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导学案

合集下载

课题:辽海重地——辽宁省 导学案(9)

课题:辽海重地——辽宁省 导学案(9)

八年级地理学科导学案教师寄语:老师相信你,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实现你的目标。

课题:辽海重地——辽宁省1.了解辽宁省的自然地理位置;2.了解辽宁省为何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与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辽中南;3.了解辽中南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预习指导】一、辽宁省的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南抱,东濒,西南与交界,西北与毗邻,东北与接壤,东南隔与朝鲜相望。

2.地势、地貌——由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

东西两侧是山地丘陵中间是冲积平原- 。

3.气候类型与特征——气候,同期,日照丰富。

二、以工业为主的省份1.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辽宁省,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致使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a.铁矿——鞍山、本溪一带,蕴藏着上亿吨,可露天开采,便于和冶炼。

b.石油——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开发改善了辽宁省的能源生产结构。

c.交通——。

以为交通中心,铁路(沈大线、京哈线、沈吉线、沈丹线)、高速公路遍及全省;海运航线同样四通八达。

d.优良的海港——(东北海上门户)港阔水深,不淤不冻,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东部是其经济腹地。

e.工业开发,基础——公元10-11世纪辽金时期,就是炼铁、农具与兵器的制造中心。

建国以来辽宁省的重工业在全国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小结: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为辽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

发达的交通与优良港口则是另一种有利优势。

2.主要的工业中心a. ——东北最大的城市,其重型机床和在全国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b.鞍山——有“”之称,是全国重要的冶炼基地。

c.大连——驰名中外的城市,同时也是工业城市。

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有着丰富的。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d.锦州——被国务院命名为“”,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课内探究】辽中南地区工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当堂检测】1.钢都所在省的简称和省会分别是()A.吉长春 B.黑哈尔滨 C.辽沈阳 D.内蒙古呼和浩特2.某电视台主持人向参赛选手宣读了这样一个题目:“下列关于辽中南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B.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D.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 辽中南工业基地主要有哪些工业部门:教师寄语:老师相信你,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实现你的目标。

《东北地区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人版》

《东北地区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人版》

《东北地区》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

2. 了解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3. 了解东北地区的特色文化和名胜事迹。

4. 培养学生对东北地区的热爱和认同感。

二、导学重点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 东北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现状。

3. 东北地区的特色文化和名胜事迹。

三、导学内容1. 东北地区梗概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总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

东北地区地处寒温带,气候寒冷干燥,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生产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储备区。

2. 东北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东北地区是我国资源丰富的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此外,东北地区还拥有肥沃的黑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东北地区的工业发达,主要以重工业为主,涵盖煤炭、石油化工、钢铁等行业。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东北地区正逐步发展摩登效劳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3. 东北地区的特色文化和名胜事迹东北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奇特的地方特色,如东北话、东北菜等。

此外,东北地区还有浩繁名胜事迹,如长白山、雪乡、长春世界雕塑公园等,吸引着浩繁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东北地区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导学活动1. 观看视频资料,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 分组讨论,探讨东北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现状。

3. 举行文化展示活动,展示东北地区的特色文化和名胜事迹。

4. 教室展示,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方式,表达对东北地区的热爱和认同感。

五、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东北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东北地区的热爱和认同感。

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希望学生能够继续关注东北地区的发展,并为东北地区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河北省、辽宁省导学案

河北省、辽宁省导学案

第二章第三节“燕赵沃野”——河北省第四节“辽海重地”——辽宁省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河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2、了解唐山大地震的历史,认识美丽壮观的新唐山,3、结合地图,了解辽宁省的自然地理位置4、了解辽宁省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省级行政区5、了解辽中南工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6、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一、自主学习(一)1、河北省怀抱________,________两市2、河北省的中南部属于__________。

华北平原_________。

是我国_______,_______的重要产区。

但华北平原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是华北平原农业生产不稳定的要要原因3、河北省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发展了反季节蔬菜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型农业。

(二)、合作探究:4、结合河北省的地形特点和学过的气候知识,讨论:河北省,京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和问题在哪里?5、在课本P36图2——9上找出京广线、看一看河北省境内京广线通过的主要城市有哪些?(三)1、辽宁省位于我国的______,南括______,东濒______,地理位置优越。

