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复习1..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提升训练第1篇岳阳楼记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提升训练第1篇岳阳楼记

第 1 篇岳阳楼记[ 北宋 ] 范仲淹知识盘点一、易考实词梳理1.通假字(1)百废具兴“________”同“ ________”,意思: ________(2)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同“ ________”,意思: ________2. 古今异义(1)越明年..古义: ________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增其旧制.古义: ________今义:制度(3)属予作文以记之[F]..古义: ________今义:名词,文章★( 4)夜晚冥冥.古义: ________今义:跟“厚”相对(5)则有去国怀乡..①去:古义: ________ (1)今义:从所在地到其余地方,与“来”相对②国:古义: ________今义:国家(6)至若春和景.明(2)古义: ________今义:景色、光景(7)微斯人.古义: ________今义:渺小3. 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先: ____________.②后天下之乐而乐后: ____________.(2)动词作名词①百废具兴废[F]: __________.②或异二者之为.为: ____________(3)形容词作名词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贤[F]: __________.4. 重点实词(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守: __________..(2)越明年越: ____________.(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状: __________..胜: ____________(4)横无际涯...(5)朝晖夕阴.(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7)先人之述备.矣(8)南极潇湘.(9)迁客骚人...(10)若夫淫雨霏霏....(11)连月不开.(12)浊浪排空..(13)日星隐曜.(14)山岳潜形.(15)樯倾楫摧....(16)夜晚冥冥....(17)忧谗畏讥..(18)沙鸥翔集.(19)锦鳞游泳..(20)岸芷汀兰..(21)郁郁青青..(22)长烟一空..(23)宠辱偕忘..(24)把酒临风..(2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6)居庙堂之高..(27)吾谁与归.二、一词多义全扫描予观夫巴陵胜状[F].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横: ____________ 际涯: __________ 晖: ____________ 大观: __________ 备: ____________ 极: ____________ 迁: ____________ 骚人: __________ 淫雨: __________ 霏霏: __________ 开: ____________ 排空: ________ 曜: ____________ 潜: ____________ 樯: ____________ 倾: ____________ 楫: ____________ 摧: ____________ 夜晚: _______冥冥: __________ 谗: ____________ 讥: ____________ 集: ____________ 锦鳞: __________ 鳞: ____________ 芷: ____________ 汀: ____________ 郁郁: __________ 一: ____________ 空: ____________ 宠: ____________ 偕: ____________ 把: ____________ 临: ____________ 求: ____________ 古仁人: ________ 庙堂: __________ 与: ____________2.属3.行4.号5.或6.极7.临{8.求9.去10.胜11.异可远观而不能够够亵玩焉[F] (《爱莲说》).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引凄异(《三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忠之属也(《曹刿论战》).商旅不能够够[F].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出师表》)大道之行也[F](《大道之行也》).阴风怒号[F].故自号曰醉翁也[F](《醉翁亭记》).而或长烟一空[F].或异二者之为.或王命急宣[F](《三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南极潇湘.此乐何极.感极而悲者矣[F].初极狭[F](《桃花源记》).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把酒临风.执策而临之(《马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临溪而渔[F](《醉翁亭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欲有求于我也[F](《邹忌讽齐王纳谏》).求二石兽于水中(《河中石兽》).安求其能千里也[F](《马说》).求而不得者也[F](《送东阳马生序》).则有去国怀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诫子书》)予观夫巴陵胜.状弈者胜[F](《醉翁亭记》).得无异乎.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三、重点句子翻译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一词多义词类整理

《岳阳楼记》一词多义词类整理

古文复习一——《岳阳楼记》一、一词多义1.以:(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2)卷石底以出:而。

(3)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把。

(4)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

(5)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6)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来。

(7)固以怪之矣(本来就已经对此感到奇怪了):同“已”已经。

(8)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他比徐公美):认为。

(9)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2.夫:(1)予观夫巴陵胜状:那。

(2)嗟夫:表句尾感叹。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不译。

3.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4.极:(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至、到达。

(2)此乐何极:穷尽,尽头。

(3)感极而悲者矣:极点,表示程度深。

5.或:(1)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2)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3)或以为死:有的人。

6.空:(1)浊浪排空:天空(2)长烟一空:消散7.通:(1)政通人和:顺利(2)北通巫峡:通向8.和:(1)政通人和:和乐(2)春和景明:和煦(3)久而乃和:暖和(4)言和而色夷:谦和、谦虚。

