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绣坪山入画图——深圳市坪山区城管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合集下载

深圳市坪山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深圳市坪山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宏观经济目标1.坪山新区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2024年GDP总量突破5000亿元。

2.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年均增长率不低于8%,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3.加强科技创新,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推动新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4.加强对外开放,促进国际贸易和产业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二、投资和消费1.坪山新区将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

2.继续推进消费结构升级,鼓励居民消费,培育市场主体,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加大对创新项目和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举办各类创业活动,培育新兴产业。

三、创新和科技1.建设创新驱动型新区,支持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3.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吸引优秀创新人才。

四、城市规划和建设1.加速推进城市建设项目,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

2.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五、人才培养和教育1.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人才质量和素质。

2.增加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数量,提高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

3.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吸引优秀人才来坪山新区工作和创业。

六、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1.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2.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加强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4.加强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七、生态环境保护1.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2.推动低碳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

总结:深圳市坪山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旨在加快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创新和科技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改善社会事业和民生,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经济与环保齐飞,碧水共蓝天一色 深圳描绘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经济与环保齐飞,碧水共蓝天一色 深圳描绘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经济与环保齐飞,碧水共蓝天一邑深圳描绘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供稿H鹏城九月,秋高气爽。

从大沙河畔到深圳湾,绿水盈盈,碧波荡漾;从梧桐山到仙湖植物园,林木相互映翠,生机盎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惠民福址。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为广东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位置,努力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并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

高位谋划推动,引领生态环境事业扬帆远航深圳既是经济、产业、人口大市,又是空间、资源、环境容量小市。

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环境资源有限的城市,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生态环境工作,科学严谨的顶层设计尤为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美丽深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特别是近两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圳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示范”作为城市发展战略路径,坚决扛起“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二En y ironmenf17深圳梧桐山封面专题I习近平视察广东两周年的美丽中国典范”政治责任,生态环境保护进入重视程度最高、推进力度最大、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最快的时期。

深圳始终坚持高位谋划推动,引领生态环境事业扬帆远航。

在城市规划布局上,深圳坚持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事实上,早在2005年,深圳在全国就率先提出基本生态控制线概念,将市域面积近50%纳入控制保护范围,布设起有法律效力的生态资源保护安全网。

目前,全市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404.6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20.26%,划定比例在珠三角城市中排名前列,森林覆盖率达到39.78%,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建成公园1090个,实现了出门500米可达社区公园,2公里可达城市综合公园,5公里可达自然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园里的城市”。

碧道建设五大系统行动实践——以新圳河碧道建设为例

碧道建设五大系统行动实践——以新圳河碧道建设为例

碧道建设五大系统行动实践———以新圳河碧道建设为例王娟(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00)摘要:为有效贯彻实施深圳碧道五大系统建设,以深圳市宝安区新圳河碧道建设为例,立足新圳河碧道沿线水系、绿地生态、空间、文化及产业等资源条件,对应碧道建设五大系统进行专项分析,厘清项目关键点,难点和痛点,根据场地实施条件、总体布局、相关建设指引,建设时序等综合考虑,针对性提出五大系统的建设实施措施,以期为相关类城市碧道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圳河;碧道;五大系统中图分类号:TU98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3)24-0109-030引言深圳市率先响应广东万里碧道建设的决策部署,开展并发布碧道建设总体规划。

宝安区计划高质量完成255km碧道建设任务,建成“水清岸绿、鱼翔浅底草丰美、白鹭成群”的万里碧道。

新圳河碧道的建设不光是深圳市宝安区碧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宝安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综合载体。

此次新圳河碧道将通过深入研究场地,对标规划指引,高标准落实、落地设计实践,探索出城市碧道这一课题建设中五大系统的行动路径。

1项目概况新圳河碧道建设范围为新圳河口至107国道段,全长2.57km。

碧道是以水为纽带,以河流湖库及滨海岸线为载体,统筹安全、生态、休闲、文化和经济功能建立的复合型廊道。

新圳河碧道建设包含安全、生态、休闲、文化、产业五大系统。

其中,打造河海安澜的安全系统是底线任务;培育蓝绿交融的生态系统和构建公共开放的休闲系统是核心任务;形成缤纷荟萃的文化系统和实现产城融合的产业系统是提升任务[1]。

