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函数专项复习集锦
反比例函数中考专题

反比例函数中考专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内的点E (−3,m )、F (−2,n),若OE=OF ,点E 、F 都在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像上,则k=( )A. -4B. -6C. -8D. -102、若函数y =m+2x的图像在其所在的第一象限内,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2B.m<0C.m>-2D.m>03、若点A(1,1x )、B(2,2-x )、C(3,3-x )在反比例函数xk y 12+-=的图象上,则321x x x 、、的大小关系是( )A. 321x x x <<B. 231x x x <<C. 213x x x <<D. 312x x x << 4、已知点A(m ,y 1)、B(m +1,y 2)均在函数1y x=-的图像上,若y 1>y 2,则( ) A. m <-1 B. -1<m <0 C. m >0 D. m >-15、已知点(a +2,3)在第一象限,A(a +2,y 1)、B(3+2a ,y 2)是反比例函数y =|t|+1x (为常数)图象上两点,若y 1>y 2,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a >-1B.-1.5<a <-1C.-2<a <-1.5或a >-1D.-2<a <-1 6、若直线y 1=mx +n 与双曲线y 2=kx 交于A(a -4,a +3)、B(a ,a -5)两点,则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或0<x <3B. x >3或x <-1C. x >3或-1<x <0D. x <-2或0<x <6.7、若点A (-1+a ,y 1),B (1+a ,y 2),C (3+a ,y 3)在反比例函数y =x3-的图象上,若-1<a <0,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1<y 2<y 3B .y 2<y 3<y 1C .y 3<y 2<y 1D .y 2<y 1<y 3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一个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A(a ,1),B(1,b)两点,反比例函数y =2m x m +的图象经过点(a ,b),则m -1m的值为( )A .-1B .1C .±1D .-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b a 是函数x3y =与1y -=x 的图象的一个交点,则abb a 22+的值为( ) A. 334+B. 232+C. 332+D. 234+10、已知反比例函数xy 23-=,直线42+-=x y 交于P (a ,b )、Q (m ,n )两点,则代数式nb a m 33+++的值是( ) A.2B.-2C.4D. - 411、若点A (x 1,-2),B (x 2,-3),C (x 3,2)在反比例函数xm y 12--=(m 是常数)的图像上,则x 1,x 2,x 3的大小关系是 A .x 1>x 2>x 3 B .x 1>x 3>x 2C .x 3>x 1>x 2D .x 2>x 1>x 3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xy 3-=(x <0)与4+=x y 的图象交于点P (a ,b ),则代数式ba 11-的值是( ) A. 334- B.334 C. 33-D.3313、方程x 2+ 2x - 1 = 0的根可视为直线y = x + 2与双曲线xy 1=交点的横坐标,根据此法可推断方程x 3+ 3x - 2 = 0的实根x 0所在的范围是( ) A.0 < x 0 < 1 B.1 < x 0 < 2 C.2 < x 0 < 3 D.3 < x 0 < 414、已知a 是方程x 2+ x - 2021 = 0的一个根,则aa a ---22112的值为( ) A.2020 B.2021C. 12020D. 1202115、关于反比例函数y =−4x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该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②A(x 1,y 1),B(x 2,y 2)两点在该函数图象上,若x 1<x 2,则y 1<y 2;③当y >﹣2时,x >2; ④若反比例函数y =−4x 与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无交点,则b 的范围是﹣4<b <4. A .①③ B .①③④C .②③D .②④16、若点A (2,1-x ),B (1,2x ),c (3,3x )在反比例函数xa y 22+=(a 为常数)的图象上,则321,,x x x 的大小关系是( )A.321x x x <<B.231x x x <<C.312x x x <<D.132x x x <<17、已知MA(11,y x ),N(22,y x ),R(33,y x )是反比例函数x k y 12+=图象上三点,若321x x x <<,3120y y y <<<,则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A.021<x xB.031<x xC.032<x xD.021<+x x18、若a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3x +1=0的一个根,则代数式2421a a a ++的值是( )A .17B .18C .19B .11019、已知关于x 的一元三次方程ax 3+bx 2+cx -k 2=0的解为x 1=-3,x 2=1,x 3=2.请运用函数的图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判断关于x 的不等式ax 3+bx 2+cx >k 2的解集是 A. x <-3或 1<x <2 B. -3<x <0或 1<x <2 C. x <-3或 0<x <1或 x >2 D. -3<x <1或 x >22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 ﹣6与y =−1x的图象交于一点(m ,n ),则代数式m 2﹣4m 2121mnm -+的值为( ) A. 13B. 11C. 7D. 5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2022y x=与y =2x +6的图象交于点(x 1,y 1)、(x 2,y 2),则代数式(x 1+y 2)(x 2+y 1)=( ) A .-1011B .1011C .2022D .-2022。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涵数的专题复习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考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3分) 1、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 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 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的交点O (即公共的原点)叫做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 轴和y 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 轴和y 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点的坐标的概念点的坐标用(a ,b )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
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b a ≠时,(a ,b )和(b ,a )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考点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3分)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1) 点P(x,y)在第一象限0,0>>⇔y x(2)点P(x,y)在第二象限0,0><⇔y x (3)点P(x,y)在第三象限0,0<<⇔y x (4)点P(x,y)在第四象限0,0<>⇔y x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1)点P(x,y)在x 轴上0=⇔y ,x 为任意实数(2)点P(x,y)在y 轴上0=⇔x ,y 为任意实数(3)点P(x,y)既在x 轴上,又在y 轴上⇔x ,y 同时为零,即点P 坐标为(0,0)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1)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相等(2)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1)位于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2)位于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 轴、y 轴或远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1)点P 与点p ’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点P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3)点P 与点p ’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 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点P(x,y)到x 轴的距离等于y (2)点P(x,y)到y 轴的距离等于x (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2y x +考点三、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3~8分) 1、变量与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反比例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篇)九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

