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知识点

合集下载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梳理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梳理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梳理《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梳理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千古名篇,关于《滕王阁序》知识点要怎么梳理呢?一、通假宇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句意:不过由于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

)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

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④俊采星驰(“采”通“寀”,官吏。

)二、古今异义① 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

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

句意:处境艰难,而意志更坚。

)②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

“介”量词。

今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

句意:一个书生。

)③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

今无此意。

句意: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

)④ 盛筵难再(再:第二次。

今相当于“又”。

旬意:难有第二次遇到。

)⑤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

今无此意。

句意: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⑥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常用来指学位。

句意: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

)⑦ 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节;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 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⑨ 童子何知(童子,谦辞,晚辈,后生;今指儿童。

)⑩ 彩彻区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 上出重宵,下临无地“上”“下” 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① 一言均赋“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 目吴会于云间“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③ 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现出紫色④ 梓泽丘墟“丘墟”,成为荒丘废墟⑤青雀黄龙之舳。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总结与归纳一、实词解释1、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2、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3、披绣闼(开,小门)4、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5、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6、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7、逸兴遄飞(副词,迅速)8、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9、天高地迥(形容词,远)10、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11、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12、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13、一言均赋(动词,铺陈) 14、豫章故郡故:旧15、地接衡庐(接:接壤) 16、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17、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18、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

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19、千里逢迎(千里: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

)20、高朋满座(高:尊21、青雀黄龙之轴(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22、彩彻区明(彻:普照)23、雁阵惊寒(惊:被……惊扰)2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维:介词,在. 序:名词,时序。

属:是。

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25、潦水尽而寒潭清(尽:干涸。

寒:寒冷。

清:澄清)26、烟光凝而暮山紫(烟光:山岚。

凝:凝聚。

暮:傍晚。

紫:呈现紫色。

)27、即冈峦之体势(即:依附。

体势:态势,形势。

)27、四美具(具:具有,都有。

)29、二难并(并:会聚一起。

)31、穷睇眄于中天(穷:望尽。

中:最高处。

)32、极娱游于暇日(极:尽情。

娱游:欢乐。

)33、兴尽悲来(兴:兴致。

)34、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悲:悲怜。

失路:迷路,不得志。

)35、屈贾宜于长沙(屈:被……贬谪。

)36、所赖君子见机(赖:依赖。

)37、老当益壮(当:应当)38、穷且益坚:且:反而。

39、不坠青云之志(坠:抛弃。

)40今兹捧袂(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41、一介书生(介:个)42、等终军之弱冠(等:等同。

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

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

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首咏史诗,以描写滕
王阁的壮丽景色和滕王风采为主要内容。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诗歌
结构和意义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整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一、历史背景
《滕王阁序》创作于唐朝初年的盛世,描写的滕王阁是唐太宗
李世民时期的作品。

这是唐朝繁荣昌盛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都达到了巅峰,社会风气开放自由,艺术创作繁荣发展。

二、诗歌结构
《滕王阁序》共分为五个部分,以五章形式展开。

每一章都以
描写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滕王的风采为主要内容,通过雄辩的笔触
以及对人物形象的独特刻画,展示了作者对滕王的景仰和敬畏之情。

三、意义
1. 描绘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滕王阁序》通过对滕王阁的自然风光的描写,展示了其的壮丽和雄伟之境。

诗中描绘的“建筑飞阁流丹霞,着地无涯卷碧波”等句,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画面。

2. 揭示滕王的风采
《滕王阁序》通过对滕王的英勇风采的赞美,展示了滕王的威风和气派。

诗中描写的“驰道辚辚,承轮尘沙”,以及“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生动地描绘了滕王的英武形象,使人们对滕王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3. 追念历史伟人
《滕王阁序》通过对滕王的赞美,也间接追忆了历史的伟人和他们的功绩。

作者通过对滕王的描述,将读者带入到过去的岁月,勾起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回忆,进而弘扬历史文化。

4. 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总结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总结

一词多义
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 ④既克,公问其故 形容词,旧 连词,所以 副词,特意 名词,原因
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 ③则智者尽其谋 ④聊乘化以归尽 副词,全,都 动词,没,干涸 动词,全部用出 动词,完,尽头
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动词,是,属于
且:
连词,可是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副词,将近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 副词,姑且,暂且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 连词,尚且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副词,将要
文言句式
1、物华天宝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4、所赖君子安贫 5、童子何知 6、纤歌凝而白云遏 7、怀帝阍而不见 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物有华天有宝 省略句 胜友如云聚集 省略句 渔舟唱于晚 省略句 所赖君子安于贫 省略句 宾语前置 被动句 被动句 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
滕王阁序
知识归纳

