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庞平

合集下载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高 WELCOME
等 动 物 的 个 体 发 育
发育阶段:
受精卵 幼体
性成熟个体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一、胚胎发育 受精卵(模式图)
动物极
卵轴
动物半球
植物半球
受精卵的特点:
植物极
动物半球:卵黄少、比重小、颜色深 植物半球:卵黄多、比重大、颜色浅
受精卵的这种特点有 什么生物学意义?
1、动物极颜色深,植物极颜色浅,在水域生态系统中是
成体
胚胎发育
动物的 胚后发育 个体发育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胚后发育的是 ( A ) A、鱼的受精卵发育成鱼苗 B、蝌蚪从卵膜里孵化出来后发育成成蛙 C、家蚕发育成蚕蛾 D、小鸡破壳而出后发育成鸡
2、在动物的个体发育中属于胚胎发育的是 (C) A. 从蛙卵到青蛙 B. 从蝌蚪到成蛙 C. 鸡雏孵出之前 D. 从鸡雏到母鸡生蛋
囊胚
动物半球
卷入 内陷
外包
植物半球
细胞分裂速度差异 和细胞移动
囊胚腔
囊胚
继续 植物极细胞內陷 动物极细胞外包
囊胚腔
原肠腔
原肠胚
囊胚腔
原肠腔
原肠胚
囊胚腔
原肠腔
原肠腔
中胚层 内胚层
原肠胚
原肠胚的特点:一孔、二腔、三胚层
外胚层由动物极细胞形成,中胚层主要由动物极细胞 内卷形成,内胚层由植物极细胞形成
羊膜: 爬行动物、鸟 类和哺乳类在胚胎发 育早期,从胚胎四周 的表面开始形成了围 绕胚胎的胚膜。
胚膜的内层称为 羊膜。由羊膜所包围 的腔称羊膜腔。腔内 充满羊水,胚胎悬浮 其中。
羊膜的出现在 动物的进化上 有什么重要意
义?
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类,生殖和发育过程已完全摆脱了 水的束缚,羊膜内有充足的羊水,解除在个体发育中对外界水 环境的依赖,为脊椎动物的完全陆生打下基础,同时羊水能缓 冲震荡,防止内部的胚胎机械损伤。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详解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详解

体 发 育
分化
组织、器官分化 系统形成

幼体 (从卵膜中孵化或母体生出)

温度等外界因素


成体
巩固练习:
1、能正确表示高等动物个体发育顺序的是(B ) A、卵 幼体 成体 B、受精卵 幼体 成体 C、受精卵 卵裂 囊胚 原肠胚 组织器官的分化 D、卵 卵裂 囊胚 原肠胚 组织器官的分化
2、人体的皮肤来源于( D ) A、内胚层 B、外胚层 C、中胚层 D、外胚层和中胚层
试管婴儿技术是体外受精、胚胎 移植等人工助孕技术的俗称,是一 项结合胚胎学、内分泌、遗传学以 及显微操作的综合技术。它是将精 子和卵子置于体外利用各种技术使 卵子受精,培养几天后移入子宫, 使女性受孕生子。
这是1979年9月7日,世界上第 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和她的父 母一起在芝加哥的电视节目中和观 众见面。
原肠胚
组织 器官 系统的分化与形成
外胚层 中胚层 内胚层
表皮及其附属结构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脊索、真皮、肌肉 内脏器官的外膜 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
消化道上皮、呼吸道上皮 腺体(如肝、胰等)
鸡的胚胎
人类胚胎第8周时在子宫内的照片
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在胚胎发育早期,从胚胎四周的表 面开始形成围绕胚胎的胚膜。胚膜的内层称为羊膜。由羊膜 所包围的腔称羊膜腔。腔内充满羊水,胚胎悬浮其中。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新野一高
王怡娜
动物个体发育阶段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胚胎发育
受精卵发育为幼体
胚后发育
幼体从卵膜内孵化出来→成体 (如卵生动物)
幼体从母体内生出来→成体
(如胎生或卵胎生动物)

高中生物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专题辅导

高中生物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专题辅导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重点讲解一、高等动物个体发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以蛙为例)。

胚胎发育:受精卵→幼体(蝌蚪);胚后发育:幼体(蝌蚪)→成体(成蛙)。

特别提示:胚胎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终点是幼体或胎儿;胚后发育的起点是幼体从卵膜内孵化出来或胎儿从母体里生产出来,终点都是成体。

