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五)》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达标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营。

(24分)1. 读拼音,写诗词句。

(8分)(1)bǎi zhuàn wúrén nénɡjiě,yīn fēnɡfēi ɡuòqiánɡwēi.( )(2)xínɡdào chíchí,zài kězài jī. wǒxīn shānɡbēi,mòzhīwǒāi!( )2. 选择题。

(12分)(1)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但.爱鲈鱼美。

辽阔的原野上,但.见麦浪随风起伏。

B. 小扣.柴扉久不开。

你走时记得把门扣.上。

C. 游园不值.这次采访一点儿收获都没有,付出的努力真不值.。

D. 当春乃发生..。

教室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2)下列各项中,“处”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B.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D.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3)下列选项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唐—李贺—诗佛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杜牧—诗史C.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诗圣D.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唐—范仲淹—唐宋八大家之一(4)下列诗句中表达作者坚强不屈、保持高尚情操的一项是( )A.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学者王国维认为词的境界可以分为“造境”和“写境”,“造境”即虚拟之境,“写境”即写实之境。

下面诗词句中属于“造境”的一项是( )A.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B.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词诵读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词诵读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御(yù)柳五侯(hóu) 机杼(zhù) 浥(yì)轻尘B.燕(yàn)山脉(mò)脉札(zhá)札千锤万凿(záo)C.渭(wèi)城霏(fēi)霏皇都(dōu) 万马齐喑(yīn)D.蕲(qí)水雨(yú)雪柴扉(fēi)载(zài)渴载饥2.下列诗句中,对加粗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昔(从前,指出征时)我往矣,杨柳依依。

B.晓看红湿处,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锦官城。

C.天街小雨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草色遥看近却无。

D.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用木头、树枝编织的窗)久不开。

3.下列哪首古诗的作者是杜甫?( )A.《春夜喜雨》B.《山行》C.《泊船瓜洲》D.《游园不值》4.下列诗词句中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B.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5.古诗中,诗人写“柳”,常表达“挽留”“思乡”的意思,下列诗句中的“柳”没有“挽留”或“思乡“的意思的一项是( )。

A.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下面描写的是寒食节习俗的诗句是( )。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7.下列情景适合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来劝诫的一项是( )。

A.晓华总觉得自己还小,孝敬父母是长大了之后的事情B.莉莉爱玩手机,写作业经常偷工减料C.宋明做事因困难、挫折而产生放弃的念头D.张军和同学约好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却失约8.“对于分隔两地的人们而言,还有什么更胜于‘_________’的美好祝愿呢?”下列诗词句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精选测试卷(六套)含答案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精选测试卷(六套)含答案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测试卷(一)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4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 .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4,写雨的诗句很美,下列写雨的诗句中不是表达诗人内心愉悦心情的一项是()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哪一项能与它组成对偶句?(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蓉点点雨D. 丁香初绽悠悠云6.古诗中,诗人写“柳”,常表示“挽留”“思乡”的意思。

下列诗句中的“柳。

没有“挽留”“思乡”意思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二、按要求完成诗词句填空。

(16分) ①行道迟迟,O ②晓看红湿处,。

Λ.雨雪霏霏(yu ) B.鲂鱼(lu ) C.浣溪沙(win )D.泊船(bo )渭城(wei ) 柴扉(fei ) 清平乐de )崭水(qi ) 泡轻尘(yi ) 斯水(jι) 百唯(zhuαn )润如酥(yun ) 一水间(jian ) 屐齿(jι) 卜算子(bu )A.野径云俱黑。

路路径直走过去,毫不客气地大快朵颐。

B.送元二使安西。

这个想法使他忘记了一切困难。

C.劝君更尽一杯酒。

刮了一夜北风,天更冷了。

D.送鲍浩然之浙东。

送孟浩然之广陵。

A.当春乃发生(产生) B.渭城朝雨泡轻尘(沾湿) C.游园不值(值得) D.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绝胜烟柳满皇都(远远胜过) 昔我往矣(从前) 才始送春归(方才)因风飞过蔷薇(因为)③君看一叶舟,o④,千万和春住。

⑤山下兰芽短浸溪,O⑥百噤无人能解,O(1)第①句节选自《》,它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古诗词诵读》(浣溪沙、清平乐)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古诗词诵读》(浣溪沙、清平乐)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古诗词同步练习五一、朗读《浣溪沙》,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苏轼是____朝的诗人。

我们学过他写西湖的诗《________________ 》,其中描写西湖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写的哲理诗《_____________》有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用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我们这个学期学了他写的词《浣溪沙》,“浣溪沙”是__________。

这首词还有“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上片以谈疏的笔墨_____,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片既以形象的______________,又即景抒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复习测试题及答案2套古诗词检测卷(一)一、基础训练营(35分)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4分) 雨.雪霏霏(yǔyù) 蓟.北(jìqì) 鲈.鱼(lúnú)屐.齿(jījí) 卜.算子(bo bǔ) 蕲.水(qíqǐ)百啭.(zhuǎn zhuàn) 漫卷.(juǎn juàn)2.读拼音,写诗词句。

