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画院及院画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笔记+口诀

中国美术史笔记+口诀

(三)魏晋南北朝绘画时期特点: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陆探微:秀骨清像,张僧繇:受佛教绘画的影响顾得其神,陆得其骨,张得其肉2、顾恺之的三件传世作品及主要内容、表现手法《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四)绘画理论4、谢赫的六法论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第五章隋唐五代美术(一)隋唐五代人物画1、阎立本及其代表作品唐初人物画最高水平的代表。

代表作品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职贡图等2、吴道子的作品、风格特征、艺术成就送子天王图、地域变相图、伏生授经、鬼伯图用笔遒劲神速,白描,以宗教人物画成就最著4、张萱、周昉的仕女画作品及画风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1.6、南唐著名的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周文矩:《宫中图卷》《重屏会棋图》等(二)隋唐五代的山水画1、隋展子虔的代表作品及其在山水画史上的意义展子虔《游春图》,今存最早的一幅完整的三水画。

2、唐青绿山水画派画家李思训、李昭道及其作品李思训及其子李昭道,父< 江帆楼阁图> 子<明皇幸蜀图><春山行旅圖>4、王维的山水画及技法特点5、五代北方山水画派代表人物荆浩、关仝及其作品、风格荆浩:北方山水,《匡庐图》关仝:师法荆浩传《山豀待渡图》及《关山行旅图》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6、五代南方山水画派代表人物董源、巨然及其作品、风格董源:《潇湘图》《龙宿郊民图》《夏山图》等,擅长用披麻皴巨然:董源弟子,其画轻岚淡墨、烟云流动。

(韩滉《五牛图》、4、五代花鸟画“徐黄异体”指哪两种风格,各自有何特点黄筌“黄家富贵”;首创没骨法(强调院体)徐熙“徐家野逸”;线条为主色彩为辅2. 范宽《溪山行旅图》,重山叠岭,雄奇壮伟,笔力坚实,山石作“雨点皴”3.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4.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5.3、南宋四大家的代表作品及风格特点1. 李唐《万壑松风图》《清溪鱼隐图》大斧劈皴、水墨苍劲2. 刘松年:《四景山水》斯文细腻3. 马远《踏歌图》一角构图、人物情节与山水结合4. 夏圭《山水十二景》善于半边取景4、两宋其他的山水画家许道宁、翟院深、王诜等,燕文贵,赵令穰,米芾父子,王希孟萧照、马和之、江参等5、元初赵孟頫的代表作品及画风《鹊华秋色图》;倡古排宋、清雅朴素、书画结合。

