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_2

合集下载

重庆市2006年初中毕业暨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物理学科试卷分析

重庆市2006年初中毕业暨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物理学科试卷分析
值 得 我们 深思 。 试题 8 把 凸 透镜 正 对 太 阳 光 , . 可在 距 凸 透
度 , 有较 好 的 区分 度 , 现 了初 中物 理 教 学 对 并 体
基 础知 识 的全 面重视 。
( )密 切联 系 生 活实 际 , 合 具体 情 景考 查 2 结 学 生对 基本 概念 和原 理 的理 解 , 以社会 热 点 为背 景 , 查考 生灵 活 运用所 学 知识 分析 和解 决实 际 考 问题 的能力 , 现 了新课 程 “ 体 从生 活走 向 物理 , 从
维普资讯
第2 4卷 总 第 2 7期 7 20 0 6年 第 1 ( 半 月) O期 上





V o . No 2 7 124 . 7
o P sc T e c n f hy is a hig
( ) 1 . 0 6 .9 S 0 2 0
况。
本套 试 题 兼 有 毕 业 和 升 学 两 大 功 能 , 课 且
物 m
改、 非课 改 区共用 套 试卷 , 同时物 理 、 化学 同堂
考试 , 因此命 题原 则 是依 据《 程 标 准 》和《 课 考试 说 明 》 注重 双基 , 化能 力 , 出 物理 学 科 的特 , 强 突
试题 4 在 图 1 示 的 四个现 象 中 , 用 光 的 . 所 能 折射 规律解 释 的是 ( )
A. 火 的 字 B水 中 倒 影 放 .
图 l
C手 影 .
D. 林 中 的太 阳 光 森

试 题特 点 主要体 现在 以下 几个 方 面 :
( ) 视 对 考 生 物 理 的基 本 知 识 和 基 本 概 1重
镜 1c 0 m处 得 到 一 个最 小 最亮 的光 斑 , 用 此 透 若 镜 来观察 邮票 上较 小 的图案 , 邮票 到 透 镜 的距 则

2006卷面分析

2006卷面分析
在“双基”上学生普遍存在着的盲点。 3.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都是带 刻度的测量工具,使用前都要观察刻度上每 大格和每小格表示的数值,以便在测量过程 中能够___.答案:尽快准确地读取数据 错解:正确地测量数据…… 表面上看是学生词不达意,实质上是学生只 知到“怎样做”而不知“为什麽这样做”。
试题新变化


侧重于结合生活实际 在全卷 25 道小题中,有 20 道试题的设 计是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学生实验 探究中设臵情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 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其 总 分 值 达 60 分 , 占 整 个 试 卷 总 分 的 85.7%。较去年的84.3%又有所增加。
试题新变化


概念不清、审题不细,所问非所答。
20.在图8中画出起重机吊起重物时,重物 对起重臂拉力的示意图和该力的力臂· 错误:将拉力画成重物的重力。另外,作图 不带箭头,不标符号或名称、虚、实线不分 等。

14.把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浸没于水中 放手后,木球上浮而铁球下沉,静后它们所受浮 力的大小关系是() A. F木浮>F铁浮 B.F木浮< F铁浮 C.F木浮=F铁浮 D.无法判断 答案:A(学生的理解: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不会 进行三力平衡的分析) 错解:B 这种错误,暴露出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 件、二力平衡的条件等重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还不 透彻,不会依据题意首先确定出研究对象,并进行 受力分析。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不强。
教学及复习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把物理方法清晰地展现给学生 例如《光现象》的教学,实验中在玻璃板后面放 上一只没有点燃的蜡烛来观察点燃的蜡烛的像,我 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放上一只没有点燃的蜡烛的目 的是什么?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再比如演示光的 反射规律实验,我们完全可以告诉学生光在一般情 况下是看不到的,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看到光呢? 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2006年上海中考物理详解答案

2006年上海中考物理详解答案

2006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一、填空题1.【参考答案】220 电并联【测量目标】基础知识/知道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理知识【知识内容】电磁运动/简单电路/电源【试题分析】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各种用电器都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都消耗电能;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都是220V,为了各用电器都能正常工作,并且任何用电器之间互相不影响,各用电器之间都应该并联在照明电路中。

