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患者抑郁状况的分析及护理

合集下载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探讨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探讨

护理论著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20年第36卷第28期突发性耳聋是指个体在某些因素下突然性感音神经功能丧失,患者出现在听力损失的同时伴有耳鸣、眩晕等症状。

现代研究显示听觉是个体生物获得外界感知的重要途径之一,突发性耳聋个体可因听觉丧失出现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稳定患者情绪,对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

因此,在用药治疗的同时应改善或消除患者负面心理状态,是医护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给予心理状况分析和进行护理干预,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

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5~61岁,中位年龄(45.52±1.14)岁。

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28~65岁,中位年龄(45.47±1.18)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短时间丧失听力,且伴有耳鸣、眩晕等症状,符合突发性耳聋临床诊断标准;②入院时行焦虑(SAS)与抑郁(SDS)评分超过50分,存在不同程度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排除标准:①精神系统功能障碍;②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③意识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

方法:⑴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常规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抗凝药物、能量合剂等治疗;护理包括心理、饮食、用药等常规护理措施。

⑵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

①分析心理状态:突发性耳聋患者短时间内不明原因的听力下降或丧失,加之对疾病认识不足,大多数思想负担较重,害怕失去听力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冲突和心理矛盾。

同时听力下降还会造成与他人沟通交流障碍,感知外界信息减少,容易产生敏感多疑、苦闷自卑、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

绝大多数突发性耳聋患者入院时进行心理情绪状态量表检测均出现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症状,在负面心理情绪的刺激下,部分患者甚至抗拒临床治疗。

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及疗效分析

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及疗效分析

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时对其产生的负性情绪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及实际影响。

方法:选取在本院的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进行诊断治疗护理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共计4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和评估。

结果:分析组患者的焦虑评分(48.873.42),抑郁评分(51.054.33),患者满意度(96.67%);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53.88 3.77),抑郁评分(57.62 4.11),患者满意度(86.67%)。

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调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度,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护理服务,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大幅度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突发性耳聋一般是指在72小时内突然发生且原因不明的神经性耳聋,通常患者的听力分贝下降20分贝左右就可以确诊了;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耳朵发闷以及头晕不适等;疾病类型一般分为低频型、中频型、高频型、平坦型、全聋型以及其他类型。

在治疗突发性耳聋时,要让患者保持情绪上的放松、饮食上的清淡、调整睡眠以及减少劳累等,对该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治疗。

突发性耳聋患者往往在发现疾病后不能够很好地控制情绪配合医生治疗,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实施综合理改善其负性情绪【1】。

具体内容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本次研究的病例数为40例,他们均来自于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诊断治疗护理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在研究期间将所有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

此次参加研究对比的患者均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无先天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无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无认知、语言沟通障碍者,生命体征均正常。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心理状态分析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心理状态分析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心理状态分析目的:医护人员准确的了解耳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使用问卷星平台,建立一般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量表、特质愤怒表达问卷、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结果:派发调查问卷33份,其中有效问卷31份,有效率94%。

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焦虑63.6%,烦躁38.7%,悲观29.0%,抑郁3.2%,强迫症80.6%。

结论:通过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者心理状态分析,得知耳鸣病人普遍存在强迫症、焦虑、烦躁、悲观的不良心理状态,给其治疗和预后带来不利的影响。

医护人员加强关注耳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其病情的康复。

标签:耳鸣;心理状态分析;突发性耳聋;焦虑、强迫症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临床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眩晕三大症状。

而人群中耳鸣发生率为13%—18%[1],且无特效药物、无特效治疗[2]。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耳鸣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由于耳鸣具有主观性特征,且其发生的机制比较复杂与疲劳、睡眠、月经周期、情绪压力、脑部血液供应等都有关系,让耳鸣成为了耳科难症之一。

耳鸣病人普遍存在不良情绪,影响生活质量,给其治疗和预后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医护人员有必要准确地了解耳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3]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对2019年1月~2019年5月在广州某三甲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派发调查问卷33份,其中有效问卷31份,有效率94%。

