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管理)超市选址量化方法探析最全版
超市店面选址可行性分析

超市店面选址可行性分析超市店面选址可行性分析是指对选择某个地理位置作为超市店面的潜在候选地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是否适合开设超市。
以下是对超市店面选址可行性的分析:1. 人流量和消费能力首先需要分析选址地区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
人口多的地区意味着潜在的顾客数量多。
其次,需要考虑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
消费能力高的地区意味着人们有更多的购买力,可以增加超市的销售额。
2. 交通便利程度选址时需要考虑交通便利程度,包括公交车站、地铁站和主要道路的距离。
交通便利度高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3. 竞争对手分析所选地区附近的竞争对手的数量和类型。
如果附近已经有许多超市,竞争激烈,可能会对新开超市的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有时候竞争对手的存在也可以证明该地区有潜力。
4. 周边设施周边设施对超市的选址也很重要。
例如,附近是否有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这些地方通常有较高的人流量,可以为超市带来潜在的顾客。
5. 地租和成本租金和成本也是决定选址可行性的重要因素。
高昂的租金和成本可能会削减超市的利润,而低租金和成本可能会增加超市的竞争力。
6. 法律和规定需要了解当地的法律和规定,包括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申请程序和要求。
确保选址地区符合相关法律和规定,以保证超市的正常运营。
7. 潜在风险分析选址地区的潜在风险,如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等情况。
避免选址在高风险地区,以保障超市的安全和顾客的需求。
8. 未来发展潜力考虑选址地区的未来发展潜力,如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等。
选址地区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人口和消费能力,从而增加超市的发展潜力。
综上所述,超市店面选址可行性分析需要综合考虑人流量和消费能力、交通便利程度、竞争对手、周边设施、地租和成本、法律和规定、潜在风险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
只有在这些因素评估合理的基础上,才能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理位置开设超市。
超市选址调研报告

超市选址调研报告超市选址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超市选址调研旨在确定一个适合开设超市的地点,以满足当地居民的购物需求,并为超市的经营成功提供基础。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通过走访、观察、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潜在的选址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购物需求等情况。
2.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有关地理信息、人口数据等相关数据,对各选址区域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各选址区域之间的差异和优劣。
三、调研结果1. 选址区域一: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大。
但由于租金较高,竞争激烈,进货成本较高,需要注意经营策略上的差异化。
2. 选址区域二:位于居民区附近,居民密度较高,购物需求相对集中。
租金相对较低,竞争相对较少,但交通不太便利,需要考虑吸引顾客的策略。
3. 选址区域三:位于工业区附近,居民较少,但人流量较大。
租金较低,竞争相对较少,但需要考虑距离居民区较远,顾客购物意愿不高的问题。
四、选址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建议选择选址区域二作为超市的最佳选址。
原因如下:1. 选址区域二位于居民区附近,居民密度较高,购物需求集中,有较大的潜在顾客群体。
2. 租金相对较低,经营成本较低,能够提高超市的利润空间。
3. 交通虽然不太便利,但可以通过增加宣传力度、提供配送服务等方式来吸引顾客。
4. 竞争相对较少,可以通过提供更好的商品品质和服务,吸引更多的顾客。
五、经营策略基于选址区域二的特点和优势,我建议在经营上采取以下策略:1. 定位:以品质为核心竞争力,提供高品质、新鲜的食品和日用品,满足顾客的品质追求。
2. 促销:定期举办特价促销活动,吸引顾客前来购买,提高销量和知名度。
3. 客户服务:注重顾客服务,提供礼貌、热情的服务,回应顾客的需求和意见,保持顾客的满意度。
