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真归真

合集下载

四时阴阳配属关系归真

四时阴阳配属关系归真

四时阴阳配属关系归真1传统理论对四时阴阳关系的认识一般认为,一年四季中春夏秋冬和阴阳配属关系为“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这种归属关系概源于王冰“春夏为阳,故生长;秋冬为阴,故收藏”的相关论述。

在《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也提出:“温暖为阳,寒凉为阴……春夏温暖,秋冬寒凉,故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春为阳中之阴,夏为阳中之阳,秋为阴中之阳,冬为阴中之阴”。

2.《内经》中对四时阴阳关系的相关论述《素问·金匮真言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素问·阴阳离合论》:“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为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日阴中之阳。

”可知,古人已经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有周日视运动和周年视运动两种。

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显示昼夜阴阳节律之象,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显示四时阴阳流变之象。

不管是天体运动形成的自然阴阳流变之序,还是人体所反应的一系列生理现象和病理现象,与这种天体运动规律均有着相应变化。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朝则人气始生……日中人气长……夕则人气始衰……夜半人气入藏。

”可见昼夜晨昏是符合阴阳交替变化规律的,从昼夜晨昏阴阳交替的变化规律看,阳中之阳(太阳)至阳中之阴(少阴)至阴中之阴(太阴)至阴中之阳(少阳)是一日内阴阳消长变化的一般规律,一年四季中阴阳交替变化也是这样的。

正如《春秋繁露》:“夏者,太阳之选也;秋者,少阴之选也;冬者,太阴之选也;春者,少阳之选也”;即“夏为太阳,阳中之阳;秋为少阴,阳中之阴;冬为太阴,阴中之阴;春为少阳,阴中之阳”。

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少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太阴不藏,肾气独沉。

《省心录》全文及翻译打印版

《省心录》全文及翻译打印版

《省心录》原文及译文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绵延久远,历史典籍更是浩如烟海。

历史的长河滚滚而过,大浪淘沙,沉淀保存下来的文献乃是片金碎银尤为珍贵。

我国民间(私人、家庭)流传下来的训诲劝诫类文献,直接反映了人们当时所倡导的道德理想,比那些堂皇的官方儒家经典更直接、真切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征。

这些读书人、士大夫教诲其子孙后代的教育读本,全面周详地阐述了立身处世、立志成才和处理家庭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更涉及到为官、治国、治学、修身、养性各方面内容和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思考,可为当今我们道德规范建设的参考资料。

此类名言家训往往文字精炼玲珑、生动直白、琅琅上口,极具欣赏价值。

《省心录》是老人言丛书之一。

老人言丛书收录北宋隐士林逋的《省心录》、明代学者屠隆的《娑罗馆清言》以及清代学者张潮的《幽梦影》等修身名著。

体例上采取在每部作品前加题解、原文分段注释并作今译的形式。

注释力求准确,今译文字尽可能做到晓畅传神。

书中的这些金玉良好比陈年佳酿,历久弥新,相信能为今天的人们在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所谓“老人言”,一是因为这些格言体作品的作者多为饱经世事沧桑之人,既有搏击宦海的名臣贤相,也有遗世独立的高人隐士;既有学富五车、年高德劭的才学究,又有命运多舛、穷愁潦倒的老幕客。

二是因为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格言警句无不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谆谆教诲。

