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旋钻头破岩机理仿真研究
钻井旋冲工具提速机理及结构设计

钻井旋冲工具提速机理及结构设计钻井旋冲工具是石油钻采行业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在进行地层钻井时,通过旋转和冲击的方式将钻头穿透地层,从而实现地层勘探和开采的目的。
为了提高钻井效率和降低成本,钻井旋冲工具的提速机理及结构设计成为研究和开发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钻井旋冲工具提速的机理以及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
一、钻井旋冲工具提速机理1. 旋冲工具的基本原理钻井旋冲工具是一种将旋转和冲击相结合的工具,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钻杆的旋转以及冲击力对地层进行穿透。
在旋转过程中,钻头不断地与地层接触,通过冲击力将地层破碎或者穿透,从而实现钻井的目的。
提速的关键在于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旋转和冲击力,提高钻头的穿透效率和速度。
2. 提速机理在钻井旋冲工具中,提速的机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提高旋转速度、增加冲击力以及改善钻头结构。
提高旋转速度可以增加钻头与地层的接触频率,从而提高钻头的穿透速度。
增加冲击力可以提高钻头在穿透地层时的能量,加速地层的破碎和穿透过程。
改善钻头的结构可以提高钻头的耐磨性和穿透效率,从而减少钻井的阻力和提高钻井速度。
二、钻井旋冲工具结构设计1. 钻头结构设计钻头是钻井旋冲工具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钻井效率和成本。
在钻头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技术:一是钻头材料的选择,需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强度,以保证钻头在复杂地层中的稳定性和穿透能力;二是钻头形状的设计,需要根据地层的特点和钻井的要求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钻头的穿透效率和降低阻力;三是钻头切削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冲击力的传递和地层的破碎效果,从而提高钻井的效率和速度。
2. 冲击力增强设计在钻井旋冲工具中,冲击力是提速的关键之一,因此需要对冲击力进行增强设计。
一种常用的冲击力增强设计是引入液压冲击器,通过增加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提高冲击器的冲击力,从而加速地层的破碎和穿透过程。
还可以通过改进冲击器的结构设计和传动机构,优化冲击力的传递和利用效率,提高钻井的效率和速度。
物探冲旋钻头破岩机理仿真研究

Re e r h o c e k n e h n s o o h sc lP o p c i g Ha s a c n Ro k Br a i g M c a im fGe p y ia r s e tn mm e t r Bi
F n Yo g a a n t o ,Hu n i i n a g Zh q a g ,Ga l ,W e h n i n 。 o g J a i g o Dei iZ e q a g ,S n i n n
i i n c sa y t u t e e e l t e h mme i r c n e a t n me h ns i e p y i lp r u so rl n o t s e e s r o f rh r r v a h a r b t o k it r ci c a i o m n g o h s a e c s i n d i i g t c l
物 探 冲 旋 钻 头 破 岩 机 理 仿 真 研 究
范 永 涛 ,黄 志 强 ,高 德 利 ,魏 振 强。 ,宋 嘉 宁
(.石 油 工程 教 育 部 重点 实 验 室 ( 国石 油大 学 ( 1 中 北京 ) , 京 )北 成都 60 0 ;.中 国石 油 安 全 环 保 技术 研 究 院 , 京 15 03 北 12 4 ;.石 油 天然 气 装 备教 育 部 重 点 实验 室 ( 南石 油 大学 ) 四 02 92 西 , 025) 6 50 10 8 ;.中 国石 油 工程 设 计 有 限公 司 华 北 分 公 司 , 北 任 丘 0 0 34 河
第3 9卷 第 3期
2 1
技
术
V o1 9 .3 NO. 3 M av, 2011
PETROI EUM DRI II I NG TECHNI QUES
钻井旋冲工具提速机理及结构设计

钻井旋冲工具提速机理及结构设计钻井旋冲工具是石油钻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它能够在钻进过程中提供旋转和冲击力,从而加速钻头的钻进速度,并且有助于打破岩石或者其他障碍物。
钻井旋冲工具的设计和提速机理对于钻井效率和钻井成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钻井旋冲工具的提速机理和结构设计进行探讨,以期为钻井工程的提速和优化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提速机理1. 旋转机理钻井旋冲工具是通过旋转来传递能量的,它利用钻杆的旋转将旋转动能传递给钻头,从而使钻头具有钻进作用。
在钻井过程中,旋转是必不可少的能量传递方式,能够提供很大的钻进力量,因此提速机理中旋转机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2. 冲击机理除了旋转之外,钻井旋冲工具还利用冲击力来打破钻进过程中的固体颗粒,例如岩石等。
冲击机理主要是通过冲撞器或者冲击钻头来实现的,它能够为钻进提供冲击动力,从而加速钻井的进展。
钻井旋冲工具的提速机理主要包括旋转机理和冲击机理,这两种机理相互配合,能够提供充足的动力和能量,从而加快钻井的速度。
