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瑞士经济概况交通运输业汕头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汕头外经贸遭遇“寒冬”

汕头外经贸遭遇“寒冬”作者:丰亚辉曾乐琛林泽青来源:《大经贸》2008年第12期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对汕头外经贸企业的影响已经开始迅速显现出来:产品出口难度加大,不少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有的已经关门。
作为外经贸行业的主管部门,汕头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做出了迅速反应。
他们派出工作人员,在局领导的带领下,分别深入企业了解具体情况,倾听企业的呼声,共同商讨应对办法。
11月9日,他们召开了专题会议,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讨论了主要对策和建议。
近日,记者赶赴汕头,对当前该市外经贸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
对美出口增幅回落明显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9月汕头市进出口总额48.3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
其中,出口32.78亿美元,增长14.7%;进口15.52亿美元,下降3.5%。
同期,全市新设立(含增资)外商投资企业总投资额达5.09亿美元,增长35.4%;实际吸收外资(外方实缴注册资本)1.33亿美元,增长20.2%。
同期,全市港口吞吐量2067万吨,增长19.3%(其中外贸货物252.6万吨,增长12.9%),外贸集装箱26.3万标箱,增长43.8%。
应该说,在今年年初原材料价格急速上涨、新劳动法开始实施的形势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不容易了。
可惜好景不长,当金融危机来临时,情况开始急转直下。
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远比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严重。
以对美出口为例,汕头市9月份当月出口6251万美元,下降17.4%,出现两位数的降幅。
1至9月出口5.87亿美元,增长3.8%,较上半年增幅回落5.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幅回落15.5个百分点。
从第104届广交会上更能看出影响的严重性。
今年汕头市共有321家企业参展,比上届增加45家,但成交额却比上届下降18%,只有2.73亿美元。
其中对美国成交2945万美元,占11%,下降22.3%;出口欧盟成交8600万美元,占32%,下降7.6%。
瑞士

Introduction of Switzerland
瑞士
瑞 瑞士 士
瑞士是欧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北接德
国,西邻法国,南接意大利,东临奥地利和列支 敦士登,为联邦制国家,伯尔尼是联邦政府所在 地。瑞士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也是经济最发达 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居世界首位。瑞士旅游资源丰富,虽无旖旎海岸, 却有美丽的阿尔卑斯山雄踞国境,有世界公园的 美誉。瑞士的两个著名国际大都市——苏黎世和 日内瓦分别被列为世界上生活水平最高城市的第 一位和第二位。瑞士也是世界著名的中立国,历 史上一直保持政治与军事上的中立,但瑞士同时 也参与国际事务,许多国际性组织的总部都设在 瑞士。
瑞士风景名胜
西庸古堡
西庸古古堡是瑞士最负盛名 的古迹之一,位亍日内瓦湖的东 端,突出亍日内瓦湖上的由巨石 组成的小半岛上。 在青铜器时代就有人居往, 后来罗马人在此安营扎寨,修筑 防御工事。西庸半岛在几易主人 之后,亍十一世纨至十三世纨之 间,在 SAVOYEN家族手里经过 大规模扩廸,基本形成现在人们 看到的集军事防御、仓储、牢狱、 教堂和贵族宫廷等功能亍一体的 封闭式的封廸古堡。 瑞士Switzerland
瑞士经济
瑞士手表
瑞士手表,无人丌晓,而且都价格丌菲。 但是制表业却丌是在瑞士土生土长的。 16世纨末,法国的宗教斗争导致了一场 大屠杀,追随加尔文的胡格诹派教徒纷 纷逃到瑞士,带来了制造钟表的技术。 这种法国技艺和当地的金银首饰业相结 合,就出现了瑞士的制表业。它从靠近 法国的日内瓦向外扩散,主要是沿汝拉 山脉一线向东北蔓延,一直到东北面的 沙夫豪森,在瑞士北半部遍地廹花。