【原文】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寡合则非涉世之道。

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今译】礼义廉耻,可以用来要求自己,不可用来要求别人。

要求自己则能少犯过失,要求别人则难以与人和睦相处,难以与他人相处就不合乎处世之道。

所以君子只严格要求自己,小人则对别人求全责备。

【原文】为善易,避为善之名难;不犯人易,犯而不校难。

涉世应物,有以横逆加我者,譬犹行草莽中,荆棘之在衣,徐行缓解而已,所谓荆棘者,亦何心哉!如是则方寸不劳,而怨可释。

最难的四字成语接超级有难度

最难的四字成语接超级有难度

最难的四字成语接超级有难度有一些成语是我们很少见的,所以接龙的话是很难的,大家觉得最难的成语接龙是哪个成语呢?下面是店铺带来的最难的成语接龙的内容,欢迎阅读最难的成语接龙大地回春春花秋月月白风清清静无为为渊驱鱼鱼目混珠珠光宝气气象万千千变万化化为乌有有气无力力不从心心口如一一穷二白白日做梦梦寐以求求同存异异口同声声色犬马马马虎虎虎落平川川流不息息事宁人人心不古古为今用用尽心机机关算尽尽力而为为民请命命在旦夕夕阳西下下不为例例行公事事出有因因循守旧旧地重游游山玩水水中捞月月黑风高高风亮节节哀顺变变化无穷穷途末路路不拾遗遗老遗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悲欢离合合情合理理屈词穷穷凶极恶恶语伤人人微言轻轻车简从从善如流流连忘返返璞归真真才实学学以致用用之不竭竭尽全力力透纸背背信弃义义正词严严阵以待待人接物物竞天择择邻而居居功自傲傲然屹立立锥之地地大物博博大精深深入浅出出其不意意气风发发号施令令人发指指天誓日日新月异异想天开开源节流流言蜚语语重心长长夜漫漫漫不经心心比天高高山流水水落石出出奇制胜胜任愉快快马加鞭鞭辟入里里出外进进寸退尺尺寸可取取巧图便便宜行事事与愿违违心之论论功行赏赏心悦目目光如豆豆蔻年华华而不实实事求是是古非今今愁古恨恨之入骨骨腾肉飞飞沿走壁壁垒森严严阵以待待理不理理屈词穷穷原竟委委曲求全全力以赴赴汤蹈火火烧火燎燎原烈火火烧眉毛毛羽零落落井下石石破天惊惊惶失措措置裕如如运诸掌掌上明珠珠沉玉碎碎琼乱玉玉碎珠沉沉滓泛起起早贪黑黑更半夜夜雨对床床头金尽尽态极妍妍姿艳质质疑问难难以为继继往开来来龙去脉脉脉含情情见势屈屈打成招招摇过市市井之徒徒劳往返返老还童童牛角马马首是瞻瞻前顾后后顾之忧忧国奉公公子王孙孙康映雪雪上加霜霜露之病病病歪歪歪打正着着手成春春蚓秋蛇蛇口蜂针针锋相对对薄公堂堂堂正正正中下怀怀璧其罪罪大恶极四字最难成语接龙鹰瞵鹗视→ 视而不见→见猎心喜→ 喜新厌旧→ 旧调重弹→ 弹尽援绝→ 绝路逢生→ 生死相依→ 依然故我→ 我心如秤→ 秤平斗满→ 满面春风→ 风刀霜剑→ 剑拔弩张→ 张三李四→ 四不拗六→ 六马仰秣→ 秣马厉兵→ 兵不由将→ 将计就计→ 计无所出→ 出生入死→ 死气沉沉→ 沉鱼落雁→ 雁杳鱼沉→ 沉李浮瓜→ 瓜剖豆分→ 分甘共苦→ 苦中作乐→ 乐极生悲→ 悲天悯人→ 人言可畏→ 畏缩不前→ 前俯后仰→ 仰首伸眉→ 眉高眼低→ 低首下心→ 心乱如麻→ 麻木不仁→ 仁言利博→ 博士买驴→ 驴鸣犬吠→ 吠影吠声→ 声威大震→ 震古烁今→ 今非昔比→ 比肩继踵→ 踵决肘见→ 见钱眼开→ 开诚布公→ 公诸同好→ 好逸恶劳→ 劳师动众→ 众口难调→ 调虎离山→ 山崩钟应→ 应运而生→ 生龙活虎→ 虎狼之势→ 势成骑虎→ 虎尾春冰→ 冰炭不投→ 投畀豺虎→ 虎口余生→ 生老病死→ 死不悔改→ 改邪归正→ 正理平治→ 治国安民→ 民保于信→ 信及豚鱼→ 鱼贯而入→ 入不敷出→ 出入人罪→ 罪有应得→ 得过且过→ 过目不忘→ 忘其所以→ 以莛叩钟→ 钟鸣漏尽→ 尽人皆知→ 知难而退→ 退如山移→ 移天易日→ 日就月将→ 将信将疑→ 疑信参半→ 半吞半吐→ 吐刚茹柔→ 柔茹刚吐→ 吐哺握发→ 发愤图强→ 强聒不舍→ 舍生忘死→ 死不瞑目→ 目送手挥→ 挥戈反日→ 日暮途穷→ 穷奢极欲→ 欲罢不能→ 能工巧匠→ 匠心独运→ 运用自如→ 如应斯响→ 响彻云霄→ 霄壤之别→ 别具一格→ 格格不入→ 入井望天→ 天翻地覆→ 覆车之鉴→ 鉴影度形→ 形枉影曲→ 曲高和寡→ 寡见少闻→ 闻过则喜→ 喜从天降→ 降心相从→ 从井救人→ 人心所向→ 向天而唾→ 唾手可得→ 得意忘形→ 形影相随→ 随俗浮沉→ 沉冤莫白→ 白云苍狗→ 狗头军师→ 师出有名→ 名正言顺→ 顺水人情→ 情急智生→ 生离死别→ 别有用心→ 心如死灰→ 灰心丧气→ 气焰熏天→ 天长日久→ 久安长治→ 治病救人→ 人心归向→ 向壁虚造→ 造谣惑众→ 众擎易举→ 举案齐眉→ 眉目如画→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画虎类狗→ 狗仗人势→ 势焰熏天→ 天悬地隔→ 隔世之感→ 感激涕零→ 零敲碎打→ 打成一片→ 片甲不回→ 回天之力→ 力不从心→ 心坚石穿→ 穿井得人→ 人亡物在→ 在所不惜→ 惜墨如金→ 金枝玉叶成语接龙的规则常用接龙法【顺接】:下一个成语的字头接上一个成语的字尾例如:快心满意→ 意到笔随。

