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中药材的性状及真伪鉴别培训PPT培训课件
2024年度中药材性状及鉴别培训课件

2024年度中药材性状及鉴别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中药材性状及鉴别》教材的第三章进行深入讲解,详细内容包括:中药材的形态特征、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方法以及常见中药材的识别技巧。
二、教学目标1. 掌握中药材的性状特征及其在鉴别中的应用。
2.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显微结构,并能进行初步鉴别。
3. 了解中药材的理化鉴别方法,提高鉴别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中药材的显微特征识别及理化鉴别方法。
重点:中药材的性状特征及其在鉴别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显微镜、中药材样品、理化鉴别试剂。
学具:笔记本、铅笔、中药材样品、显微镜、理化鉴别试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中药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药材的性状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中药材的性状特征及其在鉴别中的应用,结合教材第三章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3. 实践操作:a) 分组观察显微镜下的中药材显微结构,指导学生识别关键特征。
b) 演示中药材理化鉴别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试剂进行鉴别。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中药材鉴别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5. 随堂练习:发放中药材样品,让学生进行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五种常见中药材的性状特征。
b) 描述三种中药材的显微结构特征。
c) 解释中药材理化鉴别的原理。
2. 答案:a) 五种常见中药材的性状特征。
1. 人参: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有纵皱纹,断面淡黄白色,显油性。
2. 黄连:圆柱形,表面暗棕色,断面鲜黄色,味苦。
3. 当归: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断面白色,具有浓郁香气。
4. 川芎:扁平状,表面黄棕色,断面白色,具有特殊香气。
5. 茯苓:不规则块状,表面白色或淡棕色,断面白色,质地松泡。
b) 三种中药材的显微结构特征。
1. 人参:横切面可见淀粉粒、草酸钙簇晶、导管等。
2. 黄连:横切面可见淀粉粒、草酸钙针晶、导管等。
3. 当归:横切面可见淀粉粒、油室、导管等。
常用中药材及其伪劣品、混淆品PPT课件

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
采收时节
中药材的采收时节对其药效有重要影 响,不同药材的最佳采收时间不同, 需根据生长情况和药效成分含量来确 定。
加工方法
中药材的加工方法对其药效和品质也 有影响,常见的加工方法包括晾晒、 切片、炮制等,需根据药材特性和需 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
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与鉴定
质量标准
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包括形状、色泽、气味、质地等多个方面,不同药材的质量 标准有所不同。
03
伪劣品、混淆品鉴别
伪劣品的鉴别
伪劣品的定义 伪劣品的来源 伪劣品的危害 伪劣品的鉴别方法
伪劣品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存在安全性、有效性或质量 可控性问题的药品。
伪劣品可能来源于非法渠道、假冒伪劣生产厂家或非法经营商 家。
使用伪劣品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恶化甚至出现不良反 应,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使用混淆品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甚至 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混淆品的鉴别方法
通过比较药品的成分、功效、用途、用法用量、生产批号 等方面,以及检查药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等,可以初 步鉴别药品是否为混淆品。
04
中药材的应用与展望
中药材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传统中药
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 咳嗽、胃痛等。
通过观察药品的外观、气味、色泽、质地等方面,以及检查药 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等,可以初步鉴别药品是否为伪劣品
。
混淆品的鉴别
混淆品的定义
混淆品是指与正品相似但成分、功效或用途不同的药品或 物质。
混淆品的来源
混淆品可能来源于不同厂家、不同品牌或不同地区的药品 ,也可能是一些假冒伪劣产品。
中药材的性状及真伪鉴别培训幻灯片课件

紫,乌梅色黑,黄连断面以红黄色为佳。
17
w
表面
