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测试物理
湖北省孝感高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

孝感高中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命题人:叶延安考试时长:120分钟总分:120分第Ⅰ卷(本卷共60分)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为马车模型,马车质量为m,马的拉力F与水平方向成θ角,在拉力F 的作用下匀速前进了时间t,则在时间t内拉力、重力、阻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分别为()A.Ft,0,FtsinθB.Ftcosθ,0,FtsinθC.Ft,mgt,FtcosθD.Ftcosθ,mgt,Ftcosθ2.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人泥潭中。
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人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 )A.过程I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B.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I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C.I、Ⅱ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D.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零3.质量为M的小车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0匀速向右运动。
当车中的砂子从底部的漏斗中不断流下时,车子速度将()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确定4.将质量为m的物块P(可视为质点)从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斜面体Q(质量m2)的顶端由静止释放。
由于斜面体各处粗糙程度不同,最后恰好滑到Q的底端与之相对静止。
如图所示.已知Q底边长为a,倾角为θ。
对于上述过程,由P和Q组成的系统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动量守恒B.机械能守恒C.最后P和Q以一定的速度共同向左运动D.物块Q对地位移为m1a/(m1+m2)5.对于波长为100m的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同一介质中,比波长为20m的声波传播快B .不能被人听见C .波长太长,不能产生明显衍射现象D .不能产生反射现象6.如图所示弹簧下面挂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作振幅为A 的简谐运动,当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为原长。
四川省资阳市2009-20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资阳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4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曲线运动可能是加速度恒为零的运动C.曲线运动可能是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为零的运动D.曲线运动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的运动2.如图所示,在皮带传动中(不打滑),两轮半径不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轮角速度相等B.两轮边缘线速度的大小相等C.大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小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D.同一轮上各点的向心加速度跟该点到中心的距离成反比3.关于环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周期越长B.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周期越短C.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周期越长D.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周期越短4.对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认识,正确的是A.它们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它们的轨道半径可以不同,卫星的加速度为零B.它们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相对地球静止C.它们的轨道半径都相同且一定在赤道的正上方,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D.它们可在我国北京上空运行,故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两物体的动能相等,那么它们的动量也一定相同B .物体合外力做功为零时,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C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总功必定为零D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6.在长为80cm 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可以匀速上浮的红蜡块,将此玻璃管竖直放置,让红蜡块沿玻璃管从底部匀速上升,与此同时,让玻璃管从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向右匀加速移动。
北京市京源学校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注意:1、选择题答案填写在每题题后的括号中;2、计算有详细过程,表达规范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典力学能够说明微观粒子的规律性B .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C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出现,说明经典力学已失去意义D .对于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经典力学仍适用2、下列情况中,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的是( )A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B .物体不受摩擦力C .物体受到重力和摩擦力D .物体只受重力3、关于功的概念,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力越大,做功越多B .物体受力越大,移动距离越大,做功越多C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D .由于功有正负,所以功是矢量4、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 .速率B .速度C .加速度D .