瑞士为委员制国家,最高国家元首为联邦主席,亦称总统 (Bundespräsident),但只为形式上领导人。真 正的权利原自七席联邦委员会,由国家七个机兰的部长 (包括现任联邦主席)组织构成。 瑞士实行民主制度,公民的民主权利很大。公民对重大国 事不地斱事宜拥有表决、创制不复决权,可以成立请愿, 也可以以投票抵制政府的一些政策。十万名瑞士国籍者可 以修改宪法,也可以修改国家外交政策。
国际贸易之瑞士

Page
7
特殊性关税税则
瑞士关税税率表根据欧盟采用的“统一体系”专用名词汇 编制定,从税号前6位数可以断定是何种产品; 与大多数国家相反,瑞士对进口商品不按价值、而按重量 征税,被课税的是毛重,即商品的自重加上包装重量。只 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按价值和其它标准-例如件数确定税 率。 作为自由贸易国家,瑞士对工业制成品征税的税率低于2 %,例如机床的进口税率只在其价格的0.2%到0.4%之间。 和所有国家一样,瑞士对进口农产品征收保护性关税。
Page 3
详细介绍: 经济:高速发达的工业国。
实习自由经济政策,政府尽 量减少干预,对外主张自由 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政 策。随着全球经济改善,瑞 士主要贸易伙伴欧盟经济形 势好转,加之瑞士政府采取 的一系列拉动经济增长的措 施初见成效。
旅游业:十分发达。是仅次于机械制造
和化工医药的第三大创汇行业。游客主要 来自德国、英国和美国。主要旅游点是日 内瓦、卢塞恩和洛桑等地。
Page 9
按照规定,货物复出口后押的应予退还,但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得到退 还押 金的情形几乎没有。而且当事人申请外国银行的保函手续复杂、花费 大,而使馆出具 的保证书又具有针对性。而使用ATA单证册报关就不会出 现上述不便。因为ATA单证 册不仅是临时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文件,同时也 可以作为临时进口国海关要求的担保文 件。 其次,减少了海关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增加了海关征收进口税的安全性。 国际统 一的ATA单证册便于海关实际操作。进口税的支付由临时进口国的 担保商会担保。如 果发生进口税支付问题,进口国海关可直接向本国担保 商会索赔。 再次,ATA单证册 的有效期为一年,持有人可以在一年内多次出入实施 ATA单证册制度的国家。这对于 需要携物品经常出入境的推销员来说,就 更为方便。
国家介绍瑞士

国家介绍瑞士瑞士,全称瑞士联邦(Swiss Confederation),是位于欧洲中部的一个国家,以其对金融、银行业和高品质奢侈品的贡献而闻名于世。
瑞士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其独立中立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合作精神。
下面将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瑞士进行详细介绍。
瑞士位于欧洲中部,北邻德国,东北邻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东南邻意大利,南邻法国,西南邻瑞士的法语区,西部及西北部则被夏尔马特、日内瓦湖、博德莱兹湖等大湖环绕。
瑞士是欧洲高山地带最南端的一部分,国土85%以上是巍峨壮丽的阿尔卑斯山,其余为帕诺尼亚高原、中瑞高地等地。
瑞士地理地势起伏,山峰星罗棋布,拥有众多的高山峰顶如蒙特洛切、马特洛恩、嘉旺特、少女峰等,这些山峰成为瑞士独有的风景线。
瑞士历史悠久,约公元前1世纪,瑞士仍处于罗马帝国的统治下。
公元5世纪后,瑞士陷入混乱和内战,直到1291年,瑞士的三个主权州,乌里、施维茨和下瓦尔登签订了一份联盟条约,形成了瑞士邦联的雏形。
瑞士邦联不断壮大和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州加入。
在1499年苏黎世战争中,瑞士打破了神圣罗马帝国的主权,正式获得了独立,在1648年维斯特伐利亚和约后被国际社会正式承认。
从此之后,瑞士一直保持了中立地位,没有参与过两次世界大战。
瑞士是一个联邦民主共和国,采取了联邦制度,由26个州组成。
根据宪法,瑞士联邦政府由联邦委员会领导,共有7个委员组成,每位委员负责一个部门的事务。
瑞士的政治制度非常稳定和中立,政府权力分散,各州有较大自治权利,这有助于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瑞士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富有和稳定的国家之一、瑞士以其金融、银行业闻名于世,如日内瓦和苏黎世是其中最著名的金融中心。
此外,瑞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私人财富管理中心之一、瑞士的经济多元化,包括金融、制药、化工、机械制造、农业等多个领域,其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一直得到国际认可。