中国美术史——宋代美术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宋代美术ppt课件
一、北宋山水画
北宋山水画主要继承五代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 山水画派,多以全景式构图来表现北方山川林木,画风沉 雄壮伟,主要代表为李成、范宽和郭熙。
(一)李成、范宽及其流派
3
李成(919—967),唐宗室,五代时随祖
父避乱徙青州营丘(今山东临淄)。“学不为人, 自娱而已”,不愿侧身画工之列,不轻以画许人。
11
标志山水画“以简代密”转变的“米家山水”
12
(三)界画 与青绿山水
界画是指在 作画时使用界尺 引线,适于画建 筑物,其它景物 用工笔技法配合。 通称为“工笔界 画”。
右图:郭忠恕 雪霁江 行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74.1厘米 横69.2厘 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 院藏
13
郭忠恕 明皇避暑宫图 立轴 绢本墨笔 纵161.5厘米 横105.6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技法上创造出蟹爪枝和卷云皴,是 其深入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结果,是其 家乡地貌特征的反映。 ❀人与山川的契合达到了空前协调的 程度,含有浓厚的抒情意趣。创造出 “寒林”景象,表现萧条肃杀之气。 ❀与重墨的、沉郁厚重的荆关画法相 比,更注重用笔的精微变化,有惜墨 如金之谓。
4
荒寒的原野、劲拔的 枯树和矗立的石碑,使人 产生对逝去历史的追忆和 时代变迁的感慨。景物气 氛寂寥凝重,在山水画中 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 画中的寒林枯树变化多姿 ,用笔尖利,窠石土坡圆 浑秀润,符合李成“气象 萧疏,烟林清旷,毫端颖 脱,墨法精微”的特色。
第六章 宋代美术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马一
1
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全盛时 期,这一时期绘画题材日益丰富,画科进 一步完备,技法更加成熟,是古代绘画艺 术的一个高峰。本章我们学习宋代各绘画 门类的艺术成就,重点了解各个艺术形式 的代表人物极其主要作品。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精选可编辑ppt
65
写生蛱蝶图 宋 赵昌
精选可编辑ppt
66
写生蛱蝶图局部
精选可编辑ppt
67
写生蛱蝶赏析
纸本设色,纵27.7厘米 横91厘 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写秋天野外风物的写生 画,在构图布局上,作者将景物 集中在下半部,上方留下很大的 空白,岸边长有荆棘、野菊、霜 叶和偃伏的芦苇等,错落有致;
精选可编辑ppt
38
宋代定窑孩儿枕
精选可编辑ppt
39
宋定窑黑釉鹧鹄斑纹碗
精选可编辑ppt
40
精选可编辑ppt
宋 定 窑 酱 釉 窑 变 梅 瓶
41
定窑
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 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黑釉、酱釉称 为“黑定”、“紫定”,也别具特色,
制作精湛,造型典雅。花纹千姿百态,
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
精选可编辑ppt
14
第一节
瓷器 五大名窑: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定窑
概述
精选可编辑ppt
15
宋代的陶瓷是我国的鼎盛时 期,“宋瓷”也闻名世界。定窑、 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 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 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後人仿 制也少能匹敌。
精选可编辑ppt
16
汝窑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 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窑 址在河南汝州(一说在河南省宝 丰清凉寺),因此而得名。
精选可编辑ppt
61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繁荣时期。作为 这一时期花鸟画的主流,是强调写生, 而且追求细节的真实。宋徽宗赵佶控制 宫廷画院的时候,要求画院的画家研究 孔雀升墩是先抬左脚还是右脚,画不同 时间的月季花要画出花蕊、叶子的不同 变化。现存的崔白的《寒雀图》、李嵩 的《花篮图》、佚名的《出水芙蓉图》 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中国美术史课程

中国美术史课程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规范第一部分教学基本要求《中国美术史》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院校美术专业重要的专业理论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美术的变迁和发展,探讨美术同社会历史以及其他文化现象的关系,加深学生对中国美术的认识,提高审美鉴赏力,懂得珍惜人类的文化艺术遗产。

一、原始社会的美术1、原始美术概述要求:(1)了解艺术起源的原因和学说。

(2)掌握原始社会的时期划分与主要文化体系。

(3)掌握原始美术的基本特征:艺术先于审美、混沌性与不确定性。

2、石器的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要求:(1)从社会生产力、宗教习俗等方面探讨古代石器、陶器美术形成的原因。

(2)了解原始社会建筑、雕塑的基本内容。

(3)了解原始社会和绘画的基本内容。

二、奴隶制时代的美术要求:1、掌握灿烂的青铜工艺形成和发展的原因;2、讲解绘画与雕塑的基本内容、形式和观念,分析其时代特点;3、了解该时期建筑的特点;三、战国秦汉美术要求:1、了解绘画(种类、艺术特征、墓室艺术)形成和发展的原因;2、讲解帛画(战国楚帛画、西汉帛画)的基本内容、形式和观念,分析其时代特点;3、了解画像石(砖)艺术(山东、南阳和四川画像石、砖艺术)的特点;4、了解壁画(殿廷和墓室壁画)、器物上装饰绘画(铜壁、漆器装饰画)的内容和特点;5、了解雕塑(大型纪念性石雕、陶涌、铜雕)的内容和特点;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要求:1、了解该时期战乱的历史背景;2、了解人物画的新发展;3、掌握宗教美术的发展和原因;4、讲解美术理论的新发展和主要内容;5、掌握山水画的起源和影响;五、隋唐美术1、人物画要求:(1)结合政治、经济、文化为背景,了解该时期美术的总体特征。