回族的传统节日

回族的传统节日

回族的传统节⽇回族的传统节⽇ 回族节⽇中有三⼤节⽇,即尔德节、古尔邦节、茂鲁德节。

这三个节⽇既是回族的民族节⽇,也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宗教节⽇。

除此之外,还有⼩的节⽇和纪念⽇,如法图麦节、登霄节、阿舒拉节等。

这些节⽇和纪念⽇都是以希吉来历(伊斯兰教历)计算的。

希吉来历,以⽉亮盈亏为准,全年为12个⽉,单⽉30天,双⽉29天,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共有1个闰年,不置闰⽉,与公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公历多出1年。

希吉来历分太阴年和太阳年两种,现在回族多⽤太阴年计算。

茂鲁德节 茂鲁德节,是纪念穆罕默德的诞⾠和逝世的纪念⽇,也称圣纪节。

穆罕默德于伊斯兰教历纪元前五⼗⼀年三⽉⼗⼆⽇(公元571年4⽉21⽇)诞⽣于阿拉伯麦加⼀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取名穆罕默德(意为“受到⾼度赞美的⼈”)。

伊斯兰教历第⼗⼀年三⽉⼗⼆⽇(公元632年6⽉8⽇)穆罕默德因病归真,终年63岁,葬于麦地那。

由于穆罕默德的诞⾠与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教历三⽉⼗⼆⽇,因此,⼀般合称“圣纪”。

为纪念穆罕默德的诞⽣⽽举⾏。

节⽇这天⾸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平事迹,这天晚上的菜以炒⽜肝为最味美。

过圣纪节的特点是众⼈赞圣,众⼈捐散,众⼈⼀起来吃饭,表现我们的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喜悦的⼼情。

法图麦节回族的法图麦节在每年的斋⽉⼗四,即伊斯兰教历九⽉⼗四⽇。

为纪念穆罕默德的⼥⼉、阿⾥的妻⼦法图麦,由回族妇⼥亲⾃出动,收敛钱粮,选择⼀个住宅宽敞的回族家⾥,架⼏个特⼤铁锅,熬⼏⼤锅杂⾖粥,烙⼀些油⾹或炸油⾹,请阿訇念经祈祷并赞颂圣⼥的事迹,回族也叫“⼥圣纪”,之后,让全“坊”的男⼥⽼少⼀起来吃。

这杂⾖粥是⽤黄⽶、⼩⽶、⼤⽶、扁⾖、豌⾖、绿⾖、⼤⾖等⼗⼏种⾖类加⾁丁和葱、姜、盐等各种调料熬成的⼀种稀粥。

吃这种杂⾖粥是有来历的。

传说很早以前,法图麦的丈夫阿⾥带兵打仗已三天三夜没东西吃了,兵荒马乱,为安抚⼈⼼,法图麦到河边拣了⼀⾐襟各式各样的.⼩花⽯头,拿回来淘洗了两遍就下到锅⾥煮,在⼈们正闹着要吃饭时,法图麦说⽶已下锅,正在这时锅⾥喷出⾖味。

