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5,16形位公差
2016新编形位公差讲义

形位公差讲义孙向东一.基本概念解释:1.形位公差: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误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统称为形位误差2.公差带:指在公差带图解中,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或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3形状公差: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达。
形状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
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
通俗点就是,和形状有关的要素。
4.位置公差: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5.定向公差: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这类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3项。
6.跳动公差: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而给定的公差项目。
跳动公差可分为圆跳动与全跳动。
7.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这类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位置二.形位公差通则a.必须包含被测要素b.被测要素是零件上的特征部分(点线面)c.被测要素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有实际要素取得的轴线或者轴心平面d.公差带按被测要素特征和尺寸的分类e.被测要素在公差带内可以为任何形状f.公差带适用于整个被测要素g.必要时,需对基准规定形状公差h.被测要素的几何理想要素由最小条件确定三.形位公差的符号表示四.形位公差框格含义五.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1)代号中的指引线前头与被测要素的连接方法当被测要素为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见右图b;当被测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前头可以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上,见右图c。
(2)对于位置公差还需要用基准符号及连线表明被测要素的基准要素,此时基准符号与基准要素连接的方法:当基准要素为素线及表面时,基准符号应靠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形位公差标准——培训资料全学习教案

第13页/共82页
第十四页,共82页。
3.1 形状(xíngzhuàn)公差带的定义和 示例
三、公差带定义(dìngyì)和 示例
直线度 ——
第14页/共82页
第十五页,共82页。
3.1 形状公差(gōngchā)带的定义和 示例
三、公差带定义(dìngyì)和 示例
平行(píngxíng)度
线对面平行度公差
第24页/共82页
第二十五页,共82页。
3.3 定向公差带的定义(dìngyì)和示例
三、公差带定义(dìngyì)和 示例
平行(píngxíng)度
面对线平行度公差
第25页/共82页
第二十六页,共82页。
3.3 定向公差(gōngchā)带的定义和示例
第四十页,共82页。
3.3 定向(dìnɡ xiànɡ)公差带的定义和示例
三、公差(gōngchā)带定义和 示例
位置(wèi zhi)度
线的位置度公差
第40页/共82页
第四十一页,共82页。
3.3 定向公差(gōngchā)带的定义和示 例
三、公差(gōngchā)带定义 和示例
位置(wèi zhi)度
第4页/共82页
第五页,共82页。
一、概念(gàiniàn)引入
上图表示:在轴的横剖面内,直径由两点之间距离侧得。由于存在形状(棱圆)误差,即使直径处 处相等(xiāngděng)(均为d),也无法与直径D=d的孔相配。与之相配的孔必须考虑轴的形状误差Δd,即 孔的直径应为d+ Δd。
第5页/共82页
三、公差带定义(dìngyì)和 示例
钳工形位公差教案

钳工形位公差教案教案标题:钳工形位公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形位公差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常见形位公差的符号表示方法;3. 能够正确解读和应用形位公差要求;4. 提高学生的钳工技能和形位公差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形位公差的概念和分类:a. 形位公差的定义和作用;b. 形位公差的分类及常见符号表示方法。
2. 形位公差的解读和应用:a. 解读形位公差要求的步骤和技巧;b. 形位公差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3. 钳工技能训练:a. 钳工基本技能的复习和巩固;b. 钳工形位公差的实际操作练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形位公差的概念、分类和解读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形位公差的具体要求和应用方法。
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钳工技能和形位公差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顾钳工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
2. 知识讲解:讲解形位公差的概念、分类和符号表示方法。
3. 案例分析:以实际零件为例,分析形位公差的要求和解读方法。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形位公差的实际操作练习,如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制作钳工夹具等。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强调形位公差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7. 拓展延伸: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形位公差的更多内容。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质量。
2. 实践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掌握和形位公差的应用能力。
3.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对形位公差相关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答案准确性。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钳工教材、形位公差相关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实验设备和工具:测量工具、钳工夹具等。
形位公差培训教材

