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做一个生态瓶教科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做个生态瓶(实验)

试验时间:2017.9.15
实验名称:制做生态瓶
实验目的:通过制作生态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猜想: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实验步骤1、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
2、在桶底放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子,再装入大半瓶自来水或域水;
3、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4、在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
5、每天注意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表中。
实验结论: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猜想光在均匀介质中是
沿直线传播的吗?
实验时间2017.10.13
实验名称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过程
1、把三张带孔的卡纸,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子上,每张卡纸相距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圆孔在一条直线上;
2、在最后一个卡纸的后面,竖立一个纸屏,把手电筒打开,对着第一张卡纸的圆孔照射,让光线照射进小孔,观察最后的纸屏上有没有光点;
3、把第二张(或第三张)圆孔卡纸向左或右移动5厘米,同样方法照射第一张圆孔卡纸,观察最后面的纸屏上有无光点。
实验结果
当三个小孔成一条直线时,发现纸屏上有光点;当移动中间的卡纸后,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时,纸屏上就没有光点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科版科学五上做一个生态瓶

6
做一个生态瓶
a
7
做一个生态瓶
选择:
1、我们用来制作生态瓶的瓶子是要透明的,这是因为( C )。
A、让里面的植物见光 B、便于观察 C、既让植物见光又便于观察
2、在生态瓶中放置动物和植物,应( B )。
A、先放动物 B、先放植物
C、一起放动物和植物
3、生态瓶中植物的作用是( B )。
A、美化
B、提供氧气 C、固定沙子
4、设计并制作的小生态瓶要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 B )。
A、开放、透明 B、生物种类和数量配比合理 C、置于较弱的散射光下
5、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它们是( A )。
A、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 B、相互没有影响
C、生物会影响非生物,非生物不会影响a生物
8
做一个生态瓶
看图回答问题:
1、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的生长作了哪些贡献? 5、池塘里有哪些非生物? 6、非生物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a
1
做一个生态瓶
1、生物和非生物 互相作用 、 互相依存 ,形成密 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生态系统 。 2、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互相作用、互相依存 的关系。
a
2
做一个生态瓶
判 断:
1、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这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
2、一群蚂蚁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了
一个蚂蚁群落。
(× )
3、非生物在生态系统里不起任何作用。
(× )
4、生态瓶中的动物、植物越多越好。
(× )
a
3
做一个生态瓶
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做一个生态瓶》ppt课件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6课 做一个生态瓶
导入
池塘剖面图
思考:池塘里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
探索
讨论:
①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②动物为植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③非生物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探索
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探索
思考:
生态瓶里各种生物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生态瓶应该放在哪里呢?
量高生长较好。
探索
做一个生态瓶
拓展
水葫芦
草本植物。浮水或生于泥土中,生于河水、池塘、池沼、水田或 小溪流中,因它多浮于水面生长,又叫水浮莲。又因其在根与叶之间有一 像葫芦状的大气泡又称水葫芦。凤眼莲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 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 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 但是也有害处:
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就是因为太强了,覆盖在整个湖面,使得水中 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 不能够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甚至有时会堵塞水道。
探索
探索
做一个生态瓶
1、同学们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跟据自己组的 研究方案去做一个生态瓶。
2、看那一组最快、最有秩序、最讲卫生。 3、做好了后拿上来放在老师的讲台桌上。 4、思考:怎样使这些生物生活的更好?
拓展 养金鱼的注意事项:
四、怎样喂食? 家庭养金鱼最好一天喂一次,在上午或中午投喂比较好,下
午投喂,金鱼吃剩的饵料容易使水变质。 五、怎样换水?
每天下午换一次水,方法是用小胶管将鱼缸里的金鱼排泄物和 吃剩下的鱼饵吸出,然后补进相同水量就可以了。
呢?
研讨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精品课件

消 费 者
生产者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分解者
能不能把生态系统搬回家?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做一个生态瓶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池塘
有哪些生物? 生物生存需要哪些条件? 植物为动物提供了什么帮助? 动物为植物提供了哪些贡献?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器材准备
一个有盖子的大瓶子,一罐子水 还有….
一个生态系统
生产者
消
费
者
分解者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消费者
生产者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课堂小结
1.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呀? 和同桌说说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总结反思学习情况。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再见!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课件

