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文献综述--美丽中国

毛概文献综述--美丽中国
毛概文献综述--美丽中国

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前言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美丽中国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总之,建设美丽中国,我们任重道远!

主题

“美丽中国”,乍一看,可能有的人以为是CCTV与bbc联合拍摄的,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而本文所要讨论的这个“美丽中国”是在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高调提出的论题。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其实,这部纪录片与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很好地契合在一起,纪录片中所展现出的是一幅幅中华大地最美丽的画卷,这不正是十八大所展望,全国人民所期盼的美丽中国么!

十八大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那么首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生态文明概念?当前为何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把自然与文明结合起来。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中国作为一个占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我们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身,也是对地球生态安全的巨大贡献。将自身发展与全球发展结合起来,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身体力行的决心,展现了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的内涵与积淀。

本文不妨就从思想,政策,行动这三个方面具体论述如何实现“美丽中国”这个伟大目标。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托于环境法治建设,即: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和环境法治观,促进环境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完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中国特色环境法律制度的体系。

生态文明观具有特别重要的新意,它是一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高度发展、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文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生态文明观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通过生态文明体系的建设,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和环境道德,并制定出先进的环保法律制度。

国情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相结合,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环境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环境民主的理念,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环境法治的要求,通过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的环境法律体系和环境法律制度体系,以保障公民合法环境权益,推进依法环境行政,加快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环境服务型政府和责任政府,健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完善环境“善治”机制。上述指导思想的要点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和环境法治观来指导我国的环境法治建设,就是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文明为方向,以环境法治为灵魂,以维护环境正义公平为宗旨,以环境安全为前提,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以环境民主为手段,以追求环境效益和环境效率为激励机制,以健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和环境“善治”机制为导向,与时俱进地不断发挥环境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使环境法律成为建设环境友好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的法律保障。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保障

(一)强化政策支持

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切实组织实施《规划纲要》。各部门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高度,提高对做好《规划纲要》实施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各级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研究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和保障措施,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确保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密切结合工作实际,确保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整合多种资金

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性作用,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创新政府资金投入方式,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用于支持生态文明标志性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整合各方面资源,把不同渠道的政府性资金直接、间接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上,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扩大政府资金的引导效应。

(三)广泛宣传教育

利用“环境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日”等载体,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电视、报纸专栏、互联网站等媒介,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展“生态文明,有我参与”活动,在各类公共场所设置主题鲜明的生态文明行动小贴士和指示牌等。规范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及时总结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重视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在村规民约中写入生态文明内容。

(四)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全民生态教育体系。将生态文化知识和生态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编制生态文明教育教材,加强生态教育能力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干部培训计划,提高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素养和意识。纳入企业培训计划,加强对企业干部职工的生态文明知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法律法规教育,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加强农村生态文化教育培训。开展

生态体验教育。广泛开展环保志愿者行动、义务植树造林等环保公益活动,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各类保护地的生态教育和生态体验作用。建设生态公园体验区和生态退化警示区,增强感受教育和警示教育。完善各类生态科技示范园、湿地公园、民族文化博物馆、环境保护科技馆等生态教育基地。

(五)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完善就地、迁地、离体保护体系,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努力在重要物种、关键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可持续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展生物安全调查与评估,建立生物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入境生物材料的检疫和监测、监管,对已经造成生态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采取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措施。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落实

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保护环境。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通过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的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来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

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环境保护部门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总体设计部”,其他有关部门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共同建设者。要加强环境保护部门的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体制。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四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针对现阶段的环境污染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改善环境的迫切愿望,不断加大对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以及前瞻性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形成国家、地方政府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监控、预警技术体系,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理性借鉴国际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环境保护活动。五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六是加强基层社会单元的环保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社区、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使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

总结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

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在路上!

参考文献

[1].百度名片.建设美丽中国.

[2].吴剑飞,李耿等.生态文明,启动绿色引擎实现永续发[N]2012-11-14. [3].范俐鑫等.锦绣山河铸大美绿色发展惠民生.[N]2012-10-18.

[4].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N2012.

