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
著名画家简介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特别在艺术界更是深得敬仰和追捧,艺术家们都用真挚的感情在绘画和雕塑上,刻画了许许多多可亲、可敬的“张大千”,为人们展现了“张大千”多彩的艺术形象。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
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齐白石(1864一1957),汉族,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
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
代表作品有《花卉草虫十二开册页》,《白石草衣金石刻画》等。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江苏宜兴人,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
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达芬奇(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4.15---1519.5.2)作为文艺复兴时期卓越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芬奇镇.他小时侯曾经拜佛罗基奥为师,佛罗基奥首先让他练习画蛋,一画就是几年,然后才开始教他作画.由于达芬奇打下了坚实的素描基础,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宗师.代表作品:《蒙娜丽莎》,《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凡.高全名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南部尊得特一个牧师家庭。
寒石画家个人简历

寒石画家个人简历寒石(Hanshi)中国现代画家个人简介寒石,现代中国画家,擅长绘制山水画。
他以独特的技巧和创新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
他深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并结合现代艺术元素,创造出独具个性的作品。
他的画作富有灵性与内涵,并广受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教育背景寒石于1978年出生于中国山水画的发源地——中国四川省。
他在四川美术学院获得了学士学位,并在清华大学继续深造,获得了硕士学位。
在他的学术旅程中,他受到了许多杰出画家的指导和影响,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艺术水平。
职业经历寒石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参与各种艺术展览,并与其他艺术家进行交流合作。
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画展中展出,并受到了普遍好评。
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他以其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独特风格吸引了众多收藏家和画廊的注意。
作品风格与特点寒石以山水画为主要创作领域。
他善于捕捉大自然的变幻和氛围,在他的作品中展示了中国山水画的精髓。
他追求纯粹、简约的表现方式,注重墨色与画面的平衡。
他常常巧妙地运用线条和构图来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独特见解。
他的画作富有灵性和韵律感,给人以宁静与美好的感觉。
作品展示与成就寒石的作品曾在众多国内外画廊、美术馆和艺术展览中展示,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艺术奖项,并被各类媒体广泛报道。
他的画作已被众多博物馆、画廊和私人收藏家收藏,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代表。
艺术理念与未来展望寒石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同时不断进行创新与实践。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美与智慧传递给更多的人。
他将继续探索和挖掘绘画的可能性,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他的目标是成为国际知名的艺术家,为中国绘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寒石是中国现代画坛的瑰宝,他的作品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他的绘画,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体验到当代艺术的创新和活力。
寒石的个人简历就如同他的画作一样,简洁明了,展现了他的成就与追求。
连环画名家

连环画名家
解放前的名家有赵宏本、陈光镒、钱笑呆、沈曼云、赵三岛、颜梅华、笔如花、徐宏达、汪玉山等。
新中国成立后的著名连环画家更多,如:刘继卣、贺友直、王叔晖、华三川、顾炳鑫、王弘力、戴敦邦、朱光玉、丁世弼、罗盘、罗兴、刘旦宅、程十发、林锴、张令涛、胡若佛、王亦秋、丁斌曾、韩和平、汪绚秋、雷德祖、汪观清、高适、刘锡永、任伯宏、任伯言、盛亮贤、卢延光、沈尧伊、高燕、孟庆江、汪国新、水天宏等。