(8分)(1)bǎi zhuàn wúrén nénɡjiě,yīn fēnɡfēiɡuòqiánɡwēi。

() (2)tiān jiēxiǎo yǔrùn rúsū,cǎo sèyáo kàn jìn quèwú。

()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5分)(1)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迟迟:___________________。

载: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野径:____________________。

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日放歌..作伴好还乡。

..须纵酒,青春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扣:____________________。

(5)休.将白发唱黄鸡...。

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唱黄鸡: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下列诗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5分)(1)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优质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优质试卷(附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综合测评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展示。

(37分)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5分)雨.雪霏霏(yùyǔ)花重锦.官城(jǐng jǐn)渭城朝雨浥.轻尘(yǐyì) 天街小雨润如酥.(sūshū)但爱鲈.鱼美(lúnú) 花重.锦官城(chóng zhòng)应怜屐.齿印苍苔(qījī) 眉眼盈盈处.(chùchǔ)谁道人生无再少.(shào shǎo) 百啭.无人能解(zhuǎn zhuàn) 2.给下面诗句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3分)(1)昔我往.矣( )A.去,到B.过去C.指当初去从军(2)花重.锦官城( ) A.重要B.沉重C.重新(3)最是一年春好处.( ) A.时B.处所C.地方3.按要求填空。

(7分)(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 )看( )却无。

(填一对反义词)(2)( )( )一水间,( )只隔数重山。

(填地名)(3)水是( )波横,山是( )峰聚。

(填人体器官)4.先解释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12分)(1)晓看红湿处..锦官城。

...,花重红湿处:花重:句意:(2)天街...,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雨润如酥天街:润如酥:句意:(3)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怜:句意:5.补充诗句。

(6分)(1)行道迟迟,。

(2) ,江船火独明。

(3) ,明月何时照我还。

(4)君看一叶舟,。

(5) ?眉眼盈盈处。

(6) ,唤取归来同住。

6.用直线把古诗和作者连起来。

(4分)《清平乐·春归何处》(宋)叶绍翁《浣溪沙》(宋)黄庭坚《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苏轼《游园不值》(宋)王观)二、实践与运用。

(24分)1.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_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5)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_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5)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5)一、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9分)1. 看拼音,写词语。

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3. 照样子,写词语。

千锤万凿(含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粉骨碎身(含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根据诗意选择加点字词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何当金络脑。

()A.何必当作B.何时将要C.拿什么当作烈火焚烧若等闲。

()A.平常B.随便、轻易C.无端任尔东西南北风。

()A.承受B.任凭C.无论五、品读下面的诗句,然后回答问题.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说说加点字词的意思。

浑:________ 清白:________(2)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A.这两句话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现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及永留高尚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B.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间接抒情,赞美了石灰高尚的品德。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说说加点字词的意思。

磨:________ 尔:________(2)读了这两句诗,我明白了,诗人表面写竹,其实是写________,诗人在赞美竹的坚忍执着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________的高傲风骨。

六、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石灰吟》的“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________(判断对错)《石灰吟》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________(判断对错)郑燮是明代诗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竹子画得很好。

________(判断对错)“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________(判断对错)《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诗作者都直接抒写了自己的志向。

________(判断对错)阅读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测试卷(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测试卷(附答案)

2022年12月27日小学语文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处”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D.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二、书写2.看拼音,写词语。

yǎn bō héng méi fēng jùyíng yíng chùsòng chūn guījūn guī qùgǎn shàng chūn三、填空题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江上渔者》脍炙人口,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捕鱼者的艰辛,饱含了诗人对劳动者的关切和同情。

3.《游园不值》中“值”的意思是__________,题目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

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卜算子”是_____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词的__________。

词中体现词人对好友美好祝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也可以换成__________,作者用“绿”让人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

6.新冠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变得特殊,还没来得及赏春,夏天就到了。

这让人想起宋朝黄庭坚的词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此句与《游园不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诵读(五)
一、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萧萧暮雨子规
..啼()
2.谁道人生无再少
...()
3.休将白发唱黄鸡
...()
4.寂寞无行路
...()
5.因风
..飞过蔷薇()
二、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2.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三、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四、《浣溪沙》这首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五、诗词阅读。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时节,表现了强烈的之情。

2.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词的上片,一个“”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同住。

词的下片,通过黄鹂“”,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之情。

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4.这首词的下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美丽悠长的情味,请对此进行阐述。

参考答案
一、1.杜鹃 2.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3.感慨时光的流逝
4.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5.借着风势
二、1.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2.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三、C
四、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松林间传出了子规鸟的叫声。

五、1.初夏惜春
2.若因风飞过蔷薇惋惜或“喜爱”
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或比拟);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奏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

4.奇妙的想象:词人运用想象,将春天拟人化,表达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

美丽悠长的情味:词人不知春归何处,一心向人请教;无人知晓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不语,问鸟鸟百啭。

在这妙趣横生的抒写中,词人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