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5版)网授精讲班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 20世纪后期文

第10章20世纪后期文学10.1 复习笔记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1.概述总体上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已逐渐失去了在苏联文学中的主导地位,文学思潮、文学创作日益趋向多元化与多样化,既有正统的社会主义文学,也有一般的现实主义文学,还有形形色色近乎西方现代主义的新潮文学。
到1989年,苏联作家协会公布了新《章程》草案,彻底删除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创作方法。
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文学宣告结束。
2.特瓦尔多夫斯基早期特瓦尔多夫斯基一贯坚持“写真实”“非英雄化”,他的作品大多描写凡人小事,其风格平易近人,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深受群众欢迎。
代表作有长诗《春草国》《华西里·焦尔金》《路旁人家》等。
后来作品风格发生转变,如《山外青山天外天》《焦尔金游地府》等,对斯大林进行反思,长诗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与激烈争论。
3.爱伦堡爱伦堡是一位久负盛名的老作家,发表过小说、诗歌、通讯、政论等大量作品。
长篇小说《解冻》,大胆冲破禁区,揭露了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提出应当对个人生存权益给予关怀、重视等尖锐的社会问题,被视为苏联文学“解冻”的先声。
4.西蒙诺夫在卫国战争时期曾发表诗歌《等着我吧》、剧本《俄罗斯人》和小说《日日夜夜》。
后发表的《生者与死者》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对苏联卫国战争作了史诗式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全景描写,引起争议。
5.索尔仁尼津他是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发表过《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第一圈》《癌病房》《古拉格群岛》等多部小说。
197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索尔仁尼津的作品以劳改营的生活为题材,采用自然主义式的写实手法,揭露骇人听闻的冤假错案,为此1974年被驱逐出境,1994年苏联解体后返回俄罗斯,成为“回归文学”的代表人物。
6.艾特玛托夫其作品有《白轮船》《一日长于百年》《断头台》等,他的小说大都在写实基础上融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虚实相间,并通过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严肃的社会问题,在苏联和欧美国家享有很高的声誉。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教材精讲(19世纪后期文学)【圣才出品】

第八章19世纪后期文学一、历史背景1.社会背景19世纪的最后30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四次经济危机,资本垄断化进一步加强。
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并酝酿着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
而与此同时,北欧各国还处在自由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反对封建残余势力的斗争仍占着重要地位。
2.社会哲学思潮随着资本主义的衰落和阶级斗争的激化,这时期出现了各种资产阶级的社会哲学思潮。
(1)尼采的超人哲学①尼采把人分为强者和弱者、人杰和群氓,认为人类进化的原则在于优先发展最强的人,即他所谓的“超人”。
②他的权力意志论认为,强者应有追求权力的欲望和行动,“权力意志”是世界万物的基础和本原,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夺取权力,弱肉强食是一切生物的本性。
③他还宣扬“一切从权力产生的都是善,从软弱产生的都是恶”。
④尼采的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论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后来又成为法西斯专政的理论根据。
(2)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柏格森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认为人们只有通过直觉、本能和感情才能认识一切事物的实质。
直觉主义明显地转向非理性主义。
否认逻辑的、理性的认识,公开与科学决裂而导向神秘主义。
(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特别是人的“性的本能”,决定着人的意识和一切社会活动;宣扬文艺创作和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乃是受潜意识支配的本能欲望的表现。
(4)泰纳的决定论泰纳认为“种族、环境、时代”是决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三大要素,同样否定社会现象和精神活动的阶级内容。
3.文学状况这时期的欧美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自然主义文学流行各国,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开始泛滥,而无产阶级文学则在革命斗争中发展壮大。
而在80年代末,西欧某些作家还写了一些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反动文学作品。
它们宣扬恃强凌弱的思想,颂扬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为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扩张政策作辩护。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课后习题详解 (1-3章)【圣才出品】

第1章古代文学1.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答: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都经历了形成、发展、繁荣和衰亡的阶段,它们的文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