二、结构设计1. 钻杆设计钻杆是钻井旋冲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能够承受较大的旋转力和冲击力,因此在设计时需要选用高强度耐磨的材料,并且要考虑其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冲击器是钻井旋冲工具的关键部件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冲击力的大小和频率。
在冲击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冲击力的传递效率和可调节性,以便根据钻井地质条件的不同来进行调整。
钻头作为直接与岩石接触的部件,其设计对于钻井进展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钻头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其耐磨性、自清洁性和冲击性能,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
在一些特殊的钻井条件下,需要使用冲击钻头来进行特殊处理,因此冲击钻头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冲击钻头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其结构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同时也要注重其冲击效果和冲击频率的控制。
钻井旋冲工具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钻杆、冲击器、钻头和冲击钻头等多个方面,这些部件相互配合,才能够发挥出最佳的钻井效果。
粒子冲击钻井破岩仿真模拟研究

专题研究粒子冲击钻井破岩仿真模拟研究*伍开松 荣 明 况雨春 古剑飞 翟志茂(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摘要 粒子冲击钻井是以高速球形硬质钢粒子冲击破岩为主,以高速水力破岩和机械牙齿破岩为辅的钻深井硬地层的一种高效钻井工艺。
应用一维应力波基本理论对粒子冲击破岩现象进行了分析,用冲击动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I DFE M研究了粒子冲击破岩的规律,得出了适合粒子冲击钻井工艺的如下参数:(1)粒子直径为0 5c m时,其初速度不宜超过200m/s的临界速度;(2)粒子直径在0 3~0 7c m比较合适;(3)粒子入射角度为0~30 比较合适。
关键词 粒子冲击钻井 岩石破碎 I DFE M 仿真模似引 言目前,从现有的钻井工艺破岩机理来看,主要有机械破岩、水力破岩和冲击破岩3种基本形式。
机械破岩是钻井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钻井方式。
水力破岩主要包括磨料喷射和水力喷射。
磨料喷射在钻井中可以协助钻井过程,提高钻井速度,但同时磨料和钻井液的联合作用也加快了循环系统设备的侵蚀;在水力喷射方面,已经有文献证明其用于破岩时可以提高钻速,但其适用范围是软地层至中硬地层。
冲击破岩有冲击旋转破岩、粒子冲击破岩等。
对于冲击旋转破岩来说,其核心部件冲击器的寿命短是其主要缺点之一。
上述破岩方式在遇到钻硬地层时,效果都不理想。
而随着我国浅层油气资源的不断枯竭,势必会向钻深井硬地层发展,而且我国存在着丰富的深层油气资源,这种发展势在必行。
粒子冲击钻井技术正是一种专门针对深井硬地层的钻井技术,美国粒子冲击钻井技术公司在2006年11月30日的第二次商业性试验中,其钻速达到常规钻井速度的3 5倍以上,证明粒子冲击钻井在高效钻进硬地层具有巨大的潜力。
粒子冲击钻井破岩机理的研究是未来设计和试验粒子冲击钻头性能、发展硬地层钻井工艺所必需的理论基础,所以必须尽快得到解决。
粒子冲击钻井破岩的工艺原理粒子冲击钻井破岩是以高速球形硬质钢粒子冲击破岩为主,以高速水力破岩和机械牙齿破岩为辅的一种新的钻井破岩方法。
水力旋冲钻井工具破岩影响因素模拟及应用

第 49 卷 第 3 期 肖 新 磊 :水 力 旋 冲 钻 井 工 具 破 岩 影 响 因 素 模 拟 及 应 用
· 53 ·
制约着深部硬地层 的 钻 井 提 速,研 究 适 合 于 深 层 定
向水平井的钻井提速技术成为国内钻井领域的热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之一。近年来,国 内 根 据 NOV 公 司 技 术 研 制 的 冲 击螺杆马达[14],对 于 提 高 钻 速 具 有 积 极 作 用,但 主
犚狅犮犽犅狉犲犪犽犻狀犵犛犻犿狌犾犪狋犻狅狀犪狀犱犈狓狆犲狉犻犿犲狀狋犚犲狊犲犪狉犮犺狅犳犎狔犱狉犪狌犾犻犮犚狅狋犪狉狔犇狉犻犾犾犻狀犵犜狅狅犾
XIAO Xinlei
(犠犲狊狋犛狅狌狋犺犆狅犿狆犪狀狔 ,犛犺犲狀犵犾犻犘犲狋狉狅犾犲狌犿 犈狀犵犻狀犲犲狉犻狀犵犆狅犿狆犪狀狔,犛犐犖犗犘犈犆,犇狅狀犵狔犻狀犵257000,犆犺犻狀犪)
2020年 第49卷 第3期 第52页
石油矿场机械 犗犐犔 犉犐犈犔犇 犈犙犝犐犘犕犈犖犜
2020,49(3):5257
文 章 编 号 :10013482(2020)03005206
水力旋冲钻井工具破岩影响因素模拟及应用
肖新磊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西南分公司,山东 东营 257000)
摘 要 :常 规 的 冲 击 钻 井 工 具 不 能 满 足 井 眼 轨 迹 控 制 要 求 、使 用 寿 命 有 限 、缓 解 脱 压 不 显 著 等 问 题 ,影 响了在定向井钻井中的推广应 用。建 立215.9 mm PDC 钻 头 和 岩 石 的 有 限 元 模 型,分 析 钻 井 参 数 对破岩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冲击频率为17.5Hz和35Hz时,破岩效率最优;破岩效率随 钻压增大而增加,而后变化逐渐平缓;破岩效率随钻头 转速 增 大 而 增 加;破 岩 效 率 随 冲 击 载 荷 的 增 加变化平缓。据此研制了新型 水 力 旋 冲 钻 井 工 具。 现 场 试 验 表 明,该 工 具 符 合 定 向 水 平 井 “一 趟 钻”工艺要求,使机械钻速提高56%,使用寿命达150h,MWD 信号正常。 关 键 词 :水 力 冲 击 钻 井 ;工 具 ;数 值 模 拟 中 图 分 类 号 :TE921.207 文 献 标 识 码 :A 犱狅犻:10.3969/j.issn.10013482.2020.03.009