4. 合理库存管理: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合理控制库存,减少滞销品和过期品的产生,提高经营效益。
六、总结本次超市选址调研确认了选址区域二作为超市的最佳选址,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经营策略。
大型超市选址问题分析(店铺管理)

最后,选址是制定经营目标和经营战略的重要依据。
超市在制定经营目标和经营战略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其中包括对所进行研究,从而为超市制定经营目标提供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按照顾客构成及需求特点,确定促销战略。
超市选址任重道远,要作深入调查,周密考虑,妥善规划;超市经营者在确定经营目标和制定经营策略时必须要考虑地址所在地区的特点,以达到策略的可实施性和目标的可实现性。
而超市的选址却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二、超市选址程序、方法及考虑因素超市选址是一项包括经济、技术的综合性工作。
家乐福每开一家分店,首先会对当地进行详细而严格的调查与论证,历时都在一年以上。
调查涉及的范围包括文化、气候、居民素质、生活习惯及购买力水平等诸多方面。
(一)超市选址的三原则、四程序超市选址程序是超市成功选址的通用手段。
1、超市选址的三原则(1)方便顾客购物满足顾客需求是超市经营的宗旨,因此超市位置的确定,必须首先考虑方便顾客购物,为此超市要符合以下条件:a、交通便利。
车站附近,是过往乘客的集中地段,人群流动性强,流动量大。
如果是几个车站交汇点,则该地段的商业价值更高。
超市开业之地如选择在这类地区就能给顾客提供便利购物的条件。
b、靠近人群聚集的场所,可方便顾客随机购物,如影剧院、商业街、公园名胜、娱乐、旅游地区等,这些地方可以使顾客享受到购物、休闲、娱乐、旅游等多种服务的便利,是超市开业的最佳地点选择。
但此种地段属经商的黄金之地,寸土寸金,地价高费用大,竞争性也强。
因而虽然商业效益好,但并非适合所有超市经营,一般只适合大型综合超市或有鲜明个性的专业商店的发展。
c、人口居住稠密区或机关单位集中的地区。
由于这类地段人口密度大,且距离较近,顾客购物省时省力比较方便。
商店地址如选在这类地段,会对顾客有较大吸引力,很容易培养忠实消费者群。
d、符合客流规律和流向的人群集散地段。
这类地段适应顾客的生活习惯,自然形成“市场”,所以能够进入超市购物的顾客人数多,客流量大。
超市选址(店铺管理)

(4)客流状况。
调查估计通过店前的行人最少流量.(5)道路状况。
包括行人道、街道是否有区分,过往车辆的数量及类型,道路宽窄等。
(6)城市的商业属性。
包括商店数、职工数、营业面积销售额等绝对值,以及由这些绝对数值除以人口所获得的数值,如人均零售额。
(7)场地条件。
包括店铺面积、形状、地基、倾斜度、高低、方位、日照条件、道路衔接状况等。
(8)法律条件。
在新建分店或改建旧店时要查明是否符合城市规划及建筑方面的法规,特别要了解各种限制性的规定。
(9)租金。
(10)必要的停车条件、顾客停车场地及厂商用进货空间。
(11)投资的最高限额。
以预估的营业额或卖场面积为基准来规定。
(12)员工配置。
以卖卖面积为基准来规定,如每人服务面积不得低于20平方米。
二、超市选址的原则:1、超市的店址以选择在居民区为主。
2、超市的目标。
3、顾客应以稳定的居民为主,4、以店址附近的企事业单位上下班职工为主。
5、选择在交通枢纽开设超市。
6、其经营内容必须视流动顾客的不同。
7、特点做出确定。
8、选择在商业中心或老城区开设超市。
9、其经营内容必须同。
10、商业街上其它业态的商店的经营内容有一个互补作用。
三、超市店址的确定1)便利店1、选址在居民住宅区、主干线公路边以及车站、医院、娱乐场所、机关、团体、企事业所在地2、营业面积在1OO平方米左右,营业面积利用率极高。
3、营业时间一般在16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
4、商品结构:以速成食品、小包装商品、文具杂志为主,有即时消费性、少容量、应急性等特点。
5、目标顾客:居民徒步购物5分钟可到达,8O%顾客为有目的的购物。
2)食品超市1、选址在居民住宅区、交通要道、商业区。
2、营业面积在5OO至1000平方米。
3、商品结构:以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为主。
4、营业时间不低于16小时。
5、以居民为消费对象,1O分钟左右可到达。
3)仓储式商场1、选址在城乡结合部,但交通便利性强,并有大型停车场。
2、营业面积大,一般为1OOOO平方米以上。
超市选址调研报告

超市选址调研报告引言超市作为零售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已经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超市选址是超市成功运营的关键要素之一,合理的选址可以有效提高超市的客流量和销售额。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超市选址进行调研分析,以便于未来开设超市时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分析超市选址的重要性以及影响选址的因素,并提供一套科学的步骤和方法,以供决策者在选择超市选址时参考。
调研步骤第一步:市场调研在进行选址之前,首先要对市场进行调研。
