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无菌技术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无菌操作常用知识点总结

无菌操作常用知识点总结

无菌操作常用知识点总结无菌操作的基本要求包括:操作者要有一定的无菌操作技能,操作环境和设备要符合无菌条件,操作过程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是无菌技术中心的核心内容,也是微生物领域的基本技术。

无菌技术要求在细菌和真菌都无法传播和繁殖的条件下进行操作,以防止污染。

无菌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医疗、药品生产、实验室研究、工程等领域。

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包括:准备无菌操作室和设备,操作者进行无菌操作前要洗手,穿戴无菌手套,消毒操作台面和器具。

消毒操作结束后,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保持操作环境的无菌状态。

无菌操作的知识点总结如下:1. 了解无菌操作的基本原理无菌操作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操作,以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无菌操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消毒操作环境和器具,有效地杀灭微生物,避免微生物对产品的污染。

2. 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要求无菌操作的基本要求包括:操作者要有一定的无菌操作技能,操作环境和设备要符合无菌条件,操作过程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 了解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包括:准备无菌操作室和设备,操作者进行无菌操作前要洗手,穿戴无菌手套,消毒操作台面和器具。

消毒操作结束后,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保持操作环境的无菌状态。

4. 掌握无菌操作常用的消毒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热湿消毒、热干消毒、化学消毒等。

不同的消毒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器具和环境,操作者要了解不同的消毒方法的优缺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5. 掌握无菌操作常用的消毒剂常用的消毒剂包括:酒精、双氧水、碘酒、氯己定等。

不同的消毒剂具有不同的杀菌谱和杀菌速度,操作者要了解不同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6. 掌握无菌操作常见的污染源及预防方法无菌操作的常见污染源包括空气、水、人体和器具等。

操作者要了解不同污染源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持操作环境的无菌状态。

7. 掌握无菌操作中的常见失误及解决方法无菌操作中常见的失误包括洗手不彻底、穿戴不规范、消毒操作不彻底等。

无菌操作技术PPT课件

无菌操作技术PPT课件

取无)
取无菌物品 (取出包内全部物品)
取无菌物品 (取出包内全部物品)
戴无菌手套
戴无菌手套
戴无菌手套
脱无菌手套
脱无菌手套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无菌操作制度
六. 无菌包应按日期先后顺序放置在柜中,并保持清洁 干燥,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不得存放过期物品。 七. 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及无菌液体须注明启用 日期与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容器内 敷料,如干棉球、纱布块等,不可装得过满。 八.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 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九. 使用中碘伏、酒精等消毒液密闭保存,一次性小包 装碘伏使用时间≤7天;500ml装碘伏及酒精开启后使用 时间为≤30天。
无菌操作技术
院感办 2017-03
无菌操作制度
一. 在执行无菌操作时,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二. 执行无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手擦 干,注意空气和环境清洁。 三. 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使用中持物钳 (镊)干式保存,每4小时更换。 四. 进行无菌操作时、凡未经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 触无菌物品或超过无菌区取物。操作者应与无菌区保持一 定的距离、以免污染无菌区。 五. 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灭菌容器内。无菌包一 经打开应尽快使用,凡已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 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无菌技术的知识点总结

无菌技术的知识点总结

无菌技术的知识点总结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无菌技术是指一种可以避免微生物污染的生产和实验操作技术。

它可以通过消除或者限制微生物的存在,达到保持操作物品无菌状态的目的。

无菌技术的落实不仅可以避免微生物对人体的影响,也可以保障产品和实验样品的质量。

无菌技术广泛被应用于医疗卫生、制药生产、食品加工、微生物实验室等领域。

无菌技术的分类根据其应用领域的不同,无菌技术可以分为医疗无菌技术、制药无菌技术、食品无菌技术和实验室无菌技术等几种类型。

1. 医疗无菌技术: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包括手术无菌技术、医疗器械无菌技术等。

2. 制药无菌技术:用于医药制造领域,包括药品无菌生产、药品包装无菌技术等。

3. 食品无菌技术:用于食品加工领域,包括食品无菌灌装、食品无菌包装等。

4. 实验室无菌技术:用于微生物实验室等领域,包括微生物培养无菌技术、实验样品无菌处理等。

无菌技术的基本原理无菌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微生物的存在和传播。

其核心是在确保工作环境和操作物品无菌的同时,避免无菌状态受到污染。

无菌技术的主要原理包括:无菌操作室的建立、无菌操作技巧的掌握和无菌杀菌消毒的应用。

常见无菌操作技巧无菌操作技巧是无菌技术的核心内容,其正确应用可以有效地防止微生物污染。

常见的无菌操作技巧包括:1. 洗手:无菌操作前必须进行洗手,使用消毒液洗手,彻底清洁双手,以杀灭手部细菌。

2. 穿戴无菌手套:佩戴无菌手套是无菌操作的必备条件,有效防止手部微生物对操作物品的污染。

3. 无菌操作区域的建立:在无菌操作期间,必须建立一个无菌操作区域,使用各类消毒酒精或紫外线等手段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处理。