2项目现状及建设重点2.1安全系统现状(1)现状河段淤泥状况。

由于河水夹带泥沙,新圳河经过长时间运行,出现了河道泥土淤积现象。

淤积区域具体出现在海雅缤纷城至广深公路交界所在暗渠,翻身路大桥底至河口大闸河段,总长约2km。

(2)本次碧道建设范围内不存在内涝等水安全问题,河道满足50年一遇防洪要求。

生态文明乐活美龙岗 山环水润东秀魅鹏程

生态文明乐活美龙岗 山环水润东秀魅鹏程

生态文明乐活美龙岗山环水润东秀魅鹏程作者:暂无来源:《新经济》 2016年第11期2015 年,龙岗区城市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市城管局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打造“生态龙岗、科教高地、创业新城、乐活城区”的目标,以“美丽家园”和“三治”行动为抓手,坚持民生为本、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团结和带领全区城管系统干部职工推动我区城市管理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城区市容环境呈现新面貌。

坚持以建设民生项目为落脚点,美丽家园行动取得新成绩1、公园及绿道网建设再创佳绩。

2、东部环保电厂项目顺利开工。

3、红花岭低碳生态环境园建设如期完成。

4、绿化提升项目再添新亮点。

5、受纳场、路灯等市政设施不断完善。

坚持以推动改革创新为驱动点,智慧精细体系建设实现新发展根据2015 年行业专项检查的特点,继续推行局领导包点街道制度,成立督导组,并由各业务科室组织骨干力量加强对街道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园林绿化、路灯照明等方面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帮助各街道对市容环境卫生薄弱环节进行整治和完善,提升考核质量;建立顺畅有效的协调机制。

力推“疏堵结合、合力督导”机制改革。

目前全区已建成流动摊档疏导点29 处,安置各类摊档1167 档;同时,该局以龙城街道协作、督导机制为蓝本,积极推行街道一级城市管理各责任主体协作联动机制,调动各类社会管理资源,合力共建共管,将共同发现、协调处置、后续监管有机融为一体,提高城市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程度。

建立健全第三方环卫监管体系。

“智慧城管”建设项目投入运行。

坚持以建立马上就办机制为突破点,数字化城管凸显新成效全局坚持“民生为重、服务为先”的理念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方针,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城管工作效能和服务群众水平。

2015 年,全区数字化城管系统平台立案199328 宗,到期应结案件198077 宗,结案197625 宗, 结案率99.77%。

全面提升数字化城管工作水平;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坚持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基本点,绿色龙岗建设跃上新台阶:1、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2、森林防火形势平稳可控;3、大力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4、严把林政审核审批关。

坪山 水质

坪山 水质

坪山水质20xx年01月11日讯水清岸绿,鱼翔浅底,这是坪山河如今的风貌。

深圳有9大流域,其中河流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5条,坪山河就是其中一条。

近年来,坪山河的大变样让附近居民赞不绝口。

记者了解到,经过治理,坪山河的水质已经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坪山区99条小微黑臭水体已全面消除黑臭。

十多年前,居住在坪山河附近的人们想起它常会皱眉,河底堆积淤泥散发出的恶臭让人不愿靠近。

为重现坪山河的秀美,近年来,坪山区以“河长制”为抓手,由市领导担任坪山河市级河长,带队巡河、解决问题。

20xx年,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全面启动。

了解到,该工程主要包括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坪山河干流水质提升工程、三洲田水综合整治工程等三个大项。

据介绍,这是全国首个以交接断面水质达标为验收标准的大体量全流域水生态治理工程。

在治理过程中,为了能随时监控水质变化,整治工程创新性地采用了“精准截污、分散调蓄、分布处理、就地回用”的新模式,不仅减少了工程占地,而且还能节省投资,并强化了水质达标的效果。