2.【参考答案】增加热传递【测量目标】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知识内容】能量/内能/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试题分析】放在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很快变得烫手,是热量由热汤传递到金属勺子上,使得金属勺子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参考答案】运动状态形变【测量目标】基础知识/知道简单物理现象和基本物理事实【知识内容】机械运动/力/力力的图示【试题分析】足球运动速度变小,是由于力改变了球的运动速度,力使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球网网眼变大,是由于力使球网发生了形变。

4.【参考答案】0.1 运动不变【测量目标】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知识内容】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机械运动参照物【试题分析】轿车运动的时间t=sv=-110km100km h=0.1h;因此驾驶员相对于路旁的树木位置在改变,所以驾驶员是运动的;轿车匀速行驶,质量和速度都没变,所以动能不变。

5.【参考答案】向上15【测量目标】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知识内容】机械运动/简单机械/杠杆杠杆平衡的条件【试题分析】为使拉力最小,动力臂要最长,拉力F的方向应该垂直杠杆向上,即竖直向上,动力臂为OA最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F×OA=G×OB,∴30N0.1m15N0.2mG OBFOA⨯⨯===。

6.【参考答案】20 4 0【测量目标】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知识内容】内能/机械能/功功率【试题分析】拉力做的功:W=Fs=10N×2m=20J,拉力做功功率:20J4W5sWPt===;∵物体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重力对物体做功为0。

[DOC] 2006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DOC] 2006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06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东门中学物理组吴巍一、试卷特点1、试卷结构。

题量与题型总体与去年相仿,全卷共有26题(与去年相同),但是每题分值有所增加,全卷满分90分(去年满分70分)。

其中填空题10道,占30分(比去年少1道,多8分);作图题4道12分(比去年多1道,多3分);计算题3道20分(比去年多3分);分组题6道18分(比去年多4分)。

2、试题特点。

整套试卷突出考查观察和信息利用能力,思维能力,评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这套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心科技发展,物理与生活密切联系,小到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大到高科技的前沿知识。

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联系生活实际,科技发展,社会热点问题,相关学科,关注宽广的人文背景。

⑴基础题仍占较大的比例。

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概念、规律的简单应用。

⑵重视理解能力的考察,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方面,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如匀速直线运动、力的作用效果、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应用、欧姆定律、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压强、悬浮条件的应用、用电常识,能的转化,光的折射等概念的理解能力的考查。

⑶重视实验能力的考查。

试卷中涉及实验内容的有18题托盘天平的操作,19题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考查是今年中考命题的又一亮点,第20题考查了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归纳出实验结论。

⑷注意联系实际,关心生活,关心社会,把考查的知识设计在各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中,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第2题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很快烫手、第3题世界杯进球时球与球网接触的情景中现象的解释、第4题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运动情况的解释、第21题判断夏天水龙头中的水温、第22题分辨歌手声音的依据等。

需要学生把实际事例与所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

⑸重视读图读表获取信息的能力的考查,今年试题最明显的特点之一是整卷的阅读量增大了,尤其是第20题的阅读量较大,不仅有大量的文字阅读,且有表格阅读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有细心阅读的耐心和能力,并能从文字和表格中提取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结合物理学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江苏扬州06年中考物理及答案

江苏扬州06年中考物理及答案

扬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侧卜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2页(第1至10题),第II卷3至8页(第11至30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考试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在第亚卷的密封线内也务必将本人的考试证号、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填写好.在第II卷的右下角填写好座位号。

2、第I卷选择题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栏内.在第I卷上答题无效3、非选择题部分在第亚卷相应的位置上作答。

