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分型及治疗策略_雒文彬
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方法及手术疗效。
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接受THA的25例DDH患者进行随访。
其中女19例,男6例,年龄35~60岁。
采用Crowe 分型:Crowe I 型11 例11髋,Crowe Ⅱ型9例9 髋,CroweⅢ型 4 例4 髋,Crowe IV 型1例1 髋,并对CroweⅢ型和Ⅳ型常规进行CT扫描,了解关节及周围的骨量和解剖变异。
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1.2。
结果均随访4年,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2 %,术后出现1例坐骨神经损伤患者,术后1年随访完全恢复。
结论成人DDH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难度较大,但对此类疾病来说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关节置换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一种较常见的髋关节疾病,自Charnley和Feagin在1973年推荐对不全脱位的DDH患者可考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以来,现在即使是对严重的DDH患者行THA也已成为可能[1]。
1 临床资料从2005年6月至2010 年6月,共收治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25 例25 髋,男6例6髋,女19 例19 髋;年龄35~60 岁;术前患者均行骨盆正位和髋关节正侧位X线摄片,并对髋关节发育不良程度、髋臼及股骨上段解剖变异进行测量和评估,按照Crowe 分级[2]:Crowe I 型11 例11髋,Crowe Ⅱ型9例9 髋;CroweⅢ型 4 例4 髋,Crowe IV 型1例1髋。
2 手术操作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后外侧入路,切除挛缩的关节囊,盂唇以及髋臼骨质增生,松解肌腱及筋膜,暴露股骨头,按预定截骨线行股骨颈截骨。
重建髋臼应在真臼的位置,清除骨赘及纤维脂肪组织,自小到大用髋臼锉前倾15°~20°,外展40°~50°造臼,避免髋臼前倾,锉磨使髋臼内移,安装合适的髋臼假体。
成人发育性髋关节高位脱位的诊断和治疗

可以满意暴露髋臼,保持臀中肌、臀小肌以及股外侧肌的完整性,保护了髋 关节外展肌力,维持髋关节稳定,术中减少软组织损伤,安全性更高,术后 并发症发生率较少
成人DDH CroweIV型高位脱位手术难点
2.髋臼重建
目前达成共识:在真臼上重建髋臼,恢复髋关节正常解剖 和生物力学结构,减少磨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松动、脱位,延长假体寿命;
众多学者认为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取得良好功能的关键是髋臼能否获得解剖复位
[3] Reikeeraas O,Lereim P,Gabor I,et al. Femoral shortening in total arthroplasty for completely dislocated hips:3-7 year results in 25cases[J]. Arch Orthop Scand,1996,67(1):33-36.
DDH的影像学表现
3.Crowe分型
Crowe分型主要依据股骨头移位距离占股骨头高度百分比进行划分。
I型:股骨头移位距离小于股骨头高度的50%(小于骨盆高度的10%); II型:股骨头移位距离占股骨头高度的50%-75%(骨盆高度的10%-15%); III型:股骨头移位距离占股骨头高度的75%-100%(骨盆高度的15%-20%); IV型:股骨头移位距离超过股骨头高度的100%(超过骨盆高度的20%).
下肢延长超过4cm,建议转子下截骨!