通过分析市场规模、竞争对手数量、消费者需求等因素,了解当地超市行业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第二步:人口分析人口是超市选址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需要对选址周边的人口进行分析,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结构等因素。
此外,还需分析人口的消费习惯和购买力,以确定目标客户群体。
第三步:交通便利性评估超市的选址应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因为交通便利程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到达和购物体验。
需要评估周边交通设施,包括公共交通、道路状况、停车设施等因素,以确定是否便利。
第四步:竞争对手分析超市选址时需要考虑周边竞争对手的数量和实力。
分析竞争对手的定位、产品种类、价格策略等因素,以确保选址周边市场有足够的潜力和不同化竞争策略。
第五步:消费者需求评估了解目标客户群体的消费需求,包括购物习惯、消费品类偏好、价格敏感度等。
通过市场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消费者对超市选址和服务设施的需求和期望。
第六步:商圈发展前景在确定选址时,需要分析选址周边商圈的发展前景。
考察周边商业设施、大型企业、写字楼、住宅区等因素,以判断商圈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和潜力。
第七步:成本评估开设超市需要考虑到各种成本因素,包括租金、装修费用、人员成本等。
需要综合考虑选址周边市场规模、竞争对手情况等因素,以确定投资回报率和成本可行性。
结论超市选址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决策过程。
需要综合考虑市场规模、人口分析、交通便利性、竞争对手分析、消费者需求评估、商圈发展前景和成本评估等多个因素。
超市选址量化方法探析

超市选址量化方法探析(一)发表于《价值工程》2005年04期【研究目的】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它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人们可以把它当成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说它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在实践中它要求人们结合自己的经验能动地发挥。
人类进入21世纪后,营销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人们对营销学的研究方式也逐渐由描述性的陈说向科学量化概念的方向发展。
选址是营销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选址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商业机构的经营效益。
对超市来说,选址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因为超市的特点是直接面向消费者,店址的好坏决定了超市的生存。
但传统的超市选址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很多地方都有改进的余地。
本文研究目的是尝试用量化的方法来改进超市选址时传统选址方法的不足,使选址这一对超市经营成败有重大影响的决策过程更趋于科学化和合理化,从而为人们在艺术地进行选址实践时提供一个参考的标准。
本文的目标读者是营销理论研究者、营销教学者和广大的营销实践者。
【论文摘要】本文讨论了选址对超市的意义,介绍了超市选址的传统方法和程序,指出了传统选址方法的不足。
最后提出了用量化的方法来改进传统选址方法的尝试,称选址的量化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学术名词:选址综合指数LCI,它是表征某一地点作为店址的理想程度的量,选址综合指数越大,表明该地点越理想,反之为越不理想。
选址决策者只要对比各待选地点的LCI就可作出选择。
文中还详细地解释了LCI的算法,最后用“用量化方法分析XX市海珠区三大超市之选址”的实例加以说明的它的运用。
关键词:超市选址量化选址关键要素选址综合指数LCI 选址量化方法[Abstract]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a new way to help people choose the supermarket or other spot they are going to run. The point to use this way is to give the key factors a numerical value. By these numerical value, we can finally work-out an index----LCI, winch can help us to choose the best place.第一部分:传统的超市选址方法一、关于超市选址的解释超市的全称是超级市场(supermarket)是指规模巨大、成本低廉、薄利多销、自我服务并实行一次性集中结算的经营机构,主要经营各种食品、洗涤剂和家庭日常用品等。