1.2 研究工具使用问卷星平台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

使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量表、特质愤怒表达问卷、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2.结果2.1焦虑据调查资料显示,31份有效问卷中有21位患者(即63.6%)存在焦虑的不良心理耳鸣患者之所以会出现焦虑的心理,是因为耳鸣会使患者总是处于”嘈杂”的环境中,从而严重影响其思路和理解能力,导致患者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甚至丧失与人交流的能力,从而使其产生焦虑的不良情绪。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起病急,常伴耳鸣,患者情绪烦躁,担心预后。

做好心理护理关键是向患者讲解突发聋的发病因素及治疗等有关知识。

护士不但要了解疾病,更要从精神、社会、文化等方面了解患者。

由于听力下降,在与其谈话时,单侧者应在其耳边谈话,双侧者声调要提高。

护理人员要注意语言的整体效果,与突聋患者交流时注意力集中、态度诚恳,并不时加以点头、手势,以增添语言的力度,使患者消除不信任感及消极心理。

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介绍治疗的过程、注意事项,说明该病有较高治愈率。

介绍同病区恢复的患者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焦虑情绪,配合治疗。

3.2休息指导:患者的病情不稳定,反复发作,与其治疗不彻底、未能充分休息和重返工作岗位有关,有些年轻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病情不够重视,加之好动的性格,病情稍一好转即想离院。

首先,要使患者了解休息在治疗中的重要性。

在住院期间,嘱患者少活动,多休息。

在病情发作时,应平卧休息,避免病床摇动,以免引起眩晕。

护士要保持病室的安静、整洁。

另外,为避免患者寂寞要鼓励其亲友常来探访,与护士共同做好患者的安慰工作。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尚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和迷路窗膜破裂有关。

内耳缺血、缺氧是本病的病理基础。

因此发病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疲劳,眩晕患者卧床休息直至症状消失。

3.3饮食指导: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限制盐和水的摄人,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且注意勿食辛辣刺激性食忌烟、酒及浓茶等。

可给予适量纤维3.4药物反应观察3 .4 .1糖皮质激素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可使内耳血管内皮层肿胀消退,改善微循环,减轻抗原抗体反应对病毒及自身免疫因素有明显疗效,对中枢听力损失也有显著效果。

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饮食、胃肠道反应及睡眠状况。

患者出现食欲较前明显增强,嘱肥胖患者应适当控制饮食;10例原有胃炎、胃溃疡病史患者出现胃部烧灼感,经报告医生,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对症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

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

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
1 . 2 评 价 指标
1 . 4 统计 学 方 法
采 用描 述 性统 计 方法 , 以t 检 验对 资料 进行 分 析 处 理 。
2 结 果
采用S A S 、 S D S 评定患者焦虑 、 抑郁的主观感受[ 2 1 , 以 我 国 常 模 工作单位 : 6 1 4 0 0 0 乐山 四川省 乐 山 市人 民 医院 五 官 科
性耳聋 患者进行心理状 态调查 , 并采用症状 自评量表进行测评 ; 采用 自编调查表 , 调查 患者 的应激 源和 对疾病 的认识 , 并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 计学处理。 结果 5 2 例 突发性 耳聋患者在患病前均存 在不 同程度的应激 源; 患病后 焦虑、 抑郁标准均分均 高于国内常模 , 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P < O . 0 5 ) ; 其 中3 2 例患者S C L 一 9 0 除偏执 、 敌 对均分外 , 其余各项 因子 均比 国内常模 高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 0 . 0 1 ) 。 结论
医 院 护理 继 续 教育 的管 理 提 供依 据 。 本研究提示 : 护 理管 理者 应
鲜芝香 : 女, 本科 , 主管护师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7 — 2 7 流 护 理 队伍 不 可 缺 少 的一 个 重要 方 面 。 医院 护 理 管理 人员 应 通 习时 间 创造 机 会 。 尤 其 对 护理 人 员 中的 护 士— — 医 院 中最 年 轻 的 群 体 加 大 培训 力 度 , 使 她 们在 精 力 最 旺 盛 的时 候 , 在人生观 、 世 界 观、 价 值 观 正 处 于 日趋成 熟 时 给 予 正 确 的 导 向 , 使 她 们 成 为 护 理 学 发 展 的 希 望 。 即年 轻 、 工 作 时 问短 、 低 级 别 医以期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提供参考。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对策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对策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对策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突然下降,无任何先兆,伴有耳鸣、耳胀满感、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单侧或双侧先后受累,多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相关。