(2)掌握阎立本、周枋、张萱、孙位等任务画家和作品;2、青绿山水的发展与水墨山水的兴起要求:(1)了解青绿山水的早期发展脉络;(2)掌握青绿山水的代表画家与作品;3、中晚唐花鸟画的兴起要求:(1)了解花鸟画的早期发展脉络;(2)掌握花鸟画的代表画家与作品;4、佛教壁画与陵墓壁画、雕塑(1)了解该时期佛教壁画与陵墓壁画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背景和主要作品;(2)掌握该时期雕塑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第十一讲宋代美术课件

第十一讲宋代美术课件

胸有成竹——文与可
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石室先 生,又号笑笑先生,四川梓潼人。曾官司 封员外郎、秘阁校理。又受命守湖州, 故 人称“文湖州”。传派即为湖州竹派。 传世作品有《墨竹图》等。
墨竹图 文同(北宋)
立轴 绢本 墨笔 纵131.6厘米 横105.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用水墨画倒垂 竹枝,以独创深墨 为面、淡墨为背之 法写竹叶,浓淡相 宜,灵 气顿显。笔 法谨严有致,又现 潇洒之态。
《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是其最杰 出的代表作,画面几乎被 山峰占据,顶天立地,壁 立万仞。生动真实的展现 了北方山水的壮美景色。 从技法上可以看出范宽使 用铁线描勾勒山型,线条 方硬,山体用密集的“雨 点皴”画成,成功的刻画 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 厚,势状雄强”的特色, 被誉为“得山之骨”, “与山传神”。


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桂林: 广西美术出版社,P90
宋代文人士大夫绘画
11世纪后半叶,汴梁城中的一些文人名 士的诗文书画活动异常活跃,其代表人物 有李公麟、苏轼、文同、米芾等人。 他们都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书法造诣。绘 画多为寄兴谴情之作,题材偏重于墨梅、 墨竹,山水树石以及花卉,追求主观情趣 的表现,反对过分拘泥于形似的描摹, 艺术上力求洗去铅华而趋于平淡素雅,力 畅天真清新的风格。
《读碑窠石图》
《读碑窠石图》中画 有一土岗,岗上树立 一块大石碑,一老翁 正在读碑文,旁边一 位侍者持丈而立。图 中乔木老树画得非常 劲拔,爽润秀丽的笔 锋画出寒林树杈,俗 称“蟹爪”。画面体 现出“气象萧疏,烟 林清旷”的风格。
北宋山水画家——范宽
范宽,生卒不详,名中正,字中立。 因性情宽缓温厚,人呼范宽。初学李 成、荆浩,后主要师法造化,深入自 然山水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 以求其趣”。 代表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 寺图》等。成功的刻画出北方关陕地 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 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

中国院体画的发展

中国院体画的发展

中国院体画的发展
中国院体画简称院体和院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们比较工整精致一路的绘画。

最早追溯到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隋朝展子虔《游春图》。

到了唐代设立待诏供奉等以阎立本、张萱、周昉标志着宫廷画的新水平。

五代西蜀南唐设制画院,花鸟画家黄荃父子,人物画家周文矩、顾闳中,山水画家董源等都是画院的杰出代表。

宋代设翰林图画院直接为宫廷管辖,经北宋、南宋历代帝王的经营,体制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画院专门为宫廷、皇室贵族服务,集中了宋代最优秀的画家,郭熙、王希孟、张择端、李唐、马远、夏圭、梁楷等均为画院画家,所画人物山水花鸟,风格富贵,精工细腻,一般被称为院画,赵诘的花鸟画标志着宋代院体画的最高水平。

明朝前期的宫廷绘画,取法南宋院画兼取北宋名家,也被称为院体,活动于不同时期的边景绍、孙隆、林良、吕纪创作的花鸟画代表着明朝院体画的主要成就。

而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是以戴进为首的浙派山水画,造型明快,富于手感,笔墨劲健而法度严谨。