9.一:(1)一碧万顷:一片(2)长烟一空:全(3)在洞庭一湖:整个、全部。

10.则:(1)然则何时而乐耶:那么(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就。

11.开:(1)连月不开:天气放晴。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消散、散开。

(3)开备愚鲁而赐教:启发。

(4)开我东阁门:打开。

12.临:(1)执策而临之:面对。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居高面下。

(3)临溪而渔:到。

(4)把酒临风:迎着。

13.去:(1)去国怀乡:离开。

(2)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3)去其糟粕:除掉、去掉。

14. 属:(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2)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3)属引凄异:连接。

(4)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

(5)壁门土吏谓从属车骑jì曰:下属。

15.会:(1)多会于此:集会、聚会。

文言文复习《岳阳楼记》

文言文复习《岳阳楼记》
范仲淹的文学风格
他的作品以文辞优美、意境深远 著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创作背景
《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观赏洞庭湖景色时所作,当时他 被贬官至岳州,心情郁闷,于是借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洞庭湖的景色特点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湖面广阔,景色秀丽,四季景 色各异,特别是在雨季和旱季,景色更是变幻莫测。
作品影响
《岳阳楼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它在中 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岳阳楼记》对后世的启示
这篇文章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也启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 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02
《岳阳楼记》的文学特点
文言文基础知识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范仲淹在文中展现了自己积极进取的 人生态度,他强调要不断努力,追求 更高的目标和理想。
人生哲理之思
人生哲理之思
作者范仲淹在文中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范仲淹在文中展现了自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强调要保持平常客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中间写景叙事
主体部分通过描绘岳阳楼 的景色和相关事件,展现 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结尾抒情议论
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抒发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使文章结构紧凑、逻辑 清晰。
修辞手法与语言风格
修辞手法
掌握《岳阳楼记》中运用的比喻、拟 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 果。
语言风格
分析《岳阳楼记》的语言特点,如简 练、生动、形象等,体会作者的表达 技巧和艺术风格。
04

文言文复习6岳阳楼记(1)

文言文复习6岳阳楼记(1)
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9、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10、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11、何极:哪有穷尽。
12、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樯,桅杆。 13、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14、把酒临风:
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
喝。把,持、执。 15、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 16、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Ⅰ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 11~14题。(12 分) 醉翁亭记(选段) 欧阳修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 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 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 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 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 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 或喜或悲。(以, 因为)。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里作高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 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
(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译文:
⑵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
14.选文第②段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
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2分)
答:
我是一道中考题
《醉翁亭记》中考题(2016年海南省)
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36)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36)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阅读《岳阳楼记》,完成小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甲)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都都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丙)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352.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增其旧制./因地制.宜巴陵胜.状/引人入胜.B.北通.巫峡/通.情达理山岳潜.形/潜.滋暗长C.薄.暮冥冥/日薄.西山春和景.明/触景.生情D.心旷神怡./怡.然自乐宠辱偕.忘/白头偕.老353.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内容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甲)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过了两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理解:之所以重修并扩建岳阳楼,并在楼上雕刻唐代先贤和今人的诗赋,是为了纪念被贬官的膝子京在短时间内取得的政绩。

(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翻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理解:作者认为,迁客骚人目睹阴雨连绵时洞庭湖上萧然的景象,会心生忧愁哀伤;看到皎洁的月光普照洞庭湖面时,又会无比欣慰与欢喜。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1)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1)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ニ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质字子野。

少道厚淳约,力学问,师事杨亿,亿叹以为英妙。

伯父旦见其所为文,嗟赏之。

以荫补太常寺奉礼郎。

后献文召试,赐进士及第,被荐为馆阁校勘,改集贤校理,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

丁父忧,与诸弟饭脱粟茹蔬。

终丧,通判苏州,州守黄宗旦少质,尝因争事,宗旦曰:“少年乃与丈人抗邪?”质日:“事有当争,职也。

”卒不为屈。

宗旦得盗铸钱者百余人,下狱治,退告质曰:“吾以术钩致得之。

”喜见于色。

质曰:“以术钩人置之死而又喜,仁者之政,固如是乎?”宗旦惭沮,为薄其罪。

(选自《宋史列传・卷・二十八》)(丙)质家世富贵,兄弟习为骄侈,而质克己好善,自奉简素如寒士,不喜畜财,至不能自给。

初,旦为中书舍人,家贫与昆弟贷人息钱违期以所乘马偿之。

质阅书得故券,召子弟示之曰“此吾家素风,尔曹当毋忘也。

”范仲淹贬饶州,治朋党方急,质独载酒往饯。

或以诮质,质曰:“范公贤者,得为之党,幸矣。

”世以此益贤之。

(选自《宋史・列传・卷二十八》) 113.用“/”为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划分停顿(限断三处)。