词类活用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 3、腾、起:腾蛟起凤 4、屈:屈贾谊于长沙 5、窜:窜梁鸿于海曲 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7、目:望长安于日下, 目吴会于云间 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 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
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使动用法,使…出走
名词,类 动词,在,掌管
即:
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动词,依附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 副词,就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连词,则,就

《滕王阁序》知识点归纳

《滕王阁序》知识点归纳

滕王阁序》知识归纳每课记一记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瓯(o u)越翼轸(zh和)睇眄(mi di)捧袂(m& )台隍(hu印g)舸(g e)舰遗(chu m)飞潦(I do)水簪(zm)笏桑梓(z 1)帝阍(htn)懿(y i)范彭蠡(I 1)虢(gu 6)州2、注意下列括号内的词语的意义。

地(接)衡庐(接壤。

)(极)娱游于暇日(尽情。

)所(赖)君子见机(依赖。

)今兹(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等终军之(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处(涸辙)以犹欢(比喻困厄的处境。

)(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兰亭(已)矣(过去。

)文学常识积累1.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

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

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

后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

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

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2.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3.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滕王阁序知识点复习

滕王阁序知识点复习

滕王阁序知识点复习《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

这篇文章用华丽的辞藻、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慨,展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的人生思考。

下面我们来对这篇文章的知识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

一、文学常识1、作者王勃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他是“初唐四杰”之首,其他三位分别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英年早逝。

2、骈文特点骈文是一种讲究对仗、声律、用典的文体。

《滕王阁序》在句式上多以四六句为主,对仗工整,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声律上平仄协调,读起来朗朗上口;在用典上丰富多样,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二、重点字词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故”:旧的。

“新”:新设立的。

2、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分”:分野。

“接”:连接。

3、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襟”“带”: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控”“引”:控制,接引。

4、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华”:精华。

“宝”:珍宝。

“墟”:域,所在之处。

5、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杰”:杰出。

“灵”:灵异。

“下”:使……放下。

6、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7、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枕”:倚、据。

“尽”:全都是。

“美”:指优秀的人才。

8、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雅望”:崇高的声望。

“遥临”:远道来临。

9、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懿范”:美好的风范。

“暂驻”:暂时停留。

10、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十旬”:旬,十天。

“胜友”:才华出众的友人。

11、千里逢迎,高朋满座“逢迎”:迎接。

1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使动用法,使……腾飞,使……起舞。

“词宗”:文坛宗主。

13、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紫电”“青霜”:古代名剑。

14、家君作宰,路出名区“宰”:县令。

15、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躬”:亲自。

三、重点句子翻译1、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

《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

《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一、创作背景1.时代背景:唐代初年(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这一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而滕王阁所在的滕州,则是当时的东南大都会,并且有着繁荣的商业贸易和文化发展。

2.创作目的:王勃写《滕王阁序》的目的是为了赞颂宰相杜如晦的政绩和才德。

杜如晦曾任唐太宗的丞相,被誉为“杜丞相”,因其出身贫寒,却凭借其才能和聪明才智,成为唐朝政治上的重要人物。

二、内容概述1.描写滕王阁:《滕王阁序》描绘了阁楼的雄伟壮丽、高耸入云,威严庄重的景象,使人不禁震撼。

2.赞美杜如晦:王勃通过对杜如晦的赞美,展示了杜如晦深厚的学识、聪明才智和政治才能。

他认为杜如晦能够破釜沉舟、勇敢担负起重任,同时他又善于用人、注重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3.歌颂政治风尚: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歌颂了唐朝的政治风尚,赞扬唐朝官员的廉洁、务实和公正。

三、艺术特点1.雄浑壮丽的笔墨:《滕王阁序》采用雄浑豪放、浑身通文的文风,以其奇特的词句和丰富的意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饱含感情的描写: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语言,表达了对滕王阁壮丽景象的赞叹和对杜如晦英明才干的敬仰之情。