基于单齿多维度冲击破岩机理仿真研究

rock. The effects of the torsional impact velocityꎬ amplitude of dynamic torsional impact loadꎬ and torsional ̄axial
impact frequency ratio of the PDC cutter during compound impact on the cutting force and depth were investigated
tion of the compound impact drilling tools.
Keywords: compound impact drillingꎻ rock ̄breaking mechanismꎻ single PDC cutterꎻ cutting forceꎻ impact
velocityꎻ axial impact
削效率ꎬ 然而扭转冲击钻具对钻头与冲击器的匹配
平面应变空间中ꎬ 假设静态坐标系 XOY 和动态坐
性能要求很高ꎮ
标系 xOyꎬ 切削过程是连续的ꎬ 切刀在 X 方向上以
针对一维冲击钻井在软硬相间地层钻进仍存在
一些挑战和局限性的问题ꎬ 提出了一种针对软硬交
错非均质地层的复合冲击破岩新技术
[6]
ꎮ 轴向冲
随着扭向冲击速度增加ꎬ 切削深度幅值和切削力幅值均增大ꎬ 切削深度曲线呈阶跃特征ꎬ 牙齿最
大切削深度随动态扭转冲击载荷幅值增大而增大ꎻ 扭转冲击频率与轴向冲击频率的配比关系存在
一个最优值ꎮ 所得结论可为复合冲击破岩工具的后续开发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ꎮ
关键词: 复合冲击钻井ꎻ 破岩机理ꎻ PDC 单齿ꎻ 切削力ꎻ 冲击速度ꎻ 轴向冲击
旋转射流破岩钻孔机理研究

旋转射流破岩钻孔机理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旋转射流破岩钻孔机理,通过实验观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旋转射流对岩石的冲击破碎机理和钻孔效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旋转射流破岩钻孔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有望在岩石破碎和钻孔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需求,岩石破碎和钻孔工程在矿业、土木工程、水力发电等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岩石破碎和钻孔方法主要采用凿岩机、爆破等方式,但这些方法存在着效率低下、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研究一种高效、环保的岩石破碎和钻孔方法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旋转射流破岩钻孔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钻孔技术,具有高效、环保、低成本等优点,在岩石破碎和钻孔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现状:旋转射流破岩钻孔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在国内,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对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国际上,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对旋转射流破岩钻孔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理论分析,对旋转射流破岩钻孔机理进行探讨,建立物理模型;通过实验研究,对旋转射流破岩钻孔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对旋转射流破岩钻孔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本文得出以下旋转射流对岩石的冲击破碎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破碎坚硬岩石。
旋转射流破岩钻孔速度与射流功率、岩石硬度等因素有关,通过调节射流参数可以提高钻孔效率。
旋转射流破岩钻孔过程中,射流的冲击力、切削力、磨削力等是影响钻孔效果的主要因素。
结论与展望:本文通过对旋转射流破岩钻孔机理的研究,得出旋转射流破岩钻孔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旋转射流对岩石的冲击破碎机理和钻孔效率的影响因素。
然而,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实验设备和条件有限,未能对不同类型岩石进行深入研究等。
全尺寸PDC_钻头旋转冲击破岩过程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的方法ꎬ 考虑钻井液与围压对岩石的作
用ꎬ 探究了动载幅值对岩石裂纹扩展的影响规律ꎮ
祝效华 等 [12-14] 通 过 数 值 模 拟ꎬ 引 入 动 静 载 荷 比ꎬ
认为动静组合载荷总值恒定时ꎬ 存在钻齿单位时间
破岩效率最佳的载荷比ꎬ 且最佳载荷比与岩石的抗
