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3

合集下载

实验活动13简单的电镀实验

实验活动13简单的电镀实验

实验活动13 简单的电镀实验实验目的1.认识电解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了解电镀的原理。

实验用品烧杯、砂纸、导线、2~3 V的直流电源、电流表。

铁制镀件、铜片、电镀液(以CuSO4溶液为主配制)、1 mol·L-1 NaOH溶液、20%盐酸。

实验原理Fe作阴极:Cu2++2e-===Cu;Cu作阳极:Cu-2e-===Cu2+。

实验步骤1.把铁制镀件用砂纸打磨干净,放入1 mol·L-1 NaOH溶液中除去油污,然后用蒸馏水洗净。

再放入20%盐酸中除锈,几分钟后取出,并用蒸馏水洗净。

2.把铁制镀件与2~3 V的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铜片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如图)。

将两极平行浸入电镀液中,两极间距约5 cm, 5~10 min后取出,观察镀件表面发生的变化。

雾霾含有大量的污染物 SO 2、NO 。

工业上变“废”为宝,吸收工业尾气 SO 2和 NO ,可获得 Na 2S 2O 3和 NH 4NO 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 为铈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a 2S 2O 3中 S 元素平均价态为+2 价B .装置Ⅱ生成 4mol H +,消耗 36g 水C .装置Ⅱ获得粗产品 NH 4NO 3的实验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D .装置Ⅱ用甲烷燃料电池进行电解,当消耗 24g 甲烷时,理论上可再生 10molCe 4+ 【答案】D【分析】装置Ⅱ中,发生反应SO 2+OH -==3HSO -;装置Ⅱ中,4Ce 4++2NO+3H 2O==4Ce 3++2NO -+3NO -+6H +;装置Ⅱ中,2Ce 3++23HSO -====通电2 Ce 4++224S O -+2OH -;装置Ⅱ中,22NO -+O 2==23NO -。

【详解】A .Na 2S 2O 3 中Na 显+1价,O 显-2价,依据化合价的代数为0,可求出S 元素平均价态为+2价,A 正确;B .装置Ⅱ中,3H 2O——6H +,则生成4mol H +,消耗2mol 水,质量为36g ,B 正确;C .从溶液中提取溶质,通常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方法,所以装置Ⅱ中,为获得粗产品NH 4NO 3,可采用的实验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C 正确;D .装置Ⅱ中,用甲烷燃料电池进行电解,CH 4——8e -,当消耗 24g 甲烷时,理论上可再生 Ce 4+的物质的量为24g8116g/mol⨯⨯=12mol ,D 错误;故选D 。

实验13 抽象类和接口

实验13 抽象类和接口

实验13 接口一、实验目的(1)熟悉接口的定义方法。

(2)了解Java语言实现多继承的途径。

二、实验内容第一题:学校中有老师和学生两类人,而在职研究生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对学生的被管理和对于教师的责任管理在他们身上都有体现。

(1)设计两个信息管理接口StudentManageInterface和TeacherManageInterface。

其中,StudentInterface接口包括setFee( )方法和getFee( )方法,分别用于设置和获取学生的学费:TeacherInterface接口包括setPay( ) 方法和getPay( ) 方法,分别用于设置和获取老师的工资。

(2)定义一个研究生类Graduate,实现StudentInterface接口和TeacherInterface接口,它定义的成员变量有name(姓名)、sex(性别)、age(年龄)、fee(每学期学费)、pay(月工资)。

(3)创建一个姓名为“zhangsan"的研究生,统计他的年收入和学费,如果收入减去学费不足2000元,则输出“provide a loan”(需要贷款)信息。

要求:(1)在Graduate中实现各个接口定义的抽象方法。

(2)对年学费和年收入进行统计,用收入减去学费,如果小于2000元则显示“providea loan”信息。

第二题:定义一个抽象类Bank,它包含有oneyearRate(定期利率)、oneyearNationaldebt(国债利率)和interestRate(活期利率)常数和count()方法及show()方法。