明中期以后随着文人画正统地位的逐步确立院体画开始走向衰落。

清代宫廷绘画吸收了欧洲画家郎世宁、王志成等。

宋代画院

宋代画院

五代南唐仿西蜀也设立了画院。进入画院的 宗教画家曹仲玄、仕女画家周文矩、人物画 家顾闳中等人,都是当时享有盛名的画家。 南唐灭亡后画院画家大都参加了北宋画院, 并以他们独创的画风影响了北宋绘画的发展。
二、宋代的画院与画学
两宋画院可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画院最为隆 胜的时代,群星璀璨,名家云集,它的画院 制度也是最为完备的。北宋建国后,西蜀、 南唐画院原有的画家,再加上从其他地方会 集过来的画家,一时,画院阵营十分强大。 而南宋朝廷继续延续北宋的画院制度,形成 了优秀画家都集中于画院中的情况,如南宋 山水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再 比如梁楷,最初,也是在画院中任职的。
《绘宗十二忌》:南宋末饶自然作, 是一部专讲山水画技法的著作。就山 水布置、设色以及具体操作时所能遇 到的各种散见于野史、 笔记中的绘画史论方面的材料十分丰富,所 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值得认真挖掘。
《得隅斋画品》 :宋李廌(1082年前后在世) 著。全书仅一卷,记所见绘画二十二件,联 其作者加以品评。品评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 见识高深,为行家所叹服,与一般评论中多 虚语套话者不同。
《画史》 :米芾撰 ,该书举其平生所见名 画,品题真伪,并间及装裱收藏及考订伪谬, 为历代鉴藏家重视。
《广川画跋》 :宋董逌撰。全书分六卷。 题跋凡134篇,就画本身发表评论,所选 作品题材广泛,以考证和议论为主,反 映出作者广见博识及高深的理论修养。
第五节 宋代的画院及院画
一、画院的渊源
我国很早宫廷中就有画师供职,周朝时称为 “画史”,汉代又有“尚方画工”和“黄门 画者”之称,到了唐代进一步分为供奉、待 诏、祗候等职,但建立组织这些御用画家的 专门机构,还是五代时期开始的。
西蜀孟氏统治者率先创设画院,设待诏、袛 侯等画家职务。西蜀画院十分隆盛,院中名 手很多,他们的声誉也远播西蜀地区之外。 西蜀画院很多名画家都是父子善画,绘画作 为世代相传的技艺很普遍。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七章 五代、两宋的美术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七章  五代、两宋的美术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七章五代、两宋的美术第一章五代、两宋的美术一、五代、十国人物画及其代表画家;五代十国时江南四川战争较少所以中国第一个画院最早建立在西蜀;南唐也成立了翰林书画院;周方矩、顾闳中都是南唐画院画家;曹促玄、董源、徐熙父子、西蜀画家黄筌父子等都服务于皇家画院;二、《韩熙载夜宴图》;南唐画家顾闳中作品;以多场景而又联贯一体的长卷构图自然合理的情节描绘;细致入微的人物神情成功地刻画了失意官僚韩熙载的心理矛盾及放荡不羁的生活面貌;此图有五个段落;1、听乐2、观舞3、休息4、清吹5、送别;此画把许多人物性格神态表现得十分充分生动;画面背景很少以突出人物形象;画家用屏风将画面的活动内容与情节自然而然地间隔开了是整幅画又是连环画;三、五代时期人物画;总的看来仍然继承着唐代遗风写实风格有所发展多采用工笔重彩的表现方法;同时也出现了少量水墨写意人物画;四、周文矩;江苏句容人;南唐画院翰林院待诏;擅长仕女人物画;他直接继承和发展了唐代张萱周昉的仕女画风格;画风更加纤丽“于繁富尤工”用笔瘦硬战掣而多曲;作品有《重屏会棋图、琉璃堂人物画、宫中图》等;五、王齐翰《勘书图卷》;描绘一文人在校书之余闭目挑耳的动作;画法精工细致为南唐画院体风格;六、胡环《卓歇图》;描写当时契丹部落的酋长和部属们饮宴休息的场面;七、五代、十国的花鸟画及其代表画家;五代的花鸟画适应于贵族生活的需要进一步摆脱了唐代花鸟画作为装饰艺术的要求向写实方向发展;在技法上有所突破创立“没骨法和勾勒法”两种学派;花鸟画道德在西蜀得到发展;唐末花鸟画家滕昌祐、刁光胤二人先后入蜀直到了促进作用;八、滕昌