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松江区初三物理一模答案
上海市松江区2013年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题(精)

松江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初三理化化学部分30. 图中O 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表示"4H ”的图示是A.B. C. 31. 化学上把出0、CQ 、NO ?归为一类物质,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物质是常用反应2AI + Fe 2O 3 — 高^ AI 2O 3 + 2Fe 进行焊接,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A . Fe s O 3B . AI 2O 3 C. Al D . Fe35•物质的用途有错误的是A .活性炭可用于吸附色素B .氧气有助燃性,可做燃料C.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 .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使其耐用36 .抗流感的有效药物达菲可用莽草酸(C 7H 10O 5 )制取。
有关莽草酸的正确说法是A .莽草酸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B •每个莽草酸分子里含有5个氢分子C.莽草酸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7:10:5D .莽草酸中碳含量最高37•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 12 O — 16 H — 1 N —14 Cl —35.5 S — 32 Ca — 40 Cu — 64六、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 更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D .葡萄榨汁D •金钢石29•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物质是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 二氧化碳A.NH 3B . Na 2CO 332 •含游离态氧元素的物质是A . MnO 2B . 0333•对有关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 CaOC.H 2O 2 D . KCIQ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岀明亮的蓝紫色火焰34.将铁路短轨连成长轨时,A. —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水和双氧水C.碳60和石墨D.氧气和液氧38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水的物质是A.石墨B.甲烷C.氢气D. —氧化碳39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D. 检查气密性40•“千锤万凿岀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013上海各区初三物理一模节选1

1.如图2所示,同一长方体分别静止在密度为ρ甲和ρ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长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ρ甲>ρ乙,F甲<F乙B.ρ甲<ρ乙,F甲<F乙C.ρ甲<ρ乙,F甲=F乙D.ρ甲>ρ乙,F甲=F乙2.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四种情况中变大的是①电压表V的示数②电流表A的示数③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④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A.①与③B.②与③C.①与④D.③与④3.如图1所示,把质量为m1、m2的实心正方体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ρ铁>ρ铝),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铁块上方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放在铝块上面,此时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1,铝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2,则m1、m2及⊿P1、⊿P2的大小关系为()A.m1>m2;⊿P1>⊿P2B.m1>m2;⊿P1﹤⊿P2C.m1﹤m2;⊿P1>⊿P2D.m1﹤m2;⊿P1﹤⊿P24.如图2(a)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S闭合后,电路中通过的电流是0.1安培,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灯L1、L2的电功率可能是()A.0.09瓦 0.45瓦B.0瓦 0.36瓦C.0.45瓦 0.09瓦D.0.45瓦 0瓦5.甲、乙两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都为p ,现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各切去一半,如图5(a )所示,则剩余一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甲 (19) p 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切下部分互换位置叠放,如图5(b )所示,此时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p 甲′、p 乙′与p 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20) 。
6.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电键S 由断开到闭合时,电表 (19) 的示数将变大(选填“V ”、“A ”或“A 1”)。
初中物理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模拟考试物理考试卷及答案.docx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试题1:在太阳系中,地球是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试题2: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试题3:如图1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推车时的水平推力F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f的大小关系是A.F一定小于f B.F可能小于fC.F一定等于f D.F可能大于f试题4:如图2所示,小磁针甲、乙处于静止状态。
根据标出的磁感线方向,可以判断出评卷人得分A.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B.电源的左端为负极C.小磁针甲的右端为N极D.小磁针乙的右端为N极试题5: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向Q方向、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同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3所示,分析图像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3秒,甲、乙相距3米C.甲、乙相遇时离Q点6米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0米试题6: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物体移至离凸透镜65厘米时,它的像不可能是缩小的实像B.当物体移至离凸透镜40厘米时,它的像可能是等大的实像C.当物体移至离凸透镜20厘米时,它的像可能是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移至离凸透镜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放大的虚像试题7: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若电键S从闭合到断开,则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试题8:如图5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轻质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