专题26.27《反比例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篇)(专项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反比例函数6y x=的图象上的点是()A .()2,3B .()4,2C .()6,1-D .()2,3-2.已知点A (﹣2,m ),B (2,m ),C (4,m +12)在同一个函数的图象上,这个函数可能是()A .y =xB .y =﹣2xC .y =x 2D .y =﹣x 23.若两个点()1,1x ,()2,3x -均在反比例函数2k y x-=的图象上,且12x x <,则k 的值可以是()A .1B .2C .3D .44.已知抛物线221y x x m =--++与x 轴没有交点,则函数my x=和函数y mx m =-的大致图像是()A .B .C .D .5.已知点A (﹣2,y 1),B (﹣1,y 2),C (3,y 3)都在反比例函数y =3x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y 1<y 2<y 3B .y 3<y 2<y 1C .y 3<y 1<y 2D .y 2<y 1<y 3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边BC 与x 轴平行,A 和B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4和2,函数(0,0)k y k x x=>>的图象经过A 、B 两点.若菱形ABCD 的面积为则k 的值为()A .4B .8C .16D .7.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y 1=1x(x >0)图象上一点,过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交反比例函数2ky x=(x >0)的图象于点B ,连接OA 、OB ,若△OAB 的面积为1,则k 的值是()A .3B .4C .5D .68.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1=kx+b (k 、b 是常数,且k≠0)与反比例函数y 2=cx(c 是常数,且)的图象相交于A (﹣3,﹣2),B (2,3)两点,则不等式y 1>y 2的解集是()A .﹣3<x <2B .x <﹣3或x >2C .﹣3<x <0或x >2D .0<x <29.对于反比例函数2y 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B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图象经过点(1,-2)D .若点()11,A x y ,()22,B x y 都在图象上,且12x x <,则12y y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443y x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B ,点A ,以线段AB 为边作正方形ABCD ,且点C 在反比例函数(0)ky x x=<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A .12-B .42-C .42D .2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已知直线y =kx 与双曲线y =6k x+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是2,则另一个交点坐标是_____.12.已知点A (1,2)在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上,则当1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3.已知点A (381a a --,)在第二象限,且a 为整数,反比例函数ky x=经过该点,则k 的值为_________.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B (3,2),C (﹣6,m )分别在三个不同的象限.若反比例函数y =kx(k ≠0)的图象经过其中两点,则m 的值为_____.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4,)P m ,且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点P 在第______象限.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BC x ⊥轴于点B ,直角顶点A 在y 轴上,双曲线()0ky k x=≠经过AC 边的中点D ,若BC =k =______.17.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在第一象限内,边BC 与x 轴平行,A ,B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6,4,反比例函数y =kx(x >0)的图象经过A ,B 两点,若菱形ABCD的面积为k 的值为_____.18.如图,小华设计了一个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在一根匀质的木杆中点O 左侧固定位置B 处悬挂重物A ,在中点O 右侧用一个弹簧秤向下拉,改变弹簧秤与点O 的距离x(cm),观察弹簧秤的示数y(N)的变化情况,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8分)19.(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152y x =+和2y x =-的图象相交于点A ,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A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设一次函数152y 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的另一个交点为B ,连接OB ,求ABO ∆的面积.20.(8分)如图,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80y x x=>的图像交于点(),4A a .点B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过B 作x 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于点C ,交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于点D .(1)求a 的值及正比例函数y kx =的表达式;(2)若10BD =,求ACD △的面积.21.(10分)某蔬菜生产基地的气温较低时,用装有恒温系统的大棚栽培一种新品种蔬菜.如图是试验阶段的某天恒温系统从开启到关闭后,大棚内的温度y(℃)与时间x (h)之间的函数关系,其中线段AB、BC表示恒温系统开启阶段,双曲线的一部分CD表示恒温系统关闭阶段.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这天的温度y与时间x(0≤x≤24)的函数关系式;(2)求恒温系统设定的恒定温度;(3)若大棚内的温度低于10℃时,蔬菜会受到伤害.问这天内,恒温系统最多可以关闭多少小时,才能使蔬菜避免受到伤害?22.(10分)如图,直线y1=﹣x+4,y2=34x+b都与双曲线y=kx交于点A(1,m),这两条直线分别与x轴交于B,C两点.(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直接写出当x>0时,不等式34x+b>kx的解集;(3)若点P在x轴上,连接AP把△ABC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求此时点P的坐标.23.(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kyx=(0x>)的图象G经过点A(4,1),直线14l y x b=+∶与图象G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C.(1)求k的值;(2)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记图象G在点A,B之间的部分与线段OA,OC,BC围成的区域(不含边界)为W.①当1b=-时,直接写出区域W内的整点个数;②若区域W内恰有4个整点,结合函数图象,求b的取值范围.24.(12分)背景:点A在反比例函数kyx=(0k>)的图象上,AB x⊥轴于点B,AC y⊥轴于点C,分别在射线AC,BO上取点D,E,使得四边形ABED为正方形,如图1,点A在第一象限内,当4AC =时,小李测得3CD =.探究:通过改变点A 的位置,小李发现点D ,A 的横坐标之间存在函数关系,请帮助小李解决下列问题.(1)求k 的值;(2)设点A ,D 的横坐标分别为x ,z ,将z 关于x 的函数称为“Z 函数”.如图2,小李画出了0x >时“Z 函数”的图象.①求这个“Z 函数”的表达式.②过点(3,2)作一直线,与这个“Z 函数”图象仅有一个交点,求该交点的横坐标.参考答案1.A【分析】分别计算出各选项纵横坐标的乘积,判断是否等于6即可得解.解:A.23=6⨯,点(2,3)在反比例函数6y x=的图象上,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42=86⨯≠,点(4,2)不在反比例函数6y x=的图象上,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61=66-⨯-≠,点(-6,1)不在反比例函数6y x=的图象上,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23=66-⨯-≠,点(-2,3)不在反比例函数6y x=的图象上,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C【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还有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进行分析即可.解:∵A (﹣2,m ),B (2,m ),∴点A 与点B 关于y 轴对称;由于y =x ,y =2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因此选项A 、B 错误;∵m +12>m ,y =a x 2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由B (2,m ),C (4,m +12)可知,在对称轴的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二次函数只有a >0时,在对称轴的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选项正确,故选:C .【点拨】考核知识点: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还有二次函数的图象.理解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还有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是关键.3.A【分析】根据点()1,1x ,()2,3x -均在反比例函数2k y x-=的图象上,推出121k x -=,223k x --=,得到12x k =-,223k x -=,根据12x x <,得到223k k --<,求得k <2,推出k 的值可能是1,解:∵点()1,1x ,()2,3x -均在反比例函数2k y x-=的图象上,∴121k x -=,223k x --=,∴12x k =-,223k x -=,∵12x x<,∴223kk--<∴k<2,∴k的值可能是1,故选:A【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解不等式,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C【分析】由已知可以得到m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得到解答.解:∵抛物线y=−x2−2x+m+1与x轴没有交点,∴方程−x2−2x+m+1=0没有实数根,∴Δ=4+4×1×(m+1)=4m+8<0,∴m<−2,∴−m>2,故函数y=mx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函数y=mx−m.故选:C.【点拨】本题考查函数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关键.5.D【分析】把点A(-2,y1),B(-1,y2),C(3,y3)代入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求出y1,y2,y3,比较得出答案.解:把点A(﹣2,y1),B(﹣1,y2),C(3,y3)代入反比例函数3yx=的关系式得,y1=﹣1.5,y2=﹣3,y3=1,∴y2<y1<y3,故选:D.【点拨】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把点的坐标代入函数关系式是常用的方法.6.D【分析】过点A 作AM x ⊥轴于点,M 交BC 于点,E 过点B 作BN x ⊥轴于点,N 求出2AE =,再由菱形的性质求出AD =,可得点A 的坐标,从而可得结论.解:过点A 作AM x ⊥轴于点M ,交BC 于点,E 过点B 作BN x ⊥轴于点N ,如图,∵BC //x 轴,∴,AE BC ⊥∴∠90,BEM EMN MNB ︒=∠=∠=∴四边形BEMN 是矩形,∴ME BN=∵,A B 点的纵坐标分别为4和2,∴4,2,AM BN ==∴2,ME =∴422,AE AM EM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D AE⊥∴2ABCD S AD AE AD =⋅==菱形,∴AD =,∵D 点在y 轴上,∴4)A∴4k ==故选:D【点拨】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记菱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7.A【分析】延长BA ,与y 轴交于点C ,由AB 与x 轴平行,得到BC 垂直于y 轴,利用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表示出三角形AOC 与三角形BOC 面积,由三角形BOC 面积减去三角形AOC 面积表示出三角形AOB 面积,将已知三角形AOB 面积代入求出k 的值即可.