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

合集下载

混凝土温控施工方案

混凝土温控施工方案

混凝土温控施工方案一、引言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管理对于施工质量和结构性能至关重要。

不合理的温度管理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变形和强度损失等问题。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温控施工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环境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

2.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最佳施工温度和温度控制要求。

3.定义施工过程中需要测量和监控的温度参数,如混凝土的初始温度、最高温度、温度变化曲线等。

三、混凝土材料的温度控制1.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

对于水泥、骨料和混凝土掺合料等材料,要求其温度与环境温度相近,以防止温度差异引起的混凝土温度变化。

2.采用冷却水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在炎热季节或高温环境中,混凝土中的冷却水可以通过降低混凝土的温度,防止灼伤和过早硬化。

四、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1.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应在规定范围内控制,一般不得超过28°C。

过高的浇筑温度会引起混凝土过早硬化和开裂。

2.采取冷却措施。

在高温季节或高温环境中,可以通过喷水、覆盖湿布等方式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同时,可以采用遮阳网或搭建临时遮阳棚等方式,减少混凝土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

3.使用混凝土加热系统。

在低温环境中,可以采用混凝土加热系统提高混凝土的温度,以加快硬化速度并确保施工质量。

五、混凝土温度监控与记录1.配备温度监测设备。

在施工过程中,应配备温度传感器和数据记录仪等设备,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2.温度数据记录与分析。

根据监测所得的温度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温度异常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

六、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1.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和使用要求,制定相应的温控方案,并将其纳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2.对混凝土温度进行验收。

按照规定的温度验收标准,对混凝土温度进行监测和评估。

温度不得超过规定范围,否则需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七、安全管理措施1.加强现场安全教育。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理解温度管理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普遍存在,成为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尽管在施工中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但措施依然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施工人员对混凝土温度应力变化不够重视,没有从产生裂缝的原因上汲取经验。

为了控制混凝土裂缝,需要充分了解裂缝成因,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温度的控制,并科学合理的进行混凝土施工管理与养护管理,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1混凝土裂缝成因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混凝土湿度与温度的变化、结构不合理、不均匀性、原材料质量差、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模板变形等等。

在混凝土硬化阶段,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拉应力。

随着水化作用的结束,混凝土内部开始不断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由于基础等造成的约束,会导致其内部产生拉应力。

同时外界温度的降低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如果拉应力的大小超出了混凝土抗裂能力,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另外,混凝土内部湿度变化较为缓慢,但其表面的湿度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较大的波动。

如果对混凝土养护不合理,混凝土内部湿度就会对其表面的干缩性造成制约,这也是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之一。

2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根据混凝土温度应力产生的过程,能够将温度应力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从混凝土浇筑到内部水泥水化放热结束,通常需要持续30天。

在这一阶段,混凝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混凝土内部的水泥由于水化作用会释放大量的热量;第二,这一阶段混凝土弹性模量会剧烈的变化,由于其弹性模量的变化会导致其内部出现残余的应力。

(2)温度应力中期主要是从水化作用结束到混凝土基本冷却结束。

在这一时期,温度应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冷却、外部温度变化引起的,这些应力与第一阶段混凝土内部残留的应力雷击。

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措施

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措施

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措施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是确保混凝土质量和结构安全的关键步骤。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浇筑温度。

首先,对于热天气下的混凝土浇筑,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冰块或冰水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减缓混凝土的温度上升速度,从而避免出现混凝土温度过高的情况。

另外,还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浇筑区域进行充分的遮阳处理,减少外部热量对混凝土的影响。

其次,针对寒冷天气下的混凝土浇筑,可以采取预热或保温措施。

在混凝土拌合料中添加适量的加热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初始温度,并在浇筑后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保温毯或使用加热设备等,以确保混凝土充分凝固和强度发展。

此外,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时间和速度也是关键。

在高温天气下,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等温度较低的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避免在白天高温时段浇筑。

在寒冷天气下,则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和浇筑速度,避免因低温引起的凝固延迟导致混凝土质量问题。

此外,及时浇水保湿也是控制混凝土温度的重要手段。

在混凝土初凝后及时进行浇水保湿,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温度,促进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和水化反应的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综上所述,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通过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可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结构安全,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

