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考复习案──基础拾遗与中考实战(力)
压强和浮力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夹教师中心 学生中心学会 资源下载 最新文章 物理论坛当前位置:首页>>初中物理>>教师中心>>中考专栏>>专题集锦2010中考复习案──基础拾遗与中考实战(压强和浮力)江苏省姜堰市沈高初级中学 吴洪华一、基础拾遗1.坦克能轻易地驶过沼泽地,把列车的钢轨铺在枕木上,都是通过增大____________的办法分解了坦克或火车作用在支持面上的__________。
2.你注意过吗?不同载重量的汽车的车轮在数量和形状上都有讲究,这实际是上通过车轮控制车子与路面的__________,调控它们对地面的__________。
3.把__________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_______和________都有关系。
当_____________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_____;当________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______,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4.物体在___________受到的________叫做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
压强的单位是由______的单位和_______单位通过除法运算得到的,这个单位有个专门名称叫做_________。
一张报纸平摊在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0.5_______。
5.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轮子,房屋要建在更宽大的地基上,这都是通过_______的方法来_____压强的;而冰上运动员穿的冰鞋下装有冰刀,飞镖的镖头做得很尖,这些则是通过__________方法来________压强的。
6.借助于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和___________以及适量的水,可以研究液体的压强。
研究表明: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_______压强;在液体内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_______;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与液体的_____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的______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中考生物复习学习计划(精选6篇)

中考生物复习学习计划(精选6篇)中考生物复习学习计划(精选6篇)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学习生活即将来临,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学习计划了哦。
可是到底什么样的学习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生物复习学习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考生物复习学习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为了巩固本期的教学知识,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为了迎接期末考试,特对本期教学的八年级上册内容作复习计划。
二、具体措施1、紧扣教材,夯实基础1)根据教材内容,老师编写复习提纲,学生按时完成概念图的填写。
2)以小组为单位,老师先核对小组长的任务完成情况及正确率,小组长再依此法检查同组成员。
3)老师点拨、讲解一些重点和难点,指导记忆的方法。
2、以学生为主体,精讲精练1)老师将每单元章节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以练习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老师给出参考答案,小组成员互检评价。
2)针对错得较多的题,老师进行纠错。
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1)采取小组互助形式,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2)针对优生,制定优化训练方案,加大难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思维火花。
三、具体安排1、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归纳1课时,精讲精练2课时。
2、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知识归纳1课时,精讲精练1课时。
3、综合检测1课时。
中考生物复习学习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1、认真学习20xx年市《考试说明》,注意研究济南市与生物中考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特点,以取得一定的课外知识量。
2、本学期生物复习要把思维能力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突出思维过程、思维层次和思维容量的训练,强调知识的迁移与知识的再现。
3、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生物复习方式方法的指导,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生物复习冲刺过程中都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水平作为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二、教材分析:本教材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教案5篇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教案5篇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教师应该怎么开展物理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教案1机械能及其转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通过对滚摆实验的分析,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2) 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并解释一些有关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理解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运用能的转化知识分析有关物理现象的转化。
(2) 培养学生从能量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得出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的结论。
2、难点:组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滚摆实验并进行分析、归纳,领会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三)教学准备滚摆,棉线,铁锁,人造卫星挂图。
(四)教学过程1.复习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
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什么?2.引入新课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
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一点时,粉笔头具有什么能量?(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继而让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3.进行新课在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重力势能和动能都有变化,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们共同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实验1:滚摆实验。
图14.5-1,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
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
初三中考数学复习计划(5篇)

初三中考数学复习计划(5篇)初三中考数学复习计划(精选5篇)初三中考数学复习计划篇1中考临近,中考复习也进入了关键时刻。
各区现在四月底或五月初都要进行第一次模拟考试,这是中考前的练兵,也是检验每个学生前一段的复习效果,更是对自己考试成绩单全面排定。
数学学科中考注重考察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察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运算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意识等。
回顾过去中考,试题立意从记忆知识型转向能力分析判断,尤其是创新应用能力,历年C级考点基本上全面覆盖。
知识要积累(不仅要积累正确知识,也要积累反面经验),不要因为简单而不重视,因为繁难而讨厌,一个很小的障碍就会是你不能前进。
扎实的基础知识,准确理解题的条件,发现与灵活应用定理、性质,是我们做好数学复习的关键,而一模之前抓好第一遍全面知识点的复习,做到查漏补缺,更是为综合题的复习及做好提升打下基础。
一题多解能沟通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开拓思路,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做题不能追求数量,要归纳,抓住基础解题规律,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也能更好做到知识的拓展与实际问题的应用。
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怎么复习效率高,数学怎么提分,总的来说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才能完成紧张的复习任务。
具体情况:(1)认真阅读中考说明中的各项要求,尤其是C级考点每年试题都会有变化,但总体保持稳中求变,变中求创新;(2)抓住基础,无论处于那一种水平的同学都要做到,只要会做的题,就要作对,否则高分不可得;(3)注意提高计算能力,尤其是有字母的代数式的运算能力;(4)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在数学解题中起到观念性指导作用,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运用数学知识的工具。
这是做综合题的突破口,但“综合题”绝不局限试卷的最后两道题,这有着丰富的内涵,这代表有一定的难度,也会分布在选择题。
填空题中,综合题涉及到多方面的数学知识和灵活多样的技能技巧。
中考数学总复习的教案5篇