解:延长BA ,与y 轴交于点C ,∵AB //x 轴,∴BC ⊥y 轴,∵A 是反比例函数y 1=1x (x >0)图象上一点,B 为反比例函数y 2=k x(x >0)的图象上的点,∴S △AOC =12,S △BOC =2k ,∵S △AOB =1,即2211k -=,解得:k =3,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8.C【分析】一次函数y1=kx+b 落在与反比例函数y 2=c x 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为所求.解:∵一次函数y1=kx+b (k 、b 是常数,且k≠0)与反比例函数y 2=c x(c 是常数,且c≠0)的图象相交于A (﹣3,﹣2),B (2,3)两点,∴不等式y1>y2的解集是﹣3<x <0或x >2,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9.D【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A.k=−2<0,∴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B.k=−2<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正确;C.∵221-=-,∴点(1,−2)在它的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D.若点A(x1,y1),B(x2,y2)都在图象上,,若x1<0<x2,则y2<y1,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D【分析】过点C作CE⊥x轴于E,证明△AOB≌△BEC,可得点C坐标,代入求解即可;解:∵当x=0时,04=4y=+,∴A(0,4),∴OA=4;∵当y=0时,4043x=+,∴x=-3,∴B(-3,0),∴OB=3;过点C作CE⊥x轴于E,∵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90°,AB=BC,∵∠CBE+∠ABO=90°,∠BAO+∠ABO=90°,∴∠CBE=∠BAO.在△AOB和△BEC中,CBE BAO BEC AOB BC AB ∠=∠⎧⎪∠=∠⎨⎪=⎩,∴△AOB ≌△BEC ,∴BE=AO=4,CE=OB=3,∴OE=3+4=7,∴C 点坐标为(-7,3),∵点A 在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k=-7×3=-21.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及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11.(-2,-4)【分析】根据交点的横坐标是2,得到622k k +=,求得k 值,确定一个交点坐标为(2,4),根据图像的中心对称性质,确定另一个交点坐标即可.解:∵交点的横坐标是2,∴622k k +=,解得k =2,故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y =8x ,当x =2时,y =4,∴交点坐标为(2,4),根据图像的中心对称性质,∴另一个交点坐标为(-2,-4),故答案为:(-2,-4).【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函数图像的中心对称问题,熟练掌握交点的意义,灵活运用图像的中心对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0<y <2【分析】根据图象结合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性质,分析其增减以及其过点的坐标解答即可.解:点A (1,2)在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上,∴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k =2∴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1时,y 的取值范围时0<y <2;故答案为:0<y <2.【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13.-2【分析】根据第二象限的符号特征,且a 为整数,求出a =2,得A (-2,1),将A (-2,1)代入k y x=,得k 的值.解:∵点A (3a −8,a −1)在第二象限,且a 为整数,∴38010a a -<->ìïíïî,解得1<a <83,∴a =2,∵3×2-8=-2,2-1=1,∴A (-2,1),∵反比例函数k y x=经过点A ,∴将A (-2,1)代入k y x =,得21k -=,∴k =-2,故答案为:-2.【点拨】本题考查了第二象限的符号特征和反比例函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第二象限的符号特征.14.-1.【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到点(2,1)A -在第二象限,求得点(6,)C m -一定在第三象限,由于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经过其中两点,于是得到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经过(3,2)B ,(6,)C m -,于是得到结论.解: 点(2,1)A -,(3,2)B ,(6,)C m -分别在三个不同的象限,点(2,1)A -在第二象限,∴点(6,)C m -一定在第三象限,(3,2)B 在第一象限,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经过其中两点,∴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经过(3,2)B ,(6,)C m -,326m ∴⨯=-,1m ∴=-,故答案为:1-.【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15.四【分析】直接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确定m 的取值范围,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解:∵反比例函数k y x=(k ≠0)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k <0,又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经过点(4,)P m ,∴40m k =<∴0m <∴(4,)P m 在第四象限.故答案为:四.【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正确记忆点的坐标的分布是解题关键.16.32-【分析】根据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 x ⊥轴,得到AO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根据BC =A 点,C 点坐标,根据中点公式求出D 点坐标,将D 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k .解:∵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 x ⊥轴.∴90904545ABO ABC ∠=︒-∠=︒-︒=︒;2AB =.∴AO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O AO =.故:A ,(C .(D .将D 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3222D D k x y =⋅=-⨯-.故答案为:32-.【点拨】本题考查平面几何与坐标系综合,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本体解题关键是得到AO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用中点公式算出D 点坐标.17.12【分析】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根据A ,B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6,4,可得出横坐标,即可表示AE ,BE 的长,根据菱形的面积为AE 的长,在Rt △AEB 中,计算BE 的长,列方程即可得出k 的值.解: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BC ∥x 轴,∴AE ⊥BC ,∵A ,B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且纵坐标分别为6,4,∴A (6k ,6),B (4k ,4),∴AE =2,BE =4k ﹣6k =k 12,∵菱形ABCD 的面积为∴BC×AE =BC∴AB =BC在Rt △AEB 中,BE 1,∴112k=1,∴k=12,故答案为:12.【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和几何综合,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关键.18.300yx=【分析】通过表格我们可以得到表格中每组数据相乘为一个定值300,故我们可以猜想y与x之间是成反比例函数的关系,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再将其余的点带入验证即可.解:由表格猜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反比例函数解: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k yx =把x=10,y=30代入得:k=300∴300 yx =将其余点带入均符合要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300 yx =故答案为:300 yx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解析式的求法,正确的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9.(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8yx-=;(2)ABO∆的面积为15.【分析】(1)联立两一次函数解出A点坐标,再代入反比例函数即可求解;(2)联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求出B点坐标,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解三角形的面积.解:(1)由题意:联立直线方程1522y xy x⎧=+⎪⎨⎪=-⎩,可得24xy=-⎧⎨=⎩,故A点坐标为(-2,4)将A(-2,4)代入反比例函数表达式kyx=,有42k=-,∴8k=-故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8 yx =-(2)联立直线152y x =+与反比例函数8y x=-,1528x y x y ⎧=+⎪⎪⎨⎪=-⎪⎩解得122,8x x =-=-,当8x =-时,1y =,故B (-8,1)如图,过A ,B 两点分别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M 、N 两点,由模型可知S 梯形AMNB =S △AOB ,∴S 梯形AMNB =S △AOB =12121()()2y y x x +-⨯=1(14)[(2)(8)]2+⨯---⨯=156152⨯⨯=【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0.(1)a=2;y=2x ;(2)635【分析】(1)已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点A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故a 可求;求出点A 的坐标后,点A 同时在正比例函数图象上,将点A 坐标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中,故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求.