(1 Tubular Good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NPCꎻ 2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ꎬ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 East China) )
Abstract: As the key fundamental aspect of rotary impact drilling technologyꎬ the mechanism of rock breaking
pact rock ̄break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ck damage mainly occurs at the bottom and front of the bit cutter
under conventional rock ̄breakingꎬ and at the bottomꎬ front and circumference of the cutter under rotary impact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otary Impact Rock ̄Breaking
Process of a Full ̄Size Drill Bit
Yan Yan 1 Han Lihong 1 Liu Yonghong 2 Yang Shangyu 1 Cao Jing 1 Mou Yisheng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4-5086(2010)01-0148-03冲旋钻头破岩机理仿真研究*黄志强1,范永涛1,魏振强2,谭力3,卜燕1(1.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500;2.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3;3.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国际工程公司,四川成都610000)摘要:介绍了冲旋钻井中冲旋钻头与岩石互作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过程,并对冲旋钻头在冲击旋转和单纯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破岩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描述了冲旋钻头破岩过程,求出了相应的钻头破碎岩石的深度、体积时程关系对比曲线,揭示了冲旋钻头的破岩机理)))钻头在冲旋作用下破碎岩石的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钻头破碎岩石深度主要取决于冲击作用而与旋转作用关系不大、破岩体积在冲旋作用下比单纯冲击载荷作用下要大一倍左右,为冲旋钻头在石油工业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冲旋钻井;冲旋钻头;破岩机理中图分类号:TE921文献标识码:A DOI:10.3863/.j i ss n.1674-5086.2010.01.030冲旋钻井技术是将传统的旋转钻进和冲击钻进相结合的一种钻井技术,实质是将冲击钻进的单次破岩作用和旋转钻进的连续破岩作用相结合,其在钻遇坚硬地层时,以钻速快,钻井成本低、岩屑大、钻压低和井斜程度轻等优点受到油气田的普遍欢迎[1-3]。
不过目前冲旋钻井的钻具和钻井工艺仍存在不足,阻碍了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冲旋钻井破岩机理的基础理论研究滞后。
由于计算机仿真具有可以随时连续动态地、重复地显示事物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计算机仿真研究比理论研究对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准确和全面。
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 YS/LS O DY NA进行冲旋钻头破岩机理的仿真研究,对提高冲旋钻井钻具的研制水平和钻井工艺的优化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1建立有限元模型1.1建立实体模型以Pro/Engineer软件建立冲旋钻头的三维实体模型,如图1所示。
为了表示方便,为钻头牙齿进行了编号。
把钻头模型导入A NSYS/LS O DYN A后,用ANS YS作为前处理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
岩石模型为长方体,在ANS YS中直接建立[4-7]。
图1冲旋钻头三维模型端面图F i g.1Th e end vie w d raw i n g of th e percu ssi on O rotary b it c st h ree O d i m en si ona lm od el1.2定义单元类型、材料属性和划分网格钻头和岩石均采用8节点3DSOLI D164单元,用缺省的常应力单元公式。
考虑到单点积分引起的沙漏问题(零能模式),因此通过采用增加模型的弹性刚度来进行控制,以使沙漏能量不会超过模型总内能的10%。
本文不考虑钻头本体与钻头牙齿的互作用,所以将钻头本体与钻头牙齿作为一个整体,其材料为YG8硬质合金。
这种材料相对岩石较硬,认为是一种线弹性/理想弹塑性材料,以关键字*M AT_EL AS2第32卷第1期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2No.1 2010年2月Journal of Sout hwest Pe troleu m Un i versity(Sc i ence&Technol ogy Ed iti on)F eb.2010*收稿日期:2008-04-22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资助课题/物探钻具失效分析及试验研究0(部415)。