在实际工程中,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环境和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和执行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1。

夏季混凝土温控措施

夏季混凝土温控措施

夏季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一、基本措施实践证明,只要措施得当,按标准控温是可能的。

行之有效的主要降温措施如下:1.粗骨料降温粗骨料降温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骨料降温2℃,出机温度约下降0.5~1℃。

搭棚遮阳、提前淋水散热效果较好。

但使用中要严格控制含水量。

2.细骨料降温不宜淋水,注意运用层间的温度差。

要严格控制,检测含水量,保证检测样品与使用材料的一致性。

3.拌合用水降温这是最重要的降温手段。

水的温度每下降4℃,出机温度约下降0.8~1℃。

冷却水可使用制冰机或制冷机完成,后者较经济。

4.水泥降温水泥降温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出机温度,水泥降温8℃,混凝土的出机温度约下降1℃左右。

当前由于水泥厂料源紧张,供不应求,生产后无停留降温的时间,一般储存罐温度高达60~80℃。

施工单位应主动与厂方联系,并采用调整增加中间罐仓的方法降温。

一般多停留一天,可降温1~1.5℃左右,并加强对水泥温度及安定性的检测。

5.时段降温在常规降温不能达标时,应改在夜间施工,下表为某拌合站分时段的测温记录,可见骨料温差可达8~10℃,水的温差可达4℃左右(详见下表)。

拌合站测温记录三、基本要求1.坚持控制入模温度。

对大体积混凝土如制梁、墩台,入模温度应小于30℃。

对地下灌注桩混凝土入模温度按规范要求宜小于30℃,但不得超过32℃。

2.坚持控制芯部温度小于65℃,坚持制梁、墩台各界面温差小于15℃。

特别要控制钢筋、模板与混凝土界面的温差,必要时要搭棚、淋水降温。

大体积混凝土也可采用内部降温。

3.坚持测温记录的真实性。

除按附表记录外,要加强对预埋传感器、红外线测温计、插入式测温计、水银棒式测温计及出料、入模测温仪表的核准。

4.坚持强化监理的旁证监控作用。

监理一要独立测温;二要见证测温的真实性;三要检查监督温控措施的实施;四要坚持标准,履行监理职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附件:温控记录表混凝土温度及工作性能指标测试记录统计表单位:填表人:复核人:监理:填表说明:1、根据检测频次确定测试盘,首盘必测。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施工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施工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施工技术措施1. 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混凝土的温度、环境温度、浇筑方式和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合理设计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后能够控制温度的变化。

2. 采用冻土灌浆混凝土浇筑时,应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冰块,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3. 在夏季高温季节,可以采用夜间或清晨进行混凝土浇筑,以避免白天高温时对混凝土的影响。

4. 在严寒季节,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例如棚盖、加热设备等,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后能够充分凝固。

5. 在地下工程的混凝土浇筑中,应考虑地下水的影响,适当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同时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以避免混凝土出现冷缝等现象。

6.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试块试验,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要求。

7. 在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慢浇淋的方法,避免局部温度过高,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8.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湿布等,以控制混凝土表面的蒸发,避免过快干燥导致开裂。

9.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控制每次浇筑的体积,避免混凝土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强度、密实度不良。

10.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应适当减少混凝土中的冷却剂用量,以避免混凝土温度过低,造成混凝土强度下降。

11. 在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开裂、渗水等现象。

12.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配合施工人员的操作,控制混凝土的密度,避免混凝土松散,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

13.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水泥预冷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变化,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14.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应加装补偿器,避免因混凝土收缩导致混凝土开裂。

15. 混凝土浇筑前应采用布帘等方式保证混凝土充分凝固后,方可拆除布帘等措施,避免混凝土流失。

16.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施工场地进行必要的控制,如加盖遮阳棚等,以防止外部环境对混凝土的影响。

17.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速度。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其实啊,这可是一门讲究的艺术,尤其是在炎炎夏日或者寒冷冬天,真是让人头疼。

混凝土像人一样,也有自己的脾气,天气一热,它就容易“发脾气”,硬化得快,可能会出现裂缝。

咱们可不想费尽心思,最后却成了一堆“豆腐渣”工程,是吧?所以,温度控制可得重视。

说到温度控制,首先得了解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

它一旦浇筑,内部可是要“发热”的,像在过生日一样,热气腾腾的。

这是因为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咱们叫它“水化热”。

一旦温度过高,内部就会出现温差,外冷内热,容易产生裂缝,真是要命!想要保持混凝土的稳定,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像备战一样。