(2)根据题意以及第一问的求解结果,我们可设B 点坐标为(b ,0),则D 点坐标为(b ,2b),根据BD=10,可求b 值,然后确认三角形的底和高,最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1)已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8x,点A(a ,4)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将点A 坐标代入,解得a=2,故A 点坐标为(2,4),又∵A 点也在正比例函数图象上,设正比例函数解析为y=kx ,将点A(2,4)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中,解得k=2,则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x .故a=2;y=2x .(2)根据第一问的求解结果,以及BD 垂直x 轴,我们可以设B 点坐标为(b ,0),则C 点坐标为(b ,8b)、D 点坐标为(b ,2b),根据BD=10,则2b=10,解得b=5,故点B 的坐标为(5,0),D 点坐标为(5,10),C 点坐标为(5,85),则在△ACD 中,()18105225S ⎛⎫=⨯-⨯- ⎪⎝⎭△ACD =635.故△ACD 的面积为635.【点拨】(1)本题主要考查求解正比例函数及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掌握求解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本题根据第一问求解的结果以及BD 垂直x 轴,利用待定系数法,设B 、C 、D 三点坐标,求出B 、C 、D 三点坐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同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21.(1)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210(05)20(510)200(1024)x x y x x x⎧⎪+≤<⎪=≤<⎨⎪⎪≤≤⎩;(2)恒温系统设定恒温为20°C ;(3)恒温系统最多关闭10小时,蔬菜才能避免受到伤害.【分析】(1(2)观察图象可得;(3)代入临界值y =10即可.(1)解:设线段AB 解析式为y =k 1x +b (k ≠0)∵线段AB 过点(0,10),(2,14),代入得110214b k b ⎧⎨+⎩==,解得1210k b ⎧⎨⎩==,∴AB 解析式为:y =2x +10(0≤x <5).∵B 在线段AB 上当x =5时,y =20,∴B 坐标为(5,20),∴线段BC 的解析式为:y =20(5≤x <10),设双曲线CD 解析式为:y =2k x (k 2≠0),∵C (10,20),∴k 2=200.∴双曲线CD 解析式为:y =200x(10≤x ≤24),∴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210(05)20(510)2001024x x y x x x⎧⎪+≤<⎪=≤<⎨⎪⎪≤≤⎩;(2)解:由(1)恒温系统设定恒温为20°C ;(3)解:把y =10代入y =200x 中,解得x =20,∴20-10=10.答:恒温系统最多关闭10小时,蔬菜才能避免受到伤害.【点拨】本题为实际应用背景的函数综合题,考查求得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常函数关系式.解答时应注意临界点的应用.22.(1)3y x =;(2)x >1;(3)P (﹣54,0)或(94,0)分析:(1)求得A (1,3),把A (1,3)代入双曲线y=k x ,可得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依据A (1,3),可得当x >0时,不等式34x+b >k x的解集为x >1;(3)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AP 把△ABC 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则CP=14BC=74,或BP=14BC=74,即可得到OP=3﹣74=54,或OP=4﹣74=94,进而得出点P 的坐标.解:(1)把A (1,m )代入y 1=﹣x+4,可得m=﹣1+4=3,∴A (1,3),把A (1,3)代入双曲线y=k x,可得k=1×3=3,∴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3x ;(2)∵A (1,3),∴当x >0时,不等式34x+b >k x的解集为:x >1;(3)y 1=﹣x+4,令y=0,则x=4,∴点B 的坐标为(4,0),把A (1,3)代入y 2=34x+b ,可得3=34+b ,∴b=94,∴y 2=34x+94,令y 2=0,则x=﹣3,即C (﹣3,0),∴BC=7,∵AP 把△ABC 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CP=14BC=74,或BP=14BC=74∴OP=3﹣74=54,或OP=4﹣74=94,∴P (﹣54,0)或(94,0).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把两个函数关系式联立成方程组求解,若方程组有解则两者有交点,方程组无解,则两者无交点.23.(1)4;(2)①3个.(1,0),(2,0),(3,0).②514b -≤<-或71144b <≤.分析:(1)根据点A (4,1)在k y x=(0x >)的图象上,即可求出k 的值;(2)①当1b =-时,根据整点的概念,直接写出区域W 内的整点个数即可.②分a .当直线过(4,0)时,b .当直线过(5,0)时,c .当直线过(1,2)时,d .当直线过(1,3)时四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1)解:∵点A (4,1)在k y x=(0x >)的图象上.∴14k =,∴4k =.(2)①3个.(1,0),(2,0),(3,0).②a .当直线过(4,0)时:1404b ⨯+=,解得1b =-b .当直线过(5,0)时:1504b ⨯+=,解得54b =-c .当直线过(1,2)时:1124b ⨯+=,解得74b =d .当直线过(1,3)时:1134b ⨯+=,解得114b =∴综上所述:514b -≤<-或71144b <≤.点睛:属于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掌握整点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24.(1)4(2)①4z x x=-;②2,3,4,6【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①设点A 坐标为1,x x ⎛⎫ ⎪⎝⎭,继而解得点D 的横坐标为4z x x =-,根据题意解题即可;②分两种种情况讨论,当过点3,2()的直线与x 轴垂直时,或当过点3,2()的直线与x 轴不垂直时,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解:(1)由题意得,1AB AD ==,∴点A 的坐标是(4,1),所以414k =⨯=;故答案为:4(2)①设点A 坐标为1,x x ⎛⎫ ⎪⎝⎭,所以点D 的横坐标为4z x x =-,所以这个“Z 函数”表达式为4z x x=-;②第一种情况,当过点3,2()的直线与x 轴垂直时,3x =;第二种情况,当过点3,2()的直线与x 轴不垂直时,设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0)z mx b m =+≠,23m b ∴=+,即32b m =-+,'32z mx m ∴=-+,由题意得,432x mx m x-=-+22432x mx mx x ∴-=-+,2(1)(23)40m x m x ∴-+-+=(a )当1m =时,40x -+=,解得4x =;(b )当1m ≠时,2224(23)4(1)4928200b ac m m m m -=---⨯=-+=,解得12102,9m m ==,当12m =时,()2244020x x x -+=-=,.解得122x x ==;当2109m =时,()2221440,12360,6093x x x x x -+=-+=-=,解126x x ==所以x 的值为2,3,4,6.【点拨】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一般,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考点11 反比例函数(精讲)(原卷版)

考点11.反比例函数(精讲)【命题趋势】反比例函数也是非常重要的函数,年年都会考,总分值为12分左右,预计2024年各地中考一定还会考,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结合出现在解答题中是各地中考必考的一个解答题,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和平面几何的知识结合、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等也会是小题考查的重点。
【知识清单】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kyx=(k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自变量x和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都是不等于0的任意实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表达式kyx=(k是常数,k≠0)k k>0k<0大致图象所在象限第一、三象限第二、四象限增减性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对称性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y=x和y=-x),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原点)2)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1)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kyx=(k≠0);(2)把已知一对x,y的值代入解析式,得到一个关于待定系数k的方程;(3)解这个方程求出待定系数k;(4)将所求得的待定系数k的值代回所设的函数解析式.3: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1)反比例函数图象中有关图形的面积2)涉及三角形的面积型当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结合时,可通过面积作和或作差的形式来求解.(1)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如图①,S △ABC =2S △ACO =|k |;(2)如图②,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ky x=交于A 、B 两点,且一次函数与x 轴交于点C ,则S △AOB =S △AOC +S △BOC =1||2A OC y ⋅+1||2B OC y ⋅=1(||||)2A B OC y y ⋅+;(3)如图③,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上的两点,其坐标分别为()A A x y ,,()B B x y ,,C 为AB 延长线与x 轴的交点,则S △AOB =S △AOC –S △BOC =1||2A OC y ⋅–1||2B OC y ⋅=1(||||)2A B OC y y ⋅-.4: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1)涉及自变量取值范围型当一次函数11y k x b =+与反比例函数22k y x=相交时,联立两个解析式,构造方程组,然后求出交点坐标。
中考数学备考专题复习反比例函数含解析