2013年上海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word版)

2013年上海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word版)2013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物理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原子中带负电的是()A.质子B.电子C.中子D.原子核2.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D.排气冲程3.光从空气射人水中,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A.︒0B.︒30C.︒45D.︒60 4.在图1所示的E、F、P、Q四点中,磁场最强的是()A.E点B.F点C.P点D.Q 点5.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小的是()A.电压表V示数B.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1C.电流表A示数D.电压表V示数与1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6.如图3所示,一个同学用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
推车时水平力F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f的大小关系是()A.F一定小于f B.F可能小于fC.F一定等于f D.F可能大于f 7.甲、乙两车分别从P 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t s 图像分别如图4(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
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乙v,甲、间的距离为s,则()P QA .乙甲v v>,16s =米 B .乙甲v v >,8s =米 C .乙甲v v <,16s =米 D .乙甲v v <,8s =米8.如图5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取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上海市松江区2013届高三一模物理试题

松江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高三物理(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2013.1考生注意:1、本卷的答案及解题过程都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2、本卷g 一律取10m/s 2。
3、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第Ⅰ卷(共56分)本卷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共20小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得2分或3分;多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二个或三个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6分1.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千克、米/秒、牛顿是导出单位B .千克、米、牛顿是基本单位C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g ,也可以是kgD .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 =ma2.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表达式中不属于用比值法定义的是( )A .感应电动势t E ∆∆=φB .磁感应强度 B =IL FC .功率t W p =D .电阻 R =I U 3.下列关于分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升高,物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 .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和排斥产生的C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 0(平衡位置)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D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所以布朗运动也叫做热运动4.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艾绒,猛推推杆,可点燃艾绒。
当筒内封闭的气体被推杆压缩过程中( )A .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B .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C .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D .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5.关于伽利略对物理问题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 .只要条件合适理想斜面实验就能做成功C .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D .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6.关于物理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 的数值C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D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7.如图为三个门电路符号,A 输入端全为 “1”,B 输入端全为“0”,则( )A .乙为“或”门,输出为“1”B .乙为“与”门,输出为“0”C .甲为“非”门,输出为“1”D .丙为“与”门,输出为“1”8.关于干涉和衍射,正确的说法是( )A .有的波能发生干涉现象,有的波能发生衍射现象B .产生干涉现象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两列波的频率相等C .波具有衍射特性的条件,是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比较相差不多或小得多D .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大;振动减弱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小(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9.一个匝数为n 、面积为S 的闭合线圈置于水平面上,若线圈内的磁感应强度在时间t 内由竖直向下从B 1减少到零,再反向增加到B 2,则线圈内的磁通量的变化量ΔΦ为( )A .n (B 2-B 1)S B .n (B 2+B 1)SC .(B 2-B 1)SD .(B 2+B 1)S10.如果两个共点力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当其中一个力增大时,这两个力的合力F 的大小( )A .可以不变B .一定增大C .一定减小D .以上说法都不对11.如图所示,PQ是固定的水平导轨,两端有两个小定滑轮,物体A、B用轻绳连结,绕过定滑轮,不计滑轮的摩擦,系统处于静止时,α=37°,β=53°,若B重10N ,A 重20N ,A 与水平导轨间摩擦因数μ=0.2,则A 受的摩擦力( ) A .大小为4N ,方向向左 B .大小为4N ,方向向右C .大小为2N ,方向向左D .大小为2N ,方向向右12.一根粗细均匀的绳子,右侧固定,使左侧的S 点上下振动,产生一列向右传播的机械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2013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26题共90分2013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3分)(2013•松江区一模)常温常压下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一般卧室中空气质量最接近()A.5千克B.50千克C.500千克D.5000千克【考点】质量PH112【难易度】容易题【分析】根据密度公式ρ=,要想求出一般卧室中的空气质量知道一间卧室的体积和空气密度(已知),一般情况下一间卧室的长约是5m,宽约是3m,高约是3m,则卧室内空气的体积:V=5m×3m×3m=45m3,则一般卧室中空气质量m=ρV=1.29kg/m3×45m3=58.05kg,很接近50kg,B说法正确.