[5].百度文库,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措施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浅谈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未来 姓名:李里 摘要:在阅读多篇文章以后,总结出中国目前新城镇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追求快速城镇化,造成城市建设与城市空间都存在问题,同时建设时并没有考虑保护环境这一方面。目前,生态城市成为最新的城市改造建设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 关键词:城镇建设,生态城市,海绵城市,低碳城市 一、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城建设中突出的问题是:新城求洋求新,导致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特色危机;大拆大建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历史文脉隔断;部分新城人气不足,活力缺少,建设成效与期望差距甚远;过于关注形象和规模,新城认为不足,配套缺失;不够重视经济测算,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前期投入多,后期收效不大。 不少城市的领导为了追求任期业绩,既不尊重投入产出规律,也不考虑经济效果和创新,更不考虑资金的回收问题。对老城区部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到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的破坏,是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严重受损,甚至完全消失。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是城市的文脉收到认为的破坏和割裂。城市正在走向雷同,特有风貌消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运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是由于各地“追风”现象十分严重,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是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领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和灵魂。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保护建筑视为获得眼前利益的捷径,千方百计的肆意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刚要论文五四运动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内容摘要: 20世纪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在苦苦挣扎着。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极大的刺激了爱国人士。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关键词:近代史,耻辱,爱国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一步步丧失独立的地位,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屈辱。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每个有识之士的心头。 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西方思想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

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人们再也无法沉默,无法继续忍受下去。爱国救亡和思想解放,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成为了每个爱国者的信念。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经70多日激战,于11月7日占领全部的德国租借地胶州湾。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在5月9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协定,为新闻界所得知,并发布该协定,激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使中国知识分子及民众对日本以及“卖国”的政府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国耻,同时也引起了不少反日的活动。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件。但结果,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

毛概论文《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姓名: 学号:2009040400044 班级: 09地质工程

摘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把中国的实际情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结合在一起,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问题以及以后去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使中国走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使革命走向成功,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对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启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近代国情新民主义革命革命道路及经验 新民主主义的形成——近代国情的需要,历史的使命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割占和强行借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驻扎军队,不断干涉我国的行政和司法权,而当时的清政府昏庸无能,使中国丧失了许多主权和政治上的独立性。一方面,各国列强还通过控制关税,倾销商品,索取战争赔款,如: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赔款2100万元(以一元折银七钱计,合银1470万两);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赔款1600万两;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赔款2亿3000万两(赔日本军费2亿两,退还辽东半岛偿款3 000万两);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国联军赔款4亿5000万两。等。以此来垄断金融,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逐渐丧失经济上的独立而不得不依赖和受制于帝国主义。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因为中国仍然存在着剥削阶级,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买办资本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在中国经济中占有很大优势。再加上民族资本的先天不足,重工业的比重不高,技术、设备的缺乏,因此,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在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的组织挤压下,中国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也没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变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是落后的农业国。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革命根本任务,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当家做主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 从1914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产生了新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经济发展助推了城市的大规模扩张,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化率不断攀升。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科学制定城市化发展规划,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中共“十八大”更是多次提及城市化发展战略,从局限于“区域协调发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体,再上升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见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小觑,健康的城市化发展必将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加快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政府和学界的共识,但如何正确选择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模式,协调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仍是各界需要关注的课题。围绕这一问题,国内外相关专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比国内外现有城市化模式,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联系,对我国更好的协调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现把各种观点分为国内与国外两部分综述如下。 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派利用二元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伴随着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人均产出将得到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增长课题组于2003年提出经济增长正从工业化的单引擎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进的 双引擎转变。 国内大多学者认为经济发展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随之增长,就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聚,形成城市化现象,与此同时,城市化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会反作用于经济增长。 周一星通过对1977年世界上157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之间存在一个十分明显的对数曲线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079。他还于2005年利用自己修补后的数据构造了中国城乡人口增长的logistic型曲线,对中国未来城市化水平做了一个预测,结论是:201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将为46.5%,2014年可能超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 实践教学报告 题目: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经济掠夺 学院旅游与烹饪学院 班级食品1704 姓名朱江涵 学号172403426 实践时间.5.23-5.25

一.帝国主义对全中国的经济侵略1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中国的方式 2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对中国带来的影响 3中国人民对经济侵略的反击 结果 参考文献