其中,解放前即享有盛誉,被评为连环画四大名旦的是:赵宏本、陈光镒、钱笑呆、沈曼云。
解放前即享有盛誉,被评为连环画四小名旦的是:赵三岛、颜梅华、笔如花、徐宏达
南顾北刘:顾炳鑫、刘继卣
南北二刘:北刘刘继卣、南刘刘旦宅
八十年代有南雷北燕:雷德祖、高燕
被某连环画专家评为新中国连环画十大家的是:刘继卣、贺友直、王叔晖、华三川、顾炳鑫、赵宏本、王弘力、钱笑呆、戴敦邦、颜梅华
建国后至六十年代中期,以及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后期,是中国连环画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也代表了世界连环画的最高水平。
上述名家的作品备受连友追捧,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都可谓连环画精品。
其他画家也有不少精品,你可以查下全国历届连环画评选(总共四届),佳作如林,很有参考性。
中国十大著名画家名录

中国十大著名画家名录2009年国际艺术界选出中国当代十大画家。
入选资格是对艺术有重大创新, 为国际尊重及欣赏。
选出的十大画家分别是吴冠中,赵无极,丁绍光,范曾,欧豪年,黄永玉,范光陵,陈丹青,高占祥,刘国松十位(排列不分名次)。
1. 吴冠中(已去世)吴冠中,别名荼,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
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
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
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
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1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
1964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70年,“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
1973年,调回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
1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
1979年,当选中国美协常务理事。
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吴冠中回顾展”。
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
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在世画家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并郑重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鸟天堂》。
1993年,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并颁发给他“巴黎市金勋章”。
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
1999年,国家文化部主办“吴冠中画展”。
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吴冠中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和全国十余个主要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香港艺术中心、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伯明翰博物馆、堪萨斯大学艺术馆、纽约州圣约翰博物馆及底特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市立塞纽奇博物馆等举办画展。
中国著名画家

中国著名画家中国有许多著名的画家,他们不仅在绘画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中国一些著名画家的简介。
1. 张大千(1899年-1983年):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最有名的画家之一,擅长绘制山水、人物和花鸟等各种题材。
他对传统绘画技法和意境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开创了中国新水墨画的先河。
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2. 齐白石(1864年-1957年):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最知名的花鸟画家之一,他的作品精细入微,富有生动感和艺术表现力。
他以勾勒出花鸟的灵动之态而著称,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潘天寿(1897年-1969年):潘天寿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山水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壮美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山水意境而闻名。
潘天寿通过传统线描和水墨技法,创造出细腻、流畅的山水画风格,使他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