产品概述
S-ROM (Sivash-Range Of Motion)为生物型组配式假体,常用于:
Primary THR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
Complex primary 复杂的特殊初次手术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和植骨髋臼成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和植骨髋臼成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毛宾尧;胡裕桐;司全明;沈是铭;应忠追【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年(卷),期】2004(016)010【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和植骨髋臼成形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方法和疗效. 方法根据影像解剖学的特点,将1993~2004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81髋)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例分为4型.采用自体骨植于髋臼缘10~3点钟位,改变髋臼朝向,并加深髋臼、重建臼顶和后柱后壁,正确安置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假体或生物型假体. 结果 66例(81髋)术后经平均5年2个月随访,植入骨均愈合;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优(>90)42例53髋,良(80~89)17例22髋,尚可(70~79)7例7髋,无失败(< 70)者,优良率为89.4%.术后有9例出现并发症,均已治愈或改善. 结论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须进一步认识其解剖和临床特点,自体骨植入重建髋臼顶和后柱后壁,使旋转中心下移和内移,是人工全髋关节成功置换和提高疗效的关键.【总页数】5页(P580-584)【作者】毛宾尧;胡裕桐;司全明;沈是铭;应忠追【作者单位】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市骨科研究所,浙江宁波,315010;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市骨科研究所,浙江宁波,315010;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市骨科研究所,浙江宁波,315010;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市骨科研究所,浙江宁波,315010;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市骨科研究所,浙江宁波,315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1.6【相关文献】1.髋臼植骨成形全髋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 [J], 何飞熊;占蓓蕾;叶舟;徐德洪;王巍;方智敏;徐叶青2.严重髋臼缺损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全髋置换中采用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的有效性[J], 杨鉴; 梁灿; 张会忠3.严重髋臼缺损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全髋置换中采用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的有效性[J], 杨鉴; 梁灿; 张会忠4.髋臼边缘负重区全缺损结构性植骨的不同固定方式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植骨块初始微变形程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J], 许瀚; 许鸿; 吕波; 赵永正; 周鑫5.植骨髋臼成形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 [J], 毛宾尧;胡裕桐;司全明;沈是铭;应忠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分型及治疗策略

关键 词 发 育 性髋 关节 脱 位 ;分 型 ;治 疗 ;成人 DOI doi:10.3% 95.issn.1673 7083.2013.03.()()5