【解答】B.【点评】解决本题需要考生能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密度、质量、体积等进行准确的估测,考查考生的基本能力,需要考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提高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2.(3分)(2013•松江区一模)在研究串联电路,引出“总电阻”概念时,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A.控制变量法B.理想模型法C.类比法D.等效替代法【考点】电阻、滑动变阻器PH314【难易度】容易题【分析】等效替代法: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研究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中,采取的是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与一个电阻对电路产生的效果相同时,从而引入“总电阻”概念的,将两个电阻串联起来接在一个电源上,和只接入另一个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相同,则两个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另一个电阻的大小,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D说法正确.【解答】D.【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等效替代法这种物理实验方法,学生要了解探究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小时的实验过程并作出判断,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记住一些重要的物理结论,还要知道及具体的操作过程.3.(3分)(2013•松江区一模)下列日用器具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高压锅B.钢笔吸水 C.洒水壶D.吸尘器【考点】连通器PH237【难易度】容易题【分析】连通器:几个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A、高压锅应用的是“气压和水的沸点成正比”的原理(如在高原上地势高,气压低,用普通压,水的沸点相应升高),不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不符合题意;B、由于空气存在大气压,将钢笔胶管挤压,其中空气排出,橡皮囊里面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墨水被大气压压进了钢笔里,属于利用大气压,不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不符合题意;C、喷水壶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壶体和壶嘴底部相通,水面上都大气压作用,通常情况下壶体和壶嘴的水面是相平的,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符合题意;D、吸尘器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灰尘、纸屑等垃圾“吸”入;不符合题意.【解答】C.【点评】解答有关连通器原理的题型,需知其相关应用,要求考生留心生活中的细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分辨好连通器应用和大气压强的区别.4.(3分)(2013•松江区一模)长度相同,粗细不同两根镍铬合金丝并联在电路中,粗的镍铬合金丝电阻为R l,细的为R2,则()A.R1>R2B.I1>I2C.U1>U2D.以上说法均不对【考点】电阻、滑动变阻器PH314【难易度】容易题【分析】(1)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1、材料: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2、长度:相同材料、粗细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长度越短,电阻越小;3、横截面积:相同材料、相同长度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4、温度:其它因素都相同时,一般地,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大,温度降低时电阻变小;∵两段合金线都是镍铬合金线、长度相同,∴粗的镍铬合金线电阻小,故A错误;(2)并联电路:电路中电压相等,两根镍铬合金丝并联在电路中,所以U1=U2,故C说法错误;(3)欧姆定律:I=,即电压一定时,导体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就越小,∵粗的电阻小,∴粗金属丝中的电流大,故B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解答】B.【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电阻大小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利用欧姆定律和电流特点得出串联电路的分压关系.5.(3分)(2013•松江区一模)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一定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B.液体受到的重力C.与物体同体积的液体受到的重力D.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考点】阿基米德原理PH242【难易度】容易题【分析】阿基米德原理:浸入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方向垂直向上并通过所排开流体的形心,所以浸在液体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故D说法正确.【解答】D.【点评】解决本题需要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和应用,简单的说:F浮=G排=ρ涂gV 排,本题考察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中考时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不能失分.6.(3分)(2013•松江区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S1和S2都闭合时,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灯L1亮,L2熄灭B.灯L1、L2都亮C.灯L1、L2都熄灭D.灯L1熄灭,L2亮【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PH31A【难易度】容易题【分析】在电路中,电流不流经用电器,直接连接电源两极,则电源短路;当电键S1和S2都闭合后,灯泡L2会被短路,所以不会发光,但灯L1仍能工作,所以B、C、D不符合题意,只有A符合题意.【解答】A.【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学生只要知道当电灯泡两端都被导线连接时会发生短路,而短路的灯泡不会发光.7.(3分)(2013•松江区一模)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甲液体的质量小于乙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无液体溢出)()A.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B.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C.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D.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考点】液体内部压强PH236;压强PH232;密度PH113.