此外,采取“工程+管养+执法”大兵团作战,各支线紧密衔接密切配合,合力向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发起冲锋。

在工程方面系统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河道综合整治、正本清源改造和存量管网修复四项重点工程,逐渐补齐了水务基础设施短板。

在管养方面坚持“建管并重”,在推动管养信息化基础上,推动成立坪排并引进北排,系统推进全区水务管养工作。

在执法方面开展全区河道流域执法巡查,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

据悉,20xx年坪山区完成324个小区的正本清源改造工作,近两年累计完成777个。

此外,通过应急抢险、存量管网改造等工程修复了管网23.8公里,按期完成任务目标。

坪山河干流已完成综合整治,目前河水水质已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且干流防洪能力达到100年一遇。

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获得深圳市20xx年度治污保洁工程优秀项目,为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作出表率。

探索生态文明教育,创建绿色生态校园——深圳市坪山区新合实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探索生态文明教育,创建绿色生态校园——深圳市坪山区新合实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探索生态文明教育,创建绿色生态校园——深圳市坪山区新合
实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期刊名称】《环境教育》
【年(卷),期】2022()9
【摘要】深圳市坪山区新合实验学校于2020年9月开办,是坪山区委、区政府高标准建设、高起点定位、高质量办学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3.7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61万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设备先进。

学校于2021年5月高标准通过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先后获得“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中小学综合实践学科教研基地”“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建设项目试点学校”“深圳市儿童友好学校”等荣誉称号。

【总页数】1页(P95-95)
【作者】无
【作者单位】深圳坪山新合实验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践行绿色生态理念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深圳市田东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2.建设生态校园,培养绿色使者——深圳市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文理一小生态
文明教育纪实3.创建生态文明教育品牌学校——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实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纪实4.创建生态文明校园,浸润三实彬彬学子——深圳市龙华区第三实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纪实5.创建生态文明校园,彰显学校生态教育特色——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实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坪山区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坪山区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坪山区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其对策建议摘要:随着国家及地方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升,工业园区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其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持续凸显。

本文以坪山区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坪山区近百个工业园区,对目前工业园区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现场诊断,总结分析了园区在准入要求、环保责任制度、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巡查制度、危废处理等环境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编制园区准入要求、完善入园企业台账、开展环境保护巡查、推广园区集中式污染处理设施、强化环境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为工业园区的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环境问题;对策建议1前言在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工业园区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主要载体,是繁荣区域经济、推动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平台,也是污染排放的主要来源。

人们既要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功能,带动地方经济,也要尽量减少工业园区对周边环境对影响[1]。

中国工业园区管理的发展,已经走过了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深化阶段[2],园区环境管理的要求也逐渐向标准化、精细化发展。

2019年3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粤环发〔2019〕1号),要求加强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提出严格环境准入,加快集中治污设施建设,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完善环境风险防控等要求。

2021年4月,深圳市发布的《关于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命令》(2021年1号令)要求推进工业园区环境管理规范化建设。

2021年7月,市七届人大常委会通过《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明确了深圳市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的责任。

2022年6月,市生态环境局为推进工业集聚区环境保护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印发《深圳市工业集聚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对工业园区实施分类管理,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制。

坪山区有各类工业园区近百个,许多工业园区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尚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何从园区层面推动污染治理工作,是坪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坪山河干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整体技术建设方案