Count()方法用语对本息合计(存款本金+利息)进行计算,而show()方法用于对本息合计进行显示。

由于对不同的存款方式,利率是不同的,因此此程序分别定义多个子类实现对抽象类的继承,实现对利率的计算和显示。

注意:本程序定义了定期利率、活期利率、国债利率三种利率,按照一万元钱位存款单位进行统计,计算每种利率下存款一年后的本息合计。

13个简单易学的科学小实验

13个简单易学的科学小实验

简单易学的科学小实验一.烧不断的棉线思考:为什么棉线烧不断?材料:棉线一根、清水一杯、食盐、筷子、火柴操作:1、在一杯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2、将一根棉线放入配制好的浓盐水里浸泡一下,拿出来放在桌上晾干。

3、将晾干后的棉线用手提起,点燃一根火柴去烧棉线。

4、棉线从下端一直燃烧到上端,但烧过后的线灰仍象一根线一样没有被烧断二.烧不断的棉线思考:为什么棉线烧不断?材料:棉线一根、清水一杯、食盐、筷子、火柴操作:1、在一杯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2、将一根棉线放入配制好的浓盐水里浸泡一下,拿出来放在桌上晾干。

3、将晾干后的棉线用手提起,点燃一根火柴去烧棉线。

4、棉线从下端一直燃烧到上端,但烧过后的线灰仍象一根线一样没有被烧断。

三.糖的燃烧思考:小朋友,糖可以燃烧吗?什么条件下糖才可以燃烧?材料:糖1—2块、火柴1盒、烟灰少许、盘子1个操作:1 将方糖放在盘子上,用火柴点燃,观察糖是否燃烧2 在糖上放烟灰少许用火柴点燃,观察糖是否燃烧三.水制放大镜思考:水也能当放大镜,你知道吗?材料:水、保鲜膜、大碗1个、彩色珠子操作:1. 把彩色珠子放入碗中,用保鲜膜封住碗。

2. 用手轻轻把碗口上面的保鲜膜向下按一些,使保鲜膜成倒锥形。

3. 将水倒在保鲜膜上,通过水看碗中的物体,观察彩色珠子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四.汤匙变磁铁思考:你知道金属汤勺为什么变成了磁铁?材料:金属汤匙、磁铁、铁钉、曲别针操作:1、用金属汤勺去吸铁钉、曲别针2、准备一支金属汤匙,手里拿一块磁铁慢慢地在汤匙上来回摩擦。

3、汤勺将铁钉、曲别针吸起来了4、将汤匙在桌子上一敲,汤匙的磁力又消失了五.会自动倒下的一摞硬币思考:横放在桌上的一叠硬币为什么会自动倒下呢?材料:十枚硬币、磁铁操作:1. 将十枚硬币叠成整齐的圆柱形横放在桌面上2. 拿磁铁在硬币的上方2—3厘米高的地方接近桌面上这叠横放的硬币3. 横放在桌面上的硬币自动倒下六.不同的承载量思考:为什么卡纸变形后,它的承载量会不同材料:纸卡1张(30×20cm)、相同高的纸盒两个、硬币若干枚操作:1、一张卡纸悬空平放在相同高度的纸盒上,纸上只能放两枚硬币。

高中化学——实验1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高中化学——实验1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作化肥(合理即给分)
(6)0.1%
(6)半滴的体积为1/50mL,则相对误差为50 ×100%=0.1%。
20.00mL
答案:(1)硫酸钙微溶于水
(2)除去溶液中Fe3+ 氨水
(3)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滤
液中不含Fe3+;
或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
Fe3+
(4)Ca2++CO32-====CaCO3↓ (5)称量 过量的标准盐酸
2.(1)在没有现成的CO2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请你选用图中的部分仪 器,装配成一个简易的、能随用随停的CO2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的 仪器是__________(填编号)。
(2)若用上述装置制取CO2气体,而实验室只有稀硫酸、浓硝酸、水、 块状纯碱、块状石灰石,比较合理的方案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n(BaCO3)=n(CaCO3)1=973g.9/4mg ol =0.02mol, m(CaCO3)=0.02mol×100g/mol=2.00g,w(CaC82..O00003gg)= ×100%=25%。
(5)若测定C装置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则由于水蒸气和HCl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 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 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 物外,还有:________。 (2)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实验13 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定