2、基准为轴线、中心平面或指定点 标注时基准连线与尺寸线对齐。
形位公差数值的标注
(a)表示任意200mm长度内,直线度公差为0.02。
(b)表示被测要素全长的直线度为0.05,而在任意200mm长度内 直线度公差为0.02mm。 (c)表示被测要素上任意100mm*100mm正方形面积上,平面度公 差0.05mm。
(4)4- ø20H8孔对左端面(第
一基准)和ø70H7的轴线的位
置度公差为0.15mm。
ø0.02 A
∥ 0.04 A
ø0.03 B
表面粗糙度(二)
表面粗糙度概念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表面粗糙度概念
表面轮廓:按截平面与刀具加工纹理的方向平行或垂 直,将截平面分为纵向表面轮廓和横向表面轮廓。 评定粗糙度轮廓时,通常指横向表面轮廓,它能 比较准确地反映粗糙度实际情况。
轴线的同轴度 同轴度误差检测
12、对称度
对称度 对称度误差检测
13、圆跳动
径向圆跳动 端面圆跳动 圆跳动误差检测
14、全跳动
径向全跳动 端面全跳动
四、公差原则
1、包容要求
包容要求即要求提取要素处于理想包容面内最大实体尺寸的一种公差,在公 差后加注E符号表示。 如图所示,工件的直径为0.2的公差,如果外径尺寸做成19.8,满足公 差要求,由于允许有包容要求,其中心线允许有0.2的直线度误差。 如果没有包容要求,中心线是不能有直线度误差的。这样可以在满足使 用的前提下,大大提高合格率。
2、最大实体要求
实际尺寸 增大值
允许值
10.00
0
0.015
9.99
0.01
0.025
9.98
0.02
机械基础教材第四章误差与公差知识教案

第四章误差与公差4.1极限与配合【章节名称】极限与配合【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了解极限与配合的含义。
2.熟悉公称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上下极限偏差、实际偏差、公差、标准公差、基本偏差、配合精度和配合等概念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会读懂零件图样中上下极限偏差、配合精度与配合种类。
三、素质目标1.了解零件加工中合格产品的尺寸范围要求。
2.了解零件互换性与标准化的重要性。
四、教学要求1.了解极限与配合的概念;2.能读懂零件图样中极限与配合标注的含义。
【教学重点】读懂零件图样中极限与配合的标注。
【难点分析】概念名词多,与生产实际联系多。
讲课时要由浅入深、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教学方法】讲课时注意联系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实际。
【教学资源】机械基础在线开放课程.“中国职教MOOC”频道,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安排】6学时(270分钟)【教学方法】:讲授与互动交叉进行、讲授中穿插练习与设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某个生活用品坏了,可以到商店买个同型号的换上。
而新零件必需具备互换性才能正常使用。
这就要求零件的生产必需达到标准化的技术要求,才能有互换性。
它必需满足零件的极限与配合的技术要求,这是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一)互换性与标准化1.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完全互换指新零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需要挑选或修配就能使用。
不完全互换指新零件在装配或更换时需要作微小的挑选或修配才能使用。
互换性是大规模生产的前提,是提高经济效益基础。
2.标准化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生产的前提,是对生产实施标准化鉴督、管理,和惯彻技术标准的过程。
标准分国家标准(代号GB)-最低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最高标准。
(二)尺寸精度1.孔和轴孔圆柱形内表面。
轴圆柱形外表面。
2.尺寸公称尺寸设计尺寸。
实际尺寸实际测量获得的尺寸。
极限尺寸加工中允许的两个极限尺寸。
3.偏差、公差和公差带(1)偏差分上、下极限偏差和实际偏差上极限偏差上极限尺寸减去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教案15,16形位公差