做一个生态瓶
选择:
1、我们用来制作生态瓶的瓶子是要透明的,这是因为( C )。 A、让里面的植物见光 A、先放动物 B、便于观察 C、既让植物见光又便于观察 C、一起放动物和植物 2、在生态瓶中放置动物和植物,应( B )。 B、先放植物 3、生态瓶中植物的作用是( B )。 A、美化 B、提供氧气 C、固定沙子 4、设计并制作的小生态瓶要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 B )。 A、开放、透明 B、生物种类和数量配比合理 C、置于较弱的散射光下 5、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它们是( A )。
生态系统
2、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1、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这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 2、一群蚂蚁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了
一个蚂蚁群落。
3、非生物在生态系统里不起任何作用。 4、生态瓶中的动物、植物越多越好。
( ×)
(× )
做一个生态瓶
看图回答问题:
1、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的生长作了哪些贡献?
5、池塘里有哪些非生物? 6、非生物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做一个生态瓶
1、生物和非生物
互相作用
、
互相依存
,形成密 。
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结论
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平衡 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4、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 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5、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 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因素很多,就其 性质来说,可以分成非生物因素和 (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水分)、 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 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
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学简案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学简案教科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池塘群落生态系统,以此设计生态瓶的建造方案。
2、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对其管理。
3、能相互听取意见设计方案。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
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创设情境美丽的池塘,找出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进而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然后设计建造生态瓶的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
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1、创设情境:出示美丽池塘在一片池塘里有小鱼在悠闲地游来游去,有田螺,还有小虫子,当然也有水草、泥沙……2、思考:(1)你知道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2)池塘里有哪些生物?(3)这些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4)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5)非生物对生物有什么作用?观察或聆听情景介绍。
思考,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别的学生可以补充、反驳。
情境创设直观形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设计建造生态瓶的方案1、大家分析了池塘里的生物之间有一些密切的联系,为了方便研究,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在教室里做一个生态瓶。
2、首先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个建造方案吧,要做一个生态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现在请每个组进行方案设计,大家分工协作,同时做好记录,10分钟后交流。
交流建造方案。
分组进行设计活动,22分钟修改方案。
根据池塘里的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设计生态瓶,培养观察思维能力。
三、做生态瓶1、活动老师准备部分材料,上台选取,按设计方案建造。
2、评价延伸(1)生态瓶做得很不错,课后补充完善。
(2)希望大家做一个计划分组进行建造活动通过建造生态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业设计作业:1、制作生态瓶,并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教学反思:这一节课,三个班下来,感觉都不一样。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PPT课件(7篇)

课堂总结
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 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 群落。
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环 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生存就会 受到影响。
当堂训练
1.生物和非生物( 互相作用 )、( 互相依存 ),形成密 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 个( 生态群落 )。
2.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 关系。
一部分。 2.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瓶
自然水域中的水。 3.在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上放上一些浮萍。 4.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或泥鳅、螺等小动物。 5.把写了本组组员名字的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动手实践 注意事项
1.瓶中放入的小动物要少些。 2.要考虑生态瓶里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怎样才
非生物: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认识生态
关系:水为鱼提供生活的场所。石头为鱼提供躲 藏的地方;水草为鱼提供足够的氧气提供隐蔽的场所, 为鱼提供食物;动物的排泄物是植物的养,阳光照射在湖面上,源 源不断地为这个生态系统提供能量;池塘中的水,溶解 在水中的空气和养料,还有沉积在池底的有机物和无机 盐,这些都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物质。生态系统 中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 分和无机盐等
制作生态瓶
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或泥鳅、螺等小动物。
放多少小动物?应注意什么? 小动物的数量要符合生态瓶中植物数量和容器 的大小。 舀小鱼、小虾、小螺等小动物时,轻舀轻放, 避免伤害动物。
制作生态瓶
思考生态瓶里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怎样才能让它们在 生态瓶里生存得更好?
制作生态瓶
做好的生态瓶要摆放在便于观察、光照充足但又不被阳 光直射的地方。每天观察瓶内的变化,填写观察记录表。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做一个生态瓶

6
说说你知道的池塘
1
池溏里有什么? 它们各自起到什么作用?自起到什么作用?
• 有哪些水生物? • 水生物生存需要哪些条件? • 植物为动物提供了什么帮助? • 动物为植物提供了哪些贡献? • 池塘里的非生物,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3
生态系统
•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
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 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 一个生态系统。
•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
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 统。
4
设计一个生态瓶
• 我们来模拟一个池塘的群落。 • 非生物方面要有什么? • 生物方面准备放什么? • 先放什么?后放什么?各放
多少呢?
5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பைடு நூலகம்生态瓶:
为生态瓶选择合适的位置,可以是窗台上。每天注 意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 记录表上。
• 今天的作业:作业本第7页。 •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 非生物:没有生命的
先放植物还是动物?
先放植物,因为植物是生产者,可以为动物提供 氧气和食物。
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
讨论
放入多少动物比较合适?
动物的数目要适合生态瓶中植物的数量和容器的大 小。
选择怎么样的非生物条件?
需要考虑的是沙、水、阳光等。
要选择怎样的水?自来水可以吗?
自来水中含有杀毒剂,应该选择自然环境中的水, 如池塘水。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 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 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 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 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 一个生态系统。
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生态瓶来模拟池塘生态系统。
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
讨论
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可以放入小鱼、田螺、水草、水藻等。要考虑这些 生物之间的食物及其他关系。
说说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
1、水生植物:水草、水藻 2、鱼类:植食性、杂食性、肉食性 3、虾、青蛙 4、软体类:田螺、河蚌 5、水鸟类:鸭 6、水生昆虫
讨论
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水、氧气,有些还需要微生物。例如,微生物可以 通过与植物的共生关系为植物提供氮、磷。
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植物为动物提供氧气、食物。
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动物为植物提供养料,同时还防止植物的大量生长。
讨论
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 他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池塘里的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非生物对生物的作用:是水生生物生存必须的。例 如,没有阳光,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 就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