4、考试结束,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工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字母标号填涂在答题卡栏内)第工卷(选择题共ZU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字母标号填涂在答题卡栏内)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光年是天文学中的时间单位2、如图1所示,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3,以下估测中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2 ×106mgC.人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70 w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D. 一壹角币的厚度最接近于2×103um4、如图2所示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L1、L.2串联B.开关S只控制L2C.电流表测干路中电流D.电流表测L1的电流5、图3是反映物理规律的几个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B.乙图是表示同种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C.丙图告诉我们电阻a的阻值比b大D丁图表示某种液体在98℃时沸腾,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6、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小明针对下面观察到的现象做了以下推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现象:用手很难将固体压缩.B现象: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固体内分子之间有斥力推测:分子间有间隙C.现象;将小磁针靠近某物体时,小磁针发生偏转D 现象:摩擦起电推测:该物体一定是磁体推测: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7、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图4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过程,几位同学对他的实验提出了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甲认为他测出的油的质量为62gB.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C.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D.丁认为他的实验操作简捷,结果准确8、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为6V, R:1=10Ω, R2:=2Ω0, R3=5Ω。

饶平县2006年中考物理科质量分析

饶平县2006年中考物理科质量分析

饶平县2006年中考物理科质量分析2006年中考物理试卷(新课程卷),与2005年相比,试卷结构基本不变(只是少了两道多项选择题),能紧扣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考查初中学生所学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注重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

全县考生共10898人,平均分49.26分,及格率33.57%,优秀率8.63%,最高分97分。

一、试题的设计1、试卷结构、题型、占分:全卷共分六大题。

第一题为单项选择题,分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第二题为填空题,分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

第三题为作图题,分3小题,共7分。

第四题为实验题,分3小题,共19分。

第五题为计算题,分2小题,共13分。

第六题为综合能力题,分3小题,共19分。

2、试题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点:全卷按考查学生的能力体系,分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方面分解如下表(1):若按年级及各章知识分,则各年级各章所占分值见下表(2): 表(2): 从表(1)、表(2)可以看出,试题知识点覆盖面广,八年级和九年级分值大致相同,从各知识块来看,力学分值占42分,电磁学占31分,热学占19分,光学占8分,总体上看力学和电磁学为重点考查板块,同时对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略有提高。

二、试结果及分析(各题平均分为抽样统计值):第一题,单选题,占分21分,平均分约15.2分,得分率72.3%。

得分率较高的题目是第1、2、3、5小题,答对率较低的有第4、6、7小题,失分原因是:第4小题考生错误理解“雾气”这个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水蒸气的“升华”或“凝华”;第6小题考生未能掌握内燃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中进、排气门的开、闭情况及活塞在气缸中往复运动的情况而造成错误选择;第7小题,考生未能仔细审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同种材料的柱体竖直放在水平面上的压强:gh sgsh S G s F P ρρ====,造成错误选择C 项。

2006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06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 0 0 7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今年中考分数分布为:力学30分,电与磁学26分,光学5分,热学8分,声1分。

共70分今年的中考试题紧扣考试说明。

按课标准教材特点,题型结构与往年一样,题量适中。

难易适度,重视基础,重视应用。

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主要特点有:(1)注意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进行考查。

试题在考试的内容上约有80%以上的试题是通过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2)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反映物理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影响。

试题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联系实际的情景,试卷取材广泛,处处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

(如:19小题32小题等)所选素材近到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现象,都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密切联系,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学的巨大应用价值,使他们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3)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试题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切实有效地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

许多题目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渗透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在试卷中适时体现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渗透着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4)注重课程的三维目标,从多层次、多角度将三维目标自然融合。

注重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归纳总结能力的考查,加强了对实验过程以及分析归纳等能力的考核,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科学方法的考查力度。

把探究的精神自然融合在试题当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设计、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探究思想。

