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三章练习卷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B。
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例如: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但找不到施力物体;C。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2.在世界壮汉大赛上有拉汽车前进的一项比赛,如图1是某壮汉正通过绳索拉汽车运动。
则汽车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A。
壮汉、汽车;B。
壮汉、绳索;C。
绳索、汽车;3.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在下列情形下要发生变化的有:A。
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B。
把它送到月球上去;C。
把它从地面上浸入水中;4.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
用线竖直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C。
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5.关于如图2所示的两个力的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1=F2,因为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一样长;B。
F1>F2,因为表示F1的标度大于表示F2的标度;C。
F1<F2,因为F1只有两个标度,而F2有三个标度;8.如果一切物体的重力都消失了,则将会发生的情况有:A。
天不会下雨,也不会刮风;B。
一切物体都没有质量;C。
河水不会流动;9.一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时称得体重为G,当其缓慢地将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G′,则G>G′。
10.当将一根直木棒的中点推出桌边时,是否会翻倒?11.在图5中,如何表示分别用150N和20N的力施加在木箱P和木块Q上?12.如图6所示,分别画出各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3.(1) 当将一条长为L的匀质链条向上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会升高多少?重心位置会升高L/2.2) 当边长为L的匀质立方体绕bc棱边翻倒,使对角面AbcD处于竖直位置时,它的重心位置会升高多少?。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试卷(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试卷(含答案)
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一、单选题
1.下列函数是奇函数的是()
A.B.C.D.
2.幂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的值为()
A.1B.-1C.0D.2
3.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上偶函数,且在内是减函数,若,则满足的实数x的取值范围为()
A.B.
C.D.
4.设函数的定义域为,有下列三个命题,这些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①若存在常数,使得任意,有,则是函数的最大值
②若存在,使得对任意,且,有,则是函数的最大值
③若的最大值为2,则的最大值也为2
A.0个B.1个C.2个D.3个
5.函数,,则的值域为()
A.B.
C.D.
6.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单调递减,则不等式
的解集为()
A.B.C.D.
二、多选题
7.已知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函数的图象的对称中心是(0,1)B.函数在R上是增函数
C.函数是奇函数D.方程的解为
8.已知偶函数满足,在区间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在上是减函数
C.函数在处取得最大值D.函数没有最小值
三、填空题
9.函数的值域是_________.
10.若函数,则__________.
11.已知函数,若对,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2.已知函数,,若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3,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四、解答题
13.已知实数是常数,函数.求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力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②力是产生形变的原因③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④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关于重力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所以物体的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产生的B .重力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C .放在支撑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D .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3.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 为重力,F 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 f 为空气阻力)()4.图示是幽默大师卓别林一个常用的艺术造型,他身子侧倾,依靠手杖的支持使身躯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平地面对手杖没有摩擦力的作用B .水平地面对手杖有摩擦力的作用C .水平地面对手杖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D .水平地面对手杖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5.下图为农村小水库大坝的几种设计方案图(俯视图),若从安全牢固的角度考虑,应该选择的一种方案是()6.一质量为M 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F 始终保持不变,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率有关,重力加速度为g .现欲使该气球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则需从气球吊篮中减少的质量为()A .2(M -F g )B .M -2F gC .2M -F gD .07.