发育性髋 关节脱位 (DDH)又称髋关节 发育不 良,包 括髋关节不稳定 、半 脱位 及脱位 。一些患 者在儿 童期 即 出现症状 ,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重 ,演化为 中等程度或 严重骨关节炎 及髋 关节半 脱位 和全 脱位 。成人 DDH 治疗方法有多种 ,治疗 策略多 根据疾病 分型 和并 发 骨关 节炎程度决定 。 1 成 人 DDH 分 型 1.1 ('rowe分 型 与 Hartofilakidis分 型
Crowe分型 和 Hartofilakidis分型具 有测 量简 便 、分 型效果直观等特 点 ,临床应 用非常广泛 。Decking等 报 道对 51例 (62髋 )成人 DDH患者(18 ̄82岁 ,平均 54岁) 进行 3个月随访 ,横 向(观察者 间 )及 纵 向(同一观 察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研究 Crowe分型及 Hartof ilakidis分 型的可靠 性 ,结 果表 明横 向对 比测 试 中 Crowe分 型 和 Hartofilakidis分 型
成人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临床解剖学研究

·1076·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September 2009, Vol. 23, No.9
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因其髋臼形态改变和股骨 解剖异常成为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技术难题 [1-2]。许多学者强调 THA 术前对先 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解剖异常了解的重要性 [3-4]。Hartofilakidis 等 [5] 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分为 3 型,其中关 于Ⅰ、Ⅱ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解剖变异已有大 量报道 [6-7],Ⅲ型高位脱位研究较少,对其解剖异常缺 乏全面认识,因此该型 THA 术后并发症和失败率极 高。1997 年 5 月- 2008 年 7 月,我们共收治 49 例(57 髋) Hartofilakidis Ⅲ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通过术 前 X 线片、CT 以及术中观察,并与健侧正常髋关节进 行比较,对其解剖变异进行初步研究。报告如下。
【Key words】 Adult High 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hi p Anatomical abnormality Morphological parameter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乌鲁木齐,830054) 通讯作者:曹力,主任医师,硕士导师,研究方向:关节外科,E-mail: xjbone@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年9月第23卷第9期
成人高位先天性髋Βιβλιοθήκη 节脱位临床解剖学研究·1075·
林浩 曹力 龚时国 阿斯卡尔 杨德盛 阿德力 彭理斌
【摘 要】 目的 探讨成人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解剖形态学异常,为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1997 年 5 月- 2008 年 7 月,收治 49 例(57 髋)Hartofilakidis Ⅲ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 位患者。男 6 例,女 43 例;年龄 18 ~ 56 岁,平均 29.4 岁。左侧 24 髋,右侧 33 髋。通过术前 X 线片、CT 以及术中观察, 测量患髋(脱位组,n=57)股骨长度、峡部、股骨头垂直高度、颈干角、偏心距、前倾角、髓腔闪烁指数、髋臼前后径、髋臼后 壁厚度、髋臼深径,术中观察患髋关节情况,测量髋臼前后径、髋臼深径。以上观察指标与健侧正常髋(对照组,n=41)进 行比较。 结果 X 线片显示术前脱位高度为(45.41 ± 2.15)mm,双下肢不等长(40.41 ± 2.02)mm。脱位组股骨峡部及 股骨头垂直高度短缩,颈干角及偏心距变小,股骨前倾角增大。CT 显示脱位组股骨髓腔闪烁指数 > 4.7,根据 Noble 等分 类股骨为漏斗形;髋臼前后径变小,髋臼后壁增厚,髋臼深径较浅。以上测量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中测量髋臼前后径为(32.98 ± 1.02)mm,髋臼深径为(14.21 ± 0.56)mm,与术前影像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髋臼内充满脂肪和纤维组织。40 例坐骨神经走行发生改变,为向上外侧。 结论 成人高位先天性髋 关节脱位行 THA 时,应充分考虑其解剖形态学变异,向髋臼后上方扩臼,避免过大扩髓造成股骨骨折,并选择合适或特制 的假体。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大课)