坪山河干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整体技术建设方案

1.2 自然概况
(1)河流水系 p 坪山河贯穿坪山区,是东江二级支流淡水河的上游段。 p 坪山河发源于梅沙尖,河道全长13.5km,流域面积129.4km2。 p 共11条支流,发源南侧马峦山的9条,北侧水系2条,水库16个。
(2)地形地貌
p 为浅丘陵和盆地,地势舒缓。地 势西南高,东北低。
p 坪山河约60%的土地属于基本生 态控制线范围内。
p 相对深圳其它河流,基流较丰富、 河道自净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 自然条件。
1.2 自然概况
(1) 污水设施及管网现状
p 污水处理厂扩建工作已完成。 p 污水管网骨架系统已基本建成。 p 湿地公园建设按计划全面推进。
(2)坪山河水质现状
p 上游水质较好。 p 中下游水质较差,劣于V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
总磷和生化需氧量。
坪山河上洋断面氨氮变化图
10
5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4年氨氮
2015年氨氮
2015年治理目标
1.3 设施及水质现状
上洋污水处理厂
坪山河流域现状排水管网
1.4 存在问题分析
n 水环境问题
(1)污染源头控制不足 原特区外部分企业,部分污水未处理通过排口直排入支流,汇入干流。
2.1综合整治目标及任务 2.2治水提质的坪山模式 2.3流域治水规划
n 总体目标
通过坪山河综合整治,统筹推 进干流及流域防洪排涝、治水提质、 生态修复优化及景观提升,并以此 为契机,拓展两岸城市空间,完善 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土 地价值,践行绿色发展,促进产业 转型,打造既具有生态人文特质, 符合高标准特区一体化品质,又具 有示范引领、辐射价值的深圳东部 门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4-新经济 NEW ECONOMY 深圳专页坪山河贯穿全境,大山陂水库碧波荡漾,马峦山林木翠绿空气醉人……美丽坪山,绿水青山!2018年12月1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表彰活动,坪山区成功获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成绩的背后,凝结的是坪山人为生态文明建设所作的努力。

荣誉的取得,担纲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坪山区城市管理局更是功不可没。

2018年,坪山区城管局深入贯彻市、区政府生态文明工作精神,高度重视、统筹部署生态文明建设,紧紧围绕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和“世界著名花城”的工作目标,以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为主线,在林地保护、绿化提升、环卫保洁等方面不断发力,全力促进生态城区建设发展,各项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深受全区上下同声好评。

绿化美化,坪山园林满眼春瞄准“世界著名花城”目标,坪山区城管局以绿化美化为重点,大力提升园林绿化景观,全面加强林业生态保护,统筹推进“示范路、特色街”建设,城区生态亮点纷呈:2018年,该局全力推进14个园林绿化景观建设,包括新建牛角龙花卉主题公园等3个社区公园,改造提升五马峰公园等11个公园,其中坪山珠洋坑公园、横岭塘公园、横岭塘文化广场、浪尾村休闲公园、浪尾村公园、马峦竹园村街心花园、石井街道新曲街心花园、新塘街心花园等8个社区公园改造提升工作超任务完成,新建、满 绣 坪 山 入 画 图——深圳市坪山区城管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坪山区中心公园航拍 作者:刘锦城大山坡水库-105-APR 2019改造公园面积达13万平方米。

至2018年年末,全区公园总数达至7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2平方米。

令人点赞的是,牛角龙花田以生态循环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废弃木头、沙石等材料,结合多种花卉植物,形成“一步六色,三步一景,层次分明,色彩缤纷”的花境景观,成为风靡全市群众朋友圈的“网红打卡地”。

同期,该局一并完成萨米医疗中心、坪山文体中心屋顶绿化和绿梓立交桥立体绿化精品项目,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并鼓励辖区企业开展立体绿化建设,完成碧桂园凤凰国际公馆和创新广场屋顶绿化项目施工,绿化面积约3万平米。

此外,该局还加强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和黄土裸露治理,对2017年完成项目及其他公园、道路绿化、立体绿化、绿道加强日常管养,整改完成市绿化处督办问题107宗;全区5个绿化管养标段纳入绿化精细化管理平台,完成2条示范路、10条精品路787个树池整治提升,完成治理裸土地斑块102块,治理黄土裸露达161.2万平方米。