反比例函数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2016•龙东)已知反比例函数y= ,当1<x<3时,y的最小整数值是()A、3B、4C、5D、6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底边上的高为y,则它的面积为定植S时,则x与y的函数关系式为()A、y=B、y=C、y=D、y=3、(2016•大庆)已知A(x1, y1)、B(x2, y2)、C(x3, y3)是反比例函数y= 上的三点,若x1<x2<x3, y2<y1<y3,则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A、x1•x2<0B、x1•x3<0C、x2•x3<0D、x1+x2<04、将一次函数y=x图象向下平移b个单位,与双曲线y=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则OA2-OB2=( )A、-2B、2C、-D 、5、如图所示,点P(3a,a)是反比例函数y=(k>0)与⊙O的一个交点,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0π,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A、y=B、y=C、y=D、y=6、如图,△AOB为等边三角形,点A在第四象限,点B的坐标为(4,0),过点C(4,0)作直线l交AO于D,交AB于E,且点E在某反比例函数y=(k≠0)图象上,当△ADE和△DCO的面积相等时,k的值为()A、-B、-C、-3D、-67、教室里的饮水机接通电源就进入自动程序,开机加热时每分钟上升10℃,加热到100℃,停止加热,水温开始下降,此时水温(℃)与开机后用时(min)成反比例关系.直至水温降至30℃,饮水机关机.饮水机关机后即刻自动开机,重复上述自动程序.若在水温为30℃时,接通电源后,水温y(℃)和时间(min)的关系如图,为了在上午第一节下课时(8:45)能喝到不超过50℃的水,则接通电源的时间可以是当天上午的()A、7:20B、7:30C、7:45D、7:508、(2015•玉林)如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二次函数y=ax2+bx 图象的顶点(﹣,m)(m >0),则有()A、a=b+2kB、a=b﹣2kC、k<b<0D、a<k<0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OC的两边在坐标轴上,OB=1,点A在函数y=﹣(x<0)的图象上,将此矩形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A1B1O1C1的位置,此时点A1在函数y= (x>0)的图象上,C1O1与此图象交于点P,则点P的纵坐标是()A 、B 、C 、D 、10、(2016•济宁)如图,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CB是菱形,OB在x轴的正半轴上,sin∠AOB= ,反比例函数y=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点A,与BC交于点F,则△AOF的面积等于()A、60B、80C、30D、4011、(2016•湖北)一次函数y=ax+b和反比例函数y=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大致为()A 、B 、C 、D 、12、(2016•天津)若点A(﹣5,y1),B(﹣3,y2),C(2,y3)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则y1, y2, y3的大小关系是()A、y1<y3<y2B、y1<y2<y3C、y3<y2<y1D、y2<y1<y3二、填空题(共5题;共6分)13、如果函数y=x2m-1为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________.14、(2015•黄石)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有一支位于第一象限,则常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5、(2016•宁波)如图,点A为函数y= (x>0)图象上一点,连结OA,交函数y= (x>0)的图象于点B,点C是x轴上一点,且AO=AC,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16、(2016•丽水)如图,一次函数y=﹣x+b与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x轴、y轴分别交于C,D两点,连结OA,OB,过A作AE⊥x轴于点E,交OB于点F,设点A的横坐标为m.(1)b=_____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若S△OAF+S四边形EFBC=4,则m的值是________.17、(2016•绍兴)如图,已知直线l:y=﹣x,双曲线y= ,在l上取一点A(a,﹣a)(a>0),过A作x轴的垂线交双曲线于点B,过B作y轴的垂线交l于点C,过C作x轴的垂线交双曲线于点D,过D作y轴的垂线交l于点E,此时E与A重合,并得到一个正方形ABCD,若原点O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上且分这条对角线为1:2的两条线段,则a的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3题;共15分)18、当m 取何值时,函数是反比例函数?19、(2016•苏州)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交于点B(2,n),过点B作BC⊥x轴于点C,点P(3n﹣4,1)是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且∠PBC=∠ABC,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0、已知与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个点.(1)求m和k的值(2)若点C(-1,0),连结AC,BC,求△ABC的面积(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的取值范围.四、综合题(共4题;共45分)21、(2016•曲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整点”.(1)直接写出函数y= 图象上的所有“整点”A1, A2, A3,…的坐标;(2)在(1)的所有整点中任取两点,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出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概率.22、(2015•广州)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一支位于第一象限.(1)判断该函数图象的另一支所在的象限,并求m的取值范围;(2)如图,O为坐标原点,点A在该反比例函数位于第一象限的图象上,点B与点A关于x轴对称,若△OAB的面积为6,求m的值.23、(2016•枣庄)如图,在矩形OABC中,OA=3,OC=2,F是AB上的一个动点(F不与A,B重合),过点F的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与BC边交于点E.(1)当F为AB的中点时,求该函数的解析式;(2)当k为何值时,△EFA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24、(2016•雅安)已知直线l1:y=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且与双曲线y= 交于点C(1,a).(1)试确定双曲线的函数表达式;(2)将l1沿y轴翻折后,得到l2,画出l2的图象,并求出l2的函数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点P是线段AC上点(不包括端点),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交l2于点M,交双曲线于点N,求S△AMN的取值范围.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答案】A【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在反比例函数y= 中k=6>0,∴该反比例函数在x>0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3时,y= =2;当x=1时,y= =6.∴当1<x<3时,2<y<6.∴y的最小整数值是3.故选A.【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0,结合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可得知该反比例函数在x>0中单调递减,再结合x的取值范围,可得出y的取值范围,取其内的最小整数,本题得解.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反比例函数y= 在1<x<3中y的取值范围.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反比例函数的系数结合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出该反比例函数的单调性是关键.【答案】C【考点】根据实际问题列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三角形的面积【解析】【解答】∵S=xy,∴y=.故选C.【分析】考查列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得到三角形高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三角形的面积= 1 2 底×高,那么高=,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答案】A【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析】【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 中,2>0,∴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x1<x2<x3, y2<y1<y3,∴点A,B在第三象限,点C在第一象限,∴x1<x2<0<x3,∴x1•x2<0,故选A.【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y= 和x1<x2<x3, y2<y1<y3,可得点A,B在第三象限,点C在第一象限,得出x1<x2<0<x3,再选择即可.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本题是逆用,难度有点大.【答案】B【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析】【解答】∵平移后解析式是y=x+b,代入y=得:x+b=,即x2+bx=,y=x+b与x轴交点B的坐标是(-b,0),设A的坐标是(x,y),∴OA2-OB2=x2+y2+(-b)2=x2+(x+b)2-b2=2x2+2xb=2(x2+xb)=2×=2,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能力.【答案】D【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解析】【解答】由于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所以阴影部分面积为圆面积,则圆的面积为10π×4=40π.因为P(3a,a)在第一象限,则a>0,3a>0,根据勾股定理,OP=于是π=40π,a=±2,(负值舍去),故a=2.P点坐标为(6,2).将P(6,2)代入y=,得:k=6×2=1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故选D.【分析】根据P(3a,a)和勾股定理,求出圆的半径,进而表示出圆的面积,再根据圆的面积等于阴影部分面积的四倍,求出圆的面积,建立等式即可求出a的值,从而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题,既要能熟练正确求出圆的面积,又要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答案】C【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解析】【解答】如图,连接AC,∵点B的坐标为(4,0),△AO B为等边三角形,∴AO=OB=4.∴点A的坐标为(2,-2).∵C(4,0),∴AO=OC=4,∴∠OCA=∠OAC.∵∠AOB=60°,∴∠ACO=30°.又∵∠B="60°." ∴∠BAC=90°.∵S△ADE=S△DCO, S△AEC=S△ADE+S△ADC, S△AOC=S△DCO+S△ADC,∴∴S△AEC=S△AOC =×AE•AC=•CO•2,即•AE•2=×2×2,∴E点为AB的中点(3,-).把E点(3,-)代入y=中得:k=-3故选C.【分析】连接AC,由B的坐标得到等边三角形AOB的边长,得到AO与CO,得到AO=OC,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AOB=60°,得到∠ACO=30°,可得出∠BAC为直角,可得出A的坐标,由三角形ADE与三角形DCO面积相等,且三角形AEC面积等于三角形AED与三角形ADC面积之和,三角形AOC面积等于三角形DCO面积与三角形ADC面积之和,得到三角形AEC与三角形AOC面积相等,进而确定出AE的长,可得出E为AB中点,得出E的坐标,将E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中求出k的值,即可确定出反比例解析式。