三七——以铜皮铁骨狮子头者为佳。
春三七质地坚实,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高。冬三七皱纹多,
质地不坚实,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低。 丹参——以表皮色红者为佳。 丹参药材皮部丹参酮含量高,直径细的药材,表皮面积大, 丹参酮含量高。另外从粉末颜色也可以判定其含量,颜色
木质藤本植物导管较粗大,饮片切面上呈小孔洞,如 川木通饮片。皮类中药有的干皮组织中纤维束和薄壁组织 相间排列,折断面显层状结构,如黄柏、秦皮。
16
w
表面
分泌组织在切面上也是重要的识别特征,如:人参、
西洋参、五加皮具树脂道,饮片皮部具棕黄色小点;当归、
苍术具大型油室,饮片显“朱砂点”;鸡血藤具分泌细胞, 饮片皮部有树脂样红棕色分泌物等。 中药饮片表面的颜色与药材质量有关,如黄芩变绿后 质量降低,所以——黄芩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紫草色要
真伪。如全草类可从茎的外形是圆柱形还是方形,有棱还
是无棱等来区分;还可从不同的叶片、花序形状进行鉴别。
9
w
叶片形状
中药材叶片因其品种不同,叶片的形状有多种。
10
w
花序形状
中药材植株因其品种不同,花序的形状也有多种。
11
w
形状
中药饮片因其来源不同,植物器官不同及炮制方法不同,饮片的 类型有多种,如圆片,有白芷、白芍、泽泻等,长方形片,如葛根、 杜仲等,斜片如黄芪等,条状,多为皮类药材及叶类药材,如丹皮、 厚朴、枇杷叶等,段状,多为草本类及细长枝条根,如荆芥、紫苏、
需要,中药饮片有生品和炮制品之分,如:半夏有
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竹沥半夏等。 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后的,均称为饮片; 药材必须净制后方可进行切制或炮炙等处理。
中药的鉴别医学知识培训优质课件

中药的鉴别医学知识培训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中药学》教材的第三章“中药的鉴别”,详细内容涉及中药鉴别的原理、方法、操作技能及常见药材的鉴别特征。
主要包括药材的外观、气味、滋味、质地等性状鉴别,以及显微、理化等科学鉴别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中药鉴别的常用方法和技巧,能准确识别常见药材的性状特征。
2. 熟悉显微、理化等科学鉴别方法,提高中药鉴别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中药鉴别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中药显微鉴别方法、理化鉴别方法。
2. 教学重点:药材性状鉴别、常见药材的鉴别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药材标本、显微镜、理化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药材标本、显微镜、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药材图片,让学生识别并说出其名称,引出中药鉴别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鉴别原理及方法:讲解性状、显微、理化鉴别的原理和方法。
b. 常见药材鉴别特征:介绍人参、黄芪、甘草等常见药材的性状、显微、理化鉴别特征。
3. 实践操作:a. 性状鉴别:指导学生观察药材的外观、气味、滋味、质地等特征,进行鉴别。
b. 显微鉴别: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显微结构,识别其特征。
c. 理化鉴别: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药材的理化反应,判断其真伪。
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中药的鉴别2. 内容:a. 鉴别原理及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b. 常见药材鉴别特征人参黄芪甘草3. 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5种常见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b. 简述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的原理。
2. 答案:a. 人参:芦头、主体、支根、须根、断面等特征。
黄芪:外观、气味、滋味、质地等特征。
甘草:形状、表面、断面、气味、滋味等特征。
b. 显微鉴别:通过观察药材的显微结构,识别其特征。
中药材的性状及真伪鉴别培训

中药材的市场监管与政策法规
完善中药材市场监管法规
建立健全的中药材市场监管法规,明确中药材市场准入、经营、 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
加强市场执法力度
加大对中药材市场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非法经营等行 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中药材的质量控制 和监管,提高中药材的国际声誉和竞争力。
详细描述
中药材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来源,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 临床应用价值。根据其来源和特性,中药材可分为植物药、 动物药、矿物药和民族药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中药材都 有其特定的功效和应用范围。
中药材的产地与采收
总结词