合外力5、一名跳伞运动员从距地面大约2700m 的飞机上跳下,假设没有风的时候,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为t ,而实际上在下落过程中受到了水平方向的风的影响,则实际下落所用时间( )A .仍为tB .大于tC .小于tD .无法确定6、质点从同一高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越大,水平位移越大B .初速度越大,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越大C .初速度越大,空中运动时间越长D .初速度越大,落地速度越大7、一辆汽车通过拱形桥顶点时速度为10m/s ,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43,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顶时对桥面没有压力,车速至少为( )A .15m/sB .20m/sC .25m/sD .30m/s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0增大到v ,动能增加了1K E ∆,速度从v 增大到2v ,动能增加了2K E ∆,则两次动能增加量之比1K E ∆:2K E ∆为( )A .1:1B .1:2C .1:3D .1:49、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速度由零增加到5m/s 和由5m/s 增加到10m/s 的两端时间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之比为( )A .1:1B .1:2C .1:3D .1:410、某人在高h 处抛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速度为v ,则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A .mgh B.221mv C.mgh mv +221 D.mgh mv -221 11、质量为m ,速度为v 的小球与墙壁垂直相碰后以原速率返回,则小球动量的变化量为(以原来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A .0B .mvC .2mvD .-2mv12、两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发生碰撞后都停了下来,这两个物体在碰撞前( )A .质量一定相等B .速度大小一定相等C .动量大小一定相等D .动能一定相等13、跳高时在横杆的后下方要放置厚海绵垫,其原因是( )A .延长人体与垫的接触时间,使人受到的冲力减小B .减少人体与垫的接触时间,使人受到的冲力减小C .延长人体与垫的接触时间,使人受到的冲力增大D .减少人体与垫的接触时间,使人受到的冲力增大14、一颗小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公转半径的4倍,则这颗小行星的运行速率是地球运行速率的( )A .4倍B .2倍C .21倍 D .16倍 15、天文学家发现了某恒星有一颗行星在圆形轨道上绕其运动,并测出了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行周期,由此可以推算出( )A .行星的质量B .行星的半径C .恒星的质量D .恒星的半径二、多选题:1、甲、乙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它们的加速度之比为2:1,线速度之比为2:3,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半径之比为2:9 B.它们的半径之比为1:2C .它们的周期之比为2:3 D.它们的周期之比为1:32、一个物体分别从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滑至底端,在这些过程中( )A .增加的动能相同B .重力做功相同C .下滑加速度相同D .下滑时间相同3、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运动中受到空气阻力作用,则( )A .物体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减小B .物体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增加C .物体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减小D .物体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增加4、两个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自由滑行直至停止,如果它们的初动能相等,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大的滑行距离长B .质量小的滑行距离长C .质量大的滑行时间长 D.质量小的滑行时间长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其动能一定发生变化B .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其动量一定发生变化C .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其动能一定发生变化D .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其动量一定发生变化三、填空题: 1、如图所示,摩擦轮A 和B 通过中介轮C 进行传动,A 为主动轮,A 的半径为20cm ,B 的半径为10cm ,A 、B 两轮边缘上的点角速度之比为 ,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两颗行星的质量之比为2:1,它们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4:1,则它们的周期之比为3、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填 “增加”、“不变”、“减少”)4、用200N 的拉力将地面上的一个质量为10kg 的物体提升10m ,不计空气阻力,g=10m/s 2,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 J ,物体被提高后具有的重力势能是 J (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物体被提高后具有的动能是 J5、一个质量是0.5kg 的小球,从距地面高5m 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与地面碰撞后,竖直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为4m ,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 J ,(不计空气阻力,g=10m/s 2)6、一质量为100g 的小球从0.8m 高处自由下落到一厚软垫上,若从小球接触厚软垫到小球陷到最低点经历了0.2s ,不计空气阻力,g=10m/s 2,则软垫对小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N四、实验题: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引起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①安装斜槽时,斜槽末端切线方向不水平②确定Oy 轴时,没有用重锤线③斜槽不是绝对光滑的,有一定摩擦④空气阻力对小球运动有较大影响A .①③B .①②④C .③④D .