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本犯罪心理学入门书籍
犯罪学必读书目

犯罪学推荐书目一、外国犯罪学推荐书目1、贝卡里亚(意):《论犯罪与刑罚》,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本书为“47章版本”的中文本,有助于了解贝卡里亚在写作此书时的原本构思以及此书的原始构架。
书中将1819年的英译本附于中译文之后。
2、龙勃罗梭(意):《犯罪人论》,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本书内容包括:对101个意大利犯罪人头骨的研究、对1279名意大利罪犯的人体测量和相貌分析、犯罪人的文身、犯罪人的感觉、犯罪人的自杀等。
3、恩里科.菲利(意):《犯罪社会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本书分犯罪人类学资料;犯罪统计学资料;实际的改革三章,包括:犯罪社会学的起源;犯罪统计学的价值;犯罪社会学与刑事立法等。
恩里科.菲利(意):《实证派犯罪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本书分为三章,内容包括:实证派犯罪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实证派犯罪学的犯罪原因观;实证派犯罪学的犯罪对策论。
4、加罗法洛(意):《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5、迪尔凯姆(又译为涂尔干)[法]:《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本书包括“劳动分工的功能”、“原因和条件”、“反常形式”三卷,从法的角度具体阐释集体意识的社会作用。
迪尔凯姆(又译为涂尔干)[法]:《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重要社会学著作,他通过系统的研究,探索自杀的原因和它的规律性。
6、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德):《犯罪学》,吴鑫涛,马君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7、(美)维特等:《犯罪学导论》,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介绍了罪犯、犯罪行为理论和美国的刑事审判制度,其内容涉及社会学、行为学、法学、哲学等多种学科。
8、乔治.B.沃尔德:《理论犯罪学》(美国法律文库),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理论犯罪学》是本领域中一流的教科书,本版书活泼生动,为吸引各个层次学生量身定做。
犯罪心理学书籍

犯罪心理学书籍一、专业教科书1、《罪犯心理学》杨威主编《罪犯心理学》是为司法警官院校的本、专科学生学习罪犯心理学知识而编写的一本应用性教材。
2、《犯罪心理学》梅传强主编。
本书是全国重点政法院校系列教材,自2003年出版以来,多次重印,广受赞誉。
本次新版,汇集了本学科领域的优秀中青年作者,思想敏锐,知识体系完整。
本书尽可能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分析了犯罪心理因主观、年龄、性别、组织形式等而出现的各种差异,反映了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讨论了财产犯罪、暴力犯罪、毒品犯罪、职务犯罪等不同的犯罪心理;此外,还在犯罪心理的预测、预防、矫正等方面都有精辟的阐述。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法学类本科生、专科生学习使用,也可供司法实际部门的工作者研究和学习使用。
3、《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李玫瑾著。
犯罪心理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研究,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研究。
涉猎课题还有: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有组织犯罪心理研究,城市犯罪与综合治理研究,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犯罪高危人群研究等。
4、《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系列》(美)巴特尔等著,杨波,李林等译。
本书是一本从心理学观点来探讨犯罪问题的教科书,本书尽可能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从罪犯和被害人的角度探讨了犯罪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方面的问题。
尤其从罪犯的认知方面综述了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讨论了罪犯的知觉、推理、信念、决策和态度;此外。
还分析了犯罪行为的原因、分类、预测、预防、干预和治疗。
书中作者引导读者全面正确地对待复杂的犯罪行为,以避免对犯罪问题作简单、片面和武断的结论。
本书可供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和参考。
5、《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美)特维著,李玫瑾等译。
本书试图建议一个参考课本用于犯罪心理画像演绎方法的应用。
它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关的专业术语和专业核心观念的同时,能十分清晰和形象地对这种方法加以介绍。
有没有自学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书,推荐一下?