那怎么控制温度呢?这可有很多招数。

可以在施工前做个“预热”,比如说在寒冷的天气里,混凝土要用热水浇筑,像给它喝热汤一样,暖和。

再就是,浇筑后要覆盖,别让冷风直吹,保温措施得跟上。

你知道的,像包饺子一样,要让它保持温暖。

这样一来,混凝土就能慢慢“入睡”,避免一觉醒来出现裂缝的悲剧。

夏天的施工也是个大问题。

热得像火炉一样,混凝土一浇筑,立马就会冒烟。

这个时候,咱们可以选择夜间施工,温度下降,像给混凝土送了个“凉凉”。

或者使用遮阳网,给它遮挡一下阳光,真是细心到家了。

此外,给混凝土浇水也是一个好方法,湿润的环境能让它“清凉一下”,减少内部温度的波动。

除了这些,材料的选择也得讲究。

咱们可以用低热水泥,减少水化热的产生,就像给混凝土穿上了“轻薄衣服”。

可以加入一些添加剂,帮助调节温度,真是科技感十足。

就算天气再恶劣,咱们也能轻松应对,绝不怕“天气小霸王”。

施工现场的环境也很重要。

要保持通风,别让混凝土憋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闷得慌。

保持空气流通,能有效降低温度。

咱们可得多留心,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温度杀手”。

还有就是,定期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心中有数,才能及时调整,避免“过热”的局面出现。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哎呀,真是麻烦呢!但控制温度就像种花,费点心思,最后结果肯定是美丽的。

在较高海拔地区夏季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在较高海拔地区夏季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在较高海拔地区夏季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1 夏季施工特点夏季施工最显著的特点是环境温度高、相对湿度较小,这些对于新拌以及硬化后的混凝土除有利的一面外也产生许多不利影响:(1)在高温下拌和和浇筑混凝土,水分蒸发快,诸多原因引起坍落度损失,难以保证所设计的坍落度,易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抗渗和耐久性。

若掺用减水剂的混凝土,温度高,气泡易挥发,降低其含气量,且变得不稳定,空气量难于控制,使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变得较为困难。

(2)由于夏季气温高,水泥水化反应加快,混凝土凝结较快,施工操作时间变短,容易因捣固不良造成蜂窝、麻面以及“冷缝”等质量问题。

(3)混凝土养护非常重要,如脱模后不能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脱水将影响水化的正常进行,不仅降低强度,而且加大混凝土收缩,易出现干缩裂缝。

(4)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水泥水化热作用,内部温度急剧上升,但随着龄期增长温度下降,混凝土表面下降更为明显。

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会产生相当大的拉应力。

(5)由于混凝土长期裸露,表面与空气或水接触,易产生拉应力。

2 夏季混凝土浇筑温控重要性在夏季,日夜温差很大,中午在太阳照射下室外地面温度可达40~50℃,甚至更高,夜间温度也在25~30℃左右。

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热促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上升,混凝土内部温度可达50℃以上,乃至更高。

因此,在夏季浇筑混凝土,由于温度过高易产生表面干缩裂缝。

随气候转变,气温日渐下降,混凝土内部热量不易散发,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梯度大,混凝土极易产生裂缝。

混凝土裂缝一般可分贯穿、深层、表面3类。

如因结构物温差梯度过大而造成贯穿裂缝,将危及结构物整体性和稳定性,因此,做好夏季混凝土施工的温控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3 混凝土浇筑设计温控要求坝体和外界内外温差主要受坝体混凝土水泥水化热、初始温差、气温年变化和寒潮等因素的影响。

在不考虑外部保护的条件下,混凝土内部允许最高温度在低温季节受内外温差控制,坝体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0℃之内,坝体内允许最高温度控制在39℃之内,以下为混凝土各个时段和各个部位设计允许最高温度表。