作者简介:黄志强(1968-),男(汉族),四川青神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和表面工程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T I C 定义。
岩石材料为花岗岩,认为是一种塑性应变失效模型,以关键字*MAT_IS OT ROPI C_EL AS T I C _FA I L URE 定义[8-10]。
钻头模型以手动分段,自由网格划分的方式采用四面体网格划分,钻头划分为13495个单元;岩石模型比较规则,采用六面体网格划分,岩石共划分为48000个单元。
钻头与岩石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钻头-岩石有限元模型F ig .2 T he fin ite m od el of the b it O rock in teracti on1.3 定义接触、加载、约束和求解时间牙齿和岩石之间的接触类型定义为面对面的侵蚀接触,即*CONT ACT _EROD I N G _S URFACE _T O _S URFACE ,以模拟冲旋钻头破碎岩石过程,并且确定了牙齿和岩石之间的静态和动态摩擦系数[8-10]。
将岩石和牙齿相接触的面以外的五个面进行全约束并定义为无限无反射边界,以模拟无限域[4]。
钻头获得的冲击功为110J ,冲击频率为20H z ,转速为40r /m in ,钻压为7400N [11-12],冲击力峰值为144k N,作用时间约为0.4m s ,作用力曲线为三角形脉冲[13]。
在钻头冲击岩石过程中,当岩石达到定义的塑性应变时,岩石上节点连接的单元就相互分离,从而模拟岩石的破碎现象。
求解时间定义为钻头单次冲旋作用的时间50ms 。
2 仿真计算结果及分析2.1 钻头破岩过程及分析钻头破碎岩石的过程包括4个阶段:(1)中心齿破碎岩石,形成破碎坑阶段。
岩石在钻压载荷和冲击载荷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压缩弹性变形。
中心齿最先与岩石接触并将岩石压实,形成密实核。
岩石在压缩弹性变形阶段,如卸掉外载荷,其变形又会恢复。
随着破岩过程的进行,中心齿继续向下压缩岩石,当钻头施加在岩石上的作用力超过岩石的破碎强度时,岩石即发生破碎,形成3个小的破碎坑。
(2)第二排齿破碎岩石,形成破碎坑阶段。
由于第二排齿与中心齿存在高度差,随着钻头中心齿破碎岩石深度的不断增加,第二排齿逐步参与破岩,形成两个小的破碎坑。
(3)边齿破碎岩石,形成破碎坑阶段。
随着破岩过程的进行,边齿在第二排齿之后也参与破碎岩石并形成小的破碎坑。
(4)单次冲旋作用的破碎坑形成阶段。
边齿参与破岩后,钻头所有牙齿继续破碎岩石,最终钻头获得的能量被完全消耗,即在冲击破岩和旋转刮削破岩的联合作用下,一个完整的钻头单次冲旋作用下破碎岩石并形成破碎坑的过程就完成了。
如图3所示的钻头破碎岩石形成的破碎坑包括3个区域:破碎区、损伤区和无损伤区。
在钻头破岩的深度方向上,不同位置破碎区和损伤区的深度是不同的。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钻头牙齿分布和齿形不同造成的,深的地方主要靠钻头冲击形成;浅的地方(脊部)主要靠旋转刮削形成,但脊部的周围存在着大量的裂纹和间隙,大大降低了岩石的强度,有利于下一次破岩。
破碎区的深度越大,损伤区的范围越大,说明钻头破岩效率越高,钻进速度越快。
图3 钻头单次冲旋作用形成的破碎坑F i g .3 Th e brok en ho le form ed du e to the b it i m p acted ro cksi n the si m p l e i m pact l oad2.2 钻头破岩深度分析岩石破碎过程中,钻头与岩石单次作用的深度-时间曲线如图4所示。
钻头在冲击旋转和单纯冲击作用下,破碎岩石的深度是相同的,要使钻头破岩深度增加,主要是要加大冲击作用的影响,而与旋转作用关系不大。
钻头在冲击旋转作用下和单纯冲击149第1期 黄志强,等: 冲旋钻头破岩机理仿真研究作用下,虽然破碎岩石的深度相同,但作用的时间有差别,钻头在单纯冲击作用下所用的时间短,而在冲旋作用下所用的时间长。
图4 钻头破碎岩石深度-时间曲线F i g.4 Th e dep th O ti m e cur ves of t h at t h e b it b rok en rock s2.3 岩石破碎体积分析图5是钻头单次破碎岩石的体积变化曲线图。
钻头在冲旋作用下破碎岩石的体积要比钻头在单纯冲击作用下破碎岩石的体积大一倍左右。
在岩石破碎后期钻头不能紧贴岩石,不能对岩石进行剪切破碎,应该优化相应的钻井参数使钻头充分紧贴井底,充分利用岩石剪切强度远远小于其抗压强度这一特点[14-15],使钻头充分刮削破碎岩石,提高破岩效率。
图5 岩石的破碎体积变化图F ig .5 T he ch anged vo l um e O ti m e curv es o f th e rock s3 结 论(1)钻头单次冲旋作用下破碎岩石的过程分为中心齿破碎岩石、第二排齿破碎岩石、边齿破碎岩石、单次冲旋作用下完整的破碎坑形成4个阶段。
(2)冲旋作用下岩石的破碎坑包括破碎区、损伤区和无损伤区3个区域。
由于钻头牙齿的齿型及布齿方案的不同,故破碎区和损伤区的深度不同。
(3)钻头在冲旋作用下和单纯冲击作用下,破碎岩石的深度是相同的,这表明钻头破碎岩石的深度主要取决于冲击作用,而与旋转作用关系不大。
要使钻头破岩深度增加,主要是要加大冲击作用的影响。
(4)钻头在冲旋作用下的破岩体积比其在单纯冲击作用下的破岩体积大一倍左右,这表明旋转刮削作用对钻头破碎岩石有着重要影响,能提高钻头破岩效率。