有没有自学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书,推荐一下?在当今社会,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已经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许多人都对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这些领域。
如果你也是其中之一,那么自学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呢?下面,我将为大家推荐几本值得一读的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书籍。
我要推荐的是《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
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初学者的心理学入门书籍,书中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内容浅显易懂,非常适合自学。
书中还涉及了很多有趣的实例和案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要推荐的是《犯罪心理学》这本书。
这是一本非常全面的犯罪心理学教材,书中介绍了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内容涵盖了犯罪心理学的各个方面。
书中还涉及了很多有趣的案例和实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犯罪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如果你对犯罪心理学感兴趣,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要推荐的是《致命诱惑》这本书。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书籍,书中介绍了一些著名的犯罪案例,并分析了这些案例中的心理学因素。
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犯罪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
书中还涉及了一些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和理论,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自学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
如果你对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感兴趣,不妨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籍开始学习吧!自学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适合初学者的心理学入门书籍有《心理学与生活》,全面介绍犯罪心理学的教材有《犯罪心理学》,有趣的案例分析书籍有《致命诱惑》。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可以更好地了解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
犯罪心理学的书

犯罪心理学的书
以下是一些关于犯罪心理学的经典书籍:
1. 《犯罪心理学》- 罗伯特•R•希尔
这本书是犯罪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是一位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
书中涵盖了各种犯罪案例,并分析了罪犯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2. 《致命心理:犯罪心理学案例研究》- 爱丽丝•米•克劳利
这本书通过深入研究多个犯罪案例,探讨了犯罪者的心理和动机,从而揭示了犯罪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3. 《犯罪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看犯罪》- 莱卡•路芬伯格
这本书介绍了犯罪心理学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犯罪者的个性特征、心理发展以及环境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4. 《犯罪心理学导论》- 赖恩•顿拉德
这本书探讨了犯罪与心理学的关系,从神经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犯罪行为的心理原因和影响因素。
5. 《心理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发展与应用》- 朱莉娅•伊恩丝
这本书介绍了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犯罪心理学在犯罪预防、犯罪侦查和法律实践中的应用。
这些书籍可以为您提供关于犯罪心理学的深入了解和研究。
请注意,犯罪心理学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领域,因此还有其他许多相关书籍可供选择。
犯罪心理学必读书籍(二)2024

犯罪心理学必读书籍(二)引言概述:犯罪心理学是犯罪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犯罪分子的心理思维、动机和行为等方面。
了解犯罪心理学对于预防和解决犯罪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五本值得阅读的犯罪心理学必读书籍。
这些书籍紧密结合实践案例,深入探讨犯罪者的心理状况,并提供了有关犯罪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见解。
正文:一、《犯罪心理学: 初级教程》1. 探索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向读者介绍犯罪学家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2. 分析不同类型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包括连环杀手、性侵犯和青少年犯罪者等。
3. 解读犯罪动机,从社会、心理和生物多个角度探讨犯罪者为何选择犯罪行为。
4. 探讨对犯罪者施行心理评估和治疗的方法,以及预防和降低再次犯罪风险的策略。
5. 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探讨心理学对于犯罪侦查和司法决策的应用。
二、《犯罪心理学与个案分析》1. 通过犯罪心理学理论和案例分析,揭示犯罪者背后的心理动机和思维方式。
2. 探究家庭背景、童年经历和人格特征等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3. 分析犯罪者自我认同和自我调节的心理机制,探讨如何预测和干预其行为。
4. 研究不同类型犯罪的心理动因和犯罪心理学对司法系统的启示。
5. 提供实践指导,介绍如何在犯罪心理学领域开展个案分析和研究。
三、《犯罪的心理学: 理解犯罪犯》1. 介绍心理学在犯罪研究中的应用,提供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分析不同类型犯罪者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包括杀人犯、诈骗犯和恐怖分子等。
3. 研究社会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包括贫困、暴力和社交网络等因素。
4. 探讨犯罪行为的预测和干预,从社区治理和康复项目等角度分析。
5.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供切实可行的犯罪心理学策略和方法。
四、《犯罪心理学与证据法》1. 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对证据法的重要性。
