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广东近年来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2018-广东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范文word版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广东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1978年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东莞虎门镇太平手袋厂正式成立。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先在深圳、珠海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
蛇口建立我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
1980年广东国营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
1981年全国人大授权广东、福建两省人大制定所属经济特区的各项单行经济法规。
1982年中国第一代农民工首现广东。
1983年2月6日,中国第一个涉外宾馆“白天鹅”开业。
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在深圳发行。
1984年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邓小平视察广州、深圳、珠海、顺德,对广东改革开放成绩给予高度的评价。
1985年中央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7年广东成为全国唯一的金融改革试点省。
深圳首次公开拍卖一块国有土地使用权。
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营业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姓“社”姓“资”等重大认识问题。
邓小平南方谈话,被视为“文革”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
1995年11月16日,京九铁路提前全线铺通1999年,深圳首届“高交会”举办,至今已成中国科技第一展。
201X年2月,主席在广东考察工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1X年主席考察广东时首次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
广东启动户籍改革。
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
201X年港珠澳大桥建设加速,珠三角再现合作新支点。
以下文字仅用于测试排版效果, 请使用时删除!岁月如烟,流年似锦。
一份烟火,一度春秋。
左手染墨,右手繁华。
只言片语,哪能写得尽五味人生?只道是文字如弦,拔动心的音律。
用文字记录花的芬芳,美妙心的花朵,绽放楚楚动人的姹紫嫣红,在流年深处,让文字的河流浅浅流淌,流过花朵依然芳香的冬夏,流过灯火阑珊处那个我日夜思念的他,流过绚烂如梦的年华,在心底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一)人民生活广州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消费商品不断升级换代。
改革开放之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人们津津乐道、孜孜追求的“三大件”。
进入80年代,“三大件”变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后来变为空调、组合音响、录像机。
90年代中后期,家用电器发展迅速,品种越来越多,商品功能完善和替代率很快,人们不再提“三大件”了。
目前,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组合音响、DVD、移动电话、个人电脑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寻常之物,家庭影院、各种数码产品甚至汽车等也纷纷进入百姓家庭。
文化娱乐消费也逐年升温。
抓好市委、市政府“66条”惠民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投入,确保当年财政超收的80%以上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不断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增强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惠民66条”实施以来,全市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已全部实行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全市12个区、县均建立了文化馆,文化站遍布163个街(镇、管理区),100%达标;拥有1500多支基层业余文艺队伍,516个文化广场,每年开展文艺展演3000场(次)以上。
广州还提出了打造“15分钟社区文化圈”的公共文化建设规划:让市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就能到达一个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街(镇)有综合文化站、居委会(村委会)有文化活动室。
学校体育场所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全市1000多所中小学校向社会开放,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开放率超过95%。
加快平安和谐社区建设。
规范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能,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活动,推进科技、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工作。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旧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
努力建设“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平安和谐社区。
(二)劳动就业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在劳动就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就业。
广东经济发展演变轨迹

广东经济发展演变轨迹建国以来,广东经济从弱到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文从多角度展现广东解放以来经济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分析其增长格局与机理,并探讨广东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一、广东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1、经济增长轨迹广东改革开放前经济低平台运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快速,GDP总量从1989年起位于全国之首,2001年首次超越东南亚经济总量最大的印度尼西亚。
在广东58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年均9.7%增长,计划时期(1950-1978)年均增长为6.0%,低于全国(1953-1978)6.1%的水平,经济快起快落,经济增长最高时为15.1%,最低时为-22.0%,各年平均落差有6.6个百分点,波动半距达18.6%,波动剧烈,波动系数为8.2%。
改革开放至2005年,(1979-2005)GDP年均增长达13.7%,高于全国4.1个百分点,各年平均落差为3.8个百分点,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奇迹。
改革开放27年来,广东以政策性倾斜启动经济,以对外开放拓展成长空间,以体制改革作为根本保障,通过市场与投资双重拉动,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实现了经济起飞,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可比价格计算2005年的GDP相当于1978年的32.3倍,27年翻了5番,平均不到6年翻1番,1979年到2005年这27年间,除4个年份为一位数增长外,其余23年,均为二位数增长,其中1990-2005连续16年达二位数增长,1979-2005年经济年均增长为13.7%,这一数字远高于新加坡1970年至1978年间8.4%的年均增速,高于韩国1966年至1976年10.8%的年均增速,高于日本1960年至1970年10.5%的年均增速。
新、韩、日是上世纪后50年经济增速最高的几个国家,而广东不仅在平均增速方面明显高于上述国家起飞期的平均增速,且高速增长持续的时间已经两倍于这些国家。
美丽中国建设在心中(优选5篇)