(1)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分期①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②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形成和繁荣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③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雅典成为全希腊的中心,雅典奴隶主民主制促进了雅典文化艺术的繁荣,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④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这一时期文学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剧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主要代表作家作品:《荷马史诗》、《伊索寓言》、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诗学》(2)罗马文学的发展分期①早期罗马文学(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即共和时期的文学,主要成就是戏剧。
②中期罗马文学(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即共和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是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散文与诗歌都有新的成就,文艺理论也有一定影响。
③帝国时期的罗马文学(公元1世纪~5世纪中叶),罗马文学开始衰落,仅讽刺诗和小说较有成就。
④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普劳图斯《一罐金子》、泰伦提乌斯《婆母》、贺拉斯《诗艺》、奥维德《变形记》。
2.希腊神话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答:(1)希腊神话的内容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2)希腊神话的主要特点希腊神话很早就摆脱了兽形妖灵阶段,而走上了神人同行同性的道路。
①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
他们具备人类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性格也十分鲜明。
神通人类一样,有爱,有恨,七情六欲样样具备,甚至好嫉妒,爱虚荣,有时在道德上还不如人。
②希腊神话中充满了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 18世纪文学)【

第5章18世纪文学5.1 复习笔记一、历史背景1.启蒙运动(1)启蒙运动的兴起①18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广大人民的反封建斗争空前激烈,其中法国大革命就是这一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这个时期,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广大人民反封建斗争高涨的历史条件下,在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影响下,欧洲各国发生了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思想革命运动——启蒙运动。
②启蒙运动,指当时的进步思想家提倡用近代文化“启迪”人们的理性和智慧,“照亮”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以消除教会和贵族统治所散布的迷信与偏见。
它不仅是一次新文化运动,而且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革命运动,比人文主义运动带有更加强烈、更加明显的政治革命的性质。
③自由与平等成为启蒙运动中最鲜明的两面大旗。
“理性”是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制度的理论武器,他们把人的理性看做是一切现存事物的最高裁判。
(2)启蒙运动的缺陷由于时代的局限,启蒙运动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
首先,其唯物论是不彻底的,他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的。
其次,过分强调思想意识的作用,把改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所谓“开明君主”“天才”人物的身上。
再次,在宗教问题上,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宗教的力量。
最后,一些社会政治理论,虽有其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但并不能揭露封建制度的反动实质。
2.启蒙文学启蒙运动作为一个广泛的思想革命运动,也影响到文学的发展。
许多启蒙思想家直接进行文学创作,把文学作为宣传启蒙思想、批判封建制度的有力工具。
(1)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诲性。
启蒙文学的批判锋芒非常明确,战斗性较强,特别重视文学作品在批判封建制度、批判宗教迷信与提高人们道德素养方面的意义。
(2)启蒙文学具有民主性。
当时的资产阶级文学家为争取第三等级文学地位而斗争,主张文学面向广大平民,描写平民的日常生活,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
(3)启蒙文学作家更强调真实性。
他们不仅反映生活,具体地描绘生活,而且对之进行分析和议论,因而作品带有哲理性和分析性,但是,启蒙文学作家往往不注意塑造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教材精讲(古代文学)【圣才出品】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古希腊文学(一)荷马时代成就:神话和荷马史诗1.古希腊神话产生:原始氏族社会,成长于古代人民集体生活之中。
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的希腊人的世界观和希腊原始氏族社会的生活状况。
后来经过文人整理加工整理和流传,包含了丰富的人物故事和原型。