参考文献:[1] 袁新梅,孙起昱,王爱芳,等.旋冲钻井技术及装备的发展现状和展望[J].石油矿场机械,2007,36(3):7-10.[2] 陶兴华.冲击回转钻井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钻采工艺,1996,19(1):10-12.[3] 高建强.冲旋钻钻速影响因素研究[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9,14(6):11-12,23.[4] H art wan ,H o ward L .The s i m u l a tio n of pe rcussi on d illi ng inthe l aboratory by i ndexed O blo w st udies[C].SPE 500O PA ,1963.[5] 时党勇,李裕春,张胜民.基于ANS YS /LS O D YNA8.1进行显示动力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 孙江宏,段大高,黄小龙.P ro/Engi neer W ildfire 入门与实例教程[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7] 刘德顺,李夕兵.冲击机械系统的波动力学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1997,33(4):104-106.[8]John O H.U ser c s m anua l f or DYNA3D [R ].Ca lif orn i a :La wrence L i ver m ore Nati onal Laboratory ,1998.[9] 何涛,杨竞,金鑫.ANS YS10.0/LS O DYN A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实例指导教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0] 任重.A NSYS 实用分析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 何宜章.潜孔锤技术及其国内市场分析[J].岩土钻凿工程,2000(5):25-30.[12] 赵伏军,李夕兵,冯涛.动静载组合破碎脆性岩石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5,26(7):1038-1042.[13] 屠厚泽,高森.岩石破碎学[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14]Javi e r A F .C riticall y O stressed frac t ure analysis co ntri b 2u tes to de ter m i n i ng t he opti m a l drilli ng trajectory in nat u 2rall y fractured reserv oirs[C].SPE 12669,2008.[15] 蔡美峰.岩石力学与工程[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编辑:张云云)150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K ey w ord s :(PbS)nanocr ystallites ;si n gle O source molecular precursor ;hydrother m a l/solvother m a;l petroleum che m 2ica l engi n eering ;che m ica l engi n eeri n g cata l y stEXPER IM ENTAL S TUDY ON COM PO SITE REPA IR W ELDI NG ON STRENGTH EN I NG TH E S UR 2FACE O F STEEL TOOTH RO LLER CONE BI THUANG Ben O sheng 1,2,FAN Zhou 2,TANG An O j u n 2,Y ANG M ei 2,LI U Q ing O you 1(1.State K ey Lab of O il and Gas Reservoir Geology and Exploitati o n,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Ch i n a ;2.School of M ateria ls Science and Engi n eeri n g ,Southwest Petr oleum Un 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Ch i n a)JOU R NA L OF S OU T HW ES T PETROL EU M U N IV ERSI TY(SCI E NCE &TEC HNOL OGY ED I TI O N ),V OL .32,NO.1,141-144,2010(I SS N 1674O 5086,in Chinese)Abstr act :Co mposite repa ir weldi n g layers with d ia mond are obta i n ed by Repair W elding w ith Co mposite welding rod con taining d ia mond and Carbide through O 2O C 2H 2fla m ing .Morphology of co mposite repair welding layers and dia mond surf ace after m etalizi n g are ana l y zed w it h opti c al m icroscope and XRD ,and bond i n g strength bet w een re 2pa ir welding layers and substrate and wear resi s tance of repa ir welding layers are tested bym aterial testi n g machine and abrasion tester .The resu lts sho w that dia mond surf ace a f ter metalizi n g has certai n meta llic ity and wettab ility .The co mp lex layers are co mpacted and we ll O proporti o ned,the shear strength ofwh ich is 625MPa and wear val u e is reduced by 10%~70%.The co mp lex layers pr