【难易度】较难题【分析】 A 、由于原来甲容器的中的液体的质量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质量,若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仍大于乙容器中的质量,不能实现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不符合题意;B 、由于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甲、乙两液体,即抽出去的甲液体的质量大,抽出乙液体的质量小,在抽出的过程中,有可能导致剩余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小于乙容器液体的质量,故可能出现两容器底所受的压强相等的情况,符合题意;C 、由于原来甲容器的中的液体的质量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质量,若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仍会大于乙容器中的质量,根据压强公式P=,F 等于容器中的液体的重力(G=mg ),容器中液体质量不能相等,所以不能实现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不符合题意;D 、由于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倒入甲液体的质量大,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仍会大于乙容器中的质量,不能实现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不符合题意.【解答】 B .【点评】 本题的难度较大,学生要想正确判断需要根据公式P=S F 判断于两个容器中液体在转化过程中的质量大小,把握这一点就能继续判断两者压强是否能相等,本题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规则的容器可以用公式P=SF 计算;而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容器,其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必须用公式P=ρgh 进行计算.8.(3分)(2013•松江区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键S 由断开到闭合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1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小B .电压表V 2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大C .电压表V 1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大D .电压表V 2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小【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PH31A ;欧姆定律PH315.【难易度】中等题【分析】当开关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当开关闭合时,R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1,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R1两端电压或电源的电压;A、开关由开启到闭合,电压表由测量R1的电压变为电源电压,示数变大,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电流表示数也变大,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为R1电阻大小,所以比值不变,选项不正确;B、闭合后电压表V2为零,所以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小,选项不正确;C、同A分析,选项不正确;D、同B分析,选项正确.【解答】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开关闭合前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范围,分析选项时结合串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特点便能得出正确答案,本题的关键是得出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为R1电阻大小.二.填空题(26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3分)(2013•松江区一模)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一段粗铁丝被剪去一小截,铁丝的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大小可以用物理量来表示.【考点】密度PH113;压强PH232.【难易度】容易题【分析】(1)密度的物理意义:物质每单位体积内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只随物态(温度、压强)变化而变化,一段粗铁丝被剪去一小截,质量和体积变化,铁丝的密度不变;(2)压强: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解答】特性;不变;压强.【点评】解决本题需要学生理解密度和压强的定义: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随物态变化而变化、压强是用来表征压力产生效果的物理量.10.(3分)(2014•松江区一模)著名的实验向人们显示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是很大的;意大利科学家首先通过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实验表明大气压强的大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海拔高度越低,大气压强就越(选填“大”或“小”).【考点】压强PH232;大气压强PH238.【难易度】容易题【分析】(1)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2)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值;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海拔的高度的增高而减小,因此海拔高度越低,大气压强就越大.【解答】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大.【点评】中考物理中有许多历史上重要的物理实验,如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斥力实验等,学生要掌握这些实验研究的内容、得出的结论、注意事项等方面才能更好地理解物理这门学科,清楚它的发展.11.(3分)(2013•松江区一模)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1欧和100欧,这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一定大于欧;这两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一定小于欧(以上两格选填“1”或“100”).将它们并联后接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电压之比U1:U2= .【考点】欧姆定律PH315;串联电路、并联电路PH316.【难易度】容易题【分析】串联电路特点: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3、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4、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5、串联电路中各电阻的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并联电路特点: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都相等,并且等于电源电压;2、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或说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3、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和;4、并联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之比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反比;5、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功率之比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反比;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所以1Ω和100Ω串联后的总电阻一定大于100Ω,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和,所以1Ω和100Ω并联后的总电阻一定小于1Ω,由于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因此1欧和100欧并联后两端电压之比U1:U2=1:1.【解答】100;1;1:1.【点评】解决本题需要学生掌握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阻的大小关系,知道串联电路总电阻大小大于任一电阻,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任一电阻.12.