2018年,坪山区在“美丽深圳绿化提升行动”考核排名全市第五。

据统计,坪山区林地总面积近7690公顷,占全区国土总面积达46%;森林总面积为760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5.5%。

该局以林业生态保护为己任,实施全区低效林改造、中幼龄林抚育、薇甘菊防控“三大工程”,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全年完成低效林改造工程50.23公顷、中幼龄林抚育工程750公顷、坪山河河岸带状森林绿化建设4公里、水源涵养林改造提升20公顷,全区薇甘菊病虫害防治率达到90%以上。

同时,该局组织开展红线行动、绿剑行动等专项行动,强化林地巡查执法,通过普查及掌握全区林地管理现状,结合林业执法立案手段,严肃调查治理被占林地小班3批次55块,立案查处林地图斑37块,处罚326.6万元。

该局还加强林业调研工作,编制《坪山区古树名木普查报告》、《坪山区森林经营规划(2018-2050年)》(初稿),对全区森林资源主导功能、生态区位、利用方向等进行系统分类,将森林资源经营区内森林划分不同功能区域进行管理。

此外,该局常态落实林区防护管理工作,全年义务植树造林48亩,处置火情6起,其中2起属于森林火,火情处置完成率100%。

区城管局更是契合“示范路、特色街”发展规划,指导推进精品街区和城区精品文体工程,优质打造全区特色生态小镇建设。

该局通过完善街区功能分区、花境布置、设施改造、绿化提升,打造特色各异、布局明晰、景观靓丽的街区氛围,统筹各街道建成11条“示范路、特色街”,重点加强市容环境管控和运营管理。

同时,完成新合路、兰竹东路、坪西公路、荷康路等4条花卉景观大道、6个花漾街区建设,道路景观呈现多元化特色。

管理治理,坪山环卫洁畅美对标“全国最干净城市”,坪山区城管局持续推进“深圳蓝”行动,全面铺开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工作,促进了辖区城市管理品质不断提升,环境卫生持续向好。

2018年下半年,该区环境卫生指数稳居全市前四,居民满意度排名持续2个月位居全市第二。

2018年,结合城市管理业务工作,该局深入实施大坪山大道建设路马峦街道特色街-106-新经济 NEW ECONOMY 深圳专页气污染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新能源环卫车辆推广、裸土地扬尘污染防治、市容执法监督,切实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以提高保洁技术水平及环卫作业标准为着眼点,新建改建垃圾转运站12个、垃圾收集点60个,并落实行业车辆清洁化项目,切入节能减排要求配备新能源平板车、新能源洗扫冲洗车和雾炮车40台,全区环卫基础设施、设备总体质量持续提升;突出裸土地扬尘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治理,制定并实施《坪山区2018年裸露土地治理及扬尘污染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其他用地”裸土地扬尘污染治理、生态文明裸土地覆绿和硬底化治理任务,116个裸土地生态资源状况得以改善;提高不同路段保洁标准,督促保洁企业加大清洗频次,在重点区域采用雾炮车喷雾压尘,强化道路应急保洁;加强市容执法监督,不定期组织各街道执法力量开展深夜专项整治行动,全年查处占道烧烤摊档621宗,责令整改露天焚烧行为167宗;查处泥头车沿途撒漏、未密闭化运输等违法行为402宗,罚款145万余元。

以建设“三个体系”及提升“参与率、减量率”为目标,该局扎实做好“减量账”和“参与账”,不断增强居民分类意识,持续提升分类分流效果,取得3个100%的亮眼成效:建立与运行分流体系,初步建成有害垃圾、绿化垃圾、大件垃圾、年花年桔、玻金塑纸、餐厨垃圾、废旧织物、果蔬垃圾八大分流收运处理体系,各类分流垃圾收运覆盖率均达100%,并由区统一委托收运处理;引导多元共建分类城区,全区累计创建完成达标学校32个、达标单位64个,物业小区38个,其中1.0分类小区17个,2.0分类小区9个,3.0分类小区12个,覆盖率均达100%;建立常态督导队伍,组建区级生活垃圾分类专职督导队伍,对全区物业小区、机关单位、学校、分类投放点、分流处理企业进行专项督导,同时建立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确保督导员在岗在位、昼夜运作,物业小区入户宣传及督导员覆盖率均达100%。

