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学案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学案 岳麓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学习目标1.我要记住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和意义。
2.我能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分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学习难点)学习过程一、快乐自学巧妙记忆(1)快乐自学:学生带着目标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本课大概内容,试着找出本课的重点,并完成好自学检测。
自学方法指导:默读法、标记法(将重点内容划好横线)、写疑法(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或写在草稿纸上)自学检测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_________,地点:______,主要内容: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决定以______为首都,改名为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为代国歌;以____________为国旗。
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年___月___日,开国大典在______举行。
毛泽东庄严宣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识记毛泽东像和《开国大典》图)3.开国大典的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国内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际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导学案

课题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导学案主备人__ __审核人_政史地组__使用人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星期____学习目标1.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目的、内容。
2.知道开国大典及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
3.重点:开国大典的盛况,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背景:革命即将胜利。
2、召开: 1949年9月在举行。
3、会议通过的主要决议:⑴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
⑵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北平为首都,改名为;采用公元纪年;以《》为代国歌;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
(3)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二、开国大典:1、准备: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召开第一次会议(内容见课本P5)。
2、举行: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隆重举行。
3、意义:它宣告了的诞生。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
三、西藏和平解放: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追击盘踞在、、、和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很快就扫清了各地残敌。
2、时间: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
3、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合作探究】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摘自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请回答:(1)新中国成立后,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2)“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时期以来?(3)“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来?(4)诵读碑文,无数人民英雄的历史伟绩历历在目,我们中学生应怎样继承和发扬先烈的革命精神?【达标训练】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2、刘爷爷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这次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①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③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④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3、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决议()A、采用公元纪年法B、以《共同纲领》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C、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D、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4、下列事件均发生1949年,其先后顺序是()①解放军占领总统府②北平和平解放③举行开国大典④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5、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最新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学案

学习目标
学习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国大典、
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
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西藏和平解放。
学习难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思考回答
(1)、时间:年月,地点:。
(2)、内容:①制定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了的作用。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确定了、、。④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
(3)、作用:。
2、阅读“开国大典”思考回答
(1)、1949年月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会议,等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接受《》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为人民解放军部司令。
3、西藏为什么能和平解放?
三、课堂小结:
四:达标训练
知识闯关
1、你升过国旗吗?那么把五星红旗定为我们的国旗,是在
A.中共“七大”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八大”
2、在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
7、右图是中国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请你说说与其有关的史实。
(1)请你给这幅图取一个名字;
(2)图中你认识那些人?(至少写2个)
(3)请写出这一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
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
5、2009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各届干部群众一万余人在布达拉宫广场集会,热烈庆祝第一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说课稿岳麓版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音频等,增强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场景的直观感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看法,促进师生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5. 评价工具:教师使用评价工具,如问卷调查、测试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内容做好准备。
1. 理解并运用历史知识:学生能够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相关的历史事件。
2. 培养时空观念:学生能够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背景,并能够将其放置在中国近代史的整体时空框架中进行思考。
3. 增强史料实证意识:学生能够通过教材中的图片、文字和数据等史料,验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事实,并培养对史料的批判性思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说课稿 岳麓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是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事件,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教案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5. X爷爷是一届政协会议的代表。他有可能参与表决以下哪些文件或决议(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③《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 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1950年,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某某岛获得解放
C.国民党败退某某 D.某某和平解放
7.下列语句,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教学(后记)反思:
第二课
1.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中某某取了哪些敌对行动:。
2.1950年10月,以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
3.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有:、,他们在战争中发扬了精神。
4.1953年7月,。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第三课
1.土地改革开始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
2.(2009?某某某某)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 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2009?某某滨州)歌曲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以下歌曲不属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的是()
A.《翻身农奴把歌唱》B.《义勇军进行曲》
C.《志愿军进行曲》D.《学习雷锋好榜样》
4.(2009?某某某某)下列关于新中国诞生的表述正确的是(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3 土地改革与国民经济的恢复教案 岳麓版