4. 黄宾虹(1865年-1955年):黄宾虹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他以创造性地结合中国传统水墨画和西方绘画技法而著名。
他的作品中既有西方光影处理的表现手法,又融入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和传统元素,塑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5. 施葆端(1873年-1944年):施葆端是中国近代宫廷画家,他是清宫专门绘制花鸟画的官方画家之一。
他的作品以细腻、精细的画风见长,对于宫廷花鸟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 吴昌硕(1844年-1927年):吴昌硕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和篆刻家,他以绘制湖光山色和勾勒出中国传统山水之美而著名。
他擅长运用浅淡的水墨技法,表现出悠远、宁静的山水意境,堪称中国艺术界的瑰宝。
这只是一小部分中国著名画家的简介,他们的作品无一不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为中国艺术界开辟了新的道路,使中国绘画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云南画家名单

云南著名画家名单沙璘回族,云南昆明人。
擅长油画。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昆明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云南艺术学院外聘教授、云南省油画学会理事。
1961年毕业于昆明市美术学校,1964年参加工作,任小学教师。
1973年至1983年在昆明市电影公司任电影宣传美工。
张晓春云南人。
擅长木刻。
1980年云南思茅师范学校美术专业毕业,1984年入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进修。
曾在思茅花灯剧团、地区戏剧艺术团任舞美1994年在思茅地区民族歌舞团任舞美队长。
作品有绝版木刻《赤阳》、《远雷》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赤阳》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版画展,《黄昏的对白》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版画展.张华娥女,云南昆明人。
1906年四川美院附中毕业,1964年四川美院油画系毕业。
先后在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长期从事美术教学工作。
教授、湛江海洋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民族画院特约画家。
其作品已由画为主,水彩,漆画,壁画和高丽纸重彩画。
高钟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高钟炎白族,云南鹤庆人。
擅长油画。
196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
1984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进修班。
曾在云南省展览馆、云南省博物馆工作,任教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
作品《救救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获首届全国科普美展二等奖;《春望》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青春岁月》入选建军六十周年全国美展。
王正乾云南昆明人。
擅长漫画。
1948年后历任昆明学联漫画组长、昆明铁路局报社编辑。
曾任云南省美协漫画组副组长。
《牛角挂出》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坐而论动》、《关系户》入选1982年全国漫画展,《金库》入选1985年中国美协、铁路文协主办全铁美展并获奖。
现已发表漫画200余幅。
著作有《谈漫画创作》吕敏女,云南人。
擅长版画。
1986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
云南工艺美术学校教师。
《森林佤女》入选第九届全国版画展,《冬天过去了》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溶雪》获第十四届全国版展银奖。
画家的故事(简介)

1、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芬奇镇.他小时侯曾经拜佛罗基奥为师佛罗基奥首先让他练习画蛋一画就是几年然后才开始教他作画.由于达芬奇打下了坚实的素描基础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宗师.2、凡.高凡高是荷兰人但长年生活在法国是后印象派的重要的画家.和他的同胞伦勃朗一样凡高也喜欢为自己画像3、丁托列托丁托列托出生在威尼斯是一个染坊主的儿子.他长期生活在故乡用画笔装饰城市的庭院和教堂.他曾拜师提香追求提香般绚烂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般结实的形体是他的目标.4、毕加索毕加索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蓝色时期" 玫瑰红时期" 黑人时期"5、高更高更是法国后期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他起步较晚早期的画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但还没有摆脱印象派的手法.他不但对埃及古代绘画很感兴趣而且向往仍处于原始部落生活的土人们的风习和艺术.被称为原始人产最高典型.6、列宾俄罗斯写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与法国绘画巨匠莫奈,同为19世纪后期欧洲美术史上,引人注目的重要级人物。