因为患者听力下降,导致其思维情感与外界沟通差,往往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容易使患者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不可忽视。

1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态1.1焦虑、抑郁心理患者不明原因地突然听力下降或丧失,加上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听力下降后能否在短时间内治愈,是否永久性丧失听力;住院后是否需要支付很大一笔医疗费用;出院后能否工作、学习、生活正常进行等等。

诸如此类的顾虑,使患者易产生精神压力,甚至出现悲观失望心理,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沉默寡言,无故发怒,甚至要求中断治疗等。

1.2自卑心理由于患者听力障碍,不能像以前那样与别人正常交谈,给自身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导致生活各方面都要过多地依赖别人,容易产生苦闷、自卑心理。

表现为不愿与别人交流,自我封闭,脾气古怪等。

1.3敏感、多疑由于患者暂时或永久听力丧失,交流障碍,感知外界信息明显减少,导致患者特别敏感、多疑,对于医生的用药表示怀疑,是否用药量不够、或是没给予好药等,并且总是与同类患者相互对照,力求用药的一致,干扰医生的正确治疗。

1.4角色适应不良某些患者发病前在工作单位身任要职,甚至处于领导地位,习惯别人听从其指挥,但在住院后,却要服从医护人员的指导,配合治疗,处于被动状态,构成心理失衡,表现为烦躁易怒。

2护理对策2.1新入院病人给予热情接待,并详细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使其尽快熟悉及适应新的环境,减少对陌生环境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进行每一项检查或治疗时,耐心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顾虑,并可安排家属来陪同患者,及时消除患者的恐惧感。

2.2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由于患者听力下降,对于我们的语言信息多接受不良,我们要采用多种形式的交流。

突发性耳聋的心理护理体会

突发性耳聋的心理护理体会

突发性耳聋的心理护理体会【关键词】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护理体会突发性耳聋是耳科常见急症之一,这种耳聋大多为感音神经性,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季节,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 d以内,常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及耳闷胀感[1]。

该病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内耳供血障碍或病毒感染有关,心理因素和紧张状态带来心理异常,患者大部分存在不良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而且不同心理类型的出现与患者的年龄、耳鸣耳聋程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2]。

近年来该病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除了进行常规治疗外,心理护理对其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1 临床资料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26例30侧耳,其中双耳4例,单耳22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2~61岁。

2 治疗措施5%葡萄糖盐水200 ml加ATP 40 mg、辅酶A 100U,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200 ml加丹参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

1次/d,10 d为1个疗程。

中药外敷,以桃红四物汤加减为基本方,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窍药为主,10 d为1个疗程。

3 心理护理3.1 心理状态突发性耳聋患者通常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病,可在一瞬间或72 h即达到高峰,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因此易产生恐惧、焦虑、悲愤、忧郁等不良情绪。

3.2 护理措施3.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于患者被迫入院,有抵触情绪,因此护理人员主动地与患者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十分重要。

为取得患者的信任,护理人员应耐心听取患者的陈述,缩短护患距离,并可借助手势、目光、动作、写字等方式进行心灵沟通,找到适当切入点引导患者,使其心胸开阔,解除精神负担,切忌流露出冷漠的目光和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

3.2.2 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争取家庭成员的配合在有了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上,帮助患者面对现实,尽快适应听力下降及耳鸣状态下的应对方式,多数患者耳鸣为持续性,夜间加剧,严重影响睡眠,由于睡眠不足,其饮食、精神状态亦受影响,故需帮助患者学会分散注意力,保持平和的心态,而且家庭成员的积极配合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亲情是最好的良药,亲人的安抚、理解对稳定患者心理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及心理护理