汽车刹车时如果车轮停止转动(技术上叫刹车抱死),车轮与地面发生滑动,此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汽车在种种干扰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问题,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安装了防抱死系统(ABS 系统)后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车轮处在一种将要停止滚动又仍在滚动的临界状态,但刹车距离(以相同速度开始刹车到完全停下来行驶的距离)却比车轮抱死时更小.这两种刹车过程相比较()A.抱死时使车减速的是滑动摩擦力,而车轮转动时是滚动摩擦力B.抱死时使车减速的是滑动摩擦力,而车轮转动时是静摩擦力C.防抱死后刹车距离小是由于变滑动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D.防抱死后刹车距离小是由于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8.甲、乙两位同学做“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的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如下图所示.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凳子向甲方移动B.凳子向乙方移动C.凳子在原处不会被移动D.凳子向体重大的一方移动9.一根长为L的易断的均匀细绳,两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B两点.若在细绳的C处悬一重物,已知AC>CB,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应是()A.增加重物的重力,BC段先断B.增加重物的重力,AC段先断C.将A端往左移比往右移时绳子容易断D.将A端往右移时绳子容易断10.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11.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有:方木块、白纸、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还需要________.在做上述实验中,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上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结两个细绳套,通过细绳套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拉橡皮条,使结点移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记下:①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然后用一个弹簧秤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到达________,再记下________和________.12.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下表是该同学的实验数据.实验时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砝码质量m×10-3kg0306090120150弹簧总长度l×10-2m 6.07.28.39.510.611.8(1)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x关系的图象.(2)根据图象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N/m.13.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叠放着两个物体A和B,两物体在F1,F2(F1>F2)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试分别画出A物体、B物体和整体的受力图.三、论述、计算题14.(9分)杨浦大桥是继南浦大桥之后又一座跨越黄浦江的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如图所示.挺拔高耸的208米主塔似一把利剑直刺穹苍,塔的两侧32对钢索连接主梁,呈扇面展开,如巨型琴弦,正弹奏着巨龙腾飞的奏鸣曲.假设斜拉桥中某对钢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是30°,每根钢索中的拉力都是3×104N,那么它们对塔柱形成的合力有多大?方向如何?要使船沿OO′方向行驶,乙的拉力至少应多大?方向如何?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6,cos37°=0.8,tan37°=0.75,g取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3)若物体乙的质量m2=4kg,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则欲使物体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17.(12分)出门旅行时,在车站、机场等地有时会看见一些旅客推着行李箱,也有一些旅客拉着行李箱在地面上行走.为了了解两种方式哪种省力,我们作以下假设:行李箱的质量为m=10kg,拉力F1、推力F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θ=37°(如下图所示),行李箱与地面间为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为μ=0.2,行李箱都做匀速运动.试通过定量计算说明是拉箱子省力还是推箱子省力.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答案选择题答案:C D B BC D A BD B AC C填空题答案: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铅笔一支;O点位置;细绳所示方向;相应弹簧秤读数;O点位置;弹簧秤读数、橡皮条方向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6N/m.弹簧伸长量x/m弹力F/N000.0120.300.0230.600.0350.900.0461.200.058 1.50答案:5.2×104N 方向竖直向下解析:把两根钢索的拉力看成沿钢索方向的两个分力,以它们为邻边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就表示它们的合力.由对称性可知,合力方向一定沿塔柱竖直向下.根据这个平行四边形是一个菱形的特点,如图所示,连接AB ,交OC 于D ,则AB 与OC 互相垂直平分,即AB 垂直OC ,且AD =DB 、OD =12OC .考虑直角三角形AOD ,其角∠AOD =30°,而OD =OC /2,则有F =2F 1cos30°=2×3×104×32N ≈5.2×104N.答案:500N方向垂直于河岸指向另一侧.500(N).答案:(1)54m 1g 34m 1g (2)34m 1g 方向水平向左(3)1.6kg解析:(1)FT OA =m 1g cos θ=54m 1gFT OB =m 1g tan θ=34m 1g (2)F f =FT OB =34m 1g 方向水平向左(3)Ff m =μm 2g =0.3×40N =12N当FT OB =34m 1g =Ff m =12N 时,m 1=1.6kg ,即物体甲的质量m 1最大不能超过1.6kg.经计算F 1=21.7N ,F 2=29.4N ,所以拉箱子省力.解析:对行李箱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分析图.应用正交分解拉行李箱时:F1cosθ=f1①F1sinθ+F N1=mg②f1=μF N1③解之得:F1=μmgcosθ+μsinθ=21.7N④推行李箱时:F2cosθ=f2⑤F N2=F2sinθ+mg⑥f2=μF N2⑦解之得:F2=μmgcosθ-μsinθ=29.4N⑧F1<F2,即拉箱子时省力.⑨。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单一物体改变运动状态,无外力作用,能量变化为