读书十六观

读书十六观

《读书十六观》【原文】学问,就自家身上切要处理会方是,那读书底已是第二义。

自家身上道理都具,不曾外面添得来。

然圣人教人,须要读这书时,盖为自家虽有这道理,须是经历过,方得。

圣人说底,是他曾经历过来。

【译文】学问,必须从自己人生最切要的方面来加以理解,那读书已是第二位的事情了。

自己身上,人生的道理都已具备了,不需要外面添加进什么。

但是圣人教导人们,需要读这个书时,大都因为虽然自身具备了人生的道理,然必须要亲身经历体悟过,才能懂得。

圣人说的,都是他曾经历过的,体悟而得的体会。

【原文】学问,无贤愚,无大小,无贵贱,自是人合理会底事。

且如圣贤不生,无许多书册,无许多发明,不成不去理会!也只当理会。

今有圣贤言语,有许多文字,却不去做。

师友只是发明得。

人若不自向前,师友如何着得力!【译文】学问,不论贤愚、大小、无贵贱,都应是人本来就该懂得的事。

如果没有圣贤之人,没有许多圣贤之书,没有许多圣贤所阐发的明确的道理,难道就不去理会,弄明白它了吗?也仍然要去理会的。

如今有圣贤说的语言,有许多文字,人们却不去学习。

师友们只能是把道理阐发明确。

个人如果不自己发愤向前,师友们无论如何是没有办法的。

【原文】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

【译文】通过读书来认识、体悟圣贤的思想,凭借圣贤的思想,去认识、体悟自然的道理。

【原文】开卷便有与圣贤子相似处,岂可不自鞭策!【译文】打开圣贤之书,就发现自己与圣人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难道还不勤奋自勉、努力进取吗?读书,放宽着心,道理自会出来。

若忧愁迫切,道理终无缘得出来。

读书,须是知贯通处,东边西边,都触着这关捩子,方得。

只认下着头去做,莫要思前算后,自有至处。

而今说已前不曾做得,只怕迟晚,又怕做不及,又怕那个难,又怕性格迟钝,又怕记不起,都是闲说。

只认下着头去做,莫问迟速,少间自有至处,既是已前不曾做得,今便用下工夫去补填。

莫要瞻前顾后,思量东西,少间担阁一生,不知年岁之老!【译文】读书时,应放宽心,道理自然会理解、懂得。

道乡集

道乡集

收藏本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恢复默认设置默认风格默认风格qimoshenjian 重登录 |隐身 |用户控制面板 |搜索 |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退出我的收件箱 (0) 切换用户身份新手上路修行之路论坛→修行之路→【道家丹道、修仙】→道乡集帖子评论选取类型:中立支持反对选取观点精彩,一针见血观点独到说得很对你说得有道理选取观点你说得没道理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简直是胡说八道观点标题:验证码:观点内容:(不支持HTML)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您是本帖的第 976 个阅读者树形打印收藏推荐修复标题:道乡集jsdghzg等级:论坛游民文章:10积分:304注册:2005年3月19日楼主小大个性首页 | 短信 | 好友 | 信息 | 搜索 | 邮箱道乡集道乡集崂山白云洞王道长全启传授崂山道人玄中子朱文彬校阅《大成》、《道乡》修真全集序一挽近世风不古,人欲横流。