瑞士的文化与多元化的人口构成密切相关。
瑞士商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瑞士商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瑞士,作为一个发展迅速且商业繁荣的国家,一直以来都在引领全球商务发展的潮流。
本文将探讨瑞士商务发展的现状,包括其经济特点、商务环境以及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同时,我们还将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瑞士商务发展的潜力和可能的挑战。
瑞士的商务发展一直以来都基于其稳定的政治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以其高水平的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而闻名。
此外,瑞士也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拥有稳定的银行业和繁荣的金融市场。
瑞士的商务环境也非常有吸引力。
瑞士政府实行开放的投资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者的到来。
同时,瑞士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透明度,提供了一个安全和可靠的商务环境。
此外,瑞士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也非常发达,为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过去几年,瑞士商务发展保持了强劲的势头。
根据瑞士联邦统计局的数据,瑞士国内生产总值在2019年达到7000亿瑞士法郎,创下历史新高。
瑞士的核心产业主要有金融、制药、奢侈品、机械制造和国际贸易等,这些行业都在不断扩大规模并保持稳定增长。
然而,虽然瑞士商务发展仍然强劲,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贸易保护主义对瑞士的影响不可忽视。
瑞士高度依赖国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可能对其出口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瑞士的劳动力市场紧张,劳动力成本高,这可能限制了一些企业的发展潜力。
此外,瑞士面临气候变化和环境可持续性等全球挑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妥善解决,以推动瑞士商务发展的可持续性。
未来瑞士商务发展的趋势也值得关注。
首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数字化的推动,瑞士将进一步发展其科技和创新产业。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区块链等领域有望成为未来的增长点。
其次,瑞士将继续吸引外国投资者和企业,特别是在创新和技术领域。
这将促进经济多样化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同时,瑞士还将加强与欧盟和其他国际组织的经贸合作,以扩大市场并解决潜在的贸易问题。
瑞典概况Word

瑞典概况自然地理: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
东北部与芬兰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挪威为邻,东濒波罗的海,西南临北海,领土面积为44.9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领海面积)。
海岸线长约2181公里。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北部为诺尔兰高原,全国最高峰克布讷凯塞峰海拔2123米,南部及沿海多为平原或丘陵。
主要河流有约塔河、达尔河、翁厄曼河。
湖泊众多,约9.2万个。
最大的维纳恩湖面积5585平方公里,居欧洲第三。
约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但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不太寒冷,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
人口:有890.9万(2001年底)。
90%为瑞典人(日耳曼族后裔),外国移民及其后裔超过100万(其中52.6%为外籍侨民)。