2006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2006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2006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课标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2分)1.(2分)(2006•河南)小提琴发出的悠扬琴声是靠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演奏前,演奏者都要通过拧紧或放松河南)在家庭电路中,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都会导致电路中的总电流过大,保险,家庭电路电压为,家庭电路电压为5.(1分)(2009•济宁)所示的电路中,R1的阻值为10Ω,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再闭合开关S2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5A,则R2的阻值为20Ω.6.(1分)(2006•河南)体能竞赛中,小强在20s内就完成了10个引体向上动作,已知小强的体重为500N,每个P=P==完全燃烧42g水的温度升高46℃.而实际加热时,所需要的汽油远比这个数值要大由此可见,提高使用燃料的利用率(效率)8.(2分)(2006•河南)小明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图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折射光线消失(光线全部反射回水中.答折射角等于90°或折射光线沿水面前进);你猜想的依据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先达到90°等.成一清晰的像.则()12.(2分)(2010•无锡)家用电冰箱中消耗电能的器件主要是电动压缩机和照明灯泡.其中电动压缩机M受温控开关S1控制,照明灯泡L受门控开关S2控制.温控开关S1和门控开关S2既能单独工作又能同时工作.如图所示D照射强度增大时,其电阻会减小,闭合开关,减小光敏电阻的照射强度,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可知,电源电压不变,则电路中电流减小;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9.(2分)(2006•河南)利用潜望镜可以在水下观察到水面上的物体,请你在图中的直角管中画上两个平面镜,构成一个简易潜望镜,并画出人眼能看到岸上景物时光传播的路径.20.(2分)(2006•河南)在图中画出起重机吊起重物时,重物对起重臂拉力的示意图和该力的力臂.21.(4分)(2006•河南)如图是某小组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1)本实验中产生摩擦力的方法是让木块在木板上滑动.(2)用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才与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1)小刚同学在连接实验电路时还有部分导线未接上,如图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好.要求闭合开关后,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2)下表是小刚同学测出的数据,第三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如图所示.请你把这一数据填在右表中.(3)根据右表中的数据可知,这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75W.)记录表格的设计存在一个不当之处,请你指出来不应有平均值一栏.=0.3A弓,即使拉得很满,也只能将箭射得很近.请你分析以上现象,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并简述探究的方法.(1)你提出的探究问题是物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有关吗.(2)你探究的方法是用两个长、宽、厚都相同的钢尺和塑料尺,拉弯相同的幅度,去弹同一个静止在桌面上的实一下.(1)小明买来一个塑料挂钩,把它的吸盘贴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如图所示,测出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0cm2;又找来一个轻塑料桶(质量可忽略不计),在桶中装8L水;经过计算,他认为把塑料桶挂到挂钩上不会把吸盘拉掉.请你写出计算过程和判断依据.(g取10N/kg)(2)当小明把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是大气压没有那么大还是其他原因?请发表你的看法.25.(8分)(2006•河南)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需求日益紧张,不少地区暑期要拉闸限电.小明从电视上(1)在家庭用电中,还有哪些浪费现象,仿照1、2两项填写在表中的第4栏内.(不要求精确数据)(2)仅上表中的1、2两项,小明家每个月(30天)费多少度电?(3)夏天,温度在28℃时就已经不感到热了,空调房间温度太低时,不但费电也不利于健康.小明利用家中的电能表和钟表,估算出了把空调房间的温度设置从20℃调高到28℃,每天(按照6h计算)节约的电能,请你简述他的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0 7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今年中考分数分布为:力学30分,电与磁学26分,光学5分,热学8分,声1分。

共70分今年的中考试题紧扣考试说明。

按课标准教材特点,题型结构与往年一样,题量适中。

难易适度,重视基础,重视应用。

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主要特点有:(1)注意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进行考查。

试题在考试的内容上约有80%以上的试题是通过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2)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反映物理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影响。

试题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联系实际的情景,试卷取材广泛,处处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

(如:19小题32小题等)所选素材近到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现象,都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密切联系,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学的巨大应用价值,使他们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3)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试题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切实有效地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

许多题目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渗透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在试卷中适时体现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渗透着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4)注重课程的三维目标,从多层次、多角度将三维目标自然融合。

注重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归纳总结能力的考查,加强了对实验过程以及分析归纳等能力的考核,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科学方法的考查力度。

把探究的精神自然融合在试题当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设计、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探究思想。

旨在提倡试题回归实验教学,但又高于实验教学的思想,力图改变那些“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题海战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我市的各校中考情况:就优生率来说是这样的:全市平均为0.32超过平均数的学校有13所,依次是:琚湾二中0.5、琚湾一中0.48、吴店二中0.48、平林中学0.47、吴店一中0.46、兴隆二中0.45、五中0.44、清潭中学0.44、梁集中学0.4、兴隆一中0.37、钱岗中学0.36、资山中学0.34、实验中学0.33。