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近代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 1.强迫贷款 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入侵后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贫弱,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一直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下了大量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中大多都有强迫清政府赔偿“战争损失”的条款,而晚清政府国家腐败,国库空虚,由地主阶级所领导的洋务运动又在北洋战争后彻底失败,那么向帝国主义借贷就成了清政府必然的选择,而这些贷款往往又都有极高的利率。 以辛丑条约为例,清政府理应赔偿白银4.5亿两,但经过39年的借贷,本息共计为 9.8亿两,实赔了6.5亿两。 2.修建铁路,开办工厂 修建铁路也是必须要提的一条,帝国主义在华投资建造了几十条铁路例如滇越铁路、胶济铁路、安奉铁路、南满铁路、京汉铁路、正太铁路、京奉铁路、沪宁铁路、粤汉铁路、津浦铁路、广九铁路、道清铁路,可以说近代中国的主要铁路系统都是由帝国主义国家出资修建的,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开办各种工厂,直接将从中国掠夺的原材料加工成商品倾销到中国 3.建立矿场,掠夺资源 以918事变后的东北为例,日本在东北修建大量矿场,肆无忌惮的掠夺铁矿石等资源,日本在侵华期间大概累计掠夺煤炭约10亿吨,铁矿约1.8亿吨,铜矿约150万吨,铝约10万吨,镁约5万吨。 4.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毛概论文选题参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中论文选题 (供参考) 一、选题说明及写作要求: 选题方向不等同论文题目,具体题目自拟。选题后面括号里是提示,可以选取某一方面写作,当然也可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作。选题方向是参考,也可选择本课程范围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作时应多查阅相关论文,但要有自己见解。 建议:因为宏观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你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理论功底,你会把握不住论题,无法很好分析。所以,建议可参考附件题目来确定选题,选题不要过大,最好限定一下、具体一些。比如,就一个大方面的某一个问题、某一个侧面展开分析,即“以小见大”,效果可能更好。并且建议最好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内容。 要求: 1、论文的字数1000—1500字之间即可(当然你如果能够多写、多分析更好)。 2、不要照抄教材,不要象回答问题的写法。我们不是一般的作业和考试,所以,不要象回答简答题和问答题那样去原封不动的抄教材,而应该从多方面广泛的寻求你所确定的论题的理论与资料,并加以融会贯通和自我消化,最好能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有所收获,取得好的效果。最好围绕论题层层展开分析,把问题分析深,分析透。 3、课程论文必须围绕主题阐述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有一定的见解。 4、关于抄袭问题。各位同学可以借鉴其它的理论分析文章,借用其中一定的观点和方法(参考文献要注明出处),但是,一定要加以消化,融入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绝对不可以完全照搬,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中国的国情,并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今天实行的大政方针,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二、以下题目仅为参考: 1.毛泽东思想与当代大学生 2.论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 3.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4.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5.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6.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7.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

(完整版)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篇综述第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关于综述部分,可以用15分钟的时间对其主要内容进行宏观上的简要概括,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书上具体内容安排给学生课后看。 这个时期与前八十年相比,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没有改变,中国人民仍然面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需要进行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不同的是,这段时期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对中国人救国理念和道路选择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同时,中国自身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发展,也孕育了新的革命因素。 在内外已经变化的条件和因素影响下,我们的救亡图存有了新的理念选择和路径取向,并最终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命运——争取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为谋求自身的崛起提供了关键的政治前提。 这30年是翻天覆地的30年,跌宕起伏的30年,辉煌壮丽的30年!这30年同学们要了解的主要内容是: 1、这30年间,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的社会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农民仍然是斗争的主力;由于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除农民外,中国的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营垒,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2、这30年是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来最具代表性的20篇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有关区域经济学关于城市化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并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从而进一步的探究了城市化理论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化与其它社会进程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在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这个研究方向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集中度 一、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 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是城市化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些论文中发现更多在关注城市化程度本身,以及对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我国城市化率是否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十分深入的探讨,但是对于城市集中度问题的研究上所提比较少了。 关于我国城市化是否滞后的问题,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也滞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郭克莎,2002;安虎森、陈明,2005)。由此引出的我国城市化发展应该因循何种道路,同样也是存在着颇多的争论(温铁军,2000;赵新平、周一星,2002).同时,许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论述了在我国提高城市化率具有许多积极影响,比如对于促进社会商品流通(晏维龙等,2004),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路铭,2000)等均存在十分显著的正面效应。洪银兴和陈雯(2000)指出我国存在严重的“城市供给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无疑对促进其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Malpezzi,2006;Henderson,2005)。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而言,提高城市集中度与提高城市化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口向着某些重要城市集中,会降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非农业人口比例,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而人口的集中会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应用,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Black and Henderson,1999)。 城市化率和城市集中度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比如对于区域或者国家内部的城市而言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中每一城市城市化率的提高,并不伴随着国家或者区域城市集中度的提高,这是不一定的。而区域或者国家城市集中的提高,就可能会导致区域或者国家中某些城市的城市化率偏高,而另一些城市城市化率就偏低乐的现象。Henderson(2003)通过跨国研究发现,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最优的城市集中度,这个最有水平又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的影响。单纯的城市化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只是作为一种结果存在的,而不是动力所在。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绝对紧密联系的,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段禄峰等(2009)认为中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与工业化水平,改革开放后这种差距趋于缩小。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中东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是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 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会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卢东斌等(2009)采取因子分析、横截面多元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从静态角度看,高城市化率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化;从动态角度看,初期城市化在一定范围内会导致这样的现象,超过某一个峰值城市环境质量会持续上升,呈现明显的三次曲线特征。 三、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与测度 蒋伟(2009)认为中国地区城市化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即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通过空间溢出促进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而教育发展滞后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推动城市化进程有负面的影响。张岩(2009)认为非均衡发展是城市化的普遍规律。王家庭等(2009)的研究表明中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的变化满足城市化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目前处于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缩小的阶段,但是缩小速越来越慢。 四、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及土地流转