高拱坝混凝土施工夏季温控措施浅析

高拱坝混凝土施工夏季温控措施浅析

锦屏 拱 坝位 于高 山峡谷 地 带 , 水较 深 , 内 库 库 水温 较低 , 致整 个 拱 坝 稳 定 温度 场低 于基 岩 的 导
钢 筋 密集 部位 为三 级 配 或 二 级 配 。另 外 , 基 岩 在 面及新 老 混凝 土结 合面铺 设 一层 同标 号 二级 配混 凝 土或 三 级配 富浆 混凝 土 。 因此 , 大体 积 高 强度 混 凝 土高 温 季 节 施 工 的 温 度控 制尤 其重 要 。
间 由楼梯 及竖 井相 连 。 大坝 混凝 土 由 右岸 高 线 混 凝 土 系 统 生 产 , 缆
机 配 9 4m。 罐 直 接 吊运 至 仓 号 内卸 料 。混 凝 . 立
土设 计 标 号 为 C 84 F0 WI C 8 3 F5 W1 100 3 0 5、 10 5 20 4
和 C 8 3 F 5 Wl 主 要 为 四 级 配 混 凝 土 , 部 l0 O 2 O 3, 局
℃ ) 。
区 , 要 受 高 空西 风 环 流 和西 南 季 风 影 响 , 、 主 干 湿
季节分 明, 多年平均气温 1. 夏季极端最高 7 2o C, 温度 3 . 9 7℃ ; 多年 平 均 地 温 和 水 温 分 别 为 1 . 94
℃ 和 l. 2 3℃ 。干 季 ( 1月 ~次年 4月 )日照 强 、 1
收 稿 日期 :0 01 —0 2 1 11
Sh n ar oe 固 iu t w c a W eP r

文等 : 高拱坝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浅析
2 1 年第 1 01 期
05 ̄/ , . C d 中期 、 二期降温 速率不超过 0 3%/ 。 . d
砂 岩骨 料具 有 一 定 的碱 活性 , 骨料 针 片状 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季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一、施工概况兴隆水利枢纽位于汉江下游湖北省潜江、天门市境内,上距丹江口枢纽378.3km,下距河口273.7km,是南水北调中线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之一,同时也是汉江中下游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工程。

本标段为泄水闸标,具体施工范围见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兴隆水利枢纽泄水闸土建及金结、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第三卷图纸》(合同编号为:HBNSBD-XL01-2009-04)。

“标块分区图”(115Z60-01-03-02)。

其中,泄水闸由56孔组成,每孔净宽14m,闸段总长953m,闸孔总净宽784m,采用两孔一联结构型式。

泄水闸高17.7m,两孔一联的闸室底板宽34m,中墩厚2.5m,两侧边墩厚1.75m。

泄水闸底板高程29.5m,厚2.5m,建基面高程27.0m,底板顺流向长25m。

闸顶高程44.7m,顺流向长29.5m,闸顶上游侧布置有门机轨道,下游侧布置有行车道宽6.5m的交通桥,每两孔一联的中墩上布置有启闭机房。

泄水闸工作门为弧形钢闸门,弧门半径14m,弧门支铰高程38.7m,采用液压启闭;泄水闸检修门为叠梁门,采用闸顶门机启闭;闸下游检修门为浮式门。

因左岸低漫滩高程高于泄水闸底板高程数米,该部分泄水闸的上游进水渠和下游出水渠需开挖形成,上游引水渠开挖高程为30m,范围为闸前的河槽边线与导流明渠右侧边线围成的区域;下游出水渠开挖高程为29.5m,范围为闸后河槽边线与导流明渠右侧边线围成的区域。

主要建筑物的防渗型式和地基处理以水泥土搅拌桩为主。

泄水闸与导流明渠纵向围堰之间采用塑性混凝土垂直防渗墙防渗。

泄水闸段为水泥土搅拌桩垂直防渗为主、结合混凝土水平铺盖的防渗型式;基础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右侧挡土墙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处理。

拦漂排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处理。

三、混凝土夏季施工特点夏季施工最显著的特点是环境温度高、相对湿度较小,这些对于新拌以及硬化后的混凝土除有利的一面外也产生许多不利影响:1.在高温下拌和和浇筑混凝土,水分蒸发快,诸多原因引起坍落度损失,难以保证所设计的坍落度,易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抗渗和耐久性。