他们的艺术在欧洲的东西部,各领一方风骚,影响力延伸到整个20世纪。
7、卢梭由素人画家跃居为近代朴素绘画大师的卢梭,是一位自学成功的典型画家。
他的作品糅和了现实与梦想,充满了自然原始的天真活力。
8、达利达利是盘踞在超现实主义中心的一位恃才傲物的怪杰,与毕加索、米罗三人都启蒙于西班牙加泰隆尼亚这块地灵人杰的土地上。
其特异独行的艺术,为本世纪的画坛增添了许多灿烂光辉。
9、米勒米勒是19世纪写实主义杰出的代表画家。
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都在农村度过,对农村生活和在那里劳动的人们,有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了解他们的了欢乐与痛苦,也分尝着他们的信仰和偏见,这使得米勒成为伟大的田园画家。
古代著名的十大画家,都是一代宗师,代表着一个时代,!

古代著名的⼗⼤画家,都是⼀代宗师,代表着⼀个时代,!1、顾恺之是东晋画家、绘画理论家、诗⼈,博学有才⽓,⼯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像、佛像、禽兽、⼭⽔等,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家”。
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以及提出的“六法”。
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顾恺之是对中国画发展保持影响的第⼀位画家,他不仅创造了⼈物画的基本模式,留下了最早的⼭⽔⼿稿《画云台⼭记》,⽽且提出如“传神论”这样可以坚守千年的绘画原则。
2、吴道⼦,(约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画家,⼜名道⽞。
阳翟(今河南省禹州)⼈。
尊称画圣,吴道⼦幼年丧⽗,⽣活贫苦,很早就开始当画⼯兼雕塑⼯。
曾师从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成绩不⼤。
后专攻绘画,由于学习刻苦,进步很快,“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
曾任兖州瑕丘(今⼭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
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被尊称为“画圣”的⼈,⾮天纵奇才不能获如此殊荣,吴道⼦也确实厉害,他的许多发明创造是中国画历史中的最亮点,诸如⾼度的写实技巧、笔法的解放、⼭⽔画的正式确⽴等等,皆是肇始于吴道⼦。
吴道⼦对中国绘画的贡献是划时代的,如果没有他,中国画的发展不会如现在我们所见,历史将会改弦易辙。
3、王维(701年-761年,⼀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西运城)⼈,祖籍⼭西祁县,唐朝著名诗⼈、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多咏⼭⽔⽥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推其为南宗⼭⽔画之祖。
想象那种只可能属于中国⼈的美妙境地。
4、荆浩(约850-?),五代后梁画家。
字浩然,号洪⾕⼦。
⼭西沁⽔⼈。
因避战乱,常年隐居太⾏⼭。
擅画⼭⽔,师从张璪,吸取北⽅⼭⽔雄峻⽓格,作画'有笔有墨,⽔晕墨章',勾皴之笔坚凝挺峭,表现出⼀种⾼深回环、⼤⼭堂堂的⽓势,为北⽅⼭⽔画派之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悲鸿作品:《田横五百士》•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58歲)) ,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
他也是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者。
江蘇宜興屺亭鎮人。
•徐悲鴻自幼隨父徐達章習詩文書畫,1912年在宜興女子初級師範等學校任圖畫教員,1915年在上海從事插圖和廣告繪畫。
1916年入復旦大學法文系半工半讀,1917年留學日本學習美術。
回國後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
•1919年赴法國留學,1923年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遊歷西歐諸國觀摹研究西方美術。
1927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1929年移居南京,於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在大陸更名為南京大學,1962年在台灣復校)任教。
•1933年起在世界各地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和個人畫展。
此後重返南京,擔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6年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1950年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曾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