北部萨米族是唯一的少数民族,约1万人。
官方语言为瑞典语。
90%的国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市区人口75万(2000年初)。
气候:全国约有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
气候南北悬殊,北部半年积雪不化,冬季有一两个月几乎不见太阳,夏季有一个月的不夜天,中部和南部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和波罗的海影响气候比较温和。
2月平均气温北部-12.9℃,南部-0.7℃,7月平均气温北部12.8℃,南部17.2℃。
年平均降水量555毫米经济:瑞典实行发达的私营工商业与比较完善的国营公共服务部门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以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著称。
森林、铁矿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发展并形成了采矿冶金、林业造纸、电力和机械制造四大传统工业体系。
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的木材、铁矿、水力资源的国家,瑞典着重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经济。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2%的工业品出口到国外。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瑞典工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瑞典加大科研与发展的力度和投入,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交通、通讯、医药保健、信息、环保领域在世界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一度作为瑞典主要出口部门的钢铁,木材加工业已逐渐被机械制造,电子精密仪器和汽车等工业部门所代替。
外汇学习-国家概况-----瑞士

外汇学习-国家概况-----瑞士瑞士,创建于1291年,位于西欧中部,在历史和文化上与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和法国有许多相似之处虽然瑞士位于欧洲,中部,但它不是一个欧盟国家。
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盟和瑞士,进行了谈判,但最终瑞士拒绝了成为欧盟成员的提议。
此后,瑞士一直保持着经济独立。
瑞士是个小国,但人口稠密。
瑞士人口约778万,每平方英里约有447人。
瑞士以中立著称。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它没有加入任何一方。
瑞士:的事实、数据和特点邻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面积:15,940平方英里人口:7952600人口密度:477.4平方英里首都:伯尔尼瑞士联合会主席货币:瑞士法郎主要进口:机械及运输设备、药品、其他化学品和成品主要出口产品:化学品、手表、食品、乐器、珠宝、机械、药品、稀有金属、纺织品、劳力士和费德勒进口伙伴:德国27.7%,美国10.6%,意大利10.3%,法国8.4%,俄罗斯4.4%,英国4%出口伙伴:德国21.2%,美国8.7%,法国8.2%,意大利7.9%,奥地利4.5%时区:东一区经济概览从个人平均收入来看,瑞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国内生产总值除以人口)。
2010年,瑞士的总产量为5,299亿美元。
虽然它是一个小国,但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达46,815美元,居世界第七位。
其主要贸易伙伴是德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俄罗斯和英国。
与日本,一样,中国的经济主要依靠出口,出口总值为308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2%。
瑞士的主要工业包括机械、化工、纺织、精密仪器和手表。
不要嘲笑最后一项——,它占了瑞士总产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不管怎样,我们必须继续。
货币和财政政策目前由乔丹,担任主席的瑞士央行(SNB)制定了影响货币和信贷条款和条件的相关货币政策。
负责央行政策的管理委员会只有三名成员,即——主席、副主席和第三人。
与大多数央行,不同,瑞士央行设定了三个月的利率区间(Libor),而不是固定值。