A.恒定
B.减少
C.增加
D.不变
2.同一体系中,当体系势能改变时,体系
A.动能增加
B.质量减少
C.内能增加
D.动能减少
3.下列物体的动能相等的是
A. 1 kg质量的球,弹起高度为1 m,2 kg质量的球,弹起高度为2 m
B. 1 kg质量的球,弹起高度为1 m,3 kg质量的球,弹起高度为1 m
C. 1 kg质量的球,弹起高度为1 m,2 kg质量的球,弹起高度为2 m
D. 3 kg质量的球,弹起高度为3 m,4 kg质量的球,弹起高度为4 m
4.一枚宝石,从水面落下,下列哪项能量不增加
A.势能
B.动能
C.热能
D.内能
5.当物体从高处坠落到地面时,下列哪项能量的变化不正确
A.势能增加,动能增加
B.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C.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D.势能减少,动能减少
二、填空题:
6.动能定义为:动能是物体代表其运动能力的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成正比。
7.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任一体系的总能量不变,其中包括动能和___势能___。
8. 对一个标准大小的毛球,重力势能可用公式___mgh___表示。
9.能量守恒定律表示:体系中的总___能量___不变。
10.同一体系中,当体系势能增加时,体系___内能___。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元素中能与氧形成离子化合物的是:A. 氢B. 氮C. 钠D. 碳答案:C2. 下列化合物中能够水解的是:A. NaClB. BaSO4C. FeSO4D. CaCO3答案:C3.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学反应的是:A. 糖的分解B. 冻水变成冰C. 镁灰与空气接触后变黑D. 铁锈的生成答案:D4. 下列试剂中可以区分铁离子和铜离子的是:A. NaOH溶液B. 硝酸银溶液C. 硫酸钠溶液D. 氯化银溶液答案:A二、填空题1. 要制备100g(摩尔质量为90)的氢氧化钠,需要用到________克NaOH。
答案:402. 从1mol的NaCl溶液中取出50mL溶液,其中NaCl的质量为________克。
答案:0.05853. 钠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氧化钠和氧化钠。
4. 正确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H+和OH-三、简答题1. 化学反应的定义是什么?答案:化学反应是指物质间发生的能量与物质结构的变化。
2. 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有哪些区别?答案:离子化合物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分子化合物是由原子间的共价键相互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
3. 化学方程式中有哪些基本要素?答案:化学方程式中需要包括反应物、产物、反应条件和反应时所涉及的物质量等信息。
4. 什么是化学计量?答案:化学计量是研究反应体系中不同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和化学计算方法的学科。
它是化学中最基本的一部分。
数学必修一第三章试卷(含答案).

必修一第三章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函数()22x f x a x=--的一个零点在区间()1,2内,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B .()1,2C .()0,3D .()0,2 2.函数()32x f x =-的零点为( )A .3log 2B .123 C .132 D .2log 33.函数f(x)=log 3x −3+x 的零点所在区间是( )A .(0,2)B .(2,3)C .(1,2)D .(3,4)4.函数()ln 3f x x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A .()0,1B .()1,2C .()2,3D .()3,4 5.函数3()2x f x e x =--(e=2.718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一定存在零点的区间是( ) A .(-1,0) B .(0,1)C .(1,2)D .(2,e) 6.若函数()3()1x f x x a =--在(﹣∞,0)上有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1,+∞)B .(﹣∞,﹣1)C .(﹣2,﹣1)D .R 7.函数11y x =+的零点是( ) A .(1,0)- B .-1 C .1 D .08.用二分法求函数32()22f x x x x =+--的一个正零点的近似值(精确度为0.1)时,依次计算得到如下数据:f (1)=–2,f (1.5)=0.625,f (1.25)≈–0.984,f (1.375)≈–0.260,关于下一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经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可以取1.4作为近似值B .已经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可以取1.375作为近似值C .没有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应该接着计算f (1.4375)D .没有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应该接着计算f (1.3125)9.某同学用二分法求方程3380x x +-=在x ∈(1,2)内近似解的过程中,设()338x f x x =+-,且计算f (1)<0,f (2)>0,f (1.5)>0,则该同学在第二次应计算的函数值为( )A .f (0.5)B .f (1.125)C .f (1.25)D .f (1.75)10.用二分法研究函数()321f x x x =--的零点时,若零点所在的初始区间为()12,,则下一个有解区间为( )A .()12,B .()1.752,C .()1.52,D .()1 1.5,11.下列函数中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 )A .B .C .D .12.已知函数()()()2log 0{30x x x f x x >=≤,且关于x 的方程()0f x x a +-=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则实数a 的范围是( )A .