②④2、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 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边长L=1.25cm , 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a 、b 、c 、d 所示,则小球平抛初速度的计 算式为 (用L 、g 表示),其值是 (g=9.8m/s 2)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一次实验中,质量m=1kg 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那么:(1)纸带的________(用字母表示)端与重物相连;(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 时,物体的速度v B =________;(3)从起点P 到打下计数点B 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 P =________,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 k =________;(g 取9.8m /s 2,保留两位小数)(4)通过计算,数值上△E P ___△E k (填“<”、“>”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A B C a b c d(5)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1、A、B两小球同时从距地面高度为h=15m处的同一点抛出,初速度大小均为10m/s,A球竖直向下抛出,B球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g=10m/s2,求:(1)A球经多长时间落地?(2)A球落地时,A、B两球间的距离是多少?2、质量是25kg的小孩坐在质量为5kg的秋千板上,秋千板离栓绳子的横梁2.5m,如果秋千板摆动经过最低点的速度为3m/s,这时秋千板所受压力是多大?每根绳子对秋千板的拉力是多大?(g=10m/s2)3、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有一段斜的直轨道和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轨道运动,(1)要求物块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2)若要求小物块在该轨道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超过5mg,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4、一颗质量为0.6kg的手榴弹以10m/s的速度水平飞行,设它炸裂成两块后,质量为0.2kg 的小块速度为100m/s,其方向与原飞行方向相同,求:(1)另一块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手榴弹爆炸时有多少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5、假设在半径为R的某天体上发射一颗该天体的卫星,若它贴近该天体的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该天体的密度是多少?若这颗卫星距该天体表面的高度为h,测得在该处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则该天体的密度又是多少?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题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1B 2D 3C 4B 5A 6D 7B 8C 9C 10D 11D 12C 13A 14C 15C 二、多选题(每题3分)1AD 2AB 3AC 4BD 5BD三、填空题(每空1分)1、1:2 1:22、8:13、不变减少减少4、2000 1000 10005、56、3四、实验题2 0.7m/s(每空2分)1、B(2分)2、gl3、(1)P (2)0.98m/s (3)0.49J 0.48J (4)> 有机械能损失(5)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物体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每空1分)。
高一下册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真题31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编校:刘文迁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a =rv 2可知,a 与r 成反比B .由ω=2πf 可知,ω与f 成正比C .由v =ωr 可知,ω与r 成反比D .由a =ω2r 可知,a 与r 成正比2.如图,小物体m 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随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物体受力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A .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摩擦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O C .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摩擦力是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3.下列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守恒的是A .跳伞员带着张开的降落伞匀速下降B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C .沿粗糙圆弧槽加速滑下的物块D .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4.关于天体运动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 .牛顿思考了苹果落地的问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扭秤测出引力常量B .卡文迪许做了著名的“月-地”检验,验证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同种性质的力C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预言了彗星回归,预言了未知星体海王星和冥王星D .使卫星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小的发射速度称第一宇宙速度;高轨道卫星环绕速度较小,所以发射更容易些5.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 、B 、C 在同一平面内沿不同的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第2题图m径分别为r A 、r B 、r C ),且绕行方向相同,已知r A <r B <r C 。
若在某一时刻,它们正好运行到同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
那么再经过卫星A 的四分之一周期时,卫星A 、B 、C 的位置可能是6.如图所示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 、B 为其上的两点,用E A 、E B 表示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ϕA 、ϕB 表示A 、B 两点的电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E A 与E B 一定不等,ϕA 与ϕB 一定不等 B .E A 与E B 可能相等,ϕA 与ϕB 可能相等 C .E A 与E B 一定不等,ϕA 与ϕB 可能相等 D .E A 与E B 可能相等,ϕA 与ϕB 一定不等7.如图所示在玉树抗震救灾中,一架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通过绳索,用力F 竖直向上拉起一个木箱,使其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
