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宏观与微观经济学2008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2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2002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详解考试科目:宏观经济学一、选择题(20%)1.考察期的名义GNP为1650万亿美元,基期的GNP为1500万亿美元,考察期的通货膨胀率为8%,实际GNP为( )A.保持不变B.增加8%C.增加2%D.增加5%2.今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者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3.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A.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B.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员增加薪金5.GNP的均衡水平与充分就业的GNP水平的关系是( )A.两者完全等同B.除了特殊的失衡状态,GNP均衡水平通常就意味着是充分就业时的GNPC.GNP的均衡水平完全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NP水平D.GNP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NP水平6.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水平GNP增加( )A.20亿元B.60亿元C.180亿元D.200亿元7.在国民生产和国民收入中,哪种行为将被经济学家视为投资?A.购买新公司债券B.生产性活动而导致的消费C.购买公司债券D.上述均不对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的结果将是( )A.银行存款减少B.市场利率上升C.公众手里的货币增加D.以上都不是9.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99)真题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99)真题一、 问题求解(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2若ABC 的三边为a,b,c,满足222a b c ab bc ac ++=++,则ABC 为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E 以上都不是3、P 是以a 为边长的正方形,1p 是以P 的四边中点为顶点的正方形,2p 是以1p 的四边中点为顶点的正方形,i p 是以1i p - 的四边中点为顶点的正方形,则6p 的面积是( ) A 216a B 232a C 240a D 248a E 264a 4、某单位有90人,其中65人参加外语培训,72人参加计算机培训,已知参加外语培训而未参加计算机培训的有8人,则参加计算机培训而未参加英语培训的人数是( )A 5B 8C 10D 12E 155、方程2(10x x -++= 的两根分别为等腰三角形的腰a 和底b (a<b ),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A 4B 8C 4D 5E 86、一辆出租车有段时间的营运全在东西走向的一条大道上,若规定向东为正向,向西为负向。
且知该车的行驶的公里数依次为-10、6、5、-8、9、-15、12,则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该车的位置是( )A 在首次出发地的东面1公里处B 在首次出发地的西面1公里处C 在首次出发地的东面2公里处D 在首次出发地的东面2公里处E 仍在首次出发地7、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 中的AB=10CM ,BC=5CM ,设AB 和AD 分别为半径作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225252cm π- B 2125252cm π+ C 225502cm π+ D 2125504cm π- E 以上都不是8、若用浓度为30%和20%的甲乙两种食盐溶液配成浓度为24%的食盐溶液500克,则甲乙两种溶液各取:A 180克 320克B 185克 315克C 190克 310克D 195克 305克E 200克 300克 9、将价值200元的甲原料与价值480元的乙原料配成一种新原料,若新原料每一千克的售价分别比甲、乙原料每千克的售价少3元和多1元则新原料的售价是:A 15 元B 16元C 17元D 18元E 19元10、直角边之和为12的直角三角形面积最大值等于:A 16B 18C 20D 22E 以上都不是11、如果数列 的前n 项的和 , 那么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 B C D E 以上都不是12、以直线y+x=0 为对称轴且与直线y-3x=2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A 233x y += B 233x y +-= C y=-3x-2 D y=-3x+2 E 以上都不是13.有两排座位,前排6个座,后排7个座。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二真题及答案

(Ⅱ)记 则 可逆,
即 .
【难易度】★★
【详解】
解析:
则 。记 ,则
则 ,正、负惯性指数相同,故选
二、填空题:9-14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9)已知函数 连续,且 ,则
【答案】2
【考点】等价无穷小
【难易度】★★
【详解】
解析:利用等价无穷小因子替换有
.
(10)微分方程 的通解是 .
【答案】y=Cx-xe-x,其中C为任意常数
2个无穷间断点
2个跳跃间断点
【答案】
【考点】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难易度】★★
Hale Waihona Puke 【详解】解析: 的间断点为 ,而 ,故 是可去间断点;
, ,故 是跳跃间断点
故选 .
(5)设函数 在 内单调有界, 为数列,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若 收敛,则 收敛. 若 单调,则 收敛.
若 收敛,则 收敛. 若 单调,则 收敛.
【详解】
解析:令
得方程组 即 ,解得 或
得 .
.
(22)(本题满分11分)
设 元线性方程组 ,其中 , , .
(Ⅰ)证明行列式 ;
(Ⅱ)当 为何值时,该方程组有唯一解,求 ;
(Ⅲ)当 为何值时,该方程组有无穷多解,求通解.