2.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发育过程包括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发育方向由遗传因素(内因)和环境因素(外因)共同作用决定。

3. 羊膜是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鸟类等胚胎发育过程中特有的结构。

羊膜内有充足的液体——羊水,保证了胚胎发育对水环境的依赖,同时对胚胎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

4. 高等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供应: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营养由卵黄提供,胚胎发育后期则通过胎盘由母体提供,其他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所需营养均由卵黄提供。

二、原肠胚的形成及其特点蛙的受精卵经过前三次卵裂形成八细胞胚后,继续卵裂时,发生了动物半球与植物半球细胞分裂的不均衡。

动物半球细胞分裂得快,产生的子细胞数目多,但体积小;植物半球细胞分裂得慢,产生的子细胞数目少,体积较大。

分裂沿球面进行,从而形成了一个内部有一空腔(囊胚腔)的球状体——囊胚,然后,动物半球细胞继续快速分裂,产生的大量子细胞,朝下包裹,从而形成外胚层。

而分裂较慢产生子细胞较少的植物半球细胞则逐渐向囊胚腔中内陷(好像受到了排挤)形成内胚层,当然由于植物半球细胞的内陷导致了囊胚腔逐渐缩小,同时在两侧内陷部分之间出现了一个新的腔隙——原肠腔,随着进一步的外包和内陷,囊胚腔将越来越小并最终消失,而原肠腔则越来越大,同时在原肠腔顶壁(将来在内外胚层之间)出现了中胚层。

原肠腔和三个胚层(尤其是中胚层)的形成是原肠胚的特点与标志,蛙的胚胎在原肠胚形成之后,继续进行细胞的分化与器官的形成,从而逐渐构成幼体。

在原肠胚中,中胚层分化出来得最晚,但对动物的个体发育却十分重要。

高等动物个体发育

高等动物个体发育

胚的发育过程一(受精卵)
受精卵
动 物 极
位置:上端,卵黄少,比重小 颜色: 深 作用: 吸光热,提供温度条件 位置: 下端,卵黄多,比重大 颜色:浅 作用:为发育供养
植 物 极
胚的发育过程二(卵裂)
图 5-15 蛙受精卵卵裂的几个时期
分裂特点
两纵一横 , 两两垂直 , 第三次分裂面偏向动物极
胚的发育过程三(囊胚期) 囊胚
一、
填充题
1、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_____ 的发育和_____发育。 2、蛙受精卵上的植物半球与动物半 球相比,含卵黄比较_____,颜色比较 _____,比重较_____,因此位于受精卵 的_____方。 3、具有囊胚腔的胚叫做——,具有 原肠腔的胚叫做——。
二、
选择题
1、下列生物中,不属于卵生动物的是: (A)鲫鱼; (B)蛇; (C)蝗虫; (D)鲸。 2、蛙胚具有三个胚层的时期叫做: (A)原肠腔;(B)原肠胚; (C)囊胚; (D)卵裂。 3、外胚层发育出 (A)眼 (B)肝 (C)肾 (D)心脏
胚的发育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卵生动物:
胚的发育 受外界环境 影响较大, 当环境适宜 时才能发育。
胎生或卵胎 生动物:
胚的发育在母 体内完成, 受外界环境影 响不大。
小结:
蛙的个体发育
胚的发育 胚后发育
受 精 卵
卵 裂
囊 胚
原 肠 胚
组织、器 官和系统 的分化
幼 体
成 体
动物极:向上,卵黄少,比重小,颜色深 受精卵 便于吸热 ↓植物极:向下,卵黄多,比重大,颜色浅。 卵 裂 二次纵裂均经卵轴,一次横裂不经卵轴, ↓ 偏向上方,三次相互垂直 8细胞胚(内已出现一小裂腔) ↓ 囊 胚 内有囊胚腔的球状胚体 ↓ 原肠胚 (1)出现三个胚层(2)出现原肠腔 ↓ (3)有胚孔(4)囊胚腔渐缩小 幼 体 三个胚层分别发育成各组织器官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ppt课件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ppt课件