内 容
一、DDH的定义
(了解)
二、DDH的流行病学
三、DDH的病因 四、DDH的病理变化
(了解)
(了解) (掌握)
五、DDH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六、DDH的治疗
(掌握)
(掌握)
临床表现 与诊断
一、DDH 站立前期
二、DDH 脱位期
临床表现与诊断
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充分应用解剖发育知识,尤以股骨头 二次骨化中心未出现前更为重要,认
(掌握)
三、病
@
因
尚不明确。以多基因与多因素解释较合乎逻辑。
多基因指双亲中一方或双方存在几个
异常活跃的基因,虽在家族中无特殊分布模 式,但可遗传,也可能为基因突变的结果。 @ 多因素指胎位、季节、关节松弛。 臀位产发病率约为16~30 ‰,秋冬季
发病率高。
内 容
一、DDH的定义
(了解)
二、DDH的流行病学
最常见的髋关节畸形 男:女之比为 1:6
左侧发病率高于右侧
臀位多见
北欧、北美多,非洲很少
我国北方多,南方少
襁褓方法
贵阳
香港
内 容
一、DDH的定义
(了解)
二、DDH的流行病学
三、DDH的病因 四、DDH的病理变化
(了解)
(了解) (掌握)
五、DDH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六、DDH的治疗
(掌握)
DDH的病理变化(骨骼)
C、股骨颈:可变短变粗。 颈干角:DDH可合并发生髋内、外翻。 前倾角:正常新生儿25~35度,随年龄逐渐减小。 脱位后肌肉收缩使头向前旋转,前倾角变大,可达 60度以上。 前倾角增大或颈干角加大(髋外翻),均造成 DDH复位后不稳定性增加。
髋关节脱位各型临床表现

髋关节脱位各型临床表现
*导读:前脱位时,髋关节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患肢很少短缩,大粗隆亦突出,但不如后脱位时明显,可位于髂坐线之下,在闭孔前可摸到股骨头。
……
1. 后脱位
.hzh {display: none; } (1)髋关节在屈曲内收位受伤史。
(2)髋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等。
(3)脱位的特有体征髋关节弹性固定于屈曲、内收、内旋位,足尖触及健侧足背,患肢外观变短。
腹沟部关节空虚,髂骨后可摸到隆起的股骨头。
大转子上移,高出髂坐线(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之连线,即Nelaton's line)。
(4)有时并发坐骨神经损伤,髋臼后上缘骨折。
晚期可并发股骨头坏死。
(5)X线检查可确定脱位类型及骨折情况,并与股骨颈骨折鉴别。
2.前脱位时,髋关节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患肢很少短缩,大粗隆亦突出,但不如后脱位时明显,可位于髂坐线之下,在闭孔前可摸到股骨头。
3.中心脱位畸形不明显,脱位严重者可出现患肢缩短,下肢内旋内收,大转子隐而不现,髋关节活动障碍。
临床上往往需经X 线检查后,方能确定诊断。
常合并髋臼骨折,可有坐骨神经及盆腔内脏器损伤,晚期可并发创伤性关节炎。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病理机制
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因股骨头髋臼覆盖的减少, 导致股骨头的不稳定、前外侧移位及髋关节有 效负重面积的减少,在髋臼边缘形成慢性剪力 及髋臼顶部及股骨头相对应区出现应力集中, 应力集中导致关节软骨变形、退变,继而发生 髋臼及股骨头囊性骨质破坏,髋臼边缘剪力长 期作用,形成髋臼唇缘的变性,最终形成髋关 节骨性关节炎。 有人等报道AAD在成人髋部疼痛的发病率为32 %。AAD是引起骨关节炎的常见单因素病因, 有报道50岁时患髋关节OA25~50%是由AAD 所致。
挽救性截骨术
包括Chari截骨术及各种造盖术。 用以在髋关节结构覆盖度不能被重建时来改善髋臼 的骨性覆盖。Chiari就骨盆内移截骨术,可使髋关 节相对其上部的髋骨内移,髋臼向外侧延伸,增加 股骨头的覆盖,缩短关节对身体重心的力臂,减少 关节的负荷。方法简单、安全、风险小。但因不能 形成匹配的关节,术后需要一个改建过程,截骨后 使骨盆横径变小,可能影响女性的生育。这对青少 年可行,成人很局限。各种造盖术是一种在关节囊 上方植骨的关节囊成形术,其优点:手术简单,损 伤较小。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可与其他术式联合应 用。但造盖旋转角度不足,适用于成人较局限。
髋臼周围截骨术
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近年来颇受青睐 。 此术式与Salter截骨、二联骨盆截骨、三联骨盆截 骨的差别在于保留部分髋臼后柱不截断,从而形成 一个方形髋臼骨块,可充分的旋转髋臼,达到重组 头臼的匹配关系,完全包容股骨头,保留了骨盆的 完整性,术后可早期下床行走。该术式适用于50岁 以下成人,髋部疼痛但活动度基本正常,x线股骨头 无变形,外展位X线片头臼关系对应较好,关节间 隙基本正常的患者。有人查阅文献中应用Bernese 截骨术后临床随访10—20年的文献5篇共195例, 髋臼的10年生存率为72%~82%。Bernese截骨 术从报道至今,临床应用时间较长,效果肯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6 4·