低的学校为0.03差距较大.及格率比较:全市平均水平为0.32,超过的有10所学校分别为:琚湾一中0.75,吴店二中为0.71,琚湾二中为0.7,吴店一中为0.69,五中为0.69,平林中学0.67,清潭中学为0.67,兴隆二中为0.66,梁集中学为0.6,兴隆一中为0.6,最低为0.1 平均分比较情况:全市平均为39.21,超过平均数的有14所学校分别为:琚弯一中49.65,琚湾二中49.21,吴店二中48.95,五中48.25,吴店一中48,清潭中学46.82,兴隆二中46.79,平林中学45.69,梁集中学43.85,兴隆一中43.42,钱岗中学41.93,刘升中学40.54,实验中学40.44,资山中学39.57,最低的为25.85低分率全市平均为0.31.低于平均数的学校有14所分别为:琚湾一中0.11,五中为0.14,吴店二中为0.15,琚湾二中为0.15,吴店一中为0.18,兴隆二中为0.19,清潭中学为0.2,平林中学为0.22,兴隆一中为0.24梁集中学为0.26,钱岗中学为0.27,刘升为0.28,新市二中为0.3,太平二中为0.3.高的有0.59.一、试题内容1、综合理科卷物理部分共有四个大题23个小题70个得分点2、试题中各类知识所占比例力占42.8%;电占37.1%;热占11.5%光占7.1%声占1.5%二、非选择题部分试题难度、区分度及评价(抽样100名考生)各题的区分度如下:(0.4以上为优0.3——0.39为良0.3以下为差)第二大题(填空题)各题的难度如下表1、抽样考生成绩:(抽样100名)第二大题:第三大题:第四大题:2第二大题填空:9—19题共11个小题,全题满分为19分。

全题满分率为9%,人均得分12,难度为0.63较易,区分度为0.66良。

9题1个空,得分率为82%,满分率为81%。

为主要考察学生对声音传播的应用。

错误的较少。

只有少数学生不知题意,填的是声的产生而填“振动”。

造成失分。

10题2个空,得分率为71%,满分率为41%。

考察学生对液化气与煤相比在热学及环保方面的优点的掌握。

第一个空学生错在热值与比热容相混,答哪个放热多了。

第二个空错的较少。

11题1个空得分率为69%,满分率57%。

学生掌握较好错误率较低。

12小题1个空。

得分率58%,满分率为57%,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合力的计算。

此题主要错在用人的力减去摩擦力了,还有一少部分加错。

13题两个空,得分率76%,满分率为56%。

主要考察学生对折射成象及应用。

第一个空错的较多,主要是填“低”对光的折射应用掌握不够。

第二个少数学生填成“水的折射”或“光从水射向空气”。

14小题三个空,得分率为53%,满分率为37%。

主要考察学生对电路的识别及电阻、功率与灯泡亮度的关系。

相对错的较多。

特别是“亮度”与“功率”二空。

说明学生对电路图的识别掌握不牢,串并联电流与功率的变化的应用没有掌握好。

15小题一个空,得分率44%,满分率为44%。

此题是考察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少数学生错在弄不清力与力臂之间关系变化而出错。