环境因素对个体发育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个体发育的影 响
研究工业污染物、农药等对高等动物胚胎和 幼体的生长发育、器官形成和功能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个体发育的影 响
探讨全球气候变暖对动物繁殖、生长速度、 性成熟时间和生存率等方面的影响。
营养与个体发育的关系
营养素对胎儿和婴儿发育的影响
研究母体营养状况如何影响胎儿和婴儿的生长发育、脑发育和免疫系统等。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营养补充与成年健康的关系
探讨营养补充剂在预防慢性疾病、促进健康老龄化等方面的作用和机制。
PART 06
结论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研究成果总结
•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通过对高等动物个体发育的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化、 组织形成和器官形成的机制。
免疫系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成熟,能够更好地抵御外来病原体 的入侵。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发育
高等动物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完善,调节机体的 各种生理活动。
行为特征的发育
学习行为
随着个体的成长,高等动物逐渐 表现出更复杂的学习行为,例如 模仿、社交学习等。
社交行为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 的社交行为模式,例如群居、求 偶等行为。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ppt课件
https://
REPORTING
• 引言 • 高等动物个体发育的基本过程 • 高等动物个体发育的主要特征 • 影响高等动物个体发育的因素 • 高等动物个体发育的未来研究方向 • 结论
目录
PART 01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自学导引】一、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类型: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二、胚胎发育1.胚的发育过程2.羊膜的出现及其意义某些高等动物,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从胚胎四周的表面开始形成了围绕胚胎的胚膜。

胚膜的内层叫羊膜。

羊膜里面充满了液体,叫羊水。

羊膜和羊水不仅保证了胚胎发育所需的液体环境,还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

三、胚后发育1.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胚后发育(1)大致过程:幼体(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来或从母体生出来)→成体(2)胚后发育主要指身体的长大和生殖器官的逐渐成熟。

2.青蛙的胚后发育过程:蝌蚪(幼体)→幼蛙→成蛙。

特点:变态发育——某些动物在胚后发育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要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又是集中在短时期内完成的。

【思考导学】1.1987年7月25日的深夜11时47分,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问世了。

小布朗的产生过程大致如下:取母亲的卵细胞和父亲的精子在试管内完成受精,等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至囊胚时,再移入母亲的子宫内,胚胎经过9个月的发育,小布朗问世了。

试问小布朗的形成属于动物个体发育的哪个阶段?在试管内发育的是哪几个阶段?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是哪几个阶段?答案:胚的发育;受精卵→囊胚;囊胚→原肠腔→幼体。

2.没有交配的母鸡产下的一个鸡蛋是否是一个卵细胞?答案:不是,卵细胞只包括胚盘、卵黄及卵黄膜,把一个鸡蛋看作是一个卵细胞,是不妥的。

3.青蛙的幼体与成体有哪些差别?除了两栖动物外,还有哪些动物也具有变态发育的特点?试举例说明之。

答案:青蛙的幼体是蝌蚪,蝌蚪有尾巴没有四肢,青蛙有四肢没有尾巴,蝌蚪用鳃呼吸,青蛙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蝌蚪的心脏是一心房一心室,一条循环路线(无体循环和肺循环之分),青蛙的心脏是二心房一心室,二条循环路线(体循环和肺循环);青蛙可以到陆上生活,肉食性(即主要以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蝌蚪是植物食性的,以水中的藻类为食。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高二生物)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高二生物)

蛙的受精卵分裂的过程
卵裂 卵裂
卵 裂 卵裂 卵裂
囊胚: 囊胚:
卵裂进行到一定时期,细胞增多, 卵裂进行到一定时期,细胞增多,于是就 形成了内部具有空腔(囊胚腔) 形成了内部具有空腔(囊胚腔)的球状 叫囊胚。 胚,叫囊胚。 特点: 特点:具有囊胚腔
原肠胚
囊胚细胞次序运动,许多细胞从囊胚的 囊胚细胞次序运动, 表面运动到内部, 表面运动到内部,成为一层内层细胞 内胚层), ),接着在内外细胞之间出现 (内胚层),接着在内外细胞之间出现 一个新的胚层(中胚层), ),表面的叫外 一个新的胚层(中胚层),表面的叫外 胚层。这时期的胚叫原肠胚。 胚层。这时期的胚叫原肠胚。 特点:一孔、二腔、三胚层( 特点:一孔、二腔、三胚层(外、中、内) 胚孔 原肠腔和缩小的囊胚腔
二、胚后发育
直接发育: 直接发育:幼体在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 上都与成体差别小,其胚后发育主要是 上都与成体差别小, 身体的长大和生殖器官的逐渐成熟。 指身体的长大和生殖器官的逐渐成熟。 如:爬行类、鸟类、鱼类、哺乳动物 爬行类、鸟类、鱼类、 变态发育: 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 活习性都要发生显著的变化( 活习性都要发生显著的变化(集中在短 期内完成),其胚后发育是指身体形态 ),其胚后发育是指身体形态、 期内完成),其胚后发育是指身体形态、 结构和生活习性改变, 结构和生活习性改变,身体长大和生殖 器官逐渐成熟。 器官逐渐成熟。 如两栖类
思考: 思考: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囊胚的 过程中, 总量、 过程中,DNA总量、每个细胞的 总量 体积、所有细胞体积之和、 体积、所有细胞体积之和、有机 物总量的变化趋势各是怎样的? 物总量的变化趋势各是怎样的?
羊膜羊水出现的意义? 羊膜羊水出现的意义?
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陆生动物在胚 爬行类、 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羊膜, 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羊膜,里面的液 体叫做羊水。 体叫做羊水。 羊膜和羊水不仅保证了胚胎发育所需的 水环境,还具有防震 保护作用 防震和 作用, 水环境,还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使这 些动物增强了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些动物增强了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一、知识结构:动物极和植物极: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幼体 羊膜的出现及其意义蛙等动物的胚后发育-----变态发育二、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1.高等动物胚胎发育大致过程(A:知道)。