3.辞章的修辞技巧:王勃运用了一系列修辞技巧,如起典、写景、夸张、比拟等,使整篇文章充满音乐般的韵律和节奏感。

四、文学价值1.反映了时代特点:《滕王阁序》揭示了唐代社会政治风尚的一些特点,如尊崇文化才能,重视以人才为本等。

2.体现了治国理政的思想:王勃通过对杜如晦的赞美,表达了对杜如晦作为宰相的治国理政理念的认同。

3.展示了雄壮瑰丽的艺术形象:《滕王阁序》以其雄浑壮丽的笔墨和细腻感人的描写,创造了一个具有极高艺术美感的形象。

4.具有时代意义:《滕王阁序》是中国古代诗歌辞章的一种典范,它的出现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影响,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滕王阁序》主要知识点归纳

《滕王阁序》主要知识点归纳

《滕王阁序》主要知识点归纳
一、历史背景:《滕王阁序》写作于唐代,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
辉煌的时期之一、王勃通过描写豪华浩渺的滕王阁,展示了唐代盛世的繁
荣和富饶。

二、滕王阁的建筑:滕王阁是唐朝时建造的一座宫殿式建筑,位于今
天的湖北省荆州市。

滕王阁建筑壮丽,装饰华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富庶
和文化的繁荣。

三、滕王的传说:滕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虚构人物,他是隋朝末年
的一个冒充王爷的妖人。

《滕王阁序》中描绘了滕王的奢华生活和他的政
治抱负,以此来表达王勃对理想国的追求。

五、王勃的思想:王勃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文学家。

《滕王阁序》中,
他通过滕王的形象,表达了对时代和社会的批判,主张人们追求内心的自
由与理想而非纯粹的功名利禄。

他追求公正、真实和自由的精神,对当时
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表示不满。

六、艺术特点:《滕王阁序》在艺术上别具一格,展现了王勃独特的
文学才华和创作风格。

王勃善于借景抒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深化,表达了他对理想国的向往。

同时,他运用了夸张、修辞和对比等手法,使
作品更加生动丰富。

七、传承与影响:《滕王阁序》被后人广泛传唱,并对后世文学产生
了重要影响。

其中,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长恨歌》即以《滕王阁序》为
借鉴,以类似的文体和手法描写了长安城的盛世景象。

可以说,《滕王阁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影响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王阁序》知识点
滕王阁序》知识点梳理
一词多义梳理
①事、事故、变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②旧、往昔、过去的、原来的:豫章故郡
③故交、老朋友: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
宴》
故④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⑤故意、特地: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
⑥依然、依旧: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③因果连词,所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①完:担中肉尽(《狼》)
②全部用岀或极力完成: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尽③全、都: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
④所有的:尽人皆知
⑤极:尽善尽美
属(以下读sh U)①统属、隶属、届寸::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类、辈: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以下读zh U③连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撰写: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
⑤嘱托,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①走近、靠近、接近: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②立即、就: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即③就是:此即风景之尤胜者也
④假如:即有如不称。

妾得无随坐乎
⑤当、当前:成功在即
⑥通“则”,就:且壮士不死即已
⑦如同: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①却、可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且② 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③姑且、暂且: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边,, 边,又,, 又: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⑤况且、再说: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⑥尚且:臣死且不避(《鸿门宴》)
胜中秋尤胜——盛大
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山水
日出江花红胜火——超过
数不胜数——尽,能承受
错纷错如织——交错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磨刀石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通“措”,处置
状雷锟电霍,无得而状——描述
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形态
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景观
状河伯留客之久——估计
寻而病寻作,余既岂归——不久
未果,寻病终——不久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
八尺为寻——量词,一寻二、词类活用
名作动: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以,, 为禁,带:以,, 为带; 名词意动用法无得而状——形状,描摹形状
缓板而歌——板:敲撞板,歌:唱歌
最可觞客——觞:请饮酒
面北为平远堂——面:面对着
祠韦苏州——祠:筑祠堂
吏吴两载——吏:做官
名作状: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像雾一样; 星:像星辰一样栉比如鳞——像梳子齿密密麻麻
檀板丘积——像小山/ 樽壘云泻——像云彩
形容词作动词。

独以近城故——近:靠近
迟月生(于)公石上——迟:等待
形容词作名词:宾主尽东南之美
数量词作动词。

才三四辈——三四辈: 有三四人。

动词作名词
台隍枕夷夏之——交:交际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