中考数学总复习的教案5篇中考数学总复习的教案篇1一、第一轮复习【3月初—4月中旬】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理解为主,做题为辅(1)目的:过三关①过记忆关必须做到: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所有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定理,推论(性质,法则)等。
②过基本方法关需要做到:以基本题型为纲,理解并掌握中学数学中的基本解题方法,例如: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整体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反证法等。
③过基本技能关应该做到:无论是对典型题、基本题,还是对综合题,应该很清楚地知道该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并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
(2)宗旨:知识系统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
①数与代数分为3个大单元: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②空间和图形分为5个大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线与角)与三角形,四边形,圆与视图,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图形的变换。
③统计与概率分为2个大单元:统计与概率。
(3)配套练习以《中考精英》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扎扎实实夯实基础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的70%,因此必须对基础数学知识做到“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必须深钻教材,不能脱离课本。
(3)掌握基础知识,一定要从理解角度出发。
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要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只有理解透了,才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对而言,“题海战术”在这个阶段是不适用的。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二、第二轮复习【4月中旬—5月初】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侧重双基训练,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第二轮复习时间相对集中,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5篇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5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1一、基本说明1、本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基本信息作者2、教学内容1)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2)年级或模块:九年级3)所属的章节:第十六章第三节4)教学时间45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比热容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内容分析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应把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
由于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3、学情分析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部分探究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4、设计思路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
初三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精选8篇)

初三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精选8篇)初三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篇1在结束新课之后,即将进入紧张的初三总复习。
面对六本教科书,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行之有效的复习规划是成功的一半。
为此,通过反复思量之后,我拟定一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原则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
认真研究《成都市20__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语文科考试说明》,明确考试内容与要求,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和近三年成都市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辅之以适当的练习;考查内容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课内外兼顾,着重考查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能力。
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基础,突出重点。
针对中考评估的要求,立足于A卷。
对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建立语文中考所需的知识网络,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
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应加强指导。
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并结合具体的试题,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与命题者对话的意识,注意总结梳理规范答题格式,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注意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3、点面结合,讲练同步我在4月初启动了中考复习。
中考复习按照“分册复习、专题复习、模拟冲刺、梳理调整”四轮复习方法进行。
坤成中学2010 年初三书单junior three - book list 姓名