2. 研究犯罪嫌疑人的虚假陈述、作证和目击事件等行为。
3. 探讨犯罪心理学在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收集和鉴定中的作用。
犯罪学 英文 书单

犯罪学英文书单摘要:一、犯罪学简介二、英文犯罪学书籍推荐1.《犯罪学原理》2.《犯罪心理学》3.《社会犯罪学》4.《刑事法学》5.《犯罪与刑罚》正文: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和犯罪矫治的科学。
它涉及法律、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旨在揭示犯罪现象背后的规律,从而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在英文犯罪学书籍方面,以下五本书具有较高的推荐度:1.《犯罪学原理》(Principles of Criminal Justice):这本书详细阐述了犯罪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犯罪现象的描述、解释和预测,以及犯罪预防和矫治的方法。
书中还讨论了犯罪学与法律、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犯罪学理论体系。
2.《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这本书主要研究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心理过程以及犯罪动机。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作者揭示了犯罪心理的成因、发展和变化规律,为预测和预防犯罪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3.《社会犯罪学》(Social Criminology):这本书从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角度探讨犯罪现象。
作者详细分析了社会经济地位、教育、种族、性别等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社会政策建议。
4.《刑事法学》(Criminal Law):这本书主要介绍刑事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制度,包括犯罪构成、刑事责任、刑罚制度等。
作者通过对各国刑事法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刑事法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
5.《犯罪与刑罚》(Crime and Punishment):这本书是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之作,通过一个充满哲学思考的故事,探讨了犯罪与刑罚、道德与法律等诸多问题,对犯罪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0本犯罪心理学入门书籍

30本犯罪心理学xx书籍很多学习心理学的人特别对犯罪心理学感兴趣,这里推荐30犯罪心理学入门书籍供大家学习参考。
1、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系列(xx)xx等著,xx,xx等译/2009年02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本书是一本从心理学观点来探讨犯罪问题的教科书,本书尽可能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从罪犯和被害人的角度探讨了犯罪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方面的问题。
尤其从罪犯的认知方面综述了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讨论了罪犯的知觉、推理、信念、决策和态度;此外。
还分析了犯罪行为的原因、分类、预测、预防、干预和治疗。
书中作者引导读者全面正确地对待复杂的犯罪行为,以避免对犯罪问题作简单、片面和武断的结论。
本书可供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和参考。
2、犯罪心理学xx主编/2010年07月/法律出版社本书是全国重点政法院校系列教材,自2003年出版以来,多次重印,广受赞誉。
本次新版,汇集了本学科领域的优秀中青年作者,思想敏锐,知识体系完整。
本书尽可能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分析了犯罪心理因主观、年龄、性别、组织形式等而出现的各种差异,反映了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讨论了财产犯罪、暴力犯罪、毒品犯罪、职务犯罪等不同的犯罪心理;此外,还在犯罪心理的预测、预防、矫正等方面都有精辟的阐述。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法学类本科生、专科生学习使用,也可供司法实际部门的工作者研究和学习使用。
3、犯罪心理学(第五版)罗大华主编/2007年07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本书是经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审定的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于1997年出版后,各政法院校和大学法律系、法学院广泛采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广大读者也对本教材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根据读者的意见,我们于1999年和2003年两次作了部分修订。
由于近年来社会犯罪类型和与犯罪作斗争形势的发展变化,也由于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亟待对原有的教材做一些补充和修正,我们于近日再次对《犯罪心理学》教材作了修订,出版了2007年修订本。
犯罪心理学书籍

犯罪心理学书籍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罪犯犯罪心理和行为的学科,对于了解罪犯的动机和心
理过程至关重要。
在犯罪心理学领域,有许多经典和权威的书籍,这些书籍深入探讨了罪犯心理的各个方面,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犯罪现象和如何预防犯罪。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著名的犯罪心理学书籍:
1.《犯罪心理学导论》
这本书是犯罪心理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作者对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
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解释,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特征、犯罪行为的动机以及犯罪预防的策略。
这本书不仅适合犯罪心理学的学生,也适合对犯罪心理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2.《犯罪心理学与犯罪侦查》
这本书是犯罪心理学领域的权威著作,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犯罪行为的
心理机制和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同时介绍了犯罪侦查中心理学的应用。
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到犯罪侦查的心理学方法和技巧,从而更好地帮助警察和侦查人员破案。
3.《犯罪心理学案例研究》
这本书是一本以案例为主的犯罪心理学著作,作者通过详细分析各种真实案例,揭示了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和心理过程。