反比例函数中考复习(知识点题型分类练习)

反比率函数中考复习 ( 知识点 +题型分类练习 )知识点梳理1、反比率函数的观点:一般地;假如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能够表示成y= k〔 k 为常数; k 不等于 0〕的形式;那么称y 是 x 的反比率函数。
从y=k中可知;x xx 作为分母;因此不可以为零。
注 : 反比率函数的其余两种表达式:或2、画反比率函数图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列表时自变量的取值应取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的一对数值;这样既能够简化计算;又便于标点;⑵列表、描点时;要尽量多取一些数值;多描一些点;这样方便连线;⑶在连线时要用“圆滑的曲线〞;不可以用折线。
3、反比率函数的性质反比率函数k xk 的取值范围k k x x图象k k k k k k① x 的取值范围是x;x的① x 的取值范围是x ;x的取值k k性质取值范围是x范围是x②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②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kk k第一、三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x二、四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x随 xk注意:x〔 1〕反比率函数是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kk〔 2〕双曲线的两个分支都与x 轴、 x 轴无穷靠近;但永久不可以与坐标轴订交;〔 3〕在利用图象性质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时;前提应是“在同一象限〞内。
k4、反比率函数系数x 的几何意义k k k k如图;过双曲线上随意一点P 〔 x ; x 〕作 x 轴; x 轴的垂线PM ;PN ;所得矩形的面积为kkkx∵ k∴ x ∴ x ;xk kk 即过双曲线上任一点作 x 轴; x 轴的垂线;所得矩形的面积为x注意:kk 值的符号。
①假定矩形的面积为x ;应依据双曲线的地点确立 ②在一个反比率函数图象上任取两点P ; Q ;分别过 P ; Q 作 x 轴、 y 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 成的矩形面积为S ; S ;那么有 S =S 。
1212反比率函数常有题型分类汇总考点一、反比率函数的观点及分析式求解1.反比率函数y=k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xA.k >2≥ 2≤ 2< 2a2a22.〔 2021黑龙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率函数y=x的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A.第一、三象限B.第二、四象限C.第一、二象限 D .第三、四象限3.假定反比率函数y( 2m 1)x m22的图像在第二、四象限;那么m的值是〔〕1A.-1或 1B.小于 2 的随意实数C.- 1D.不可以确立kn 的值是〔4.假定函数x是反比率函数;且它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内;那么〕C.0 或 1D.非上述答案5.y m2 5 x m2m 7是y对于x的反比率函数;且图象在第二、四象限;那么m的值为;6. y 与 x -1成反比率;当x =1 时;y= -1;那么;当 x = 2时; y 的值为;237. y 与 x 成正比率; z 与 y 成反比率;那么z 与 x 成 __________ 关系;当x 1时;y2;当y 2时; z=-2 ;那么当x=-2时;z______ ;8. y 与〔 2x+1〕成反比率且当x=0 时; y=2;那么当 x=- 1 时; y=________。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反比例函数经典

中考专题复习一、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1、直线y=ax(a>0)与双曲线y= 3/x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2、如图1,直线y=kx(k>0)与双曲线y= 2/x交于A,B两点,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x1,y1),B(x2,y2),则x1y2+x2y1的值为( )A、—8B、4C、-4D、0图1 图2 图3 图4二、反比例函数中“K”的求法1、如图2,直线l是经过点(1,0)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Rt△ABC中直角边AC=4,BC=3.将BC边在直线l上滑动,使A,B在函数 y=k/x的图象上.那么k 的值是()A、3B、6C、12D、 15/42、如图3,已知点A、B在双曲线y= k/x(x>0)上,AC⊥x轴于点C,BD⊥y轴于3、如图4,双曲线y= k/x(k>0)经过矩形OABC的边BC的中点E,交AB于点D.若梯形ODBC的面积为3,则双曲线的解析式为()A、y=1/xB、y=2/xC、y=3/xD、y=6/x三、反比例函数“K"与面积的关系1、如图5,已知双曲线 y1=1/x(x>0), y2=4/x(x>0),点P为双曲线y2=4/x上的一点,且PA⊥x轴于点A,PB⊥y轴于点B,PA、PB分别次双曲线y1=1/x于D、C 两点,则△PCD的面积为( )图5 图6 图72、如图6,直线l和双曲线 y=k/x(k>0)交于A、B两点,P是线段AB上的点(不与A、B重合),过点A、B、P分别向x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C、D、E,连接OA、OB、0P,设△AOC的面积为S1、△BOD的面积为S2、△POE的面积为S3,则() A、S1<S2<S3B、S1>S2>S3C、S1=S2>S3D、S1=S2<S33、如图7,已知直线y=-x+3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与双曲线 y=k/x交于C、D4、反比例函数y= 6/x 与y= 3/x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8所示,作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分别交双曲线于A、B两点,连接OA、OB,则△AOB的面积为( )A、 3/2B、2C、3D、1图8 图9 图10 图115、如图9,已知梯形ABCO的底边AO在x轴上,BC∥AO,AB⊥AO,过点C的双曲线y=k/x交OB于D,且OD:DB=1:2,若△OBC的面积等于3,则k的值()A、等于2B、等于 3/4C、等于 24/5D、无法确定6、如图10,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对角线的交点M,分别与AB、BC相交于点D、E.若四边形ODBE的面积为6,则k的值为()A、1B、2C、3D、47、如图11,梯形AOBC的顶点A,C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OA∥BC,上底边OA在直线y=x上,下底边BC交x轴于E(2,0),则四边形AOEC的面积为()A、根号3B、 3C、根号3-1D、根号3+18、如图,A、B是双曲线y= k/x(k>0)上的点,A、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a、2a,线段AB的延长线交x轴于点C,若S△AOC=6.则k=图1 图2 图3四、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1、如图1,若正方形OABC的顶点B和正方形ADEF的顶点E都在函数y= 1/x(x>0)2、如图2,过y轴上任意一点P,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与反比例函数 y=—4/x和y=2/x 的图象交于A 点和B点,若C为x轴上任意一点,连接AC,BC,则△ABC的面积为( )A、3B、4C、5D、63、如图3,直线y=-x+b(b>0)与双曲线y= k/x(x>0)交于A、B两点,连接OA、OB,AM⊥y轴于M,BN⊥x轴于N;有以下结论:①OA=OB;②△AOM≌△BON;③若∠AOB=45°,则S△AOB=k;④当AB= 2时,ON—BN=1;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A、1B、2C、3D、44、如图4,直线y=6-x交x轴、y轴于A、B两点,P是反比例函数 y=4/x(x>0)图象上位于直线下方的一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M,交AB于点E,过点P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点N,交AB于点F.则AF•BE=() A、8 B、6 C、4 D、 6倍根号2图4 图55、如图5,反比例函数 y=k/x(k>0)与一次函数 y=1/2x+b的图象相交于两点A(x1,y1),B(x2,y2),线段AB交y轴与C,当|x1-x2|=2且AC=2BC时,k、b的值分别为( )A、k= 1/2,b=2B、k= 4/9,b=1C、k= 1/3,b= 1/3D、k= 4/9,b= 1/3五、综合(函数与几何)1、如图,▱ABCD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A(-1,0),B(0,—2),顶点C、D在双曲线y= k/x上,边AD交y轴于点E,且四边形BCDE的面积是△ABE面积的5倍,则k=.2、如图,已知C、D是双曲线,y= m/x在第一象限内的分支上的两点,直线CD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设C、D的坐标分别是(x1,y1)、(x2,y2),连接OC、OD.(1)求证:y1<OC<y1+ m/y1;(2)若∠BOC=∠AOD=a,tana= 1/3,OC= 根号10,求直线CD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S△POC=S△POD?若存在,请给出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将一矩形OABC放在直角坐际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在x轴正半轴上.点E 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N重合),过点E的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与边BC交于点F.(1)若△OAE、△OCF的而积分别为S1、S2.且S1+S2=2,求k的值;(2)若OA=2.0C=4.问当点E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OAEF的面积最大.其最大值为多少?4、如图,已知直线l经过点A(1,0),与双曲线y= m/x(x>0)交于点B(2,1).过点P (p,p-1)(p>1)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交双曲线y= m/x(x>0)和y=- m/x(x<0)于点M、N.(1)求m的值和直线l的解析式;(2)若点P在直线y=2上,求证:△PMB∽△PNA;(3)是否存在实数p,使得S△AMN=4S△AMP?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四边形OABC是面积为4的正方形,函数y=k/x(x>0)的图象经过点B、E,F;(1)求k的值;(2)将正方形OABC分别沿直线AB、BC翻折,得到正方形MABC′、NA′BC.设线段MC′、NA′分别与函数y=k/x(x>0)的图象交于点E、F,求线段EF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中考数学复习《反比例函数》专题练习-附带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反比例函数》专题练习-附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函数关系式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 .y =x +3B .y =x 3C .y =3x 2D .y =3x 2.