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手机银行业务调查
关于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

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二〇一一年七月一日08级市场营销xxx学号2008006xxxxx目录一、手机银行简介及发展现状(一)手机银行业简介手机银行是网银派生产品,用户在智能手机上下载手机银行客户端以后,便可以自行通过手机银行自主办理各种银行业务。
从目前手机银行的功能来看,主要还是集中在查询、转账、理财工具、个人账户管理以及支付等方面,同时,客户也能通过手机银行购买基金、股票等,甚至是购买电影票、预订餐馆等,这些功能为客户的生活着实提供了便利。
手机银行收费现在大致有三大类。
一是业务手续费,如汇款、转账等要收取一定多种的手续费,但比通过柜台办理低得多;二是服务费,部分银行要对客户收取手机银行服务费;三是流量费。
这笔费用主要是运营商收取。
(二)手机银行发展现状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使用手机银行的用户也在急剧增加。
据了解,在《2011中国手机银行业务用户调研报告》中,截至2011年2月,手机银行业务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已达到52.2%。
这种普及速度已超过了很多银行的发卡速度,这也使得各银行着力推广这一业务,并在各项费用上进行了减免。
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八成以上的消费者希望将公交卡、等支付工具集成到手机上,手机银行和支付业务势必成为的一个快速增长点,在中国的推广普及开来,市场潜在规模也将超过1000亿元。
国内手机银行业务虽然多家银行都已开展,但由于公众的认知度和市场的发展度不高、用户对操作不熟练,还被视作新生事物,乐于接受这种金融服务的公众尚未形成规模,实际的用户更是无法与手机用户数量匹配。
而银行也一方面面对着如此庞大的市场蠢蠢欲动,另一方面承受着手机银行的种种障碍静观其变。
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实施敏感的银行业务是非常复杂的,面对这些开拓的困难,首当其冲的,还是由安全引起的公众认知度问题。
自从电子银行诞生以来,安全问题一直是用户最关心的。
在使用手机银行方面,用户最担心手机会影响银行账户的安全,这种疑虑主要是因为对手机银行的陌生而引起的。
手机银行 调研报告

手机银行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手机银行一、调研目的手机银行是指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实现的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了便捷、安全、高效的银行业务处理方式。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手机银行在用户群体、使用场景、功能特点以及用户体验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了解用户需求和优化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在线问卷的方式收集用户对手机银行的意见、需求和使用情况。
2.深度访谈:选择部分用户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探讨他们对手机银行的看法、使用体验以及问题反馈。
三、调研结果1.用户群体根据调查数据,手机银行的使用群体主要集中在年轻人和中青年群体,90%以上的用户年龄在25-45岁之间,其中男性用户略多于女性用户。
2.使用场景手机银行主要在以下场景得到应用:- 资金管理:查询账户余额、交易明细,进行转账、存款、取款等。
- 理财投资:购买基金、理财产品,查询行情数据、投资组合等。
- 贷款信用:申请贷款、查询信用卡账单、办理信用卡业务等。
- 生活缴费:缴纳水电煤气费、电话费、社保公积金等。
- 金融服务:预约理财师、在线客服、投诉建议等。
3.功能特点手机银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便捷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进行银行业务处理,无需前往实体网点,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 安全性:手机银行通过多重身份验证、交易密码、指纹识别等技术手段保障用户账户和交易的安全。
- 个性化服务:手机银行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 多渠道接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网页版、短信、电话等多种方式接入手机银行服务。
4.用户体验根据用户反馈,用户对手机银行的体验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功能不完善:部分用户反映手机银行的功能还不够全面,有些常用的功能还未实现。
- 界面不友好:部分用户认为手机银行的界面设计不够友好,操作起来不够流畅。
- 隐私保护:有用户担心手机银行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对隐私保护要求更高。
手机银行 调研报告

手机银行调研报告手机银行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概述:本报告主要对手机银行的发展现状、用户使用情况以及市场前景进行了调研,并对手机银行的优势、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一、发展现状:1. 手机银行是指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金融服务的一种模式,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2. 近年来,手机银行得到了迅速发展,用户数量不断增加。
在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规模已经突破5亿人,并呈逐年增长趋势。
二、用户使用情况:1. 调研结果显示,手机银行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年轻人群体,特别是80后和90后。
2. 用户使用手机银行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快捷,随时随地进行金融交易,如转账、支付账单、查看账户余额等。
3. 除了基本的金融交易功能,用户对手机银行的需求还包括贷款申请、理财服务等。
三、市场前景:1.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银行的市场前景广阔。