美丽中国建立在心中〔优选5篇〕美丽中国建立在心中〔优选5篇〕(篇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无比自豪。
中华文明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的沙滩的沙石贝壳。
时而拾起一颗打动心灵的贝壳,寄出一份梦想。
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成了中华民族不朽的结晶。
如爱国奉献、重义轻利、扶贫济困这些传统美德聚成了中华民族的力量,是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底。
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就是民族的血脉。
伟大的中华民族靠着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次又一次细数着祖国的历史。
还记得上次吗?2023年的时候,蛟龙号7000米极海试水,最大潜水到达了7026米,创造的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
今天,中华民族站在了新历史的起点上。
同学们,美妙的道路图已经绘就,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的手里。
建立美丽中国,就是圆华夏儿女的中国梦,就是让天更蓝,山更茂盛、水更清,就是让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幸福。
建立中国有你有我。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到,比方,拾起地上的垃圾,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随手关灯,关掉水龙头,不踩草坪,多植一棵树,调试空气的温度。
节约每一张纸,不浪费每一粒米为建立祖国多用一份心、多出一份力,做一个美丽的中国人。
美丽中国建立在心中〔优选5篇〕(篇二)俗话都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或许,我们有了金山银山,但是我们却失去了绿水青山,这同样也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当城市街头高大的树木被霓虹彩灯代替时,当那绿油油的草地被高楼大厦代替时,当那清澈见底的溪流被私人泳池代替时,绿水青山这笔珍贵的财富就已失去!如今地球已经被彻底污染,假如,我们不醒悟,不去努力保护环境,那么我们就会彻底失去这一片绿水青山!彻底失去绿水青山也就等于我们彻底失去了地球,这个我们生存已久的家园!如今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开展,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就算地球消灭,我们也可以去其他的星球,这种想法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是的,科技确实在开展,但是科技开展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人类消灭地球的速度!而我们集如今全世界的科技开展的才能,环绕地球一圈用火箭最大的才能展开搜索,没有发现一个合适我们人类居住的星球,也就是说假如地球真的消灭,那么我们人类也会消灭!所以请大家行动起来:1、节约用水,或许大家在家里都会这样做,因为要交水费,但是公共场合水龙头的水,却总是未关紧,虽然公共场合的水费并不需要我们交,但是我们任然要节约用水!2、绿色出行,我们要少用私人轿车,多用公交车或者自行车,方便时还可以走路,这样不但环保而且有利于身体安康!虽然这只有俩点,但是我相信假如大家都很好的做到了这俩点,那么我们这个生存已久的家园一定会重现往日的灿烂辉煌!美丽中国建立在心中〔优选5篇〕(篇三)在城市中,霓虹灯代替了路边的小树,高楼大厦代替了活力勃勃的草园,只剩下路边的小藻散发着可怜而又凄凉的生气。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及伟大成就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及伟大成就作者陈永红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宝贵经验。
广东改革开放30年,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快速发展、人民奔向富裕安康、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30年。
广东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和成功实践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初步探索(1978年12月─1983年)广东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全面拨乱反正,认真落实干部、华侨等政策,按照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构想,创造性地运用中央赋予广东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充分发挥广东地缘人缘优势,创办经济特区,开展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体制改革,在城市逐步进行以市场调节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
(一)、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清除“左”的思想影响,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广东领导人大胆向中央建议,提出对广东下放对外开放自主权;在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和创办经济特区初期,广东省委围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更加开放”这个主题,要求各地用足用活中央给予广东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1981年4月,省委提出“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
1982年,广东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严峻的考验,全省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打击走私贩私的斗争。
省委提出“三严”(执法更严、纪律更严、管理更严),保证“三放”(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
省委还提出“打击经济犯罪坚定不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坚定不移”和“有所引进,有所抵制”、“排污不排外”的方针。
为了用足用活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4年,广东省委明确提出三条方针:为了办成于国于民有利的事,要积极寻找政策根据;政策规定允许灵活的,要灵活执行;如果找不到政策根据的,可以试点,在试点中突破现有规定。
深圳改革开放30年人们生活的变化

深圳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生活变化在未改革开放前深圳人的生活如渔村人民生活,靠打鱼为生,生活穷苦。
而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抉择改变了这一窘境。
这是历史性的变革,划时代的飞跃。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说:“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得必须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他们的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知识”。
因此,他率先提出了中国必须走改革开放之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主要讨论中国怎样实行改革开放,而历史性的变革从此揭开序幕。
接下来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团结奋斗,进行改革开放,为实现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不断拼搏,不断进取。
而深圳则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
而后深圳充满改革和创新的激情,迎合着中国的国情并且迅速的发展着经济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人均GDP位居中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我们对比一下三十年前的深圳,听父母他们上一代人叙述之前的深圳农村人可谓穷得叮当响,他们为了挣得一口饱饭吃,穿越层层铁丝网,泅渡到香港上去打工。
在层层的阻挠下他们竟然不惜以生命的代价也要逃离30年前的深圳这个地方,可想而知,当初深圳人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实施改革开放后,听说,那个时候的深圳遍地都是黄金,只要一弯腰,就能找着一金矿,当然这只是隐喻,但也足以可见当初的深圳有着巨大的潜力与机遇。
而那时我的父母也来到了深圳这个地方打工,他们可以说是见证了深圳崛起的辉煌,还记得爸爸曾经给我讲过他来深圳打工的经历,初来深圳,深南大道这条重要的路都还没有修好,如今那片繁华的华侨城在当初很是荒凉,他们住在铁皮房里,工资竟然一个月才两三百多块。
我想那个时候的深圳应该是初具规模吧。
听爸爸说过,那个时候的深圳三天就建高楼大厦中的一层,被称之为“深圳速度”这是让人难以想象的,可见当初深圳的决心与毅力啊,这不可思议的事实如今都让我将信将疑。
而后深圳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贸易的增长已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并且早已带动周边的城市的经济发展。
广州农村改革开放40年的主要经验、问题和乡村振兴的建议

