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第一篇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知识点

第一篇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补(1)管理的二重性内涵: ①自然属性=>生产力=>无阶级性(一切社会制度共性的部分)指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而体观出的性质②社会属性=>生产关系=>阶假性(与社会制度相联系)指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而体现出的性质本质: 反映了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必要性: 生产过程的固有属性是组织劳动所必需的目的性: 是管理过程中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的,反映生产资料所有制组织劳动的目的(2)管理的特征: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社会性②管理具有较强的创造性③管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④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⑤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3)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反映管理过程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为指导管理实践提供了根本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艺术性:管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创造性灵活的运用。
普遍性:对于所有组织,管理都是绝对必要的,无论组织规模的大小,无论在组织的哪一个层次上,无论组织的工作领域是什么,无论这个组织位于哪个国家,这种性质称为管理的普遍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和基础,艺术性是科学性的突破和创新。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互为条件,互相转化的有机统一体,有着各自发挥作用的场合和时机,既有科学又有艺术的管理才是成功的管理。
(4)管理学的特点:①一般性②多样性—边缘学科③历史性④实践性研究方法:①唯物主义辩证法②系统方法③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内容: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5)管理者: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与他人一道,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第一节管理活动一、管理的定义福莱特=>“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①管理的载体是组识。
②管现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插本管理学复习资料.pdf

插本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一 管理活动1. 管理的定义(识记):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载体:组织。
本质: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合理”有局限性和相对的合理性。
目的: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领会):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3.管理学的性质(领会):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管理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
✧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性质。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领会)✧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有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艺术性:即实践性、创造性,是指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管理理论知识的技巧,必须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活 动相结合。
4.管理的五种基本职能(识记): ✧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孔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控制。
✧ 周三多: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相互关系①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②组织、领导和控旨在 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③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5.管理者的角色(领会):亨利·明茨伯格 (P6-7) ✧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督人、传播者、发言人。
✧ 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6.管理者的技能(领会):罗伯特·卡茨 (P8-9) ✧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二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和经济人观点:认为分工是增进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管理学-周三多-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PPT课件

1.2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⑴、分工是增进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a.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增进技能 b.分工减少了工作转换的时间损失 c.分工简化了劳动,促进了工具的改良和机器的发明 ⑵、经济现象是基于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
11
1.2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12
1.2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3、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⑴、1841年10月5日 ⑵、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a.独立的管理职能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正式得到承认,
管理不仅是一种活动,还是一种职业; b.横向的管理分工开始出现。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
企业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c.具有管理才能的雇佣人员掌握了管理权,直接为科学管理
19
1.3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⑶、泰罗制的基本内容 工作定额 ——搬运生铁块试验 标准化 ——铁锹试验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根据人的能力分配相应的岗位 差别计件工资制——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因此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
14
1.2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5、查理•巴贝奇报酬原则与利润分配制度 ⑴、对工作方法的研究: 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仔细研究工作方法 ⑵、对报酬制度的研究: a.主张按照对生产率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人的报酬。 b.工人的收入结构:
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 按照对生产率所作出的贡献分得的利润; 为增进生产率提出建议而应得的奖金