预计未来几年手机银行用户数量将持续增加。
2. 电子商务的兴起也为手机银行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在线购物支付、P2P理财等。
3. 尽管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银行的安全性将得到不断提升,用户信任度也会增加。
四、优势:1. 方便快捷:用户通过手机银行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金融服务,无需受时间和地点限制。
2. 多功能:手机银行提供了丰富的金融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3. 用户体验:手机银行通常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方式,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五、挑战:1. 安全性:手机银行涉及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性是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
2. 技术支持:手机银行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和稳定的网络环境才能提供良好的服务。
3. 用户教育:部分用户对手机银行的使用方法和功能不够了解,需要加强用户教育和培训。
六、发展趋势:1. 移动支付:手机银行将进一步融合移动支付功能,成为用户线上线下支付的主要工具。
2. 人工智能: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更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如智能理财、智能风险控制等。
手机银行基础业务调研报告

手机银行基础业务调研报告手机银行基础业务调研报告一、引言手机银行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服务渠道,在近几年迅速发展,其方便、快捷和安全的特点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
本报告旨在对手机银行的基础业务进行调研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渠道的发展前景和用户需求,为手机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通过设计问卷并邀请500名用户参与调查,收集了他们对手机银行基础业务的使用情况、满意度和意见建议等信息。
同时,我们还通过分析手机银行的相关数据和用户行为,对其使用情况和特点进行了定量分析。
三、调研结果1. 用户数量及使用情况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当前手机银行的用户数量较大,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在手机上办理过银行业务。
同时,超过90%的用户表示对手机银行的使用频率较高,每周至少使用1-2次。
这一结果表明用户对手机银行的信任度较高,对其便利性和安全性有较高的认同。
2. 基础业务需求分析调查数据显示,用户对手机银行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业务:账户余额查询、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理财产品购买等。
尤其是账户余额查询和转账汇款是用户最常用的功能,占比分别达到了80%和70%。
此外,超过50%的用户还表示对手机银行的理财产品购买功能有一定的需求。
3. 使用体验和满意度分析在使用体验方面,超过70%的用户认为手机银行的界面简洁、操作简单且速度快。
同时,超过80%的用户对手机银行的安全性表示满意。
这一结果表明手机银行在界面设计和安全性方面得到了用户的肯定,但仍有一部分用户对某些功能操作复杂度和速度不满意,建议改进。
四、结论通过对手机银行基础业务的调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手机银行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渠道,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用户数量和使用频率较高。
2. 用户对手机银行的基础业务需求主要集中在账户余额查询、转账汇款和信用卡还款等方面,同时对理财产品购买也有一定的需求。
3. 在使用体验方面,用户对手机银行的界面设计和安全性较为满意,但部分用户对某些功能操作复杂度和速度不满意,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手机银行调研报告

手机银行调研报告手机银行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手机银行的使用情况以及用户的满意度,为优化手机银行功能和服务提供参考。
2.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发送问卷链接,共收到有效问卷回收100份。
3. 调研结果3.1 手机银行的使用情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90%的受访者使用了手机银行,其中78%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使用,12%的受访者表示偶尔使用。
仅有10%的受访者表示从未使用过手机银行。
3.2 用户满意度根据调研结果显示,58%的受访者对手机银行非常满意,32%的受访者表示满意,8%的受访者表示一般满意,2%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
3.3 受访者对手机银行的使用频率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手机银行的使用频率较高。
每周使用手机银行超过5次的受访者占比达到60%,每周使用2-5次的占比为25%,每周使用不到2次的占比为15%。
3.4 受访者对手机银行功能的满意度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手机银行的功能较为满意。
其中,75%的受访者认为转账和支付是最常用的功能,其满意度较高;65%的受访者对手机银行的查询功能表示满意;50%的受访者对手机银行的理财功能表示满意。
3.5 受访者对手机银行的安全性认知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手机银行的安全性认知较高。