4. 无菌操作的方法:在进行无菌操作时,需要注意尽量减少操作的次数,以减少微生物的传播。

必须使用无菌吸头、无菌培养皿等无菌操作器材,并使用无菌试剂。

无菌操作技巧的正确应用对于保障实验或生产操作的无菌状态非常重要,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细心。

[笔记]无菌技术操作相关知识

[笔记]无菌技术操作相关知识

(一)无菌技术的概念1.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2.无菌区:指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3.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经过灭菌处理后又被污染的区域。

4.无菌物品:指未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5.清洁:是清除物品上的一切污秽。

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但并非杀灭微生物。

6.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不包括细菌的芽孢),使之减少到不能引起感染或至病。

7.灭菌: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一切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扫地、更换床单等,减少人群流动,以免尘土飞扬。

2.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戴好帽子和口罩,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必须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不能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物品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4.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潮湿应重新灭菌。

5.进行无菌操作时,应先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6.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用物疑有或已污染,应予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以防止交叉感染。

(三)无菌持物钳的使用的相关知识1.无菌持物钳是用于取用和传递无菌物品的器械,常用的有三叉钳、卵圆钳、镊子三种。

2.无菌持物钳的存放方法有两种:1)经压力蒸气灭菌后浸泡在内盛消毒液,底部垫有纱布的大口有盖容器内,容器深度与钳长比例合适,消毒液面浸摸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长度的1/2,一个容器只放一把无菌持物钳。

2)干燥保存法:将盛有无菌持物钳的无菌干罐保存在包内,集中治疗前开包,4-8h更换一次。

无菌知识点总结大全

无菌知识点总结大全

无菌知识点总结大全1. 无菌概念和意义无菌是指没有任何微生物存在,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在医疗卫生、制药生产、食品加工等领域,无菌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有效防止疾病传播、药品污染和食品变质,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2. 无菌技术的原理无菌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隔离和消灭微生物。

通过物理方法(如过滤、高温灭菌)、化学方法(如消毒剂)和生物方法(如酶处理),可以有效地清除环境中的微生物,保持无菌状态。

3. 无菌环境的要求无菌环境是指完全没有微生物存在的环境。

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无菌操作室、无菌器具、无菌空气、无菌水等。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4. 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无菌操作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的操作,其基本原则包括个人清洁、环境清洁、器具消毒、无菌操作顺序等。

只有严格遵循这些原则,才能保证操作过程的无菌性。

5. 常见的无菌操作方法常见的无菌操作方法包括灭菌、无菌过滤、无菌操作等。

其中,灭菌是通过高温、高压或化学方法杀灭微生物,无菌过滤是通过特殊的过滤器将微生物滤除,无菌操作则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的操作。

6. 无菌技术在制药生产中的应用在制药生产中,无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药品的无菌生产可以有效防止细菌、真菌、病毒的感染,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常见的无菌生产包括注射剂、眼用制剂、灭菌过滤器具等。

7. 无菌技术在医疗卫生中的应用在医疗卫生中,无菌技术同样重要。

手术室、手术器械、医疗器械的无菌操作可以有效防止术后感染和交叉感染,保证患者的安全。

此外,医疗器械的无菌包装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8. 无菌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在食品加工中,无菌技术可以保证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无菌包装、无菌灭菌、无菌装载等技术可以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食品的污染,并且保持其营养价值。

9. 无菌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微生物检测技术、微生物消毒技术、无菌包装技术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使无菌技术更加安全、高效。