(店铺管理)超级市场选址理论研究

国内关于超市选址的理论方面尚处于空白,仅有如交通状况是否方便,商业街区是否繁华等一些初步的方法论构建,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鉴于此,本文计划以实际的选址案例来说明我国的超市选址方法。
1.3论文的基本内容及框架结构
本文在对国外选址理论和现状综述的基础上,就选址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作了探讨,以一些具体事例说明选址的注意事项。
罗斯的层次理论更加灵活,他提出聚集法则,认为中心地带的商品和服务可以是多样化的,因为现实中有很多外在的影响因素,所以这些零售店会边界模糊,融为一体。中心地带理论表明,若顾客到较高层次的中心地带一次购齐所需,就不可能再到附近的较低的中心地带购物。该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把消费者行为和零售企业的区域分布联系在一起。这派理论者认为某一商品的“真正价格”是包含交通成本在内的价格。所以,顾客来去中心地带的时间是决定中心地带位置的关键因素。
首先、商圈实地调查
第一,开店地点周围住户的情况,就是所谓的居民居住的条件,其范围有两类:住宅的种类和住户的构成。如二环店附近有高级住宅区市政府小区,而且临近有多所高校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音乐学院以及长安大学等。师大店附近更是密集的分布着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和西北政法学院。至于住户的构成,市政府小区的居民有着很强的购买力,而附近大学的学生是处于18至26岁的年轻人,也有旺盛的购买力。
正因为选址的重要,有的超市在选址的问题上进退两难。如沃尔玛在上海老西门店的选址因为原来的店址已经决定改造商品房,因为随着上海房价的上涨,在老西门这样的繁华地段建造商品房比建造卖场能获取更大的利益。有的超市甚至选择了“嫁接”的方式,如7-11[7]在北京直接与“北京燕莎望京购物中心”,“北京小白羊超市”等合作。
20世纪60年代,美国零售学者戴维·赫夫继雷利和康维斯之后提出了城市区域内商圈预测的空间模型,为区域相互作用理论体系注入了新鲜血液。具体内容是,在数个商业区(或商店)集中于一地时,顾客利用哪一个商业区(或商店)的概率,是由商业区(或商店)的规模和顾客到该区(或商店)的距离决定的。
量贩超市选址基本要求

量贩超市选址基本要求
一、宏观条件
1、市区人口100万以上,每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亿以上
2、距离项目三公里半径内居民超过10万户,且购买力较强
3、邻近主要交通道路
4、城市有机场,与省会(或直辖市)有高速公路
二、具体项目要求
1、主力店:占地10000平方米以上,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以上,建筑物每层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以上,以宽度大于60米的矩形为宜,最小不小于50米,楼层高度大于5米(梁下不小于4.5米)用电大于2500千伏安,用水每天120吨
2、普通店: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以上,每层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其它要求按主力店面积比例提供
3、必须提供足够停车位,主力店停车位应多于200个
4、英邻近主要交通干线,附近公交车来往方便
5、与主要竞争者(同等规模)有合理的距离(一般不小于3公里)
三、法律方面
1、土地或房屋产权明确
2、具备在规划及工程方面所必须的许可证
3、业主资信良好
4、在本项目区域内,没有在商业发展上的特别限制
5、在环保方面可以达到相关部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店铺管理)超市选址量化方法探析超市选址量化方法探析(壹)发表于《价值工程》2005年04期【研究目的】营销学是壹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是壹门科学,也是壹门艺术。
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它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人们能够把它当成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说它是壹门艺术是因为在实践中它要求人们结合自己的经验能动地发挥。
人类进入21世纪后,营销学有了进壹步的发展。
人们对营销学的研究方式也逐渐由描述性的陈说向科学量化概念的方向发展。
选址是营销学研究的壹项重要内容,因为选址的合理和否直接关系到商业机构的运营效益。
对超市来说,选址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因为超市的特点是直接面向消费者,店址的好坏决定了超市的生存。
但传统的超市选址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很多地方都有改进的余地。