,M 国际骨科学杂志 2 0 1 3年5月 第3 4卷 第3期 I n t J O r t h o a 2 5, 2 0 1 3,V o l . 3 4,N o . 3 p y
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分型及治疗策略
雒文彬 左建林 王金成
是造 成 髋 骨 关 节 炎 及 股 骨 头坏死 的 常见 病因, 常 于 患者 成年 后发 D D H) 摘要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病, 治疗困难。该疾病病理分型对于最佳治疗方案选择、 手术计 划 制 定 和 完善 及 术 后 随 访评价均 有 重 要 意义。基于骨盆 X 线 平 片 的 C r o w e分 型 和 H a r t o f i l a k i d i s 分 型 是 目 前 临 床 上 最 常 用 分 型 方 法。 成 人 髋关节置换术及髋关节融合术, 其中髋关节置换术手术 决策 和方 案 D D H 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骨盆截骨术、 制定与 D 优 点 和 不 足 及 治疗 D H 准确分型密切相关。该文就基于骨盆 X 线 平 片 的 D D H 分型的可 靠 性、 策略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分型; 治疗; 成人 : / . i s s n . 1 6 7 3 D O I d o i 1 0 . 3 9 6 9 7 0 8 3 . 2 0 1 3 . 0 3 . 0 0 5 - j
又称髋关节发育不良, 包 D D H)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 括髋关节不稳定、 半脱位及脱位。 一些患者在儿童期即 出现症状, 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重, 演化为中等程度或 ] 1 。 成人 D 严重骨关节炎及髋关节半脱位和全脱位[ D H 治疗方法有多种, 治疗策略多根据疾病分型和并发骨关 节炎程度决定。 1 D H 分型 成人 D 1 . 1 r o w e分型与 H a r t o f i l a k i d i s分型 C [ ] 2 该分型依据 C r o w e等 于 1 9 7 9 年提出 D D H 分型, 为股骨头从真臼移位的程度。骨盆正位 X 线平片中正常 髋关节股骨头颈交界下缘与两泪滴点下缘连线的垂直距 , 计算此垂直距离与骨盆高度 ( 髂棘最高点至 离几乎为0 坐骨结节下缘高度) 的比值即可评估髋关节脱位程度; 成 , 故可通过测量股骨 人股骨头高度与骨盆高度比为 1 ∶ 5 头高度计算出该比值。C 型为股 r o w e分型具体有 4 型: Ⅰ 骨头移位 距 股 骨 头 高 度 <5 或 距 骨 盆 高 度 <1 0 %, 0 %; 型为股骨头移位距股骨头高度5 或距骨盆高 0 %~ 7 5 %, Ⅱ 度1 型为股骨头移位距股骨头高度 0 %~ 1 5 %; 7 5 %~ Ⅲ 或距骨盆高度 1 1 0 0 %, 5 % ~2 0 %; Ⅳ型为股骨头移位距 股骨头高度1 或距骨盆高度2 0 0 %, 0 %。 [ ] 3 依据 H a r t o f i l a k i d i s等 于1 9 9 6 年提出的 D D H 分型, 的是股骨头和髋臼相对位置。即在 C 分型基础上分 r o w e 为3型: 型为髋关节发育不良, 即虽有不同程度不全脱位, Ⅰ 但股骨头仍位于真臼内; 型为髋关节低位脱位, 股骨头位 Ⅱ 但假臼下唇仍与真臼上唇毗连或重叠其上, 术中 于假臼内, , 真臼易被忽略; 型为髋关节高位脱位 股骨头向后上方移 Ⅲ 假臼位于真臼后上方髂骨翼上且与真、 假臼均无接触。 位, 、 分型和 分型具有测量简便 分 C r o w e H a r t o f i l a k i d i s [ ] 4 型效果直观等特点, 临床应用非常广泛。D e c k i n g等 报 ( ) ( , 道对5 例 髋 成人 患者 岁 平均 1 6 2 D D H 1 8 8 2 5 4岁) ~ 进行3个月随访, 横向 ( 观察者间 ) 及纵向 ( 同一观察者 ) , 研究 C 分型及 分型的可靠性 结果表 r o w e H a r t o f i l a k i d i s 明横 向 对 比 测 试 中 C r o w e分 型 和 H a r t o f i l a k i d i s分 型
) 基金项目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 2 0 1 2 1 5 0 8 5 作者单位 : 1 3 0 0 3 3 长春 ,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