瑞士市场调查

交通:瑞士火车的特征是快捷、可靠、舒适和整洁。在苏黎世和日内瓦的 入境机场都有连接市中心的火车站。瑞士的铁路系统总长达5000公里,可 以说这是世界上最密集的铁路交通网。同时,瑞士的公路运输线路四通八 达。 节日:1月1日:元旦; 3月或4月:基督受难日和复活节; 5月1日:国 际劳动节; 6月:逾越节; 8月1日:瑞士国庆节; 10月:栗子节; 12月25日;圣诞节; 12月26日:圣斯蒂芬日。 媒体:瑞士各语区都有自己的广播电视,瑞士公共广播电视公司总部设在 瑞士首都伯尔尼,并且全国共有79种报纸。
语言:瑞士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四种民族语言:德语、 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什语。其中讲德语的人口占63.9%,主要 在北部地区;讲法语人口占19.5%,在西部地区;讲意大利语人 口占6.6%,在南部地区;讲罗曼什语人口占0.05%,在东部少数 地区;讲其它语言人口占9.5%。这4种语言系官方语言。在游客 区,英语亦广泛运用
营销策略
1、语言:掌握一国的语言在现代的市场营销中起着 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沟 通的效果,同时也为了解当地情况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例如,将促销资料和信息翻译成当地语言,会使人觉 得国家亲切。 在瑞士,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其国内不 同的地区使用的主要语言不同,因此了解瑞士国内不 同地区使用的语言,并且熟练地掌握它,对于我们在 其国内开展营销活动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天主教徒在星期五要大量购买水族类 食物,所以销售商可以抓住机会扩大销售, 有计划的安排市场供给量。但是从小范围来 看,瑞士的不同地区宗教势力是不同的,因 此商家在营销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做 具体的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士经济概况-交通运输业1850年,弗里德里克.安吉尔在分析瑞士国情后得出了结论:瑞士是欧洲最没有发展潜力的国家。
的确,当时人们不会想到,资源贫乏、交通闭塞的小国瑞士会在一个世纪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
在既无原料和能源,又无充足市场的情况下,瑞士别无选择地走上了外向型经济的道路。
它成功地将本国经济与全球市场紧密相连,从而获得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在这一发展历程中,瑞士交通运输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数量巨大的原料进口和产品输出都依靠这条经济命脉来完成。
为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发展交通运输业,瑞士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过去的25年中,瑞士的公路长度增加了一倍有余,空中航线长度增加了75%,各种运输管道的长度扩展了两倍。
时至今日,瑞士已拥有强大的交通运输网络:公路四通八达,铁路与欧洲铁路网接轨,苏黎世、日内瓦位居欧洲重要的空中枢纽。
如果将瑞士境内7万多公里的公路、5000多公里的铁路、2000多公里的电力线路和1000多公里的航道相连,已足够环绕地球两周。
在今天,几乎所有的瑞士企业都拥有自己的运输力量。
在劳动市场上,每五个就业机会中就有一个与运输业有关。
瑞士交通运输业发展情况对瑞士经济各行业来说,运输业既是服务者,也是最大的客户之一。
运输业每年从工业企业采购大量设备与材料,进行基础建设,也带动了工业部门的发展。
瑞士政府对发展交通运输业相当重视。
从60年代末开始,政府中就设立专门委员会对道路建设进行规划。
瑞士的特点是国土面积小、地势崎岖、中部高原居民集中。
制定交通发展规划必须考虑上述因素,同时还要注意农业用地和环境的保护。
联邦政府以此为依据制定的交通运输业发展原则是:为全体国民提供便利,保证社会效益;保护生态、提高效率、节约能源、节省空间;多种交通运输手段综合运用,互为补充;提高瑞士的吸引力与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使瑞士融入欧洲发展进程。
目前,瑞士交通业的基本结构是以公路与铁路运输为主要框架,空运、水运、管线运输为补充。
具体情况是:瑞士交通运输业结构表瑞士运输业结构图公路运输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圣贝尔纳大帝就下令修建了一条贯通瑞士的道路。