90%的受访者表示在使用手机银行时会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88%的受访者知道手机银行的账户安全设置,82%的受访者知道如何保护手机银行账户的安全。
4. 意见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4.1 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度在手机银行的功能和服务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度。
可以加强转账和支付功能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提高查询功能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增加理财功能的种类和收益率,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4.2 加强手机银行的安全性尽管受访者对手机银行的安全性认知较高,但仍需要加强安全性措施。
可以增加指纹解锁、面部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加强手机银行账户的身份验证和防护措施,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信心和安全感。
银行手机银行调查报告

关于##银行手机银行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为了了解大学生对##银行手机银行的看法与是使用情况,以便于##银行有针对地在校园里进行推广,使手机银行这项业务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我们设计了这份问卷,并展开调查。
二、调查时间:##银行年6月2日三、调查对象:四、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样本情况:从大一和大二中随机抽取30名有效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五、数据分析:1、大学生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手机银行表2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对手机银行的认识大部分都是从网络和银行网点得到,也对于银行网点的推广方式比较信任,所以银行在进行手机银行推广时,应偏向于在营业网点推广,这样更容易让顾客相信。
2、市场机会分析在此次调查中有63%的同学未开通手机银行业务,而且在调查学生中有57%愿意开通##银行手机银行业务。
黎明大学生大一和大二的总共大约有6000人,所以是个不小的市场,##银行可以在针对学生进行推广。
3、手机银行业务功能分析表5经常使用哪种功能A 账户管理, 3B 转账汇款 , 3C 缴费功能, 3D 信用卡功能, 0E 支付功能, 7H 查询, 9G 其他, 0从图可以看出,大学生通过手机银行进行对余额的查询和支付功能,所以银行应针对大学生在查询与支付功能上增加服务,并且增加创新的功能。
4、市场竞争分析表6从图形可以看出农业银行已占有一定的市场,其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建设银行。
5、大学生对手机银行的顾虑表7从图明显的看出,银行对于手机银行业务的服务是得到群众的认可,但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特别是在法律的保障问题,致使客户对产品的安全性不高,其收费标准也偏高。
##银行在手机银行业务方面要在学生中占一定的市场,首先在提高功能的前提,也应加强信用促使客户放心,同时在收费上也应适当适当降低。
6、手机银行业务不足分析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手机银行还存在有很大的不足,功能上应该有所创新,应更亲近学生的服务,而在已有的功能上应加强,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手机银行调研报告

手机银行调研报告手机银行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手机银行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为了进一步了解用户对手机银行的需求和使用情况,本次调研旨在分析手机银行的发展潜力及用户需求。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共派发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32份。
三、调研结果:1.用户对手机银行的需求:在对手机银行的需求调研中,根据用户回答的情况,有80%的人表示需要手机银行进行账户和交易查询,60%的人表示需要手机银行进行转账、充值和缴费等基本操作,30%的人表示需要手机银行进行投资理财和贷款业务。
2.用户对手机银行的使用情况:在对手机银行的使用情况调研中,根据用户回答的情况,有60%的人表示每天都会使用手机银行进行查询和操作,30%的人表示每周使用手机银行进行查询和操作,10%的人表示每月使用手机银行进行查询和操作。
3.用户对手机银行的满意度:在对手机银行的满意度调研中,根据用户回答的情况,有90%的人表示对手机银行的操作界面和用户体验比较满意,80%的人表示对手机银行的安全性能比较满意,70%的人表示对手机银行的功能和服务比较满意。
四、调研结果分析: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用户对手机银行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账户和交易查询、转账、充值和缴费等基本操作上,相对较少的人需要手机银行进行投资理财和贷款业务。
因此,手机银行在基础功能上需要更加完善和便捷。
2.大部分用户都习惯并喜欢使用手机银行进行查询和操作,这也说明用户对手机银行的使用便利性和用户友好度较为满意。
3.用户对手机银行的满意度整体较高,对操作界面、安全性能、功能和服务等方面均有较高的满意度,但仍有部分用户对安全性能和功能和服务方面有一定的不满意度。
五、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和分析,我们对手机银行的改进和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增加手机银行的基本功能,提供更加便捷和灵活的操作方式,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
手机银行用户调研营销报告

手机银行用户调研营销报告1. 引言手机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方式,通过移动设备提供便捷的银行服务,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和喜爱。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手机银行用户的使用习惯、满意度和需求,以便为手机银行制定合理有效的营销策略。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26份。