耳所闻者皆淫声,目所睹者皆邪色。

芸芸众生,非汲汲于声色,即耽耽于货利。

求一蔑视富贵利达,而能超凡越俗,卓然有以自立者,盖亦鲜矣。

吾友朱君彬,善根早具,夙慧前因。

幼即慕道,数梦崂峰。

及壮,经商青市,遇王君卓群,为授《周易》一经,颇有所获。

复归同善社,治身心性命之学。

门径既窥,渐摩益力,身心交泰,性命双修,令人望而为有道之士。

突飞猛进,尤觉歉然。

年事虽高,道心弥笃。

果也至诚感召,巧遇机缘。

偶入崂峰,邂逅赵捡院泰昌、王道长全启,慨赠丹经《大成捷要》一部、丹经《道乡集》一部。

书中所载,皆仙师秘传,不二法门。

朱君由是简练揣摩,道复大进。

虎伏龙降,坎离既济,精神焕发,身健颜童。

复乎尚矣。

癸酉冬,朱君出示全集示余,且嘱付梓,以广流传。

余循诵一过,其中奥义秘诀,玄窍天机,无不详尽。

不啻诸仙师面命耳提,金针暗渡。

噫,兹编一出,岂独有裨世道人心,行见朝天阙免轮回者,莫不以为是津梁也。

余愧谫陋无文,聊赘数语,以志朱君乐道之诚心,济世之善念。

万祖归真李廷玉

万祖归真李廷玉

万祖归真李廷玉先天祖降诗一别红尘三百冬抛下道场无人经今日与众同相会听我收圆始终情李廷玉提木笔痛泪下降。

忽想起我当初苦事一场。

众善士休跪我请起听讲。

把收圆苦楚情与众明详。

我生在大明朝天启年上。

七月间二十五子时正当。

我家住河南省水汉地上。

赵北口就是我祖居之乡。

我祖上七世善积德培养。

奈家贫父与母受苦奔忙。

我的父名乐天母亲刘氏。

生了我孤单单一子无雙。

三岁上遭不幸父亲命丧。

有老娘抚养我成人端方。

十二岁太上爷指点修养。

遵三皈守五戒勤炼黄房。

十四岁因渡众惹下恶党。

众恶党诽谤我邪术外方。

怕只怕官长知把我锁绑。

才稳名埋姓氏逃出外乡。

因此上遭不幸我才外往。

走天涯过海边云游九江。

到后来安平县密把道讲。

七家店才收下三位徒郎。

至后来又渡了弟子五位。

我师徒九个人善化十方。

后吴王造了反北京而往。

满朝中武将军难敌吴王。

顺治爷无奈何出了皇榜。

要有人退吴王封官朝纲。

我师徒明天意才指皇榜。

在城头用法术退了吴王。

顺治爷龙心悦把我封奖。

封赠我先天祖位列朝纲。

我为祖居中宫大权执掌。

八弟子分八派位列八方。

吉元春居正东震雷之乡。

陈宗圣居东南巽方开放。

郜文生居正南离火放光。

刘善交居西南坤地以上。

邱明月居正西兑泽之乡。

八弟子点八方分列八卦。

我师徒共九人九宫还乡。

宫与卦都是我一人管掌。

宫是宫卦是卦各立门方。

后渡了惹祸的弟子宏亮。

他居的三品官位列朝纲。

仗中正敌奸赋惹下恶党。

得罪了苏三贼与那八王。

二奸贼才与我仇怨结上。

起奸心谋害我师徒命亡。

二奸贼到金殿齐把本上。

他参我是邪法谋取朝纲。

康熙爷就准了奸贼奏本。

出圣旨宣宫卦齐进朝堂。

用计谋设下了毒丹药酒。

说开道费心苦庆功一场。

我言说修行人皈戒为上。

若不遵苍天怒恐把命伤。

奸贼说用药酒快把命丧。

若不然钢刀下也是命亡。

你如今犯到了吾等之手。

我量你展翅飞难逃不亡。

我听了奸贼言魂飞天上。

苍天爷怎叫我惨暴而亡。

说到此哭得我如死情状。

说到此痛的我断了心肠。

我师徒狠狠心皆把酒用。

一个个脱苦海哭回天堂。

我师徒九个人八个命丧。

惟有那郜文王隐逃外乡。

红楼梦116回概括

红楼梦116回概括

红楼梦116回概括【篇一:红楼梦116回概括】宝玉自从见了甄宝玉,原以为得一知已,可朝夕相处,岂知谈了半天,竞有些冰炭不投,回到家中,宝钗又问,宝玉说,“相貌倒还一样,但言谈之间,可看出也是个禄蠧”宝钗说“人家才是正理,做一个男人就该立身杨名,谁象你一味柔情私意,不说自已没有刚烈,倒说人家是禄蠢。