(),0-∞B .()0,1C .()1,2D .()1,+∞二、填空题13.函数()234f x x x =+-的零点是____________. 14.若函数()2,01,0x e x f x x x ⎧≤=⎨->⎩,则函数()1y f x =-的零点是___________. 15.若函数()y f x =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有如下的对应值表:则函数()y f x =在[]1,6x ∈上的零点至少有______个.16.若集合{}2|20A x x x =+-=,{}|1B x =<,则A B =U ______.三、解答题17.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域为R 的奇函数,当0x >时,()22f x x x =-. (1)求出函数()f x 在R 上的解析式;(2)画出函数()f x 的图像,并写出单调区间;(3)若()y f x =与y m =有3个交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8.已知函数f (x )=–3x 2+2x –m +1.(1)若x =0为函数的一个零点,求m 的值;(2)当m 为何值时,函数有两个零点、一个零点、无零点.19.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当0x <时,2(1)2f x x x =++.(1)求函数()f x 的表达式;(2)请画出函数()f x 的图象;(3)写出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20.设全集为R ,集合{|36}A x x =≤<,{|29}B x x =<<.(1)分别求A B ⋂,()R C B A ⋃;(2)已知{|1}C x a x a =<<+,若C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构成的集合.21.若函数()f x 是定义在[-1,1]上的减函数,且(1)(21)0f a f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2.若二次函数满足(1)()2f x f x x +-=.且(0)1f =(1)求()f x 的解析式;(2)若在区间[-1,1]上不等式()2x m f x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由题意得()()f 1f 20<,解不等式可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详解】由条件可知()()()()f 1f 2?22a 41a 0=<----,即a(a -3)<0, 解得0<a<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利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函数在给定的区间两端点处的函数值异号得到不等式,考查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容易题.2.A【解析】【分析】令()0f x =,将指数式化为对数值,求得x 的值,也即()f x 的零点.【详解】由()320xf x =-=,得32x =,即3log 2x = 故选A.【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零点的求法,属于基础题.3.B【解析】【分析】通过计算f (a )⋅f (b )<0,判断出零点所在的区间.【详解】由于f (2)=log 32−3+2=log 32−1<0,f (3)=log 33−3+3=1>0,f (2)⋅f (3)<0,故零点在区间(2,3),故选B.【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零点的存在性定理的应用,考查函数的零点问题,属于基础题.4.C【解析】【分析】根据对数函数单调性和函数单调性的运算法则,可得f (x )=ln x +x -3在(0,+∞)上是增函数,再通过计算f (1)、f (2)、f (3)的值,发现f (2)•f (3)<0,即可得到零点所在区间.【详解】解:∵f (x )=ln x +x -3在(0,+∞)上是增函数f (1)=-2<0,f (2)=ln2-1<0,f (3)=ln3>0∴f (2)•f (3)<0,根据零点存在性定理,可得函数f (x )=ln x +x -3的零点所在区间为(2,3)故选:C .【点睛】本题给出含有对数的函数,求它的零点所在的区间,着重考查了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等知识,属于基础题.5.B【解析】【分析】根据零点存在性定理,即可判断出结果.【详解】 因为3()2x f x e x =--,所以1311(1)1022--=+-=-<f e e ,031(0)0022=--=-<f e ,135(1)1022=--=->f e e , 所以(0)(1)0f f <,由零点存在定理可得:区间(0,1)内必有零点.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判断零点所在的区间,熟记零点的存在定理即可,属于基础题型.6.B【解析】【分析】 由题意可知13x a x ⎛⎫=- ⎪⎝⎭在(−∞,0)上有零点,结合函数13xy x ⎛⎫=- ⎪⎝⎭在(−∞,0)上单调性可求.【详解】解:∵()3()1x f x x a =--在(−∞,0)上有零点, ∴13xa x ⎛⎫=- ⎪⎝⎭在(−∞,0)上有零点, 由于函数13x y x ⎛⎫=- ⎪⎝⎭在(−∞,0)上单调递增,113x y x ⎛⎫∴=-<- ⎪⎝⎭,1a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零点存在条件的应用,体现了转化思想的应用,属于基础试题. 7.B【解析】令y =1+1x = 10x x+=,解得x=-1,即函数零点为-1,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零点问题.对于函数()y f x =,我们把使()0f x =的实数x 叫做函数()y f x =的零点.即函数的零点就是指使函数值为零的自变量的值.需要注意的是,(1)函数的零点是实数,而不是点;(2)并不是所有的函数都有零点;(3)若函数有零点,则零点一定在函数的定义域内.8.C【解析】【分析】根据已知能的特殊函数值,可以确定方程32220x x x +--=的根分布区间,然后根据精确要求选出正确答案.【详解】由由二分法知,方程32220x x x +--=的根在区间区间(1.375,1.5),没有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应该接着计算f (1.437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分法的应用,掌握二分法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分析】先根据题目已知中的函数值,确定根的分布区间,再结合二分法的原理,可以求出 该同学在第二次应计算的函数值.【详解】∵f (1)<0,f (2)>0,f (1.5)>0,∴在区间(1,1.5)内函数f (x )=3x +3x –8存在一个零点,该同学在第二次应计算的函数值1 1.52+=1.25,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分法的步骤,零点存在定理,考查了数学运算能力.10.C【解析】函数()321f x x x =--,满足()()112120,284130f f =--=-=--= 取中点32,有:3275310288f ⎛⎫=--=-< ⎪⎝⎭, ()3 202f f ⎛⎫< ⎪⎝⎭.所以零点在区间()1.52,故选C.点睛:二分法是一种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测试卷