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为管理学的创立和发展准备了前提
13
1.2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4、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 ⑴、在其经营的一家大纺织厂中进行试验 a.试验内容: 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缩短工作日、 提高工资、发放抚恤金等 b.试验目的: 探索对工人和工厂所有者双方都有利的方法和制度 ⑵、提出了“在工厂生产中重视人的因素”,
现在管理学考试内容详细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1 管理活动1.1.1管理的定义历史状况1942年玛丽•帕克•福莱特(Mary Parker Follett):“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1996年斯蒂芬•P.罗宾斯和玛丽•库尔塌(Robbins and Coultar):“管理这一术语指的是和他人一起并且通过他人来切实有效完成活动的过程”1997年沃伦•R.普伦基特和雷蒙德•F.阿特纳(Plunkett and Attner):管理者:“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监督的人员”管理:“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和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订并达到目标的活动”1998年帕梅拉•S.路易斯、斯蒂芬•H.古德曼和帕特丽夏•M.范特(Lewis , Goodman and Fandt):“管理被定义为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1994年杨文士和张雁:“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1998年徐国华等: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本教材对“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中的活动或过程: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活动或过程(分配、协调活动或过程)(续)(3)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可调用的资源(原材料、人员、资本、土地、厂房、设备、顾客、信息……)(4)管理的职能是获取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6)管理者是指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1.1.2 管理的职能1916年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1955年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内尔(Koontz and O’Donnell):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其它提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激励本教材的提法: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1.1.3 管理者的角色1.管理者分类从管理层次、上下组织关系来分类: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从专业领域来分类:营销、财务、行政、技术、研发、人力资源等专业管理者2. 管理者的角色⑴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⑵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⑶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1.1.4 管理者的技能⑴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越基层越重要,越高层越不重要)⑵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各级都很重要)⑶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越高层越重要,越基层越不重要)1.1.5 管理的属性1.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化的管理是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化的管理是具有特殊性的。
周三多《管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1-18章)(圣才出品)

其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的单位的信息传递渠道。 ①管理者必须扮演的一种信息角色是监督者角色。监督的目的是获取信息。管理者可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一些
有用的信息,如通过密切关注组织自身状况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接触下属,利用个人关系网等方式来获取 信息。
②作为传播者,管理者把监督获取的大量信息分配出去,传递给有关员工。管理者有时也因特殊的目的而隐 藏特定的信息。
图 1-3 各种层次的管理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
5.简述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并对之进行简要评价。 答:(1)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主要指中国古代在管理国家方面的思想。这些管理思想比较零星分散,可以归纳为组织、 经营、用人、理财和管物 5 个方面。 ①组织。中国关于组织的理论和实践,起源较早。《周礼》一书,相传是周公为周朝制定的一套官僚组织和 制度。自周朝以后,历代朝廷封官定职,都编有详细的职官表,层次分明,职责清楚。春秋时代孙武所著《孙子 兵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书,距今已 2500 年,是战略战术的杰作。这本书提到的军队编制,层次关系明晰,
3.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 答: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三大类角色,即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如图 1-2 所示。
图 1-2 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角色 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①作为所在单位的领导,管理者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例如管理者有时必须参加社会活动,如 出席社区的集会或宴请重要客户等,这时,管理者扮演着代表人的角色。 ②由于管理者直接对所在单位的成败负责,他们必须在单位内扮演领导者角色。这时,管理者和员工一起工 作并通过员工的努力来确保目标的实现。 ③管理者还必须扮演联络者的角色。没有联络,管理者就无法与别人一起工作,也无法与外界建立联系。 (2)信息角色 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管理职责的性质决定了管理者既是
管理学课件-周三多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思考题
• • • • • • • • • • 管理的定义是什么? 管理的职能有哪些? 管理者应扮演什么角色?具备什么样的技能? 亚当· 斯密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制针厂的例子主要说明什么问题? 泰勒思想的主要结论是什么? 泰勒思想对工人的关怀是否足够重视? 20世纪90代以来产生和新发展的管理理论有? 霍桑试验的主要结论是什么? 什么是 Lean Production?
– 常法:法的稳定性原则
• 保持法的稳定性才能取信于民,强化法的权威; • 举例:商鞅变法;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5
• 守信:
– 信誉是国家和企业的生命; – 举例:徙木立信
• 预谋: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无准备之仗; – 举例:草船借箭
外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 主要运用于军事指挥、治理国家、管理教会 • 古埃及(金字塔)和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建设、 罗马帝国的军队和巨大的地理版图的治理 • 中世纪时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马基雅维利 的《君主论》都有丰富的管理思想 • 根本性的变革出现于18世纪60年代
– 用人之道:重视人才的归离;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 远贤臣,此后汉所以顷颓也。” 诸葛亮《前出师 表》 • 举例:平民出身的刘邦为何能打败强大的项羽?