若掺用减水剂的混凝土,温度高,气泡易挥发,降低其含气量,且变得不稳定,空气量难于控制,使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变得较为困难。

2.由于夏季气温高,水泥水化反应加快,混凝土凝结较快,施工操作时间变短,容易因捣固不良造成蜂窝、麻面以及“冷缝”等质量问题。

3.混凝土养护非常重要,如脱模后不能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脱水将影响水化的正常进行,不仅降低强度,而且加大混凝土收缩,易出现干缩裂缝。

四、混凝土浇筑设计温控要求根据设计文件《汉江兴隆水利枢纽泄水闸土建及金结、机电安装工程招标文件(第二卷技术部分)》中混凝土设计容许最高温度相关指标及《关于送发<汉江兴隆水利枢纽泄水闸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的函》,结合闸室底板及边墩混凝土施工分层情况,取基础约束区为(0~0.3)L范围(其中,L为闸室底板长度),即:闸室边墩EL.29.50(EL.28.00m)至EL.37.00m(EL.35.50m)为基础约束区;EL.37.00(EL.35.50m)以上为脱离基础约束区。

五、混凝土热工计算兴隆坝址附近多年平均气温16.4℃,极端最高气温为37.9℃,极端最低气温-16.5℃,多年各月(旬)平均气温见下表。

汉江流域内多年各月平均水温根据丹江口水温实测资料可知,其水温一般比气温低3~5℃。

1.7月下旬出机口温度计算根据招标文件技术条款可知,7月下旬多年平均气温为28.9℃,为全年最高气温。

出机口温度主要是指混凝土在拌合站完成拌合之后混凝土的实际温度,出机口温度可采用列表法进行计算:上表取值说明:1)、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2)、混凝土各材料重量根据监理批准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取值;3)、各材料比热参照《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1996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进行查询;4)、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条文说明编号:DL/T5114-2001可知:在混凝土温控计算过程中,水泥温度一般采用60℃。

5)、骨料通过地弄廊道取料、堆料高度在6m以上时受日照影响较小,且在骨料上料皮带设置遮阳棚,通过夜间浇筑混凝土,骨料较气温一般低于2~4℃,本次计算取26.9℃计算。

经计算,7月下旬出机口温度为29.73℃。

2.浇筑温度计算本工程混凝土拌和系统位于基坑内,距离最远混凝土浇筑仓面现场约800m,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3m3自卸汽车(速度取15Km/h),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对自卸汽车搭设凉棚及车体周边采用保温材料保温;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门机吊3m3卧罐。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装、卸和转运温度损失系数均为0.032,3m3自卸汽车运输混凝土过程中温度损失系数为0.002,门机吊3m3卧罐运输混凝土过程中温度回升系数为0.0004。

浇筑温度指混凝土经运输平仓振捣等过程后的温度,施工时混凝土入仓温度计算按式(5-1)。

TB,P =T+(Ta-T)(θ1+θ2+…+θn) (5-1)式中,TB,P—混凝土入仓温度,℃;T 0—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取T=30.81℃;T a —混凝土运输时气温,℃;取7月下旬最高气温,取Ta=28.9℃;θi(i=1,2,…,n)—温度回升系数,混凝土装、卸和转运θ=0.032;混凝土运输时,θ=At,A—系数,t—运输时间,min。

①装料、转运、卸料:取θ1=0.032*3=0.096;②10t自卸汽车运输:拌和系统至距混凝土浇筑仓面最远0.8Km,汽车速度取15Km/h,取A=0.002,则θ2=0.002*0.8/15*60=0.0064;③起吊方形吊斗下料:取θ3=0.0004*12=0.0048;④卸料:取A=0.003,t=135-3-3.2-12=116.8min,则θ4=0.003*116.8=0.3504;则TB,P =T+(Ta-T)(θ1+θ2+…+θn)=29.73+(28.9-29.73)*(0.096+0.0064+0.0048+0.3504)=29.35℃即混凝土运输平仓振捣过程中温度损失:△T1=0.38℃3.混凝土水化热绝热温升值计算T t=m c Q/Cρ(1-e-mt)T(t)---浇完一段时间t,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m 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m³),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取204 Kg/m³;Q---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J/kg),查表1求得7天龄期时Q=282 J/kg,;C---混凝土的比热在0.84~1.05 kJ/kg℃,一般取0.96 kJ/kg℃;ρ---混凝土的质量密度,根据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混凝土配合比取2416kg/m³;e---常数1为2.718;t--龄期(d);m---与水泥品种比表面、浇捣时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一般取0.2~0.4;(1-e-mt)和e-mt可按下表查用;T t=m c Q/Cρ(1-e-mt)=204*282/0.96/2416*0.942=23.36℃4..混凝土水化热调整温升值计算根据混凝土内部的中心温度计算公式:T max=T0+ T t*ζT max---混凝土内部中心最高温度(℃);T0---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T t---在t龄期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ζ---不同浇筑块厚度的温降系数。