内容:神的故事、英雄传说神的故事:开天辟地、神的产生和谱系,人类的起源等。
奥利波斯神统;父权社会的人际关系:宙斯(众神之主),兄弟:波塞冬(海神),哈德斯(冥王)。
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是氏族社会兴起后的产物。
建立了十二件功勋的赫剌克勒斯脚蹬飞鞋的珀尔修斯到弥诺斯迷宫去为民除害的忒修斯取金羊毛的伊阿宋“阿耳戈”船上的希腊英雄英雄故事世代相传,形成许多系统:拉布达科斯系统:奥狄浦斯故事阿特柔斯、廷达瑞俄斯、珀琉斯系统:阿伽门农的故事达那俄斯系统:赫剌克勒斯故事埃俄罗斯系统:伊阿宋故事古希腊神话的特点:(1)很早摆脱了兽形妖灵阶段,而走上了神人同形同性的道路。
古希腊神话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
他们具备人类的思想感情,性格也十分鲜明。
与其他民族神话不同,其神既不是抽象道德概念的化身,也不是阴森、怪诞、令人生畏的偶像。
他们有着七情六欲,不是高不可攀,常常来到人间谈情说爱。
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长生不死,有超乎凡人的力量。
(2)希腊神话中充满了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
古希腊人认为享受现实生活就是享受神的恩赐,因此追求自然的美景,追求物质享用,追求文学艺术的善心悦目,追求自然与人生中的美。
(3)与其他民族一样,古希腊神话相信神、相信命运,有的神话故事与宗教祭祀紧密相连。
但希腊神话强调的是人的力量和人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与现实的热烈追求,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希腊神话保存完整,丰富多彩。
马克思:“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他的土壤”。
古希腊的诗歌、悲剧、喜剧都从神话传说中汲取题材。
罗马人几乎全部继承了希腊神话和传说。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维导图PPT模板
目录
01 第1章 古代文学
02 第2章 中世纪文学
03
第3章 文艺复兴时期 文学
05 第5章 18世纪文学
04 第4章 17世纪文学
06
第6章 19世纪初期文 学
4.1 复习笔记
4.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5章 18世纪文学
5.2 课后习题详 解
5.1 复习笔记
5.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6章 19世纪初期文学
6.2 课后习题详 解
6.1 复习笔记
6.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7章 19世纪中期文学
7.2 课后习题详 解
7.1 复习笔记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目录
07 第7章 19世纪中期文 学
09
第9章 20世纪前期文 学
08
第8章 19世纪后期文 学
010
第10章 20世纪后期 文学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5版)的考 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5版)的师生参考。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 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 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外 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并提供配套的名师讲堂和题库。朱维之所著的《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5版,南开大 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外国文学史优秀教材,也被众多高校指定为“外国文学史”专业考研参考书 目。作为该教材的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 校名师讲授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的课堂笔记基础上,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 了整理,同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点拨,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配套教材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 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外国文学史相关资料对该教材的重难点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 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3.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 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几年的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大部分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 涵盖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4.归纳典型题,强化知识考点。为了进一步 巩固和强化各章知识难点的复习,特针对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整理了典型常考题,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延 伸,梳理知识点逻辑关系,以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要深深牢记:考研不同一般考试,概念题(名词解释)要当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5版)【教材精讲】-第六~七章【圣才出品】

第六章19世纪初期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洲文坛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