”宝玉听了甄宝玉的话,甚不耐烦,又让宝钗抢白了一场,心中更加不乐,竟勾起旧病来,座下发呆,只是傻笑。

后来饭食不进,不醒人事,这下急坏了贾府上下人。

就在此时门外来了一和尚,手里拿着宝玉丢了的那块玉,说要一万偿银。

为了辩明真假,贾琏让和尚先把宝玉拿进来试试,和尚把宝玉拿到宝玉的耳边叫“宝玉,宝玉,你的宝玉回来了”果然宝玉睁开了眼睛,还喝了一碗粥。

大家顿时松了一口气,麝月说,“真是个宝贝,才看见一会就好了,亏得当初没有砸碎。

”宝玉听了这话神色一变,复又死去,大家急作一团,找和尚救治,和尚也不见了。

原来宝玉的魂魄已出窍,恍恍惚惚地来到前厅,那送玉的和尚拉着宝玉的手,来到一个荒野的地方,远远望见有一座牌楼,宝玉向前走去,隐约看到鸳鸯,睛纹,秦氐,凤姐和迎春,随后由一个仙女引导见到潇湘妃子,宝玉说“这是我的林妹妹,我好想你但黛玉并不与他搭话,众仙女将他驱逐出来。

宝玉正要问个明白,那和尚推了他一把说,回去,宝玉啊了一声,才从梦幻中醒过来,王夫人见宝玉醒过来了,才松了口气,只道是旧病复发,请医生诊脉服药,宝玉也一天好似一天,身体渐渐复原起来。

贾政见宝玉已好,现在丁忧无事,打算将老太太的灵柩送回南方安葬,按照老太太的遗言,林黛玉的灵柩也一并送回南与贾母葬在一起,这项开支也需几千两银子,丢失老太太的银子,虽然衙门已追回,但至今没有返还,贾政说借些银两办理。

贾链说我们现在的情形,恐怕也不好借,还是把闲置的房子抵押出去吧.贾政也同意了,又将家中的事交待给贾链管理,自已带着贾蓉,紫娟等一干人南下去了。

【篇二:红楼梦116回概括】●第一一0回史太君寿终归地府王凤姐力拙失人心鸳鸯求凤姐把老太太丧事办得风光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人对降真香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晋著名植物学家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彼时,嵇含将其描述为“紫藤”,这与我们在海南原始森林中所见生长状态是吻合的。

因降真香所结油格呈紫色,刀斧砍斫活体流出红色的液体,入药可治百病等特征,当地百姓又称其为红藤,黎族则称为“总管藤”。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起,降真香为道家仙客所推崇。

仙传有曰:拌合诸香,烧烟直上,感引鹤降。

醮星辰,烧此香为第一,度篆功力极验,降真之名以此。

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前人之大成,诠释降真香药效“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


明代弘治时期太医院判刘文泰,奉敕撰辑的《本草品汇精要》这样描述降真香:“生南海山及大秦国(泛指古代罗马帝国,包括地中海东岸土耳其、叙利亚至埃及一带)谨按,此有两种。


降真香是中国传统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引起无数才子佳人为之嚼墨喷纸、含英咀华。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赠朱道士诗中,以灿若披锦的文笔,赞美降真香:醮坛北向宵占斗,寝室东开早纳阳。

尽日窗间更无事,唯烧一柱降真香。

明代马欢撰写的《瀛涯胜览》、宋代赵汝适所著《诸蕃志》、明代黄省曾著《西洋朝贡典录》等,描述海上丝绸之路盛况的书中,均大量记录了番降和中国船队交易降真香,以及西洋各国向中国皇帝进贡降真香的历史。

西沙古代沉船遗址出水的降真香,即是有力的佐证。

降真香在两广、云南,越南、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均有分布。

其中,尤以海南岛出产降真香品质最佳。

海南降真香分大叶、小叶两种,其结香原理同沉香一样,都是因虫蚀、动物啃咬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受伤后香液凝聚,历经百年沉降,结成降真香格。

大叶降真香清凉飘逸,麝香味明显,隐隐芳华中流淌出些许药香,是杏林点香,橘井入药的上乘之选。

小叶降真香甘甜隽永,椰香味突出,一抹淑雅中传递出郁郁灵动,是焚香清心,臣赚性情的儒雅长歌。

降真香妙在“降真”两字。

道家认为,降真香可以感引鹤降,以真香修行真人。

“降:既有降落真香、沉淀芳瑞的意思,又有降伏病魔、驱离浑浊的内涵。

“真”,指本性、本原。

返璞意在归真,降香蕴于纯真。

在椰风海韵的香岛,沐芬浴香,感悟真瑞,以冀心静如水,沉稳降躁,真心做事,认真做人,岂不是降真香的真正价值所在。

“海南三香”降香、沉香、降真香,久享盛名。

“琼崖香岛”香客、香事、香积园,四海流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