甘肃省天水一中2009-201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天水市一中2009级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物理命题、校对:刘卫东审核:王谦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答在机读卡上),.每小题4分,共48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分)1.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第一次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S,F做功W1;第二次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S,F做功W2,则:A. W1>W2B。
W1<W2C. W1=W2D。
无法确定2.质量为2 kg的铁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经3 s到达地面,不计空气阻力。
则重力做功的功率说法正确的是(g=10m/s2):A.2 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为200 W B.2 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为400 WC.2 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为100 W D.2 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为400 W3.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当其位移为负值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一定为负值B 速度一定为负值,加速度一定为正值C 速度不一定为负值,加速度不一定为正值D 速度不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一定为正值4 关于单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摆球运动的回复力是由摆线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的B.摆球运动过程中,经过同一点的速度是不变的C.摆球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D .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不为零5.一轻绳上端固定,下端连一质量为0.05kg 的小球,若小球摆动过程中轻绳偏离竖直线的最大角度为600,则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绳中张力等于(g =10m/s 2):A 。
1N B. 2N C 。
3N D. 4N6。
从地面以某一抛射角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 的物体.初进度为v .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当物体的重力势能是动能的3倍时,物体离地面的高度为:A 。
g v 432B 。
g v 832 C. g v 82 D. gv 22 7.右图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则在 t 和t ′时刻这个质点相同的物理量是: A 加速度B 速度C 位移D 回复力8.如图,一小球自A 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 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 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 在小球由A -B —C 的运动过程中:A 。
河南洛阳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物理

洛阳市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物理试卷本试裕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H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II卷5 至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者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岀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掠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后•将第n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本題共14小題,每小题3分,共42分:左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號,有的小題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術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为了但导“低碳生話”,我们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下列能滦中的A.石油B.天然代C.太阳能D.煤炭2 •关于电场及电场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是真实存在的客观物质,而电场线则是不存在的B.电场线是亘实存在的客观物质,而电场则足不存在的C.电场和电场线都是頁实存在的客观物质D.电场和电场线都是不存在的3.从下列物理规律中可演绎岀“质晟建物体惯性大小的慑度”这一结论的是A.牛極第一定律B.牛顿第二定律C.牛顿第三定律D.机械能守恒定律4.如图1所示,某同学斜挎书包•书包质帚为4kg,书包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53°,则书包带对人启膀的作用力大小大约是(不计书包与人身体间的摩撩,髙一物理第1页(共8页)g取10m/s2 ,sin53°=O. 8,cos53° = 0. 6)高一物理第2贡(共8页)高一物理第2贡(共8页)A. 50 N5. 如图2所示•在僅利略的理想实获中描述这样的一 个罐要爭实:如果空气阻力和库撩力小到可以纽略, 小球必将准确地终止于同它开始相同的高度,决不 会更応一点,也决不会更低一点.这说明某种“东四" 在小球运动过程中是不变的•这“东西''就是6. 小明家住在第M 层楼上■回家上楼乘电梯从1楼到1()檢■离家下楼乘电梯从10 楼到1楼•则下列判断正确的尼A. 上楼过程中只会产生趙庫现蒙B. 丁楼过程中只会产生失貳现彖U 上楼、下楼过程中都会产生超班现規D.不管上楼、下楼•庄10楼附近都会产生失fit 现彖7. “令进”号宇航员斯蒂法尼斯洋恩・派帕在2008 1J 月18日进行太空行走时,丢 关了一个工央包.关于工具包丢失的原因可能是•A. 宇航员松开了拿工貝包的手,在万有引力作用F 工具但“掉”了下去B. 宇航员不小心碰了一下“浮"补:空中的工具包•使其速度发生了变化C. H 民包太31・因此宇航员一檢手,工具包就“抻”了下去U 由于惯性•工具包做直线运动而离开了圜轨逋8. 如圈3所示,木块M 分别从固定斜面的顶瑞沿左边和右边由静止滑下,且滑到水平 面上的“点和》点停止(图中未iffii 出);假定木块”和斜曲及水平血间有相同的动 障擦因数,斜面与水平面平缓连接•图中。