2、_______,________一带,蕴藏着上百亿吨铁矿。

3、_________是全国重要的黑色金属冶炼基地,有_____之称。

________的重型机床和飞机制造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20世纪70年代以来,_________的大规模开发,改善了辽宁省的能源生产结构。

(四)、5、读课本P38图2——11找一找铁矿、煤矿、石油产地。

6、找一找沈大铁路,京哈铁路的起讫点7、分析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8、辽中南工业地区的主要工业中心有哪些?。

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套24份4.2 山地的形成 第1课时 学案 人教版必修1

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套24份4.2 山地的形成 第1课时 学案 人教版必修1

4.2 山地的形成第1课时学案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以山地为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

【重点难点】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学法指导】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读图能力,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导学过程】[自学自悟]一、褶皱山1.褶皱山(1)概念:岩层因产生强大的作用而发生塑形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

(2)褶曲的两种形态2.板块构造学说(1)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活动带所分割,形成不连续的单元,叫做板块,全球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

分别是 、 、 、、 、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2)板块移动与地貌二、断块山(1)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 ,之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 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 。

(2)断层与地貌[互学探悟]1.活动探究(P74)(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2)解释甲地成为山岭、乙地成为谷地的原因?(3)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2.是否能根据地貌是山岭或谷地来判断其地质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3.议一议:开凿隧道时需要避开向斜部位吗?4.判断:岩层发生断裂是否就一定形成断层?[博学领悟]研究地质构造及其规律的意义1.“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B C D.搬运作用2.下列地形不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是()A.汾河谷地B C.喜马拉雅山 D.泰山3.沿断层线常发育沟谷河流的原因是()A.断层平直而陡峭 B.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C.岩体相对位移 D.岩石受张力作用4.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第一中学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导学案:1.1.2集合的表示法

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第一中学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导学案:1.1.2集合的表示法

集合的表示方法编制人:潘刚 校对:刘昱楚 时间:2015年8月27日一、学习目标:(1)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特征性质描述法;(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3)掌握一些常见集合的特征性质;(4)发展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二、重 点:集合的表示方法三、难 点:集合的特征性质的概念及运用描述法表示集合四、学法指导: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教师指导五、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问题一、判断对错1、集合Z 中的最小数为0 2、 若N a N a ∈∉-则,3、方程0122=+-x x 的解构成的集合中有两个元素问题二、下列各组对象能否确定一个集合?若能,集合是有限集还是无限集?1、大于2小于15的偶数的全体 2、平方等于16的实数的全体 3、方程12-=x 的解 4、 不等式23>-x 的解的全体5、 函数xy 1=的自变量x 取值的全体6、 函数x y 1=的y 值的全体7、 函数方程组⎩⎨⎧=-+=-0320y x y x 的解 8、直角坐标系下,函数x x y 22-=图像上的点的全体9、所有的平行四边形 (二)新课导学探究1:如何将问题二中的各组对象构成的集合表示出来?1、 列举法:(1)概念:将集合的所有元素都 ,写在 表示这个集合。

(2)形式:A=(3)适用条件:(4)、注意:问题二中,那些可用列举法表示,请表示出来2、 描述法(1)概念:①集合的特征性质:在集合I中属于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不属于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则性质p(x)叫做集合A的一个特征性质.②描述法:集合A用它的描述为,它表示集合A是由集合I中的所有元素构成的。

(2)形式:A=(3)适用条件:(4)注意:问题二中,那些可用描述法表示,请表示出来体会两种集合表示法的优劣(三)应用举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5NAx=x∈{≤0|<(2)}0{2=|65xxB+-=x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1,1}(2)大于3的全体偶数构成集合(3)在平面α内,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四)练习反馈:1、教材P82、下列各组中的集合M ,N 是否表示同一集合(1)M={3,—1}, N={—1,3}(2)M={(3,—1)} ,N={(-1,3)}(3)M ={3,—1} ,N ={x |(x —3)(x+1)=0}(4)M={3} , N={x=3}(5)M={x|x>0} ,N ={y |y>0}(6)M={}1|2-=xy y ,N=}1|),{(2-=x y y x 探究2:尝试将问题二中的2、8两组对象构成的集合用不同形式表示一下1、平方等于16的实数的全体3、所有的平行四边形思考与讨论下列各组中的集合M ,N 是否表示同一集合},14|{},,12|{1Z n n x x N Z n n x x M ∈±==∈-==、呢?,、N n Z n n x x N Z n n x x M ∈∈+==∈-==},12|{},,12|{2}1|{},1|{M 3xy y N x y x ====、(五)总结提升1、列举法,描述法2、方程的解集,方程组的解集,数集,点集(六)课后作业一、教材P8-P9二、1、方程组⎩⎨⎧=-=+91y x y x 的解集为( ) A 、(5,—4) B 、{5,—4} C 、{(5,—4)}D 、{ x=5, y= - 4}2、已知集合A=}612|{N xN x ∈-∈,用列举法表示该集合。