课程名称汽车机械基础学时 2 教师课题形位公差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掌握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符号。
2、理解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含义。
3、能识读形位公差4、理解形状公差带各项目的定义及解释。
学习重点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符号学习难点形位公差的含义及标注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PPT、板书教学活动流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图纸识读引出形位公差的识读三、新授课形位公差一、形位公差的代号和基准符号1、形位公差的代号由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符号,形位公差框格和指引线,形位公差值,表示基准的字母和其它有关号组成。
最基本的代号如图3-1所示。
强调:①公差框格分成两格或多格(一般形状公差两格,位置公差3~5格),框格内从左到右填写如下内容:第一格——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公差值和有关符号;第三格和以后各格——基准代号的字母和有关符号。
②公差框格应水平或垂直地绘制。
2、基准符号①对有位置公差要求的零件,在图样上必须标明基准。
如图3-2所示。
②组成:基准符号由粗的短横线,圆圈,连线和基准字母组成。
强点名,记考勤(2分钟)(3分钟)(20分钟)图例展示标准还规定:除以上各项目的未注公差外,其它项目如线,倾斜度,位置度和全跳动均应由个要素的注出或未注形位公差、线性尺寸四、形位公差标注举例•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φ100h6圆柱表面的圆度公差为0.005mm。
•(2)φ100h6轴线对φ40P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5 。
•(3)φ40P7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
•(4)左端的凸台平面对φ40P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 mm。
•(5)右凸台端面对左凸台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mm。
标注的解释解释含义(20分钟)实例讲解本课小结: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5分钟)实例巩固课后实践(推荐学习、作业)说明下图中各标注的含义并分析各标注的公差。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基本上可以识读形位公差,还需要多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形位公差学情分析方案设计

学生看课本总结
1、回答出形要素?
1.把学生分为四组,以小组为单位,以竞赛形式进行评比,看哪组答得更准确。2.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讨论、归纳总结。
1、学生通过看书,总结答案,锻炼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答不全的,小组同学做补充,培养了小组协作精神。
①以抢答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了课堂趣味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激趣。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探讨的内容。
知识点一
1、明确形位公差标注方法
多媒体展示形位公差标注方法的图片。
请仔细阅读课本并找出形位公差标注方法
(因要素不同而异)
找学生回答,不完整的地方让其他学生补充。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东西。
2、适用范围是什么?
3、常见形位公差标注错误例子?
(学生看书后思考回答)
通过学生的自学,总结知识点,锻炼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总结知识点,紧密衔接,动脑动手相结合。
形位公差标注2
还有一种常用的形位公差标注错误,同学们自学课本内容,说明常见形位公差标注错误。
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的形位公差标注错误,运用对比学习法,加强记忆。
课题:形位公差标注
形位公差学情分析方案设计
课题
形位公差标注
学科
机电
教材分析
《形位公差标注》是河南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材《技术测量》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技术测量的重要内容,在技术测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知识对于刚接触技术测量的高一学生来说,一部分学生可能听说过形位公差标注这个名词,但让自己亲自操作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通过让学生看视频和图片,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然后步步引导,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由易到难,达到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
形位公差检测技术教案

