系中,斜率越大,加速度越大.(2)v-t图线为倾斜直线时,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如图1中的图线甲、乙所示;图线为曲线时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变化,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这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如下图中A点的切线e的斜率等于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在减小.2.v-t图象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3.由v-t图象判断速度的变化通过v-t图象可直观判断速度的变化与加速度的正负无关.如下图所示.(1)在0~t0时间内,v<0,a>0,物体做减速运动;(2)在t>t0时间内,v>0,a>0,物体做加速运动.【典例精析】例4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在0~10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方向________,物体做______运动;在10~40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物体做________运动;在40~60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方向________,物体做________运动.解析 由题图可知,在0~10 s 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1=30-010-0m/s 2=3 m/s 2;在10~40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 2=0;在40~60 s 内,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a 3=0-3060-40m/s 2=-1.5 m/s 2.a 1为正,说明a 1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向东;a 3为负,说明a 3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向西. 答案 3 m/s2 向东 加速直线 0 匀速直线 1.5 m/s2 向西 减速直线 【变式训练】1.(v -t 图象与加速度)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在t 1时刻( ) A.甲、乙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甲、乙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甲、乙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同D.甲、乙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反解析 由题图知,两条直线的斜率大小不等,且一正一负,所以甲、乙在t1时刻速度相同,加速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反. 答案 BD课堂要点小结:1.加速度(1)加速度a =ΔvΔt ,也称为“速度变化率”,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2)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 的方向相同;(3)a 与Δv 、Δt 、v 的大小无关.v 大,a 不一定大;Δv 大,a 也不一定大. 2.判断物体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的方法3.从v-t图象看加速度(1)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2)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加速度,下面几位同学的讨论发言,其中正确的是()A.甲说,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增加”B.乙说,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C.丙说,加速度描述了速度变化的大小D.丁说,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2.若下表中的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火车出站时的加速度最大B.舰艇启航时的加速度最小C.舰艇启航时的速度变化最快D.自行车下坡与公共汽车进站的加速度大小相等3.甲、乙为两个在同一直线上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的物体,a甲=4 m/s2,a乙=-4 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C.甲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一致,乙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D.甲、乙的速度值都是越来越大的4.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5.一物体以6 m/s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 s后,物体仍向上滑行,速度大小为1 m/s,若增大木板倾角,仍使物体以6 m/s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 s后,物体向下滑行,其速度大小变为1 m/s,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a1、a2分别表示物体在前后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a1=-2.5 m/s2,a2=-2.5 m/s2B.a1=-3.5 m/s2,a2=-3.5 m/s2C.a1=-2.5 m/s2,a2=-3.5 m/s2D.a1=3.5 m/s2,a2=-3.5 m/s2二、多项选择题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2,对于任意1 s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B.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C.某1 s初的速度与前1 s末的速度相等D.某1 s末的速度比前1 s初的速度总是大6 m/s7.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8.质点甲、乙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在运动过程中,质点甲比质点乙运动得快B.0~t1时间内,两质点的位移相同C.t1=t2时刻,两质点的速度相同D.质点甲的加速度大于质点乙的加速度三、非选择题9.填出下列各种条件下的加速度的大小.(1)显像管内,电子从阴极射到阳极的过程中,速度由零增加到106 m/s,历时2×10-5 s,其加速度为________;(2)子弹击中靶子时,在0.1 s内速度从200 m/s降到零,其加速度为________;(3)火车出站时,可在20 s内使速度从10 m/s增大到1 200 m/min,其加速度为________.10.(12分)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1)质点在0~1 s内做________运动,速度变化量为________,加速度为________;(2)质点在1 s~3 s内做________运动,速度变化量为________,加速度为________;(3)质点在3 s~4 s内做________运动,速度变化量为________,加速度为________;(4)质点在1 s ~4 s 内做________运动,速度变化量为________,加速度为________.参考答案1.D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2.D 可以算出自行车下坡的加速度为3 m/s 2,公汽进站的加速度为-3 m/s 2,火车出站的加速度为0.2 m/s 2,舰艇启航的加速度为2 m/s 2.加速度的正负只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所以自行车和公汽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火车的加速度最小.3.C 甲、乙两物体的初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大小相等,其中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C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进行判断.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 =Δv /Δt 可知,加速度是由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所用的时间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但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没有确定,也不能确定加速度一定越大;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速度为零,并不是速度的变化量为零,故加速度不一定为零.5.C 以沿倾斜木板向上为正方向,则初速度v 0=6 m/s ,木板倾角增大前后情况下,物体在2 s 末的速度分别为v 1=1 m/s ,v 2=-1 m/s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v t -v 0t 可得a 1=v 1-v 0t =1-62m/s 2=-2.5 m/s 2, a 2=v 2-v 0t =-1-62 m/s 2=-3.5 m/s 2. 6.ACD 据a =v t -v 0t可知: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大3 m/s.即v t -v 0=at =3×1 m/s =3 m/s ,故A 对.而v 0不知为多少,故v t 不一定等于3v 0,故B 不对.某1 s 初与前一秒末为同一时刻,故速度相等,即C 对.某1 s 末到前一秒初的时间间隔为2 s ,故有v t -v 0=at =3×2 m/s =6 m/s ,D 对.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C ,D.7.BD 加速度表示速度改变的快慢,其方向与速度改变的方向相同.如果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那么速度一定增加,不管加速度如何改变.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说明汽车的速度在增加,当加速度减小时,说明汽车的速度增加地慢了,但还在增加,所以A 不正确,B 正确;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增大到最大,而不是静止,所以C 不正确,D 正确.8.AB 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质点的运动速度,斜率大、速度大、质点运动得快,故A 正确,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质点在这一时刻相遇,故B 正确,C 错误,甲、乙两质点的图象都是直线表示两质点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均为零,故D 错误.9.(1)5×1010 m/s 2 (2)-2×103 m/s 2(3)0.5 m/s 210.(1)匀加速直线 4 m/s 4 m/s 2(2)匀减速直线 -4 m/s -2 m/s 2(3)匀加速直线 -2 m/s -2 m/s 2(4)匀变速直线 -6 m/s -2 m/s 2解析:(1)质点在0~1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量为Δv 1=4 m/s -0=4 m/s ,加速度a 1=Δv 1Δt 1=4 m/s 2.(2)在1 s ~3 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量Δv 2=0-4 m/s =-4 m/s ,加速度a 2=Δv 2Δt 2=-43-1m/s 2=-2 m/s 2.(3)在3 s ~4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量Δv 3=-2 m/s -0=-2 m/s ,a 3=Δv 3Δt 3=-24-3 m/s 2=-2 m/s 2(4)在1 s ~4 s 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量Δv 4=-2 m/s -4 m/s =-6 m/s ,a 4=Δv 4Δt 4=-64-1m/s 2=-2 m/s 2.。