坤成中学2010 年初三书单JUNIOR THREE - BOOK LIST姓名 & 学号:班级:A ,B ,C ,D ,E,F,G,H日期:序书名出版社市价数量总额分类备注年份华文:1初三华文(上册)董总16.00课本用一年2007 2初三华文(下册)董总16.00课本用一年2007 3初中统考华文模拟测验 S2986艺青 6.80作业用一年2010 4中三华文练习 H1003艺青 6.30作业用一年2010 5中楷临摹嘉阳 4.50作业用一年2010 6PMR 华文备考(2)名句精华Gemilang 4.00作业用一年2009 7作文簿坤中 2.50作业用一年英文:1Dr Jekll and Mr Hyde Pelangi 4.00Text用一年2Top Goal English - Form 3Pelangi8.40Work用一年2010国文:1Anak Bumi Tercinta - Tg 3 (Antologi)DBP7.40Text用一年2001 2Panas Salju - Tg 3 (Novel)Utusan8.10Text用一年2002 3On Track Bahasa Malaysia - Tg 3Eastview8.00Work用一年2010数学:1初三数学(上册)董总14.00课本用一年1993 2初中统考数学科试题分类集 (1975 ~ 2005) - 已买董总15.00参考用一年2006科学:1初中化学 (下册)董总16.00课本用一年1994 2初中物理 (下册)董总16.00课本用一年1997 3Nexus PMR Science - 已买Sasbadi26.90Text用三年2008 4Effective Practice Science ICSS Form 3Oxford Fajar 5.00Work用一年2009地理:1初中地理(三)董总15.00课本用一年1995 2初中地理 (三)作业簿董总7.00作业用一年2004历史:1初中历史(三)- (已买)董总17.00课本用一年1993 2Sejarah - Tg 3DBP13.60Text用一年2009 3Praktis @ Cerdik Sejarah - Tg 3Cerdik 5.90Work用一年2010美术:1初中美术(三)董总14.00课本用一年2001生活技能:1KBSM Kemahiran Hidup Bersepadu - Tg 3Surya17.10Text用一年2005 2Top Goal KHB (Kemahiran Teknikal) Tg 3 Murid Lelaki Shj Pelangi7.00Work用一年2010 3Top Goal KHB (Ekonomi R Tangga) Tg 3 Murid Perempuan Shj Pelangi7.00Work用一年2010总计 (RM)备注** 任何退书恕不受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中考复习案──基础拾遗与中考实战(力)
一、基础拾遗
1.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_______。
它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大量的事实可以说明,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弹力。
______、______都属于弹力。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
4.弹簧测力计是利用作用在物体的_______越大,物体的______就越大的特性制成的。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_______的力;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③校正______点,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还在______处,若不在,应________;④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_______方向;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________。
5.拉开的弓能把箭射出去,弯曲的撑杆能把运动员弹向高空,这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________,这种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________,叫弹性势能。
6.由于__________的吸引而使物体___________力叫重力,生活中常把物体受到的重力简称为___________。
它的大小可以用_____________来测量。
7.熟透了苹果会从树上掉向地面,高山上积雪融化成的水会流向低处,一切物体在没有物体支撑的时候,总会落向地面。
这些都是由于物体受到________的缘故。
8.研究表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成正比。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______________来表示。
9.g=9.8N/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重力是有方向的,它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的。
___________等就是利用重力方向的这个特点的。
物体被举高后就可以对别的物体___________,所以被举高的物体都具有
_________能。
11.物体在将要运动时,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___________;物体在滑动过程中,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____________;物体在滚动过程中,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______________。
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统称为__________。
1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
__________滑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滑动时受到的___________。
13.研究表明: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与_____无关。
物体间的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_;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________。
14.在日常生活中,摩擦无处不在。
有些摩擦对生活有益,就要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如___________________;有些摩擦对人们的生活有害,就要设法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主要有①在压力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小有害摩擦的常用方法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们通常可以根据物体是否发生___________或者物体是否发生____________的改变等现象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17.物体由____到_____,由______到______,由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到_______,或者运动_________发生改变,都叫做______________的改变。
18.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使物体_______________或者是使物体______________。
19.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力的三要素有关。
20.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实际上是在图上把力的____________分别表示出来。
21.游泳时,人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会前进。
这是因为人在向后划水时,对水施加了向______的推力,于是水同时对人的手和脚产生向前________,所以人会前进。
这一事实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___________的。
22.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______个物体。
“一个巴掌拍不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3.自然界中的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种。
弹力和摩擦力的本质是___________力。
二、对接中考
1.(09南昌)如图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2.(09嘉兴)你在使用钢笔答题时,笔中墨水的哪个量是保持不变的()
A.密度B.质量C.重力D.体积
3.(09丽水)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4.(09福州市)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
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D.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
5.(09泰安)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A.运动鞋鞋底有花纹B.行李箱下安装两个轮子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D.在冰冻路面上撒沙子
6.(09四川自贡)以下安全提示中与摩擦力知识有关的是()
A.请驾驶员系好安全带B.雨天路滑,驾驶员小心行驶
C.天干物燥,注意防火D.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请站在安全线以外7.(09贵州安顺).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B.移动重物时,在它下面垫上钢管
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D.车轮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8.(09湖南娄底)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
用脚将毽子踢起后,空中飞舞的毽子最终要落向地面,这是由于受作用的缘故。
9.(09湖南娄底)摩擦与我们息息相关。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是利用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
10.(09义乌)某同学幸运地亲身体验了一次极限运动,当他乘坐专业人员驾驶的汽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时,感觉“天旋地转”,好像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
这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当他乘坐的汽车位于如图所示位置时,他自身受到的重力方向是。
11.(09湖州)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负责制造的20辆氢燃料电池轿车,
作为公务用车在北京奥运中心区投人运营。
该车的质量为1200 千克。
(1)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2)该氢燃料电池轿车所受的重力为牛。
其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
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12.(09重庆)2009年4月29日,创下多项世界第一的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正式通行。
大
桥主桥长932m,全桥永久用钢达到国内创纪录的4.6×107kg。
(1)大桥永久用钢受重力多大?(取g=l0N/kg)
(2)如果从桥上人行通道过桥的路人步行速度约为1.2 m/s,他
通过主桥所用时间为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13.(09贵阳)如图所示,一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当条形磁铁靠近铁块时,铁块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图中已标出摩擦力的作用点)
14.(09贵阳)如图所示,是一只盛有水的圆柱形水杯,请在图中画出水对
水杯侧壁A点压力的示意图。
15.(09湖南娄底)重10N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请在图中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
意图。
一、基础拾遗
1.形变弹性形变范性形变2.弹性形变压力拉力3.牛顿(牛)N 4.力弹性形变①量程量程②分度值③00调“0”④轴线垂直5.能量能量6.地球受到物重测力计7.重力8.质量G=mg 9.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10.竖直向下重垂线做功重力势能11.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摩擦力12.沿直线匀速摩擦力13.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大大14.增大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减小车轴与轴瓦间的摩擦15.①使接触面更粗糙②增大压力;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
分离或更光滑16.形变运动状态17.慢快静止运动快慢运动静止方向运动状态18.发生形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19.大小方向作用点20.三要素21.后推力相互22.两23.万有引力(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力
二、对接中考
1.D2.A3.A4.B5.B6.B7.D8.重力9.滑动10.汽车(或自己、驾驶员等)竖直向下11.(1)热值高;资源丰富;无污染等(2)12000 增大12.解:(1)大桥永久性用钢所受的重力
G=mg=4.6×107kg×10N/kg=4.6N (2)行人通过主桥所用的时间;
t=
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