中国近代史论文

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摘要:探索国家出路可以作为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一条线索,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一生都献身于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先进人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是多层次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改革派等不同阶级在经济、制度和思想等方面分别做出了探索,本文将对不同阶层在经济、制度和思想方面采取的不同方法进行辩证分析,探寻其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 关键词:制度探索;思想探索;经济探索 中国近代史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从不同方面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1]。尽管绝大多 数探索是以失败告终,但是其探索精神及历史意义,经验教训,确实为后人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深究,发掘其背后的价值。这些经济、制度及思想上的探索对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制度上的探索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除了遭受本国残酷的封建压迫以外,更是遭受了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残暴的民族压迫。其根本原因,正如毛泽东所说:“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在这里我们就要首先探讨制度的问题。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才能开辟新路。 而对于制度的改革,不同的阶级做出了不同的努力,这其中有非武力的即对政策的改良改变,也有武力的即通过革命斗争更换政权。 (1)资产阶级非武力——甲午战争失败后,在新的民族危机下,以康有为、梁启超、 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开展了百曰维新. 主张君主立宪来救国。但结果以失败告终。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因为它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也是爱国的,因为它把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其最大功绩在于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 但是由于其思想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这必然导致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推行维新变法主张依靠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失败是必然的。 (2)资产阶级武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选择了用革命手段推翻清 政府的统治,力求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 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其基本主张是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他们的不懈斗争下,终于取得了 胜利。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但好景不长,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

中国近代史论文 -

河南工程学院考查课 专业论文 历史上日本多次侵略中国的原因 学生姓名:张剑201010213115 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441 专业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 任课教师:赵荣霞 2015 年12 月12 日

历史上日本多次侵略中国的原因 摘要: 中日之间战争渊源很长,从唐代开始,中国强,日本来学习仰慕,中国弱,日本来侵略蚕食。日本这个国家表面是很善于学习其他先进文明的思想,骨子里,还是很野蛮也原始的。可以说是一个披着资本主义外衣,有唐代文化特色的奴隶制军国主义国家。日本侵华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不断的试探和评估,国家力量的综合力量的起伏。二次大战虽然结束,但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抗日战争中没有得到充分惩罚,由于美国为了自己在远东势力的私利。中国政府虽然作为战胜国,却没有占领日本,而且日本完全没有像德国人那样做出充分的战争反思。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痛苦,是中国历史不可磨灭的痛。 关键词:中日侵略原因

正文: 一、 日本历次侵略中国的深层原因 日本侵略中国既不是偶然举动或心血来潮,也非如其所言是某些激进分子或少壮派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犯上作乱”、“自作主张”,更不是所谓的由于中国的“刺激”和“引诱”,而是有着深刻的民族心理背景的[4]。通过军阀、党阀、财阀、学阀等主流社会势力表现出来并轻华侵华的意念,是一次次侵华举动的心理基础和源动力。 中(清)日甲午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综合国力得到空前的加强,而中国满清政府则面临各国列强的欺辱瓜分和太平天国起义等内忧外患之中,日趋衰微。固有的“中华朝贡体系”开始一步步地走向瓦解。经过四百年来日本思想家处心积虑的宣扬,“大日本帝国”的观念已经深入日本各界。日本侵略中国是蓄谋已久、准备充分的。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笔信》中宣称“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蓄意向海外扩张。1871年,近代中日两国签订了第一个条约《中日修好条规》,第一款就说:“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倍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但日本并没有遵守,而是开始积极向中国扩张。当时日本政界流传已久的基本论调是:“腐败堕落的清朝,是东亚之大敌,亚洲之叛徒。与清朝提携保卫东亚和平,纯属痴人说梦”。充分暴漏了明代以来对中国的敌视和蔑视,这种心理在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持续发酵,与此同时,日本军国主义的“大日本帝国”趋于成熟,“大东亚共荣思想”开始萌生。 二、 日本方面[3] 日本国内矛盾重重,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严重,这些不稳定因素促使日本