【考点】行列式的基本性质,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难易度】★★★
【详解】
解析:(Ⅰ)证明:消元法.记
.
(Ⅱ)由克莱姆法则, 时方程组有唯一解,故 时方程组有唯一解.
由克莱姆法则,将 得第一列换成 ,得行列式为
所以, .
(Ⅲ)当 时,方程组为
此时方程组系数矩阵的秩和增广矩阵的秩均为 ,所以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其通解为 ,其中 为任意常数.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写作)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写作)61、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甲:有人以中医不为西方人普遍接受为由,否定中医的科学性,我不赞同。
西方人普遍不能接受中医是因为他们不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乙:西医是以科学研究为根据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普适的自然规律。
因此,科学没有国界,科学的发展不受民族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把中医的科学地位归咎于西方科学界不认可中国文化,是荒唐的。
甲:“科学没有国界”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谬误。
如果科学真的没有国界,为什么外国制药公司会诉讼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呢?乙:从科学角度讲,现代医学以生物学为基础,而生物学建立在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之上。
中医不以这些科学为基础,因此它与科学不兼容,只能说是伪科学。
甲:中医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治好了很多人,怎么能说它是伪科学呢?人们为什么崇尚科学,是因为科学对人类有用。
既然中医对人类有用,凭什么说它不是科学?西医自然有长于中医的地方,中医也有长于西医之处。
中医体现了对人体完整系统的把我,整体观念、系统思维,就是西医所欠缺的。
乙:我去医院看西医,人家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头到脚给我检查一遍,怎么没有整体观念、系统思维呢?中医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的时候,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岁左右,现在中国人平均寿命七十岁左右,完全拜现代医学之赐。
【参考范文】无效的中医科学性之辩在上述材料中,甲乙双方针对“中医的科学性”,进行了系列的辩论。
然而,该辩论过程存在一些缺陷,现分析如下:首先,甲认为:“如果科学真的没有国界,为什么外国制药公司会诉讼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呢?”这明显存在偷换概念的嫌疑。
会计08年真题

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经济学部分:1、根据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若,在预算约束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数量?为什么?(MU1、MU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最后一单位的边际效用;P1、P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单位商品价格。
)(10分)效用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获得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基数效用论者正是通过边际效用和价格的关系来推导均衡条件的。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均衡条件为Mu1/P1=Mu2/P2,即一元钱花在任意商品上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是相同的。
2、请比较说明经济学关于成本、利润的概念与会计上的成本、利润概念有何异同?(10分)(1)经济学与会计学成本利润计算方法不同,经济学中的成本不光包括显成本,还包括机会成本。
西方经济学从稀缺资源的角度研究生产产品所付出的代价,正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才有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机会成本即将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益。
(2)前提:资源是稀缺的,资源用途具有广泛性,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3)经济学从机会成本概念来分析厂商的生产成本,一定资源投入某种产品生产中时,其代价不仅是这些资源的耗费,还要考虑机会成本。
(4)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相比,机会成本既包括显成本又包括隐成本,即厂商本身拥有的且被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的价格。
会计成本仅指显成本。
(5)经济利润=收入-显成本-隐成本;会计利润=收入-显成本。
3、请说明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原则有何关系?(15分)(1)厂商均衡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MR=MC。
上海理工01-08年传热学考研试题

考试科目:传热学准考证号:得分:一、问答题(每题5分)1.有三层平壁组成的复合壁,已测得各层壁面温度依次为600℃、500℃、300℃、 60℃,在稳态导热情况下,问哪一层热阻最小?2.说明非稳态可以采用集总参数法求解的条件,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3.怎样才能改善热电偶的温度响应特性?4.直管内紊流对流换热中,其他条件相同时,相同的流速或相同的流量条件下粗管和细管的对流换热系数哪个大?有何证据?5.不凝性气体对膜状凝结换热有什么影响?其机理是什么?6.何为灰体?引入灰体概念对计算辐射换热有什么意义?7.试比较黑表面、温射灰表面、重辐射面的有效辐射和本身辐射的关系。
8.举例说明强化单相强制对流换热的基本思想。
9.从传热观点看,为什么暖气片一般都放在窗户下面?10.试说玻璃温室效应的原理。
二、计算题(一、二题每题13分,第三题14分)1.水以2kg/s的流量流过内径为40mm的管子,管内表面的温度保持100℃。
问需要多长的管子才能把水温从25℃加热到75℃。