, 纵向对比试验中两 K a a加权系数分别为 0 . 8 2和0 . 7 5 p p ; 者K 据此认为, 两种 a a加权系数分别为 0 . 8 6和0 . 7 9 p p 分型系统均可用于评价和比较髋臼脱位程度, 但若为远 期临床 研 究, 建议采用临床普遍应用的 C r o w e 分 型。 [ ] 5 ( ) Y i a n n a k o o u l o s等 报道对 1 0 2例 1 5 8 髋 成人 D D H进 p 行H 认为 a r t o f i l a k i d i s 分 型 可 靠 性 和 有 效 性 评 估, H a r t o f i l a k i d i s分型 系 统 可 满 足 对 接 受 全 髋 关 节 置 换 术 ( 成人 D 同时亦可有效 T HA) D H 患者骨盆畸形的评估, 评估继发髋骨关节炎所致骨质缺损。 1 . 2 f t e k h a r分型与 K e r b o u l分型 E [ ] 6 E f t e k h a r等 于1 9 7 8年基于股骨头脱位程度提出一 种影像学分型方法, 即将髋关节发育不良严重程度划分 成从髋臼发育不良至完全性髋关节脱位 4 个阶段, 第1 阶段: 髋臼轻度变长及发育不良, 且存有股骨头发育畸 形; 第2阶段: 存在与真臼部分重叠的假臼 ; 第 3 阶段: 存 独立的假臼; 第 4 阶段: 股骨头向上、 向后脱位, 在高位、 但与髂骨翼不接触。
,M 国际骨科学杂志 2 0 1 3年5月 第3 4卷 第3期 I n t J O r t h o a 2 5, 2 0 1 3,V o l . 3 的 C r o w e分型和 H a r t o f i l a k i d i s分型较之 K e r b o u l 分型和 E f t e k h a r分型更适用于临床 D D H 分型。 改 良 相 关 分型 1 . 3 [] D i l a v e r o l u 等 9 研 究 报 道 提 示, C r o w e分型与 g H a r t o f i l a k i d i s分型对手术方式选择和术后并发症预测的 帮助不大, 并在对3 成人 D 8 0 例( 4 1 2 髋) D H 患者为期 1 0 , 年治疗随访基础上提出改良的成人 D 分型方法 即 D H Ⅰ 型为髋关节半脱位 <2 5 %( a 型为仅有髋臼发育不良而 Ⅰ 无脱位, b型为伴有象鼻型骨赘形成, c型为伴有帘状骨 Ⅰ Ⅰ ; 型为髋关节半脱位2 赘形成) 5 %~ 7 5 %( a型为泪点内 Ⅱ Ⅱ , 缘与髋臼上缘夹角< 型为泪点内缘与髋臼上缘夹 6 0 °Ⅱ b ) ; 角> 6 0 ° 7 5 %; Ⅲ型为髋关节半脱位> Ⅳ型为髋关节全脱 位( 型为真臼上缘与大粗隆线距离 a 2 . 5 c m, b 型为 Ⅳ < Ⅳ 。D 真臼上缘与转子间线距离> 2 . 5 c m) i l a v e r o l u等总结 g 该 分 型 方 法 与 传 统 分 型 相 比, 可更有效地评估 认为, 有助于骨科医生选择手术方案 D D H 继发的髋骨关节炎, 并预测手术效果。 [ ] 0 报道认为, 现有 D G a s t o n等 1 D H 分型忽视了股骨 几何形态及重建后患肢长度问题, 同时也无法预测 T HA 手术中可能遇到的特殊问题; 对5 0 例成人 D D H 病例随 访研究后提出将骨盆和股骨作为单独组分进行分型 , 即 骨盆分型中 A 型为髋臼发育不良, A Ⅰ Ⅱ型为髋关节低位脱 位而真臼仍存在, A AⅢ a型为含金属 Ⅲ型为手术后髋臼 ( ; 植入物, 股骨分型中 F 型为 A b型为不含金属植入物) Ⅲ Ⅰ , 股骨端发育不良但仍在真臼或低位髋臼内 F Ⅱ型为高位 股骨, F F a型为含金属植入物, F b Ⅲ型为手术后股骨( Ⅲ Ⅲ 。G 型为不含金属植入物) a s t o n 等总结认为该分型有助 预测术中技术问题及术后效果。 于制定手术计划, 上述两种新分型方法较之传统分型方法在细节上有 了更多进步, 实质上是对先前成人 D D H 临床治疗实践经 这种进步往往依据已广泛临床应用多年 验的总结和提高, 的分型方法, 从而作出经验性修改及优化, 但本质上仍未走 出以骨盆正位 X 线平片为基础的旧技术体系。受基础检 查手段的限制, 加之分型方法较复杂和繁琐, 故新分型方法 的临床可行性和可靠性并未有更多提升, 临床应用也有限。 基于骨 盆正 位 线 平 片 的分型 共 有 问题及不足 1 . 4 X 以上介绍的2种常用 D D H 分型及 2 种新分型均以 骨盆正位 X 线平片为测量和分型依据, 具有方法简单、 患 数据易获取、 分型结果直观简洁等优势, 者经济负担小、 但无论是应用较多的 C 还 r o w e分型、 H a r t o f i l a k i d i s分型, 是其他分型, 均存在传统 X 线平片作分型依据所共有的 [ ] 1 问题和不足。N 报道对 1 e l i t z等 1 0 0 例成人 D D H 骨盆 正位 X 线平片中心-边缘角、 臼顶倾斜角、 颈干角等系列 认为基于骨盆正 参数进行测量分析及 3 个月随访复查, 位 X 线平片的成人 D 但对 D H 分型方法具有良好可靠性, [ ] 2 髋臼指数及髋臼角的测量效果不理想。E 等 n e s a t e r 1 g 报道对9 5例中青年 D D H 患者骨盆正位 X 线平片中心- 、 边缘角、 角 髋臼深 S h a r 1 项对 D D H 诊断分 -宽指数等 1 p 型有重要意义的参数进行测量并作横向 ( 测量者间) 和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