中药材的产地是指植物或动物生长的自然环境,采收则是指对植物或动物进行收获的过程。产地和采收对中药材 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影响。
01
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 长圆锥形,如人参、黄 芪等。
02
表面常有皱纹,颜色多 为黄棕色或深褐色。
03
断面质地致密,有明显 的放射状纹理。
04
气味特殊,有一定的草 根气味。
茎类药材的性状特征
01
02
03
04
茎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扁圆柱 形,如桂枝、川芎等。
表面有明显的纹理和节,节上 有对生的枝痕和叶痕。
枸杞的真伪鉴别
总结词
枸杞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等功效,真伪鉴别主要依据外观、颜色和口感等方 面。
详细描述
正品枸杞呈扁圆形或长椭圆形,颜色呈暗红色或紫红色,表面有皱纹和光泽。口 感甜润,无苦涩味。而伪品枸杞则呈不规则形或偏圆形,颜色偏淡或偏暗,表面 无皱纹和光泽。口感苦涩,甜味不足。
冬虫夏草的真伪鉴别
中药的鉴别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中药的鉴别医学知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1. 中药的基本知识:介绍中药的定义、分类、生长环境以及采收加工等方面的知识。
2. 中药的鉴别方法:讲解中药鉴别的依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3. 常见中药的鉴别要点:以实际案例为例,详细讲解常用中药的形态特征、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以及理化鉴别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知识,对中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鉴别中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通过学习常见中药的鉴别要点,使学生能够熟练识别并区分常用中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药的基本知识、中药的鉴别方法以及常见中药的鉴别要点。
难点:中药的鉴别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以及不同中药间的细微差别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中药标本、显微镜、理化实验器材等。
学具:笔记本、教科书、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则关于中药鉴别的新闻报道为例,引发学生对中药鉴别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基本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中药的定义、分类、生长环境以及采收加工等方面的知识。
3. 鉴别方法讲解:介绍中药鉴别的依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重点讲解形态特征、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以及理化鉴别等方面的内容。
4. 实际操作演示:教师操作示教,展示中药鉴别的实际操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鉴别方法。
5. 学生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6. 常见中药鉴别要点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详细讲解常用中药的鉴别要点,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并区分常用中药。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的基本知识、中药的鉴别方法以及常见中药的鉴别要点。
具体设计如下:1. 中药的基本知识:中药的定义中药的分类中药的生长环境采收加工2. 中药的鉴别方法:形态特征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3. 常见中药的鉴别要点:举例介绍常用中药的鉴别要点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中药的定义、分类及其生长环境。
2024版(PPT幻灯片版)中药鉴定培训课件

(PPT幻灯片版)中药鉴定培训课件CONTENTS •中药鉴定概述•中药鉴定的基本方法•常见中药的鉴定•中药鉴定的注意事项•中药鉴定的实践应用中药鉴定概述01中药鉴定的定义中药鉴定是运用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药材和中药制剂进行真伪鉴别、质量优劣评价以及安全性控制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中药鉴定的意义确保中药用药安全、有效、稳定、可控,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中药鉴定的历史自古以来,中药鉴定就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医家通过口尝、鼻嗅、眼观、手摸等方法对中药进行鉴别,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药鉴定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鉴定方法不断更新和完善。