消力池浇筑块厚度1.5m,由表2可知ζ为0.46。

根据上述计算得及根据混凝土内部的中心温度计算公式:T max=T0+ T t*ζ= 29.35+23.36*0.46=40.1℃同理,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可分别计算出出4月、5月、6月、7月、8月、9月各旬的出机口、浇筑温度、7d水化热温升及混凝土内部中心最高温度,具体详见下表。

二、夏季混凝土需进行温控措施主要施工时段部位及混凝土工程量夏季混凝土主要施工时段为6月、7月、8月、9月主要施工部位为剩余未施工完成的脱离基础约束区闸墩混凝土(EL.36.9以下)及消力池底板等部位混凝土。

结合混凝土施工总进度及混凝土温度控制计算,我部需采取温控措施的混凝土主要时段为5月下旬、6月、7月、8月、9月上旬消力池底板混凝土,工程量详见六、混凝土夏季施工控制措施炎热夏季浇筑混凝土,易加速水化反应,对混凝土拌制、运送、浇捣都有不利的一面,因而需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限制夏季混凝土出料温度不得大于设计要求,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1.根据混凝土热工列表法计算分析可知,在混凝土组成各种原材料中,对混凝土拌和温度影响最大的是骨料温度、其次是砂子和水的温度,水泥的温度影响最小。

因此,要降低混凝土拌合料的温度,首先应降低原材料的温度,特别是降低比热最大的水和用量最多的骨料的温度。

2.控制夏季混凝土最佳浇筑时间。

尽量控制夏季混凝土浇筑时间,在早晨6点前和下午5点钟后进行,以此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

3.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的主要措施(1)为降低骨料温度,我部料场已采用下列措施:1)成品料场的骨料,堆高一般满足规范要求不宜低于6m;2)通过地垅廊道取料;3)根据气温情况喷洒水雾(砂子除外)等。

(2)混凝土拌和时,可采用低温水、加冰等降温措施,(3)在高温季节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回升。

(4)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入仓后对混凝土及时进行平仓振捣,加快混凝土的入仓覆盖速度,缩短混凝土的曝晒时间;(5)混凝土运输工具应有隔热遮阳措施;(6)宜采用喷水雾等方法,以降低仓面周围的气温;(7)混凝土浇筑应尽量安排在早晚、夜间以及阴天进行;(8)入仓后的混凝土平仓振捣完至下一层混凝土下料之前,宜采用隔热保温被将顶面接头部位覆盖。

4.其他附助措施。

在满足混凝土的各项设计指标的前提下,应采用加大骨料粒径、改善骨料级配、掺用掺合料、外加剂等综合措施,合理地减少单位水泥用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每1~3h测量一次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机口混凝土温度,并应有专门记录。

5.采取措施控制夏季施工混凝土坍落度。

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混凝土的可操作性能有所降低,其中坍落度损失是比较明显的。

而引起坍落度损失原因虽多,但水分蒸发与长距离运输造成坍落度损失是主要的。

根据本工程特殊的工期要求,基本上每个特大桥、大桥建有特定的混凝土拌合站,运距相当短,故运输问题不是造成坍落度损失的主要原因。

如何降低拌合料及浇筑中的坍落度损失是其控制的主要措施:(1)试验人员做到加强旁站,对现场混凝土配制、拌合过程、骨料计量增加检测力度,根据砂、石含水量即时调整施工配合比;(2)缩短浇筑时间,使其坍落度损失不低于原坍落度的90%;(3)掺加缓凝剂改善和易性,以利振捣密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