家贫与昆弟贷人息钱违期以所乘马偿之。

114.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吾以术钩致得之.B.或异..二者之为或.以诮质C.先天下之忧而.忧以术钩人置之死而.又喜D.不以.物喜世以.此益贤之115.翻译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尝因争事,宗旦日:“少年乃与丈人抗邪?”116.(甲)文中范仲淹感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那么,王质是否称得上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呢?请结合(乙)(丙)两文中王质的言与行阐述你的看法。

岳阳楼记复习1答案

岳阳楼记复习1答案

12.30《岳阳楼记》复习答案:1.B 2.C3.(1)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2)在家里就感到愧对他的家人,在外面就感到愧对他的朋友。

4.迁客骚人(或:被贬的政客和诗人)。

因为他们“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而触景生情。

5.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周恩来―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6.C7. (1)他的(2)这8. B9. (1)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10.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1.(3分)(1)日光(2)景象(3)季节12.(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13.[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 (每句2分)14.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15.⑴交错相通⑵有时16.⑴渔人进入桃源,发现桃源中人生活美满。

⑵写洞庭湖春天的景色,同时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17.⑴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渴望。

⑵作者宽大的胸襟和抱负。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19.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3分,重点落实“微、斯”等词和“与谁归”这一特殊句式。

)20.略(3分,扣住抓住了景物特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动静结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39)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39)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37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或.异二者之为/而或.长烟一空B.后天下之乐.而乐/似与游者相乐.C.或异二者之.为/古仁人之.心D.不以.物喜/能以.经寸之木375.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成现代汉语。

37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情”贯穿全文,“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

“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

B.作者在文中虽未谈及自己,但隐含着他与滕子京都不属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类的人。

C.范仲淹在友人重修岳阳楼之际,作此文借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D.本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句式骈散相谐,行文富于变化。

【答案】374.C375.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乐376.B【解析】【分析】374.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翻译。

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A.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有时;B.乐:快乐/逗乐,玩乐;C. 之:均是助词,的;D. 以:介词,因为/用,拿;故选C。