若反比例函数y=6x 的图像经过点(﹣2,a ),则a 的值是( )A .6B .﹣2C .﹣3D .3 3.已知反比例函数y =−1x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该函数图象经过点(−1,1)B .该函数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C .y 的值随着x 值的增大而增大D .该函数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4.反比例函数(其中),当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C .D . 5.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kx +k 与y =k x (k ≠0)的大致图象可能为( )A .B .C .D .6.反比例函数y =6x 图象上有三个点(x 1,y 1),(x 2,y 2),(x 3,y 3)其中y 1<y 2<0<y 3,则x 1,x 2,x 3的大小关系是( )A .x 1<x 2<x 3B .x 3<x 1<x 2C .x 2<x 1<x 3D .x 3<x 2<x 1 7.如图,A 、B 是第二象限内双曲线y =k x 上的点,A 、B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a ,3a ,线段AB 的延长线交x轴于点C ,S △AOC =12.则k 的值为( )A .﹣6B .﹣5C .﹣4D .﹣38.如图,矩形OABC与反比例函数y1=k1x(k1是非零常数,x>0)的图象交于点M,N,与反比例函数y2=k2x(k2是非零常数,x>0)的图象交于点B,连接OM,ON.若四边形OMBN的面积为3,则k1﹣k2=()A.3 B.﹣3 C.32D.−32二、填空题9.已知点A(−3,2)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10.若点P1(﹣1,m),P2(﹣2,n)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则m n.(填“>”,“<”或“=”)11.正比例函数y=k1x(k1≠0)和反比例函数y= k2x(k2≠0)的一个交点为(m,n),则另一个交点为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x轴上任意一点,BC∥x轴,分别交y=2x (x>0),y=kx(x<0)的图象于B,C两点,若△ABC的面积是3,则k的值为.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M(-3,2)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与反比例函数y=4x的图象交于A,B两点,则四边形MAOB的面积为.三、解答题14.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与轴的负半轴交于点,且.(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请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15.1896年,挪威生理学家古德贝发现,每个人有一条腿迈出的步子比另一条腿迈出的步子长的特点,这就导致每个人在蒙上眼睛行走时,虽然主观上沿某一方向直线前进,但实际上走出的是一个大圆圈!这就是有趣的“嗐转圈”现象.经研究,某人蒙上眼睛走出的大圆圈的半径y/米是其两腿迈出的步长之差x/厘米(x>0)的反比例函数,y与x之间有如表关系:请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若某人蒙上眼睛走出的大圆圈的半径为35米,则其两腿迈出的步长之差是多少厘米?(k>0).16.如图,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3kx(1)若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纵坐标为2,求k的值;(2)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过点M (﹣2,0)的直线l :y =kx+b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如图,当△ABO 的面积为12时,求直线l 的解析式.17.某医药研究所研制了一种新药,在试验药效时发现:成人按规定剂量服用后,检测到从第10分钟起每分钟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增加0.3微克,第100分钟达到最高,接着开始衰退.血液中含药量y (微克)与时间x (分钟)的函数关系如图,并发现衰退时y 与x 成反比例函数关系.(1) ; (2)分别求出当和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如果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不低于12微克时是有效的,求一次服药后的有效时间是多少分钟?18.如图,一次函数 y ax b =+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k y x=的图象交于第一象限C ,D 两点,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连结OC ,OD (O 是坐标原点).(1)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m 的值;(2)求△DOC 的面积.(3)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POC 和△POD 全等?若存在,给出证明并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B2.C3.C4.A5.D6.C7.A8.B9.k=-610.>11.(-m,-n).12.−413.1014.(1)解: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OA=OB,点在轴负半轴上点.把点、代入中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 15.(1)解:设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 =k x 将(2,7)代入得7=k 2∴k =14∴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 =14x . (2)解:当y =35时,即14x =35,解得x =0.4∴某人蒙上眼睛走出的大圆圈的半径为35米,其两腿迈出的步长之差是0.4厘米.16.(1)解:∵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纵坐标为2 把y =2代入y =2x 求得x =1∴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交点的坐标为(1,2)把(1,2)代入y =3k x (k >0),得到3k =2 ∴k =23;(2)解:把M (﹣2,0)代入y =kx+b ,可得b =2k∴y =kx+2k解{y =3k x y =kx +2k 得{x =−3y =−k 或{x =1y =3k∴B (﹣3,﹣k ),A (1,3k )∵△ABO 的面积为12∴12•2•3k+12•2•k =12解得k =3∴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3x+6.17.(1)27(2)解:当时,设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经过点 ∴解得:,∴解析式为;当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经过点∴解得:∴函数的解析式为; (3)解:令解得:令,解得:∴分钟 ∴服药后能持续175分钟.18.(1)∵点C (1,2)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 ∴k=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2y x= ∵点B (2,m )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 ∴m= 22=1. (2)如图,过点C 作⊥OA 于E ,过点D 作DF ⊥OA 于 Fk y x =2y x =∵C (1,2),D (2,1)∴CE=2,DF=1∵C 、D 在一次函数 的图象上∴221a b a b +=⎧⎨+=⎩解得: 13a b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3当y=0时,x=3∴A 点坐标为(3,0)∴OA=3∴DOC S =S △AOC -S △AOD = 1122OA CE OA DF ⋅-⋅ = 11323122⨯⨯-⨯⨯ =1.5.(3)设点P 坐标为(n , 2n )∵C (2,1),D (1,2)∴OC=OD∵△POC 和△POD 全等∴PC=PD ∴222222(1)(2)(2)(1)n n n n -+-=-+-解得: 2n =∴P (, )或P ( 2 , ) ∴双曲线上存在一点P ,使得△POC 和△POD 全等,P ( , )或P ( , ). y ax b =+222-22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比例函数专项复习集锦一、选择题1.已知点P(1,-3)在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上,则k的值是()A. 3B.C. -3D.2.如果点(3,-4)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那么下列各点中,在此图象上的是()A.(3,4)B. (-2,-6)C.(-2,6)D.(-3,-4)3.在双曲线y= 的任一支上,y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值可以是()A. 2B. 0C. ﹣2D. 14.如图,已知双曲线y= (k<0)经过直角三角形OAB斜边OA的中点D,且与直角边AB相交于点C.若点A的坐标为(-6,4),则△AOC的面积为( )A. 4B. 6C. 9D. 125.如图所示双曲线y= 与分别位于第三象限和第二象限,A是y轴上任意一点,B是上的点,C是y= 上的点,线段BC⊥x轴于D,且4BD=3CD,则下列说法:①双曲线y= 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②若点B的横坐标为-3,则C点的坐标为(-3, );③k=4;④△ABC的面积为定值7.正确的有()A. I个B. 2个C. 3个D. 4个6.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 与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AC垂直x轴于C,则△ABC的面积为()A. 3B. 2C. kD. k27.某闭合电路中,电源的电压为定值,电流I(A)与电阻R(Ω)成反比例.图表示的是该电路中电流I与电阻R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则用电阻R表示电流I的函数解析式为()A. B. C. D.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是菱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若将菱形向下平移2个单位,点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A. B. C. D.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0的直线AB交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于点A,B,点c在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上,连结CA,CB,当CA=CB且Cos∠CAB= 时,k1,k2应满足的数量关系是()A. k2=2k lB. k2=-2k1C. k2=4k1D. k2=-4k110.已知如图,菱形ABCD四个顶点都在坐标轴上,对角线AC、BD交于原点O,DF垂直AB交AC于点G,反比例函数,经过线段DC的中点E,若BD=4,则AG的长为()A. B. +2 C. 2 +1 D. +1二、填空题11.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2,3),则的值等于________.12.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m,m)和B(2m,-1),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13.若点A(﹣2,y1)、B(﹣1,y2)、C(1,y3)都在反比例函数y= (k为常数)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14.如图,点为矩形的边的中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交边于点.若的面积为1,则________。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b(k≠0)与(m≠0)的图象相交于点A(2,3),B(−6,−1)。