无菌技术基本知识

无菌技术基本知识

05 无菌技术应用实例
医疗卫生领域应用
手术无菌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无菌技术保证手术部位及手术器械的无菌状 态,避免术后感染。
医疗器械消毒
对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医疗器械在 使用过程中的无菌状态。
药品生产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无菌技术确保药品的纯净度和安全性, 防止微生物污染。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无菌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19世纪,人们就开始探索通过消毒和灭菌手段来控制微生物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菌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完善。20世纪以来,随着医疗、制药等行业的快速发 展,无菌技术的应用范围和要求也不断提高。
现状
目前,无菌技术已经成为医疗、制药等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药品监管的加强,对无菌技 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无菌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 ,无菌技术将继续向着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方向发展。
食品加工行业应用
1 2
原料处理
对食品原料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原 料的无菌状态。
生产过程控制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采用无菌技术控制微生物的 生长和繁殖,保证食品的卫生质量。
3
包装材料消毒
对食品包装材料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处理,确 保包装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无菌状态。
生物制药领域应用
细胞培养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采用无菌技术确保培养环境的无菌状态,避免 细胞污染。
列措施来控制和预防。
02
无菌检测技术的局限性
目前的无菌检测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检测时间长、灵敏度不够等
,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无菌要求。

医学无菌术理论知识讲解

医学无菌术理论知识讲解

医学无菌术理论知识讲解•无菌术:无菌术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包括灭菌术、消毒术、相关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灭菌: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芽胞。

包括物理和化学方法。

•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

•常用灭菌方法有哪些?1、物理灭菌法:①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04-137.3kPa ,温度121-126o C ,时间30minβ用于能耐高温的物品的灭菌(包括玻璃、橡胶、搪瓷、敷料、金属等),不可用于不耐高温(如内镜)及易燃易爆物品的灭菌(如碘仿、苯类等)②煮沸灭菌法:煮沸至100°C持续15-20min可杀灭一般细菌;持续Ih可杀灭芽胞达到灭菌目的;高压锅内127.5kPa , 124℃ , IO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适用于金属玻璃橡胶的灭菌。

③干热灭菌法:180o C30min灭菌。

用于粉剂、油剂的灭菌2、电离辐射法:无菌医疗耗材的消毒3、化学方法:①药液浸泡法:2%中性戊二醛,30min消毒,IOh灭菌②化学气体灭菌法A环氧乙烷气体法:l-6h灭菌B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法:28-75min灭菌C甲醛蒸汽灭菌法:30-60min灭菌•灭菌范围1、刷洗法:至上臂1/2即肘上IOCm2、70%乙醇浸泡:至上臂1/3即肘上6cmβ3、手术衣无菌范围:腋前线以前、颈部以下至腰部,以及手部至肘关节以上5cmβ4、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至少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有效日期L煮沸消毒和化学消毒有效期12h2、高压蒸汽灭菌法有效期1至2周3、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法有效期半年4、已开包的消毒物品仅限24h内存放手术间使用•消毒方法1、连台手术间用紫外灯照射30min后方可接下一台2、手术室空气消毒:乳酸消毒法3、月唳刷手并乙醇浸泡法:肥皂水刷手3min×3次,70%乙醇浸泡5min4、手术区皮肤消毒:2.5%-3%碘酊涂1遍,然后70%乙醇涂2遍脱碘;或用0.5%碘尔康溶液涂擦两遍。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无菌技术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无菌技术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常涉及较多的知识点,需要考生进行记忆,其中无菌技术这一部分,需要学生特别注意。

中公教育医疗卫生考试研究院辅导专家建议考生,辅导专家的梳理,掌握好这一部分的特点,有效率的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快速的在考试中拿到好成绩。

一、灭菌、消毒概念和方法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范围广)。

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不能杀灭芽胞)常用的灭菌、消毒法:1.高压蒸气法: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效果亦很可靠,主要是敷料消毒。

2.煮沸法3.火烧法:只用于金属器械。

4.药液浸泡法:0.1%新洁尔灭浸泡30分钟,主要是手术器械消毒。

5.甲醛蒸气熏蒸法二、手术洗手方法和原则1.肥皂水刷手法(1)先用肥皂和流水将手臂清洗一遍。

(2)再用无菌毛刷蘸煮过的肥皂软膏或2%消毒肥皂水刷洗手臂。

从指尖到肘上10cm,按照这个方法洗3遍,每遍在肘上较前一次低2cm。

(3)将手臂浸泡在70%的酒精桶内5分钟,范围至肘上6cm。

2.碘伏刷手法(1)用肥皂水刷洗双手、前臂至肘上6cm,刷两遍共5分钟。

(2)用流水冲净,无菌纱布擦干。

(3)最后用浸透碘伏的纱布涂抹双手和前臂两遍三、不同手术区消毒范围和原则消毒范围至少要包括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四、手术中的无菌原则1.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之后,手不能接触有菌地带。

2.不可在手术人员的背后传递手术器械及用品。

3.手术中如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地方,应更换无菌手套。

4.在手术过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一人应先退后一步,背对背地转身到达另一位置。