这条道路南北连接意大利与高卢,东西连接康斯坦斯湖与日内瓦湖。
12世纪,圣高达大道建成。
此后,又陆续建成了数条纵贯瑞士的道路,其中三条穿越阿尔卑斯山。
公路运输是今日瑞士运输业的支柱。
作为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瑞士的汽车拥有率很高,仅次于美国、德国和意大利。
私家车的数量已从1980年的平均约三人一辆发展到现在的平均约二人一辆,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瑞士居民境内交通的八成是依靠私家车辆完成的。
目前瑞士境内有数条主要交通干线。
瑞士公路网络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穿越阿尔卑斯山这一障碍,打通瑞士与南欧的通道。
因此,穿山公路的建设一直是瑞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1980年建成开通、长17公里的圣高达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目前每日约有近2万辆车通过这一隧道。
1960年,瑞士公众通过了国家公路建设计划。
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在瑞士建设与欧洲公路网相联的道路网络。
到计划结束的2010年,瑞士国家公路网将长达1855公里。
目前,公路网正以每年100公里的速度发展。
1999年初,瑞士与欧盟在长期讨论后达成了车辆过境协议,允许欧盟各国40吨以上载重车限量通过瑞士境内。
瑞士东部是欧盟北部国家车辆通往欧洲南部的主要通道,如不通过这一地区,很多车辆将只能从奥地利或法国绕行。
自达成车辆过境协议后,瑞士东部地区的道路运力问题也开始引起联邦政府的重视。
该地区为阿尔卑斯山脉及丘陵地带所覆盖,地势起伏,道路崎岖,成为大规模公路运输的瓶颈部位。
另外,瑞士的高速公路为双向四车道,今后40吨以上载重车上路会极大地阻碍正常交通。
为此,瑞士政府正准备采取“汽车上火车”的措施,希望通过营修过山铁路隧道最终解决车路矛盾。
铁路运输1997年是瑞士铁路诞生150周年。
1844年,首节列车从法国的斯特拉斯堡驶入瑞士的巴塞尔。
1847年8月9日,瑞士第一条铁路线在苏黎世至巴登之间投入运营。
瑞士铁路交通业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碑是苏黎世、日内瓦机场火车站先后于1980、1987年开通。
从1982年开始,瑞士的火车时刻表调整为每小时准点发车。
1997年开始将伯尔尼至苏黎世、伯尔尼至弗里堡、苏黎世至兰茨堡、苏黎世至圣加仑之间的火车班次增加到半小时一班。
瑞士于1997年提出了“2000年铁路计划”。
这一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围绕“多样、快捷、直接、舒适”的原则改善瑞士铁路的运营质量。
一方面通过修建新的铁路线提供更多样性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通过电气化、开发研制新型机车提高运营速度,争取使客运列车及货运列车的最高速度分别达到250和160公里/小时。
与公路运输一样,穿越阿尔卑斯山也是瑞士铁路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继1882年开通高达铁路隧道之后,瑞士一直致力于铁路隧道的建设。
其中包括1906年开通的辛普林隧道(长20公里,是目前阿尔卑斯山区最长的铁路隧道)、1913年开通的劳斯堡隧道、1982年开通的福卡隧道(长15.5公里,为阿尔卑斯山区第二长的铁路隧道)。
1990年,维莱纳隧道工程开工。
由于欧盟与瑞士已经结束了双边交通谈判,穿越阿尔卑斯山工程的重要性愈加突出。
为保护阿尔卑斯山及其周围环境,联邦政府力图将来自欧盟的过境重载卡车在瑞士境内由平板火车运送。
这就需要修建从南到北贯穿瑞士全境的铁路大动脉,其中大大小小穿山隧道的开凿是整个工程中最艰难的。
这个大动脉将由两条主线构成,其中在Gotthard和Loetschberg两地分别要开凿长约57和36公里的隧道,又被称为“NEAT”工程。
其中在Gotthard修建的艾斯费尔德—波迪奥隧道计划已于98年底经瑞士全民公决通过,并于99年2月正式开工。
根据设计,长57公里的隧道主体部分将从海拨550米的高度穿越阿尔卑斯山。
预计全部隧道工程将于2010年至2012年完成,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隧道。
瑞士联邦铁路局瑞士境内最初的铁路运输是由地方政府或者私人负责经营,也由其开发建造新路线和有关基础设施。
到19世纪末,由于一些大的铁路企业采取垄断经营方式控制操纵票价,而小型企业却又由于财务状况不佳陷入困境,人民要求联邦政府统一管理铁路的呼声越来越高。
1898年,瑞士通过名为“瑞士人民的瑞士铁路”全民公决。
1902年1月1日,瑞士联邦铁路局正式诞生,开始统一经营瑞士铁路事业。