– 刘邦虽不能将兵,但能将将。 – 项羽只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3
• 求和:
– 天时、地利不如人和;
• “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上下不和,虽安 必危”(管子) • 举例:汉初的文景之治,薄税赋轻徭役,兴礼教, 垂手而治;
• James Watt, Jr.与Mathew Robinson Boulton的科学管理 制度:
《管理学》周三多第二版第一章简要笔记

第一单元总论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一节管理活动一、管理的定义(一)外国学者的定义1、早期管理学者玛丽·帕克·福莱特: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
2、斯蒂芬·P .罗宾斯和玛丽·库尔塔:管理是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人来切实有效完成活动的过程。
3、帕梅拉·S.路易斯、斯蒂芬·H.古德曼和帕特丽夏·M.范特:管理被定义为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4、沃伦·R .普伦基特和雷蒙德·F .阿特纳:管理者是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监督的人员。
而管理则是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和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订并达到目标的活动。
(二)中国学者的定义1、徐国华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有三层含义)2、杨文士和张雁: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三)综合定义(教材)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对定义的进一步解释: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相关资源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3、管理者: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
二、管理的职能(一)有关管理职能的不同观点1、20世纪初,法约尔(Fayol,1916)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种: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孔茨和奥唐内尔(Koonts and O’Donnell,1955)把管理的职能分为以下五种: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
管理学原理重点

管理学原理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创新贯穿于各个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3、管理者的技能:(一)技术技能: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二)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三)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4、中国管理思想:(了解)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孙子兵法》《周礼》“田忌赛马”的智慧5、外国管理思想:(一)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二)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三)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管理权的分离(四)巴贝奇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五)★欧文的人事管理: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六)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七)哈尔西的资金方案6、行为管理理论: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该试验分四个阶段:(一)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实验(1924—1927年)(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实验(1927年8月—1928年4月)(三)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1928—1931年)(四)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实验(1931—1932年)主要结论: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强调金钱并非刺激职工积极性的惟一动力,新的刺激重点必须放在社会、心理方面,以使人们之间更好的合作并提高生产率。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在这种无形组织里,有它的特殊感情、规范和倾向,并且左右着群体里每一位成员的行为。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士气)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士气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职工的满足度,这种满足度受限体现为人际关系,如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是否被上司、同事和社会所承认等;其次才是金钱的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兰人莉莲· 吉尔布
雷斯是一名心理学 家,她主要侧重于 管理心理学方面的 研究,注意对工人 的培训和教育,使 工人能全面发展。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第一节 管理活动
第二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第三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 了解:管理的职能,中外早期的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的流派; • 理解: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学的 特性; • 掌握:管理的定义,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
• 在《韩非子·扬权》一 书中,“事在四方,要 在中央。圣人执要,四 方来效”
• 《管子·明法》,管仲的 “威不两错,政不二门” ,强调了统一指挥的原则 ,不能政出二门,必须维 护中央政府的权威。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1) ——早期文明古国
• • • • • BC5000 古埃及的金字塔 BC2000 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 古希腊——提高劳动效率 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天主教的按地理区域划分基层 组织的管理
计划 选定目标及实 现目标的方法 控制 监督活动 并纠偏
组织 分配完成任务 的责任 领导 运用影响力 去激励员工
绩效 实现目标 产品 服务 效率 效益
三、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 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需要依 据实际情况而行事; • 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就如作 曲、舞蹈、体育活动一样需要 灵活运用。
第二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2018/7/2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1)
——系统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万里长城的修建、都江 堰的建设体现了系统管理思想。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2)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民本管理思想 人才管理思想 人际关系
民本管理思想
《管子· 霸言》中指出:“以人为
本,本理则固;本乱则国危” 。 《贞观政要· 行幸》中魏征指 出:“君,舟也;人,水也。
• 杨文士: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 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 、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是别人同 自己一起实现目标的过程。
管理综合定义
管理是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 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 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组织
个人无法实现 的组织目标
载体 本质
合理分配 协调资源
韦 伯 理 想 行 政 组 织 体 系 特 点
明确分工 职位具有职能等级,对应权责 人员选拔与任用以职位为依据
公职人员任命制
“专职”的管理人员 严格遵守规则、纪律、程序
主要贡献体现在《经理 人员的职能》一书。 提出了正式组织必须具 备的三个条件和 经理人员的职能。 切斯特· 巴纳德 (Chester I. Barnard,1886-1961)
管理是一个协调工 作活动的过程,以便 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 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 别人实现组织目标。
斯蒂芬·P·罗宾斯
效率(方式) 资源利用 低浪费
效果(结果) 目标达成 高达成
管理努力实现: 低资源浪费(高效率) 高目标达成(高效果)
名家观点
• 徐国华: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 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 源,以期更好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2) ——6~18世纪
• 威尼斯兵工厂
• 尼科罗· 马斯雅维利的《君主论》和
《谈话论》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3) ——18~19世纪末
“劳动分工”观点
亚当· 斯密
作业研究
报酬制度
查尔斯· 巴贝奇
“乌托邦”
“人事管理之父 ”
罗伯特· 欧文
• • • •
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马赛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亨利· 汤的收益分享制度 弗雷德里克· 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莉莲· 吉尔布雷斯 (1978-1972)
(1)1917年首创 的《每日平衡图》 (甘特图)是计划 与控制生产的有效 工具。 (2)提出了“计 件奖励工资制” 。
亨利· 劳伦斯· 甘特 (Henry Laurence Gantt) 1861~1919
(一)科学管理理论(6)
评价
• 强调用科学管理取代经验管理,使管理第一次 从经验上升到科学。
管理学
教师:贾琳
《管理学》学什么?