第三章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如图所示,物体相对静止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同向匀速运动。
它受到的力是( )A 、重力、弹力、静摩擦力B 、重力、弹力C 、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D 、重力、滑动摩擦力2.一铁块m 被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紧紧吸住不动,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块受到四个力作用,其中有三个力的施力物体均是黑板B.铁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磁力与弹力C.磁力和弹力是互相平衡的力D.磁力大于弹力,黑板才能吸住铁块不动3.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 、6N 、7N ,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 .17N 、3NB .17N 、0C .9N 、0D .5N 、3N4.如图所示,12==1F F N 分别作用于A 、B 两物体上,且A 、B 均保持静止,则A和B 、B 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分别为( )A. 1N 、0B. 2N 、0C. 1N 、1ND. 2N 、1N5.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力大小随两力夹角增大而增大B .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者C .合力大小随夹角减小而增大D .合力的大小不能小于分力中最小者二、双项选择题(共3题,每题4分,共12分 )6.有关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2B 、拿一根细竹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杆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 、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7.下列关于物体的平衡状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静止不动时,处于平衡状态B.物体运动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D.物体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叫做平衡状态8.如图所示,用绳跨过定滑轮牵引小船,设水的阻力不变,则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 )A. 绳子的拉力不断增大B. 绳子的拉力不变C. 船所受浮力增大D. 船所受浮力变小三、填空及实验题(每空1分,共5分.)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重为G 的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不计一切摩擦,则小球对斜面的压力为 ,小球对木板的压力为 。
(必考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合金的是A .不锈钢B .黄金C .石墨D .氧化铁 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MnO 2−−−−−→稀盐酸ΔCl 2−−−−−→2H 点燃HCl B .Fe 2Cl 点燃−−−→FeCl 2()NaOH aq →Fe(OH)2C .Na 2O点燃−−−→Na 2O 2H O −−−→NaOH D .饱和NaCl(aq)−−−−−−−−−→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NaHCO 3(s)Δ−−→Na 2CO 3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 .浓盐酸(aq)−−→Cl 2(g)石灰水−−−→“84”消毒液(aq)B .NaOH(aq)2CO (g)−−−→NaHCO 3(aq)NaOH(aq)−−−−→Na 2CO 3(aq)C .−−−→−−−→22Cl (g)Cl (g)23点燃Fe(s)FeCl (s)FeCl (s) D .Al(OH)3(s)HCl(aq)−−−→AlCl 3(aq)3NH (aq)−−−−→NH 4AlO 2(aq) 4.某合金与铁的物理性质的比较如下表所示:A .炉具B .门窗框C .导线D .飞机外壳5.表中,对陈述I 、II 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A .AB .BC .CD .D6.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几乎不反应的是A .稀硝酸B .NaOH 溶液C .Cu(NO 3)2溶液D .稀硫酸7.下列实验中,不仅产生气体,而且最终一定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 .将过量的Na 投入到AlCl 3溶液中B .将过量的Na 2O 投入到AlCl 3溶液中C .将过量的Na 投入到MgCl 2溶液中D .将过量的Na 2O 2投入到FeCl 2溶液中8.将一定物质的量的Na 2CO 3、NaHCO 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L 溶液,取出50mL 溶液然后滴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得到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注NaCl 的直线代表产生的CO 2的物质的量B .原混合物中Na 2CO 3与NaH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盐酸的浓度是0.05mol ·L -1D .盐酸加到150mL 时,放出CO 2气体2.24L(标准状况下)9.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A .NaOH 溶液与CO 2B .Fe 和Cl 2C .Na 2CO 3溶液与盐酸D .NaHCO 3溶液与Ca(OH)2溶液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饱和NaCl(aq)2CO →足量NaHCO 3Δ−−→Na 2CO 3 B .Fe 2O →煅烧Fe 2O 32H O −−−→ Fe(OH)3 C .Na →空气 Na 2O 2ΔO →Na 2O 2 D .Cl 2(g)2Ca(OH)−−−−→Ca(ClO)22SO →足量HClO 二、填空题11.钠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洋流模式图可以反映出世界洋流分布的总体规律,有人将其画成如图所示。