祐;画鹤闻名;又擅长折枝花果;九、刁光胤;善画竹石、花鸟、猫兔等题材;十、黄筌;903—965年字要叔成都人;西蜀画院宫廷画家;擅长花鸟亦能画人物山水;黄筌绘画特点;具有富丽而并不柔媚工整但并不刻板精致而不纤弱的艺术风格;作品有《珍禽图、竹鹤图》等;一、徐熙;南唐金陵人;被称“江南布衣”;郭若虚说“黄家富贵、徐家野逸”说明二家艺术风格的不同;徐熙表现技法上以墨为主,即先以墨画出物体形态后添轻淡的色彩即“没骨法”;作品《雪竹图》;竹干竹叶以不同的墨色渲染作风工整精微画法灵活多样可以看出他的画风;二、五代的山水画及其代表画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三、荆浩;字浩然河南沁水人;自号“洪谷子”;其画长于表现黄河中游两岸的大山大水崇山峻岭;用全景式构图给人一种大自然的阔大深奥雄伟壮丽的强烈感受;作品《匡庐图》传世;著有《笔法记》一文;是古代较完整而深湛的画论;阐述他对艺术创作一系列的正确见解阐述了作者对客观现实的深广感受;其中论证概括了艺术创作的六个要点;“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它发掘了古代绘画理论对山水画的迅速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四、董源;字叔达江南仲陵人;早年学李思训之青山绿水后以水墨为主专画江南景色;用笔多细长圆润形如披麻;用墨破色渲染;作品有《潇湘图、龙宿郊民图、夏山图卷、溪岸图》等;五、溪岸图》;绢本;墨笔画;山石用长笔“披麻皴”;笔法圆润简朴气势雄厚;六、关仝;长安人;画山水学荆浩画树石学毕宏;笔法简劲而气势极壮;作品《关山行旅图轴》(画寒山枯木山店行旅;笔法粗壮雄健;所画之树有干无枝是其作品特点);七、卫贤;南唐画院画家;长于楼观、殿台、盘车、水磨等画初师好尹继昭后学吴道子;作品《高士图》淡设色;此图构图严谨树石皴染精致石上干笔点苔在画法上有所创造;八、宋代画院及艺术风格;宋代统一中国后不久就建立了翰林图画院;把五代时期散处在各地的著名画家逐渐集中起来;这样北宋画院的阵容就迅速地壮大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绘画制度和适合统治者趣味的艺术风格;宋代画院画家入院时一是通过地方官吏的推荐;二是考试录取较多的是后一种办法;宁画院以画学取人取其意思超拔者为止亦犹科举取士取其文才角出者为优;九、北宋花鸟画及其代表画家;十、黄居密;字伯鸾成都人黄筌之子;作品有《山鹧棘雀图》;一、赵昌;字昌之四川广汉剑南人;善画花果尤长于折枝花卉的描绘;其艺术成就来自其辛勤的写生;自号“写生赵昌”;作品《四喜图、蛱蝶图》两幅;从画中可看出其笔法灵活秀美简洁明快略施彩色而使景物清晰自然;二、易元吉;字庆一;他画猿獐花鸟是没有能比得上的;三、崔白;字子西;濠梁人;他能画道释人物;鬼神特别长于花鸟以鹅败荷芦雁等题材最为拿手;其绘画特点是;清新淡雅灵活在突破黄家绘画风格上起了很大作用;四、崔悫;崔白的弟弟字子中;亦善画;作品《竹鸥图、双喜梅》等;五、吴元瑜;字公器;开封人师崔白;神宗时为吴王府的殿直将军;六、赵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他19岁做了宋朝皇帝在位25年;不但擅长于花竹翎毛也能画山水人物风格;精工细致缜密富丽;作品《芙蓉锦鸡图》赵佶的书法被称“廋金体”;七、南宋的花鸟花及其画家;专画花鸟或者以人物山水擅长而又兼画花鸟者就在半数以上;南宋花鸟画家有名的如李安忠、李迪、阎中、吴炳、林椿、毛松、法常等;他们的画法有双钩有没骨有点彩有重彩有淡彩有写意有工笔等;各呈所能;影响较大的有李迪、法常、林椿;八、李迪;河阳人;李迪式画花鸟竹石颇有生意;作品《雪树寒禽图、枫鹰芦雉图、狸奴蜻蜓图、雏鸡图、木芙蓉图》等;作品生动而富有神韵;用笔严谨无束;在画风上采用工笔与粗话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格调是南宋花鸟画风改变的代表人物;九、林椿;钱塘人;工花鸟;作品《绿橘图》笔法细致色彩艳丽是写生妙作;还有《果熟来禽图》等作品;十、法常;号牧溪;南宋理宗度宗时为杭州长庆寺僧;画松竹梅兰不具形似;另外画荷鹭芦雁亦有较高水平;作品《写生蔬果图卷、法学写生卷、观音图、猿图、鹤图、罗汉图、松树八哥图》等;一、两宋山水画及其代表画