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 的解集是________16.如图,已知直线y=x+4与双曲线y= (x<0)相交于A、B两点,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D、C两点,若AB= ,则k=________17.如图,矩形ABCD中,E是AC的中点,点A、B在x轴上.若函数的图像过D、E两点,则矩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18.如图,点A是双曲线在第二象限分支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O并延长交另一分支与点B,以AB 为底作等腰△ABC,且∠ACB=120°,点C在第一象限,随着点A的运动,点C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但点C始终在双曲线上运动,则k的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19.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交于点B(2,n),过点B作BC⊥x轴于点C,点P(3n﹣4,1)是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且∠PBC=∠ABC,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O,∠B=30°,点B在y= 的图象上,求过点A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1.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经过点A(﹣2,m),过点A作AB⊥x轴于点B,且△AOB 的面积为4.(Ⅰ)求k和m的值;(Ⅱ)设C(x,y)是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当1≤x≤4时,求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22.如图,在矩形OABC中,OA=3,OC=2,F是AB上的一个动点(F不与A,B重合),过点F的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与BC边交于点E.当F为AB的中点时,求该函数的解析式.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1x+b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A(4,﹣2)、B(﹣2,n)两点,与x轴交于点C.(1)求k2,n的值;(2)请直接写出不等式k1x+b<的解集;(3)将x轴下方的图像沿x轴翻折,点A落在点A′处,连接A′B、A′C,求△A′BC的面积.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点P(1,-3)在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上∴k=1×(-3)=-3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k的值。
2.【答案】C【解析】:∵(3,-4)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k=3×(-4)=-1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A. ∵3×4=12,故不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A不符合题意;B. ∵(-2)×(-6)=12,故不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B不符合题意;C. ∵(-2)×6=-12,故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C符合题意;D. ∵(-3)×(-4)=12,故不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将(3,-4)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求出k,再根据k=xy一一计算即可得出答案.3.【答案】A【解析】:∵y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此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1-k<0,∴k>1.故k可以是2(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A.【分析】在双曲线的每一支上,y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出此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从而得出比例系数小于0,列出不等式,求解,并判断在其解集范围内的数即可。
4.【答案】C【解析】:∵点D为△OAB斜边OA的中点,且点A的坐标(−6,4),∴点D的坐标为(−3,2),把(−3,2)代入双曲线y=(k<0),∴k=-3×2=−6,∴双曲线解析式为y=−∵AB⊥OB,且点A的坐标(−6,4),∴C点的横坐标为−6,当x=-6时,y=1即点C坐标为(−6,1),∴AC=|4-1|=3,∵OB=6,∴S△AOC=×AC×OB=×6×3=9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点D时OA的中点及点A、O的坐标,可求出点D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AB⊥OB,求出点C的坐标,然后求出△AOC的面积即可。
5.【答案】B【解析】(1)由图可知,反比例函数的一个分支位于第三象限,∴双曲线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即说法①正确;( 2 )若B的横坐标为-3,则点B的坐标为(-3,1),∴此时BD=1,∵4BD=3CD,∴3CD=4,∴CD= ,∵点C在第三象限,∴点C的坐标为,即说法②错误;( 3 )设点B的坐标为,则BD= ,∵4BD=3CD,∴3CD= ,又∵点C在第三象限,BC⊥x轴,∴此时,点C的坐标为,∵点C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即说法③正确;( 4 )设点B的坐标为,则由(3)可知,此时点C的坐标为,∴BC= ,∵点A是y轴上一点,∴点A到BC的距离为,∴S△ABC= AC·()= ,即说法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是①③,共2个.故答案为:B.【分析】(1)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0时,图像分布在一、三象限,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可进行判断;(2)因为BC⊥x轴于D,所以B、C两点的横坐标相同都为-3,再由点B在反比例函数y=-上可求得点B 的纵坐标,根据4BD=3CD,即可求得点C的坐标;(3)先将点B的坐标用字母a表示出来,则同(2)的方法即可用字母a表示点C的坐标,然后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k的值;(4)同(3)类似,可将点B、C的坐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则△ABC的面积=AC·(− a ),再将表示AC的代数式代入整理即可求解。
6.【答案】A【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可得OA=0B,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可得△AOC的面积为,根据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可知△ABC的面积为2× =3.故答案为:A.【分析】因为反比例函数关于原点O对称,所以OA=0B,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可得△AOC 的面积==,根据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可得△ABC的面积=2×=3.7.【答案】C【解析】将点(3,2)代入得k=6.故答案为:C.【分析】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例,可以设出其函数解析式,再将函数图像上的点(3,2)代入求得k即可求得其函数解析式.8.【答案】A【解析】:过点C作CD⊥OA于点D,设菱形的边长为a,∵四边形OABC是菱形,∴∠O=∠B=60° ,BC=a∴OD=,CD=,∴C(,) ,∴B(,)∵若将菱形向下平移2个单位,∴平移后B点的坐标为:(,-2);将平移后B点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出k=·(-2) ①;将C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出k=·②;由①②得·=·(-2),解得a=∴k=∴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y=故答案为:A.【分析】过点C作CD⊥OA于点D,设菱形的边长为a,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O=∠B=60° ,BC=a,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得出OD,CD的长,从而得出C点的坐标,进而得出B点的坐标,再得出菱形向下平移2个单位B点的坐标,将平移后B点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出k,将C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出k,根据同一个量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方程,求解得出a的值,进而得出k的值,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9.【答案】D【解析】:连接OC,过点AE⊥x轴于点E,过点C作CF⊥x轴于点F∴∠AEO=∠CFO=90°∴∠OAE+∠AOE=90°∵OA=OB,CA=CB∴CO⊥AB∴∠AOC=90°在Rt△AOC中,cos∠CAB=设OA=,AC=5x∴OC=∵∠AOE+∠COF=90°∴∠AOE=∠COF∴△AOE∽△OCF∴∴OF=2AE,CF=2OE∴OF CF=4AE OE根据题意得:AE OE=|k1|,OF CF=|k2|,k2>0,k1<0∴k2=-4k1故答案为:D【分析】连接OC,过点AE⊥x轴于点E,过点C作CF⊥x轴于点F,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CO⊥AB,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出,设OA=,AC=5x,求出OC的长,再证明△AOE∽△OC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F=2AE,CF=2OE,可得出OF CF=4AE OE,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可得出k2与k1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