这些案例涉及各种不同类型的犯罪,包括连环杀手、欺诈和性犯罪等,通过案例研究,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犯罪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总结
犯罪心理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心理学、法律、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犯罪现象,预防犯罪行为,同时也能更深入地了解人类心理的复杂性。
以上介绍的这些犯罪心理学书籍只是众多优秀书籍的一部分,希望大家对犯罪心理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本犯罪心理学入门书籍很多学习心理学的人特别对犯罪心理学感兴趣,这里推荐30犯罪心理学入门书籍供大家学习参考。
1、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系列(美)巴特尔等著,杨波,李林等译/2009年02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本书是一本从心理学观点来探讨犯罪问题的教科书,本书尽可能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从罪犯和被害人的角度探讨了犯罪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方面的问题。
尤其从罪犯的认知方面综述了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讨论了罪犯的知觉、推理、信念、决策和态度;此外。
还分析了犯罪行为的原因、分类、预测、预防、干预和治疗。
书中作者引导读者全面正确地对待复杂的犯罪行为,以避免对犯罪问题作简单、片面和武断的结论。
本书可供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和参考。
2、犯罪心理学梅传强主编/2010年07月/法律出版社本书是本书是全国重点政法院校系列教材,自2003年出版以来,多次重印,广受赞誉。
本次新版,汇集了本学科领域的优秀中青年作者,思想敏锐,知识体系完整。
本书尽可能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分析了犯罪心理因主观、年龄、性别、组织形式等而出现的各种差异,反映了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讨论了财产犯罪、暴力犯罪、毒品犯罪、职务犯罪等不同的犯罪心理;此外,还在犯罪心理的预测、预防、矫正等方面都有精辟的阐述。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法学类本科生、专科生学习使用,也可供司法实际部门的工作者研究和学习使用。
3、犯罪心理学(第五版)罗大华主编/2007年07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本书是经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审定的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于1997年出版后,各政法院校和大学法律系、法学院广泛采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广大读者也对本教材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根据读者的意见,我们于1999年和2003年两次作了部分修订。
由于近年来社会犯罪类型和与犯罪作斗争形势的发展变化,也由于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亟待对原有的教材做一些补充和修正,我们于近日再次对《犯罪心理学》教材作了修订,出版了2007年修订本。
借修订本出版之机,我们也同时改正了原教材中由于校对不细和撰写疏漏所造成的一些瑕疵。
原教材为16章,为了较深入地研究刑罚惩罚的社会心理效应和对治理犯罪的功效,新增设了一章“刑罚心理”;同时,将“罪犯心理矫治”纳入犯罪心理学的视野,作为特殊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4、犯罪心理学熊云武编著/2007年0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本书是法学精品课程系列教材之一,它以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犯罪心理学的相关问题,涵盖了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机制、环境与犯罪、人格与犯罪、犯罪动机、犯罪心理情境、各种类型的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心理预防、犯罪心理矫正等内容,具有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的特点。
本书所选取的案例,其素材大多取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并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法学类本科生、专科生学习使用,也可供司法实际部门的工作者研究和学习使用。
5、新编犯罪行为心理学王锐编著/2010年03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犯罪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犯罪的本质、犯罪心理的实质和价值追求,以及犯罪行为预防与控制的内在联系等。
这些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解答犯罪行为具体现实问题的基础,是破解现代犯罪行为心理原因的钥匙,犯罪行为心理学理论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犯罪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新型犯罪行为心理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思考,力求在理论指导司法实践方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6、走向歧途的心灵:犯罪心理学张明主编/2004年04月/科学出版社“图解现代人心理新话题”是一套从心理学的入门开始,全面地对心理所涉及的领域进行介绍的丛书,其内容充实,图文结合,深入细致地探求心理学的内涵,旨在解决人们在现实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对人们的现实生活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本书是这套丛书之一。
犯罪行为的产生于当事人内心世界的形成,发展、变化等因素有关,所以我们不能只看表面来判断各种犯罪行为和作案人员,而是要了解罪犯人心理变化,做到防患于未然,本书针对现代社会常见的青少年犯罪,吸毒、抢劫、性犯罪等各种行为的原因和对策进行相应的分析,帮助读者及早洞察犯罪发生的可能性,保护生命财产免受损失,同时还有助于挽救失足者。
本书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阅读,对于心理咨询人员以及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7、犯罪心理学林少菊主编/2008年09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为提高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适合新形势下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犯罪心理学老师根据我国公安教育的特点及需要,结合长期教学实践,编写了这本《犯罪心理学》教材。
本教材运用犯罪学和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犯罪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犯罪心理形成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揭示不同类型犯罪心理及犯罪人在不同情境中的心理;探索公安等司法实践中打击犯罪及预防犯罪的对策心理。