家;山水画到了宋代更加发达积体渐备两宋杰出的画家不以古人成法为满足都能专心研究师法造化;在表现方法上北宋南宋又有区别;北宋重视大山大水全景构图采取远取其势、近取其持的创作方法;南宋山水构图奇巧多表现山川秀丽的一角之景;二、北宋山水画及其代表作家;三、李成;字咸熙;也称“李营邱”;以山水著称以世;他的山水画被称“古今第一”;擅长描绘寒林暮霭、烟云变幻的平远景致;他的画挺劲秀润;在表现上黑色层次较多适于表现咫尺千里远景象;李成画特点;画册上有亭馆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他笔法秀润;其作品《晴峦萧寺图、读碑窠石图》等;四、范宽;原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人;他的山水画初师荆浩李成;他学习古人也摆脱古人;重视写实以求创新;范宽山水画峰峦浑厚气壮雄逸笔力老健善为山传神;能得山之骨;用墨深重多用雨点皴;“山顶好作密林、水陆作突兀大石”是绘画特点;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等最为突出;五、《溪山行旅图》;气势磅礴、章法奇特;浑厚壮阔的关中景色如逼在目前使观者心神为之一振;六、《雪景寒林图》;描写北方壮美的雪山景色;画幅纵193.5厘米横宽160.3厘米为水墨雪景;画鹤绘群山积雪山顶枯树寒柯山石高峻雄气敦厚有冒雪出云之势凛凛寒气之感;七、郭忠恕;字恕先洛阳人;擅长界画;其作品有《明皇避暑图、雪霁江行图》等;八、燕文贵;画有《七夕夜市图》他山水比较有创造性善写四时景色被称“燕家景致”;九、米芾;字元章又称海岳外史;太原人;善画烟雨景色;他的山水画不求形似独创风格以水墨点成山树如烟似雨自成一派即“米氏云山”;十、郭熙;字淳夫河南温县人;立于不败之地表现不同季节和不同气候的特点;强调山水林木之间的联系所形成的整体效果强调创造优美的意境;在创作方法上主张“兼收众览”;同时师法自然;主张“饱游饫看”敢于独创;作品《早春图、关山春雪图、幽谷图、窠石平远图、秋山行旅图》;其风格是在秀润旷中又有故能雄伟浑厚等特色;对山石树木的描绘“多鬼面石、乱云皴、鹰爪树”;著作《林泉高致集》;一、《林泉高致集》;作者郭熙;总结自己的经验体会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取其势、近看之取其质”;不同季节应呈现不同意境;又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总之《林泉高致集》对古代山水画创作的各方面都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并作了较为透彻的论述它是北宋以来山水画兴盛发展和众多画家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是古代珍贵的画论之一;一、王诜;字晋卿太原人;擅长画枯树寒林也能作金碧山水;作品《渔村小雪图卷》;钩皴深重完全是李成画派;二、王希孟;作品《千里江山图》;画法精密细致;色彩厚重耀眼夺目;三、南宋山水画及代表画家;南宋山水画更致力于优美意境的创造笔墨简练有力构图大胆奇巧取其一角之景描写秀丽江南风光富有强烈的感染力;画家李嵩《西湖图》夏圭《西湖柳艇图、钱塘观潮图》陈清波《西湖春晓图》;四、李唐;字晞古河阳人;擅长于人物、山水、又长于画牛;作品《采薇图、万壑松风图、长夏江寺图》;李唐山水初师李思训但更多的是取法于荆浩同时也受范宽影响;其作品古朴苍劲山石作斧劈皴;积墨深厚是其平日本色;有时画树全用焦墨;故有“点漆”之喻;在构图上写峰峦径路林桥野物;都能阴郁苍茫写深山万壑;气势磅礴;既是冈峦郁盘峭壁悬崖又是苍松叠翠;他的山水画对祖国的河山作了无限的赞美;五、刘松年;钱塘人;其笔意皴法都取法李唐;风格在强劲中显出清丽细润工整不苟的独特风格;作品《四景山水》;六、马远;字遥你号钦山;先世河中人;山水人物花鸟都很精致;当时被认为是“院中独步”;马远山水多作劈皴、水墨苍劲虽不作层层渲染但强调浓淡层次的变化所以能远近分明与同的夏圭号称“马夏”;马远在笔墨运用上喜用焦墨作树石以大斧劈皴带水墨浑染画山石;质感很强;山石峭拔方硬树木瘦插如屈铁;特点是形成了一种气势纵横雄奇简练的风格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其作