测量技术基础教案教学方法授课内容具,其结构如图3.1所示。
刀口直尺主要用来测量零件的直线度或平面度误差,是机械加工常用的测量器具。
11342图3.1 刀口尺1-绝热护板 2-刀口状测量面 3-测量面长度 4-精度等级①刀口直尺规格及精度常用刀口直尺的精度等级分为0级和1级两个级别,规格按测量面长度:70mm、125mm、200mm、300mm等。
(GB/T 6091-2004)②刀口直尺测量平面度方法示范:a)用透光法检查 b)检测位置 c)用塞尺配合检查图3.2 刀口直尺测量方法手握刀口尺的绝热护板,使刀口测量面轻轻地与零件被测表面接触,采用“透光法”检查:如透光均匀一致,说明该处较平直。
注意:刀口尺应垂直放在零件表面上,并在纵向、横向、对角方向多处进行测量,如图3.2所示。
③刀口直尺使用时注意事项●测量前应保刀口尺测量面及被测平面整洁,且没有毛刺、碰伤、锈蚀等。
●在变换测量位置时,应将刀口尺提起,不得在零件表面上拖动,避免刀口测量面磨损,影响刀口尺精度。
教学方法授课内容实操:●使用完毕,应将刀口尺擦净后放置在专用盒内。
若长时间不用,应涂上专用防锈油并用防锈纸包好以防生锈。
2. 刀口角尺直角尺是指测量面和基面相互垂直,用于检测直角、垂直度和平行度误差的测量器具。
常用有刀口角尺、平面形直角尺和宽座直角尺等。
刀口角尺是指两测量面为刀口形的直角尺。
如图3.3所示a)刀口角尺 b)宽座角尺 c)刀口角尺结构图3.3 直角尺直角尺的精度等级分为:00级、0级、1级和2级四个级别。
三、量具的维护与保养1. 测量前应将量具和测量面和工件的被测量表面擦干净。
2. 量具使用过程中,不能与刀具、工具等堆放在一起,以免碰伤。
3. 温度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精密测量一定要在20°C左右进行,一般可在室温下进行,但必须使工件和量具的温度一致。
4. 不要把量具放在磁场附近,以免使量具磁化。
5. 应保持量具清洁。
发现精密量具不正常时,应及时送计量室检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图纸识读引出形位公差的识读
三、新授课
形位公差
一、形位公差的代号和基准符号
1、形位公差的代号
由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符号,形位公差框格和指引线,形位公差值,
表示基准的字母和其它有关号组成。最基本的代号如图3-1所示。
强调:
①公差框格分成两格或多格(一般形状公差两格,位置公差3~5格),框格内从左到右填写如下内容:第一格——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公差值和有关符号;第三格和以后各格——基准代号的字母和有关符号。
2、位置公差
定向公差
1、平行度
2、垂直度
3、倾斜度
定位公差
1、同轴度
2、对称度
3、位置度
跳动公差
1、圆跳动公差
2、全跳动公差
三、形位公差的等级与公差值
形位公差值的表示方法:
①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②用未注公差来控制
1、图样上注出公差值的规定
GB/T1184-1996对图样上的注出公差规定12个等级,由1级起精度依次降低,6级与7级为
述五项形位未注公差分为H,K,L三个公差等级,其中H为高级,K为中间级,L为低级。
标准还规定:除以上各项目的未注公差外,其它项目如线,倾斜度,位置度和全跳动均应由个要素的注出或未注形位公差、线性尺寸
四、形位公差标注举例
•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φ100h6圆柱表面的圆度公差为0.005mm。
课程名称
汽车机械基础
学时
2
教师
课题
形位公差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掌握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符号。
2、理解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含义。
3、能识读形位公差
4、理解形状公差带各项目的定义及解释。
学习重点
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符号
学习难点
形位公差的含义及标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PPT、板书
二、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
1、形状公差
•单一要素对其理想要素允许的变动量。其公差带只有大小和形状,无方向和位置的限制。
•直线度:限制实际直线的形状误差(即直线度误差)
•平面度:限制实际平面的形状误差(即平面度误差)
•圆度:限制实际圆的形状误差(即圆度误差)
圆柱度:限制实际圆柱面的形状误差(即圆柱度误差)
•(2)φ100h6轴线对φ40P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5。
•(3)φ40P7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
•(4)左端的凸台平面对φ40P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 mm。
•(5)右凸台端面对左凸台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mm。
标注的解释
解释含义
点名,记考勤(2分钟)
(3分钟)
(20分钟)
本级。圆度和圆柱度还增加了精度更高的0级。
公差值选择的总的原则是: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最经济的公差值。
2、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值的规定
①标准规定:未注公差值符合工厂的常用精度等级,不需在图样上注出。
②GN/T1184-1996对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对称度和圆跳动的未注公差进行了规定,规定
②公差框格应水平或垂直地绘制。
2、基准符号
①对有位置公差要求的零件,在图样上必须标明基准。如图3-2所示。②组成:基准符号由粗的短横线,圆圈,连线和基准字母组成都应水平书平。
2②为了避免误解,基准字母不得采用E、I、J、M、O、P、L、R、F。当字母不够时可加脚注,如A1,A2„B1,B2„。
图例展示
(20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实例讲解
本课小结:
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
(5分钟)
实例巩固
课后实践(推荐学习、作业)
说明下图中各标注的含义并分析各标注的公差。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基本上可以识读形位公差,还需要多通过实例进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