实验13 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定

实验13 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离子的化学性质。

2.学习对常见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鉴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常见的阴离子有:CO32-、SO42-、PO43-、Cl-、Br-、I-等。

常见的阳离子有:Fe3+、Cu2+、Mn2+、Zn2+、Ca2+、Mg2+等2.基本鉴定方法(1)铵盐检验铵盐检验是检验有机离子的一种方法。

一般用Nessler试剂作为指示剂。

当有机物质中含有氨族离子时,与Nessler试剂接触,会生成黄褐色沉淀,这就表明有氨族离子的存在。

(2)氯离子检验氯离子在加入银离子后可以发生沉淀反应,生成AgCl。

在阳光照射下,AgCl的颜色变为紫色或深褐色。

向含有硫酸根离子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会产生白色沉淀,这表明存在硫酸根离子。

将含有碳酸根离子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放入棉花团,有气泡产生并观察是否溶解,证明溶液中有碳酸根离子。

在加入铁离子的溶液中加入几滴硝酸,再加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出现氰化铁现象即表明溶液中含有铁离子。

三、实验过程取少量待测物溶于水中,滴加少量Nessler试剂。

有黄褐色沉淀出现证明溶液中存在氨族离子。

在待测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滴加NH3溶液,出现紫色或深褐色证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3.硫酸根离子检验取待测溶液滴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为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取待测溶液加入少量HCl溶液,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如果有气泡产生并观察是否溶解,则说明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离子。

四、实验结果通过上述方法进行鉴定,我们得到了实验结果,其中把它们罗列如下。

(3)硫酸根离子检验:发现无硫酸根离子。

五、实验思考题1.我们观察到样品的一些性质,确定了其化学成分。

这些性质的本质是什么?这些性质是样品化学成分所具有的化学性质。

通过这些性质,我们可以推断出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物质种类。

实验十三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十三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图13-2 记录多组数据并进行数据计算 实验十三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目的: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 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原理:玻意耳定律►实验器材朗威®DISLab 数据采集器、压强传感器、注射器、计算机。

►实验装置如图13-1。

►实验操作一、专用软件1、将压强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

点击教材专用软件主界面上的实验条目“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打开该软件。

2、点击“开始记录”,观察压强传感器实时测得的大气压强值。

3、把注射器活塞置于初始位置(本次实验为15ml 处),并将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前端软管紧密连接,确保其气密性。

4、在软件窗口下方的表格中输入活塞初始位置对应的气体体积值。

点击“记录数据”,记录下此刻的压强值。

5、连续改变注射器活塞的位置使气体体积发生变化,将变化后的体积值输入到表格中,同时记录该体积对应的压强值,获得多组数据。

点击“数据计算”对表格中数据进行计算。

(图13-2)6、点击“P-V 绘图”,根据已有数据点绘出“压强-体积”关系图线(图13-3)。

7、点击“P-1/V 绘图”,绘出“压强-体积倒数”关系图线(图13-4)。

▲注意:点击“清屏”按钮,可清除已绘制的图线;如实验数据有误,可点击“清除本次数据”,重新进行实验;读取体积数据时,应考虑到软管中气体的体积(约1ml );因绘出的图线是基于数据点拟合得来,所以“P-V ”数据少于三组时,点击“绘图”后只出现数据点,不能绘出相应的图线。

图13-1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图13-3 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曲线 图13-4 气体压强与体积倒数关系曲线图13-5 通用软件记录的多组数据图13-6 通用软件的P-V曲线图13-7 通用软件的P-1/V曲线二、通用软件1、将压强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