40November 2018 / 广东经济广州农村改革开放40年的主要经验、问题和乡村振兴的建议王利文 杨兵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三农”工作部署,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以改革精神、国际视野谋划农业农村工作,在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基层治理、民生保障、都市现代农业和村镇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
广州农村改革开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一)深入开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率先开展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1978年,广州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率先改革开放40年来,广州市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以改革精神、国际视野谋划农业农村工作。
本文从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首创农业产业化典型模式、农产品价格和流通体制改革、都市农业快速、镇域经济、精准脱贫、基础设施十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广州农村改革开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并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乡村振兴体制机制的建议。
智库THINK TANK在从化县江埔公社禾仓大队试行“包产量、包成本、包报酬、包上调,增产节约归己”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两三年内,全市农村实行包干到户达到95%,这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产量和收入也大为增加。
完成第一轮承包关系到期后延包,加强了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引导和管理。
在农业主产区,实行家庭承包方式,发放土地经营权证;在经济发达地区,推行农村股份制,发放股权证书。
2014年,在从化区试点,并于2015年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因地制宜采取确权、确股、确份额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农村土地真正确权到户。
截至2018年3月,全市颁证率108.11%,位居全省前列。
与此同时,出台了鼓励适度规模流转经营的扶持办法,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
全市农村约有63.13万亩承包土地实行了流转经营,占农民承包耕地面积的43.04%。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与经验

GUANGZHOU EXPERIENCE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体制改革的 基本历程与经验
◎ 刘江华
摘 要:广州发改革开放之先声,在各项改革中走在全国前列。本文回顾了改革开 放以来广州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同时梳理了广州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积累的经验,为进 一步扩大开放做了很好的总结。
关键词:改革开放 经济体制 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1 doi:10.3969/j.issn.1674-7178.2018.04.006
3.确立以外经贸为导向的战略目标 改革开放后,广州较早意识到了必须 走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1980年5月, 广州提出了“全党动员,大办外贸,尽快 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外贸出口基地”的口 号。③1986年,广州市制定了《广州经济 社会发展战略》,提出从1986年到20世纪 末,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以对 外经贸为导向,以科技、教育为依靠,以 工农业为基础,以轻纺工业和第三产业为 重点,大力发展能源、交通运输业,为把 广州建设成为具有强大内外辐射能力的、 多功能的和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中心城市打下基础。 1984年12月,《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对 外开放工作报告的批复》下发。批复支持 广州引进先进技术,同意设立经济技术开 发区,同意广州实行计划单列,享有省级 经济管理权限。这一批复对促进广州改革 开放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中央和省的支持下,在对外经贸 为导向战略指引下,广州充分利用毗邻港 澳、华侨华人众多和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 与灵活措施等地缘优势、人缘优势、政策 优势,积极推进外经贸体制改革,大力引
54
《城市观察》2018年第4期 Urban Insight, No. 4, 2018
产到组、联产到劳动力,把农民的劳动报 酬同劳动成果联系起来,以调动农民的劳 动积极性。接着,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 进一步推广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3年,建立各种承 包制的生产队占总数的98.3%,其中建立 家庭承包制的生产队占总数的92.3%。①专 业 户 和 开 发 性 承 包 户 也 有 了 发 展 。国 有 农场、林场和农村集体企业,以及农业机 械、水利工程等部门,都先后建立了不同 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农业技术承包制也有 较大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装修也成为热点,
风格多样的装
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也体现了人们
生活品位的提高。
随着生活的进步,人们的出行更为 方便,虽然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 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国家迫切需 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 但这一切,也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 国家过渡的必经之路。在不久的将 来,地球在我们眼中会越来越小, 周游列国再也不是梦。
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生活得 到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 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 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 饱问题。到了90年代,不 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 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 深入人心。
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
,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
山小”的豪情。随着人 们生活水平的提
广东近年来改革开放前后的变 化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不 仅建立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经济持续高 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 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地位不断 上升。
衣食住行 在
中亦是如此。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 ,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到了九 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 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 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 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 一种时尚。
国 外 的 文 化 的 流 入
国 外 的 文 化 的 流 入
国 外 的 文 化 的 流 入
台式脑
液 晶 电 视 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