(比热Cp=4.141kJ/(kg.k),动力粘度μ=547×10-6N.s/㎡,导热系数λ=0.643W/(m·℃),密度 1000kg/ ,Pr=3.56,不需要修正)2.考察一长4m,宽3m的房间,地板和天花板之间的距离为2.5m,房间的四个墙壁是绝热的,由于使用了电阻加热器使地板表面保持均匀温度30℃,天花板的温度为12℃,地板对天花板的角系数为0.29,若所有表面的黑度都为0.9,问地板与天花板间的净辐射热量是多少?墙壁的温度是多少?3.一台逆流式换热器刚投入工作时在下列参数下运行:热流体进口温度t1′=360℃,出口温度t 1″=300℃,冷流体进口温度t2′=30℃ ,出口温度t2″=200℃,热流体的质量流量G1与比热C1的乘积 2500W/℃,传热系数800W/(㎡·℃) .运行一年后发现,在G1C1、冷液体的G2C2及t1′、t1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冷流体只能被加热到162℃,而热流体的出口温度则高于300℃,试确定此情况下的污垢热阻及热流体的出口温度。
2004年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宏观与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2004年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宏观与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详解考试科目:宏观与微观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2.边际技术替代率3.垄断竞争市场4.基尼系数5.相对收入假说中的“棘轮效应”6.平衡预算乘数7.古典总供给曲线8.加速原理二、(本题15分)设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C=q 3-10q 2+17q+66若产品的价格P=5,试求该企业在利润最大化时的产出水平。
并计算在这种产出水平上,成本的产出弹性。
三、(本题15分)假设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Y t C )1(8.0−=,税率t=0.25,投资函数为I=900-50r ,政府购买800=,货币需求为L=0.25Y -6.25r ,实际货币供给为500=PM ,试求: 1.IS 曲线;2.LM 曲线;3.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四、(本题20分)利用IS -LM 模型作图并分析货币政策的效果。
五、(本题20分)请说明产品市场理论和要素市场理论的相同与不同点。
六、(本题20分)阅读以下发表于近期某报刊上的一段文章:“在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定无事,它们对GDP 的贡献几乎为零。
但是,其中一个司机由于所疏忽,突然将车开向路的另一侧,撞中到达的第三辆汽车,造成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好极了’,GDP 说。
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生、护士、意外事故服务中心,汽车修理或买新车,法律诉讼、亲属探视伤者、损失赔偿、保险代理、新闻报道、整理行道树等等,所有这些都被看作是正式的职业行为,都是有偿服务。
即使任何参与方都没有提高生活水平,甚至有些还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我们的‘财富’—所谓的GDP 依然在增加”。
……“平心而论,GDP 并没有定义成财富或福利的指标,而只是用来衡量那些易于度量的经济活动的营业额”。
……“看来,GDP 只是一个‘营业额’,不能反映环境污染的程度,不能反映资源的浪费程度,看不出支撑GDP 的‘物质’内容”。
上海理工大学614行政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上海理工大学614行政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5分)1.霍桑实验2.行政监督3.学习型组织4.行政沟通5.行政决策6.泰勒7.亨利.法约尔8.行政文化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8分)1、非正式组织有哪些积极功能?2、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财务行政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4、行政文化的总体功能有哪些?5、试述首长制与集体领导的关系。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75分,每小题35分)1、当前如何提高行政管理绩效?2、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如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4.1.1 上海理工大学614行政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5分)1.霍桑实验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不是孤立的、只知挣钱的个人,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群体成员,个人的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作积极性上只具有次要的意义,群体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是调动工作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梅奥的理论也被称为“人际关系理论”或“社会人理论”。
2.行政监督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所进行的督促和检查;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一切行政机构的活动同时受到来自行政机构内部的监督以及整个政治体系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利益集团、公众舆论的监督。
3.学习型组织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性能力,努力形成于一种弥散于群体与组织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得到体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
4.行政沟通行政沟通是指行政组织中、单位与单位之间、工作人员之间,为了达成组织的目标,用语言、文字、图片、动作等交换有关问题之内心感受、观念、意见。
事实与信息等,以期获得相互了解并产生一致行为的过程。
5.行政决策行政决策是政府的一种行政行为,因而他总是针对政府职能,具有公共事务以及公共权威性质的决策。
6.泰勒著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被后世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其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