魅力辽宁教案六年

魅力辽宁教案六年

《魅力辽宁》教学方案一、整合学科:与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进行整合。

二、课时安排:六年级《魅力辽宁》每学期为4课时,完全重合的内容以《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为主。

部分重合内容,与《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师协商、取舍,上满课时。

三、注意事项:可以与我校的特色活动、德育教育相结合序课题与《品德与生活》学科教材重复内容号1 正常授课2 正常授课3 与五年级上册第8课《保护黄河》部分重合4 正常授课教案设计三、学以致用四、总结家乡交通的便利。

并小组讨论家乡的交通形式都有哪些?铁路网、公路网、港口群、航空港、城市公共交通2.辽宁省的铁路运输特点是怎样的?3.谁愿意来交流一下,你收集到的资料。

4.“高铁时代-资料卡片”。

5.主要铁路干线:主要铁路干线:哈大京沈沈丹丹大6.理解“高铁时代”。

7.主要公路网:京沈沈大沈丹。

小组讨论,汇报搜集的资料8.神州第一路“沈大”高速公路。

9.主要港口群:大连港、丹东港、营口港、锦州港葫芦岛港。

10.航空港:国际机场 2个,是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和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民用机场8个,分别是沈阳、大连、朝阳、丹东、锦州、鞍山、营口、长海大长山岛。

11、了解城市公共交通。

小组讨论制定出行计划,将出行用到的交通方式及转换地用表格的形式汇报。

播放音乐《美丽的家乡-辽宁》,小练笔,任选一:1.假如十年后你和一个老外相遇了,会在哪呢?2.这个交通运输的文章使你想起自己经历过的或听说过的哪些事呢?观看地图小组讨论看书、结合资料进行学习。

汇报交流结合资料进行展示、汇报小组讨论观看图片感受辽宁公路交通的四通八达。

初步了解辽宁的港口及功能。

汇报辽宁的国际机场及民用机场。

组长分配任务讨论、制定计划听音乐后畅所欲言用书写的形式记录本课所学所感。

让学生在课外准备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知识(辽宁的立体交通)从交流汇报中了解铁路交通的便利以及与人们的关系,了解家乡四通八达的铁路设施。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与书本知识相连,体会公路的畅通、港口的发达对人们生活所起的作用。

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套24份4.2 山地的形成 第2课时 学案 人教版必修1

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套24份4.2 山地的形成 第2课时 学案 人教版必修1

4.2 山地的形成第2课时学案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了解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通过本节学习,学会分析各种地质构造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1.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2.地质构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法指导】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读图能力,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导学过程】[自学自悟]一、地质构造的应用背斜与向斜构造规律的实际应用①利用向斜构造找水。

“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向斜构造有利于,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打。

②利用背斜找油气:背斜是良好的。

由于天然气轻,分布于,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

③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

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走了。

④利用断层找水。

断层往往是出露的地方⑤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

在断层地带建大型工程易诱发 ,产生 、 、 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 部位。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2.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甲-风力侵蚀B.乙-流水侵蚀C.丙-冰川侵蚀D.丁-人类活动3.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下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受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4.有关公路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方性公路要尽可能多地穿过人口聚居地②为节省投资和运费,在居民点之间一律采取走距离最短的直线线路的设计③穿行在山谷中应远离陡坡地④山区公路选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原则,下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方案图,对此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套24份2.

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套24份2.