它是由法国革命开始的民族民主革命新时代的产物;它在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和感伤主义文学的基础上,在与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
浪漫主义文学特点:偏爱表现主观感情、主观理想和非凡事物,主观性是其本质特征。
浪漫主义作家热爱大自然,重视民间文艺,以此与他们厌恶的城市文明对立。
在艺术上,他们反对古典主义因袭陈规,主张创作自由,喜用夸张、对比等手法。
欧洲各国的浪漫主义运动具有自己的特点。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故乡。
德国浪漫主义作家反对古典主义,鼓吹创作自由,但缺乏战斗精神,唯心的宗教的色彩较浓。
英国浪漫主义成就卓著。
“湖畔派”三诗人因厌恶城市文明而寄情自然、缅怀中古。
他们发动了诗歌革新。
新一代诗人拜伦、雪莱在民族民主运动的鼓舞下创作,思想激进,并把诗歌革新推向新阶段。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与1789年革命后的复杂形势密切相关,政治色彩鲜明。
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代表了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不同方向。
以雨果为代表的新一代诗人战胜古典主义,把浪漫主义运动推向高潮,其势头持久不衰。
在俄国,以普希金为代表的进步浪漫主义作家表现出反沙皇专制暴政的倾向,而且很快向现实主义转化,把俄国文学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一节概述一、历史背景【浪漫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不但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转变时期,而且也是文学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古典主义流行了二百年之久,已处于衰亡阶段。
浪漫主义文学得到了辉煌的发展,它席卷全欧,并且在一些国家发展成为强大的文艺运动。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由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这次革命影响巨大,意义深远。
它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许多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但是,在保卫和巩固这次革命成果的过程中,曾出现极其复杂的形势,经历了一场革命与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长期斗争。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教材精讲(20世纪后期文学)【圣才出品】

第十章20世纪后期文学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1.概述总体上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已逐渐失去了在苏联文学中的主导地位,文学思潮、文学创作日益趋向多元化与多样化,既有正统的社会主义文学,也有一般的现实主义文学,还有形形色色近乎西方现代主义的新潮文学。
到1989年,苏联作家协会公布了新《章程》草案,彻底删除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创作方法。
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文学宣告结束。
2.特瓦尔多夫斯基早期特瓦尔多夫斯基一贯坚持“写真实”“非英雄化”,他的作品大多描写凡人小事,其风格平易近人,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深受群众欢迎。
代表作有长诗《春草国》《华西里·焦尔金》《路旁人家》等。
后来作品风格发生转变,如《山外青山天外天》《焦尔金游地府》等,对斯大林进行反思,长诗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与激烈争论。
3.爱伦堡爱伦堡是一位久负盛名的老作家,发表过小说、诗歌、通讯、政论等大量作品。
长篇小说《解冻》,大胆冲破禁区,揭露了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提出应当对个人生存权益给予关怀、重视等尖锐的社会问题,被视为苏联文学“解冻”的先声。
4.西蒙诺夫在卫国战争时期曾发表诗歌《等着我吧》、剧本《俄罗斯人》和小说《日日夜夜》。
后发表的《生者与死者》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对苏联卫国战争作了史诗式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全景描写,引起争议。
5.索尔仁尼津他是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发表过《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第一圈》《癌病房》《古拉格群岛》等多部小说。
197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索尔仁尼津的作品以劳改营的生活为题材,采用自然主义式的写实手法,揭露骇人听闻的冤假错案,为此1974年被驱逐出境,1994年苏联解体后返回俄罗斯,成为“回归文学”的代表人物。
6.艾特玛托夫其作品有《白轮船》《一日长于百年》《断头台》等,他的小说大都在写实基础上融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虚实相间,并通过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严肃的社会问题,在苏联和欧美国家享有很高的声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则AB AC →→⋅的最小值为( )A .14-B .12-C .34-D .1-【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
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 ,OB ,OC 表示其它向量。