中国近代史纲要综述上编作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库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多少年:( B ) A.、1000多年B、2000多年C、3000多年D、4000多年 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 A、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五四运动 3、使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D ) A、《辛丑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南京条约》 4、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根据是:(B) A、中国革命对象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5、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C) A、封建社会 B、前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6、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之所以具有两重性,其根源在于(C)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资金少、规模小、力量弱 B.受到官府的控制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C.成长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环境 D.民族资产阶级大多数来自过去的地主、商人和官僚 二、多项选择题 1、17世纪以后的中国,未能赶上世界的先进潮流,越来越落后于西欧。主要的原因是下列的哪些因素在清代中叶以后已经成为新的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桎梏:( ABCD ) A.、传统的封建生产方式 B.、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C.、以家族宗法制为核心的社会结构 D.、以封建经学为统治思想的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 2、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被迫同英、美、法等国签订的条约有:(ABDE)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北京条约 D、望厦条约 E、黄埔条约 3、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中国产生的新的社会阶级是:(BD) A、地主阶级 B、无产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资产阶级 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特征是:(ABD)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B、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C、军事上的软弱性; D、具有革命的彻底性 5、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BD)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是:(AC)

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GROUPECONOMY 集团经济研究2006? 4下半月刊(总第196期)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向前推进的。我国1949年城市化水平只有12%左右。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在曲折中发展,至1978年城市化水平不超过17.9%。经过改革开放 20多年的发展,到2003年城市化水 平达到40.5%。由于经济过剩的压力和企业开工不足造成的下岗压力等原因,现在我们重新开始审视过去走过的城市化道路。与工业化程度相比较,我国的城市化已经滞后了,而且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提升,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所以,如何进一步推进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经济任务。 一、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我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新中国建国之初,毛泽东曾明确认识到需要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从1952年至1957年,我国城市人口增加了 3000万。接着,因“大跃进”而引起的 经济衰退,使我们在1962-1965年间进行了经济调整,在减少工业项目,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的同时,减少城市人口,并提出提高建制镇的标准,减少市镇数量。此后,至80年代初,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缓慢,甚至出现了城市数量减少的“逆城市化”现象,大城市由115个减少为105个,小城镇由5400个减少为2900个。由于建国以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图把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国家计划的范围,包括对于城市化问题上也是采取计划的方式。从50年代以后,一系列的政策如:户籍管理制度、城市劳动用工、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完全由国家计划,国家试图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城市化, 致使中国的城市化远远落后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我国城市化没能顺利推进、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从客观上看,我国推进的是以重工业体系为主的工业化,属资本密集型,虽然也能吸收劳动就业,但在这种模式下劳动所占的份额较少,存在着资本对劳动的替代问题。所以,当时虽然从表面上看是政府规定不允许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寻找工作,但实际上是因为城市并没有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如果城市里存在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政府就会号召人们进入城市就业。其二,从主观上看,舆论过度渲染了发达国家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城市化完成以后出现的人口逆向流动的趋势,也过度渲染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想通过人口的有计划迁移来避免城市化,特别是大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城市失业、贫困、犯罪问题和交通、污染等问题。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涉及到一个对城市化道路认识的方法论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尽管政府的力量是极其强有力的,但它也不能任意取消或者改变这个自然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推广,农业生产中新的激励机制实施后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中出现了更多的富余劳动力。本来,按照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将会引起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但因我国改革具有渐进性的特点,改革初期城市中计划经济仍然占有绝对地位,所以,从农村中走出来的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走了发展乡镇企业之路。 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殊的城市化道路—— —城镇化。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大约19000个建制镇。应当肯定,在城乡隔绝的社会结构体制下,在城市工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条件限制下,小城镇为依托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小城镇城市化的起点太低,乡镇布局星罗棋布,比较分散,有的城镇只有三四千人,城镇人口数量不足使商业和服务业难以发展。城镇虽小,但医院、学校都要五脏俱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投资效益低下,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城镇规模小的另一个方面,是难于进行有效的基础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公共物品难以积累,于是在不少地方,“村村象城镇,镇镇像农村”。各小镇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生产要素在城镇之间的流动壁垒,使企业之间难于合并和资产重组,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相互之间恶性竞争,削弱了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同时,小城镇缺乏现代大工业最基本的规模效益和最起码的交通、通讯、供电等社会生产条件,现代工业很难发展起来,也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在考察世界各国城市化道路时发现,城镇化仅仅是城市化的初始表现形态,而且,城市化在初始阶段与工业化相联系,当实现工业化以后,进一步的城市化又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现在在充分肯定城镇化的巨大历史和现实作用的同时,也明确我们应进入城市化的更高阶段。 二、当前阻碍进一步城市化的体制因素 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文/卢旭东 战略研究 47