375.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得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 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 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 洋者矣。
而或:有时。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一:全。空:消散。 浮光跃金:浮动的光闪着 金色。这句描写的是微风中的月光。 静影沉璧: 静静的月影像下沉的玉璧。这句描写的是无风时的 月亮。 何极:哪有尽头。 斯:这,这个。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宠辱偕忘: 荣耀和屈辱统统忘记。偕:一起。 把:端,拿。 临:面对。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
至若:至于。 景明:阳光明媚。景:日光。 不惊:平静。惊:起、动。 上下天光,一碧万 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美丽的鱼。 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 洲上的兰花。 芷:香草。 汀:水边的平地。 郁郁:形容香气很浓。青青:茂盛的样子。
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5)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样的人,我还能同谁一道呢?
第三部分(5段):得出文章中心,阐述“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 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3、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 24、点明主旨的句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5、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6、写“古仁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 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本文与此意境相似的句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8、作者慨叹同道者甚少的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 29、写古仁人“或异二者之为”的原因是?
重点句子翻译: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政事顺畅,百姓和乐。各种废弛了的事业都兴办了 起来。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在楼上刻写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 (4)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作记缘由。
重点句子翻译:
(1)日星隐曜,山岳潜行。
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
(2)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倒下,桨断折;傍晚天色 昏暗,只听到老虎的长声吼叫和猿猴的悲啼。 (3)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 讽刺的心情,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 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
第三段段意:描写湖上阴晦的凄凉景象以及迁客骚 人登楼览物触发的悲伤之情。
10、写迁客骚人感情的句子可概括为: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11、本段的对偶句为: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12、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还是虚写? 是虚写。 “虎啸猿啼”可以理解为傍晚时的风声浪 声, 这是一种艺术渲染的方法。
9、出自本段的成语是 气象万千 ,意思是 在文中的意思是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
景物变化无穷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 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若夫:像那。淫雨:见课本。霏霏:见课本。淫雨霏霏: 连绵不断的雨纷纷洒落。 开:放晴。 排空:冲向天空。 隐:隐藏 。耀:光芒。 潜形:隐没行迹。 樯倾楫 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 薄暮冥冥:见课本。冥冥: 昏暗的样子 斯:这,这个。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离开朝廷,怀念家乡,忧虑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 自己。 去:离开。 都:国都。 萧然:凄凉冷落。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本文结构:
1段 .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写作记缘由。 (记叙) 2段、概述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览物之 情,得无异乎” 一问。(描写、记叙) 3、4段具体描写景物,抒发情感。 阴 —— 悲 迁客骚人 对比 晴 —— 喜 对 (描写) (抒情) 比 5 段、 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抒、议) 点明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主题思想:
• 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 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 抱负,既有对滕子京的劝勉,也 有对自我的勉励。
32、 表现作者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情的句子是 微斯人,吾谁与 归? 33、 写出文中一处议论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 34、表现古仁人的思想感情不随景物的变化而变化的原因:不 以物喜,不以己悲。
作者
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范仲淹因 背景 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 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 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第二年六月,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将落成,函请范仲 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 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 十五日写成的。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心: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 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 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希望心怀愤慨的滕 子京,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范仲淹
范仲淹
洞 庭 天 下 水
岳 阳 天 下 楼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 死后谥号文正, 北宋政治、 文学家 ,著有《范文正公 集》,世称范文正。幼年家 贫,刻苦好学。1015年中进 士。1051年(皇佑三年)以 户部侍郎知青州,1052年病 逝于赴颍州途中。作者一生 的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 里。
重点句子翻译:
(1)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绿。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比喻) 浮动的光如跳跃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下水底的白璧。 (4)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者矣。 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耀和屈辱 统统忘记,迎着风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第四段段意:描写春光明媚的悦人景色以及迁客骚 人登楼览物触发的欢畅之情。 第二部分(2-4段): 描写了岳阳楼周围景色,引 出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
13、本段的对偶句是: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4、2段和3、4段是 关系,3、4段是 关系。 15、第三四段分别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 明一暗,一悲一喜,运用了 手法。
35、 “渔歌互答”与《三峡》中的哪两句相似:巴东……, 猿鸣……。
36、 最后一段的主要表达方式:抒情、议论 37、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 :个人遭遇和外物触发。(以 物喜,以己悲)
38、除了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广胸襟, 请 你从中国古代史中再列举出 个具有这种胸襟的人。 欧阳修的“与民同乐” 39、“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明了作者无论到哪里都会为社 会做点贡献,其实,中国古代像这样的忠臣很多,比如龚自珍 就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40、如何理解范仲淹的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在今天对我们来说,这种政治抱负还有什么现实意 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也就是要超越 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 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 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逆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 。他的 “忧君”思想虽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 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意义。
1、写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交代作记缘由的句子是: 属予作文以记之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3、第一段中的两个成语: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观看。 胜状:美好的景色。 衔远山:指 洞庭湖水包围着远处的群山。 吞长江:吞吐着 长江之水。 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横 无际涯:宽阔无边。横:广阔。际、涯:边。 朝晖夕阴:早上阳光照耀,傍晚天色昏暗。晖: 日光。这是动词,阳光照耀。阴:昏暗。 气象: 天气景象。 此则:这就是。 大观:雄伟景象
第一段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 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 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谪:降职远调。 守:做太守。 越明年:到了 第二年。 政通人和:政务顺畅,百姓和乐。 废:各种荒废的事业。 具:通“俱”,全、 都。 兴:兴办。 增:扩建。 旧:原来。 制:规模。 刻:刻写。 唐贤:唐代名家。 属:通“嘱”,嘱咐,托付。 作文:动 词,写文章。 记:记述。
16、写草花葱郁、香气很浓的句子是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7、写月影的句子是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静影沉壁
心情舒畅, 18、本段的成语是 心旷神怡 ,意思是 精神愉快。
19、动静结合写湖光月色的句子 浮光跃金,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0、与“悲”相照应的八个字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与“喜”相照应 的八个字 21、描绘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 乎?
前人:唐贤今人。 述:记述。 备:全面、 详尽。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 北: 向北。 南:向南。 极:尽,这有远通的 意思。 迁客:降职外调的官吏。 骚人: 诗人。 会:聚集。 览:观赏。 异:不同。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 的感情,能够没有不同吗?
光跃金,静影沉璧。
22、作者写迁客骚人的悲喜感情,目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