2.找不出OB 与OA 的夹角和OB 与OC 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 ,OB ,OC 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 ,由AB AC →→=得,22()()OB OA OC OA -=-,因为1OA OB OC ===,所以有,OB OA OC OA ⋅=⋅则()()AB AC OB OA OC OA ⋅=-⋅-2OB OC OB OA OA OC OA =⋅-⋅-⋅+ 21OB OC OB OA =⋅-⋅+设OB 与OA 的夹角为α,则OB 与OC 的夹角为2α所以,cos 22cos 1AB AC αα⋅=-+2112(cos )22α=--即,AB AC ⋅的最小值为12-,故选B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 中,已知//,2,1,60AB DC AB BC ABC ==∠= ,动点E 和F 分别在线段BC 和DC 上,且,1,,9BE BC DF DC λλ==则AE AF ⋅的最小值为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运算求,AE AF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 AF ⋅,体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2918【解析】因为1,9DF DC λ=12DC AB =,119199918CF DF DC DC DC DC AB λλλλλ--=-=-==, AE AB BE AB BC λ=+=+,19191818AF AB BC CF AB BC AB AB BC λλλλ-+=++=++=+,()221919191181818AE AF AB BC AB BC AB BC AB BCλλλλλλλλλ+++⎛⎫⎛⎫⋅=+⋅+=+++⋅⋅ ⎪ ⎪⎝⎭⎝⎭19199421cos1201818λλλλ++=⨯++⨯⨯⨯︒2117172992181818λλ=++≥+= 当且仅当2192λλ=即23λ=时AE AF ⋅的最小值为2918.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1,0F ,其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K ,过点K 的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Ⅰ)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Ⅱ)设89FA FB →→⋅=,求BDK ∆内切圆M 的方程.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m x =+,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1,0K -,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则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my =-,()()()112211,,,,,A x y B x y D x y -,故214x my y x =-⎧⎨=⎩整理得2440y my -+=,故121244y y m y y +=⎧⎨=⎩则直线BD 的方程为()212221y y y y x x x x +-=--即2222144y y y x y y ⎛⎫-=- ⎪-⎝⎭令0y =,得1214y yx ==,所以()1,0F 在直线BD 上.(Ⅱ)由(Ⅰ)可知121244y y m y y +=⎧⎨=⎩,所以()()212121142x x my my m +=-+-=-,()()1211111x x my my =--= 又()111,FA x y →=-,()221,FB x y →=-故()()()21212121211584FA FB x x y y x x x x m →→⋅=--+=-++=-,则28484,93m m -=∴=±,故直线l 的方程为3430x y ++=或3430x y -+=213y y -===±,故直线BD 的方程330x -=或330x -=,又KF 为BKD ∠的平分线,故可设圆心()(),011M t t -<<,(),0M t 到直线l 及BD 的距离分别为3131,54t t +--------------10分 由313154t t +-=得19t =或9t =(舍去).故圆M 的半径为31253t r +== 所以圆M 的方程为221499x y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 :y 2=2px(p>0)的焦点为F ,直线y =4与y 轴的交点为P ,与C 的交点为Q ,且|QF|=54|PQ|.(1)求C 的方程;(2)过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垂直平分线l′与C 相交于M ,N 两点,且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 的方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 2=4x. (2)x -y -1=0或x +y -1=0. 【解析】(1)设Q(x 0,4),代入y 2=2px ,得x 0=8p,所以|PQ|=8p ,|QF|=p 2+x 0=p 2+8p.由题设得p 2+8p =54×8p ,解得p =-2(舍去)或p =2,所以C 的方程为y 2=4x.(2)依题意知l 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 的方程为x =my +1(m≠0). 代入y 2=4x ,得y 2-4my -4=0. 设A(x 1,y 1),B(x 2,y 2), 则y 1+y 2=4m ,y 1y 2=-4.故线段的AB 的中点为D(2m 2+1,2m), |AB|=m 2+1|y 1-y 2|=4(m 2+1).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 =-1m y +2m 2+3.将上式代入y 2=4x ,并整理得y 2+4m y -4(2m 2+3)=0.设M(x 3,y 3),N(x 4,y 4),则y 3+y 4=-4m,y 3y 4=-4(2m 2+3).故线段MN 的中点为E ⎝ ⎛⎭⎪⎫2m2+2m 2+3,-2m ,|MN|=1+1m 2|y 3-y 4|=4(m 2+1)2m 2+1m 2.由于线段MN 垂直平分线段AB ,故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12|MN|,从而14|AB|2+|DE|2=14|MN|2,即 4(m 2+1)2+⎝ ⎛⎭⎪⎫2m +2m 2+⎝ ⎛⎭⎪⎫2m 2+22=4(m 2+1)2(2m 2+1)m 4,化简得m 2-1=0,解得m =1或m =-1, 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1=0.三、考卷比较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
题型分值完全一样。
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
四、本考试卷考点分析表(考点/知识点,难易程度、分值、解题方式、易错点、是否区分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