2.2 气压带和风带 第2课时 学案 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 掌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陆气压中心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2. 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重难点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陆气压中心季节性变化的影响,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学法指导】[自学自悟] 一、 冬、夏季气压中心的成因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非常复杂。

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 ,而且海陆相间分布。

由于 差异,大陆的增温和冷却速度快于海洋。

海陆冬、夏季 速度明显不同,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

二、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规律三、冬夏季节海陆上高低气压中心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的 和 有着重大的影响。

例如冬季, 对我国天气影响显著;夏季,对我国天气影响很大。

[互学探悟]1. 为什么东亚地区的季风气候最显著?2.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博学领悟]我国降水和旱涝灾害的发生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关系○1 正常年份:我国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副高)影响。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 春末,雨带位于华南,华北春旱(副高位于15°N ~20°N )。

夏初,雨带(准静止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形成梅雨天气(副高位于20°N 左右)。

7~8月(盛夏),雨带移至华北、东北,长江流域伏旱天气(副高位于25°~30°)。

9月南撤。

○2异常年份:反常的副高是造成我国大范围旱涝灾害天气的祸首。

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很快就推进到北方,南____北____;弱的年份,锋面就在南方徘徊,南____北____。

【学以致用】1.1月份,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B .赤道低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热低压所切断,印度低压最为突出B .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所切断,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烈C .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D .南半球向气压带被切断分裂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四节“辽海重地”——辽宁省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索时间:序号: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了解辽宁省的自然地理位置
2、了解辽宁省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省级行政单位,辽中南是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并能在
地图上找出其主要的工业中心
3、了解辽中南工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一、位置
辽宁省位于我国南部,南抱,东濒,西南与交界,西北与相邻,东北与接境,东南隔江与相望,地理位置优越
二、以工业为主的省区
辽宁省是东北中心,典型的大省,是全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
1、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资源丰富
(1)铁矿:、
(2)煤矿:、
(3)石油:
②便利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2)港口优良:是东北地区海上门户,刚阔水深,不淤不冻,是我国沿海航线的重要海港
(3)公路:
2、工业中心
①鞍山:全国重要的金属冶炼基地,有“”之称
②沈阳:和
③大连:
【巩固练习】
1、下列省份同时濒临渤海和黄海的是
A 河北
B 辽宁
C 吉林
D 江苏
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图中所代表的工业区名称是________工业区,
①为本地区重要的海港城市________。

⑵①、②、③、④、⑤、⑥所在工业区发展工
业的优越条件有()(多项选择)
A.有煤、石油、铁、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和海
盐等丰富的工业原料
B.有发达的运输网络和海港
C.有较多的专业人才
D.有为众多工业人口和城市提供农副产品的较
为发达的农业
3、辽宁省与东部邻国的分界线是
A 辽河
B 鸭绿江
C 浑河
D 大凌河
第二章第四节“辽海重地”——辽宁省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索时间:序号: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了解辽宁省的自然地理位置
2、了解辽宁省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省级行政单位,辽中南是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并能在
地图上找出其主要的工业中心
3、了解辽中南工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一、位置
辽宁省位于我国南部,南抱,东濒,西南与交界,西北与相邻,东北与接境,东南隔江与相望,地理位置优越
二、以工业为主的省区
辽宁省是东北中心,典型的大省,是全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
1、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资源丰富
(1)铁矿:、
(2)煤矿:、
(3)石油:
②便利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2)港口优良:是东北地区海上门户,刚阔水深,不淤不冻,是我国沿海航线的重要海港
(3)公路:
2、工业中心
①鞍山:全国重要的金属冶炼基地,有“”之称
②沈阳:和
③大连:
【巩固练习】
1、下列省份同时濒临渤海和黄海的是
A 河北
B 辽宁
C 吉林
D 江苏
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图中所代表的工业区名称是________工业区,
①为本地区重要的海港城市________。

⑵①、②、③、④、⑤、⑥所在工业区发展工
业的优越条件有()(多项选择)
A.有煤、石油、铁、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和海
盐等丰富的工业原料
B.有发达的运输网络和海港
C.有较多的专业人才
D.有为众多工业人口和城市提供农副产品的较
为发达的农业
3、辽宁省与东部邻国的分界线是
A 辽河
B 鸭绿江
C 浑河
D 大凌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