(3分)(2013•锦州一模)滑雪运动员脚蹬滑雪板、铁轨要铺设在枕木上等实例都是通过受力面积来压强的(均选填“增大”或“减小”).潜水员要穿上潜水服才能进入较深的水域中进行作业,则是因为水的深度越深,.【考点】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PH235;液体内部压强PH236.【难易度】容易题【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②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③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②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③同时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滑雪运动员脚蹬滑雪板、铁轨要铺设在枕木上,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2)液体压强:液体密度(ρ)和液体深度(h)有关,潜水员在较深的水域受到的液体压强也比较大,穿上潜水服可以抵抗高强度的压强;【解答】增大;减小;水的压强越大.【点评】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解决本类题目学生需要知道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原理、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在生活中的应用.13.(3分)(2013•松江区一模)5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安,此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则导体的电阻为欧.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伏时,导体的电阻为欧.【考点】欧姆定律PH315;电量及其计算PH434.【难易度】中等题【分析】(1)电量表示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一般来说,电荷的数量叫电量,用符号Q 表示,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根据公式I=代入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Q=3C,t=5s,所以过导体的电流I===0.6A;(2)根据公式R=,代入U=6V,I=0.6A,所以导体的电阻R===10Ω;(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1、材料: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2、长度:相同材料、粗细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长度越短,电阻越小;3、横截面积:相同材料、相同长度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4、温度:其它因素都相同时,一般地,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大,温度降低时电阻变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随着导体两端的电压改变而改变,所以根据欧姆定律R=10Ω.【解答】0.6;10;10.【点评】解决本题需要学生掌握电流、欧姆定律的计算公式,学生要会结合题意根据条件运用公式正确的形式进行计算,还应记住导体电阻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随着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变化而变化,这类题目较为基础,学生在考试中要做到不失分.14.(3分)(2013•松江区一模)活动卡中有一学生实验活动:在空塑料瓶的底部扎一个小孔,用手指堵住小孔,向瓶中注满水,并旋上盖子.然后,松开手指,水从瓶中流出,如果将盖子旋开,水从瓶中流出(均选填“能”或“不能”).将重为4牛的铁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浸没在酒精中,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牛,则铁球排开酒精的重力为牛.【考点】大气压强PH238;阿基米德原理PH242;浮力大小的计算PH243.【难易度】中等题【分析】(1)大气压: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向瓶中注满水,并旋上盖子,则瓶外气压大于瓶内水压,所以水不能从瓶中流出;(2)如果将盖子旋开,瓶内和瓶外的气压相通,瓶内气压与瓶外气压平衡,所以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从小孔射出来;(3)对铁球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铁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4N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和向上的弹簧示力计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所以G=F浮+F,F浮=G﹣F=4N﹣1N=3N;阿基米德原理:浸入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方向垂直向上并通过所排开流体的形心,铁球排开酒精的重力G排=F浮=3N.【解答】不能;能;3.【点评】本题是一道大气压的综合应用题,学生要学会利用大气压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和受力平衡等求得铁球的浮力,考生需要将所学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15.(3分)(2014•松江区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两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灯L和电阻R中的一个可能出现了故障,则故障一种可能是,另一种可能是.【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PH319.【难易度】中等题【分析】短路:在电路中,电流不流经用电器,直接连接电源两极;断路:当电路没有闭合开关,或者导线没有连接好,或用电器烧坏或没安装好(如把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时,即整个电路在某处断开;①若电压表示数变大,则说明与电压表串联的部分是通路,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源电压,问题出在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R上,则一定是电阻R开路;②若电流表示数变大,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时,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电阻减小,电路故障为某一电器短路:若是灯L短路,电路总阻值减小,电流变大,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也变大,不符合题意;若电阻R短路后,电路总阻值减小,电流变大,电压表示数为零,符合题意.由此可知:故障一种可能是电阻R开路,另一种可能是电阻R短路.【解答】电阻R开路;电阻R短路.【点评】本题是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中故障的题型,学生在解题时可以先进行假设,再逐一分析,对于这种模型考生一定要理解掌握.16.(3分)(2013•明溪县校级学业考试)小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浸在水中所受浮力的有关规律.他将甲物体分别按如图(a)、(b)、(c)所示浸在水中;接着他将乙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d)所示;又将丙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e)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结论:①分析比较图中(a)、(b)和(c)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②分析比较图中(d)和(e)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PH243;阿基米德原理PH242.