品《踏歌图、寒江独钓图、水图、梅石溪凫图》等;马远的画较坚浑朴造型险奇画树多加叶;七、夏圭;字禹玉钱塘人;多用秃笔点笔画山石水墨渲染浑融一体;浓淡干湿变化丰富;被称谓带水斧劈皴或拖泥带水皴用以表现风雪烟雨的江湖景色十分得体富有苍茫淋漓浑厚秀润的效果;善作长卷山水;作品《长江万里图、江山清远图、溪山无尽图》;八、两宋的人物画及代表画家;宋代的人物画不权注意到形象结构的正确合理而且力求深化人物的内容刻画;白描人物画法在宋代也开始兴起;李公麟道德扫除粉黛其画具有高雅清淡的特点;九、李公麟;字伯时舒州人;工人物佛像是北宋杰出的人物画家;他对传统绘画信得过大量临摹尤工人物;重视写生敢于独创;在画法上以白描著称把原来用于“勾粉本”的画法发展成为独立的绘画创作形式;作品《临韦偃牧放图、五马图、维摩诘像、九歌图、免胄图》等;十、武宗元;字总之河南白坡人;擅长壁画;画法师吴道子;总领“玉清昭应宫”道教画创作;其作品《朝元仙仗图》人物都有着明显的个性特点;整个画面和谐统一而又有丰富的变化;一、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善画讪桥径郭舟船车轿;作品《清明上河图》;画面描绘是从城市郊野开始;表现了不同职业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的特征;是一幅内容非常丰富并有高度历史真实性的艺术巨作;画家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巧妙地运用了组织高潮和虚实结合的方法使画面富有变化又能引人入胜表现和突出了主题;二、辽、金、西夏绘画及画家;胡?;耶律倍;陈升等;三、胡?;契丹人;所画用笔清劲;凡画驼马尾人衣毛毳以狼豪缚笔去疏宣使能纤健;作品《卓歇图>四、耶律倍;字图欲契丹人;善画辽国人物;其作品骨法劲快不良不驽;作品《射骑图、猎雪骑、千鹿图》等;五、张瑀;金人;作品《文姬归汉图》;作者用笔简练;人物真实生动充分表现出长途旅行的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录取的标准是“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
然,笔韵高洁为工”。
因此,只有构思巧妙含蓄,造型准确自然,技艺不俗
的创作才能符合录取的标准。
三、院画的艺术特征
院画的创作,提倡“形似”,提倡“格法”,要求 画家具有相当的写实功力,对物象作细致入微的描 绘,以表现出对象的自然形态。 北宋初年,黄筌创作的富贵精丽的花鸟画适应 了统治者粉饰太平的需要,成为宫廷绘画的标准。 及至北宋末年,宋徽宗的艺术观则成了院体画的标 准,这一时期的院体画也因之被称作“宣和体”,主 要以花鸟画为主。宋徽宗继续强调绘画要严于法度, 艺术形象要生动逼真,精密不苟。
宋代时,宫廷画院已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度,
画院既是创作机构,也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机构。 画家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前代画家或院画 家引荐,另一种则是通过考试录取。
特别是宋徽宗即位后,接连做了两件事情,使得画院 顿时成为朝野上下关注的焦点。 首先,提高了画院的地位,将研究儒家经典的书院排 在第二位,画院提升至了第一位,琴院和棋院则分别排在 第三位和第四位;然后又改善了对院画家的待遇,将画家 与一般工匠区分开来。 其次,创办了“画学”专业来培养通过参加考试录取的 学生,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家美术学院,宋徽宗亲 自担任院长。并任命书画家米芾担任书画学博士来主持院 务活动。“画学”的学科分为专业课和共同课。专业课有: 道释、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等六门;共同课有: 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说文是教“书篆字,著音训”, 其余科目都设有问答,通过学生的回答来看他对画理的掌 握。
二、宋代的画院与画学