本文研究目的是尝试用量化的方法来改进超市选址时传统选址方法的不足,使选址这壹对超市运营成败有重大影响的决策过程更趋于科学化和合理化,从而为人们在艺术地进行选址实践时提供壹个参考的标准。
本文的目标读者是营销理论研究者、营销教学者和广大的营销实践者。
【论文摘要】本文讨论了选址对超市的意义,介绍了超市选址的传统方法和程序,指出了传统选址方法的不足。
最后提出了用量化的方法来改进传统选址方法的尝试,称选址的量化方法。
本文提出了壹个新的学术名词:选址综合指数LCI,它是表征某壹地点作为店址的理想程度的量,选址综合指数越大,表明该地点越理想,反之为越不理想。
选址决策者只要对比各待选地点的LCI就可作出选择。
文中仍详细地解释了LCI的算法,最后用“用量化方法分析广州市海珠区三大超市之选址”的实例加以说明的它的运用。
关键词:超市选址量化选址关键要素选址综合指数LCI选址量化方法[Abstract]Thispapertriestofindanewwaytohelppeoplechoosethesuperma rketorotherspottheyaregoingtorun.Thepointtousethiswayistogivethekeyf actorsanumericalvalue.Bythesenumericalvalue,wecanfinallywork-outanin dex----LCI,winchcanhelpustochoosethebestplace.第壹部分:传统的超市选址方法壹、关于超市选址的解释超市的全称是超级市场(supermarket)是指规模巨大、成本低廉、薄利多销、自我服务且实行壹次性集中结算的运营机构,主要运营各种食品、洗涤剂和家庭日常用品等。
超市有俩个最重要的特征:1)它的目标市场是最终消费者。
2)它必须选择壹个合适的场所作为运营的媒介。
选址是指选择壹个理想地点的过程。
超市选址是指以超市所运营的内容为基础,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根据对超市运营成败有重要影响的各关键要素的比较结果来选择壹个最理想的运营场所的过程。
超市选址过程实际上是对各关键要素的比较过程。
选址决策对超市运营成败有重要影响:1)店址所处的商业环境决定超市的生存。
2)店址影响超市的销售业绩。
3)店址和超市的运营成本息息相关。
二、传统的超市选址方法1、选址程序从大多数实践案例和学术著作见来,当前人们进行超市选址的程序是:①设定超市应满足的基本条件↓②在特定的区域中找出满足基本条件的地点↓③确定影响运营成败的关键要素↓④对这几个地点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⑤根据分析结果进壹步筛选出几个重点地点↓⑥对几个重点地点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⑦书写各地点的选址调查报告↓⑧比较各个调查结果↓⑨进行选址决策2、选址中的关键因素在选址程序的九个步骤当中,步骤③和步骤⑥是最关键最重要的。
关于步骤③中的关键要素的确定,学术专家多有论述,业界已经形成比较统壹的见法。
这些要素是:(1)人口分析。
对拟开发地点周围人口的经济潜力和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用地附近是否有值得依托的大量居住人口,人口的收入、购买力状况、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等。
人口分析要特别注意的壹点是要用动态预测的手段来分析,即要关注未来人口自然增长和迁移以及人口收入的变化等。
(2)便利性分析。
便利性分析的主要指标是交通易达性。
交通易达性即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购物者从起点(壹般是家里)到购物地点所花费的时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是有区别的,易达性分析确定的距离不仅仅是空间距离,因为空间距离和汽车行走需要的时间有区别。
为此,有必要对汽车到该地点所花的时间进行测试。
为了有效确定行车时间,能够根据所花费的时间绘制等时间距离图。
(3)竞争分析。
竞争是指运营相似的产品的其他商家所可能带来的利益威胁。
影响竞争的主要因素是运营同类产品的竞争者的营业面积、竞争者的空间距离、竞争者的品牌强度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竞争威胁。
三、传统选址方法的不足。
传统的选址方法是比较系统和合理的,可是它仍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它的不足表现为:1、选址调查结果只是壹种描述性的陈说2、各选址要素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3、各重点地点的选址调查结果间的可比性差。
4、选址决策缺乏壹个最终的参考量第二部分:选址方法的改进——关键要素的量化和运用壹、三个选址关键要素的量化1、关于量化量化是指将某种概念用数据表示出来。
量化是壹种赋值的过程。
如表示“长度”这种概念时,我们习惯用“x米”“x千米”等来把它量化。
在本文改进选址方法的过程中,作者试图将影响选址决策的罪重要的关键要素量化,使之可用于计算,最终形成壹个可供比较和参考的量——选址综合指数LCI2、人口分析。
人口分析的主要指标是实际需求人口(RDP)、人均购买力(APP)和人口潜力(PP)。
这三方面可总称为实际需求指数(RD)。