高中物理公开课《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公开课《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设计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公开课《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设计(共含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E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六十中学陈浩教学目标:1.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到加速度概念和公式。
2.知道加速度单位的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某些物体作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理解并掌握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方向即速度增量的方向。
教学重点:加速度的定义及其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加速度与瞬时速度和速度变化的区别联系。
知道加速度是矢量,能判断加速度的方向,领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符号正负的意义。
教学内容:一复习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强调瞬时速度能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个时刻(或某点)的运动快慢;而平均速度只能大致粗略的反映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快慢。
二举例引新课:大家看过赛车吗,大部份同学是在电视上看到过。
麦克拉仑车队的赛车最高时速可达231千米/小时;它从启动加速到60千米/小时需要秒,从启动加速到100千米/小时要秒。
伏特赛车的最高时速可达220千米/小时;它从启动加速到60千米/小时需要3 秒,从启动加速到100千米/小时要秒。
问:这两辆赛车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让同学尽可能多的讨论。
当提到伏特赛车速度变化比麦克拉仑赛车快时,引出加速度的概念: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用a表示再可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书上所举的列车,摩托车和子弹的速度变化快慢等等。
回顾速度的'概念: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物体位置变化快慢。
定义式v=Δs/Δt让学生猜测加速度的定义式是什么。
由学生得出加速度a=Δv/Δt。
即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Δ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也可以说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
让学生根据上式写出加速度的单位:m 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三什么是ΔV(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改变的大小,即末速度减去初速度:末速度用Vt 表示,初速度用V0 表示。
速度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1)加速度定义a= (极限、近似思想)(2)单位、物理意义
(3)速度的变化率
2.方向:
(1)速度变化率的方向
(2)加速度方向
(3)加速度正负
学生讨论总结
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掌握加速度的主要知识及研究的思想方法。
(1)加速度方向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2)加速度正负的意义。
A.确定正方向(一般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B.a为正方向与正方向一致
C.a为负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1.思考讨论。
2.情景创设,学生动手作图。
1.通过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知道矢量作差的正确作图方式,并指导学生作图得到速度变化量的方向。
2.引导学生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差还可以使用正方向和负方向的概念解决。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科书
书 名:人教版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9月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利用加速度公式处理实际问题。
2.科学思维:从加速度定义式出发,从矢量分析的角度分析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的一致性,让学生经历多角度认识速度变化量求解的思维过程,体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科学思维。
【拓展运用】
v-t图像
变化率
1.教师展示教材图像:
中的两条直线a、b分别是两个物体A和B运动的v-t图像。E、F两点所表示的时刻和速度分别为t1、t2和v1、v2。从图中可以看出,小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代表时间间隔Δt,另一条直角边代表速度的变化量Δv,Δv与Δ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五节实验: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学习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知道它的定义、公式、
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a=⊿v/⊿t进行定量计算。
2、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
动还是减速运动。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自主学习】
一、加速度
1. 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的物理量。
2. 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与的比值。
3. 定义式:。
4. 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符号是。
二、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1. 加速度也是矢量,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2. 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如果速度减小,加速
度方向与速度方向。
三、从V-T图像看加速度
加速度在大小上等于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因此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v-t图象的斜率等于质点的加速度,如图中甲图象的加速度a1=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乙图象的加速度a2= ,负号表示其方向与初速度方向。
【知识要点】
1.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3.在直线运动中,若速度增加,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若速度减小,加速度方
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合作探究】
例题:
以下对于加速度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
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
C、加速度表示增加的速度
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必然为零
【自主训练】
1.小型轿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是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km/h所用的最少时间,它
与发动机功率、车体质量、传动机构的匹配等因素有关,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参数。
A、
B、C三种型号的轿车实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分别为11.3s、13.2s、15.5s,计算它们在测
试时的平均加速度。
2.有没有符合下俩说法的实例?若有,请举例。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B.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C.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
D.物体做直线运动,后一个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3.如图,两条直线描述了两个物体的运动。
通过目测判断哪
个物体的加速度较大,并说明根据,然后计算它们的加速
度,并说明加速度的方向。
4.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见课本图1.4-10
和1.4-11)。
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29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3.57s,求滑块的加速度。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