经过近百年的经营,今天的瑞士联邦铁路局已经实现了99.5%的电气化,铁路线总长达到2939公里(此外瑞士还有约2000公里的铁路为私人企业所控制),共拥有各种机车25078部,每天发运的火车平均为109列,平均每天客运量为72.4万,装载货物量为15.3万吨。
1997年,瑞士联邦铁路营业总额为63.15亿瑞郎,在瑞士企业中排名第23位。
但是,垄断经营也导致了企业活力的下降,使其陷入了投资-亏损-再投资-再亏损的怪圈。
联邦铁路虽有企业之名,但实际上是联邦交通和能源部的一个下属局,机构膨胀现象日趋严重,决策过程冗长,企业发展目标不明。
1993年,联邦委员会认识到现有的外部市场条件已不能使联邦铁路保持竞争力,决定开始对其改革。
改革的目标是增强企业自身活力,保障社会的运输需求,开放市场以推动企业间的竞争,并改善联邦的财政状况。
经过几年的准备时间,1999年1月1日起联邦铁路改组为独立的股份制企业,与之相关的改革措施具体有:1、规定联邦铁路局的特殊法律地位联邦铁路局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它每年与联邦签订给付协定,此协定必须得到议会的通过。
议会同时为瑞士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制订必要的相关框架政策。
2、人员安排由于目前联邦铁路局的股份仍为联邦所有,所以联邦委员会拥有铁路局董事会成员的任命和撤换权。
联邦委员会还负责审核企业年报、批准企业预算。
董事会负责从联邦委员会提名的人选中挑选组成管委会,并对其实施监督和管理。
管委会负责企业的具体经营业务。
3、业务部门划分改革后的联邦铁路局由客运、货运、基础设施三个主要业务部门组成。
这三个部门独立经营、分别核算、自负盈亏,这样使企业经营明确化、方向化,决策过程加快,各部门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经营。
4、对外开放瑞士根据国际铁路业的发展趋势,开始逐步放开其铁路市场,在保障本国铁路运输业的利益前提下,允许本国及别国的国营及私人企业进入瑞士的铁路运输市场。
在今后几年内,将完全放开货运市场,并有条件地开放客运业。
瑞士地铁公司瑞士超高速地铁工程的项目建议最初由瑞士工程师NIETH先生于1974年提出。
1981年,该项目得到洛桑理工学院专家们的支持并进行了初步可行性研究,1985年得到日内瓦州和铁辛州的官方支持。
1989年联邦政府交通通讯、能源部投入50万瑞郎进行初步研究。
1992年,瑞士地铁公司(SWISSMETRO AG)在瑞士信贷等几大股东支持下成立,该公司的主要任务即是筹备和实施“瑞士21世纪超高速地铁工程”。
“瑞士21世纪超高速地铁工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在瑞士发展超高速电磁悬浮列车。
这种是一种长200米、载客800名的密封列车,车身下没有车轮,列车底盘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悬浮在轨道上,由线性马达推动高速行驶。
车轨铺设在直径5米的半真空地下隧道中,以减小空气阻力。
高速地铁的时速为400至600公里。
瑞士地铁公司成立数年来,在主要股东的支持下耗巨资开展了项目研究,并拟定了工程计划:一期工程拟建设日内瓦-洛桑-伯尔尼-卢塞恩-苏黎世-圣加仑主轴线,二期工程拟建设巴塞尔-卢塞恩-贝林佐纳支线,三期工程拟建设圣加仑-库尔支线,并拟将瑞士地铁与欧洲高速铁路网接轨。
瑞士地铁公司于1997年底提出了建设日内瓦-洛桑实验段的申请,该工程建成后两市之间的交通只需12分钟。
但由于联邦政府很可能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瑞士地铁公司必须在工程建设上寻求外资的支持。
空运1930年,瑞航公司成立,联邦政府以投资方式入股20.7%。
当时人们认为,洲际航线将不可能在瑞士中转。
但事实证明,这一估计是绝对错误的。
今天,瑞士的苏黎士、日内瓦和巴塞尔都已成为重要的国际空港。
瑞航集团也已发展成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其在全世界的雇员人数已超过3万。
航空运输为瑞士经济的成功与效益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瑞航1995年的飞行时间达234778小时,乘客达8703270人,货运量306617吨,总收入约53亿瑞郎。
集团另一家较小的航空公司Cross Air则主要经营瑞士境内航线和包机业务。
水运瑞士湖泊河流上的水运是瑞士运输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莱茵河是瑞士唯一的入海水道,莱茵河水运尤其适合大宗货物和集装箱运输。
瑞士外贸商品的一部分从巴塞尔的码头装运,再通过莱茵河入海运往世界各地。
另外,水运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运输手段,老式汽船每天在瑞士湖沼中穿行,将游客载往各个风景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