其中人均购买力可由人均可支配收入(PDI)和购买力指数(PPI)的乘积求得(即APP=PDI×PPI),购买力指数PPI=1/消费价格指数CPI,CPI可由各城市统计年鉴查出。
人口潜力(PP)是指实际需求人口在未来可预见的运营期(壹般为壹年)内的自然增长(NR)、搬迁指数(MI)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PDII)的变化。
其中自然增长NR=1+人口自然增长率PAR;搬迁指数MI=1+搬入率MIR-搬出率MOR,搬入率MIR=年内搬入人口MIP/总人口TP,搬出率MOR=年内搬出人口MOP/总人口TP。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PDII=1+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PDIIR)。
所以PP=NR×MI×PDII3、便利性分析。
便利性分析的主要指标是交通易达性。
交通易达性即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购物者从起点(壹般是家里)到购物地点所花费的时间,我们可称之为便利性指数(AI),花费时间越长,表明便利性越差,反之则越好。
前面提到,在现代化的城市中,由于汽车的普及,我们有必要对开汽车购物的那部分人口所花的时间进行区别测量。
所以,便利性指数(AI)必须由加权平均便利性指数(AAI)来衡量才更加准确。
加权平均便利性指数(AAI)=步行人口便利性指数(AIBW)×步行人口比例(PBW)+开车人口便利性指数(AIBC)×开车人口比例(PBC)。
4、竞争分析。
影响竞争强度(CI)的主要因素是运营同类产品的竞争者的营业面积(S)、竞争者的空间距离(L)、竞争者的品牌强度指数(BII,若某竞争者的品牌强于自身,则此指数值大于1,反之小于1,实例相当则可取等于1。
具体取值必须由选址者自己衡量)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竞争威胁(壹般用未来壹年内可能进入的竞争者的营业面积SIF来表示)。
其中,竞争强度CI和L成反比,和S、BI、SIF成正比。
即CI可表示成:CI=k0×(S+SIF)×BII/Lk0为比例常数,可取其值为1。
二、选址的量化方法:选址综合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1、选址综合指数(LCI)是本文提出的壹个新的学术名词,它是指将选址关键要素量化成调查中可获得的数据,且根据各数据对选址决策的影响用数学方法综合成壹个选址参考的最后标准。
它是表征某壹地点作为店址的理想程度的量,选址综合指数越大,表明该地点越理想,反之为越不理想。
它的作用是科学理性的数据来代替传统选址所依靠的感性描述,加强各个选址关键要素之间的直接联系,使得各个重点地点的选址要素能够综合比较,为选址决策提供壹个最终唯壹的参考量。
2、选址综合指数的计算。
选址综合指数(LCI)是选址决策的最后标准,所以它必须对影响选址的各关键要素进行综合考虑。
上文已经分析到,选址关键要素有三:表征人口分析的量实际需求指数(RD)、表征便利性的量便利性指数(AI)和表征竞争强度的量竞争强度(CI)。
根据三者对某壹地点的选址理想程度的影响,我们可得到以下公式:LCI1=k×r1×RD/r2×AAI×r3×CI此公式表示在只有壹个目标市场和壹个竞争对手时的情况,但现实中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往往不是唯壹的,所以当有多个目标市场和多个竞争对手时的公式如下:LCI=[k×r1×(∑RD/n1)]/{[r2×(∑AAI/n1)]×[r3×(∑CI/n2)]}--------------------①公式中k为比例常数,各行业不同可根据各行业统计数据得出。
r1r2r3为各关键要素在影响选址决策中的权重,可根据统计数据得出行业权重常数,再加上选址决策者的偏好略加调整。
式中的n1表示目标市场n2分别表示目标市场和竞争者个数,由于RD和AAI都是描述目标市场的量,所以它们有共同的n1。
RD=RDP×APP×PP---------------------------②APP=PDI×PPI---------------------------------③PPI=1/CPI-----------------------------------------④PP=NR×MI×PDII-----------------------------⑤NR=1+PAR---------------------------------------⑥MI=1+MIR-MOR-----------------------------⑦MIR=MIP/TP-------------------------------------⑧MOR=MOP/TP-----------------------------------⑨AAI=AIBW×PBW+AIBC×PBC----------⑩CI=k0×(S+SIF)×BII/L-----------------11经量化后,之上各个量均成为能够查得或调查得到的数据,各量表示意思和数据来源见表1:表1:选址各参量所表示的意义及数据来源在之上诸公式中,根据可查询或测量得到的量,我们能够作以下计算:由⑧⑨求得⑦,由⑥⑦求得⑤由④求得③由②③⑤求得②由②⑩11求得①,即选址综合指数LCI超市选址量化方法探析(二)发表于《价值工程》2005年04期三、根据量化方法对传统选址方法的改进利用量化手段进行选址的方法我们称之为选址的量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