《土地改革与国民经济的恢复》教学模式介绍:“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来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
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
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传递-接受”教学的课程环节: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应用——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设计思路说明: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两大块:彻底的土地改革制度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通过逐一进行讲解,让学生去掌握知识,理解教材。
土地改革,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后启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立政权难,巩固政权更难。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长年战乱的中国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中国历时一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但却面临着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教材分析本课是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的内容,本课围绕着一个主题──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展开叙述。
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生产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经过长年战乱的中国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中国历时一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但却面临着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在新解放区开始分期分批地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八年级历史下册_初级中学导学案_岳麓版1

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在中共中央政策的感召下,1951年5月,新疆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学习重点
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西藏和平解放。
学习难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t
方法与措施
一、自主学习
1、阅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思考回答
(1)、时间:年月,地点:。
(2)、内容:①制定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了的作用。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确定了、、。④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
8、右图是中国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请你说说与其有关的史实。
(1)请你给这幅图取一个名字;
(2)图中你认识那些人?(至少写2个)
(3)请写出这一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A.和平解放B.武力攻克
C.民族区域自治D.一国两制
6、2009年,我国隆重举行国庆60周年大典。下列事件均发生于60年前的1949年,其先后顺序是①解放军占领总统府②北平和平解放③举行开国大典④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
7、小明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后,写了以下的读书笔记,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
(3)、作用:。
2、阅读“新中国的成立”思考回答
(人教版)2020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3 土地改革与国民经济的恢复教案 岳麓版

《土地改革与国民经济的恢复》教学模式介绍:“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来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
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
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传递-接受”教学的课程环节: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应用——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设计思路说明: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两大块:彻底的土地改革制度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通过逐一进行讲解,让学生去掌握知识,理解教材。
土地改革,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后启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立政权难,巩固政权更难。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长年战乱的中国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中国历时一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但却面临着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教材分析本课是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的内容,本课围绕着一个主题──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展开叙述。
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生产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经过长年战乱的中国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中国历时一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但却面临着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在新解放区开始分期分批地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学习目标
1.我要记住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和意义。
2.我能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分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学习难点)
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巧妙记忆
(1)快乐自学:学生带着目标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本课大概内容,试着找出本课的重点,并完成好自学检测。
自学方法指导:默读法、标记法(将重点内容划好横线)、写疑法(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或写在草稿纸上)
自学检测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_________,地点:______,主要内容: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决定以______为首都,改名为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为代国歌;以____________为国旗。
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年___月___日,开国大典在______举行。
毛泽东庄严宣告:“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识记毛泽东像和《开国大典》图)
3.开国大典的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国内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际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______年,意义:中国领土除_______________外,全部解放。
(2)巧妙记忆:比比谁记得最快最准,并写下自己有效而独特的记忆方法。
二、小组合作探求真知
1.看了开国大典的几幅插图,联想到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你有何感想?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三、学生质疑师生解疑
四、知识小结
1.开国大典的时间: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达标训练(加★的为选做题)
1.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邀请她北上对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
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应该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刘爷爷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③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3.“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是儿女心中期望的歌”。
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A.7月1日
B.8月1日
C.10月1日
D.12月25日
4.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新疆和平解放
C.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
D.西藏和平解放
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
我们国歌中为什么还保留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呢?用成语表达是()
A.学以致用
B.居安思危
C.知耻后勇
D.奋发图强
6.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是解放战争的胜利。
()
7.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
8.2012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
★(2)材料二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请你举出二例史实说明材料二中“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
★(4)你认为中国能改变这种“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习反思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探究题:
1.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感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史的结束;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成为推动世界的巨大力量;青少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2.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走社会主义道路;
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人民的勇敢、团结;国际社会的援助等。
达标训练:
1—8 BDCDB×√× 9 (1)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2)开始:五四运动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4)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走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人民的勇敢、团结;国际社会的援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