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生物鉴定等现代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中药鉴定领域,提高了中药鉴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中药鉴定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确保所鉴定的中药样品与标准品或对照品一致,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科学性原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药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鉴定和评价。
实用性原则鉴定方法应简便易行,适用于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
安全性原则确保所鉴定的中药无毒无害,符合国家药品安全标准。
中药鉴定的基本方法02中药的颜色也是鉴定的重要依据,如黄连以色黄为佳,丹参以色红为佳。
01020304不同中药的形状各异,如根、茎、叶、花、果实等,通过形状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
中药的质地与其药用部位和加工方法有关,如甘草质坚实,而黄芪则质疏松。
断面特征对于某些中药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如黄芪断面有菊花心,甘草断面有粉性。
观察形状观察质地观察颜色观察断面粉末制片法将中药粉末制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组织结构和内含物特征。
表面制片法将中药表面制成薄片,观察其表皮细胞、毛茸、气孔等特征。
解离组织法利用化学试剂将中药组织解离,观察其单个细胞或细胞群的特征。
显微化学法结合化学试剂在显微镜下观察中药的化学成分和反应。
020401包括相对密度、折光率、旋光度等物理常数的测定,对于某些中药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度-中药材性状及鉴别培训课件

常见问题解答与案例分析
解答
从品种、产地、采收时间和加工规范 等方面进行评价。
案例分析
以黄芪为例,优质黄芪条粗长、皱纹 少、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而劣 质黄芪条短、皱纹多、质地疏松、粉 性少、味淡。
26
06
实践操作与考核评估
27
实践操作环节安排和要求
实践操作内容
包括中药材的采集、加工、炮制 、性状观察、显微鉴别等。
常见的皮类中药材有
黄柏、厚朴、杜仲、肉桂等。
12
叶类中药材性状
叶类中药
多呈皱缩或破碎状,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形,表面有叶脉和毛茸。
常见的叶类中药材有
大青叶、枇杷叶、荷叶、侧柏叶等。
13
03
中药材显微结构观察与鉴 别
14
显微结构基本知识和技术
显微镜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介绍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不同 类型的显微镜,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和注意事项。
中药材特点
具有天然性、多样性、地域性和 时令性等特点。
4
中药材分类方法
按药用部位分类
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类、全草类、藻菌地衣类、树脂类 、其他类。
按功效分类
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 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补虚药 、收涩药、涌吐药、攻毒杀虫止痒药、拔毒化腐生肌药。
考核标准
根据中药材性状及鉴别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标 准,包括中药材的性状描述、显微特征、理化性质等方面 的指标。
成绩评定
根据考核标准,对学员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成绩进行综 合评定,给出相应的成绩等级和评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药材/ 饮片鉴别的意义
中药材/饮片鉴定方法有:
基源鉴定、外观性状鉴别、粉末显微鉴别, 薄层鉴别、HPLC色谱、 中红外图谱、DNA技术等
二、中药材/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实际上就是传统的经 验鉴别,是用人的感官,采用看、尝、闻、摸及水试和火 试等方法,鉴别内容包括形状、规格、大小、表面或切面 颜色、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气味,主要工具有放大镜, 紫外光灯等。它简便易行,无论场地,即可进行,鉴别时 可运用植物分类学、解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鉴别。
折断面
指中药饮片折断时的现象,常有平坦、纤维性、颗粒性、分层、刺状、 粉尘飞扬、胶丝、海绵状等:
以薄壁组织、淀粉为主的饮片折断面一般较平坦,如牡丹皮饮片、太 子参饮片;
含纤维多的饮片具纤维性,如黄芪饮片、厚朴饮片; 含石细胞多的饮片呈颗粒性,如肉桂饮片、木瓜饮片;纤维束或石细 胞群与薄壁组织相间排列,即有硬韧与软韧之分,饮片常现层状裂隙, 可层层剥离,如秦皮、黄柏; 木类中药主要由木纤维组成,质硬,饮片折断面常呈刺状,如沉香饮 片、苏木饮片;薄壁组织结构疏松的饮片有的呈海绵状,如陈皮的内表 面。
叶片形状
中药材叶片因其品种不同,叶片的形状有多种。
花序形状
中药材植株因其品种不同,花序的形状也有多种。
形状