天一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关于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描述的是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B.它描述的是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C.它描述的是向心力变化的快慢D.它描述的是角速度变化的快慢2.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在改变,动能也在改变B.速度改变,动能不变C.速度不变,动能改变D.所受合力是一个恒力3.一个物体以初速10m/s水平抛出,经过一段时间,物体的水平位移大小等于竖直位移大小,则物体运动时间为(g=10m/s2 ) ()A.1s B.2s C.3s D.4s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开普勒确切描述了行星的运动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D.阿基米德被称为称出地球质量的人5.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中,由于受到稀薄大气的阻力作用,其运动轨道半径会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卫星的速率将增大B.卫星的周期将增大C.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将减小D.卫星的角速度将减小W和P=Fv的说法正确的是()6.关于功率公式P=tW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A.由P=tB.由P=Fv只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C.从P=Fv知,汽车的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从P=Fv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7.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由静止前进了路程S.再进入一个粗糙水平面.又继续前进了路程S.若此恒力F在第一段路程中对物体做功为W1,在第二段路程中对物体做功为W2.则()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判断海平面8.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TB=1:8,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A. R A:R B=4:1;V A:V B=1:2B. R A:R B=4:1;V A:V B=2:1C. R A:R B=1:4;V A:V B=1:2D. R A:R B=1:4;V A:V B=2:19.某个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一半,半径也是地球的一半,那么一个物体在此行星上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 )A、2倍B、21倍C、41倍D、4倍10.一质量为2kg的滑块,以4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物理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物理本卷分两部分,第Ⅰ部分选择题,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把对应的号码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内容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部分选择题(共5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离心现象解释的是A.拍掉衣服表面的灰尘B.洗衣机的脱水筒把衣服上的水脱干C.使用离心机可迅速将悬浊液中的颗粒沉淀D.在汽车转弯时,要用力拉紧扶手,以防摔倒2.按照相对论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时的质量总是小于其静止时的质量B.物体运动时的质量总是等于其静止时的质量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照系中是不相同的D.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照系中都是相同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B.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D.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4.在高空沿水平直线匀速飞行的飞机投弹轰炸地面目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空气阻力可忽略时,炸弹爆炸点在飞机后下方B.若空气阻力可忽略时,炸弹爆炸点在飞机正下方C.若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时,炸弹爆炸点在飞机正下方D.若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时,炸弹爆炸点在飞机前下方5.某船渡河的方式是船头朝对岸垂直划行,正常情况下船过河的时间为t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查测试
高一年级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请将答案填在题后的
表格中。
1.在距离地面15m 高处,某人将一质量为4kg 的物体以5m/s 的速度水平抛出,则人对物体做的功为
A .20J
B .50J
C .600J
D .650J 2.如图所示,用细绳系着一个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球受力说法正确的是 A .只受重力 B .只受拉力
C .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
D .受重力和拉力
3.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 A .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减小 B .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增加 C .重力势能一定减小,动能不一定增加 D .重力势能不一定减小,动能一定增加 4.关于电场力和电场强度,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一点电荷分别处于电场中的A、B 两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则该处场强大 B .在电场某点如果没有试探电荷,则电场力为零,电场强度也为零 C .电场中某点场强为零,则试探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
D .一试探电荷在以一个点电荷为球心、半径为r 的球面上各点所受电场力不同 5.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为 A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不为零 B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变力
C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条直线上 6.如图所示的曲线为运动员抛出的铅球运动轨迹(铅球视为质点).A 、B 、C 为曲线上的三点,关于铅球在B 点的速度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A .为BD 的方向
B .为B
C 的方向 C .为AB 的方向
D .为B
E 的方向