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及心理护理

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及心理护理1 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40例42耳,其中双耳2例,单耳38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5~55岁。

2 治疗方法静脉滴注654-2、复方灯盏花素、三磷酸胞苷二钠等扩血管、滋养神经药以改善血循环,配合高压氧治疗。

3 心理护理3.1 心理状态:突发性耳聋患者通常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病,可在一瞬间或最多不超过72小时即达到高峰,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因此易产生恐惧、焦虑、悲愤、忧郁等不良情绪。

3.2 对策3.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于患者被迫入院,有抵触情绪,因此护士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十分重要。

为取得患者的信任,护士应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以融洽气氛,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并可借助手势、目光、动作、写字等方式进行心灵沟通,找到适当切入点引导患者,使其心胸开阔,解除精神负担,切忌流露出冷漠的目光和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

3.2.2 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在有了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上,鼓励患者表达情感,劝慰患者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倾诉自己的苦闷,以减轻内心的痛苦,加强自身休养,保持乐观情绪,学会对自己健康有利的保健方法。

向患者介绍成功的病例并已请治愈患者进行现身说教,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患者因双耳突聋久治不愈,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我们要积极给予心理安慰,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认识到急躁、忧郁等不利于康复,只有振作精神配合治疗才能早日康复。

对于治疗无效者可配助听器,目前助听器效果不错,即可以达到很好音效又不影响美观。

3.2.3 争取家庭成员的配合:及时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取得家属配合,消除不良因素,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疏导,尽量满足患者多方面的需求,共同努力,战胜疾病。

3.2.4 卫生宣教:针对不同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及性格特点进行卫生宣教,宣传防聋治聋的有关知识,对突聋患者必须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保持良好心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际关 系交往 下降。 表 1 突发性耳聋住院患者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 ) 例
明显的诱因 。我们 收集了 22例突 发性 耳聋患 者 , 1 均存在 程度
不等的抑郁状况 , 讨其原 因和相关 因素并结 合分 析 , 探 总结 了

些相应的护理 对策 , 取得 了一定 的收获 。
1 对 象与方法
维普资讯

92 ・
中原医刊 20 06年 1 1月第 3 3卷 第 2 2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nrl lis dcl o ra o .06, o 3 No2 e ta Pan Me ia J u n l v20 V l 3, .2 N

护 理 与 临 床
胜疾病的信心 。
指 导下让患者填表 , 不识字的患者让其家属依 照表格 的要 求
询问本人后代填写 , 4 mi 在 0 n内完成。
13 统计 学分 析 : 用 x 检 验 , < . 1 差异 有 显著 性 . 采 P 00 为
1 1 对象 : . 收集 了 20 0 3年 1月 ~20 0 5年 9月在 我科 住 院 的 2 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 , 1 男性 9 5例 , 女性 17例 ; 1 按联 合国卫生 组 织 划分 年轻 老人 ( o~7 6 4岁 ) 2例 , 4 中年人 ( 5~5 4 9岁 ) 19例 , 1 青年人 ( 8~ 4岁 ) 5例 , 1 4 3 儿童 1 ; 6例 文化程度 : 大专 以 上 15例 , 0 高中 4 0例 , 中 以上 4 初 4例 , 学 1 , 学以下 8 小 5例 小 例; 职业 : 务员 10例 , 公 0 个体职业者 3 6例 , 司机 2 , 6例 工人 2 8 例 , 民 8例 , 校学 生 1 ; 农 在 6例 无既往史或精神病史 。 12 方法 : . 采用 Z n u g自评抑郁量表 ( D ) , S S J该量表有 2 0个 项 目组 成 , 每个 问题代表一种症状 , 按照发生频 率分为 1 ~4级