5.做皮肤切口以及缝合皮肤之前,需用70%酒精再涂擦消毒皮肤一次6.切开空腔脏器前,要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以防止或减少污染。

7.手术进行时不应开窗通风或用电扇,室内空调机风口也不能吹向手术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方法:

使用时保持持物钳或无菌镊夹取端向下,持物钳只能在
持物者的胸部高度位置移动,不可甩动。

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 夹取油纱布时应用专用无菌持物钳。 无菌持物钳仅作夹取无菌物品使用,不可他用。



如需到距离较远处取物时,应将持物钳和容器一起移至
操作处,就地使用。
(二)无菌容器的使用法
无菌容器用于盛放无菌物品并保持无菌状态 种类: 无菌盒、罐、盘、储槽
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

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无菌 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 侵入人体的一系列操作 技术。

无菌技术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医
护人员必须正确熟练地掌握,在技术操作中严守操作规程,
以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及传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
(六)戴无菌手套
取手套:手持手套内面,手套外面应从无菌区通过。
戴无菌手套
戴手套:手套的外面不可触及有菌物品与有菌区,手套的外面与内面不可相互触 及。
戴无菌手套
脱手套:由上而下翻转脱出。
问题讨论:
总结
态度决定一切!只要我们在日 常诊疗护理工作中,形成良好 的无菌观念,不怕麻烦,注意 每一个环节就能够杜绝院内感 染的发生,使病人早日恢复健 康!
张 静
在美国,医院感染导致每年有8.8万人死亡。造成病人住院 日延长,外科伤口感染延长8.2天,泌尿系感染延长1-4天, 医源性肺炎延长1-30天。
每年因医院感染增加的医疗费用大约46亿美元。
在我国住院死亡病人中,约22.22%的死因直接或间接与医
院感染有关,每例病人增加的医疗费用约2400-14000元人民
币,延长住院日15-18天。 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医疗界的一大课题。
案例分析
医院无日常监督、检测措施 1998年4月至5月某市妇儿医院爆发严重的医院传染事件。 在该院手术292例患者。166例术后伤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 56.84%。本次事件已作为我国感染的典型案例。 追查原应
1.
浸泡手术器械的戊二醛浓度只有0.005%。将1%浓质误认为 20%稀释200。
2.
各环节没有检测戊二醛的浓度,使用该浓度达半年之久 (院感为手术室)
灭菌办法选择出现原则性错误。2%戊二醛浸泡10小时。 分支杆菌对戊二醛的抗力极强。
3. 4.
案例分析
对感染症病人缺乏警惕,误诊、漏诊使传染源输入 2003年我国部分省市发生SARS爆发,造成大量医务人员及 病人感染。
追查原因
医务人员警惕性不强,无菌技术不够熟练,在诊断中未能 有防范意识,而造成疏忽性感染。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 简单的事情认真做


认真的事情重复做
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

无菌技术的发展历史
巴斯德是世界上第 一个阐明了细菌与 疾病的关系,并发 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 镜、微生物的发现者 黎斯德是无菌手术 明了巴氏消毒法。 的创始人。

无菌技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只要操作中有无菌物品存在, 就有无菌技术操作,如手术、 注射、 输液、 输血、 导尿 穿刺 抽血等 。
手、前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
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手、臂不可触及无菌物品 不可朝向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 2.取用无菌物品 (1)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钳(镊)。 (2)无菌物品一经取出,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3)无菌物品疑有污染,必须重新灭菌。
(4)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患者使用一次。
物品管理
邵阳医专护理系
治疗巾
2011年3月7日 2011年3月1日
李春华
距地≥20cm 距墙≥5cm 离天花板50cm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①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② 无菌容器的使用 ③ 无菌包的使用 ④ 无菌盘的使用 ⑤ 取用无菌溶液 ⑥无菌手套的使用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无菌持物钳(镊)的存放
方法一: 消毒液浸泡法 打开, 使钳端 分开,
医院感染所造成的后果
1.
严重的医院感染爆发事件引起医疗纠纷。
给病人及家属带来痛苦和损失。
2.
3.
给医院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肇事者受到法律制裁。 引起全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内外强烈反响。
4.
5.
WHO指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清洁、
消毒、
灭菌、 无菌技术、 隔离、 合理使用抗生素、
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经过灭菌处理后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
★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一)操作前准备
个人准备 环境准备 着装、戴帽子、 环境清洁、宽敞 口罩、剪短指甲 操作前30min停止 、脱下腕表、洗 清扫 手
手的清洗和消毒