【难易度】中等题【分析】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上的拉力;(1)分析比较图中(a)、(b)和(c)的实验,可以看出物体进入同种液体后,进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就越小,可以得出结论:物体进入同种液体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2)(d)图中物体的重力为5N,当物体沉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物体静止G=F浮+F拉,所以F浮=2N=G排(e)中物体G=8N,F浮=3N=G排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浸在水中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的大小.【解答】①物体浸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增大;②物体浸在水中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的大小.【点评】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学生根据图给的实验过程,观察实验中出现的数据等细节进行分析,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受力平衡条件等知识点得出结论,考查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17.(3分)(2013•松江区一模)如图所示,用9牛的力将一个重为6牛的木块顶在竖直墙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墙面受到的压力.【考点】力和力的图示PH211.【难易度】容易题【分析】压力:发生在两个物体的接触表面的作用力,或者是气体对于固体和液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或者是液体对于固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物体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压力的大小F=9N,方向垂直于墙面向里,作用点在墙面上,设定标度为3N,再画出这个力.【解答】解:压力的图示如下:【点评】在作力的图示时,力的大小一定要能被标度整除,正确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本题需要学生结合压力的定义等进行,本题的易错点在与压力作用点的标注: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物体的表面,不能与其他力的作用点混淆.18.(3分)(2014•崇明县三模)在图中添加一根导线,使电键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读数变小.【考点】实物的电路连接PH31B.【难易度】容易题【分析】(1)电键S闭合后,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要想电压表的读数变小就要使滑动变阻器接入后可以分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分电压之和,所以连接电路使让滑动变阻器和灯泡串联;(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正确连接方式是连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其在电路中的作用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滑片右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将A接线柱与灯泡左接线柱相连.【解答】解:如下图所示:【点评】根据题目要求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图设计技能,特别是滑动变阻器在连接时要一上一下接,同时能够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判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四、计算题(共24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9.(6分)(2013•松江区一模)在水中静止的木块,其排开水的体积为1×10﹣3米3,求: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考点】阿基米德原理PH242.【难易度】容易题【分析】阿基米德原理:流体静力学的一个重要原理,它指出,浸入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方向垂直向上并通过所排开流体的形心,即F浮=ρ水gV排,代入静止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和水的密度,可求木块受到的浮力.【解答】F浮=ρ液g V排=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1×10﹣3米3=9.8牛…………6分答: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为9.8N.【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浮力计算方法的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本题只要带入正确的数据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20.(6分)(2013•松江区一模)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电阻R2的阻值为30欧,闭合电键S,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2所示.求:(1)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2)电阻R1的阻值.【考点】欧姆定律PH315;电流、电流表PH312;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PH317.【难易度】中等题【分析】(1)由电路图可知,闭合电键S时,R1、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流表的读数:1、看清量程(0~0.6A或0~3A)∵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各支路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得电阻R2的电流为0.4A,∴本题中接线柱正极接3A的接线柱量程即为0~3A;2.、看清分度值(一般而言,量程0~3A分度值为0.1A,即每一小格代表0.1A0.6A为0.02A,即每一小格代表0.02A) ;3、看清表针停留位置:一定从正面观察,即视线与表盘垂直;4、读数:干路电流I=2A;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以求出通过R1的电流;(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1的阻值.【解答】解:(1)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0.4A,∵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各支路电流,且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0.4A,∴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干路电流I=2A……………………2分则通过R1的电流:I1=I﹣I2=2A﹣0.4A=1.6A………………………………………4分(2)∵I=,∴R1==7.5Ω………………………………………………6分答:(1)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1.6A(2)电阻R1的阻值为7.5Ω.【点评】解决此类题目需要学生结合并联电路的电阻电压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来解答相关问题,本题的关键在于得出R2的电流后要正确判断出电流表的量程,最后只要将正确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就能得出正确和答案.。
上海松江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初三物理

松江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初三理化(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2014.1物理部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下列各物理量中,可用来鉴别物质的是A.重力B.质量C.密度D.电阻2.在家庭电路中,与电灯串联连接的是A.电脑B.电键C.电话D.电炉3.下面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A.密度计B.船闸C.液位计D.抽水机4.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