徐悲鴻《孔子講學》徐悲鴻《愚公移山》•徐悲鴻17歲時父母為他娶親,但他不滿這門婚事離家出走,後被父親抓回來結婚。
18歲生子取名為劫生,意即「遭劫而生」,但家人為他改名為吉生早夭。
徐悲鴻不願被家室拖累,到上海學畫。
認識老師兼同鄉蔣蘭笙教授,同時認識他二女兒蔣碧薇(棠珍),蔣碧薇原已安排好許配給蘇州查家,在徐悲鴻到法國前與他私奔。
後來生了兒子徐伯陽,女兒徐靜斐。
28年後分手做了張道藩的情人。
廖靜文是徐悲鴻的學生,徐悲鴻身體不好的時候照顧他,1946年勇敢地嫁給比自己大28歲的老師,生子徐慶平、女徐芳芳,一直陪伴徐悲鴻直到他去世,結婚只有7年。
•在繪畫創作上,他提倡「盡精微,致廣大」,對中國畫,提倡「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可采入者融之。
」擅長油畫、中國畫,尤精素描。
人物造型,注重寫實,傳達神情。
曾創作《九方皋》、《六朝人詩意圖》、《中國負傷之獅遙望美國飛虎飛將軍》、《愚公移山》等寓有進步思想的歷史畫,所畫花鳥、風景、走獸,簡練明快,富有生氣,尤以畫馬馳譽中外,畫能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
徐悲鴻:中國負傷之獅遙望美國飛虎飛將軍徐悲鴻:《六潮詩意圖》徐悲鴻:《九方皋》•《九方皋》取材於《列子•論符篇》的一個故事。
油畫大意說:春秋時代有一個相馬的名士伯樂,他有一個好朋友叫九方皋,其辨認好馬的能力不在伯樂之下。
有一次秦穆公想求一匹好馬,伯樂就介紹九方皋給秦穆公。
於是九方皋在外面尋求了3個月,終於找到一匹黑色的雄馬。
可當秦穆公詢問他馬的雌雄和顏色時,卻令秦穆公大失所望。
秦穆公對伯樂說:“九方皋連馬的雌雄和顏色都不能辨認,如何能認識馬的好壞呢?”伯樂說:“九方皋觀察馬的時候是見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而不見其所不見。
”意思是說九方皋不重視馬的表皮外相,只重視它的內在精神品質,他對於馬的真正知識是無人可比的。
秦穆公仔細檢驗了這匹馬,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馬。
因此我國從古至今,把伯樂和九方皋比作善於認識人才的人。
李印泉先生像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是當代中國著名的國畫畫家。
原名齊純芝,號渭清,祖父取號蘭亭,老師取名齊璜,號瀕生,別號寄萍老人、白石山人,後人常將「山人」二字略去,故後常號「白石」。
齊白石也和張大千並稱「南張北齊」。
齊白石於1864年元旦(同治三年十一月廿二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府湘潭縣(今湖南省湘潭縣)白石鋪杏子塢農民家庭,原名齊純芝。
自幼體弱多病。
由於家族以務農為生,祖父齊萬秉認為農耕不能賺錢,於齊白石2歲時起教授寫字。
於6歲時在公公所開設之蒙館學習,半年後輟學,輟學後,協助家中務農。
14歲起作木匠,學習雕花木工。
後來兼習繪畫,並拜蕭薌陔為師。
25歲時起拜名士胡沁園、陳少蕃等為師,由胡沁園替之取名為璜,號瀕生,因家中靠近白石鋪,故取別號白石山人。
學習詩、書、畫、篆刻。
並開始兼以賣畫為生,不再以雕花木工賺錢。
32歲時起對刻印產生濃厚興趣,開始向名家學習刻印。
35歲時拜學者王湘綺為師。
1903年39歲時第一次到北京。
40歲時,受朋友影響,開始周遊天下,以後到南北各地遊歷,飽覽名山大川,使他開闊了眼界,師法大自然,充實了作品「造化」內容。
1905年41歲時在當時廣西首府桂林賣畫為生,認識了蔡鍔和張中正和尚(即黃興)。
42歲時起遊覽廣州、廣西、重慶、越南、上海、南京,期間,寫畫風格由精細考究的工筆畫轉為寫意畫。
•1917年起決定於北京發展,以賣畫刻印為生,並結識了名家陳師曾(陳寅恪之兄),受陳師曾影響,創造出自成一家的畫畫風格,亦即紅花墨葉的大膽風格,以原本不協調的純紅色和深墨黑用在一起,形成畫面鮮明的對比,表現了畫面上清新、樸實的感覺,實現了「衰年變法」。
並學習徐渭潑墨豪放,淋漓盡致、石濤作品筆法簡略,意境深遠,在學習石濤、朱耷、徐渭的基礎上,吸收吳昌碩的技法,終於自成一家。
後結識梅蘭芳、艾青、徐悲鴻等人。
1922年,在陳師曾協助下,其作品起於外國展出,受到重視。
後受林風眠邀請,起到北京藝術專門學校教授中國畫。
也曾在張恨水的北平私立北華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國畫。
•1937年,日本入侵中國,齊白石因在外國享譽,受日本人拉攏,堅拒屈服,更遭扣押。
後日本當局懼怕負上迫害藝術家罪名,扣押三天後釋放。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齊白石因是木匠出身,加上在抗戰時期不屈的精神,以及與毛澤東有同鄉之誼受到中共表揚。
並被聘為中國美術學院名譽教授。
1953年他被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1954年被選為第一屆湖南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東德總理訪問中國,代表德國藝術科學院,授予齊白石共和國藝術科學院通訊院士的榮譽狀。
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決定他為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金的獲得者。
1957年出任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同年9月16日在北京逝世。
享年93歲,生命最後時刻仍握筆作畫。
有說齊白石之去是因禍得福,晚節得保,免受黨中央發動,千萬紅衛兵支持的文革折磨,批鬥。
•齊白石強調「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在篆刻方面自稱「三百石印富翁」。