据统计2018年,全区总分流垃圾量达37631吨,同比增加18224吨;日均分流垃圾量110吨,同比增加52吨,增长率达93.9%。

以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实效为关切,该局积极完善餐厨垃圾处理体系,加强餐厨垃圾处理监管,妥善处理辖区餐厨垃圾,以城中村为重点强化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知识宣传与普及,强力推进餐厨垃圾收运处理: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手段对辖区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加强监管,推进收运合同签订工作实现全覆盖,对抽查检查发现的违法收运、处理行为,跟踪调查收集证据后依法予以立案处罚,全年立案16宗,罚款3.95万元。

采取媒体报道、社区宣传、活动开展、体验馆建设多渠道多载体推进垃圾分类普及宣传,媒体报道20次,其中市级15次,超额完成任务指标;所有物业小区楼栋大堂、电梯或楼梯口均设置家庭分类指引海报,所有配置有电子显示屏的小区均定时播放宣传视频;全年开展“美丽家园”“光盘行动”“分类微课堂”等资源回收日活动2190场,超额完成780场次的目“锦绣花城闹元宵,大美坪山全民乐”坪山公园元宵节主题活动2018深圳公园文化季坪山区分会场开幕式 坪山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107-APR 2019标任务;建立光祖公园垃圾分类体验馆,并组织多批次市民参观学习活动。

2018年,收运处理餐厨垃圾1.3万吨,同比增长95%。

领导指导,坪山生态格局新坪山作为龙岗区析出的新区,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环卫工作排名长期靠后。

依托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区城管局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强化领导,科学指导,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新局,出新彩。

接受专访的坪山区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钟锋强调,区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是坪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优质推进和环境品质高效提升的强力引擎。

区主要领导多次强调“生态环卫是城市品质的软实力,坪山要彰显优势,更胜一筹”;区主要领导亲赴一线,常态化开展“行走坪山”活动,各街道积极行走,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卫工作存在的问题,补强硬件短板,常抓巡查监督;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主动发挥监督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卫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毋庸置疑,区城管局履职尽责,争先创优,是坪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优质推进和环境品质高效提升的主体保证。

全局各项工作均由分管领导全面部署、局长亲自检查落实,形成上下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制定印发《坪山区2018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实施方案》,将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人,做到任务明确、职责清晰。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工作和重大项目,坚持“每周一催办、半月一汇报、每月一通报、每季度一小结”,强化监督检查,班子成员每人每周行走1次以上,一级带一级,发现问题,督促解决。

同时落实经费,强化保障,促成全局各项工作根据年度计划有序开展,稳步推进。

局党组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组织理论学习33次,扎实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全年开展 “城管大课堂”、“城管微课堂”主题活动29场次,参训1200人次,带动城管队伍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开展马峦山乡土植物园林绿化研究,编制五大项目报告,为全市乡土植物应用研究提供范本。

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推动落实,把学习调研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以学促干、知行合一。

健全内控机制和完善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巡察整改34条措施,重点在财务、采购、履约管理以及规范“三方比价”、公车管理和津贴补贴发放等方面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落实“一把手”集体廉政谈话制度等,强化干部职工纪律规矩意识,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担当作为,创新推进,该局以科学的工作方法,创新的专业管理,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配置了创出佳绩的金钥匙。

——属地兜底,实行“两级考核、三级督导”:每月以街道为基本单位展开全方位实时动态测评,每月对全区23个社区开展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考核并及时公布考核排名。

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区、街、企业三级市容督导巡查机制,每日开展并强化重点区域市容环境督导,对未及时整改单位,该局发提醒函至其主要领导乃至区分管领导,要求限期整改,并跟进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注重协调,构建齐抓共管生态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