点击教材通用软件主界面上的实验条目“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打开该软件。

2、增加变量V,添加公式V^-1=1/V和P2*V。

实验十三双棱镜干涉

实验十三双棱镜干涉

实验十三双棱镜干涉一、实验目的(一)观察双棱镜干涉现象;(二)利用双棱镜干涉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二、实验器材氦氖激光器(1套)扩束透镜(f=5cm)(1个)双棱镜(1个)读数显微镜(1台)透镜夹(3个)光具座(1付)小灯(1个)太阳眼镜(1付)光屏(1个)三、实验原理与仪器描述观察光波干涉现象的方法很多,双棱镜干涉是其中之一。

双棱镜是一块表面光滑。

顶角接近于180°的玻璃棱镜,其顶端的直线称为双棱镜的脊,两侧的表面称为棱面,双棱镜干涉的实验装置如图13-1所示。

图13-1 双棱镜干涉光路图从激光光管发出的单色光经扩束透镜扩束后入射在双棱镜的两个棱面上,经棱镜的折射后分成两束光A1A2和B1B2。

在A2B2之间的区域内,这两束光互相叠加而形成干涉。

由于激光束有很好的平行性,通过扩束透镜后的光必会聚于透镜的后焦点F上,因此,可以认为入射双棱镜的光束是从位于F的点光源S发射出来的。

将A1A2向后延长,其交点S1就是由双棱镜造成的S的虚像点。

同样,B1B2向后延长的交点S2也是S的虚象点,由此可以看到,这里的双棱镜干涉相当于以S1和S2为双孔的杨氏干涉。

我们知道杨氏干涉在屏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亮条纹或相邻两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13-1)式中d是两个虚光源(相当于杨氏干涉实验的两个小孔)S1和S2之间的距离,D是虚光源与光屏的距离,λ是光源的波长,由几何光学可推得以下结果:D=L1+L2 (13-2)d=L1 (13-3)=(n-1)(π-) (13-4) 上式由双棱镜玻璃的折射率n和双棱镜顶角(以弧度为单位)所决定,可称为双棱镜常数。

假设我们测得第一条暗纹至第K+1条暗纹的距离是L K,则相邻两暗纹的距离为(13-5)将(13-2)、(13-3)、各式代入(13-1)式,得到(13-6) 本实验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距离及各光学元件在光路中的位置,间接测出氦氖激光的波长。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按图13-1在光具座上顺次摆好各器件。

中考物理必考25个实验考学练实验13粗略测算大气压值实验含解析试题

中考物理必考25个实验考学练实验13粗略测算大气压值实验含解析试题

实验十三、粗略测算大气压强的实验【实验目的】:粗略估算大气压强的数值。

【实验器材】: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橡皮帽;刻度尺。

【实验原理】:P=F/S知识根据:二力平衡〔利用注射器的活塞受到弹簧测力计和大气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即二力平衡。

〕【实验步骤】: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程度向右渐渐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场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③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局部的容积V;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局部的长度L。

【实验记录】: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N 注射器的容积V/ml注射器有刻度的局部的长度l/cm活塞的横截面积S/m²大气压的值P/Pa【数据处理】:①注射器近似圆柱体,由体积公式可以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S=V/L②根据公式p=求出大气压强;【考点方向】1、该实验求出的大气压是估测数值,和真实的大气压数值存在差距主要原因是两方面:答:一、活塞与注射器之间存在摩擦;二、空气难以排尽。

2、假设不考虑其它因素,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程度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3、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4、空气无法排尽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存水,再封口。

5、实验前在活塞周围涂抹光滑油主要好处有:一、减小摩擦;二、增加气密性。

6、实验过程中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程度方向目的:可以减小活塞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从而进步实验的准确程度。

7、当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时或者者为了拉动时更力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可换用小量程注射器。

〔减小活塞的横截面积〕8、该实验的原理根据是:P=F/S。

知识根据:二力平衡〔利用注射器的活塞受到弹簧测力计和大气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即二力平衡。

〕9、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筒内空气,密封注射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交通大学设计性实验报告
班级: 计软二班
学号: 631306050202 姓名:刘沅良实验项目名称:存储器重映射实验
实验项目性质:专题实验
实验所属课程: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
实验室(中心):语音楼
指导教师:闫果
实验完成时间: 2015 年 10 月 4 日
ARM微控制器工作模式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熟悉LPC2000 系列ARM7 微控制器的存储器重映射机制。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一)实验内容
1、设置MEMMAP=2,然后将0x40000000~0x4000003F 地址上的存储单元全部写入0x55,同时观察0x00000000~0x0000003F 地址上的数据;再写入0xAA,同时观察0x00000000~0x0000003F 地址上的数据。