7.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9.8m /s 2
,则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等于
A .9.8 m /s 2
B .4.9 m /s 2
C .2.45 m /s 2
D .39.2 m /s 2
8.一质量为60kg 的人,在地球表面受重力为588 N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的1/6.此人在月球表面上
A.质量为60kg,所受重力大小为588N
B.质量为60kg,所受重力大小为98N
C.质量为10kg,所受重力大小为588N
D.质量为10kg,所受重力大小为98N
9.两个点电荷相距为d,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保持两点电荷的电荷量不变,改变它们之间
的距离,使之相互作用力大小为4F,则两点之间的距离应是
A.4d B.2d C.d/2 D.d/4
10.如图所示,先接通S使电容器充电,然后断开S.当增大两极板间距离时,电容器所带
电荷量Q、电容C、两板间电势差U,电容器两极板间场强E的变化情Array况
A.Q不变,C变小,U变大,E不变
B.Q变小,C变小,U不变,E不变
C.Q变小,C不变,U不变,E变小
D.Q不变,C变小,U变小,E变小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
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多选或有错选的均不得分。
)。
请将答案填在题后的表格中。
1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不变的物理量是
A.速度 B.速率 C.角速度 D.周期
12.竖直上抛的石块,最后落回抛出处,在这过程中
A.上升过程中,重力做负功,石块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上升过程中,重力做正功,石块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下降过程中,重力做负功,石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下降过程中,重力做正功,石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3.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以相同的动能,向各个方向抛出多个质量相同的小球,这些小球
到达地面时,有相同的
A.动能 B.速度 C.速率 D.位移
14.在下列情况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B.沿着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的物体
C.被起重机匀速吊起的物体
D.细绳的一端系一小球,绳的另一端固定,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15.电场中有一条直线,在直线上有M、N两点,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直线外的P点分别移
到M、N两点,电场力对Q做功相等,则
A.该电场若是匀强电场,则M、N连线一定与电场线平行
B.该电场若是匀强电场,则M、N连线—定与电场线垂直
C.该电场若是由一个点电荷产生的,则M、N两点的电势和场强都相同
D.该电场若是由一个点电荷产生的,则M、N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场强度不同
三、实验题(8分)。
请将答案写在题中相应的横线上。
16.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列物理量中必须用工具测量的有 ;通过计算得到的有 。
(填A 、B 、C 或D )
A .重锤的质量
B .重力加速度
C .重锤下落的高度
D .与重锤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瞬间时速度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赫兹。
查得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 2。
已知重物的质量为1.00千克。
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把第一个点记作0,另选连续的4个点A 、B 、C 、D 作为测量的点。
经测量知道A 、B 、C 、D 各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厘米、70.18厘米、77.76厘米、85.73厘米。
根据以上数
据,可知重物由0点运动到C 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 焦,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焦。
四、计算题(42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
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14分)如图所示,质量m =50kg 的跳水运动员从距水面高h=10m 的跳台上以V 0=5m/s
的速度斜向上起跳,最终落入水中.若忽略运动员的身高,取g=10m/s 2
,求: (1)运动员在跳台上时具有的重力势能(以水面为参考平面) (2)运动员起跳时的动能; (3)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大小。
18.(14分)一辆质量为2000kg 的小轿车,驶过半径R=90m 的一段圆弧形桥面,重力加速
度g=10m/s 2
.求:
(1)若桥面为凹形,汽车以20m/s 的速度通过桥面最低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 (2)若桥面为凸形,汽车以10m/s 的速度通过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 (3)汽车以多大速度通过凸形桥面顶点时,对桥面刚好没有压力?
学校:
考号: 班级: 姓名:
19. (14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在O 点以v 0的初速度跟水平方向成α角向上射出,如果在某方向上加上一定大小的匀强电场后,可使粒子沿初速度所在直线方向做直线运动。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若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场强的大小和方向; (2)求所加最小匀强电场的场强的大小;
(3)若加上水平向左、大小一定的匀强电场后,经过一段时间粒子又回到了O 点,求粒子回到O 点时的速度大小v 和所用的时间t 。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查测试高一年级
物理试卷答案
16.(1)C (2分) D (2分)
(2)7.62J (2分), 7.56J (2分)。
四、计算题(42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
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1) E P =mgh=5×103
J …………5分
(2) E K =1/2mv 2
=625J …………5分
(3) 1/2mv 02+mgh=1/2mv 12
v 1=15m/s …………4分 18.解:
(1)2.89×
104N (5分) (2)1.78×
104N (5分) (3)30m/s (4分)
19. 解:
v 0
(1)E=mg/q 竖直向上 (5分)
(2) (5分)
(3)v=v 0. . t= 2v 0 ∂sin /g (4分)
q
mg E mg Eq α
αcos cos =∴=
F 合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