突 发 性 耳 聋 患者 抑 郁 状 况 的 分 析 及 护 理
陈 霞
(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五官科 , 信阳 44 0 ) 6 00
【 摘要】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 突聋) 患者的抑郁状态及其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不同人群在突聋中引发的抑
郁 因素和护理方法 。结果 治疗效果不仅取决 于药物治疗 , 面周 到的护理起 着 同样 重要 的作 用。结 论 精 心的护理 全
评分 , 2 将 0个 问题 得 分 相 加 得 到 S S总 分 ( 围从 2 D 范 0~8 0
分 )抑 郁严 重程 度指数 :受 试者 总分/ 0 指数在 0 5以下表 , 8, . 明无抑郁 , . 05~05 9为 轻度 抑 郁 ,.0~0 6 06 . 9为 中度 抑 郁 ,
3 讨 论
07 .0以上 为重度抑郁 。相关 因素和抑郁原 因的调查 : 参考相关
文献后依照 自行设计 的表格 , 重点调查 患者 的年龄 、 性别 、 化 文 程度 、 疾病认 识程度 和最担 心的问题 。患 者入 院后 1 , 周 在统

3 1 建立 良好的护 患关 系: 理人 员应态 度和蔼 、 言亲 切 、 . 护 语 理解 患者 的痛苦 , 心 体贴病 人。就患 者最 担心 的问题 , 关 有效 地做 好沟通和交流 。创 造 良好 的住 院环 境 , 平易近人 , 与患者 建立信任关系 , 使患 者有 问题 能及 时的发现 并给以解决 。 3 2 心理护理 : 突发性 耳聋患者 入院后 的前两天 因突然 失聪 , 听力下降 , 并伴有耳鸣 , 一时接受不 了, 表现 为烦 躁 、 易怒 、 易激 惹、 情绪激动等 , 这时 护士应 理解病 人 , 说话 要温 和, 动作 要轻 柔; 突聋症状持续几天后 , 病人开始对治疗 失去信心 , 想到对 自 己以后的生活 、 工作 、 家庭等等方面造成 的影响 , 尤其是与人 交 流的不便 以及 自尊心 的伤 害, 情绪 由狂燥 转 为抑郁 , 现为 不 表 愿与 人说 话, 事重 重 、 心 对治疗态度消极 、 绪低落 、 情 表情淡漠 、 思想负担重等 , 护理 人员 做好心 理护 理 , 针对患 者担 心的 题 “ 对症下药”, 认真 回答他们提 出的问题 , 做好心理疏导 , 明配 讲 合治疗 、 保持乐观情 绪对 疾病恢 复 的重要性 , 帮助患 者树立 战
外, 长期 的疲劳也可 能是突 发性 耳聋 的诱 因 , 还有部 分患 者无
2 2 抑郁原 因分布 : . 共设 置 了 1 患者担 心 的问题 , 5个 调查心 理、 生理和社会 因素 , 现均会 导致 抑郁症 状 的发生 。产 生抑 发 郁 的影响 中 , 6 . %( 0例 ) 有 52 6 与担心适应社会 能力 、 响 自己 影 的前途和 工作 有 关 ,4 3 (0例 ) 5.% 5 与环 境 因 素有 关 ,2 2 5 . % ( 8例) 4 与担心人际关 系交 往下降 有关 ,26 ( 0例 ) 3.% 3 与病情 加重有关 , . % ( 3 1 6例 ) 9 与药物 的毒 副作 用有关 。其 中 , 响 影 较大 的是担心适应社 会能力及影 响 自己的前途 和1 作 、 心人 二 担
和疾病相关知识教育 、 详细的出院指 导配合 药物治疗, 能提 高患者的疗效。
【 关键词1 突聋; 抑郁; 护理
突发性耳聋是 一种突 然发 生的有 可能 让人终 身失聪 的耳 疾, 迄今病 因还不十分清楚 , 能的病 因有 内耳 血流障碍 、 可 病毒 感染等学说 … 。部分病人在发病前 曾患过 呼吸道感染 , 与病毒 感 染有关 , 导致 内耳毛细胞受损 。有 的可能 是 由于 内耳 小 血管 痉挛或小的血栓 形 成 , 起 内耳 缺血 而 导致 毛 细 胞受 损 。另 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