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总结,获得了相关数据并作出以下报告。
3. 用户特点3.1 性别分布:男性占比50.6%,女性占比49.4%。
3.2 年龄分布:18-30岁占比39.8%,31-45岁占比48.5%,46-60岁占比10.6%,60岁以上占比1.1%。
3.3 职业分布:白领占比61.5%,个体商人占比16.7%,学生占比8.4%,其他占比13.4%。
3.4 每月收入:5000元以下占比12.8%,5000-10000元占比42.7%,10000-20000元占比28.3%,20000元以上占比16.2%。
4. 用户需求4.1 便捷性:68.9%的用户使用手机银行是为了方便和快捷。
4.2 安全性:82.3%的用户对手机银行的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安全功能和保障。
4.3 服务范围:75.4%的用户还希望手机银行能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比如投资理财、保险购买等。
4.4 用户体验:62.7%的用户表示对手机银行的用户体验满意度较高,但仍有27.6%的用户认为用户界面需要改进,19.9%的用户表示对操作流程有一定困扰。
5. 市场潜力5.1 用户增长:根据调研数据和市场趋势,可以预见未来手机银行用户数量将持续增长,其中年轻人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增长速度较快。
5.2 转化率:目前存在一部分用户只是试用手机银行,但尚未全面使用。
通过提高用户体验和增加服务功能,可以提升用户转化率。
5.3 潜在需求: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手机银行还可通过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满足用户对金融服务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比如虚拟支付、个性化投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市手机银行业务调查
摘要:手机银行,移动通信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引领新时代的步伐。
这是一种全新的银行客户服务渠道,它使客户可以不受上网方式和时空的限制,只要你的手机能够上网,那么无论你是在家里、办公室,还是在旅行中,都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自己的资产和享受银行的服务。
基于此,我们从手机银行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市场总需求等方面进行调研,了解了昆明市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并提出一些需要处理的问题和解决的一些途径。
关键词:手机银行业务;现状;问题;发展趋势
手机银行又称移动银行,是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客户的移动电话与银行系统连接,实现通过手机界面直接完成诸如账户查询、账户转账等各种金融服务的一种崭新的业务产品。
①就移动运营商来说,“易观国际”预测,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远程支付将迅速发展,同时运营商和银联对近距支付推广力度也将不断增强,2010年移动支付用户有望突破1.3亿,2011
年达到2.2亿户。
就银行方面来说,运用手机银行可以把银行金融产品以低成本、高效率、无缝隙的手段传递到客户的手中。
银行也可以通过手机银行节约更多的服务资源,提高服务效率。
就客户方面来看,手机银行为他们提供的是一个更加时尚,更加方便的智能银行服务平台。
客户不仅可以全天24小时随时随地接受银行的服务,办理相关业务,还可以享受手机银行所带来的一系列增值服务。
一、手机银行在昆明地区的发展现状
随着手机银行应用环境与客户市场的逐渐成熟,目前手机银行也成为昆明市各银行竞相发力角逐的新兴热点市场。
昆明市手机银行业务到底发展如何,银行应如何看待这个市场,如何投入市场竞争并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等。
我们小组对此进行了市场调查。
1.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客户构成情况
在2010年3月中旬我们在昆明是各大银行、大学校园及其他公共场所发放了600份问卷,收回有用问卷558份。
在收回的558份问卷中,有107个人使用过手机银行业务,占总比例的19.2%。
而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使用该业务的人群中,学生和白领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31.5%和37.01%。
他们在使用过程中,主要使用的业务包括账户查询,自助转账和自助缴费。
大部分被访问者着重看重交易安全性、功能的多样性和服务质量。
使用后,他们认为该业务存在的弊端有:手机银行年费相对较高,业务种类不全,服务质量不高等。
2.客户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情况
根据行为学的观点,一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生活、教育和家庭背景等。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接受了更多教育的年轻人,如大学生和白领。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客户在使用手机银行业务过程中的行为特点是:以账户查询、转账、缴费为主,而对投资理财、购物支付等使用率较低。
并且,他们认为银行在费用、业务种类及服务等方面均有待加强。
对于手机银行未来的发展,没有使用该项业务的受访人
群大部分是由于不了解,因此宣传的局限性抑制了用户的积极性。
在问卷中,我们从使用过的人群中得到他们绝大部分都是通过银行网点了解到该项业务,他们表示,银行并没有很好的宣传该项业务。
二、手机银行存在的问题
从时间上来看,手机银行早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然而至今仍没有像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一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太大的