晚年仍然細心觀察蝦、蟹、青蛙的游泳姿態,他的畫自成章法,人物、山水、花鳥、草蟲、蔬果、玩具都可入畫,但自有其獨特的格調,和20世紀世界繪畫藝術的發展方向相符,雖然有許多人認為他的繪畫技法簡單,而臨摹學習,但模仿不出他的格調。
•代表性作品•花卉蟲鳥圖︰中國之著名畫家藝術大師齊白石所繪之巨幅花卉蟲鳥圖高176 公分X 寬94 公分直幅約14.93平尺設色紙本題識︰三百石印富翁簽名︰齊璜鈐印︰老木、容顏減盡但餘愁(清朝詩人錢謙益詩詞)二鈐印。
另有益壽圖、松鼠圖等作品上萬幅。
•齊白石的出生地湖南湘潭和晚年的居住地分別開闢了齊白石故居,前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者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參看湖南湘潭齊白石故居和北京西城齊白石故居。
「齊白石墓」位於北京市海淀區魏公村西南;墓碑碑文為李苦禪所書。
•另外,北京市2007年前將在長安街興建「北京齊白石現代藝術中心」。
•齊白石在繪畫藝術上受陳師曾影響甚大,他同時吸取吳昌碩之長。
他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
但畫蟲則一絲不苟,極為精細。
他還推崇徐渭、朱耷、石濤、金農。
尤工蝦蟹、蟬、蝶、魚、鳥、水墨淋漓,洋溢著自然界生氣勃勃的氣息。
山水構圖奇異不落舊蹊,極富創造精神,篆刻獨出手眼,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家。
•齊白石的畫,反對不切實際的空想,他經常注意花、鳥、蟲、魚的特點,揣摹它們的精神。
他曾說:〝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張神,要自己畫出自己的面目〞。
他的題句非常詼諧巧妙,他畫的兩隻小雞爭奪一條小蟲,題曰:〝他日相呼〞。
一幅《棉花圖》題曰:〝花開天下暖,花落天下寒〞。
《不倒翁圖》題〝秋扇搖搖兩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
•黃賓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中國近代畫家。
名質,字朴存、朴人,別號予向、虹廬、虹叟,中年更號賓虹,以號著稱。
祖籍安徽歙縣,生於浙江金華。
•早年擁護辛亥革命,後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美術院校任教,並擔任書局編輯多年。
任商務印書館美術部主任,上海博物館董事、故宮古物鑒定委員,國立暨南大學藝術系教授,杭州國立藝專教授,國立北平師範學院講師等職。
1949年後,任中國美術家協會華東分會副主席,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教授。
•山水畫受李流芳、程邃、程正揆等影響較深,兼法宋、元,屢經變革,自成一家。
能詩文、書法,兼長金石文字、篆刻等藝術。
對於畫論畫史均有研究,見解精闢。
著有《黃山畫家源流考》、《虹廬畫談》、《古畫微》、《中國畫學史大綱》、《賓虹草堂藏印》等,編有《黃賓虹畫語錄》,並與鄧實合編《美術叢書》。
•1955年3月25日病逝,葬於杭州南山公墓。
現在杭州棲霞嶺下設有黃賓虹紀念館,在金華建有黃賓虹藝術館。
•黃賓虹一生跨越兩個世紀,兩種時代,最終以中國畫大師名世。
而重要的是他的思考和實踐,有著深刻的世紀之變的印記。
在社會激變而產生的精神文化困境以及藝術發展的諸多難題面前,黃賓虹謹守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傳統,從探索民族文化源頭入手,以「渾厚華滋」即健康和平的生存理想和淳厚振拔的精神重塑為藝術創造的美學指歸,數十年孜孜埋頭苦幹。
所以,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繪畫則集中體現了他對藝術史傳統的深層熱忱和洞察。
體現了他對中國畫發展前景的獨特見解和創造。
這一創造的意義更在於為中國畫史進入現代豎起了一塊新的里程碑。
夏塘水牛•潘天壽是浙江寧海人。
平生積極從事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工作。
他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畫,偶而畫人物畫,並對書法、詩詞、篆刻等都有很高的造詣。
他又善於畫鷹、八哥、松樹、梅竹、蔬果、山石、野花等題材。
他作畫時,對於每一筆畫,都會先精心推敲,故落筆大膽潑辣,細心收拾。
其作品的構圖,清新蒼秀,筆墨色彩縱橫交錯,氣勢磅礡,趣韻橫生。
這種勇於創新的精神,是他效法李叔同的結果,正如李叔同所說的:「應使文藝以人傳,不可人以文藝傳。
」•潘天壽早年求學於杭州及上海,畢業於浙江第一師範學校。
27 歲時就擔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其後歷任多所藝專教授、校長等職位。
1958 年受聘為蘇聯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
著有《中國繪畫史》、《中國書法史》、《聽天閣詩叢》、《治印叢談》、《潘天壽美術文集》、《潘天壽書畫集》等。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 1965年9月29日) 中國近代知名畫家與美術史論家,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新喻縣章塘村,原名長生,10歲時改名瑞麟;17歲時自號「抱石齋主人」,改名為傅抱石。
•傅抱石出身貧寒,少年時代曾為瓷器店學徒和補傘匠,受清朝山水畫家石濤的風格啟蒙,1921年考入江西第一師範學校,1933年留學於東京日本帝國美術學校,1935年7月在中央大學((後更名南京大學,又在台復校)藝術系擔任教職,以山水畫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