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1)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2)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3)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4)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A.(1)与(4)B.(2)与(4)C.(2)与(3)D.(1)与(3)5.在以下各情况中,水对轮船向上的压力增大的是A.轮船由长江驶入东海B.轮船由东海驶入长江C.轮船在码头卸载货物D.轮船在码头装载货物6.在图1(a)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S闭合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至表盘的同一位置,如图1(b)所示。
则灯L1和L2的阻值之比为图1 (b)A.1∶4B.1∶5C.4∶1D.5∶17.在图2中,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S甲>S乙)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两液体对甲、乙底部的压强相等。
若从甲、乙中抽取液体,且被抽取液体的体积相同,则剩余液体对甲、乙底部的压力F 甲、F 乙与压强p 甲、p 乙的大小关系为B .F 甲<F 乙,p 甲=p 乙D .F 甲>F 乙,p 甲<p 乙8.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变大的是A .电流表A 示数与电流表A 1示数的差值B .电流表A 示数与电流表A 1示数的比值C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乘积D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1示数的乘积二.填空题(26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上海市松江区初中物理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题

A 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 D 用水冷却汽车 发动机C 冬天暖气设备 用热水供B 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上海市松江区2013年初中物理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题(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物理部分 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频率2.2012年夏天的温度达35℃的天数创历年来新高,人们不得不躲进空调房,一般家用空调的电功率最接近 A 200瓦B 300瓦C 2000瓦D 10000瓦3.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4.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想象和推理得出的物理规律是 A 欧姆定律B 光的反射定律C 阿基米德原理D 牛顿第一定律5.如图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
以下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 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B 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C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6.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甲、乙两条纸带,如图2(a )所示。
他画出了相应的s -t 图象A 、B 图线,如图1(b )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1s (米)图4A 甲纸带对应是AB 乙纸带对应是AC 甲纸带对应的运动要快些D 7.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表①、②、③是电流表或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在中点,闭合电键S ,三只电表均有示数。
当滑片P 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电阻并联,①、③是电压表,则表②示数变小 B 若电阻并联,①、③是电流表,则表②示数变大 C 若电阻串联,①、③是电压表,则表②示数不变 D 若电阻串联,①、③是电压表,则表②示数变大 8.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轻质、薄壁的圆柱形容器,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江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期末理化试卷
物理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1
题号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6分)
1.B 2.D 3.C 4.B 5.D 6.A 7.B 8.D
二、填空题(26分)
9.特性;不变;压强 10.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大
11.100;1;1:100 12.增大;减小;水的压强越大
13.0.2;40;40 14.不能;能;3
15.电阻R短路;电阻R断路
16.(1)物体浸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2)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的大小。
说明:第15、16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三、作图题(6分)
17.压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各1分。
18.完全正确得3分。
四、计算题
(24分)
19.
(3分)
F浮=ρ水gV排 1分
=1000千克/米3×9.8牛/千克×3×10-3米3 1分
=29.4牛 1分
20.
(5分)
(1)U1=U2= U=12伏
I2 =U2/R2 =12伏/30欧=0.4安 1分
I =2安 1分
I 1= I-I 2=2安-0.4安=1.6安 1分
(2)R1=U1/I1 1分
=12伏/1.6安=7.5欧 1分
21.
(7分)
(1)m甲=ρ甲V甲 1分
=2.0×103千克/米3×10-3米3=2千克 1分
(2)p水=ρ水gh水 1分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1960帕 1分
(3)m水=ρ水V水
=1.0×103千克/米3×(2×10-2米2×0.2米)=4千克
F最大=G总最大=m总最大g=(m甲+m水)g
=(2千克+4千克)×9.8牛/千克=58.8牛 1分
p最大=F最大/S 1分=58.8牛/2×10-2米2=2940帕 1分
22.
(9分)
(1)R2=U2/I2=10伏/0.4安=25欧 2分
(2)U1=I1R1=0.4安×20欧=8伏 1分
U= U1+U2= 8伏+10伏= 18伏 1分
(3)①0~0.6;0~15 2分
②B 1分
③I大=0.6安时,R小=U/I大=18伏/0.6安=30欧
R2小= R小-R 1=30欧-10欧=20欧 1分
U2大=15伏时,U1小=U-U2大=18伏-15伏=3伏
U1小/U2大=R1/R2大
3伏/15伏=10欧/R2大
R2大=50欧
∴滑动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20欧~50欧。
1分
说明:在计算中,有关单位错写、漏写,总扣 1 分。
五、实验题
(18分)
23. 左;液体压强计;高度差;液体密度
24.断开;并联;量程;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25.R=U/I;B;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15
26.(1)无关;(2)显著;(3)3与9或4与8;
(4)(a)1、2、3或4、5、6或7、8、9,当实心均匀圆柱体的材料密度和高度的乘积相同时,它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1、2、3和4、5、6和7、8、9,当实心均匀圆柱体的材料密度和高度的乘积越大时,它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5)不能。
说明:每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