16小题2个空,得分率63%,满分率为55%。

错的较少。

此题是考察学生对滑轮组省力情况及重物与拉力F之间的移动距离的关系。

少数学生把绳子看成2段了造成失分。

17小题1个空,得分率为78%,满分率为77%。

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电功的计算。

学生掌握较好。

18小题2个空,得分率为68%。

满分率为54%。

主要考察学生应用密度求质量的计算。

一般错在体积单位c转化为m3时出错造成失分。

19小题2个空,得分率为41%。

满分率为33%。

此题错误较多,很多同学根据平时两节干电池电压为3V ,因而有填电源电压为3V 的。

根本原因是看不懂电路图,不知道两个电流表一个是测干路中的电流一个测支路中的电流。

这样就不会失分了。

第三大题为实验探究:20—29题共10个小题。

全题满分为21分。

全题满分率为%,人均得分为14.62;难度为0.65较易,区分度为0.66为优。

第20题得分率为56.6%,满分率为56%。

此题为画杠杆平衡时的力臂。

少数学生从O 点F 的垂线不会画等导致失分。

21题得分率为52.5%,满分率为52%。

此题为画探测器的受力示意图,错误是有些学生画了气球受的力;还有些学生只画探测器B 受重力的图示;可能是理解题意不清造成失分。

22小题得分率为73.7%,满分率为73%。

考察学生连接家庭电路中常见的灯泡开关的电路图。

一些学生是直接将灯泡连接到火线上等导致失分。

23小题得分率71.7%,满分率为71%。

是考察用右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 、S 极。

此题学生掌握较好失分较少。

24小题得分率71.7%,满分率为69%。

此题是考察凸透镜的成像的应用。

有部分学生对成像条件没有记住几乎有30%的学生填成为10cm 导致失分。

25小题得分率为64.1%,满分率为51%,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压强与沸点的关系。

掌握较好。

26小题得分率75.8为%,此题为电学综合用图像I 与U 的关系比较两电阻的大小,学生掌握较好。

27小题得分率为84%,满分率为79%。

此题是考察实验: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学生掌握较好。

28小题得分率为65.5%,满分率为32%。

此题是考察物体在水中和没入水中的深度与浮力的关系分为4个小题。

第一小题有两个空第一空错的较少。

第二个空浮力填错的原因是填成了在水中的读数第二小题与第三小题中分不清未浸入水中时和浸没在水中时深度与浮力的关系而填错。

第四小题是用四个图象来判断此题中力F 与深度H 关系的选择题,不少学生选择了答案D 。

错误原因是题目没看明白选成了浮力与深度的关系而造成失分。

29小题得分率为72.5%,满分率为51%。

此题是考察学生对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两表的使用情况及测额定功率的方法。

此题掌握较好。

错误的主要地方是:1小题两表填颠倒;2是量程选错;3是不带单位。

第四题为计算题:30—32题共3个小题。

全题满分为14分。

全题满率为21%,人均得分6.99,难度为0.49适中,区分度为0.138为差。

30小题5分,得分率为50.7%,满分率为34%,此题是利用P=SF进行P 、F 、及S 的计算。

分三问。

第一问是有压强和面积求重力;第二问有压力有压强求面积;第三问求背书包行走时对地的压强。

前两问错的较少。

第三问主要是错在1没有加上书包的重;2面积是行走时脚与地面的接触只是一只脚,而不少同学算了了两只脚接地从而造成计算错误而失数。

31小题4分,得分率为58.3%,满分率为50%。

此题是一个运动中求速度、求功、功率。

错率较少。

此题主要错误表现为第②问单位没有换算直接用W=4000N ×5.4km ,5.4km 的单位没有换成m ,从而第③问也计算错误而失分。

32小题5分,得分率为42.4%,满分率为35%。

此题是一个电学计算题分三问。

分别求电热丝的最大值、产生的热量、及电热并联后产生热量。

主要错误是:1分不清批示灯与电阻丝并联,从而求不出电阻。

2求出的电阻是在正中间时电阻丝的阻值没有乘以从而导致第2问计算错误。

3很多学生不能计算出R 并,最后导致热量计算错。

还有少数学生算出热量后不给出结论导致失分等。

四、教学建议1.学生不能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释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这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脱离生活实际,也说明“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还未真正在课堂上生根、开花、结果。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与时代共舞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这个理念的具体实施,就是要把物理知识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来,再还原到具体情景中去。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防止从概念到概念,从规律到规律,从练习到练习的教学方法,要密切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的实际,要将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景理性化。

让学生的头脑中不再是枯燥的公式、概念和规律,而是随时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情景化,情景问题理性化。

2.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普遍不强,看不准、算不对、画不全、说不清的现象很普遍。

学生要么想不到,即使想到了也说不出,说出来的又不全面,不能准确完整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