二、管理职能
决策 计划
一、形成与发展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全球化与管理 信息与信息化管理
领导 激励 沟通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控制与控制 过程
组织设计 人力资源管 理 变革与发展
为什么要学 习管理学?
主要参考书目
管理学,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 管理学原理,李录堂.丁森林,中国农业出 版社 管理学原理(美),查理德L· 达夫特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 管理学(美),斯蒂芬· P· 罗宾斯等,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
目的
管理的特征 职能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对象
一切可以 调用的资源
二、管理的职能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达成
•定义目标 •决定需要 做什么 •确定战略 •怎么做 •开发计划 •谁去做 •协调活动
•指导和激 •监督活动 •实现组织 励所有的群 以确定按照 宣布的目标 体和个人解 计划完成 决冲突
资源 人力资源 经济资源 材料资源 技术资源 信息资源
是指建立企业的物质和人事组织机构。 是指对下属人员给予指导的活动。 是指让企业的人员团结一致。
是指为了确保实际工作与规定的计划相符合而 进行的一切活动。
协调
控制
管 理 的 五 项 职 能
(二)组织管理理论(3)
分工 权利与责任 纪律 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 个人利益服从整 体利益 人员的报酬 集权与分权 等级链 秩序 公平 人员稳定 首创精神 团结精神
科学性
• 管理以反映客观 规律的管理理论 和方法为指导, 有一套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科 学的方法论,具 有科学的特点:
管理的 科学性
艺术性
艺术的含义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知 识,并且通过巧妙的技能来达到某 种效果。 管理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实践性。
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
• 管理的科学性—— 客观规律性,反对经验论 • 管理的艺术性—— 实践性,反对模式论
选人
诸葛亮说:“有温良 而伪诈者,有外恭而 内欺者,有外勇而内 怯者,有尽力而不忠 者”,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七 观 法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用人
• 洛阳南宫酒宴群臣
人际关系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 重要观念,虽然它在历史观、变革 观上是消极有害的,但在群体观、 社会观上确有积极的一面,主要反 映在“和”的观念上。
“天下治生祖”——白 圭
决策与战略思想
“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 苏轼在《策别十八》中指出:“为国有 三计:有万事之计,有一时之计,有不 终月之计。” 苏辙在《宇文融》中所说“详其小,必 废其大。”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4)
——组织管理思想
BC11,《周礼》一书记载,周朝官员的 设置按天、地、春、夏、秋、冬分为六 官,六官又分为360职,并规定了设置官 员的级别和员额,职责分明。
成功地与别人打交 道并与别人沟通的 能力。
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 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 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思考:
• 管理职能和管理者角色 哪一种描述管理者做什 么的方式是正确的呢?
作业
• 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并阅读关于某组织现 任领导者的故事。找出领导者完成“管理 者角色”的事例。在作业纸上注明资料来 源、领导者的姓名、你认为该领导者扮演 的角色,并简要说明该领导者从事的活动 。
• 创造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效率的技术和方法。
• 对人的看法错误,把人看作“经济人”,没有
重视人群和社会因素。
• 仅局限于作业管理的问题
• 历史地评价科学管理理论 • 彼得· 德鲁克认为泰罗的思想是“继联邦宪 法之后,美国对西方思想所做出的一项最 持久的贡献。”
(二)组织管理理论(1)
• 代表作
–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 管理》
(一)科学管理理论(3)
• 科学管理的基本出发点
– 谋求最高工作效率,满足劳资双方 – 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 – 劳资双方密切合作
(一)科学管理理论(4)
泰 罗 科 学 管 理 主 要 内 容 工作定额 标准化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差别计件工资制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
(一)科学管理理论(5)
四、管理者
管理者是从事管理活动的 主体,通过协调他人的活 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 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 的。
• 管理者分为不同层次
高层 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非管理雇员
凡客管理层共10级;总裁办公室共有28人 ,分为四级:总裁、高级副总裁、副总裁 、助理总裁;再往下依次是副总经理、总 监、助理总监、高级经理、经理、主管。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3)
——经营管理思想
富国与富民的关系。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农业和工商业的关系。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荀子
待乏原则
积著之理
范蠡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岁熟取谷,予之丝、漆 、茧;凶,取帛絮,予 之食。即丰收时谷贱, 而丝、漆、茧等商品价 格相对较高,应收购而 抛弃丝、漆、茧,荒歉 之年则正好相反。 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
一、古典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1)
• 代表作:
–1895年《计件工资制》 –1903年《车间管理》 –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