olong t h e wor k i n g lif e of stee l tooth roller cone bi.t K ey w ord s :steel tooth roller cone b i;t dia mond ;co mposite repa ir we l d i n g ;shear strength ;wear resistanceDR ILLABIL ITY BASED ON LEA ST S QUARES S UPPORT VECTO R MACH INEXIE X iang O j u n 1,Z HANG H u 1,FA N X iang O yu 2(1.School of Science ,Sout h west Petr oleum Un i v ersity ,Chengdu Si 2chuan 610500,Ch i n a ;2.Petr oleum Engi n eeri n g W e ll Loggi n g Lab ,Southwest Petr oleum Un iversity ,Chengdu Si 2chuan 610500,Ch i n a)JOU R NA L OF SOU T HW ES T PETROL EU M U NIV ERSI TY(SCIENCE &TEC HNOL OGYED I 2TIO N ),V OL .32,NO.1,145-147,2010(ISS N 1674O 5086,in Ch i n ese)Abstr act :D rillab ility has a direct i m pact on the deter m inati o n of drill b it type selecti o n and drilling rate f orecas,t t h e ma j o r oil fields at ho me and abroad f or the deter m i n ation of lit h ology are very serious .H o wever ,su itability f or the conditions of oil and gas we lls drillab ility has not yet been co mp letely resolved .I n t h e b it type selection ,based on t h e c urrent do mesti c d ifficu lties and prob le m s that exis,t the use ofLS O S V M to stri k e a drillab ility practica lm et h od is presented .Loggi n g data are selected as para meter ,w ith LS O S V M Support Vector Mach i n e technology ,drillab ility mathe maticalmodel is bu il,t and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wellDU4S C O ilfield and good resu lt ach ieved .K ey w ord s :drillability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athe maticalmode;l LS O S V M ;well logging para meterE M ULAT I ON STUDY ON RO CK O BREAK ING M ECHAN IS M OF PERCUSSI ON O RO TARY BI T HUANG Zh i O qiang 1,FAN Yong O tao 1,WE I Zhen O qiang 2,T AN L i 3,BU Yan 1(1.Mechatron ic Engineeri n g College ,#15#Jo urna l of So uth west P etrol eu m Universit y(Science &Technology Ed i tio n) No .1Southwest Petroleum Un i v 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Ch i n a ;2.Research I nstitute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a 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NPC ,Be iji n g 100083,Ch i n a ;3.Inter national Engineeri n g Co mpany ,CCOS ,Chengdu Si 2chuan 610000,Ch i n a)JOU R NA L OF SOU T HW ES T PETROL EU M U NIV ERSI TY(SCIENCE &TEC HNOL OGYED I 2TIO N ),V OL .32,NO.1,148-150,2010(ISS N 1674O 5086,in Ch i n ese)Abstr act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 n g the fi n ite ele ment model of the bit O rock i n teraction i n the percussion O rotary dr ill is i n troduced .What c smore ,the process of the rock O break i n g by the percussi o n O r otary b it under rotati n g i m pact and si m ple i m pact l o ad is e mulated w ith co mputer ,then the process is described herei n .The related depth O ti m e and vol u me O ti m e con trasting