教材内容既遵循学科发展渊源,注重学科体系的理论阐述,同时又着眼于当前社会刑事犯罪的新特点及公安等司法机关打击犯罪的新举措,将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其中,力求做到教材体系编排的科学性、教材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8、犯罪心理学(第二版)刘邦惠主编/2009年07月/科学出版社《犯罪心理学》自2004年出版以来,至今已经重印6次,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此次修订,除了完善原有的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犯罪动机、犯罪人格、不同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分析、各种犯罪类型的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心理学应用技术、罪犯心理矫治等内容外,还增加了流动人口犯罪心理分析,罪犯描绘技术,变态性犯罪、恋物性偷窃癖、纵火犯的心理动机分析等内容,理清了多导测谎技术的概念,并在相关章节介绍了国内外出现的重大疑难案件,希望引起读者的思考。
《犯罪心理学》(第二版)一如既往重视注重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在犯罪领域中的运用和犯罪心理学实证研究资料的采集,并对近年来犯罪心理学理论对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影响较大的两个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各章设有专栏,以帮助读者理解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政法院校、警察院校以及其他院校学生学习犯罪心理学的教科书,又可作为心理学科、犯罪学科理论工作者以及司法实践部门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9、犯罪心理学导读水利水电出版社10、犯罪心理学张保平,李世虎编著/2006年02月/公安大学出版社在修订中,还是保持了原书的篇章结构和主要特点,同时重点对第九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等章节作了修订。
第九章原为偷越国(边)境犯罪心理,现将该章内容加以拓展,并将章标题改为流动型犯罪心理,这是因为,偷越国(边)境犯罪只是流动型犯罪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流动型犯罪是当前。
一定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一种突出的犯罪形态,需要从理论上加强研究,实践中加强应对。
第十二、十三、十四章的修订,使得全书的体例更趋统一和科学,同时,修订者也注意到,网络犯罪作为一种全新的犯罪样式,是需要学术界加以认真研究的,而其中的重点又是青少年、网络犯罪,对此,本书的修订者给予了应有的关注。
11、犯罪心理学魏建馨,张学林著/2003年02月/南开大学出版社撰写本书的目的,是向学生们介绍当今犯罪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同时向他们展示犯罪心理学家在尝试提示犯罪心理时所感受到的兴奋和面临的挑战。
或许有人会问,现在诸如犯罪心理学的教材比比皆是,还能写出什么样的内容而令人更加激动吗?然而事实是,在这样的一段时间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传统的理论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可以说凡是与犯罪心理相关联的问题都成为人们探索的课题,人人都想标新立异,都想具有不同凡响、独到之处。
这种学术竞争的态势,可以使人们开阔视野,去伪存真,找寻到真正归宿。
当前犯罪心理学家所关注的包括以下一些主要问题:天性与教养是如何相互作用促成个体的犯罪心理与行为的,犯罪人格的本质是什么,个体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存在着的差异性,怎样才能预防、减少直至消除犯罪等。
如果能够从对这些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人们的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激发出些许人类智慧的闪光,使我们获得令人欣喜的想法和有效的犯罪控制系统的设计,这也就是作者最大的期待。
12、犯罪心理学(第四版)张保平,李世虎编著/2006年02月/公安大学出版社第九章原为偷越国(边)境犯罪心理,这是因为,偷越国(边)境犯罪只是流动型犯罪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流动型犯罪是当前,一定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一种突出的犯罪形态,需要从理论上加强研究,实践中...13、青少年犯罪心理-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张理义主编/2009年05月/人民卫生出版社本书保持了原书的篇章结构和主要特点,同时重点对第九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等章节作了修订。
第九章原为偷越国(边)境犯罪心理,这是因为,偷越国(边)境犯罪只是流动型犯罪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流动型犯罪是当前,一定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一种突出的犯罪形态,需要从理论上加强研究,实践中加强应对。
第十二、十三、十四章修订,使得全书的体例更趋统一和科学,同时,修订者也注意到,网络犯罪作为一种全新的犯罪样式,是需要学术界加以认真研究的,而其中的重点又是青少年、网络犯罪,对此,本书的修订者给予了应有的关注。
14、犯罪心理学(第二版)栗克元,吕瑞萍主编/2009年09月/郑州大学出版社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心理学依据的一门学科。
犯罪心理学自从20世纪80年代复兴以来,通过犯罪心理学移植、本土化过程已经从单一的理论构建逐渐向服务于司法实践方向发展。
现阶段司法实践更强调整体和功能的研究、强调增加社会心理学的元素以及与刑法融会贯通,形成跨学科的视野,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冲突与矛盾。
实践证明,这门学科对于揭示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进而遏制犯罪、减少犯罪,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该书力图在理论架构、心理技术以及应用研究诸方面出新。
15、犯罪心理学/21世纪心理学教材系列 2004年02月/科学出版社16、犯罪心理学(警官高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张晓真编著/2008年02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本书是在警官高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犯罪心理学》(张晓真主编、杨扬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主要为适应高等警官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而编写。
根据警官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要求,依据犯罪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现状及教学需要,本次修订对原书的有关章节进行了增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