2、设置MEMMAP=0,观察0x00000000~0x0000003F 地址上的数据是否与0x7FFFE000~0x7FFFE03F 地址上的数据是否一致。

(二)实验要求
仔细阅读参考文献[1]第 5.3 节存储器重新映射的说明,第 5.4.8 节的存储器映射控制。

三、实验设备及软件
硬件:PC 机一台;
软件:Windows98/XP/2000 系统,ADS 1.2 集成开发环境
四、实验过程及步骤
1、启动ADS 1.2,使用ARM Executable Image for MagicARM2200 工程模板建立一个工程ReMap_c。

2、在user 组中的main.c 中编写主程序代码。

3、选用DebugInExram 生成目标,然后编译链接工程。

4、选择【Project】->【Debug】,启动AXD 进行JTAG 仿真调试。

5、打开存储器观察窗口(Memory) 设置观察地址为0x00000000,显示方式Size 为8Bit,监视从0x00000000~0x0000003F 的数据。

6、单步运行程序,观察0x00000000~0x0000003F 地址上的数据。

7、当运行MEMMAP=0 之后,观察0x00000000~0x0000003F 地址上的数据是否与0x7FFFE000~0x7FFFE03F 地址上的数据是否一致。

六、主要代码及运行结果
主要代码:
/******************************************************************** ********
* 文件名:main.c
* 功能:将存储器重映射到片内RAM(0x40000000~0x4000003F),然后更改* 0x40000000~0x4000003F 的内容。

* 说明:观察0x00000000~0x0000003F 地址上的数据有何变化
********************************************************************* *******/
#include "config.h"
#define VECTOR_RAM ((unsigned char *) 0x40000000)
/******************************************************************** ********
* 名称:main()
* 功能:存储器重映射。

********************************************************************* *******/
int main(void)
{ uint8 i;
uint8 *addr;
MEMMAP = 0x02; // 中断向量从静态RAM 重映射(用户RAM 模式) addr = VECTOR_RAM;
for(i=0; i<64; i++) // 用0x55 填充0x40000000~0x4000003F
{
*addr = 0x55;
addr++;
}
addr = VECTOR_RAM;
for(i=0; i<64; i++) // 用0xAA 填充0x40000000~0x4000003F
{
*addr = 0xAA;
addr++;
}
MEMMAP = 0x00; // 中断向量从Boot Block 重映射(Boot 装载程序模式) while(1);
return(0);
}
运行结果:
六、心得体会
(一)思考
1、实验工程中的启动代码 Target.c 文件,在 TargetResetInit()函数的 MEMMAP 寄存器的设置的依据是什么?
答:MENMAP寄存器:存储器映射控制寄存器。

MEMMAP寄存器是依据操作对象的情况设置。

当MENMAP 1:0=00(Boot Block模式)。

当MENMAP 1:0=01(用户片内Flash模式)。

当MENMAP 1:0=10(用户片内RAM模式)。

当MENMAP 1:0=11(用户外部存储器模式)。

2、请说明存储器重映射机制在 JTAG 调试时的作用。

答:CPU一启动,总是要从0地址处取指令来执行,JTAG调试之后,会从0地址开始取指令和执行,但是实验理想的开始位置并不在0地址处,那么就要通过
重映射,把理想开始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映射到0地址位置。

此时,这些存储单元就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地址上。

通过以上方式就可以从理想的位置开始处理数据了,使得系统更灵活。

(二)体会
这次实验,我熟悉了LPC2000 系列ARM7 微控制器的存储器重映射机制,但操作还是不太熟练,而且,我感觉,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还是不太够,每次做实验时都会感到有一些迷茫,要摸索一会儿才能搞完,我觉得,在以后的时间里,要加深相关知识的理解,要更好的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