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世界洋流分布特点及成因的归纳,正确的是A. 南北纬30°附近大洋东部均为暖流B. ①处洋流由信风吹动形成C. ④洋流还有上升流补充D. 各洋流的位置基本不变2.下列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说法,可信的是A. ①处大陆沿岸多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 英国开往美国的货轮常选择②处航线C. ①②处洋流可向高纬度海区传递热量D. ④⑤洋流的交汇处常形成大渔场下图为“四种区域等值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属于南半球的区域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地山脉位于北美东海岸B. ②处寒流仅分布在大陆西岸C. ③地雨区主要出现在M侧D. ④地三条等值线数值相同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S线为地表,则A.A代表海洋B.把太阳能转化为水体势能的主要是②C. ④代表下渗D.塑造各种地表形态的主要是③6.若此图为中纬大气环流,S线为地表,S为正南方向,则A.A地和B地的气压为热力原因形成的B.C-B的高度大于D-A的高度C.A地的蒸发量远大于B地D.A、B之间吹北风7.若此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一部分,若B为岩浆,则A. ④一定为变质作用B. ②一定为冷却凝固C.A一定为岩浆岩D.D一定为沉积岩8.若该图为太平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分布图的一部分,则A. ④洋流会使沿岸增温增湿B. ①洋流为北赤道暖流C. ②洋流的性质为暖流D.D处为一著名渔场下图是信风带中的某海区水温空间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甲处的水温可能为A. 16.5℃B. 17.5℃C. 18.5℃D. 19.5℃10.图示海区表层洋流性质和位置可能是A. 暖流,北半球大洋东岸B. 寒流,南半球大洋西岸C. 暖流,南半球大洋西岸D. 寒流,北半球大洋东岸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北半球某水库多年平均水量盈余率季节变化图。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1.该水库的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A.10月B.6月C.3月D.12月12.根据降水量各月的分配情况,该水库所处的区域属于A.全年多雨区B.夏季多雨区C.全年少雨区D.冬季多雨区博斯腾湖地处天山南部,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泊。
1950~2000年博斯腾湖流域灌溉引水量不断增长,2000年之后变化较小。
读下图“博斯腾湖流域气温、湖水水位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3.1987~2000年,博斯腾湖A.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B. 径流注入量减少C. 向周边地区的水汽输送量减少D. 水位变化导致下渗量增加14.2002年后,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 流域内降水量明显减少B. 流域内气温降低C. 周边地区低海拔中小冰川消失D. 流域内灌溉引水过多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题。
15.“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A.①环节B.④环节C.⑤环节D.⑦环节16.“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A.①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7.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 河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B. 河水,冰川水,浅层地下水C. 河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D. 冰川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题。
18.甲代表的水体是A.雨水B.冰川融水C.海洋水D.地下水19.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A.1~2月B.3~4月C.6~7月D.10~11月20.若在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将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代趋势是( )A.a变大B.a变小C.b变稳定D.b在枯水期变大表是我国三个地区甲、乙、丙三条河流各月流21.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地可能分别是A. 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B. 南部沿海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C.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D. 南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22.关于三河的补给,正确的是( )A. 都以大气降水为主B. 丙河4月以积雪融水为主C. 甲河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D. 甲、乙、丙河都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高度,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之历时。
读下面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23.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A.大气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高山冰雪融水D.地下水24.该观测站的位置最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25.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一水库后,则历时曲线上的M、N点将A.M、N同时右移B.M左移,N右移C.M、N同时左移D.M右移,N左移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26.在各个水循环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环节是A.B-F-C B.E-A-GC.A–D-G D.A-G27.驱动上图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A.地热能B.太阳能和重力能C.月球、太阳对水体的引力D.重力能28.建设三峡工程,主要对水循环下列环节施加了重要影响的是A.GB.B C.C D.D下图是印度洋周围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9.