中国近代史论文

革命遗址的开发与保护 ----以福建省长汀革命旧址为例 摘要:革命遗址是革命斗争的产物,凝聚着深刻的内涵,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长汀县具有丰富多样、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长汀的红色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但在保护与开发利用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本文从转变思想认识、加强整理研究、促进区域合作、整合有效资源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解决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长汀 一、长汀县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 长汀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红色资源比较丰富,具有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密集的特点。目前,长汀县拥有多处革命遗址,共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省级革命建筑物、2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个省定的革命基点村。自2009年以来,长汀县党史研究室、老区扶贫办、老区建设促进会对这34个革命基点村史进行了编修,经过研究确定了东埔村等72个具有明显革命斗争史实的县级革命基点村。同时,长汀县邀请了部分专家和教授协同编制了《长汀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和《长汀县红色旅游景点项目建设》。近年来,随着长汀县红色资源的开发,长汀县不断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多元投入,对革命遗址群进行了开发、修缮和复原,不断加大了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并且学校通过组织青少年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和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访问革命烈属,查阅史料,邀请老红军和有关人员做爱国主义专题教育报告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们在长汀进行英勇革命斗争的事迹。这些红色资源大部分承载着丰富的革命精神,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质载体, 也是长汀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基础。 二、长汀县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长汀县在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虽然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 但客观上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的认识还相对比较狭隘。一些部门认为,文化资源是软性的,与中心工作联系不大。对长汀县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于突出红色资源的旅游经

毛概论文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我们要山清水秀却导致贫穷落后,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我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和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提倡“美丽中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方式,可以说,“美丽中国”的提法既给我们指出了科学发展的具体方式,又给我们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过去10年间,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德班,历届气候大会上,中国带头许下并切实履行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从“十一五”首次设立约束性指标,到清理整顿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态工程到出台节能减排计划,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到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推进,中国正逐渐告别“黑色发展”,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

绿色发展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环境。 “美丽中国”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美丽中国”让党代会报告一改以往工作报告用词严谨、中性,缺乏感情色彩的传统风格,运用如此柔软、悦耳、富有诗意的词汇,使总书记的工作报告充满亲切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群众,迅速拉近了党代会与民众关切之间的距离,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许。实际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本届党中央执政理国最有富创新和特色的地方。近几年,“民生”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频词”。从总书记关心灾民的吃饭、穿衣、喝水、住宿、医疗问题,总理“帮农民工讨薪”、“逛市场看肉价”,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美丽中国”,没有了最美中国人,如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徒具美丽外表,不具美丽生命。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一次中国历史的转机点 摘要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无产阶级、农民阶级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件。 关键字:指导思想、转折点、启蒙运动 中国近代社会,发生了众多的变化,发生了许多的事件,基本上,这些事件都表现出,中国近代社会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而在这众多的历史事件中,“五四运动”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说,“五四运动”带给近代中国的,是一个全新的转机。 从1840年后西方列强凭借着火枪洋炮,撕开了曾经闭关锁国的古老中国,更随着外国资本注意不断入侵,使西方殖民主义在中国的权利不断扩大,使得当时广大人民生活在一边水生火热当中。在饱受列强的欺凌下,国人逐渐明白落后就要爱打的道理,于是不断有新的思想出现,有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出现,代表就是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也进行过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同时还有浩大的辛亥革命,不过最终这些运动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除了当时政府的软弱和退让以外,还在于当时的统治者没有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指导思想,这就导致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①”,直到后来的二次革命,而“五四运动”恰恰是将一种新的思想浪潮引进中国。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过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之一,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过载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过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息消息传到中国