curves when the b its break rocks are obtai n ed ,and the rock O break i n g mechan is m of the percussi o n O rotary b it is concluded .The process of t h e rock O break i n g under rotati n g i m pact can be d i v i d ed i n to f our phases ,the depth of the rock O break i n g isma i n ly deci d ed by i m pact eff ect but not the eff ect of rotar y ,rock O breaking vol u me under rotati n g i m pact is about t w ice as l a rge as that under si m ple i m pact load.Theref ore ,t h e theoretic f oun 2dations f or the f urther use of percussi o n O rotary b it in the oil industry are pr ovi d ed .K ey w ord s :co mputer e mu lation ;percussi o n O rotary drilli n g ;percussion O r otary bi;t rock O break i n g mechanis mDOWN HO LE FLOW M EA S UREM ENT BA SED ON VENTUR IFENG D i n g 1,X U Guan O j u n 1,HUA NG Chao O b i n 2(1.School ofM echan ica l Engi n eering ,Y angtze U niversity ,Ji n g 2z hou H ube i 434023,Ch i n a ;2.SJ Petroleum Mach i n ery Co mpany of Jianghan Petr oleum A d m inistrati o n ,SI N OPEC ,Ji n gz hou H ube i 434024,Ch i n a)JOU R NA L OF SOU T HWES T PETROL EU M U N IV ERSI TY(SCIE NCE &TEC HNOL 2OGYEDITIO N ),V OL .32,NO.1,151-154,2010(ISS N 1674O 5086,in Ch i n ese)Abstr act :The meteri n g and controlli n g of down hole fl o w have beco me an i m portant and i n d ispensab le technology i n oilfield development and the i n te lli g ent oilfiel d technology ,t h e correlative data which are measured by the m can pro 2vide a reliable theoretical basis f or the producti o n and manage ment of t h e oilfield .Bases on the metering technology of three phase m i x ed measure m ent the working princ i p les of the do wn hole Ven t u ri fl o w measure ment is intr oduced i n th is paper ,the working pr ocess d iscussed and a ne w fl o w measure m ent device which can adapt to the comp lex do wn hol e envir onment developed ,especially ,the calcu lati o n of t h e hard ware part c l e arl y der i v ed .This device ,whose str ucture is si m p le ,no p l u g O i n is needed ,no i n terf erence with the fl u i d fl o w w ith a little pressure l o ss ,it is not apt to be aff ected by t h e change of fl u id properties ,is easy to i n sta l,l saf e and reliab l e ,h i g h in precision and su itable f or down hole flo w measure m ent and contro.lK ey w ord s :downhole ;flo w measure men;t str ucture ;V entur;i oilfield deve l o pmentAPPL ICAT I ON OF AN S Y S TO SE IS M IC T I M E O H ISTORY RESPON S E ANALYSIS ON CABLE O SUS 2PENDED PIPEL INE BR IDGEG AO Jian 1,WANG D e O guo 1,H E Ren O yang 2,GENG Dai 1(1.College of Mechan ica l and E lectrical Engi n eeri n g ,China Un i v ersity of Petr oleum,Changpi n g Be ijing 102249,China ;2.China Spec ial Equ i p ment I nspecti o n and R e 2#16#2010 Abstrac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