两宋画院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画院最为隆胜 的时代,群星璀璨,名家云集,画院制度也最 为完备。北宋建国后,西蜀、南唐画院原有的 画家,再加上从其他地方会集过来的画家,一 时,画院阵营十分强大。而南宋朝廷继续延续 北宋的画院制度,形成了优秀画家都集中于画 院中的情况,如南宋山水四大家李唐、刘松年、 马远、夏圭。再比如梁楷,最初,也在画院中 供职 。画院和院画和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的艺 术活动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他的这种 艺术扶持与赞助才奠定了两宋画院在历史上的 重要地位。
赵佶《桃鸠图》
一、画院的渊源
画院,是指由政府设置的专门机构,其任务是统一管理和 领导绘画的专门人才。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从商代开始,政府已有专门机构来统率 各种美术人才。当时,他们被称为“百工”,地位和奴隶差不多。 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匠人又被成为“史”、“客”,社会地位也略有 提高。到了汉代,政府设置了“尚方画工”。魏晋南北朝时期,许 多艺术家都在朝廷任职,如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都 是赫赫有名的大师级人物。唐代初年,政府设立翰林院,作为内 廷供奉艺能杂居的地方,不论名儒学士还是医卜技术,都由翰林 院来集中管理。后来,又成立翰林学士院来管理这些名儒学士, 而翰林院就变成了纯技艺人员聚积的机构,从此,画院的名称正 式产生。五代时的南唐和西蜀都延续了画院的名称,并且在制度 上也更为完善。西蜀的黄筌、黄居寀,南唐的顾闳中、周文矩都 是画院制度下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这些有趣的故事足以反映了宋代花鸟 画“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的艺术观念。 绘画要严于法度,艺术形象要生动逼真, 精密不苟正是宋院画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宋院画的第二个特征是将诗情融入 画境,在构思上追求含蓄巧妙的表现。
在具体的创作活动中,院画家十分重视作 品的愉悦玩赏功能,注重表现主体的玩味情致。 于是,文学与绘画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它们的 关系越来越密切。如何准确而又含蓄地表现出 富于诗意的绘画境界,日益成为院画家们殚思 熟虑的中心课题。而过分强调对物象进行细腻 刻画的院画作品,一旦注入了诗意,顿时就有 了灵魂,有了活泼泼的生命,有了耐人寻味的 韵味,有了令人产生无尽遐想的意境。作品呈 现出纤细柔媚、含蓄朦胧的阴柔之美。
一般来说,院画家创作的作品,都要把草稿 呈给皇帝过目,如果皇帝满意了,才能开始进行 创作。因此,画家的创作实践、技法训练、审美 情趣等都直接受到统治者的干预和限制,都要符 合帝王的艺术口味。特别是宋徽宗当政时代,他 的艺术观和审美观更是成了画院创作的指导思想。
宋代画院选拔绘画专门人才时,常以唐人诗句入画, 如“竹锁桥边卖酒家”、“万绿丛中一点红”、“野水无人渡, 孤舟尽日横”、“乱山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等。
宋徽宗曾命画院待诏图画宫中屏壁,看了许多, 都不满意,却惟独欣赏壶中殿前柱廊拱眼处描绘的 斜枝月季花,认为它十分符合春天日中的姿态,当 他得知作品是一新来的少年人所画,对他大加褒奖, 赏赐甚丰。 又有一天,宋徽宗命人绘孔雀,画家们均竭尽 生平本事极力描绘孔雀华彩灿然的美丽姿态,但孔 雀欲升藤墩时,先举右脚。宋徽宗看后,曰:“未 也”。众人皆愕然,不知何故。过了几天,宋徽宗 又询问大家,众画家还是不明原因。宋徽宗不得不 下了一道御旨,“孔雀升高,必先举左”,众画家莫 不恍然大悟,不由得对宋徽宗观察生活的细致非常 佩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