毛概文献综述--美丽中国

毛 概 结 课 论 文 之 美 丽 中 国 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前言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美丽中国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总之,建设美丽中国,我们任重道远! 主题 “美丽中国”,乍一看,可能有的人以为是CCTV与bbc联合拍摄的,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而本文所要讨论的这个“美丽中国”是在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高调提出的论题。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其实,这部纪录片与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很好地契合在一起,纪录片中所展现出的是一幅幅中华大地最美丽的画卷,这不正是十八大所展望,全国人民所期盼的美丽中国么! 十八大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那么首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生态文明概念?当前为何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把自然与文明结合起来。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中国作为一个占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我们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身,也是对地球生态安全的巨大贡献。将自身发展与全球发展结合起来,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身体力行的决心,展现了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的内涵与积淀。 本文不妨就从思想,政策,行动这三个方面具体论述如何实现“美丽中国”这个伟大目标。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托于环境法治建设,即: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和环境法治观,促进环境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完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中国特色环境法律制度的体系。 生态文明观具有特别重要的新意,它是一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高度发展、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文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生态文明观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通过生态文明体系的建设,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和环境道德,并制定出先进的环保法律制度。 国情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相结合,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美丽中国(毛概观后感)

美丽中国 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目前世界上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资源,这三种能源不仅利用率低,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缓解能源污染问题,如今除了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以及生物质能等再生资源外,核能被公认为是唯一实现的可大规模替代常规能源的清洁经济能源。然而随着一系列的核事故的发生,核能的安全性再一步受到人们的质疑。但就我个人来看,核能的确是安全的,导致其不安全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人们自身。以视频《岛国悲歌——东日本大地震五周年祭》中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为例,造成事故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在事故发生之初的互相推诿责任和不当处理手段,延误了控制核泄漏扩散的最佳时期,而这并不代表核能本身是不安全的。在未来,人们应该安全管理核电,提高对核能的可控性,不断发展核能相关技术,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反核、停止核能的使用。我认为,核能作为一种新一代的绿色能源,绝不可能在今后被停止使用,而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受人关注。我觉得,人类的种种行为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产生,而同时环境问题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就以破坏环境和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为代价,飞速发展了经济,但同时人们也受到了自然的无情报复,如泥石流,水土流失,全球变暖以及沙漠扩大化等等,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人类已经逐渐增强了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各国也都开始着手治理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强调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说明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等仍等待人们去解决,作为普通的大学生,我们虽然还没有能力去解决它们,但从个人做起,我们能做的也有很多,例如我们可以乘坐公共交通或者骑自行车来代替私家车出行,减少废气排放;不乱扔垃圾、学会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尽量节约纸张、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等等。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能建设一个美丽中国! 范玉雯 170112817

文献综述 城市化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

文献综述 2020 届 城市化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张三 学号 8888888 学院商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20年×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伴随着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放开以及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带来巨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更加深化,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关系也更加紧密。本文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以及人口规模的概念入手,对城市化、人口城市化以及人口规模的相关理论等进行了相应的概述,并在理论上阐述了城市化发展阶段和其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化与城市人口规模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城市化与城市人口规模存在高度相关性。以期在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具有阶段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下,厘清当前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基本现状,以及城市化与城市人口规模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口流动、为有关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关键词]:城市化;人口规模;影响 引言 人口问题一直是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术界更是从不同学科角度对人口流动以及规模的现状、问题、理论、模型等方面进行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人口流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人口流动方面的研究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大规模的涌现,我国对人口流动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总的来说,有关人口流动的理论研究,尤其是人口流动与城市化两者关系的研究,国外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而我国的相关研究则多是在国外有关理论基础上的应用或扩展。由于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以下主要从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含义以及两者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价。 一、人口流动与城市化概念及内涵研究 (一)人口流动概念及内涵 人口流动是中国特定城乡背景下衍生的特定概念,而国外并没有这一概念,其对应的概念为人口迁移。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涉及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多个领域,各机构或学者在对人口迁移流动进行研究时,大多会根据自身研究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使得对于“人口流动”、“人口迁移”的理解处于一个灵活且混乱的状态,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相关的概念术语,如户籍迁移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