医护人员通过手传播病原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所有医院感 染原因的30%,因此严格执行手卫生可降低30%的医院感 染。
(四)无菌盘的铺法
无菌盘是将无菌治疗巾
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 内,使其内面为无菌区, 放置无菌物品,以供治疗 和护理操作使用。
短期存放无菌物品和便于无菌操作,有效期限不超过4小时
★注意事项
(1)治疗盘必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 (2)衣袖及其它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治疗巾的 无菌面,以免污染。 (3)不可跨越无菌区 (4)无菌盘铺好后,写上铺盘时间,有效时间为4h。

WHO提出,手卫生是最有效、方便、经济的预防控制
医院感染的措施。
刷手法:
前臂
腕部
手背、手掌
隔离技术刷手
指尖
指缝
手指
1.帽子的使用
目的 实施
防止工作人员的头发、头屑散落 或被污染。
帽子应遮住
全部头发
2.口罩的使用
目的 实施
保护患者和自己,避免互相传染 一般外科口罩 N95口罩
注意
保持清洁 及时更换
案例分析
不安全注射或一次性医疗器材使用不规范 据WHO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亿注射。其中不安全注射 引起乙肝人数为800万人至1600万人,丙肝为230万人至470万
人,艾滋病为8万人至16万人,导致直接医疗费用为5.35亿美
元。 一些医院一次性医疗器械反复使用,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的 发生。 追查原因:无知无畏,缺乏医疗常识,无菌概念薄弱。
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
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


先解下面的绳索,再 解上面 取下口罩 丢弃在收集箱內
N95口罩的佩戴
N --not resistant to oil,
可用来防护非油性悬浮微粒。
95 --表示最低过滤效率≥95
%。
如何佩戴
操作中无菌观念
1.操作者 面向无菌区域,身体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距离;
方法二:干燥保存法
液面高度轴 节以上23cm或镊子 长度的1/2、 一罐一钳
4-8小时更 换一次
无菌持物钳(镊)的使用法
使用前检查消毒指示带、有效日期 闭合垂直 取、放
无菌持物镊的使用
镊子上1/3处。
闭合钳端 垂直取放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放无菌持物钳法:使用后将钳端闭合,对准容
器口中央向下放,再打开钳端,盖好容器盖。

目前临床上无菌技术操作共有两种情况:
1.是戴无菌手套操作,用于对人体损伤较大 时间较长的操 Nhomakorabea
作,如各种手术 穿刺 导尿等。

2.是未戴无菌手套操作,如注射 输液等常见操作
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
无菌物品:
指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
菌物品。 无菌区域: 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称无菌区域。 非无菌物品或非无菌区域:
(五)取无菌溶液法
擦净、核对、检查
消毒瓶口
开瓶
注明开瓶时间
手握标签倒液
冲洗瓶口
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五)取无菌溶液法
★注意事项:
(1)取无菌溶液前,认真核对瓶签上的药名、剂量、 浓度和有效期,检查溶液质量,确信质量可靠后,方可 使用。 (2)手不得触及瓶口、瓶内面。 (3)取所需溶液前要冲洗瓶口。 (4)倒溶液时,不得浸湿瓶签,液体不得溅出。 (5)不可将物品伸入无菌溶液瓶内蘸取溶液,已倒出 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已开启的溶液瓶内溶液,24h内 有效。
1、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的标志
2 、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
菌包外须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顺序摆 放。 3、定期检查无菌物品保存情况,无菌包在干燥、未污染 的情况下有效期为14天。梅雨季节7天,无菌物品一经 使用或过期,潮湿应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物品名称 有效期 灭菌日期 责任人 开包时间
注明开 包时间 “一”字 打包
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三)无菌包的使用法
3.取小包内物品——投递法
抓住四 个角
递无菌碗 ★包布内面完全包裹手的表面
★注意事项
(1)检查无菌包的有效期及质量,潮湿、破损 时不可使用。 (2)打开无菌包时避免系带污染无菌区。 (3)开包、关包时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污染 包内无菌物品,不能跨越无菌区 。 (4)无菌物品一次未使用完,关包时系带横向缠 绕,表示此包已打开过,且要准确注明开包 日期及时间,剩余物品可在24h内使用。
无菌 贮槽
无菌罐
无菌容器的使用
无菌容器关闭时,盖子应由侧面(或由后向前) 覆盖整个容器口。
(三)无菌包的使用法
1
. 无 菌 包 的 包 扎 法
灭菌后
化学指示胶 带粘贴封包
“十”字 包扎
注明物品名称、 灭菌日期及有 效期
(三)无菌包的使用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