在①②③④海区中,最易形成渔场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30.在①②③④海区中,最易形成海雾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31.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 自然带C→D的更替主要由于自然环境中水分条件的变化而引起B. 自然带A→B的变化,属非地带性分异规律C. E处荒漠成因主要是地处内陆D. F处发生地震是因为该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32.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塑造地表形态②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③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④促使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趋于平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3.下列关于河流补给的叙述,错误的是A.降水中的雨水补给是最重要的补给形式B.地下水是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水源C.靠雨水补给的河流,其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肯定都很大D.由一种水源补给的河流很少,河流径流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34.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A. 多年平均降水量B. 多年平均蒸发量C. 容易利用的淡水总量D.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35.下列著名渔场,与寒暖流交汇无关的是A. 秘鲁渔场 B. 纽芬兰渔场C. 北海渔场D. 北海道渔场36.目前,全球水环境问题严重,为了防止水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建立高耗水项目管制制度②合理开采做到采补平衡③加强污水处理④跨流域调水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7.若该图表示大洋环流,②④ 所在纬线为30°,则关于洋流②所在的半球及性质叙述正确的是()①北半球②南半球③寒流④暖流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38.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示意图,甲地为海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环节①与大气运动无关B. 环节②与气流上升无关C. 环节③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D. 环节④使甲地增温4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材料二19°S非洲西海岸剖面图和非洲西南部示意图(1)结合表格,描述沿19°S水温的分布规律。
(2)该地区位于________气压带与______气压带之间,盛行风向为____,受此风的影响,图甲中,海水垂直向_运动(填上或下)。
(3)M处洋流的性质为_______。
(4)M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的影响是。
43.读下图回答问题。
(1)如果此图表示热力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则B、C处气压低的是,冷却的是。
(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低纬纬度的大气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C 是(气压带或风带),在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3)如果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B、C 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③表示,B、C两地表示陆地的是。
(4)如果此图用于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B表示岩浆,则②表示,C表示。
44.读图回答:(1)图中abcd四洋流按性质分各属于:a是__流,b是__流,c是__流,d是__流。
请在图中用箭头标注这四洋流的方向。
(2)假如该海区为大西洋,则洋流名称:c是___,d是____。
(3)A、B两地气候较为干燥的是___,理由是__________(4)C、D两处能够形成大渔场的是___,理由是__________,如该海域是太平洋,则该渔场是_________。
(5)假如A处附近海域有一油轮出现石油泄漏,则B处附近海域海水将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6)A地附近海域一艘要去往B地附近海域的轮船,应选择经__(c、d)洋流的海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2.C【解析】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纬30°附近大洋东部均为寒流;①处洋流是由于赤道暖流遇到陆地阻挡形成的;④洋流有上升流补充;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季风环流的影响,某些洋流的位置会发生变化。
2.①处为大陆东岸,不会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英国开往美国的货轮若选择②处航线,则为逆水航行;①②处洋流为暖流,可向高纬度海区传递热量;④⑤洋流并没有交汇。
3.D4.C【解析】试题分析:3.山地气温较两侧低,等温线应向气温高的地方弯曲,①图等温线向北弯曲,说明越向北气温越高,属于南半球;寒流是由水温低的区域流向水温高的区域,②图中越向南水温越高,属于北半球;③图中锋面符号为冷锋,冷锋是由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向北是向暖气团方向,属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山地自转线速度大于同纬度地区,④图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向北弯曲,说明越向北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纬度越高,属于北半球,因此属于南半球的是①③,故选D。
4.①地位于南半球,A错;②处寒流位于北半球,大陆东西两岸都有,故B错;③地雨区主要出现在M侧,C正确;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0,④地三条等值线数值不相同,D错。
【考点定位】等值线的判读及应用。
【知识拓展】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PH值等值线图、洋底地层年龄分析图、人口密度分布图等。
地理高考越来越突出能力的考查,等值线图因其类型多、善变化,高考出现频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