2.陆生脊椎动物羊膜出现的意义(A:知道)。

3.高等动物胚后发育特点及变态发育的概念(A:知道)。

(二)能力训练通过观察、讨论、讲解动物个体发育过程的挂图、图解、模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的空间思维能力。

动脑筋,发挥学生想像力去理解、想像动物个体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

三、教法与学法(一)学生学法学习中,一定要认真对照图解,理解掌握胚胎发育过程和各时期的特点,记住海星原肠胚的构造。

注意理解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产生羊膜卵的意义,并通过蛙的胚后发育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

(二)教师教法该内容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直观教学,用挂图、模型、多媒体动画,增加直观性。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将动物世界进行剪辑放映。

教学中一定要讲清楚胚胎发育经历的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特别是原肠胚的特点,原肠胚的特点是“一孔二腔三胚层〞,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

通过羊膜卵讲清楚蛙在进化历程中的地位。

四、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胚从卵裂、囊胚、原肠胚的发育过程。

(2)羊膜出现意义。

2.难点*原肠胚的形成过程。

3.疑点*原肠胚中的中胚层形成。

4.解决办法(1)教师用彩色橡皮泥演示原肠胚形成过程。

(2)尽量使用挂图、模型、实物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蛙胚发育。

(3)多媒体教学软件(有条件学校)。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用具个体发育挂图,模型,利用彩色橡皮泥(在课堂演示原肠胚形成过程)。

课堂训练题。

七、学生活动彩图,用比较观察法,归纳各发育时期不同的特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阅读课文P114-115点。

2.学生积极思维,充分想像,踊跃发言,人人参与教学过程。

3.认真思考完成课堂训练题。

八、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1.胚的发育,胚后发育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四川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庞平,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生物。

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板书),对于此课程,我将从以下4个环节进行剖析。

一、说教材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位于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第二节。

它以我们熟悉的青蛙为代表,以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细胞的分化为细胞学基础对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它也是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基础,另外,本节内容还存在对影响动物个体发育因素的拓展,有利于对照实验的设计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因此,学好本节课的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胚胎发育和肽后发育的过程。

2、通过对胚胎发育过程中图像、模型、课件的观察、思考,经过语言表述将思维外化,培
养学生观察、思维、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陆生脊椎动物羊膜的出现,培养进化论的思想以及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蛙胚胎的发育过程
2、难点:动物的个体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采用故事激趣,导入课题。

通过小时候《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回忆和兴趣,然后设问:“同学们知道小蝌蚪是如何真正长大的吗?”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二)知识介绍
结合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时期划分将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的时期划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并进一步理解个体发育的概念。

1、胚胎发育
胚胎发育是本节课的重点,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胚胎发育的全过程,让学生有个清晰的整体认识,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按照受精卵、八个细胞的胚、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形成、幼体的发育顺序详细讲解,重点讲述囊胚,原肠胚的特点,同时出示相关的挂图,模型增强直观效果。

并组织学生讨论“羊膜、羊水的出现有何意义?”
2、胚后发育
这部分学生感性认识较强,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结合课题导入故事首尾呼应,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青蛙的变态发育。

同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拓展:青蛙的个体发育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呢?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开展讨论,踊跃发言,然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布置课外研究性活动。

(三)总结
分小组归纳总结此课程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并每个小组指派代表讲:胚胎发育的过程。

(四)布置作业
教材本节是复习题,同时复习今天所学知识,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