改变,它离真正大规模使用还有一定的距离,这说明手机银行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我们在昆明地区的调查,同时结合全国范围内比较普遍的问题,可以看到昆明手机银行的以下问题:
1.宣传的力度不强
就昆明市的情况来看,我们在昆明市各大银行、大学校园及其他公共场所发放了600份问卷,收回有用问卷558份。
在收回的558份问卷中:有人听说过手机银行,但该人数是只占总比例的50%,这个数据相比国内相关机构调查数据的89.1%很小;其中有107个人使用过手机银行业务,占总比例的19.2%,相比国内相关机构调查的33.2%也相当小,可以看出我市广大的手机用户对手机银行业务了解甚少。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银行网站是用户最主要的获知渠道,比例占到75%。
而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昆明市银行从业人员对于这项业务的介绍不主动、不详细,可以看出我市各家银行并没有过于重视手机银行业务。
2.接受程度不高
我们了解到,对于手机银行业务,大众对于使用手机进行资金划
转、费用支付、理财等业务似乎并不太认可,大部分人还是愿意选择到银行办理一些手机银行具有的银行传统业务,那样才使他们觉得放心。
当然,在宣传不足,推广迟缓的情况下,要让大众立马接受这项新的业务肯定是不可能的。
并且在手机银行业务中,没有使人们一看到就产生从实际需求或是从内心想去使用的动力。
同时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市甚至国内,人们对手机银行业务的开展认知度并不是太高,手机银行的网民使用率和网民认知率存在较大差距。
数据还显示,在不使用手机银行的网民中,有大量的网民表示对手机银行有兴趣,未来可能会使用。
这说明在网民群体中,手机银行用户的增长仍有潜力可挖。
3.手机银行的技术问题
目前手机银行实现的方式是更好的wap技术。
而wap技术当前主要的问题是速度,基于此,手机银行业务也就要求更快的速度,而3g网络技术的实现,采用3g网络作为银行和手机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信息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m,而且可以采用专用的通信信道来传送银行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信息的传输在无线网络还会进行加密保护。
4.服务质量的问题
从各方面数据看,对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大众来说,服务质量是很重要的事。
我们在昆明市使用群体中的调查发现,功能不足,业务覆盖量低,使用中的安全性以及使用费用等,是客户主要关心的问题。
然而客户在各家银行所提供的业务相同时,更愿意选择服务
质量高的。
毕竟手机银行业务才起步不久,有些问题都还在探索当中,使用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也就使得广大群众对手机银行业务产生一种不好的印象,这也在所难免。
5.手机银行安全性问题
在我们的调查中,安全是众多受访者最担忧的问题,受访者更信任传统的银行。
我们了解到,虽然手机银行是一项新兴业务,但由于开通手机银行被骗取密码,导致资金受损的报道已开始见诸媒体。
又因为账户内容和密码信息是通过无线传输的,人们普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安全担忧。
因此,手机银行要想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在安全性上作出一定的调整。
三、问题解决建议
因为各银行机构和市场中的种种制约因素,以致手机银行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像昆明这样的二线城市更是处于起步阶段。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为银行业在手机银行领域的角逐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契机。
结合我们的调查,结合当前的形势,各大银行应该积极加入对手机银行的开发和推广,抢占市场先机。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手机银行实现技术方面
手机银行是继网上银行、电话银行、pos机之后的又一大银行服务创新。
首先对于wap技术,wap手机银行无疑是目前以及未来的主流,加大wap技术的研发是手机银行发展的基础。
其次,国内各家相关机构加强联系和合作,降低资费的基础上,开发成本较低的、
更好的技术,让3g技术在速度和容量上能满足普通大众的需求,从而更好的结合手机银行业务的开展。
(二)大力推行品牌营销策略
一项成功品牌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有艰辛的过程,品牌不仅仅是某种商品的标志,更是一种信誉的推广与建立,是商家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桥梁。
因此,加大手机银行的品牌宣传,向客户传达手机银行的理念和价值,以及手机银行随身便捷、安全可靠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良好品牌,让客户由品牌识别产品,是各家银行应当逐鹿的一个焦点。
(三)进一步加大手机银行的宣传力度
要想打开市场,客户才是关键,一项好的产品就更加需要一个好的渠道将其介绍出去,广告宣传就是一个最好的方法,各家银行不单单应从平面广告入手,还应与立体广告相结合,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短信、楼宇、广告牌、报刊等。
(四)关于手机银行的安全方面
至于手机的安全问题,其实客户实在不必过于担心。
为了保证手机银行的安全性,各家银行也纷纷推出相关举措。
如各家银行的手机银行业务都实行客户身份信息与手机号码建立了唯一绑定关系、手机银行采取双重密码认证、各银行都实行“操作超时保护”。
另外,对于手机银行安全性的保护,除了银行系统本身采取一些技术上的保护措施外,用户本身也应注意一些安全防范措施。
注释:
①数据来源:易观国际-enfodesk
参考文献:
[1]邵强华.六大手机银行并行手机银行国外发展领先一步[j].通信世界,2008(25).
[2]杨杰,麦博奇,谭江健.手机银行的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电脑,2010(03).
[3]张应丰.手机银行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电
脑,2010(05).
[4]吴勇毅.手机支付新“蓝海”[j].新财经,2010(05):88-89.
[5]潘辛平.手机银行支付的生力军[j].中国金融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