中药饮片因其来源不同,植物器官不同及炮制方法不同,饮片的 类型有多种,如圆片,有白芷、白芍、泽泻等,长方形片,如葛根、 杜仲等,斜片如黄芪等,条状,多为皮类药材及叶类药材,如丹皮、 厚朴、枇杷叶等,段状,多为草本类及细长枝条根,如荆芥、紫苏、 党参等,果实、种子有类圆球形如芡实、川楝子,卵圆形如女贞子 等。
表面
饮片的切面大多为横切面,其特征非常重要,可通 过观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 分布,油点的多少等特征区别不同的品种及易混淆的饮 片。
表面
有的中药饮片具特殊构造,如:牛膝、川牛膝,具同 心多层异型锥管束环,商陆饮片切面上显“罗盘纹”;何 首乌饮片切面上显“云锦状花纹”,大黄根茎饮片髓部具 多数“星点”,赤芍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等。
饮片形状(薄片、厚片、丝状)
表面
是饮片最具特征的地方,切片的饮片可分为周边(即外表 面)和切面(即横切面)。外表面属植物的保护组织,切面是 植物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的综合反映。
双子叶植物根、根茎、茎皮的最外层常由木栓细胞组成,因 此饮片外表面显得较为粗糙,有时呈鳞片状剥落。
单子叶植物根、根茎外表无木栓层,外表面较光滑。
一、中药材/ 饮片鉴别的意义
中药饮片炮制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进行;国家药品 标准没有规定的,则必须按照各省食药监部门制定的 炮制规范或经审批的标准炮制。
一、中药材/ 饮片鉴别的意义
中药材大多来源于植物,特别是同科同属的植物器官形态 相近,炮制后往往外表形态、颜色近似,不易区分,容易 发生混淆,另外还经常出现假冒掺伪现象,给饮片的鉴别 增加了难度,例如:用纸丝染色充西红花,用紫苏子充菟 丝子,月季花当玫瑰花使用,苏木当降香使用等,所以鉴 别中药饮片的品种真伪、优劣,掌握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 特征是中药质量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中药饮片表面的颜色与药材质量有关,如黄芩变绿后 质量降低,所以——黄芩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紫草色要 紫,乌梅色黑,黄连断面以红黄色为佳。
表面
三七——以铜皮铁骨狮子头者为佳。 春三七质地坚实,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高。冬三七皱纹多, 质地不坚实,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低。
丹参——以表皮色红者为佳。 丹参药材皮部丹参酮含量高,直径细的药材,表皮面积大, 丹参酮含量高。另外从粉末颜色也可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颜色、 形状、粗细、断面等。 2、手摸。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致密, 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 3、口尝和鼻闻。药材的气味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鼻闻 是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
常规鉴别要点
4、特殊鉴别方法:水试和火试。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 火烧灼一下会产生特殊的现象。 5、全草类:主要根据茎、叶、花、果实、种子来外形鉴别 真伪。如全草类可从茎的外形是圆柱形还是方形,有棱还 是无棱等来区分;还可从不同的叶片、花序形状进行鉴别。
中药材的性状及 真伪鉴别培训
提纲
一、中药材、中药饮片鉴别的意义 二、中药材、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 三、中药材性状及常见易混品
一、中药材/ 饮片鉴别的意义
原药材:指未经前处理加工或未经炮制的中药材。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使其成为可直接配方
或制剂的药品,为了适应中药临床治病、防病及制药的 需要,中药饮片有生品和炮制品之分,如:半夏有 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竹沥半夏等。 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后的,均称为饮片; 药材必须净制后方可进行切制或炮炙等处理。
表面
采收、加工炮制过程引起的药材质量问题:
白芍——煮的时间过久,空心;煮的时间过短,黑心。 牡丹皮——夜露、阴雨天等沾水发红。 延胡索——煮得过生,内部有粉质,表面无皱纹,易生虫;煮得过熟, 松泡。
质地
中药饮片的质地与细胞组织的结构、细胞中所含的成分有一定的关系, 常有硬、脆、实、轻、重、松、粘、粉、韧、角质等区别:
木质藤本植物导管较粗大,饮片切面上呈小孔洞,如 川木通饮片。皮类中药有的干皮组织中纤维束和薄壁组织 相间排列,折断面显层状结构,如黄柏、秦皮。
表面
分泌组织在切面上也是重要的识别特征,如:人参、 西洋参、五加皮具树脂道,饮片皮部具棕黄色小点;当归、 苍术具大型油室,饮片显“朱砂点”;鸡血藤具分泌细胞, 饮片皮部有树脂样红棕色分泌物等。
以薄壁组织为主,结构较疏松的饮片一般较脆,如丹参饮片、甘松饮 片;空隙大的饮片一般较松泡,如南沙参饮片、生晒山参饮片;
淀粉多的饮片呈粉性,如山药饮片、半夏饮片;淀粉多、且结构紧密 的饮片一般较重实,如大黄饮片、川芎饮片;
纤维多的饮片则韧性强,如葛根饮片、桑白皮饮片; 含糖、黏液多的饮片一般粘性大,如地黄饮片、黄精饮片; 富含淀粉、多糖成分的饮片经蒸煮糊化干燥后呈角质状,如红参饮片、 延胡索饮片、天麻饮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